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06-15 02:51:0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匯總八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認識平面圖及平面上的前后左右的相對位置。

  2. 認識平面的路徑,并能通過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描繪出所走的路徑。

  3. 嘗試設計路徑,知道從同一出發點到同一目的地有不同的路徑,并能通過比較,從各種不同路徑中選擇較合理的路徑。

  4. 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并獲得平面圖和客觀空間的聯系,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表達等能力。

  5. 初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按要求描繪出所走的路徑,根據路徑尋找目的地。

  教學難點:

  正確的描繪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1. 創設情景,導入學習。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公園里去玩,進了公園后你們想到哪里去玩?這里有一張公園導游圖,(出示導游圖)你們看得懂嗎?

  2. 認識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師:①從圖上看,公園里有什么?引導得出:“某某在左面,某某在右面,某某在前面,某某在后面。” ②我想去亭子,應該怎么走?我想去某某,應該怎么走?

  3. 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師:①用雙色片代替自己在平面圖上走一走(一生演示,其余自練) ②把雙色片放在大門位置,聽口令:

  (1)向左X格、向右X格、向前X格、向后X格;

  (2)先向左X格,再向前X格;先向前X格,再向右X格。

  ③在這張圖上,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哪里是前?哪里是后?

  4. 學看平面圖

  師:(出示圖) ①在這張圖上,這里是什么位置?

  (在圖上標出前、后、左、右。)

  ②圖上有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在圖上出示花圃、游船碼頭、兒童樂園、養馬場的標記)

  二、認識、描述路徑。

  師:小巧、小亞、小胖也在這兒玩,這些點代表他們所在的位置。

  1. 根據路徑,語言描述。

  (1)出示圖題1。

  ①小亞錄音:我想去花圃,我是這樣走的:你們能不能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幾格,說說我是怎樣走的'?

  ②小亞請你們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幾格來說說她走的路線,(板書:前后,左右)可以數一數、說一說;也可以用雙色片走一走,再說一說。

  (2)生操練,師巡視。

  (3)反饋交流:根據反饋情況,引出“起點格不要數。”

  2. 根據描述,畫路徑,找目標。

  (1)出示題3/1。

  ①小亞錄音:現在我把走的路線告訴你們,向右2格、向前4格、向右1格、向前2格。猜猜看,我去了花圃?游船碼頭?還是兒童樂園呢? ②學生討論、猜測。 ③驗證:畫一畫、走一走,圈出目的地。

  (2)根據小胖、小巧說的路線,找找他們去了哪里?

  ①出示題、學生練習題3/2、3。

  ②生操練,師巡視。

  ③反饋交流。

  三、設計、選擇路徑。

  1. 設計路徑: ①小巧錄音:我想去游船碼頭,可是我迷路了。小朋友們,能幫幫我嗎? 把剩下的路線畫出來,并記錄下來。

  ②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③反饋交流。(對不同的路線加以肯定)

  ④如果你是小巧,你認為還可以怎么走?

  ⑤學生練習,完成練習紙第4題。(要求:畫出路線并做好記錄)

  ⑥反饋交流:還有其它設計嗎?

  ⑦師小結:只要能到達目的地,各種各樣設計都可以。

  2. 選擇路徑。

  ①師:老師從小朋友的設計中選了幾種,畫在一張圖上,(出示)你想走哪一條?為什么?(同桌討論)

  ②交流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最近的路線走。

  3. 鞏固提高。

  ①小胖也想請你們幫他設計,他想到兒童樂園去。

  ②請你先設計一種路線,并記錄下來。如果你還有其它路線就在下面的圖中畫出。

  ③生練習,師巡視。

  ④反饋交流:(展示學生作品)從這里出發到兒童樂園還有好多路可以走,課后大家還可以設計。

  四、總結歸納,完整課題

  師:今天玩的開心嗎?在玩的時候你學會了什么?(板書:路)

  五、聯系實際,拓展運用。

  1. 出示學校平面圖。(師介紹)

  2. 某某在校門口,某某在教室前,某某在操場邊。他們都想到歌唱室,該怎么走呢?大家來設計一些路線。 學生練習后展示、交流。

  3. 回家后自己出題,自己設計。 如:從校門→→→食堂、從操場→→→教室,可以怎么走?怎樣走最近?明天我們來評一評,誰是設計師。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02~103頁第5~10題。

  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2、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運用小數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課前練習:

  師:在正式進入課堂前,我們先來做幾道口答題熱熱身,好讓我們的腦筋靈活起來。請搶答。

  1、口算下列各題。

  2、把下面的分數改寫成小數。

  問:你是根據什么來改寫的?

  [設計意圖:通過口算調動學生的思維靈活度,通過分數改寫小數練習,為下面小數的混合運算埋下伏筆。]

  一、導入

  同學們,在智慧國里有一顆智慧樹,這是它的樹樁。今天就讓我們用學過的小數加減法的知識幫它吸收能量,從而長出葉子、結出果實,你們有信心嗎?(板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練習)。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鞏固練習

  師:樹樁上的每根樹枝,都含有一個問題,同學們只有解決了每這些問題,智慧樹才能獲得能量,長出葉子和果實。

  1、錦囊袋一:把下面的分數改寫成小數再計算。(教材P103第9題)

  問:你能把每道算式里的分數改寫成小數嗎?(學生口答)

  問:你能口算出這些題的答案嗎?(學生匯報)

  過度:通過這個練習,我們知道,有時把分數改寫成小數,計算起來會更

  簡便。第一枝丫的葉子獲得能量長出來了。還有其它的枝丫等著我們的幫助呢,我們要趕快去看長二個錦囊。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練習,讓學生意識到有時把分數改寫成小數,計算起來會更簡便。從而提醒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2、錦囊袋二:我會算

  ①6.07+0.4-0.08②4.013.5+0.31

  ③40(2.75+0.86)④85.7(15.34.8)

  師:課前讓同學們回去做了預習,誰來說說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完成這些題。

  過渡:計算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來算;有括

  號的先算括號內的,再算括號外的。它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在你們的努力下,這枝丫也長出葉子來了。我們要加油,看最后一個錦囊。

  [設計意圖:新課程最終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計算教學是在原有知識上的遷移、變化、綜合而成。通過本題練習,使學生發現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3、錦囊袋三:我能解(書本P102第8題)

  問:從圖里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怎樣計算現在儲蓄罐里有多少錢?

  學生獨立練習,指名板演。

  過渡:同學們,當我們熟練的掌握了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方法后,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了。大家請看,最后一根枝丫的葉子也長出來啦,現在智慧樹充滿著朝氣。那我們再一起幫它結出果實,好不好?

  [設計意圖:小數加減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極為普遍,學生也有與價錢打交道的經驗。通過這道題設計,讓學生回憶并體驗到小數加減法實用性。]

  三、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書本P102第7題)

  師:從圖里,你可以獲得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同學們提了許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真不錯。老師也提了些問題,你們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智慧樹才能獲得果實能量,有信心嗎?

  問題一:買一副乒乓球拍用去35.50元,買2個乒乓球用去1.60元。應找回多少元?

  問題二:怎樣買最便宜?應找回多少元?

  過度:同學們的聰明才智幫助智慧樹獲得了果實能量。接下來是一道富含大能量題目,同學們可要努力啦。

  [設計意圖:讓學生積累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問題意識,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且通過本題,提高學生的處事能力。]

  2、思考題

  一個物體從高空下落,經過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離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離都比前一秒多9.8米。這個物體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師:這個物體所做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介紹相關知識)

  師:要求物體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我們可以先列表整理一下數據。(師生共同列表整理)

  師:通過列表整理,我們可以知道第一秒下落多少米?第二、三、四秒呢?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該怎么列式計算?(4.9.7.5.3總78.4)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過渡:一個物體從78.4米高的地方下落只要4秒鐘,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人是很難作出及時反應的,為人為己,我們要極力杜絕高空砸物行為。

  [設計意思:科學是神秘,是學生極為好奇而又極為迷惑的領域。這一道題的設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一方面是為激起了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增長科學知識。另一方面是為了激發學生思維,要根據實際問題選擇適當的策略,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喜歡這滿樹的智慧果嗎?你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智慧樹長出了葉子,結出了果實,你們真棒。也相信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看著這棵滿是果實的智慧樹,你能根據剛才由樹樁,到長出葉子,再到結出果實的整個過程,結合自身來說說你的想法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本課時教學的是圖形的旋轉,它是繼軸對稱、平移之后的又一種圖形的基本變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圖形變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鑒于本節課教學內容靈活、豐富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及學情實際,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方面:

  1.創設游戲,激趣引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伊始,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將旋轉知識融入到游戲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要,從而順利進入對旋轉知識的探索。

  2.形象演示,加深理解。

  教學中,充分利用實物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加強直觀教學,加深學生對旋轉的理解,突出旋轉的三要素,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

  3.動手操作,體驗成功。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創設機會讓學生做數學,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實現由直觀向抽象的轉化。學生討論后獨立完成畫圖操作,既使學生對旋轉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又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同時通過作品展示,為學生創造了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時鐘 方格紙

  學生準備 方格紙 三角尺

  教學過程

  ⊙創設游戲,引入新課

  1.做游戲。

  聽口令,做動作:向右轉,向左轉,向后轉,向后轉,向右看,向前看。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做了這些簡單的動作,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就躲在這里面呢!你能猜出我們今天要學習什么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揭示課題:圖形的旋轉。

  2.聯系生活,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生匯報:風扇扇葉、陀螺、旋轉木馬、鐘表指針的轉動等)

  小結:生活中像這樣的旋轉現象有很多,我們就從大家熟知的鐘表開始研究吧!

  設計意圖:新課開始從游戲出發,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有機地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聯系生活,探究新知

  1.觀察鐘面,明確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的意義。

  小組活動:觀察鐘面,引導學生說說時針、分針和秒針是怎樣旋轉的。

  (時針、分針、秒針都在繞著中心點旋轉;秒針1分旋轉1周,分針1時旋轉1周,時針1時旋轉1大格)

  匯報總結:時針、分針、秒針旋轉的方向就是順時針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時針方向。

  2.從實物到線段,認識旋轉的特征。

  (1)課件出示教材28頁汽車進公路收費站的情境圖。

  出示問題1:汽車進入公路收費站時,橫桿打開時是怎樣運動的?嘗試用手比畫橫桿旋轉的過程。

  課件演示橫桿逆時針旋轉90°的過程。

  出示問題2:汽車通過后,橫桿關閉時又是怎樣運動的?嘗試用手比畫橫桿旋轉的過程。

  課件演示橫桿順時針旋轉90°的過程。

  教師相應板書: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圖示來表示橫桿的打開和關閉。

  (2)再仔細觀察并想象橫桿打開和關閉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

  ①想一想,橫桿在旋轉時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旋轉中心相同、旋轉方向不同、旋轉角度相同)

  ②物體旋轉前后,什么沒變?什么變了?(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沒變,位置和方向變了)

  ③要想把一個旋轉過程描述清楚,應該說哪些方面?

  (旋轉物體、起止位置、繞哪一點、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

  (3)嘗試練習。

  課件出示線段旋轉圖,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圖中線段的運動過程,你能說說圖中的線段是怎樣旋轉的嗎?

  (這條線段繞點O逆時針旋轉90°)

  提問:旋轉前后,線段的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線段的位置和方向變了,線段的長短沒變)

  設計意圖:首先通過觀察時鐘以及橫桿的運動過程,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觀察這些實物是怎樣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明確旋轉的含義。接著讓學生用語言描述橫桿的旋轉過程,為學生提供了想象和表達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觀察、比較、想象和交流,獲得對物體旋轉的基本特征的認識,進而找到準確表達物體旋轉過程的方法,完成對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的建構。

  3.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1)課件出示教材28頁“畫一畫”。

  畫出線段AB繞點B順時針旋轉90°后的線段。

  畫出線段AB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后的線段。

  (2)組織學生討論畫法。

  (3)獨立完成操作,同桌交流。

  (4)展示作品,交流畫法。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點、線的位置變化,確定旋轉結果的正誤。

  (5)小結:在畫線段的旋轉時,首先要確定旋轉中心、旋轉方向以及旋轉角度,然后借助三角尺畫圖。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

  2、培養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教學對策: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

  1、4:00是下午()時

  16:00是下午()時

  18:30是下午()時()分

  2、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6時起床。她睡了()小時。

  二、實踐活動。

  1、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學生分組討論:從小華的作息時間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師從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如:做家務用了多少時間?做作業用了多少時間?到新華書店購書呢?

  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5、讓學生說說小華這樣子安排有些什么好處?或者你認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導學生說說安排周末的時候:要合理,科學,充實而有意義。

  三、那么你會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嗎?

  如果讓你安排你覺得該注意些什么地方?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

  1、每個學生拿一張紙,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時間安排表,說說好在哪里?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

  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各別情況進行評比,鼓勵一些安排得特別好的學生。

  板書設計: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課后反思:(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操作、思考,主動理解并獲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口算得數;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應用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估計有關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得數。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直觀操作說明想法、交流算法,發展簡單的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積累計算經驗;能應用計算經驗估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一步發展數感。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展探索問題的意識,通過探索算法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和估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

  教學難點:

  用與兩、三位數接近的整十、整百數估計問題結果。

  教具學具:

  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背誦乘法口訣

  2、口算:2×3=4×5=2×8=5×6=6×9=8×7=

  3、填一填:5個十是()。7個百是()。10個十是()。

  18個十是()。56個百是()。70個十是()

  二、探索口算

  1、出示問題,列出算式。

  課件出示例1獨立閱讀、觀察。指名說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根黑玉米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樣想,怎樣列式?

  指名交流想法,口答算式。(可能有:20+20+20xx×3或3×20)

  (根據學生回答,進一步指出:20+20+20寫成乘法算式就是20×3或3×20。)

  (板書算式:20×3=)

  2、探索交流,明確算法。

  提出要求:20×3等于多少呢?先用小棒擺一擺,再想一想可以怎樣計算。

  學生操作、思考后全班交流。

  (1)20×3=20+20+20=60

  (2)2個十乘3得6個十,6個十是60。

  (3)2×3=6, 20×3=60。

  根據交流情況適當板書。

  追問:由2×3=6, 推出20×3=60,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討論,全班交流。

  指出:把20×3看作2個十乘3,這里2個十乘3,其實也是按2乘3來推算出6個十。所以只要按2乘3等于6,推算出20乘3等于60。這樣的算法既方便又容易記住。

  引導學生說一說第三種算法。

  學生齊說第三種算法。

  提出要求:請你把算式的得數和下面的答句填寫完整。

  學生填寫完成例1的算式與答句。

  3、學生嘗試,延伸算法。

  出示“試一試”,學生先算一算,再和同桌交流想法。

  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得數各是多少?

  提問:你覺得幾十乘幾、幾百乘幾可以怎樣算?

  4、鞏固練習,小結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得數。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你覺得第一組題40×2、400×2可以先按幾乘幾來口算?第二、三組的幾十乘幾、幾百乘幾呢?

  指名說說。

  小結:剛才我們學習的是幾十、幾百乘幾,都可以先按幾乘幾來推算得數,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板書課題: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一起來算一算:出示口算條,指名依次口算。

  三、學習估算

  1、理解題意,選擇估算方法。

  出示例2。學生看圖說說已知條件和問題。

  引導:要知道“張大叔帶200元,買4箱西瓜夠不夠”,你覺得應該先算什么?

  學生討論后明確:要知道200元買4箱西瓜夠不夠,應該先算出4箱西瓜一共多少元,再把算出得結果與200元進行比較。

  提問:要求4箱西瓜一共多少元可以怎樣列式?(板書:4×48)

  追問:你會計算4×48的得數嗎?

  大部分小朋友都不會計算4×48的得數,這該怎么辦?

  提示:如果不計算4×48,還有其它辦法解決教材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討論。

  指出:也可以通過估算解決問題。(補充課題板書:和估算)

  2、討論交流,明確估算過程。

  提出要求:你打算怎樣進行估算?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全班討論,明確:因為48接近50,把48看作50來思考。又因為4×50=200,所以4×48一定小于200,說明買4箱西瓜的錢一定少于200元。因此,200元買4箱西瓜夠了。

  再次提出要求:同桌互相說說上面的`估算過程和方法。

  3、嘗試應用,體會估算價值。

  出示“試一試”,提出要求:你能通過估算回答這個問題嗎?

  學生分組討論,并選擇合適答案。

  追問:要知道300元夠不夠買5箱哈密瓜,應該先算什么?你是怎樣算的?你是怎樣想到把62元看作60元來算的?

  小結:要知道300元夠不夠買5箱哈密瓜,應該先算5箱哈密瓜一共要多少元;因為62接近60,所以把62看作60來算;由60×5=300,可以知道62×5一定大于300,因此買5箱哈密瓜的錢一定多于300元,也就是說用300元不夠買5箱哈密瓜。

  組織比較:用估算方法解答上面的兩個問題的思考過程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指出:把48看作50,算出得結果一定比原來的大,也就是說結果估大了,原來的積一定小于估算結果;而把62看作60,算出的結果一定比原來小,也就是所結果估小了,原來的積一定大于估算結果。

  四、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得數,集體校對。

  追問:你是怎樣計算2×50的?8×800呢?

  小結:計算2×50時,可以先算2×5得10,再在10的末尾添上1個0,得100;計算8×800時,可以先算8×8得64,然后再在64的末尾添上2個0,得6400。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嘗試完成書上的填空,集體校對。

  提問:你是怎樣想到2時等于120分的?你又是怎樣想到8分等于480秒的?

  討論交流。

  明確:因為1時=60分,2時就是2個60分,2個60分是120分,可以用算式2×60=120來計算。因為1分=60秒,8分就是8個60秒,8個60秒是480秒,可以用算式8×60=480來計算。

  3、做“想想做做”第7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他買的是哪一種火車票?你是怎樣想的?

  說明:要付1000元,就是3張火車票的錢一定在900元以上,不超過1000元。我們來看每種火車票各接近幾百元:普通列車票接近200元,3張不滿200元;特快列車票接近300元,3張比900元多一些;動車組列車票接近400元,3張超過1200元。所以買的應該是每張312元的特快列車票。

  五、總結收獲

  引導: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怎樣口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怎樣估算?

  你還有哪些體會?

  六、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5、6題。

  七、板書設計: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估算

  20×3=60(根)把48看作50

  (1)2個十乘3得6個十,(2)2×3=64×50=200

  6個十是60。20×3=604×48<200

  答:一共有60根。答:200元夠了。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本單元是在一年級(上冊)學生初步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的基礎上編排的。學生已經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能說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還能識別鐘面上的整時剛過或不到整時的時間,這些都是教學本單元可利用的資源。

  先編排時、分的教學,然后教學秒。把時和分結合起來教學,有利于學生感受時間。由于1小時的時間比較長,一節課的時間還不足1小時,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分來體驗時。另外,認識鐘面上的非整時時刻,需要綜合應用時和分的知識。

  1. 看看、數數、算算,了解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第88頁例題利用小女孩7時30分上學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看鐘表的愿望。提出的三個問題能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鐘面,首先要理解大格和小格的意思,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就很容易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可以5格5格地數出來,在一年級(下冊)教材里曾經有過這樣的安排。

  認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要能正確、迅速地說出幾個大格里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如7個大格里有35個小格),這是順利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是幾時幾分所需要的能力。2~9個大格里各有多少小格,要聯系乘法口訣記憶。10個大格、11個大格里面分別有多少個小格,可以通過45加5、再加5幫助記憶。

  2. 初步形成1時、1分的觀念。

  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是本單元的教學任務。1時、1分是基本的時間單位,學生認識1時和1分要經歷充分的活動與體驗。

  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都是有關時、分的知識。教材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在鐘面圖上用色塊顯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意思,讓學生有意義地接受知識。形成1時、1分的觀念必須體驗它們的.長短。想想做做編排了許多體驗1分的活動,有1分鐘脈搏大約跳動的次數、大約做眼保健操的節數、跳繩的下數,還有1分鐘能完成口算的題數等。這些活動要在課堂里逐一落實。可由教師掌握1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專心地數數,并通過在括號里填這些數量,反思1分鐘能做些什么。這樣,他們對1分鐘有多長就會有切身感受,這就是1分時間的初步觀念。

  1小時比較長,在一節課上無法直接體驗。為此,教材設計了兩條體驗1小時的途徑: 是利用時、分的進率,從對1分的感受聯想60分會有多長,體驗1小時有多長;另一條是想想做做第3題,通過一節課的時間加一次課間休息時間,再加上若干分鐘正好是1小時來體驗。由于學生對一節課和一次課間休息的時間是有感受的,因此能間接地體會1小時有多長。關于時、分間的進率,要通過撥鐘讓學生發現。教材的安排是撥分針,讓分針走60個小格,看時針同時走了幾大格。通過分針走60小格(即60分),時針剛好走1大格(1時),推理得到1時=60分。

  想想做做第4題說出時針從12走到另一個數的位置上是多少時間,為下面認讀鐘面時間作鋪墊。

  3. 認讀鐘面上的時間。

  在學生已能認讀鐘面上整時時間的基礎上,第90頁例題教學認讀非整時時間。第一個鐘面,教學怎樣看時間以及怎樣讀、寫鐘面上的時間。出現8時零5分的鐘面,學生聯系已有經驗能看到這個時間是大約8時,是8時剛過。鐘面上的一個扇形色塊,有助于學生看出分針的位置是從12起走了5小格,鐘面上的時間是8時過5分。教材告訴學生,這個時間要說成8時零5分,可以寫作8:05。可見,首次認讀鐘面上的非整時時間是以大約幾時為起始,經歷幾時剛過幾時過多少分規范地讀、寫時間的過程,有意義地接受讀、寫鐘面上時間的方法。

  例題中認識第二個鐘面上的時間是教學難點。由于時針非常接近4,學生往往誤讀成4時55分。教學時首先要明白這個時間是快到4時,進而看出4時少5分。然后利用鐘面上的扇形色塊,幫助學生理解4時少5分也就是3時過55分。這里的55分可以從11個大格是55個小格得出,也可以通過60小格減5小格算得。可見,解決難點要正確辨認鐘面上的時間是4時少5分,并把它轉化為3時過55分。

  想想做做第1、2題都是認讀時間的練習,教材作出由易到難的安排。第一個鐘面上的分針在12~6的范圍內;第二個鐘面是分針走過6以后的時間;第三個鐘面是分針接近12,且未到12的時間。每個鐘面都用扇形色塊幫助理解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從而正確認讀時間。第四個鐘面是分針剛過12的時間,隱含了可以與第三個鐘面進行比較的內容。在學生認讀鐘面時間的時候,要習慣于這樣想: 這個時間是幾時過了多少分。尤其要把快到幾時或幾時還不到轉化成幾時過多少分,這樣才能避免認讀錯誤。另外,第1題還練習寫出鐘面上時間的方法,第2題培養認讀各種鐘、表面上時間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3、4題把認讀鐘面時間的練習與日常生活相聯系,感受在校的作息時間都是固定的,每天的起床、睡覺時間也應該有規律地合理安排。第4題認讀左起第二個鐘面的時間可能是難點,不僅由于這個時間是9時不到,而且時針與分針十分靠近。要堅持原有的認讀時間的思路和方法。第5、6題變換認讀時間的練習形式,通過給鐘面畫分針和在鐘面上撥出指定的時間,維持學習熱情,進一步掌握認讀時間的方法。

  4. 感受秒,認識秒與分的關系。

  在認識時、分之后教學秒,一方面增加有關時間的知識,另一方面通過秒更好地體驗分。

  第92頁例題把認識秒分成三步進行: 首先在跑100米的情境中引出秒,感受計量不到1分的時間需要使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接著結合鐘面圖介紹秒針,用最長最細等詞語形象地描述,使學生很快地認識秒針;最后利用鐘面上1小格的扇形色塊,理解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想想做做第1~4題都是感受秒的活動。看著鐘面上秒針的走動,每秒拍一下手,通過有節奏地拍手,不但感受1秒是多長,還感受時間就是這樣1秒1秒地過去的。用接近60秒的時間從1數到60,是不看鐘面上的秒針,默默地體驗時間,既能體驗1秒的時間,也能體驗1分的時間。了解自己做一次深呼吸、跳20下繩、從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的時間,以及30秒時間能背幾句乘法口訣,也是在活動中感受秒。這些活動要合作進行,在做各項活動的時候,可請同伴幫助計時。另外,在積極參與活動的同時,要盡量保持安靜,因為體驗時間需要安靜的環境和平穩的心態。

  秒與分之間的進率是學生在鐘面上發現的。要先調整分針和秒針的位置,使它們都正好指著12,便于看出秒針走60小格的同時,分針走了1小格。電子鐘的計時表示了幾時幾分幾秒,在鐘面上能看到時間1秒1秒地過去,再次體驗了秒。在8時30分59秒以后,鐘面時間變成8時31分0秒,讓學生思考這個變化,能加強對60秒是1分的理解。

  想想做做第5題是全單元知識的綜合練習,要聯系時、分、秒的觀念選擇合適的時間單位。如果發生選錯單位的現象,也要聯系1時、1分、1秒有多長的體驗糾正錯誤。如午睡1分鐘、1秒鐘夠嗎?又如25小時、25秒鐘各是多長?吃飯需要25小時嗎?25秒鐘夠嗎?

  本單元不要求進行時、分、秒單位的換算,如3分是多少秒、4時是多少分等。因為學生不具備進行換算的計算能力。想想做做第6題是在感受時間長短的基礎上進行的,因為5分的時間比5秒長,所以5分>5秒;因為1時是60分,所以1時<100分。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第78頁例9、例10、做一做,練習十五第8、9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2、經歷交流、討論、練習等學習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3、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通過計算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一 起復習解決問題。(出示課題 )

  二、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1)出示例9

  (2)學生交流、討論。

  (3)匯報

  ①認真讀題,理解題意;

  ②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③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

  ④計算;

  ⑤驗算。

  2、出示例10

  (1)認真讀題,弄清題意。

  (2)分析數量關系。

  ①這里的 表示什么?

  (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個

  六(1) 班多其中的1份)

  看懂線段圖,并會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

  六(1)班

  32件 比六(1)多 ?件

  六(2)班

  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幾分之幾?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

  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實際是求什么?

  (實際是求六(1)班的1+ 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 是多少。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請列出算式,并計算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8頁做一做。

  2、練習十五第8、9題。

  四、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一)

  ①認真讀題,理解題意;

  ②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步驟 ③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

  ④計算;

  ⑤驗算。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先讓學生回憶,重溫小學階段用分數乘、除法計算解決問題有關知識并進行系統整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解題步驟和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配合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訓練,加深學生的理解。發展學生應用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9~21頁例3,課堂活動第1~2題和練習四第2~6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⒈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能運用這兩個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⒉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克服學習困難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回憶上節課中所學的'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敘述。

  2.填空。

  我們學習了乘法運算律,這節課我們一起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計算。

  二、探索新知

  學習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議一議。

  61×25×4 8×9×125

  教師:觀察每個算式中的因數之間有什么特點?可以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嗎?(學生觀察思考,獨立計算)

  全班匯報,教師板書: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

  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組討論:每題都有幾種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最簡便?為什么?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匯報。

  教師小結: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它的核心就是"湊整"。

  往往可以把兩個或幾個數結合在一起乘起來得到整十、整百……有時還可能需要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再與另外的數結合相乘得到整十數、整百數……總之使計算變得簡單。

  三、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簡便,并說出依據,再完成在課本上。

  2.課堂活動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在小組中討論該怎樣進行簡便計算,最后全班反饋。

  要學生認識到同一個計算可以有不同的簡便計算方法。

  3.練習四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連線)后反饋。

  4.練習四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

  5.練習四第8題。

  學生觀察圖中信息,然后抽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學生判斷。

  最后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課堂作業本上,不得少于3個問題。

  注意:隨時提醒學生觀察算式中數據的特點,并應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

  四、拓展練習

  思考題:引導學生抓住突破點:一是1~9各數字在算式中只出現一次;二是算式中積的個位數字是2。

  根據這兩個信息可以想到兩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字只能分別是3和4,繼續分析便可解決此題。

  五、課堂作業

  練習四第3~6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