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20 08:23:00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實用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實用的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⒈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結合具體的詞句體會四時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學習文章的表達順序。

  ⒊將文中四時的情趣與自己平時的體驗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獨特感受。

  4、體會想象的妙用,訓練了孩子們的想象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孩子們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精神。

  【教學重難點】

  感受四時情趣的不同,學習作者的表達順序。

  體會想象的妙用,并能學以致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相關資料】

  選自《枕草子》,作者:清少納言,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一清字。也許曾任少納言(五品官)的,便取而為名,是當時的皇后身邊的'女官。清女出身于一個下等貴族之家

  《枕草子》書名的意思是枕邊的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文題切入,體現預習效果。

  1、齊讀文題,說一說,四時指什么?

  2、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你愿意來猜一猜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流利、準確。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課文的預習情況。

  3、出示書后詞語,要求會讀會寫。

  三、再讀課文,體會表達順序。

  結合課文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說說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讀題,導入課文。

  1、齊讀課題。

  2、四時到底有什么樣的情趣呢?我們來細細品析一番。

  二、抓關鍵詞句,體會四時的情趣。

  1、指名讀課文,邊聽邊畫出最能打動自己的情趣。

  2、你最喜歡哪一種情趣?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你喜歡它的原因。

  3、逐段交流感受,在交流中指導朗讀。

  (1)春天體會出作者對顏色的細致描寫。

  (2)夏天暗夜里的螢火蟲。

  (3)秋天作者對鳥類及聲音的描寫很細致。

  (4)冬天雪的描寫。

  三、體會寫法。

  1、為什么作者會打動你?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嗎?

  2、結合自己平時生活中的觀察所得,談一談不同時間的動人情趣。

  四、總結全文,點明想象的魅力。

  想象,是指根據已有的見聞和生活經驗,構想出不曾見過,或者從未出現過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編創法。就是編制故事的情節。

  (2)組合法。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事拼湊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稱組合法。

  (3)擴展法。所見所聞的內容是簡單、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實,使其變得清晰、細膩、生動、形象,可稱擴展法。

  (4)夢幻法。借助夢境或幻覺描繪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達某種愿望或抒發某種情感,可稱夢幻法。

  (5)推測法。是指根據已經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測出未知的情景。

  作業:

  書上所描寫的四時情趣和你平時的感受一樣嗎?寫一寫你心中的四時情趣。

語文教案 篇2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l、發現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結合語言環境理解字意。

  2、認識9個生字,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3、能看懂圖意, 能把自己所畫的圖畫用文字表達出來。

  4、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 勇于展示課外學習成果。

  教學重點:了解一字多義的特點,注意積累詞語,在展示成果中提高語言能力。

  教學難點:口語交際

  教學具準備:生字卡片、畫筆、白紙

  教學類型:復習課。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位漢字朋友,它是誰呢?出示“回”字用“回”字組詞。

  2、引導:這位朋友要教給我們新的知識,想學習嗎?請你讀讀書上的三句話,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么?

  3、討論:每句話中的“回”字可以用其它的字代替呢?

  4、結論: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有時候不相同,要結合語境來理解字意。

  5、擴展:用“打”字練習組詞,說句子。進一步體會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

  二、日積月累

  1、出示詞語,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一讀,看誰讀得準。

  2、請一個學生來朗讀。評議。

  3、朗讀詞語。采用多種形式讀詞語。

  4、認讀生字。看誰先記住它們。

  5、抽認生字,搶認生字。

  6、用字組詞并用詞語說話。

  如:我左手拿碗,右手拿鐵鏟。

  第二課時

  一、朗讀成語(讀讀背背)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詞句,把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朗讀。學生自由練讀成語。

  3、指導朗讀。男女比讀, 師生比讀。

  4、說說成語的意思,教師可作點撥。

  5、擴展積累:你還能說出哪些成語?

  二、口語交際

  1、看圖了解圖意

  ①出示掛圖,提出要求:先仔細看每一幅圖,弄懂每幅圖的意思,再把四幅圖連起來觀察后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②學生自己看圖,理解圖意。

  ③學生在組內說,班上交流練說。

  2、續編故事

  ①討論:如果你是這位小朋友,你會怎么做。

  ②列出學生想的'辦法。

  ③評一評誰的辦法好。

  ④推薦講得好的同學把故事講給全班聽。

  3、擴展延伸

  ① 自主畫一幅或幾幅畫,然后把畫上的內容寫下來。

  ②展示作品,互相觀賞,互相學習。

  4、展示臺

  ①小組內展示課外學習語文的成果。

  ②作品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辦一個班級小報展覽。

  三、全課小結

  在平時學習中,只要同學們多朗讀, 多留心積累,詞語一定會豐富起來,小朋友在本課的學習中,學得很認真。

  四、作業布置: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并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并猜出謎底。

  教學過程

  一、誦讀兒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開學到現在,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個謎語,誰知道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謎語詩,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然后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樣,學習生字。首先,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抽卡片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最后來一個拼字游戲,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這首詩,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三、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并讀給同位聽,這里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詩。

  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好。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此時,讓學生猜出謎底:畫。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臺來當小詩人表演這首詩。最后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四、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2、指導書寫“人、義、火、文”

  3、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課間玩謎語竟猜游戲。

語文教案 篇4

  課型

  練習體會型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一般的背誦方法,并明確背誦的

  價值及重要性,能在閱讀活動中不斷積累。

  課前準備

  準備背誦古詩,想想背誦方法。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激趣

  導入訓練

  1.組織古詩背誦活動。

  2.交流背誦的好處。

  3.小結引入新課:列夫·托爾斯泰說:“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馬克思喜歡背誦詩歌,他從小時候起,堅持用一種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語去背誦詩歌,日久天長,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強。我們在閱讀中積極學會背誦,那你就會越來越聰明。今天就教你背誦的方法。

  1.學生背誦古詩。

  2.小組全班交流背誦好處。

  積累知識、鍛煉記憶、

  積蓄詞匯、豐富語言。

  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嘗試練習

  學習方法

  1.出示精美片斷《雪兒》第四、五自然段,請學生用各種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并記時。

  2.匯報背誦情況。

  3.小結方法:明確背誦要領。

  ①深刻理解是背誦的基本條件。

  ②邊讀邊背,可采用默讀也可以用朗讀的方法。

  ③抓關鍵詞,給背誦以提示。

  ④列出提綱,便于背誦。

  1.學生記時背誦。

  ⒉總結交流背誦方法:

  (1)多讀記憶

  (2)理解記憶

  (3)分句記憶

  實踐訓練

  鞏固方法

  1、出示訓練片斷:

  少年王勃第二、三自然段要求選擇方法在10分鐘內背誦。

  2、進行小組背誦,選出代表參加全班比賽。

  3、交流運用的過程,評選背誦能手。

  1、學生選擇方法自讀自背。

  2、小組比賽,選出代表。

  3、交流運用方法:

  ①深刻理解:凝望秋景、寫成名文

  ②抓關鍵詞:站、望、天、水、鴨、霞。

  ③列出提綱:胸有成竹說、筆走如飛寫、拍案叫絕夸。

  布置作業

  延伸課外

  用自己喜歡的背誦方式,每天背誦一段你最喜歡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每天背誦100字短文,并作好記載,準備參加者班級背誦比賽。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2.了解兩篇短文的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世,便于理解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兩篇短文的思想內容。

  4.背誦并默寫兩篇短文。

  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感知寫景類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畫面的精美、語言的精練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標

  1.學習《答謝中書書》,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純凈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學習《記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著情懷,學習他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的從容心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答謝中書書》畫面布局的巧妙。

  2.《記承天寺夜游》中“閑人”的含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陶弘景《答謝中書書》描繪了優美的山川景色,語言精美,描寫生動;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描繪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語言樸素自然,富有詩情畫意。教師應指導學生朗讀,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在誦讀中仔細品味文章的語言,深入作品意境,獲得美的享受。教學中宜以朗讀和背誦帶動其他教學環節。

  2.比較法。兩篇短文作者不同、題材不同、語言風格也不同。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注意比較兩篇文章,欣賞兩篇寫景短文的畫面,品味不同的語言風格,體會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共同賞讀《答謝中書書》。指導朗讀,力求美讀課文;在反復誦讀中,整體感知文意;激發學生想像,再現畫面,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詩情畫意;背誦課文;深入研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周圍的一切美嗎?也許你忙碌于繁重的學業中,無暇欣賞,但當你抬頭遠望的一剎那,你會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樣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廣袤,山的挺拔,樹的健壯……無不讓你心動神搖。今天我們學習的《答謝中書書》就是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軸,讓我們一同去欣賞。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文體簡介

  多媒體顯示: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時丹徒秣陵(今江蘇省江寧縣)人。他曾經擔任諸王的`侍讀,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后隱居句曲山,可是“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謝中書即謝征,字元度,陳郡陽夏人,曾作中書鴻臚,所以稱之為謝中書。陶弘景給謝征的這封回信,稱道江南山水之美,筆籠山川,紙納四時,文辭清麗,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如吳均的《與顧章節》《與朱元思書》、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都屬于此類。這類作品雖沒有表現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卻以其高超的藝術筆力,創作了具有相當美學價值的精品,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

  (1)多媒體顯示優美的山水圖畫,教師配樂朗誦,學生聽讀,掌握字音、節奏。

  讀畢,教師提示朗讀節奏: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yú)其奇者。

  (2)學生大聲朗讀,品味四字句的節奏。

  (3)選一學生讀課文,其余同學點評。

  (4)學生齊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讀課文,口頭翻譯課文,畫出疑難句。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

  (3)多媒體顯示下列詞句,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內容如下:

  (4)理清背誦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曉”與“夕”兩層來寫。最后以感嘆總括前文。

  多媒體顯示,詞語提綱:

  學生根據詞語提綱,快速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想像文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體會文章的意境

  1.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腦海中出現的畫面,其余同學補充、評價。

  2.多媒體依次顯示山水相映圖,石壁翠竹圖、晨暉、夕照,激發學生想像。

  3.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教師稍加粗撥。

  明確:作品首先為我們呈現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山的倒影給水鋪上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繽紛的色彩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爭輝;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鍛上綴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變化之美。“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寫的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是一幅多么熱烈歡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靜幽寂的暮景。

  三種美交替出現,構成一幅美麗迷人的山水畫軸。

  教師根據學生講解歸納成板書:

  4.學生根據板書提示,復背課文,深入領會文章的詩情畫意。

  二、深入研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問: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認為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有的認為流露了閑適歸隱之意,等等。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點撥:文章中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開頭寫道“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 個“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實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飄飄欲仙的自得之態。“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字里行間,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總言之,全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學生齊背課文,仔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業

  1.默寫課文。

  2.你最喜歡文中哪一幅畫面,寫一段賞析文字。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共同賞讀《記承天寺夜游》。指導朗讀,整體感知文意,理清背誦思路;賞析文中寫景的文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較兩篇文章,提高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月亮總會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思,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懷,你能列舉一些詠月的詩句嗎?……李白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些詩句表達了思鄉、傷己、念友之情。今天我們學習的《記承天寺夜游》在詠月詩文中別具一格,讓我們一起欣賞。(板書文題)

  二、作者、寫作背景簡介

  多媒體顯示: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時即博通經史,長于寫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神宗時,因為反對王安石創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敵的彈劾,借口諷刺新法的詩句,橫加“訕謗朝政”的罪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史。元祐中舊派執政,蘇軾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學士、禮部貢舉等官,不久因與舊派政見有分歧,再次外調杭州。經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蘇軾又一再被貶,最后貶為瓊州(今海南省)別駕。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工詩擅詞,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視百代”的稱譽。

  《記承天寺夜游》寫于他被貶,謫居湖北黃州之時。

  三、朗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整體感知文意

  1.指導學生朗讀

  (1)設置背景音樂,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節奏。

  教師提示:

  ①讀準字音:

  相與(yǔ) 藻(zǎo) 荇(xìnɡ)

  ②讀出節奏:

  念/無與為樂者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教師須提醒學生要根據句子意思劃分朗讀停頓,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讀破,領字后面需有一個小的停頓。

  2.學生對照注釋,口頭翻譯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獨自翻譯課文,劃出疑難句。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提示一些重要詞語,幫助學生理解文句。

  ①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沒有人與我同樂,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

  ③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蓋,原來。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3)選一學生復述課文,其余同學補充評價。

  (4)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結果,形成板書,理清全文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5)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四、涵泳品味寫景的妙處

  1.提問:找出文中描寫月色的句子。

  明確: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提問:全句無一“月”字,而又無一字不在寫“月”,請分析這樣寫的妙處。

  學生想像畫面,思考。

  明確:先寫月色,“積水空明”,一泓積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見月色之明;繼寫水中之物,“藻、荇交橫”,縱橫交錯,搖曳生姿,可以推想見月色之清;最后點出“蓋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見月色之濃。夜游因月而起,處處扣月;寫月又不濃墨重彩,而是輕點幾筆,境界全出;寫月,不明寫,而從竹柏影入手。作者無疑是詠月的丹青妙手,這一幅月夜小景確實美妙絕倫。

  五、難句解疑,體會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體顯示: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2.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四位同學品評分析,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1.見“月色如戶”,則“欣然起行”,歡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嘆,“尋張懷民”,張懷民才是他賞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攜同步漫游賞月,流露出十分恬適的心緒。

  4.考慮作者當時的處境。“閑”相對于“忙”來說的,由于貶官謫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時公務纏身。一個“閑”字包含著作者幾多感慨,有貶謫的悲涼,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達觀,還有悠閑賞月的欣喜。

  學生齊讀四句話,體會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六、課堂小結

  蘇軾遭遇“文字獄”,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借游賞山水等自然美景來消解內心的郁悶,撫平心靈的創傷,表現了坦蕩、曠達、笑對人生的生活信條。學習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時,更感受到了他那從容應對苦難的人格?魅力

  七、比較閱讀,欣賞兩篇寫景短文的意境

  1.學生齊背兩篇短文。

  2.提問:這兩篇短文意味雋永,富有詩情畫意,你更喜歡其中的哪一篇?并說明理由。

  學生小組交流,然后選擇較好的發言人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章所展示的自然美和作者的人情美。

  八、布置作業

  1.默寫《承天寺夜游》。

  2.研討與練習第三題。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

  用兩段文字來表述你學習《短文兩篇》的感受。

  二、關于舉辦讀書交流會的設想

  古今中外詠月的詩文有很多,請課余時間搜集相關資料,舉辦一次以“月”為主題的讀書交流會。

  三、開放探究

  閱讀下面一段話,完成后面的題目。

  方今仲秋風起,平原彯色,水鳥立于孤洲,蒼葭變于河曲,寂然淵視,憂心辭矣。

  (選自江淹《報袁淑明書》)

  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文中的畫面,并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從秋光入筆,勾勒出一幅畫圖:時值八月,秋風颯爽,原野舒闊,水鳥集于河中的孤洲上,河灣處的蘆葦已近枯黃。這畫圖很沖淡,既不悲涼,也不絢爛,仿佛沒有注入任何感情色彩。其實不然,作者復雜而微妙的感情恰 恰融會其間。當作者靜靜地凝視這一派秋光時,覺得“憂心辭矣”,什么煩惱都沒有了,不正是這廖廓的景色給了人以慰藉嗎?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的口譯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訓練學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2,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討論對人才的看法,樹立價值觀觀念,爭做“千里馬”。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的口譯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訓練學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討論對人才的看法,樹立價值觀觀念,爭做“千里馬”。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課件,圖片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背影》的教案05-01

語文教案-《邊城》教案05-01

語文教案:春風教案04-30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經典】語文教案11-03

語文教案[精選]08-24

語文環保教案04-25

語文園地教案04-25

語文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