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用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用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熟練掌握所學表內乘、除法的知識。
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加強乘除認知結構的系統化,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
教學難點:
加強乘除認知結構的系統化,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法:
練習法。注重多樣練習的設計。在練習中鞏固新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舊知鞏固,引入新知
1、談話:我們學過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把你的收獲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2、完成教材“練習四”的第6題。
談話:同學們都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了嗎?出示情境圖,試一試,算一算,你能得幾個玩具?學生計算,教師巡視。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練習四”的第4題。
(1)談話:6÷6等于幾?5÷5等于幾?
學生計算,交流結果。
提問:觀察第1列,并想一想,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點。有什么發現?
促使學生發現:被除數和除數相同,商是1。
你能寫出幾道像這樣的算式嗎?
(2)觀察第2列。
2÷13÷16÷1
讓學生體會一個數除以1,結果還是這個數。
你能寫出幾道像這樣的算式嗎?
2、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練習四”的第7題。
提問:計算時你用的是哪句口訣?
3、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練習四”的第8題。
(1)出示題卡,請學生列乘、除法算式,并說明計算方法。
(2)談話:剛才我們在計算時用乘法口訣求商,一個乘法口訣可以求出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但也有特別的,有的只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這是什么原因呢?
明確:兩個乘數一樣的時候。
你還能找出哪些只能算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的口訣嗎?
學生匯報: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等。
三、鞏固遷移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練習四”的第9題。
出示第9題的'表格,你從表格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看清表格,理解題意,思考解題方法。
2、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練習四”的第10題。
出示3個蘑菇房子的貼圖。幫助小動物找家的游戲。教師談話激趣。
3、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練習四”的第11題。
請學生把用同一句口訣計算估算式做上相同的記號,再獨立完成后交流匯報。
4、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練習四”的第12題。
(1)仔細觀察圖,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
(2)怎樣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匯報,教師板書列式。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
《用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概念,能繪制有關連續型統計量的直方圖;
2、讓學生進一步經歷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的過程,掌握繪制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頻率分布直方圖概念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繪制連續統計量的直方圖
教學過程
Ⅰ.提出問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問題:我們班準備從63名同學中挑選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學參加比賽,那么這個想法可以實現嗎?應該選擇身高在哪個范圍的學生參加?
63名學生的身高數據如下:
158158160168159159151158159
168158154158154169158158158
159167170153160160159159160
149163163162172161153156162
162163157162162161157157164
155156165166156154166164165
156157153165159157155164156
解:(確定組距)最大值為172,最小值為149,他們的差為23
(身高x的變化范圍在23厘米,)
(分組劃記)頻數分布表:
身高(x)劃記頻數(學生人數)
149≤x<1522
152≤x<1556
155≤x<15812
158≤x<16119
161≤<16410
164≤x<1678
167≤x<1704
170≤x<1732
從表中看,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164三組人最多,共41人,所以可以從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之間的學生中選隊員
(繪制頻數分布直方圖如課本P72圖12.2-3)
探究:上面對數據分組時,組距取3,把數據分成8個組,如果組距取2或4,那么數據應分成幾個組,這樣做能否選出身高比較整齊的.隊員?
分析:如果組距取2,那么分成12組;如果組距取4,那么分成6組。都可以選出身高比較整齊的隊員。
歸納:組距和組數的確定沒有固定的標準,要憑借經驗和研究的具體問題來決定,通常數據越多,分成的組數也越多,當數據在100個以內時,根據數據的多少通常分為5~12個組。
我們還可以用頻數折線圖來描述頻數分布的情況。頻數折線圖可以在頻數分布直方圖的基礎上畫出來。
首先取直方圖中每一個長方形上邊的中草藥點,然后在橫軸上取兩個頻數為0的點,在上方圖的左邊取(147、5,0),在直方圖的右邊取點(174、5,0),將這些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就得到頻數折線圖。
頻數折線圖也可以不通過直方圖直接畫出。
根據表12.2-2,求了各個小組兩個端點的平均數,而這些平均數稱為組中值,用橫軸表示身高(組中值),用縱軸表示頻數,以各小組的組中值為橫坐標,各小組對應的頻數為縱坐標描點,另外再在橫軸上取兩個點,依次連接這些點,就得到頻數分布折線圖如課本P73圖。
II課堂小結:
(1)怎樣制作頻數分布直方圖和頻數分布折線圖
(2)組距和組數沒有確定標準,當數據在1000個以內時,通常分成5~12組
(3)如果取個長方形上邊的中點,可以得到頻數折線圖
(4)求各小組兩個斷點的平均數,這些平均數叫組中值。
《用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具體情景中進一步理解概率的意義,掌握用列表法求簡單事件概率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應用列表法解決概率實際問題的過程,滲透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感知數學的應用價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經歷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并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用列表法求簡單事件概率的方法。
教學難點:概率實際問題模型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回顧舊知
首先用多媒體演示《非常6+1》片段,并出示問題:如果剩下的'八只蛋中的五只有金花,那么陸海鷗達成心愿的概率是多少?
引導學生回憶概率公式: 如果一個實驗有n個等可能的結果,而事件A包含其中k個結果,則
P(A)= =
(二)探究新知 建構數模
秦皇島是奧運足球比賽的分賽場,學校統一組織學生去觀看足球比賽,但是因為名額有限,張明與王紅只分得一張奧運足球票,到底誰去呢?王紅出主意用手中的三張撲克牌來決定誰去,規則如下:
牌面分別為1、2、3的三張撲克牌,將牌洗勻后,隨機摸出一張,記數放會混勻,再摸一張,將兩次牌面數字求和。如果和為4,王紅去,如果和為2則張明去,否則重抽。
張明認為規則不公平,而王紅認為很公平。兩人爭論不休。
首先引導學生發現此引例為兩步實驗事件,再共同探究解題的方法列表法最后我再引領學生歸納,總結解決此概型的一般步驟:
1、歸型(兩步實驗)
2、列表
3、計算
(三)歸型辨析 模型應用
對于此題組先依次出示問題:這是兩步實驗事件嗎?每一次操作是什么?每一次操作的等可能結果是什么?在學生回答之后再讓他們將解題過程獨立寫在練習本上,并展示學生的正確答案,以規范書寫格式。在求解之后,我再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解題過程以鞏固所得。
4、出示了教材164頁習題第二題。
(四)鞏固練習 拓展提高
(五)課堂反思 布置作業
1.課堂反思
在小節中我引導學生從知識獲得途徑、結論、應用等方面暢談本節課內容。(①、這節課你遇到了哪些新的問題?②、你是如何解決它的?③、你還有哪些想研究的問題)
2.布置作業
《用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點的坐標變化與點的左右或上下平移間的關系,掌握圖形各個點的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并解決與平移有關的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探索點坐標變化與點平移的關系,圖形各個點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的過程,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數形結合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學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探索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與難點
掌握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利用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基礎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開始能從具體事例中歸納問題的本質,通過分析、比較、類比等活動抽象出概念、原理或方法,同時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對平面直角坐標系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平移的基本性質,具備了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平移后的圖形位置,并用坐標來確定圖形的位置的各方面基礎。
教學策略分析
首先創設一個問題情景,如果某個小鴨在坐標系內的位置是(—2,—3),他向右游了5個單位,則它的坐標變成了多少?如果它向下游4個單位長度,它的坐標又是多少呢?讓學生通過在坐標系內畫圖找出答案,同時總結出規律變化。通過學生動手畫圖到尋找規律,由易到難,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從而對這一知識點有較深的印象,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學習例題提供必要的前奏。接著出示例題,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當點變成三角形后,點的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存在什么關系,讓學生通過畫出的圖形解答此問題,從而突破學生學習的難點。本節課都采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總結規律解決問題,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全方位參與探究知識的過程,給學生創設充分表現自己的時空,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理解知識。
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教師組織
媒體使用
創設問題情景
讓學生觀察多媒體彩圖,如果某個小鴨在坐標系內的位置是(—2,—3),他向右游了5個單位,則它的坐標變成了多少?如果它向下游4個單位長度,它的坐標又是多少呢?再將它向左或向下游4個單位長度,它們的坐標又有什么變化?觀察它們的變化,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嗎?
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坐標紙,自己動手畫圖,并通過交流合作得出結論。
通過情景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己動手能更好地讓學生復習坐標與平移知識,為新知識提供基礎。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運動過程及小鴨的`坐標情況,使學生對此有深刻印象
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1、探索點坐標變化與點平移的關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點A(2,3)向左平移4個單位長度,則得到的坐標是什么?向上平移4個單位長度呢?
反過來,點A的坐標由(—2,3)平移到(0,3),則是怎么平移的?如果平移到(—2,0)呢?
師生總結: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點(X,Y)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將點(X,Y)向上或(向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反過來也成立。
學生動手實踐,利用多種感官全方位參與探究知識的過程,給學生創設充分表現自己的時空,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歸納。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探究投入程度。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并用課件驗證結果。
用課件演示,并請學生在課件上答題,
2、探索圖形各個點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
出示例題:三角形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是A(4,3),B(3,1),C(1,2)。
(1)、將三角形ABC三個頂點的橫坐標都減去6,縱坐標不變,分別得到A1、B1、C1,依次連接A1、B1、C1各點,所得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上有什么關系?
(2)、將三角形ABC三個頂點的縱坐標都減去5,橫坐標不變,分別得到A2、B2、C2,依次連接A2、B2、C2各點,所得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上有什么關系?
思考:(1)如果將這個問題中的“橫坐標都減去6”“縱坐標都減去5”改為“橫坐標都加3”“縱坐標都加2”,分別能得到什么結論?畫出所得圖形。
(2)如果將三角形ABC三個頂點的橫坐標都減去6,同時縱坐標都減去5,能得到什么結論?畫出所得圖形。
學生用準備好的坐標紙按要求動手作圖,利用圖形直觀地解決問題。
學生的獨立探究是學生習得的基礎,通過學生動手探索,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及時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有余力的學生來幫助同伴。
用課件演示運動的過程與結果
拓展延伸,力求創新
1、將點P(—4,3),向X軸負方向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到點P1_________,再將點P1沿Y軸負方向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到點P2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相距5個單位長度的兩點A(—3,m),B(n,4),AB∥X軸則m=________n=___________。
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三角形ABC三個頂點的縱坐標都減去2,橫坐標不變,則得到的新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比向______平移____________單位。
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坐標為(0,0),(5,4),(3,0),(4,—2),(0,0)的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而成的圖形,將各點坐標如下變化。
(1)縱坐標不變,橫坐標分別加3,再將所有的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所得的圖案與原來的圖案相比有什么變化?
(2)、橫坐標不變,縱坐標減4,再將所有的點用線段依次連接起來,所得的圖案與原來的圖案相比有什么變化?
及時復習強化,并為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為他們的發展提供平臺。教師要及時指導,并強調要通過動手作圖直觀地尋求結果。教師再用課件演示來進行解答
準備好課件為學生進行演示對照。
知識整小結理,形成系統
學完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談談自己的體會,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請學生個別發言,對知識做出歸納,相互補充。
通過總結,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有助于學生清理知識的脈絡,使新舊知識形成體系,教師做為組織者與引導者
布置作業,鞏固提高
必做題:課本58頁第1題、59頁第3、4題,60頁6、7題
選做題:課本61頁第9題
學有余力的學生可當堂做題,然后利用課件來對照。
作業分為必做題與選做題,目的是為了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也讓學生能及時鞏固本節課的知識與技能。
使用課件演示,可直接解答。
《用數學》教案5
1.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
只有經歷“從頭到尾”的探究過程,學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因此,本設計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先動手分一分,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及結果,為學生自主探究創造條件。再進一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如果不用分一分的方法,還可以怎樣算出商?”,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學生交流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后,重點指出可以用乘法口訣求商,更加簡便準確,讓學生明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先進性。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去解決例2,加深學生對“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方法的理解。
2.利用直觀模型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系,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求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必須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因此,本節課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對照直觀圖寫出3×( )=12,通過探索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教材18頁例1情境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故事)弄清題意,運用平均分的知識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看圖并思考:猴媽媽可以給幾只小猴分桃?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并說一說分的過程。
(3)小組合作,交流分的方法并列出除法算式。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1)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給4只小猴。如果我們不動手分,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12÷3的商是多少。
(2)小組合作,探究解題方法。
(3)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預設
生1:用12依次減3,4次正好減完。
生2:1只小猴分3個,2只小猴分6個……依次累加,4只小猴正好分12個。
生3:12÷3等于幾,就是求12里面有幾個3,因為3乘4得12,所以12里面有4個3。
3.揭示課題:同學們的.方法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三種方法,想3乘幾得12,可以用乘法口訣“三四十二”來解決,更加簡便準確。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引導探究,教學例2。
(1)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讀題、審題并思考: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
(2)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3)學生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隨之板書。
①每屜裝4個包子,裝了6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
②一共有24個包子,每屜裝4個,可以裝幾屜?
③一共有24個包子,平均分裝在6屜里,每屜裝幾個?
(4)引導學生列式解決問題,說一說算式的含義。
(學生列出算式:4×6,24÷4,24÷6)
(5)學生列出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每個算式的結果是多少?你們是怎么算的?
(6)學生匯報結果及計算方法。
(用乘法口訣計算)
《用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第11頁例3、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數是兩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的'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乘數是兩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的算理。
教學難點:掌握兩位數的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領悟知識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一個牌子寫著“門票每人48元”,有7名同學進入博物館參觀展覽。
(1)學生根據以上情景提出數學問題。
(2)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選擇性地解答。如:7名同學參觀展覽,門票一共多少元?學生列式:48×7,并說出怎樣計算?
2.改變情景,引出新課。
改變條件:一共進72人。學生根據新情景提出問題。
(1)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選擇性地解答并板書:48×72
(2)小組研究計算方法。
(3)小組匯報
(4)教師根據情況,重點指出以下兩個方面:
計算方法與前面的相同,相同的數位要對齊。不同的是48×72需要連續進位,要特別注意。
(5)練習:683745
×34×82×46
2.學習例4
出示例題
(1)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再口頭列出算式。
(2)讓學生獨立試做。
(3)請一名學生展示計算過程,并說一說算理。
(4)其他學生補充完整,必要時教師給予指導。
(5)練習215309
×32×25
二、鞏固反饋,深化知識
1.第11頁的做一做。
2.判斷
(1)57(2)306(3)193(4)403
×35×35×36×35
25515301158215
17112043791612
196513570494816335
板書:用兩位數乘(連續進位)
48×72=3456114×59=6726(分)
48114
×72×59
961026
336570
34566726
答:要用6726分。
《用數學》教案7
活動過程:
一、比較管子的長短
1、“今天,管子寶寶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有趣的游戲:比長短。請小朋友拿起你身后的一根管子寶寶,然后和你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誰手里的管子長?誰的管子短?”
2、幼兒兩兩進行比較活動。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游戲結果:誰的管子長?
然后把管子按長短分類放到前面的筐里。
二、自由探索活動:嘗試用不同長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長方形。
1、幼兒自由探索活動。
請小朋友把你身后的袋子取過來,看看里面有什么?袋子里有許多管子寶寶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我們先來數一數,你的袋子里有幾根管子?這些管子都一樣嗎?請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寶寶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誰的管子寶寶拼出的圖形多?請幼兒介紹自己拼的是什么,重點引導幼兒拼長方形。
2、小結長方形的主要特征。
瞧!這個小朋友拼出的是什么形狀的圖形寶寶?
(教師出示長方形教具,幼兒仔細觀察比較)。
3、幼兒進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動:嘗試用管子拼出長方形。
我們一起學著他的樣子也來拼一個這樣的長方形。
幼兒操作,老師觀察。
三、小組合作探索活動:用多根相同長度的管子組成長方形。
1、剛才你們真棒,能用不同長短的管子變出小長方形,現在我們試試看,要用幾根一樣長的管子拼出一個大的長方形!請五個小朋友為一組,自己拿管子寶寶在地面拼一個長方形,比一比哪組拼的長方形最大?”
2、幼兒5人一組合作進行地面拼圖活動:根據已有經驗,嘗試用幾根相同長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長方形。
3、教師有針對性地分別加以指導。
帶領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長方形,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小長方形,又用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大的長方形,以后還要請小朋友用這些管子寶寶拼出更多的圖形呢!
設計意圖: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我們班孩子對于各種圖形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圖形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平面的、感性的層面上,因此他們在活動中無法正確表現出圖形的主要特征。為了讓孩子們對圖形有一個進一步的認識,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動手嘗試操作中,加深對長方形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活動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了解長方形的主要特征,提高圖形識別能力。2、在活動中發展擴散性思維,培養觀察力。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1、幼兒操作學具:不同長度的管子若干。2、長方形圖形教具。
《用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通過實例,使學生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能夠根據統計結果作出合理的判斷 和推測,能與 同學進行交流,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根據有關問題查找資料或調查,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樣本,能用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從而對總體有個體有個合理的估計和推測。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問題:20xx年北京的空氣質量情況如何?請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該年的30天,記錄并統計這30天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求出這30天的平均空氣污染指數,據此估計北京20xx年全年的平均空氣 污染指數和空氣質量狀況。請同學們查詢中國環境保護網。
二、新課
師生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定如下表中的30天,通過上網得知北京在這30天的空氣污染指數及質量級別,如下表所示:
這30個空氣污染指數的平均數為107,據此估計該城市20xx年的平均空氣污染指數為107, 空氣質量狀況屬于輕微污染。
討論:同學們之 間互相交流,算一算自己選取的樣本的污染指數為多少?根據樣本的空氣污染指數的平均數,估計這個城市的空氣質量 。
2、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合理性
下面是老師抽取的.樣本的空氣 質量級別、所占天數及比例的統計圖和該城市20xx年全年的相應數據的統計圖,同學們可以通過比較兩張統計圖,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合理性。
經比較可以發現,雖然從樣本獲得的數據與總體的不完全一致,但這樣的誤差 還是可以接受的,是一個較好的估計。
練習:同學們根據自己所抽取的樣本繪制統計圖,并 和20xx年全年的相應數據的統計圖進行比較,想一想用你所抽取的樣本估計總體是否合理?
顯然,由于各位同學所抽取的樣本的不同,樣本的污染指數不同。但是,正如我們前面已經看到的,隨著樣本容量(樣本中包含的個體的個數)的增加,由樣本得出的平均數往往會更接近總體的平均數,數學家已經證明隨機抽樣方法是科學而可靠的 . 對于估計總體特性這類問 題,數學上的一般做法是給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一個估計值的范圍,將來同學們會學習到有關的數學知識。
3、加權平均數的求法
問題1:在計算20個男同學平均身高時,小華先將所有數據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如下表所示:
然后,他這樣計算這20個學生的平均身高:
小華這樣計算平均數可以嗎?為什么?
問題2:假設你們年級共有四個班級,各班的男同學人數和平均身高如下表所示.
小強這樣計算全年級男同學的平均身高:
小強這樣計算平均數可以嗎?為什么?
練習:在一個班的40學生中,14歲的有5人,15歲的有30人,16歲的有4人,17歲的有1人,求這個班級學生的平均年 齡。
三、小結
用樣本估計總體 時,樣本容量越大,樣本對總體的估計也就越精確。相應地,搜集、整理、計算數據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隨機抽樣是經過數學證明了的可靠的方法,它對于 估計總體特征是很有幫助的。
四、作業
習題4.2 1
《用數學》教案9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用相同的正多邊形拼地板活動,鞏固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公式。
2.通過“拼地板”和有關計算,使學生從中發現能拼成一個不留空隙,又不重疊的平面圖形的關鍵是幾個多邊形的內角相加要等于 360°。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操作使學生發現能拼成一個平面圖形的關鍵。
2.難點:同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是什么?外角和?
2.什么叫正多邊形?
二、新授
本章開頭已提出關于瓷磚的鋪設問題,今天我們來探究用什么樣的正多邊形能拼成一個既不留下一絲空白,又不相互重疊的平面圖形。
請同學們拿出預先準備好的若干張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
先用正三角形拼圖,你能拼出既不留空隙,又不重疊的平面圖形?再依次用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試一試,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拼圖,使他們發現能拼成既不留空隙,又不重疊的平面圖形的關鍵是圍繞一點拼在一起的幾個多邊形的內角相加恰好等于360°。
下面我們再通過用計算器計算,看看哪些正多邊形能拼成符合以上條件的圖形。
讓學生填教科書表9。3。1
每個內角為多少度時能拼成符合以上條件的平面圖呢?
因為60°×6=360°用6個正三角形瓷磚就可以鋪滿地面
90°×4=360°即用4個正方形瓷磚就可以鋪滿地面。
為什么用正五邊形瓷磚不能鋪滿地面呢?正八邊形也不行?
(因為360°÷108°,360°÷154°得數都不是整數)
這就是說,當(360°÷ n )為正整數時,用這樣的正n邊形就可以鋪滿地面。
請同學們把教科書翻到第58頁,看圖9.1.1中(1)、(2)、(3)分別是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拼成的。
三、鞏固練習
你能用正三角形和正六邊形兩個結合在一起鋪滿地面嗎?
四、作業
教科書第72頁練習1、2。
2.用多種正多邊形拼地板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通過兩種以上的正多邊形拼地板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某些平面圖形的性質及其位置關系,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以及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意識,進一步提高觀察、分析、概括、抽象等能力,同時使學習進一步認識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欣賞現實世界中的美麗圖案。
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用兩種以上正多邊形拼地板,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概括、抽象等能力。
2.難點:尋找用哪幾種正多邊形能鋪滿地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中,有哪幾種可以用它們鋪滿地板?
2.用正多邊形瓷磚能不留空隙,不重疊地鋪滿地板的關鍵是什么?
二、新授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用一種正多邊形拼地板,關鍵是看哪種正多邊形的內角的度數是360°的約數。今天我們要探討用兩種擬上的正多邊形拼地板。昨天已嘗試了用正三角形和正六邊形兩種瓷磚拼地板,見教科書圖8.4.3為什么能用正三角形,正六邊形兩種合在一起拼地板呢?
因為正六邊形的內角為120°,正三角形的內角為60°,這樣用2塊正六邊形和2塊正三角形,它們內角之和為一個周角360°,所以能鋪滿地板。
能不能用其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正多邊形鋪地板呢?
大家看教科書圖8.4.4,它是用哪幾種正多邊形鋪成的呢?為什么能拼成既沒有空隙也沒有重疊的平面圖形?
(用正十二邊形和正三角形拼成的,因為正十二邊形的內角為 150°,正三角形的內角為60°,那么2個正十二邊形和一個正三角形各一個內角的和恰好等于一周角360°,所以可以鋪滿地板)
圖8.4.5是由哪幾種正多邊形拼成的`呢?為什么能拼成?
(用正十二邊形、正六邊形、正方形拼成的。因為正十二邊形的內角為150°,正六邊形的內角為120°,正方形的內角為90°,三者之和正好等于360°,所以可以鋪滿地板)
觀察圖8.4.6是由哪幾種正多邊形拼成的呢?是否也滿足這幾個正多邊形的一個內角之和為360°這個條件呢?
(由正八邊形和正方形拼成的,正八邊形的內角為135°,正方形的內角為90°,那么2個正八邊和一個正方形各一個內角之和正好等于 360°)
觀察圖8.4.7,又是由哪些正多邊形拼成的?是否滿足幾個正多邊形的一個內角和等于 360°。是由正六邊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拼成的,如圖所示:
120°+90°+90°+60°=360°滿足這幾個正多邊形的一個內角的和等于360°
三、鞏固練習
1.你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十二邊形拼成不留空隙,不重疊的平面圖形嗎?
2.教科書第58頁練習1、2。
四、作業
教科書習題8.4. 1、2、3。
《用數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加深對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能用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2、提高學生對應用問題數量關系的分析能力和對正、反比例的判斷能力。
二、 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斷。
2、用正比例解決問題的步驟。
一:找到題中不變的量;
二:根據不變的量寫出關系式;
三:判斷成什么比例;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5:一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20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A.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① 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② 它們成什么比例關系?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③ 根據這樣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B. 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根據比例的意義,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中交流。
學生匯報:
解:設要捆元。
30=20xx
= 36030
=12
答:要捆12包。
五.應用反饋 課件出示:
1. 教材60頁做一做第2題。(單價乘數量等于總價,總價一定)
2. 課件上的練習題。
指名扮演,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鞏固新知,訓練解題能力。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用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用列舉法(列表法)求簡單隨機事件的概率,進一步培養隨機概念。
2、用畫樹形圖法計算概率,并通過比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決策。
3、經歷實驗、列表、統計、運算、設計等活動,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分析事件,計算其發生的概率,滲透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交流成功的經驗,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造,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積極思維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列表法和畫樹形圖法求事件的概率、
教學難點
運用畫樹形圖法進行列舉,解決較復雜事件概率的計算問題、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填空:(1)擲一枚硬幣,正面向上的'概率是、
(2)擲一枚骰子,向上一面的點數是3的概率是、
過渡:在試驗中,如果可能出現的結果只有有限個,且各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列舉試驗結果的方法,求出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
二、新課教學
例1同時拋擲兩枚質地均勻的硬幣,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兩枚硬幣全部正面向上;
(2)兩枚硬幣全部反面向上;
(3)一枚硬幣正面向上、一枚硬幣反面向上、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最后得出結論、
《用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的“用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
3.初步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展臺,屏幕,練習用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教師:同學們,鹿老師組織了一個旅游團要到大森林里去游玩。你們想參加嗎?
生:想。
師:坐上我們的小火車,準備出發了。(放音樂;火車開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律動)
出示課件:美麗的大森林。
師:瞧,美麗的大森林到了,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你們喜歡嗎?
生:喜歡。
師:今天小動物們要請喜歡數學的同學去他們中間玩,你們誰想去呀?
生:……(爭先恐后地說想去)。
師:這么多同學喜歡數學呀,小動物們可是要請你們用數學知識幫他們解決問題呢,(出示課題:用數學)你們能行嗎?
生:行。
師:我們先去看看草坪上的小動物都有什么問題呀?(課件拉近第一幅畫面,并演示)
師: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草地上原來有9只小鹿在吃草,后來走了3只。 (課件出示:大括號和9只)
師:那你能幫助小鹿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草地上還剩幾只鹿? (課件出示:?只)
師:你的問題提得真好。誰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呢?先請你們集中五人的力量分小組研究一下。研究完以后,把算式寫在小黑板上。然后進行匯報和訂正。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研究的結果?
生:我們組列的算式是:9—3=6,草地上還剩6只鹿。
師:誰有問題要問他們?(引導學生提問題)。
生提問:請問你們為什么要用減法計算?
生解答:因為原來草地上有9只小鹿,跑了3只,求草地上還有幾只就是求還剩幾只。這 3只小鹿是從9只里面跑掉的,所以用從9只里面去掉3只,就是剩下的6只。
生提問:9-3為什么等于6?
生解答:因為9能分成3和6。或因為3+6等于9,所以9-3=6。
師小結: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這么快就幫助小鹿解決了問題,你們數學學得真好。老師真是太高興了。
過渡:看著這幅畫面,你還能發現什么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看草地上的蘑菇)
學生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1.生提問:草地上一共有8個蘑菇,左邊有6個,右邊有幾個?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解答:8-6=2。
生提問:你為什么用減法?
生解答:因為知道了一共有8個蘑菇,左邊有6個蘑菇,從8個里面去掉左邊的6個就是右邊的`2個,所以用減法。
師引導:還有發現不同問題的嗎?
2.生提問:草地上一共有8個蘑菇,右邊有2個,左邊有幾個?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解答:8-2=6。
生提問:你為什么用減法?
生解答:因為知道了一共有8個蘑菇,右邊有2個蘑菇,從8個里面去掉右邊的2個就是左邊的6個,所以用減法。
師引導:還有發現不同問題的嗎?
3.生提問:左邊有6個蘑菇,右邊有2個蘑菇,一共有幾個蘑菇?
師:你發現的問題真好,同學們聽清楚了嗎?我們再請他說一遍,好嗎?
(生說,課件依次出示:6只,大括號,?只)
師:這個問題我們請同學們分小組來解決,好嗎?
請一個小組來匯報。提要求:要說清楚你們小組采用的是哪種計算方法,為什么?怎樣列的算式。
生匯報:我們小組采用的是加法,因為這個問題得求總數,我們只要把左邊的6個和右邊的2個合起來就行了,所以用加法。列的算式是:6+2=8。
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真棒,就看了一幅畫面,你們就發現了這么多數學問題,還想出了這么好的方法來解決,你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接下來,我們再去河邊看一看,好嗎?
二、反饋練習,強化新知
(課件出示鴨子圖。)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不告訴別人,自己把算式寫在紙上。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師小結:大家幫助小鴨子解決了問題,聽它們在謝你們呢?(課件演示鴨子叫)
課件演示聲音:小鴨子的問題解決了,我們還有問題呢?
師:這是誰的聲音呀?(課件出示猴子圖)原來是小樹林里的猴子們等急了,你們能解決猴子們的問題嗎?自己完成。
學生寫出算式,然后集體訂正。
三、當堂作業,鞏固新知
(一)做題小競賽
師過渡:同學們,你們還想不想繼續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問題呀?
生:想。
師:這次我們要進行一個小小的比賽,數一數我們周圍一共有幾塊小黑板?(5塊)在每塊小黑板的后面都有一幅小動物圖,給你十分鐘時間,看明白圖后,就直接寫算式,咱們比一比在十分鐘的時間里誰解決的問題最多?
學生獨立做題。
集體訂正。(指名直接說算式,集體判斷,最后挑出一個題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對全做對的同學進行獎勵。)
教師小結: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幫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解決了這么多問題。它們非常感謝大家,還特意交給我5顆智慧星,讓我獎給同學們,你們高興嗎?請組長們上來領獎吧。這次旅游結束了,你們想對小動物們說些什么?
學生隨意說。(教師相繼進行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的教育)
讓我們開啟小火車回家吧。
(二)完成教科書第62頁的第13、14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里訂正。最后集體訂正。
(三)請學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數學知識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學生隨意說。
四、課堂總結
師:數學知識真重要呀,他能幫我們解決這么多實際問題,我們一定要學好它。
《用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20頁例5用數學。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復習鞏固所學十幾減幾的內容。
2、通過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提高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會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
根據圖意提出合理的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小朋友們,在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生:
師:看來春天真是一個很受大家歡迎的.季節!一年級一班的小朋友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在足球場踢足球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主題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心理特點,以學生喜歡的春游活動及游戲,直接激趣,調動全班的好奇心、興趣和積極性。】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可能的答案
(1)6個同學在踢球,3個同學在加油
(2)有1個女同學,有8個男同學
(3)有16個同學來踢球,已經來了9個人。
2、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問題嗎?比一比,看誰提出的問題最多,試一試(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引導每個組的學生,從這個活動的情景中收集、處理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想一想,你能根據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嗎?試一試
(板演,齊練,評講)
師
(1)這一題中,已知條件(數學信息)是什么?問題是什么?
(2)根據生的回答小結:知道總數一共是16人,其中一部分已經來了9人,要求另一部分還有幾人沒來,用減法。
(3)師:能根據已知條件解決還有幾人沒來?這個問題嗎?怎樣列式計算?(踢進了4個這個信息與人數無關,所以是多余信息)
根據生的回答板書:16-9=7(人)
(4)師:16-9怎樣算?
《用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和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賞各種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發對測量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
2、測量的表格、筆和紙盒。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發思考。
師:教師里面的桌子、椅子、黑板,你們知道他們有多寬有多長么?
師:那如果我想知道他們有多長有多寬,誰可以幫助我呢?(幼:尺子)
師:現在請你觀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尺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尺子呢?
教師:尺子上面有數字、有刻度,是一格一格的;尺子是能夠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二、演示和操作。
師:請你們拿己準備好的'尺子,現在請你來數一數直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刻度),數完以后請你嘗試測量一下鉛筆盒的長度。量出請閉合的長是幾個小格子,寬是幾個小格子,并把你量出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
師:現在你已經量好了,我請幾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的測量結果?
教師:測量時尺子和被測量的物體起點要對齊,要及時做記號,繼續測量。要記住原來量了多少格,然后把你幾次測量的數據加在一起,最后結果就是物體的測量長度。
三、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師:下面請你們討論一下為什么小朋友測量的鉛筆盒的長和寬是不一樣的呢?(引導幼兒:鉛筆盒的大小不同,他們測量出來的結果就不同。)
師:現在你可以用你的尺子,和剛剛老師教你們的那種方法去測量別的物體了。
四、問題遷移,欣賞各種尺(直尺、三角尺、卷尺等),并了解作用。
師:今天我們還帶來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尺子,請你們先來欣賞一下這些尺子,看看這些尺子有什么作用,你都在哪里看到過這些尺子呢?
《用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數學書P94-96頁例1,例2及"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八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會用分數表示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3、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明確生活中任何幸運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學規律支配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喚起經驗。
(游戲)要求:一定發生的就立正,不發生的就坐著不動
(1) 太陽從東方升起
(2) 明天要上學
(3) 地球繞著太陽轉
(4) 明天會下雨
明天會不會下雨呢?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可能性的大小。(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引導發現。
舉例:做游戲時用擲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先開始,二個人每個人的可能性都是1/2。
1、教學例1
同學在打乒乓球時是怎么決定誰先發球的 ?
提問: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公平嗎 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明確:一共有2種情況,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對于運動員來說,無論猜左還是猜右,猜對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錯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數怎么表示 你怎么想到是
追問:2表示什么, 1呢
小結: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結果只有"對"或"錯"兩種可能,猜對與猜錯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用這種方法決定誰先發球是公平的。
2、同步體驗。
拿出一個口袋。
(1)談話:這里面原來有一些球,現在放入一個紅球,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學生肯定有疑問)
(2)打開袋子(一紅一藍)問:有答案了嗎 你怎么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個球,任意摸一個,有2種情況,摸到紅球是1種情況,所以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4)再往袋中放入一個綠球,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為什么
(5)疑問:為什么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會不同呢 這說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6)小結:一共有幾個球,紅球有一個,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一.
三、遷移和提升。
自學例2,并集體講解
“試一試”
“練一練”
四、實踐與應用。
1、”非常6+1”,共有12只蛋,9只金蛋,如果你是第一個打進電話的人,你成為幸運星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第一個人砸了一個蛋是金蛋,而你是第二個打進電話的人,你成為幸運星的可能性是多少?.
2、語文中的數學問題。
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平分秋色、十拿九穩、天方夜譚、百發百中
3、練習十八1-2
四、全課總結,感受價值.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獲 你覺得這些知識有什么用
【《用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用數學》教案(15篇)02-22
《用數學》教案15篇02-05
小學數學《用數學9加幾》教案01-30
《用數學》教案合集15篇02-22
用數學教案設計精選10-10
《用數學解決問題》教案修改12-16
小學數學《用數學9加幾》教案3篇01-30
一年級數學《用數學》教案10-12
二年級數學教案《用數學》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