【實用】大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排序的規律,有序地操作,并大膽記錄。
2、體驗和同伴合作完成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歌曲《海底總動員》,輕音樂,動物圖片,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這里是美麗的海底世界,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海底世界游一游、玩一玩吧!(聽音樂學小魚游)
二、感知abbabb的.規律,動手操作。
1、小丑魚和藍藻魚有幾條?它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呢?
2、小丑魚第一個來排隊,藍藻魚排在小丑魚的后面,又有一條小丑魚游來了,后面還跟著一條藍藻魚呢!猜猜藍藻魚后面會跟著誰呢?為什么?
總結:它們是按照:一條小丑魚,一條藍藻魚,一條藍藻魚,一條小丑魚,一條藍藻魚,一條藍藻魚……這樣的規律來排隊的。
3、集體討論:出示小丑魚、藍藻魚的標記,幼兒操作,按規律排隊。
4、提升經驗,總結方法。
三、感知abcabc的規律,幼兒合作完成操作。
1、出示范例,幼兒討論。
小丑魚、藍藻魚、海星開始玩排隊游戲啦!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
2、接下來是誰呢?你為什么這樣排呢?
總結:原來可以有很多種規律來排隊,每次排隊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樣。
四、實踐操作,提升經驗。
1、講解操作要求--請你們兩兩合作動腦筋找出操作板上小動物排隊的規律,接著排下去。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先完成的孩子講述規律。
3、展示操作板,進行分析,進一步深化對規律的認識。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的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和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10以內數的分解組成教學課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學習10的分解組成。
1、故事導入(1)有幾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進兩座小房子里,該怎么住呢?
引出課題《10的分解與組成》。
2、幼兒看圖,學習10的多種分法。
3、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現總結10以內數分解組成規律:除1以外,每個數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所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把一個數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1,即遞增遞減規律;交換規律。
(二)游戲活動
1、"找朋友"。游戲規則:請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兩數和起來是10。
2、火車開了。游戲規則:幼兒每人一張數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數字合起來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車,邊唱《火車開了》歌曲邊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課上的`每個環節及時給予鼓勵,并獎勵小粘貼,這樣可以清楚的讓學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給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樣。 在玩和游戲中探究知識,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學生會參差不齊,會有個體差異,調動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愉快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背景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既枯燥又沒有真正的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在生活和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因此,我通過創設2元超市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并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量關系,幫助他們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單雙數學習經驗。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重點 能理解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難點 能有發現身邊事物單雙數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恐龍10個、數字卡1—10,小動物若干、勾線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四、活動過程
一、摸口袋,引起興趣
師(神秘的口吻):你們看,這是魔法師的口袋,里面會藏些什么呢?
師:原來是這么的恐龍啊,我們來數一數今天來了多少只恐龍好不好啊?【評析:孩子們都爭著搶著想來摸口袋,一下就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運用幼兒最喜歡的恐龍來復習10以內的數數,幼兒能開心、認真地進行點數。】
二、幼兒自由探索
師:現在呢到了恐龍要回家的時候了,可是恐龍回家要過山洞的,一次只能過兩只,你們想想有什么辦法讓它們在最快的時間內的回家呢?【評析:為后面的單雙數學習留下伏筆,使數學活動由枯燥變得生動有趣。】
三、學習單雙數概念
1.幼兒進行動物找對游戲
師:老師今天還請來了許多的動物來和我們做游戲呢?(教師講游戲的規) 師:都找到對的有哪些動物?它們的數量是多少?
師:有一只單出來沒找到對的是哪些動物?它們的.數量是多少?請小朋友將單出來的動物與相應的數字圈起來。(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師生共同歸納出單雙數的含義)
2. 教師小結: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而且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你們看一看,發現沒有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評析:在這個環節通過游戲我和小朋友一起了分析大家的發言,同時對出錯的幼兒進行了單獨講解和指導。最后,師生共同歸納出單雙數的含義,這樣一來加深了幼兒對單雙數的理解,使幼兒的數理邏輯智能得到了發展。】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1)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2)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3)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4)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評析:讓他們動手操作,使小朋友成為活動的主人,從而獲得數學知識和經驗,并能在已有的基礎上鞏固所教授的新知識。】
3. 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評析:讓小朋友在生活中簡單的、愉快的記住單雙數。】
五、活動反思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掌握5分成兩份有四鐘結果。
學習有條理地擺放,收拾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第一組:穿珠板和木珠12份,記錄單若干。
第二組:操作材料,記錄單等第三組:雪花片,鉛筆,記錄單。
活動過程:
小組活動第一組:穿木珠。
師生共同講解玩法:每次拿5個木珠,然后把5個木珠分成兩份,邊分邊說:“5個木珠可以分成幾個和幾個,幾個和幾個和起來就是幾。分好后用數字作記錄,記錄結果要和分的.一樣。
第二組:撕貼格子。
請一位幼兒介紹玩法。
第三組:撒雪花片。
請一幼兒介紹玩法集體活動。
請四位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記錄。
歸納5的分合活動。
“5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答案,請小朋友對照黑板上的記錄,檢查自己的記錄單是否有遺漏和重復,看一看:你的記錄少了哪一組或多了哪一組?”
教后感:這節課上下來,孩子很感興趣,我利用了游戲的形式學習了分成不同的分法,孩子們很容易掌握。但有部分孩子比較困難。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由來:
近階段,“上小學”成了我們大班孩子共同的熱點話題,經常會聽到孩子們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討論有關上小學的內容,我意識到:上小學對孩子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幼兒圍繞上小學展開深入與全面的探究,使幼兒在期待上小學的情況下主動獲得一些有助成長的生活經驗?從這點出發,我開展了《我要上小學》這一主題。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大家以后所要上的小學并不相同,有的小朋友還準備搬家,因此逐漸萌發出要制作“畢業紀念冊”來記住伙伴、方便同伴的聯系的愿望。而在此過程中,孩子們又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本次活動就是源于為制作畢業紀念冊而引發的。
本次活動讓幼兒統計生日、居住樓層、家庭人口等,在上次活動中孩子們已收集了每個幼兒的基本情況并做記錄,但有些孩子很快便發現這些原始資料多而雜不便記憶和記錄,我緊緊抓住這一契機把問題拋給孩子,引導幼兒通過統計解決這一問題。在統計的過程中幼兒運用圖畫、文字、數字等符號進行記錄,通過孩子們間的協商、分工、合作完成統計。由于原始資料較多加之我班幼兒對統計接觸不多,故此活動將是對孩子合作能力的挑戰同時也是孩子體驗成功的過程。
在今天的活動中幼兒可能有爭論、有矛盾,更有不足的地方,但站在孩子的發展角度,我更多的注重活動過程,注重孩子們交往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提高,這才是我密切關注的.問題。
目的要求:
1、通過統計伙伴的生日、居住樓層、家庭人口等,初步建立統計的概念
2、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材料準備:
1、筆、難度不同的三種統計表等各若干
2、黑板、幼兒生日、樓層、家庭成員等情況的分類記錄表各一份。
3、知識準備:初步了解自己和伙伴的生日等情況,并進行初級分類記錄。
指導過程:
一、出示分類記錄表,激發幼兒討論
1、提出問題:
“上一次小朋友一起想辦法完成了這三張記錄表,從記錄表上可以知道小伙伴的生日、居住樓層、家庭人口。”
“有些小朋友又發現了新問題?”“他們想知道每個月一共有多少人過生日?可以用什么辦法?”
2、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說出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問題“如何統計?”
(引發幼兒思考:樓層、人口也能這樣統計嗎?)
二、幼兒自主選擇圖表完成統計
(一)出示材料,鼓勵幼兒自主選擇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三種表格”
(二)幼兒自主結伴統計,教師觀察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大膽、合理的使用或設計統計表,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三、分組驗證
(一)提出要求:
1、在小組中可先自由驗證,再推選出兩位代表完成小組統計表供伙伴共同驗證。
2、知道發現錯誤、糾正錯誤的方法。
(二)幼兒分組驗證。
活動延伸:展示分類記錄表與小組統計表讓幼兒觀察,鼓勵幼兒發現新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1.通過數字游戲,嘗試運用觀察、排序等方法解決問題。
2.能清楚、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體驗幫助羊兒們的成功與快樂。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鑰匙操作卡、數字卡、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是灰太狼最幸運的一天,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它捉到了許許多多的羊兒。瞧,它興致勃勃地去邀請朋友們來分享美食呢!出門前,粗心的灰太狼把三張開門的提示卡都留在了狼堡里。
師:春游回來的喜洋洋知道了這個消息,急急忙忙趕去解救它的同伴們。
二、運用相關數經驗,嘗試用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
1.運用序列經驗,解讀門牌號。(1-102,1-403,2-203,2-301)。
師:喜洋洋來到了設有許多房間的狼堡里,找到了第一張提示卡,仔細看看,它告訴我們什么信息呢?
幼1:這是許多的數字。
幼2:前面1是表示第一幢樓。
師:左邊這個1是表示這一幢。那短橫線后面這個1呢?
幼1:這個1是表示一層。
師:這個1呀是表示下到上第一層。那02告訴我們什么呢?
幼1手指第一層的第二個房間說:是這個房間。
師:這個02是表示從左到右第二個房間。通過這個房卡我們可以找到這個房間——一號樓第一層的第二間房。
(點擊1-102房間跳出沸羊羊)師:解救了誰呀?
師:還有哪幾天房也關著羊兒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被困羊兒:懶羊羊、美羊羊、暖羊羊。
(評析:序數是中班下學期的教學內容,結合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創設了運用序列經驗,解讀門牌號。從活動開始部分我們了解到,有的孩子對門牌號并不十分了解。在教師的引導、同伴間經驗的相互傳遞中,孩子們能較快速的
尋找到相應的房間,解救羊兒們。這讓孩子們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
2.尋找規律,填補數字卡。
師:幾只羊兒得救了呀?還有其它羊兒們還等著去解救呢。喜洋洋找到的第二張提示卡。
(1)解讀數字卡。
師:呀,這么多的'數字,它的秘密是什么呢?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字卡的第一行?
幼:有許多的數字。
師:這些數字中還藏著什么秘密呢?
幼:這一行中有9個數字。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行中都有1、2、3、4、5……9,九個數字,他們隨意地排列著,但是每個數字都只出現了一次。再看看第一列呢?
幼:這一列中也有9個數字。
師小結:原來這個數字卡中的每一行、每一列都有這樣的秘密。
師:第二行有幾個空格?
幼:1個空格。
師:那應該是填哪個數字呢?
幼:應該是數字1。
師:我們一起看看是這樣嗎?第三行有幾個空格呀?(兩個)這兩個空格應
該填數字幾呢?
幼:2和4。
師:那哪一格應該是2,哪一格應該是4呢?能確定嗎?
幼:前面是4、后面一格是2。
師:你們認為呢?確定嗎?每一行每一列的9個數字都不能重復出現哦。我們一起來檢查吧。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三行第二格所在的列。
幼:應該是數字2。
白板中重新寫入第三行第二列2、第三行的第三列4。
師小結:原來當我們遇到兩個空格時,我們可以看看這兩個空格所在的列,如果是一個空格,我們可以先確定一格,然后再完成另外一個空格,細心地一一完成每一個空格。
(2)交代操作要求,幼兒分組操作。
師:桌上有很多未完成的數字卡,2個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張,請仔細觀察商量,把你們的發現填寫在空格中。
(3)集中交流操作方法。
師:你們都完成了數字卡,在完成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呀?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并初步學會記錄。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兩個蛋殼小娃娃、一籃玩具、一桶水、一個布娃娃,蘋果、梨、柑橘各一個。
2、每個幼兒一架自制天平稱、一個小籃(內裝玻璃珠、木珠、積塑等)、記錄紙、筆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兩個蛋殼小娃娃:“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小娃娃,它們是用什么做的?(蛋)這兩個小娃娃,一個是用蛋做的,一個是用蛋殼做的。請小朋友想辦法分辨出哪一個是蛋?”
請一幼兒上前分辨,并說出方法。
教師小結:“剛才這方法叫惦一惦。”
2、出示各種玩具、材料,讓幼兒分組用各種方法比出它們的輕重。
教師:“你們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輕重?”
啟發幼兒說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3、教師出示自制的天平稱:“要想準確比較物體的輕重還可以用稱一稱的方法。”教師在天平稱一頭放木珠,一頭放玻璃珠,請幼兒觀察,哪邊重,哪邊輕。師小結:“玻璃珠重,木珠輕,重的一頭垂下去,輕的一頭翹起來。”(學習詞匯:垂、翹)
4、分組操作活動—比較兩種物體輕重。
(1)請幼兒從籃子里拿兩樣東西比輕重。
(2)請幼兒與同伴交流操作結果。
5、教師出示三種水果:“老師這兒有三個水果,蘋果、梨,柑橘它們誰重、誰輕?”請一名幼兒用教師的天平稱,共同得出結論后,教師在黑板的記錄紙上示范記錄結果。(學習詞語:不輕不重)
6、幼兒第二次分組操作活動—比較三種物體的輕重。
(1)請幼兒從小籃子里拿三樣東西比輕重。
(2)請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體現了尊重幼兒的發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與活動的主體這一教育思想。活動一開始,教師以游戲的方式引入活動,選用壓蹺蹺板這一生活場景,使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對比較輕重產生了興趣。接著,教師引導幼兒比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過對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較,進行多角度順向與逆向的提問,激發了幼兒積極思考,發揮了幼兒的創造性。整節活動設計緊湊,環環緊扣,幼兒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過程中,比較了物體的輕重,體驗了采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量等方面的感性經驗,并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并能與生活息息相關,有益于幼兒發展就值得去嘗試。正方體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藥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卻是模糊的,對大班孩子來說,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兒認識正方形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節數學活動,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將數學教育游戲化、生活化,從而激發幼兒對立體造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正方形,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與立體的區別。
2、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它的名稱和最顯著特征。
3、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正方體,知道它的顯著特征。
2、難點學習按形體的明顯特征分類,提高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活動準備
包裝盒、正方形卡片、正方體展開圖、剪刀、彩筆、膠棒(人手一份)、各種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禮物》引題,教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讓我們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禮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裝盒)里面會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裝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自己的包裝盒與別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裝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紙),復習鞏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較正方形和包裝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師幼共同總結正方形是平的,包裝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個面,包裝盒有六個面。
4、小實驗:讓幼兒自由想辦法,看看包裝盒的'六個面是否一樣大。
5、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他們手中的包裝盒是正方體的,鞏固正方體的特征。
6、制作數字魔方:師幼共同觀察正方體展開圖,看一看有幾個正方形組成?討論制作方法,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及時給與指導。
7、游戲:拋數字魔方(教師拋魔方停下時,看魔方面上是數字幾,幼兒就拍幾下手或跺幾次腳)
8、出示各種包裝盒,請幼兒說出哪些是正方體的,哪些不是,為什么?
9、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正方體的。
三、結束部分
1、裝飾數字魔方,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與,掌握5的加法。
2.通過觀察發現一圖兩式的一般規律,并會列式計算。
3.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數字卡、蘋果卡片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導入:五只猴子蕩秋千
2.復習5的組成
(1)提出問題:今天老師買回4個蘋果,小朋友又帶回1個蘋果,現在我們一共有幾個蘋果?
(2)如果把這5個蘋果分在兩個籃子里我們可以怎么分?請小朋友分一分,并用數字表示出來。
3.學習5的加法。
(1)如果你有2只蘋果,我再給你3只,你有幾只蘋果呢?我們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啟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2)請小朋友先抽一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幾個蘋果,用數字什么表示,再抽一張卡片,讓幼兒算一下一共有幾只蘋果。反復進行游戲。
4.幼兒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并進行運算。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列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數學教案07-04
大班數學教案:小矮人上樓梯_大班數學教案07-08
大班數學教案加減01-02
優秀大班數學教案01-02
《圖形》大班數學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