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討論,實踐操作,嘗試按一定的規律對物體進行排 序。
2、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胸飾人手一份(貓、狗)分顏色與大小。
學具:
(1)鮮花鋪(分顏色、分大小)
(2)服裝鋪(分顏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顏色、分種類)
(4)食品架(薯片)(分顏色、分高矮)
(5)課件
(6)圖書架(分大小、分顏色|
三、活動過程:
1、實踐感知:(聽音樂進場) T:小朋友,快來看,這是誰呀?(汪汪),他們呢?(咪咪),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咪咪和汪汪排隊進大商場好嗎?
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們一起來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隊的?再來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兒集體說,教師總結) T:隊伍都排整齊啦,接下來我們要進大商場啦,大商場里的貨物可真多,有鮮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圖書、有服裝,還有一個好玩的電子游戲室,請汪汪和咪咪一樣一樣地去玩一玩,如果你發現那些商品沒有排列整齊呀,就來做理貨員,把它們理一理,
排一排。
2、幼兒分組操作:
3、集體參觀百貨商店,
討論: T:咪咪,快來食品柜看看,這里的薯片可真多,顏色不一樣,高矮也不一樣,看看剛才的理貨員是 怎么排的呀?(討論,如有錯誤,集體修改)
總結:哦,原來它們是按照高矮(顏色)不同來排隊。 食品柜看完了,我們再來圖書室看看吧……
4、運用遷移 T:馬上要過新年啦,百貨商場里呀想掛一些漂亮的氣球來布置新年的氣氛,請我們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來幫忙想一想該怎么掛呢?看看誰想出的方法多?(先討論)然后個別 幼兒回答說一種,顯示一種。 T:原來掛氣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樣的方法呀,你們的本領可真大!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裝食品》是小班數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正確點數,并能根據點數取相應數量的物體。本次活動,通過請幼兒裝食品,學會按點數取物,在按點數歸類中,初步體驗點子可以表示物體的數量。集體嘗試按點數裝食品,按點數歸類,可以加深幼兒對活動的理解,進一步發展幼兒計數能力和判斷等量的策略。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5以內數量,能正確點數并說出總數。
2﹒能根據點數取相應數量的物體。
活動重點: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正確點數并說出總數。
活動難點:能根據點數取相應數量的物體。
活動準備:貼好點卡標簽的塑封袋若干、貼好點卡標簽的桌子各一個、自制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點數取物,學習點數
1﹒教師出示自制的食物圖片若干。看,超市里進了一批好吃的食品,有蛋,壽司,蛋卷,但是還沒有包裝好,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2﹒先來裝雞蛋。教師出示有點卡標簽的'塑封袋。看一看包裝袋上有什么?有幾個點子?”
3﹒有幾個點子,就要裝幾個雞蛋。那應該拿多少個雞蛋放進這個袋子里呢?
4﹒教師將相應的食品數量裝進袋里。
5﹒再來裝蛋卷。請個名幼兒點數包裝袋上的點子并放入相同數量的蛋卷。并進行檢查。
6﹒最后裝壽司。請該幼兒按袋上的點子數取相應數量的食品放入袋中。引導幼兒數一數,確認無誤。
二、點數歸類,鞏固點數
1﹒出示有點數標簽的桌子。接下來,我們要把剛才包裝好的食品袋放到桌子上。提問:每張桌子上也有什么?數一數這些桌子上分別有幾個點子。
2﹒提出要求:袋子上有幾個點子,就把它放在相同點子的桌子上。
3﹒提問:①剛才老師裝好的一袋食品應該放在哪個桌子上?(教師示范)
②剛才小朋友裝好的食品應該放在哪個桌子上?(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三、集體操作,加深對規則的理解
1﹒請幼兒先把食物包裝好,每人裝兩袋。然后放進相應的桌子上。
2﹒幼兒集體操作, 教師觀察指導。
4﹒檢查。請幾個幼兒先檢查食品袋有沒有放錯的,再請幾個小小檢驗員上來檢查袋中食品數量是否與袋子上的點數吻合。
5﹒如有錯的單獨拿出,教師進行講解糾錯。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兔4個,蘿卜 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活動與指導:
l、出示貼絨圖片小兔和蘿卜,說:我們給小兔分蘿卜吃,1只小兔只能分1個蘿卜,小朋友看看,是小兔多,還是蘿卜多?待幼兒回答后,問幼兒:“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在貼絨板上示范:將兔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兔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后將蘿卜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說一聲:“給你一個蘿卜。”并讓幼兒注意教師手動作的.方向,問幼兒,兔子和蘿卜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余的拿出來。
2、幼兒操作。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后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說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3、游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著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只貓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說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活動;重新玩游戲時老鼠比貓多一只。
活動反思:
活動之前,對教學具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活動的開始用變魔術的方法引出小兔和蘿卜,孩子比較感興趣,比直接出示小兔和蘿卜生動點,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在第一環節中,比較小兔和蘿卜的多少,教師應該直接把小兔逐個放在黑板上,讓幼兒能清晰地看到,而不是拿在手上讓幼兒來比較它們的多少,相對來說幼兒會難比較區分,也不夠清楚明了。環節二中,請幼兒操作階段前,分大圓片和小圓片的時間有點浪費。絕大多數幼兒能依次擺放大小圓片,也能將多出來的拿出來,重難點達成。在整個活動中,還是有些環節沒能很好地落實。
在游戲環節,也是為了服務于活動的目標,在時間和方法上,沒有做到位,特別是孩子在選擇角色時,應該由他們自主選擇。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1. 比較大和小,根據紙盒的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2. 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活動準備:1. 準備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鞋盒,其中大小鞋盒各一半。將大小配對的兩只鞋盒使用相同的包裝紙進行包裝。一只特大紙盒;大小不等、形狀相同的球和積木若干;一大一小兩只塑料筐。
2. 自制圖片兩張。
3. 幼兒兩兩分組就坐。
4. 伴奏音樂《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認識紙盒一家,兩兩對應區分大小。
1.老師變魔術,變出一大一小兩個盒子,請幼兒觀察,找出兩只紙盒相同的地方,比較兩只紙盒的大小,區分“紙盒媽媽”和“紙盒寶寶”。
“這兩個盒子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你知道誰是盒子媽媽?誰是盒子寶寶?為什么?”
2. 幼兒每人取一個紙盒,要求根據包裝的特征找到與自己相同的紙盒,分組進行比較,區分大小。
根據相同的紙盒特征,兩兩分組。
“找一找,哪兩個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將相同圖案的紙盒進行比較,區分大小。
“比一比,誰是紙盒媽媽?誰是紙盒寶寶?”
幫助幼兒加深對紙盒的.大小的認識。
“請紙盒媽媽們一起來打個招呼”
“紙盒寶寶們來親一親。”
3. 將小紙盒放進大紙盒里,再次幫助幼兒比較大小。
“紙盒寶寶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快把紙盒寶寶藏到紙盒媽媽的懷里去。”
二.情境游戲,根據物體的大小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1.游戲一:運果果。
老師拖一大盒子裝滿大小不同的球,扮紙盒爺爺。
“嗨喲嗨喲,我是紙盒爺爺,今年我的果園大豐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紀大了,沒力氣了,想請盒子媽媽和盒子寶寶幫我運果子。”
“大、小不同的果子,應該怎么運呢?紙盒爺爺把要求都畫在圖片里了,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借助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認識白天、晚上。
2、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3、提高幼兒表現力及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地上畫兩個大圓圈;白天、黑夜的背景圖;白天、黑夜的標志卡片。
歡快的和安靜的樂曲各一段。
2、學具準備:白天、黑夜活動卡片若干;自制小老鼠若干;蠟燭、臺燈、手電筒、
燈籠、太陽鏡、太陽帽、遮陽披肩等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開展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1、即使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小貓釣魚”“小貓捉老鼠”的.情景游戲。
2、分享交流:
①小貓什么時候釣魚?什么時候捉老鼠?
②小朋友白天做什么?晚上做什么?
二、幼兒感知理解白天、黑夜。
1、幼兒從小筐中挑出蠟燭、燈泡、手電筒、燈籠、太陽鏡、太陽帽、遮陽披肩等實物,從物體的用途感知白天、黑夜。
2、教師出示標志多種,引導幼兒為白天、黑夜選擇標志,并說說白天是怎樣的?黑夜是怎樣的?
3、小結:太陽表示白天,白天的天是亮亮的,小朋友要上幼兒園,做游戲,學本領,爸爸媽媽要上班,去工作;到了晚上天就慢慢地變黑了,月亮也悄悄地出來了,我們在家里就要打開電燈才能看清東西,我們小朋友也要睡覺了。
三、幼兒區分白天、黑夜(出示幼兒《數學》用書第24頁)。
下面四幅圖中的事發生在白天,還是夜晚?發生在白天,就給太陽涂上顏色,發生在夜晚,就給月亮涂上顏色。
四、小結幼兒上課情況后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在學會了區別“l”和“許多”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而比較多采用一一對應的方式。同時,處于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活潑好動,認識事物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操作性強的活動比較感興趣。因此,結合幼兒的發展趨勢及年齡特點,在本次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機會,使幼兒在聽故事、編故事的過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數、物之間的邏輯關系。活動共分為兩個環節:一、聽故事:感受、理解點物對應的關系。二、講故事:點物對應能力的運用。
活動目標:
學習5以內的手口一致點數,并能將圓點和實物對應。
活動重點:
理解圓點和實物的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蘋果娃娃一個、繪本片段《首先有一個蘋果》的ppt、繪本對應操作材料及自編故事操作材料幼兒人手一份、教師示范材料一份。
活動過程:
一、 變魔術——引起興趣
師:想看精彩的魔術嗎?猜猜我會變出什么呢?
(以魔術手段導入,形式新穎有趣,能夠充分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及興趣。)
師:這個蘋果娃娃要為我們講一個它的故事,想聽嗎?我們一邊聽一邊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記下來吧,這樣就能和其它的好朋友分享了。
(小班幼兒天真爛漫,以蘋果娃娃為主體講述故事,比起教師自身的講述更具感染和影響力;記錄故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承載活動的重點:點物對應。二是為之后幼兒的操作環節做示范和鋪墊。)
二、 聽故事——初步了解點物對應的模式
1、 ppt1:蘋果娃娃。我是蘋果娃娃。
師:一個蘋果娃娃我們用一個圓點寶寶來表示。
(結合ppt,在蘋果娃娃的正下方出現一個圓點,表示蘋果和圓點上下的一一對應。)
2、ppt2:兩條毛毛蟲。有一天,來了兩條毛毛蟲想要把我吃掉。
師:兩條毛毛我們用兩個圓點寶寶來表示。
(繼續利用ppt,在兩條毛毛蟲的正下方出現兩個圓點,表示兩者的對應。連續采取兩次圓點和實物的一一對應,目的是讓幼兒初步具有點物對應的意識。)
3、師:哎呀,我快被吃完了,這下可怎么辦呢?
(加入這一開放性問題,在促使幼兒結合自己認知經驗大膽猜測的同時,略為緩和數活動教學時的單一性。)
4、ppt3:三只小鳥和三個圓點同時出現。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這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師適度地等待,讓幼兒有一段觀察和比較的時間。選擇小鳥和圓點同時出現,有別于之前的教學形式,是一個從教師教過渡為幼兒學的過程。)
師小結:三只小鳥可以用三個圓點來表示。
5、ppt4:四個獵人。這時,誰又來了?來了幾個獵人?
師:誰會用圓點寶寶來表示四個獵人?
(教學的`逐層遞進,讓幼兒在觀察、發現點物對應規律的基礎上,自己嘗試用圓點表示實物。)
師:真不錯,四個獵人我們可以用四個圓點來表示。
6、ppt5:出示5個圓點。獵人還帶來了朋友——小狗。猜猜來了幾只小狗?
(逆向思維。和之前出示實物再用圓點對應的模式正好相反。運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點物兩者的對應關系。)
師小結:原來有幾個朋友我們就用幾個圓點來表示,它們的數量是一樣多的。
三、 做故事——不同內容的練習,知識點的鞏固及檢驗。
1、介紹材料。
師:我這里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是關于蘋果娃娃好朋友的。你們看,它們來了。
師:猜猜來了哪些朋友呢?到底有幾個呢?秘密就藏在這本故事畫里。(出示操作材料)
(操作活動之前,材料的介紹非常重要。操作的內容是什么,怎么做,清晰地交代是操作的基礎和關鍵。)
2、交代要求
①從上往下一行一行地做 ②記住圓點的數量和朋友的數量一樣多。
(每個幼兒的操作材料都不同,將材料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分發,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進行3—5的點物的對應,能力較弱的幼兒操作2—4的點物對應。)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有兩個:一是觀察并篩選驗證環節中需要講評的點,通過有目的地觀察幼兒操作中出現的問題來發現,如:幼兒是對操作材料的不理解或是點物之間對應的不理解。同時,對于沒有集體講評價值的問題則可以在指導時就采取個別交流的方式幫助幼兒解決;二是指導過程中,不斷以語言或動作來提醒幼兒操作的方法,并盡量以幼兒為對象進行榜樣示范:如,你真棒,會一邊數一邊放,這樣數量就不會搞錯了。)
四、講故事
師:哇!你們真棒,都猜到來了幾個好朋友。誰愿意來說
說看蘋果娃娃好朋友的故事?
(本環節利用講故事為輔助手段,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幼兒將點物對應的思維過程利用語言進行表述,這是他們是否理解和掌握活動內容的最好依據。在處理這個環節時,教師不可過分注重結果的對錯。對于驗證環節的處理,首先應是分享成功的環節,邀請成功的幼兒通過語言的表述,分享喜悅,享受成功,這也是給其余幼兒再次學習的機會,接著利用師生和生生互動幫助有問題的幼兒梳理思維過程,解決操作中的問題。)
活動亮點:
1、選材好。
《首先有一個蘋果》是國外一本簡單有趣的圖畫書,其內容本身就是一個數字故事,從1個蘋果,2條毛毛蟲,三只小鳥到4個獵人等等,短短的幾句話就飽含了很多的教育元素,如數量上的逐次遞進、量詞的運用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規律等。在二期課改理念的倡導下,這樣整合了多方面教育內容的活動素材更具優勢和教育的價值。
2、教學方式多樣化。
①有效結合繪本素材,以故事形式開展活動,使原本的數教育更具情節性和趣味性。
②材料呈現形式的多樣性。ppt的形式更具直觀性和動態性;操作板上故事書的形式讓幼兒獲得真實感的體驗;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形式從集體學習過渡為個別練習,增加幼兒的自主性。
3、學習的自主性。
①新經驗習得的自主性。從新內容的出現——幼兒觀察發現——歸納梳理——操作的過程中,幼兒學習自主,教師都是以讓孩子觀察和判斷為基礎執教。
②評價的自主性。最后分享環節中,教師的重點并不落在糾錯上,而是過程的表述,在確保講評重點的前提下,賦予幼兒完全自主表達的空間。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讓孩子從自家到娃娃家的家庭成員的了解 ,學習數量4—7.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家有幾口人并能說出稱呼。
2、找到與指定數量相同的娃娃家。
3、在游戲中學習數量4——7。
4、通過活動增進與家人之間的感情。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對數量4——7的認識。
活動準備
1、 兒歌《娃娃家》。
2、 數字卡4——7。
3、 布娃娃、布置娃娃家的場景。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手拍游戲:小猴蕩秋千(活動中突出1——5)。
基本環節:
1、想一想,說一說:
(1)、師:小朋友,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2)、師:家里一共有幾口人?
師幼共同瓣手數一數。
2、唱一唱,說一說。
(1)、教師先示范歌曲《我家有幾口》一遍后:
師:剛才歌里是怎么數家人的?
幼:……
師:有幾口人?他們是誰?
幼:
師生一同數一數,1、2、3……
(2)、師生同唱歌曲《我家有幾口》2——3遍。
3、玩一玩,數一數
創設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游戲主題:我家有幾口
場景:分別布置4口、5口、6口、7口的娃娃家。
活動歌曲:我家有幾口
活動A:幼兒邊走邊念兒歌,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娃娃家人口,變換歌詞。
活動B:(將班級分成4個組),老師唱兒歌,幼兒根據教師唱出的數量找到相應的娃娃家,并做與家人擁抱的動作(每組選2人做擁抱的動作)。
活動C:數一數,查一查,隨意抽取幾名幼兒,教師唱,幼兒找,看看有沒有走錯家的(幼兒自己檢查)。
活動D:改一改,唱一唱。
師:將歌詞中的“爸爸”、“媽媽”、“我”改成幼兒的`名字,說有幾口,并找出家人,抱一抱。(唱-說-找-抱-唱)
延伸環節:選幾名幼兒說一說“我家有幾口”,教師指導幼兒完成統計表。
幼兒姓名
家中人口數
結束環節:
A、選擇一個幼兒家,把他的家人寫進歌曲,并唱一唱。
B:教師彈琴,幼兒齊唱。
教學反思
1、由于選取了幼兒生活中的場景,幼兒活動興趣高漲,參與意識強,活動效果好。
2、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這樣的活動要多開展,可以增進與家人的感情。
3、不足在于學生對4—7較陌生,數數量4—7有一定的難度,活動前應做好相關準備。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09-29
小班下數學教案02-26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小班教案 | 小班數學教案:聰明的小兔08-24
小班數學教案《對花》10-01
小班數學教案鋪路07-28
【熱門】小班數學教案01-07
種花小班數學教案02-27
《形狀》小班數學教案02-23
小班數學教案《配對》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