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二節 苔蘚植物
第二節 苔蘚植物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葫蘆蘚的形態結構和生殖等特點,進而了解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對自然界的意義。
2.通過對葫蘆蘚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
3.通過對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的比較,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4.通過了解苔蘚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科學的價值觀;通過了解葫蘆蘚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的特點,使學生樹立植物體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
葫蘆蘚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殖的特點,是學生了解苔蘚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礎,同時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苔蘚植物雖然比藻類植物高等,但還是只適于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不能擺脫水的限制,使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位置仍然比較低等。因此,葫蘆蘚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殖的特點及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對學生理解苔蘚植物在進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這兩部分知識應確定為重點。
2.難點分析:
葫蘆蘚生殖器官的結構比較復雜,又由于受到條件限制,不易觀察到,所以這部分知識應確定為難點。
葫蘆蘚的受精過程離不開水,這點與綠色開花植物受精過程不需要水這個條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加之,葫蘆蘚的受精過程不易觀察到,所以,這部分知識也應確定為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課題參考課時為一課時。
二、教學過程:
1.引言:請學生觀察玻璃缸內的水綿和盆栽的葫蘆蘚(或小墻蘚)提出問題: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何不同?當學生答出:水綿生活在水中,葫蘆蘚生活在陸地上時,再給學生出示葫蘆蘚的生境圖,使他們了解到葫蘆蘚生活于陸地上陰濕的地面和背陰的墻壁上,并引導他們答出這些毛茸茸像綠色絨毯一樣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屬于苔蘚植物,從而引出苔蘚植物的課題。
2.葫蘆蘚:
(1)事先準備好新鮮的葫蘆蘚,分小組讓學生用肉眼或放大鏡觀察葫蘆蘚的形態和顏色,用尺子測量一下它的高度,并提出問題討論:①葫蘆蘚植株呈什么顏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②葫蘆蘚的假根與綠色開花植物的根相同嗎?③葫蘆蘚的莖與葉與綠色開花植物的莖與葉相比較有何特點?
(2)組織學生在認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回答出:葫蘆蘚植株顏色為綠色,植株的高度約為1~3厘米;它沒有像綠色植物那樣的真根,只有假根,假根只起固定植物體的作用,不起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所以葫蘆蘚的假根與綠色植物的根有很大的不同;葫蘆蘚有莖和葉,含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這些地方是與綠色開花植物相同的特點,但是葫蘆蘚的莖比較柔弱、葉又小又薄,而且莖和葉中都沒有輸導組織,這些都是區別于綠色植物的特點。
(3)在學生已經了解了葫蘆蘚的生活環境和形態結構之后,繼續組織學生深入討論:從葫蘆蘚的形態結構特點來說明它為何適于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以使學生能很好理解生物的形態結構是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4)葫蘆蘚生殖過程的教學,可采用剪貼圖或投影片,配合教師的講解和提問來進行。
先由教師給學生展示帶有雌枝和雄枝的葫蘆蘚植株的圖(有條件的學校可讓學生對照圖觀察同一棵葫蘆蘚植株上的雌枝和雄株),從而了解它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然后給學生分別展示雄枝上的雄性生殖器官,雌枝上的雌性生殖器官的圖,使學生了解在雄性生殖器官內會產生許多帶鞭毛的、能在水中游動的精子,在雌性生殖器官內會產生一個球形的、不能運動的卵細胞、植株在濕潤的條件下,精子游動到雌性生殖器官里,與卵細胞融合,完成受精。這一受精過程可通過復合投影片給學生展示。當學生了解了受精過程后,根據前邊所學過的知識,可啟發學生回答出: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發育成胚,再由胚發育成新的植物體。最后提出問題:“葫蘆蘚生殖過程有什么特點?”供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明確,它的受精作用離不開水,這也就決定葫蘆蘚只能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
3.其他的苔蘚植物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
這部分教學可通過組織學生觀察小墻蘚和地錢來進行(可配合使用掛圖或投影片或錄像)。
在觀察后,組織學生思考討論:①墻蘚、地錢的生活環境與葫蘆蘚有無不同?②地錢的形態有什么特點?③苔蘚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在分析、比較基礎上,由學生歸納出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師要強調以下兩點:
①一般具莖和葉,但無輸導組織。
②受精過程離不開水,適于生活在陰濕環境中。
4.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
這部分教學,可選擇有苔蘚植物成片生長的生態圖(如有錄像更好),展示給學生觀察,讓學生思考,成片的苔蘚植物生長在林下、山野陰濕環境中,這會有什么意義?使學生經討論后明確苔蘚植物在水土保持上的作用。至于苔蘚植物對監測大氣污染的作用,可由教師結合當前大氣污染的狀況加以講解。特別是讓學生了解到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故可把它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復習鞏固時可選擇以下題目供學生在課上練習:
題目:請指出以下哪些特征是與葫蘆蘚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①假根②真根③莖和葉內有發達的機械組織④莖和葉內無輸導組織⑤葫蘆蘚植株有雌枝和雄枝之分⑥受精過程不需要水⑦受精過程需要水⑧受精卵在雌性生殖器官內發育形成胚。
【板書設計】
第二節 苔蘚植物
一、葫蘆蘚
1.生活習性:陰濕環境
2.形態結構:
(1)矮小
(2)有假根:固著
(3)有莖和葉:含葉綠體,無輸導組織
3.生殖:
二、其他苔鮮植物
墻蘚 地錢
三、苔蘚植物主要特征
一般有莖和葉,無輸導組織;受精離不開水;生活在陰濕環境。
四、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
1.保持水土
2.監測空氣污染
小資料
地錢的培養
一、方法步驟:
1.7~8月間,到林間、山地巖石陰面、木橋底下等陰暗潮濕的地方采集生有孢蒴的地錢。用放大鏡觀察,發現孢蒴將要開裂,就可用鑷子把孢蒴取下,放入廣口瓶,蓋嚴封好,放到避光處,可防止水分蒸發,保持孢子的活力。
2.把3/4黑土壤(如用其它的土壤,應肥沃、pH值保持在6.5~8)和1/4草木灰混合篩過后拌勻,裝入中等大小的花盆,壓實,用清水淋透,放在窗臺上。十余天后,表土層變硬,即可接種。
3.用鑷子從廣口瓶中取出孢蒴,用細針挑破孢蒴,把里面鮮黃色的孢子散落到土層表面,撒上薄土,淋透水,讓孢子得到萌發的適宜濕度。
4.把花盆移到離窗稍遠處,每天都淋幾次清水,避免陽光直射,土層龜裂。10天左右,當小地錢長出后,把花盆稍稍移近窗臺,在其前方放幾盆茂盛的盆花,使它既不受到陽光直射,又能得到適當的光照以進行光合作用。
二、實驗結果:
培養到10天左右,可看到花盆的土里長出星散的綠色小地錢。這些小地錢長到小指甲大小,腹面的假根清晰可見。2個月后,地錢背面出現胞芽杯。第2年6月份長出生殖器官,7~8月份再生出孢蒴。
除上述方法外,還可采下地錢胞芽杯放入園土,進行培養。
第二節 苔蘚植物
【第二節 苔蘚植物】相關文章:
苔蘚植物的研究進展05-02
第二節 巴西 習題04-28
中國首批瀕危苔蘚植物紅色名錄簡報05-02
山西省苔蘚植物的研究概況及展望05-02
第二節土地資源03-08
第二節力的測量 習題04-28
第二節光的折射習題04-28
第二節透鏡 習題二04-28
17 《景陽岡》(第二節)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