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11-14 01:13:0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 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了解比例尺的含義。

  3、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4、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畫圖產生疑問、引入新知

  1、畫圖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上新課前先來畫一畫圖,請同學們翻開課堂練習本,拿出尺子。

  請在本子上畫出一條長5厘米的線段。

  請在本子上畫出一條長12厘米的線段。

  請大家在本紙上畫一條長1米的線段。(生面有難色)

  師:怎么不畫了?有什么疑問嗎?(本子沒有1米長)那該怎么辦呢?

  (把1米長的線段縮短后,畫在本子上)(生畫)

  2、引入新知

  師:說一說,你是怎么畫的?(生:10厘米、5厘米、或1厘米長的表示(板書)

  師:看來同學們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這些在圖上畫出的線段的長度,我們叫“圖上距離”,而這1米就叫“實際距離”。

  師:但是如果把黑板上的數據1米擦去,只把本子上的2厘米、5厘米線段圖給別人看,別人能知道你表示的實際距離是1米嗎??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它就是《比例尺》!(板書)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1、理解比例尺意義

  師:大家請看笑笑同學就根據比例尺的知識畫出了他家的平面圖,你看他圖中的比例尺是?你知道1:100是什么意思嗎?同學們思考一下,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說一說(生思考交流)

  生匯報:1表示圖上距離、100表示實際距離

  圖上的1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的100厘米,

  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倍。

  師:對,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的100厘米,因此比例尺實際上就等于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板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生讀一讀

  2、生活中的比例尺

  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有見過比例尺?)黃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請同學們看一看(出示各圖,分別讓學生讀出圖中的比例尺并說出它們表示的意義)

  3、自己寫一個比例尺

  師:現在你們自己在本子上寫一個比例尺,并向同桌說一說它表示的意思

  生匯報

  4、總結比例尺的特點

  師:我們現在初步的認識了比例尺,你有沒有發現比例尺有什么樣的特點?(生說)總結:是一個比;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是統一的';比例尺的前項一般為1

  三、運用知識,嘗試解決問題。

  1、解決第2小題

  師:同學們,笑笑按比例尺1:100畫出了她家的平面圖,他想帶我們看看他的臥室,請大家把書翻到30頁,先請大家量出他臥室長寬的圖上距離是多少吧?(課件)

  (1) 量出笑笑臥室的長和寬

  師:你們量出了笑笑臥室長是?寬是?那你們算出笑笑臥室實際的長和寬嗎和面積嗎?(課件出示)試一試,并把你的解題思路寫在練習本上。

  (2)算出笑笑算一算笑笑臥室實際的長是()米,寬是()米,面積是()平方米。

  a :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b : 學生匯報計算方法。(展示儀展示)

  小結回顧

  想一想,我們剛才在求笑笑臥室面積的過程中都經歷了哪些程序?(先量出圖上距離,在求出實際距離,然后才能算出面積)

  2、解決笑笑家的總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先讓學生討論一下,再匯報方法,然后再計算

  學生匯報計算方法。(展示儀展示)

  3、解決第4題

  師:笑笑在設計圖時還遇到了難題,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吧!

  (課件出示在父母臥室的南墻正中有一扇寬為2米的窗戶,在平面圖上標出來。)

  (1)分析題意,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什么意思呢?誰來說一說)

  (1) 學生交流想法。

  (2) 學生獨立完成。

  生1:2米=200厘米 200/100=2厘米

  生2:200÷100=0。02米 0。02米=2厘米

  師: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的出色,笑笑還為我們出了道難題,大家敢于應戰嗎?

  4、解決第5題

  (課件出示:笑笑的臥室長4米,畫在圖紙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臥室的長。)

  1、 圖上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厘米?

  2、 她畫的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反饋匯報。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能談談自己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容量概念和認識測量工具,以及認識“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樣用字母表示;會讀量杯和量筒中液體的多少。

  過程和方法目標:在實際操作活動中了解容量的含義,認識“升”和“毫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積極參與“玩水”的實驗活動,獲得愉快的學習和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重點 :升和毫升的認識

  教學難點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確讀取量杯量筒液體的多少。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喝飲料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瓶飲料(出示飲料),你們知道哪個瓶子里的飲料多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飲料多,用眼直接看出來的。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學了今天的知識,你就可以用數來表示飲料的多少了。(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實驗,容量

  ⑴ 出示兩杯不同顏色的水(高度不一樣)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紅色(藍色)

  ⑵ 再出示兩個杯子。(大小不同)

  師:哪一杯裝水多?有什么好辦法?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出示課件)

  生:一樣多。 左邊的……

  ⑶ 提出小組合作實驗,在實驗中考慮有什么好的方法,讓學生積極配合,共同解決問題。 師:你們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兩個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生2:可以把一個杯子裝滿水,再倒入另一個杯子里。

  生3:還可以把兩個杯子都倒滿水,然后再分別倒進兩個一樣大的杯子里。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鼓勵的語氣)

  小結:哪個杯子裝水多,我們就說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課件)

  2、實驗,認識升和毫升

  ⑴ 出示兩個高度一樣、裝著水的高度也一樣、但粗細不同的兩個瓶子。(用不同顏色區分) 師:老師這里還有兩個瓶子。比一比,哪個瓶子裝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較的?現在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

  師生交流:

  生1:用一個大杯子,先把一個瓶子的水倒進去,做一個記號,然后倒出來。再把另一個瓶子的水倒進去,和剛才做的`記號比較。

  生2:分別倒進兩個一樣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個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測量出哪個瓶里的水多。

  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想出了許多好方法。那現在,我們就來按剛才的方法試一試吧。 實際操作:

  ⑵ 師:如果要精確的知道液體的容量,就要用到計量液體工具。(出示、認識量筒和量杯)計量液體,如汽油、飲料、藥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單位。

  師: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課件并板書,學生讀一讀)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液體用升或毫升來計量?

  生:油,牛奶,可樂,啤酒。

  ⑶ 用量杯測量兩個瓶子中液體的多少。師生一起進行實際操作。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讀出兩個量杯中紅色液面和藍色液面所在的刻度。

  (學生匯報,老師在黑板上記錄)

  三、練一練

  1、讓學生獨立觀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出示課件)

  2、先請一位學生讀題。

  生:找三個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別測量它們的容量。分小組進行實驗,完成后匯報結果。

  3、怎樣使兩個瓶子里的水一樣多?

  分小組進行。(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準確量出同樣多的水。

  生2:用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別倒進水,使兩個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4、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判斷: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哪個杯子容量小。(課件展示)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誰能說說你的收獲是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詳細介紹: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二)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過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難點: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具和學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長的紙條.

  學具:1米的卷尺,1根較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提問

  (1)量物體的長度用什么工具?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注意什么?指名兩名學生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3)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量講臺桌的長(學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結果).因此,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

  (二)學習新課

  1.認識米

  出示米尺,這是一把米尺,觀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

  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和教師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樣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長呢?教師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從地面到講臺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一條線段,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長.

  讓學生用自己的卷尺,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兩人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還是不到1米.同學們看到在公共汽車或電車的車門口有一個1米的標記,不足1米高的兒童可以不買車票,超過1米則要買票,同學們乘車要自覺遵守這一規定.

  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厘米,1厘米有多長呢?同學用兩手指比一下,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并排畫出1厘米.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用兩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教師出示折尺,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與1米的直尺相比,一樣長.看一看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時,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如圖11).

  同時板書:1米=100厘米

  3.用卷尺量較長的距離

  教師出示卷尺,并說明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由學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三)鞏固反饋

  1.兩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長度(每組量一項):前面黑板的長,后面板報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測量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內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

  教室長6()黑板長2()

  小明身高124()課桌長50()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認識長度單位“米”是在認識長度單位“厘米”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實際生活中,學生接觸“米”比“厘米”機會少,度量時也比較困難.

  教學一開始,在復習厘米的基礎上,提出讓學生測量較大的物體課桌的長度,學生用自己的刻度尺“厘米”去測量,非常不方便,使學生體會到需要較大的長度單位,從而引入新課.

  學習新課分三個層次,首先認識米,通過看米尺,用米尺量出物體的1米高,1米長,在黑板上畫出1米長的線段,再讓學生用自己的米卷尺,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互相量身高,1米高在自己身體的什么部位,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空間觀念.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量出2米、3米、……的繩子來.

  第二層次,根據厘米和米的實際長度,研究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通過讓學生在1米的直尺上、折尺上,和學生自己的卷尺上,找出1厘米,再數一數1米里有多少個1厘米,并通過1厘米、1米線段的對比,學生清楚地了解“1米=100厘米”,為熟記它們之間的進率提供鮮明的表象.

  第三層次,指導學生用米尺量較長的物體,由于距離比較長,所以采用小組合作測量的辦法,幫助學生掌握測量要領.最后通過選擇合適單位的方式,檢查學生對米、厘米兩個長度單位空間觀念形成的程度.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乘法,了解了小數的意義,知道了小數點移動所引起的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是本單元的關鍵,所以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注重以下兩點:

  1.在不斷的設疑中,啟發學生思考問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問題是數學學習的主動力。通過計算大小不同的物體的面積,在已有的整數乘法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0.3×0.2的積是多少,使學生在比較中發現積的變化規律。接著通過計算小數乘法,再次設疑:同樣是小數乘法,為什么有的積是一位小數,有的積是兩位小數或三位小數?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進而設疑: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呢?學生通過探索,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乘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2.習題的設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習題以闖關形式出現,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習題的設計是對本節課知識點的鞏固和深化,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打造,使全體學生的智力都能得到發展,充分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課程理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同學們,市政府修建了一個街心廣場,街心廣場的中間是花壇,花壇的周圍鋪滿了地磚,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課件出示街心廣場情境圖)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街心廣場情境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向往。

  ⊙引導探索,初步感知

  (一)探索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圖形,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都是長方形)

  2.它們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3.根據圖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4.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出問題。

  (1)街心廣場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2)花壇的面積是多少?

  (3)地磚的面積是多少?

  (4)三個長方形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寬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的面積之間可能有什么關系?

  5.引導學生計算街心廣場的占地面積和花壇的面積。

  (學生匯報)

  (1)街心廣場的占地面積為30×20=600(米2)。

  (2)花壇的面積為3×2=6(米2)。

  師:地磚的面積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想一想怎樣計算0.3×0.2,然后四人一個小組,互相交流一下你們的想法。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后全班匯報。

  6.匯報結果。

  0.3米=3分米 0.2米=2分米

  3×2=6(分米2)=0.06(米2)

  師:說一說你們小組為什么要把0.3米和0.2米轉化成3分米和2分米。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兩個式子。

  街心廣場的占地面積:30×20=600(米2)

  花壇的面積:3×2=6(米2)

  7.引導:看一看這兩個長方形長與長之間,寬與寬之間有什么關系。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1)這兩個長方形的長由30米到3米,縮小到原來的;

  (2)這兩個長方形的寬由20米到2米,縮小到原來的。

  師:同學們對這兩個式子中的長、寬進行了比較,現在我們比較一下它們的面積,你有什么發現?

  生:面積從600平方米到6平方米,縮小到原來的。

  師:用上面的方法比較一下0.3×0.2=0.06和3×2=6,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P43P45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2、能運用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進行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總結規律的過程,培養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發現并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點位置的移動為什么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復習舊知。

  出示題目:比較大小:0.26和0.260 1.500和1.5 1.42和14.2 50.2和5.02。

  學生完成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在一個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變數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沒有移動小數點的位置。而后兩題,因為小數點的位置發生了移動,所以數的大小也發生了改變。

  2、導入新課。

  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小數點移動帶來的小數的大小變化。

  板書課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二、探索發現

  第一環節 探究規律

  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43頁情境圖,讓學生根據連環畫的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0.009m、0.09m、0.9m、9m。

  引導學生思考:小數點移動與金箍棒的長短有什么關系?

  2、小數點移動后引起小數怎樣的變化?

  把0.009m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書:0.009m= 9mm)

  (2)移動0.009m的小數點。

  向右移動一位,變為多少毫米?大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板書:0. 09m= 90mm,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向右移動兩位,原來變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變化?

  (板書:0. 9m= 900mm,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讀懂統計圖表,并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自主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讓學生不斷地收獲成功的喜悅。

  2、讓學生體會統計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同時滲透健康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合理睡眠的好習慣。

  3、通過小調查活動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統計圖

  教學難點:

  在統計圖表中獲取信息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奧運會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少兒頻道要舉行一次兒童體育比賽,可是應該賽什么呢?這可把董浩叔叔難住了!我們一起幫幫他好嗎?

  (2)出示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學生觀察。

  二、探索新知

  1、導入:出示統計圖,你們認識它嗎?

  這個統計圖會說話,它能告訴我們許多數學信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統計圖表。(板書課題)

  2、讀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

  ①請看大屏幕,從圖上你能知道或調查的是什么內容嗎?你從哪知道的?

  ②最喜歡是什么意思?

  調查項目每人只能選一個最喜歡的

  ③仔細觀察,這幅統計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同桌說一說。

  ④學生匯報。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繩,這些詞表示體育項目的名稱。

  ⑵ 0、1、216,這些數表示具體“人數”,人是單位名稱。

  ⑶ 每行都有16個格子,1格代表1個人,1格代表一個單位。

  ⑷ 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最喜歡某種體育項目的人數是多少?(匯報)

  ⑤教師小結。

  3、預測

  董浩叔叔看到這個統計圖,你猜他會決定舉行什么比賽?為什么?

  4、體會統計圖的'優點。

  5、讀二(1)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 ①比較兩幅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并小結。 ②讀統計圖并體會統計圖的好處。 ③小結 ④預測。

  到了20xx年8月份時,猜一猜喜歡哪一項電視節目的人會更多? 教師提問:到時候我們再統計同學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會發生什么變化?

  三、讀奧運獲金牌情況統計表 (1)導入

  (2)出示統計表,說說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3)匯報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覺得中國的運動健兒怎么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小調查

 1、師:同學們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還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們班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有多長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誰來說說看,你每天大約睡幾個小時呢?(指名匯報)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學的睡眠情況,并親手制作統計圖呢? 請看書本第88頁的“小調查”:課前,我們已經調查、統計了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情況,并完成了統計表。

  3、現在請每個同學拿出水彩筆,獨立完成書本上的統計圖。比一比,哪些同學完成得最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并進行匯報、交流。

  5、你們知道嗎?一般10歲左右的兒童,每天應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你覺得咱們班的同學是不是都有著充足的睡眠,如果沒有,你想說些什么?(合理化建議)

  五、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統計圖表,你們見到過哪些統計圖表呢?

  師:同學們見識可真廣,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統計圖表。來看看,看我們還能讀到些什么?

  課件展示各種統計圖表:有折線形的、條形的、圓形的、地圖形的。

  統計圖的花樣可多了,今后我們會繼續學習統計知識,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收集一些統計圖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發現些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數學教案04-25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13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8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