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空氣》教案15篇[精品]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空氣》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理,在活動中產生探索興趣。
2、在探索過程中,進一步感受空氣的存在和重要性。
活動準備:
袋子16個、蠟燭、杯子、水、杯子、吸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要給你們表演一個神奇的魔術,(出示道具)當我將瓶子蓋在蠟燭上,數到3蠟燭就會自己熄滅,你們猜我會不會成功?
師:那你們知道為什么蠟燭會熄滅嗎?(沒有空氣)你們可真聰明,蠟燭沒有了空氣,就不能燃燒了,現在我們再來看一次。
師:我們用手扇一下,你有什么感覺呀(涼涼的,有風)其實那是空氣在運動,誒你們看,你能抓住空氣嗎?能聞得到嗎?看得到嗎?
小結
師:我們身邊都是空氣,但是我們摸不著、看不到、聞不到,它呀一直躲起來和我們藏貓貓。
二、空氣的作用
師:你看我們身邊都有空氣,那你們覺得我們身體里面有沒有空氣呢?
師:(出示吸管、水)那現在我要將我身體的空氣吹到水里面去,現在水是什么樣子的呀,你們仔細看,(吹氣)發生什么情況了。
師:那我們也一起來試試看我們身體里有沒有空氣。(出示袋子,將氣吹到袋子里,演示講解)讓幼兒一起來試試看。
師:那如果沒有空氣了會怎么樣呢?
師:那好,我們一起來玩個小游戲,看看你們有什么感覺,先閉上小嘴巴,捂住,在用手捏住鼻子,我數到5,說放的'時候,你們才可以放開小手,比比看,看誰能完成這個任務。
師:剛剛你們有什么感覺啊?(難受)
師:對了,因為我們每人個人都需要呼吸,如果嘴巴和鼻子都堵住不能呼吸的話,空氣就不能到你們的身體里面去,時間長了有可能就會死掉。
三、找空氣
師:現在我給你們每人一個小袋子,比一比誰第一個將空氣裝到袋子。
師:剛剛我們在教室里找到了空氣,現在我們去操場上找找看看有沒有空氣。
帶領幼兒去操場等地去裝空氣,并小結:雖然空氣無色無味,但空氣藏在我們的身邊。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2
一、理論依據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x望。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二、實施策略
為了更好的實現幼兒科學教育目標與價值,幼兒園的研究團隊群策群力,歸納總結了幼兒科學活動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四環教學法"。
第一環:創設情境——激情引趣(從經驗入手)
第二環:問題引路——猜想設疑(從問題入手)
第三環:操作實踐——探究發現(從操作入手)
第四環:表達交流——解決問題(從生活入手)
本次活動,通過游戲《壓不扁的瓶子》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而《杯子出來了》《吹氣球》兩個小實驗,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空氣壓力這一科學現象,運用從實驗中獲得的新經驗解釋生活中的有趣現象,體驗空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活動中通過猜想—嘗試—分享—再嘗試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探究、發現空氣壓力的`存在,了解空氣壓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引發幼兒探究合理利用空氣壓力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感知塑料杯吹出及氣球吹不起來的原因,了解由空氣壓力產生的有趣現象。
2、能在實驗中主動探究、自主發現空氣是有力量的。
3、對科學游戲產生興趣,簡單了解空氣壓力對生活的幫助。
四、教學重難點
主動探究空氣壓力的有趣現象,了解其和生活的關系五、教學準備紙杯、塑料杯各19個,大飲料瓶、吸管、氣球各19個,記錄表1張、即時貼若干,磁鐵10塊,課件及視頻,六、教學過程(一)由游戲《壓不扁的瓶子》導入,引發幼兒對空氣壓力的興趣,知道空氣有力量。
1、課件:邀請幼兒進入米奇科學之旅,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游戲《壓不扁的瓶子》。提問:為什么瓶子壓不扁?瓶子里面充滿了什么?
小結:蓋上瓶蓋后,里面的空氣出不來,頂住了瓶子,所以使很大的勁也壓不扁。得出結論:空氣是有力量的。
(二)通過游戲《吹氣球》,
讓幼兒在探究中發現空氣是個大力士
1、游戲《吹氣球》,提問:米奇妙妙屋里的科學游戲可真有趣,咱們繼續出發,看看米奇又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2、通過吹氣球—猜想放到瓶子里的情況———嘗試操作———得出結論:放到瓶子里的氣球是吹不起來了,因為里面充滿了空氣,空氣真是個大力士。
(三)通過游戲《杯子出來了》,
讓幼兒了解空氣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1、教師出示兩個杯子(紙杯和塑料杯)。請幼兒猜想:把塑料杯子放到紙杯里,不用手的情況下,用什么方法可以讓塑料杯子出來?
2、幼兒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組織幼兒討論:杯子為什么飛出來了?
小結:空氣無處不在,它不僅可以讓我們呼吸,空氣的壓力還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四)通過分享交流、觀看視頻,
了解空氣壓力和生活的關系,萌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
1、交流:你知道生活中空氣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幫助?
2、觀看視頻,教師總結:空氣的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小朋友們從小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可以利用空氣的壓力的原理,創造出更多幫助人們生活的物品。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保鮮袋抓空氣,感受空氣是會動的、無所不在的。
2、用空氣袋自制玩具,體驗自制玩具進行游戲的快樂。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保鮮袋、夾子每人一份,彩色紙若干;
2、小碗每組一只。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活動。
1、師出示保鮮袋:這是什么?
2、師:對,這是廚房里用的小口袋,平時是用來裝食物的。不過今天它要來跟我們小朋友做游戲。可是小口袋說餓了,想吃的飽飽的再來玩游戲。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1、出示鼓的口袋:看,這只小口袋吃的飽飽的了,你們知道小口袋吃了什么才這樣胖乎乎的呢?(空氣)
2、幼兒自由猜想。
3、教師小結:對了,因為小口袋吃了空氣,所以才變得這樣胖乎乎的。
4、今天來了很多小口袋,請小朋友自己來想辦法來讓小口袋吃空氣,讓小口袋吃的飽飽的。
三、幼兒第一次裝空氣,感受空氣會動。
1、師:想一想怎么樣才能讓小口袋吃的飽飽的?(幼兒嘗試)
2、操作后提問:你的小口袋吃到空氣了嗎?
3、不成功的說說為什么?為什么氣很快就逃走了呢?(手要很快抓住袋子的嘴巴)
4、請成功的小朋友說說是怎么做的?
5、你讓小口袋吃飽了,你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好辦法?
6、請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一起學著做。
7、教師總結:把袋子的嘴巴張開,上下晃動;1、2、3抓住嘴巴,擰一擰,不要讓氣逃走哦!
8、幼兒跟著一起做。
9、我們把口袋的嘴巴放開,會怎么樣?
10、一起放開口袋,放走空氣。
11、小結:原來空氣是會動的。
四、第二次裝空氣,感受空氣是無所不在的。
1、你剛才在哪里抓到空氣的?(在自己的座位旁邊抓到了空氣)
座位的哪里抓到空氣了?那座位的這邊有沒有空氣呢?
娃娃家里有沒有?鋼琴這里有沒有空氣?圖書角那里呢?
2、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
師:小口袋吃飽了以后帶著它到老師這邊來。
3、提問:你的小口袋在哪里吃到了空氣?
小結: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在我們的四周圍、教室里、外面都有空氣。
4、師示范,請幼兒用小卡子卡住袋口。
5、小口袋休息。
五、自制活動。
1、出示裝飾上彩條的空氣袋,師:閉上眼睛,1、2、3,看看胖娃娃變的怎么樣了?
教師小結:變成了一個漂亮的風箏娃娃,怎么變得呢?
2、打扮胖娃娃:長尾巴長在哪里?(長在袋子的嘴巴上還是身體下面?)拿起長飄帶,脫去白衣服,輕輕按上去,按在身體的上面、下面中間都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彩帶的顏色和數量:老師裝了幾根彩帶啦?是什么顏色的呢?)脫下的白衣服放在小碗里。
3、提醒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可以相互幫助,也可以勇敢的'請客人老師幫忙。
六、戶外游戲活動。
1、師:你可以和口袋寶寶怎么玩?(拋、拍、吹、跑等)
2、幼兒自由玩。
師:我們帶著口袋寶寶出去玩吧!看誰的玩法多。
【活動建議】
1、抓空氣對中班幼兒來說有點難度,要強調晃以后快速抓緊袋口。
2、感受空氣無所不在這一特點時要從幼兒的身邊慢慢逐漸擴大到周圍,讓幼兒有比較直接的感受。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17、中班科學實驗教案《認識空氣》含反思
活動目的:
1、通過探索讓幼兒知道空氣的特征和重要性。
2、通過討論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醒幼兒綠化樹木能凈化空氣。
3、培養幼兒積極去探索、發現和觀察的能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袋,沖氣玩具,空玻璃瓶,兩只蠟燭,火柴等。
活動過程:
1、幼兒探索發現空氣的存在:
(1)請幼兒想辦法把桌上的塑料袋、沖氣玩具都鼓起來。(不能裝東西)
(2)提問:它們是怎樣鼓起來的?里面裝的是什么?
(3)請幼兒看看、摸摸、聞聞、嘗嘗空氣,有什么感覺?
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氣體。
實驗:將空瓶子瓶口朝下,垂直按到水底,然后慢慢將瓶子傾倒,看有什么現象發生?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
2、認識空氣
(1)讓幼兒閉上嘴巴,捏住鼻子,說出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小結:人和動物都離不開空氣,否則會因缺氧而死。
實驗:空氣助燃把兩只點燃的蠟燭粘在平板玻璃上,將大小不同的兩個玻璃瓶同時到扣在兩只蠟燭上,看有什么現象發生?為什么?
小結:空氣能幫助燃燒,大瓶里的空氣多,蠟燭燃燒時間長,小瓶里的空氣少,蠟燭燃燒時間短。
實驗:驗操作,探索活動。
1、身體里的空氣以小組的形式,請幼兒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氣,感知身體里空氣的存在。并將自己看到的現象記錄在記錄表上。
2、土里的空氣。
以小組的形式,幼兒分別把少量土慢慢的放入水槽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并將自己看到的現象記錄在記錄表上。
(四)幼兒集體討論。
1、讓幼兒自由交流討論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2、請各組輪流講述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五)教師小結:
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我們就會死掉,小動物和小花、小草,還有土也需要空氣,可是有的工廠排放出來黑黑的氣體,污染了我們的空氣,就會影響我們身體的健康,所以我們要一起來保護環境,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很健康。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環境呢?
你還知道空氣有那些用處?
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
結合幼兒的接受能力,老師簡單講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和動植物帶來的危害,教育幼兒要將衛生,保護環境,讓空氣保持清新。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的內容實際是很抽象的,如何能讓幼兒理解是個難點。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我設計了一個以幼兒動手操作為核心的活動過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在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感知了空氣的特點及作用。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幼兒既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也增強了自信心。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4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小實驗,了解空氣無處不在;
2、通過運用多種感官,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3、能夠使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感官,了解空氣無處不在的特性難點:對自然科學感興趣,并進行積極探索。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空氣的存在。
2、物質準備:塑料袋、盆、水、各種有縫隙的材料:海綿,絨布,大縫石頭,棉花,瓦楞板。
活動過程
一、發現空氣的存在,知道身體需要空氣(3分鐘)
1.現在請小朋友跟我一起玩個游戲:閉上嘴巴、用手把鼻子捏住。你有什么感受?(呼吸困難、很不好受……)
問:為什么不好受?放開手你在吸什么?(空氣)
小結:看來我們的身體需要空氣,沒有空氣我們就無法呼吸了,會很難受。
二、抓空氣(發現空氣特征)(5分鐘)
1、徒手抓空氣:
問:可是,空氣在哪呢?你能把空氣抓住么?(幼兒自由嘗試抓空氣)
2、道具抓空氣:
A師:你們看我這里裝的是什么?(空氣)現在你們每個人來拿一個塑料袋,可以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氣,待會告訴我:你的空氣是在哪里抓到的?(幼兒說在哪里找到具體地點)
B換個地方再抓一次。
小結:我們的教室到處都是空氣。
3.圍繞空氣,展開討論。
請你用小眼睛看一看、小鼻子聞一聞、小手摸一摸,仔細觀察空氣是什么樣的?總結: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氣體,而且我們的教室里到處都有空氣。
四、空氣無處不在(10分鐘)
1、教師操作實驗(3分鐘)
師:粉筆里有空氣么?請你注意我把粉筆放進水里后,水發生了什么變化(冒泡)。這些泡泡是什么呢?(空氣)這些小氣泡是藏在粉筆縫隙里的空氣。請你也找一找咱班還有那些物品里藏了空氣呢?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5分鐘)
提醒幼兒小心不要把水弄到外面,軟的東西壓出空氣
3、交流結果(2分鐘)你都在哪找到空氣了?
總結:原來到處都有空氣,不但我們的教室里有空氣,就連玩具里、棉花的縫
隙里都藏進了空氣,它真是無處不在啊!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5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發現空氣就在我們的身邊。
2.感受到空氣流動能傳播各種氣味。
活動準備:
1.較厚的紙。
2.將醬油、醋、麻油、黃酒、碎蘋果粒等裝在膠卷盒里,并標上號碼。
3.空氣清香劑或香水。
活動過程:
一、感覺空氣。
1.你知道空氣在哪里嗎?你能用什么辦法證明空氣在哪里呢?
2.幼兒各自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進行嘗試。
3.引導幼兒拿著厚紙靠近臉呼氣或吹氣,感覺空氣的流動。說說自己的感覺。(癢癢的、暖暖的)
4.引導幼兒用手像扇子一樣在臉旁扇動,再次感受空氣的流動與存在。
5.原來空氣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到處都有。
二、嗅覺大師。
1.給每組幼兒提供一套用來嗅聞的物品。
2.請幼兒閉上眼睛,逐一揮動、嗅聞,并記住膠卷盒上的號碼。
3.膠卷盒里裝的是什么東西?誰能聞出來,誰就是了不起的“嗅覺大師”。
4.是誰讓我們成為了“嗅覺大師?”(空氣)
三、神秘的氣流。
1.教師在活動室里悄悄地噴一些空氣清香劑,讓幼兒感受。
2.為什么我們的.活動室里到處都有香香的氣味呢?
3.因為空氣寶寶在我們的活動室里,它能幫我們聞到香香的氣味。
4.你最喜歡空氣寶寶給你帶來些什么香味?(花香、飯菜香、巧克力的香味,等等)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關于空氣的實驗活動,積極探究空氣的秘密。
2、幼兒通過實驗操作和生活聯想,發展其觀察力、探究力、說明性語言講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幼兒了解空氣是無處不在、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氣體;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知道空氣有助燃的作用。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重難點】
幼兒喜歡關于空氣的實驗活動,積極探究空氣的秘密。
幼兒了解空氣是無處不在、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氣體;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知道空氣有助燃的作用。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經驗:幼兒僅僅了解空氣的存在,但不能全面了解空氣的特點,也不了解空氣與我們生活的聯系,更不能夠用規范、準確、簡單明了的語言講述空氣的特點。
物體材料準備:幼兒每人提前收集一袋空氣、餐巾紙、一盆水、一個大的透明的缸、10個玻璃杯、10個塑料杯、10支蠟燭,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和實驗操作,激發幼兒探究欲望,同時了解空氣的無處不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所以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學啟蒙的關鍵,它將使幼兒永遠保持探究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利用有趣的科學操作活動,激發幼兒探究空氣特點的欲望。
1、教師提問,幼兒交流分享。
師:我們小朋友每人收集了一袋空氣,請問大家是從哪里收集的空氣?
師:除了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空氣,那空氣還會藏在哪里呢?
教師出示玻璃杯:杯子里有什么?
教師小結:原來空氣隨處可以收集到。
2、教師操作“杯子倒扣水中”實驗,幼兒觀察。
教師操作:將干干的餐巾紙塞入杯底,把杯子垂直倒扣著壓入水下,一會兒取出來,問“看看餐巾紙有什么現象?”
師幼討論:杯中的餐巾紙依然是干干的?水為什么進不了杯子?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教師小結:空氣不僅存在于我們隨處可以收集到的地方,也藏在杯子里。
3、全體幼兒操作“粉筆放入水中”實驗。
師:生活的環境中有空氣,杯子里藏著空氣,哪里還藏著空氣呢?
全體幼兒操作實驗。
師幼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粉筆里也藏著空氣。
師:大家想一想,空氣還會藏在哪里?
師:空氣在我們周圍,在杯子、粉筆、衣服、鞋子里,還有田野
里、天空中。許多地方都有空氣,請用一個詞語來描述空氣的存在。
教師小結:空氣是無處不在的。
(教師通過活動前引導幼兒隨處收集空氣并表述出其收集來源的環節,讓幼兒直接體驗并感受“空氣無處不在”,活動設計即巧妙又富有說服力。同時,教師在進行第一個“杯子倒扣水中”實驗時,鑒于幼兒的操作經驗不足便為其進行直接的示范與演示,這不僅保證且規范了實驗的準確性,也為幼兒接下來的親身實驗做好指導與鋪墊。)
二、觀察、交流、討論,使幼兒進一步了解空氣的特點。
師:空氣無處不在,那空氣是什么樣子的呢?現在請看看周圍的空氣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圖標
教師小結:原來空氣不僅無處不在,空氣還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
(教師在引導幼兒討論“空氣是什么樣子的?”時針對幼兒表述經驗不足的實際,通過“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充分調動幼兒感知覺,以此幫助幼兒理解與表達,這也體現了教師別具匠心的引導方式,最大限度激發了幼兒的發散思維。同時,圖標的出示更加深了幼兒對于空氣特點的了解與認知。)
三、互動游戲和實驗操作,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究能力,同時全面了解空氣的用途。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明確指出:“要積極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及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在此環節中運用互動游戲、實驗操作,與實際生活中的現象相結合,培養幼兒初步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我們知道了空氣無處不在、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氣體,那么空氣有什么用途呢?
1、“屏息10秒”互動游戲。
互動游戲:師幼一起閉緊嘴,捏住鼻子,屏住呼吸10秒。
師:大家剛才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
總結得出結論:人需要空氣,沒有空氣,人會窒息而死。
出示圖片提示
師:除了人類需要空氣,誰還還需要空氣?
教師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2、師幼分別操作“燃燒需要空氣”的實驗。
師:還有一種特殊的事物需要空氣,大家想不想知道?
教師操作實驗,幼兒觀察。
師:蠟燭為什么慢慢熄滅呢?用杯子將燃燒的蠟燭與外界的空氣隔離,空氣進不去,蠟燭就熄滅了。所以說明了誰還需要空氣?
得出結論:燃燒需要空氣。
幼兒分組做實驗,觀察火焰的變化。
師:杯子將燃燒的蠟燭與外界的空氣隔離,能使蠟燭熄滅,那如果我們家做飯時油鍋著火了,怎么辦?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可以將安全小知識告訴自己的家人,我們年齡太小,很危險,所以不能自己獨立操作。
(教師利用互動游戲,使幼兒真實體驗到了空氣對人類的'用途,接著引導和追問的方法,使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動物和植物也需要空氣。教師還運用具體形象的圖標來表示火焰的變化,進一步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究能力。最后教師還借用實驗來引導幼兒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充分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四、生活遷移
師:剛才提到空氣對于人類如此重要,可是請看圖片,由于個別人們垃圾亂堆亂放、大量砍伐樹木,汽車尾氣和工廠有害氣體排放,使我們的空氣被污染,那我們應該怎樣做?
幼兒交流討論想法。
教師小結:希望大家成為環境小衛士,時刻提醒周圍人們保護我們的環境,相信我們會生活在一個清新的環境里。
(本環節教師通過圖片引導幼兒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巨大危害,激發其保護環境的意識,這也真正實現了科學活動“學以致用”引導其利用科學經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即科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活動延伸】
1、幼兒每人拿一個塑料袋,到戶外收集空氣,放飛“風箏”。
2、將衣服、氣球、杯子、蠟燭、毛巾等更多的材料投放在區域中,幼兒可以自主操作,進一步觀察、探究空氣的秘密。
3、發放調查表進一步深入探索、了解空氣的秘密。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7
實施策略
為了更好的實現幼兒科學教育目標與價值,幼兒園的研究團隊群策群力,歸納總結了幼兒科學活動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四環教學法"。
第一環:創設情境--激情引趣(從經驗入手)
第二環:問題引路--猜想設疑(從問題入手)
第三環:操作實踐--探究發現(從操作入手)
第四環:表達交流--解決問題(從生活入手)
本次活動,通過游戲《壓不扁的瓶子》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而《杯子出來了》《吹氣球》兩個小實驗,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空氣壓力這一科學現象,運用從實驗中獲得的新經驗解釋生活中的'有趣現象,體驗空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活動中通過猜想-嘗試-分享-再嘗試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探究、發現空氣壓力的存在,了解空氣壓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引發幼兒探究合理利用空氣壓力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感知塑料杯吹出及氣球吹不起來的原因,了解由空氣壓力產生的有趣現象。
2.能在實驗中主動探究、自主發現空氣是有力量的。
3.對科學游戲產生興趣,簡單了解空氣壓力對生活的幫助。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主動探究空氣壓力的有趣現象,了解其和生活的關系
教學準備
紙杯、塑料杯各19個,大飲料瓶、吸管、氣球各19個,記錄表1張、即時貼若干,磁鐵10塊,課件及視頻
教學過程
(一)由游戲《壓不扁的瓶子》導入,引發幼兒對空氣壓力的興趣,知道空氣有力量。
1.課件:邀請幼兒進入米奇科學之旅,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游戲《壓不扁的瓶子》。提問:為什么瓶子壓不扁?瓶子里面充滿了什么?
小結:蓋上瓶蓋后,里面的空氣出不來,頂住了瓶子,所以使很大的勁也壓不扁。得出結論:空氣是有力量的。
(二)通過游戲《吹氣球》,讓幼兒在探究中發現空氣是個大力士
1.游戲《吹氣球》,提問:米奇妙妙屋里的科學游戲可真有趣,咱們繼續出發,看看米奇又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2.通過吹氣球-猜想放到瓶子里的情況---嘗試操作---得出結論:放到瓶子里的氣球是吹不起來了,因為里面充滿了空氣,空氣真是個大力士。
(三)通過游戲《杯子出來了》,讓幼兒了解空氣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1.教師出示兩個杯子(紙杯和塑料杯)。請幼兒猜想:把塑料杯子放到紙杯里,不用手的情況下,用什么方法可以讓塑料杯子出來?
2.幼兒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組織幼兒討論:杯子為什么飛出來了?
小結:空氣無處不在,它不僅可以讓我們呼吸,空氣的壓力還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四)通過分享交流、觀看視頻,了解空氣壓力和生活的關系,萌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
1.交流:你知道生活中空氣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幫助?
2.觀看視頻,教師總結:空氣的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小朋友們從小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可以利用空氣的壓力的原理,創造出更多幫助人們生活的物品。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8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欲望,萌發幼兒初步的科學意識。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4、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塑料袋、氣球、玻璃杯、土塊、、蠟燭、奶瓶等材料。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語,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鼓勵幼兒分組自由探索:找找空氣在哪里。
(1)請幼兒分別用塑料袋在活動室及戶外“裝”一袋空氣,并請幼兒說出自己是從哪里裝的。
(2)請幼兒將土塊放到水里看一看會發生什么現象?(有氣泡冒出)再用吸管向水里吹氣,發現了什么?(有氣泡冒出)使幼兒初步感知土里有空氣。
(3)出示醬油、醋、橙汁等,請幼兒觀察品嘗,說出什么顏色?什么味道?提問:空氣有沒有味道?有沒有顏色?
教師小結:空氣是無色、無味的,它就在我們周圍,我們周圍到處有空氣。
3、了解空氣的作用
(1)請幼兒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2)點燃蠟燭,請幼兒用玻璃杯慢慢罩住,問幼兒發現了什么?(蠟燭慢慢熄滅了)幼兒思考空氣還有什么作用?
(3)師幼一起討論空氣的作用和用途,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4、教師講解小火箭的制作方法(師幼共同制作)。
5、制作完成后,讓幼兒各自展示自己的火箭,看誰的'火箭發射的高。
6、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火箭會飛起來?萌發他們初步的科學意識。教師向幼兒講解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情況,使幼兒感受作為一名中國的自豪感。
7、帶幼兒到戶外玩小火箭,結束游戲。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9
設計意圖:
幼兒天性具有好奇心,對于幼兒的活動,我們要有目的地投放操作材料,為幼兒探究神秘的空氣創設了條件,并將幼兒《找空氣》的探究過程進行了分析,讓每個孩子思維火花的碰撞,達到探究的目的。
游戲推進1:
活動目標:
嘗試用游戲的方式感知空氣,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無處不在的。
游戲推進2:
活動目標調整:
嘗試找空氣,感知空氣的存在與性質。
游戲推進3:
活動目標調整:
1.感知紙團不濕與空氣有關。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紙不濕的方法,感受空氣中壓力的存在。
活動價值與反思:
1.幼兒的科學區域操作離不開材料,根據《指南》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目標,通過觀察簡單的塑料袋觀察,到幼兒嘗試探究杯子,水,紙巾等尋找空氣探究的本領。
2.讓幼兒充足的探索、發現是幼兒科學學習的過程。
3.大膽讓每個幼兒進行探索與思考,操作與感知,思維火花的碰撞,達到我們《找空氣》的目標。
1.選用吸管吹泡泡,感知吹泡泡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項
(1)談話活動: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游戲。
(2)呈現材料(吸管、泡泡液),請幼兒用吸管自由吹泡泡。吹之前提示幼兒注意事項,比如:只能往外吹,不能吸。注意別把泡泡液灑在外面和身上等等。
(3)幼兒自由吹泡泡,教師提示個別幼兒慢慢吹,才能吹出大泡泡。如果有個別幼兒灑出泡泡液,提示幼兒用小毛巾擦干凈。
2.嘗試運用多種特別的材料吹泡泡,了解吹泡泡工具的共同特點。
(1)討論: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吹出泡泡。
(2)教師一一呈現蒼蠅拍,漏勺、鞋刷、鑰匙等材料,請幼兒猜想是否可以吹出泡泡。教師可以一次呈現一種材料詢問幼兒是否可以吹出泡泡,統計一下認可的人數,并記錄下來(記錄在“猜猜”一欄中)。
(3)每個幼兒四種材料,分別進行實驗驗證。請幼兒把能夠成功地吹出泡泡的材料收集到一個筐子中,把不能吹出泡泡的材料放進自己手中的材料袋中。再次統計人數,記錄在前面的實驗統計表中。對于幼兒吹不出泡泡的材料,教師帶領幼兒重新試一試,盡可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成功!
(4)交流分享:哪一種材料能吹出泡泡?哪一種吹不出泡泡?
(5)探究泡泡是從哪里出來的。請幼兒認真觀察,感知材料的共同特點。
小結:蒼蠅拍、漏勺、鞋刷、鑰匙等材料能吹出泡泡,是因為它們都有小洞和間隙,有小洞和間隙的材料就能吹出泡泡。
3.創造性地遷移和運用經驗,自制吹泡泡工具。
(1)探索如何利用樹葉制作吹泡泡的工具。
①呈現樹葉,請幼兒觀察,詢問:用樹葉可以吹出泡泡來嗎?為什么?
②每人一片樹葉,請幼兒嘗試用樹葉吹出泡泡。
③討論交流:自己是如何把樹葉變成吹泡泡的工具的?
小結:在樹葉上穿出小洞就可以吹出泡泡。
(2)探索如何改變銅絲形狀制作吹泡泡的工具。
①呈現銅絲,詢問幼兒:用銅絲可以吹出泡泡來嗎?怎樣做就可以讓銅絲變成吹泡泡的工具?
②每人一根銅絲,請幼兒嘗試用銅絲吹出泡泡,并請幼兒相互交流。
小結:改變銅絲的形狀,扭出任意形狀的小孔或間隙就可以吹出泡泡。
4.活動結束
(1)吹泡泡大賽:比比誰能吹出最大的泡泡。
(2)延伸辯論: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會吹出不同形狀的泡泡嗎?
吹泡泡幾乎是每個小孩子特別喜歡的游戲。現在的孩子們吹泡泡都是用買來的工具和材料,沒有機會自己制作吹泡泡的工具和泡泡液,由此.我們可以找到兩個探究點。一是自制吹泡泡工具,二是自制泡泡液。馬老師設計的“吹泡泡”活動聚焦在吹泡泡的工具上,符合中班幼兒的興趣,特點和能力,又具有可操作性和變化性。幼兒園的`科學探究活動應該讓幼兒親身經歷真實的研究過程,“吹泡泡”活動就是圍繞這一理念,通過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操作活動,讓幼兒探究吹泡泡工具的多樣性和可變性。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很重要的一點是尋找到一個既讓幼兒感興趣,又值得挖掘的、有意義的探究點(如吹泡泡工具),這個探究點引發的探究活動可以層層遞進,可以連接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發展目標,教師的任務就是創造條件,為幼兒的自主探究搭建階梯,提供有效的支持。
此活動的核心目標有兩個:一是探索各種吹泡泡的工具,了解有小洞和洞隙的材料能吹出泡泡;二是嘗試改變物體的形狀,自制吹泡泡的工具。這兩個目標之間具有密切的邏輯關系,后面目標的實現依賴前面的目標,是前面的目標的遷移運用,體現的是幼兒運用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活動聚焦在吹泡泡的工具上,尤其是第二次操作活動,即運用“蒼繩拍、漏勺、鞋刷、鑰匙”等特別的材料吹泡泡這個環節既有創意,可以開拓幼兒的思路,又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幫助幼兒感知吹泡泡工具盡管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但具有共同特點。只有找到它們的共同點(有小洞或間隙),才有可能在后面的環節中,把樹葉和銅絲。
正規的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很重要的一點是尋找到一個既讓幼兒感興趣,又值得挖掘的、有意義的探究點(如吹泡泡工具),這個探究點引發的探究活動可以層層遞進,可以連接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發展目標,教師的任務就是創造條件,為幼兒的自主探究搭建階梯,提供有效的支持。
1.在觀察、探索、操作中創造性自制吹泡泡的工具體驗做吹泡泡科學實驗的樂趣。
2.了解運用不同形狀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這一科學現象。
3.學習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1.安全提示:活動前注意提醒幼兒吹泡泡時只能往外吹氣,不能像喝飲料那樣往嘴里吸;不要對著其他人的面部吹,要尋找空的地方玩泡泡;玩泡泡過程中要注意濕滑地面,小心摔倒。
2.幼兒和家長一起準備實驗材料,在泡泡水制作過程中,家長可以用語言提醒幼兒各種材料的用量,讓幼兒自己動手配制。
3.在選擇不同形狀工具吹泡泡時,先鼓勵幼兒猜測吹出來泡泡的形狀,然后再操作,最后檢驗猜測結果。
觀察:經過操作觀察,幼兒得出結論:泡泡水不會發霉的原因是泡泡水里面混有茶葉水,而把泡泡水封閉起來,不暴露在空氣中就不會發霉。
指導重點:只能往外吹,不能吸。注意別把泡泡液灑在外面和身上。
分析:在泡泡水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先用語言提醒幼兒各種材料的用量,讓幼兒自己動手配制。
觀察:經過操作感知,幼兒得出結論:在提供了打蛋器,小漏鏟,飯勺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操作中逐步發現吹泡泡工具的特點。
指導重點:觀察比較猜想結果和操作結果是否有不同。
分析:幼兒對材料分別進行實驗驗證。交流分享出:哪一種材料能吹出泡泡?哪一種吹不出泡泡?知道了這些材料能吹出泡泡,是因為它們都有小洞和間隙,有小洞和間隙的材料就能吹出泡泡。
觀察:探究泡泡是從哪里出來的,感知材料吹出來的泡泡的共同特點。
指導重點:在選擇不同形狀工具吹泡泡時,先鼓勵幼兒猜測吹出來泡泡的形狀,然后再操作,最后檢驗猜測結果。
分析:了解運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這一科學現象。
觀察:創造性地遷移和運用經驗,自制吹泡泡工具。知道在樹葉上穿出小洞就可以吹出泡泡和改變茅根的形狀,扭出任意形狀的小孔或間隙就可以吹出泡泡。
指導重點:(吹泡泡大賽)比比哪種材料能吹出最大的泡泡。
分析:在觀察、探索、操作中創造性自制吹泡泡的工具,體驗做吹泡泡科學實驗的樂趣。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知道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3、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重點:
感知空氣
活動難點:
了解空氣
活動準備 :
空箱子一個,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塑料袋、氣球、吸管、口杯等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
一、開始部分。
律動,幼兒聽音樂《十個印第安人》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認識空氣。
1、空氣的特點。
教師通過做游戲請幼兒用鼻子聞一聞,耳朵聽一聽,小手摸一摸,然后說一說禮物的特點,請大家來猜一猜,這個箱子里邊到底裝的是什么禮物?
小結:空氣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
2、了解空氣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1) 請幼兒閉上自己的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憋得喘不上氣來,因為我們的`身體里沒有空氣。)
(2) 請幼兒做深呼吸再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受?為什么?(這次我們能堅持一會了,不是那么憋的荒了,因為我們肚子里吸進空氣了。)
還有哪些東西離不開空氣呢?(動植物)
3、空氣在哪里。
老師激發幼兒興趣:“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和空氣玩一玩游戲,好不好?”
“可是空氣在哪里呢?誰知道?”
(1) 幼兒自由發言。師小結:其實空氣無處不在,到處都是,現在我們想辦法把空氣裝起來。
(2)教師給幼兒提供教材(氣球、塑料袋、吸管、口杯等)讓幼兒找空氣,并把它裝起來。
(3)用吸管對著手吹,告知幼兒空氣還是流動的,這就叫做風。
(4)幼兒交流:還有什么東西可以裝空氣?(瓶子可以裝空氣、輪子有空氣、衣服兜里有空氣等等)
小結: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三、結束部分。
《空氣娃娃》的制作
方法:把塑料袋裝進空氣打結,做娃娃頭;用口杯做娃娃身體;用吸管做娃娃尾巴;用準備好的圖形做娃娃的耳朵、眼睛、鼻子、嘴 。
活動延伸:
幼兒和家長共同給空氣娃娃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我參加國培所上的一節公開課。幼兒是從培訓所在地幼兒園找的大班的孩子,課堂上幼兒很興奮,參與也很積極。幼兒通過看、聽、聞、做對空氣有了新的認識、了解。在空氣娃娃的制作中,也懂得了廢物利用。這節公開課得到了老師和其他學員的認可。
但是課后,我也發現存在許多的問題:
1、課前應和幼兒有一些必有的交流,這樣就可以避免授課中出現冷場。
2、教具出示的順序應考慮到整個課程的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幼兒打翻口杯里的水。
3、時間安排不夠,結束部分處理不到位。結束部分計劃指導幼兒做完空氣娃娃,可是我剛講解完畢時間就到,慌亂之下結束授課。我應該講解完畢之后,把制作娃娃部分留給幼兒和家長做親子游戲。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11
【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2、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棉花、香煙、瓶子。
2、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
3、自攝的有關空氣污染的錄像片。
【活動過程】
1、了解空氣遭受污染的情況
(1)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請小朋友認真看錄像,想一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放映自攝錄像片,請幼兒觀看。鏡頭一:滿天飛揚的塵土;鏡頭二:汽車、摩托車排出的廢氣;鏡頭三:工廠煙囪飄出的黑煙;鏡頭四: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鏡頭五:燒香、放鞭炮時的繚繞煙霧;鏡頭六: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有什么危害?
2、感知不潔空氣對人體的危害
(1)現在我們來做實驗,方法是現在瓶子里放一團雪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點燃的香煙放進瓶子。
(2)在等待實驗結果的過程中,播放課件《人圖上半身內部器官圖》,重點突出呼吸道,顯示空氣在體內的循環現象及其過程。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空氣在人體內的“流動”過程,請你們想一想如果人吸進了含有尼古丁的空氣,會有什么影響?
(4)向幼兒展示實驗結果——瓶子及一部分棉花被熏黃了,請幼兒聞一聞瓶子里的氣味,說說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顯示人體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后呼吸器官受損的情況。顯示方法是設置一道黑色氣流進入呼吸道,把整個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結:如果我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身體危害很大。
3、鼓勵幼兒學做“環保小衛士”。
(1)鼓勵幼兒爭當“環保小衛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氣的行為,讓空氣變得更潔凈。
(2)幼兒操作鼠標,在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上找出污染空氣的行為。
(3)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減少空氣污染,保護身體健康。(如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不隨便亂扔垃圾)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留意觀察日常生活中還存在哪些污染空氣的事,并能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12
目的:
1、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2、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準備:
1、棉花、香煙、瓶子。
2、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
3、自攝的有關空氣污染源的錄象片。
過程:
一、了解空氣遭受污染的情況
1、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下面請小朋友們認真看錄像,想一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放映自攝錄像片,請幼兒觀看。
鏡頭一:滿天飛揚的塵土;
鏡頭二:汽車、摩托車排出的廢氣;
鏡頭三:工廠煙囪飄出的黑煙;
鏡頭四: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鏡頭五:燒香、放鞭炮時的`繚繞煙霧;
鏡頭六: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會有什么危害?
二、感知不潔空氣對人體的危害
1、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方法是先在瓶子里放一團雪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點燃的香煙放進瓶子。
2、在等待實驗結果的過程中,播放自制電腦教學軟件《人體上半身內部器官圖》,重點突出呼吸道,顯示空氣體內的循環現象及其過程。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空氣在人體內的"流動"過程,請你們想一想如果人吸進含有尼古丁的空氣,會有什么影響?
4、向幼兒展示實驗結果--瓶子一部分棉花被熏黃了,請幼兒聞一聞瓶子里的氣味,說說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顯示人體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后呼吸器官受損的情況。顯示方法是設置一道黑色氣流進入呼吸道,把整個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結:如果我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人體危害很大。
三、學須知"環保小衛士"
1、鼓勵幼兒爭當"環保小衛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氣的行為,讓空氣變得更潔凈。
2、幼兒操作鼠標,在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上找出污染空氣的行為。如果選擇正確,背景天空會變成淺藍色,并出現紅色"★"圖案;如果選擇錯誤,則背景仍為灰色,并出現"×"圖案。
3、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減少空氣污染,保護身體健康。(如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在生活區焚燒垃圾等。)
活動延伸:留意觀察日常生活中還存在哪些污染空氣的事,并能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13
活動目標:
1、 感知空氣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 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 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毛巾、玻璃杯子、塑料袋若干、蠟燭、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問好:律動《早上空氣真正好》
2、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不想看啊!
(想)那小眼睛可要仔細看喲!
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還是濕的呢?
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樣的毛巾啊?
是塊干毛巾。這是什么呀?
(杯子),老師現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們猜猜毛巾會不會濕?
(請你說……),那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濕了沒有呢?
小朋友用手摸摸,濕了沒有呀?
(沒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卻沒有濕,是不是很神奇呢?
請小朋友做這個實驗。
現在,老師再來變個魔術,這是(毛巾),這是(杯子),我們也要要把毛巾放進杯子里面,這次老師是斜斜地放進水里,小朋友仔細觀察噢!
看一看會發生什么現象(氣泡產生)。
小朋友,猜猜毛巾有沒有濕(你說說看……)到底毛巾濕了沒有?
讓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濕了沒有?(濕了)。
為什么毛巾會濕了呢?
這一次啊,老師的杯子是斜斜地放進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氣,空氣跑出來了,小朋友說說,什么跑進去了?
對空氣跑出來了,水就跑進去了,所以我們的毛巾就會濕了,誰還想嘗試這個實驗,請小朋友實驗。
第一次毛巾沒有濕,是因為空氣跑出來了沒有(沒有),所以毛巾是干的。第二次毛巾濕了,是因為斜著放進去,空氣出來了,水進去了,所以毛巾濕了。
剛才老師給你們變了兩上關于空氣的小魔術,好看嗎?(好看)
那么空氣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呢?接下來我們來做個實驗。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袋子),還有一封信,大一班小朋友們收,哦!
給小朋友們寫信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請小朋友讀信的內容。請小朋友和我一起說咒語那你嘎嘎那你嘎嘎,賜予我力量吧!
用袋子捉空氣,看看老師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用紅色袋子從桌子底下捉了一袋),誒,我捉了袋空氣,你說說我是從哪里捉到的呀?(用白色的更大的袋子從四周,再用最大的藍袋子從拐角捉)……
我在旁邊也捉了一大袋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想)
請小朋友從老師這兒每人拿一個袋子,你們都有了嗎?(都有了),現在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后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得空氣又多又快?(你真能干!)
現在,我們把袋口慢慢張開,用眼睛看一看空氣,你們能看得見袋子里面的空氣嗎?(看不見)對,空氣是看不見;袋子里的空氣有顏色嗎?(沒有顏色)空氣是沒有顏色的。(同樣的方法再來捉)袋口張開,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袋子里面的空氣有氣味嗎?對,空氣是沒有味道的;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里摸一摸,小手能摸到袋子里面的空氣嗎?空氣是摸不著的。我們去到別的地方去捉捉空氣,好不好?試試能不能捉到空氣呢?(播放背景音樂帶幼兒到各個地方去捉空氣)。好,請小朋友把袋子放回來。我請小朋友相互說一說,你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你告訴旁邊的小朋友你是在哪里捉到空氣的,自由發言)。
好了,你們剛才是不是在各個地方都捉到了空氣?那小朋友你們說空氣能看得見嗎?有顏色嗎?有味道嗎?能摸到嗎?
原來,我們到處都有空氣,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東西,實際上空氣是的確存在的,我們用小手扇一扇空氣,有什么感覺?再用小嘴巴吹吹空氣,又有什么感覺?這說明空氣是存在的、是流動的。
出示蠟燭,嘗試不用嘴用什么東西可以把蠟燭弄滅,杯子,蠟燭是慢慢滅的嗎?再次點燃蠟燭感覺蠟燭是怎么滅的,請小朋友們來說說蠟燭為什么滅了,因為空氣支持蠟燭燃燒,蠟燭燃燒需要空氣,當杯子里的空氣用盡了,蠟燭就會慢慢滅了。就像我們一樣,把嘴巴閉緊,用收捏住鼻子,感覺到什么了?很難受,對我們人類生存需要空氣。
如果我們不呼吸到新鮮空氣,我們就會死亡,所以小朋友們要愛護環境,愛護環境要做些什么呢?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
活動結束: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就玩到這里,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探討愛護環境的方法并一起玩這個游戲,小朋友再見!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14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魔術形式引入主題
師:魔術表演
老師把一張紙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動作,可以輕輕跑,可以隨意擺動胳膊,紙不落地。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每人一張紙,讓幼兒把紙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動作,不能讓紙落地。
讓幼兒說一說誰的手掌吸住了紙,是怎么做到的?
幼兒:把紙直接放在手掌上,跑起來
2、師:哪個小朋友來試一試,是用什么方法讓紙吸在手上的?
幼兒:把紙放在手掌上,轉起來、擺動手臂
3、解答:
把紙放在手掌上不動,手上的紙就會掉下來,當我們的手掌揮動起來的時候,空氣也會運動起來,它們使勁的把紙按在手掌上,所以紙就牢牢的吸附在手掌上了。
4、老師吹出泡泡
三:出示泡泡液、紙筒
(1)師:紙筒里面有什么?
幼兒:空氣
師:我們怎么感覺紙筒里有空氣呢?
(2)操作嘗試:
小朋友們一起玩一玩吹泡泡!
四:實驗操作
1.幼兒自主探索嘗試
四個小朋友一組圍在桌子邊,桌子上有一個小盆,里面盛有泡泡液,每個小朋友一個圓筒不用嘴巴和鼻子吹出泡泡。
師:之前我們已經體驗過了吹泡泡,接下來我要加大難度,不能用嘴巴和鼻子吹,看哪位小朋友能變出泡泡?
師:告訴老師,你們是用什么好辦法讓紙卷筒吹出大大的泡泡的?
幼兒實驗討論回答
解答:紙筒里面有空氣寶寶,我們將紙筒一端粘上泡泡膜,當我們將紙筒向泡泡膜的`另一端方向揮動,周圍的空氣寶寶就進入到紙筒中,紙筒中的空氣寶寶被擠壓推出紙筒,觸碰到了泡泡膜于是便形成了泡泡。
2拓展
接下來我再來為你們表演一個魔術。
解答:紙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水,然后再把另一端放進水里,這時紙筒向下壓,水寶寶們進入紙筒內,紙筒里的空氣寶寶們受到擠壓,慢慢上升,然后觸動了泡泡膜,就出現了大大的泡泡。
五:活動延伸
把紙筒一端沾上泡泡水,另一端放到沙堆里,會不會出現泡泡?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15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樂、袋子、蠟燭、打火機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細了!
2、教師: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還是濕的呢?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樣的毛巾啊?是塊干毛巾。
3、教師:這是什么呀?(杯子)老師現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們猜一猜毛巾會不會濕?(請你說一說)
4、教師:那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濕了沒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濕了沒呀?(沒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卻沒有濕,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氣原理。
1、教師:老師再來變一個魔術,這是什么?(毛巾)這是什么?(杯子)我們也要把毛巾放進杯子里面,這次老師是斜斜地放進水里,小朋友仔細觀察哦。看一看會發生什么現象。(氣泡產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沒有濕呢?(請你說說看)
2、教師:到底毛巾濕了沒有?讓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濕了沒有?(濕了)為什么會濕了呢?
3、教師:這一次啊,老師的杯子是斜斜地放進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氣,空氣跑出來了,小朋友說一說什么跑進去了?(水)空氣跑出來了,水就跑進去了,所以我們的毛巾就會濕了。而第一次沒有濕,是因為空氣跑出來了沒有?(沒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剛才老師給小朋友變了兩個關于空氣的小魔術,好看嗎?
(三)身邊捕捉空氣,感知空氣。
1、教師:那么空氣它在哪里呢?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氣,看看老師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用袋子從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氣,你們說一說我是從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師:老師捉了一袋子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老師幫你們每人準備好了一個袋子,(首先讓孩子問一問,摸一摸,感知袋子里沒有味道)現在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后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空氣又多又快?
3、教師:現在請小朋友用眼睛看一看,你看見了什么? (什么也看不見),打開袋子聞一聞,有沒有什么味道?(沒有)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里摸一摸,能摸到空氣嗎?
總結:原來,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空氣,實際上空氣是存在的。我們用小手扇一扇空氣,有什么感覺?說明空氣是存在的、流動的
(四)與空氣寶寶做游戲。
1、教師:小朋友們玩過氣球嗎?(玩過)今天老師也請你們來玩氣球,不過,你們先想一想,怎樣讓氣球變大呢?(讓小朋友自己總結、自己說)
教師小結:誰吹的氣多誰的氣球就大。氣球寶寶累了,我們讓它在邊上休息一下。
(五)感知空氣的作用
1、將蠟燭點燃,用玻璃杯罩住,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2、用手捏住鼻子閉上嘴巴,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師小結:玻璃杯罩的蠟燭很快會熄滅是因為蠟燭把杯子里面的空氣燃燒完了,因為空氣可以支持燃燒。人沒有了空氣會很難受,呼吸困難。
(六)保護空氣,爭做環保小衛士。
1、世界上除了我們人類需要空氣外,哪些東西還需要空氣呢?
2、教師:我們雖然離不開空氣,我們需要怎樣的空氣呢?是干凈的空氣還是受到污染的`空氣呢?如果我們吸進了不干凈被污染的空氣就會生病,對我們的身體就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空氣。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呢?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干凈,我們吸入干凈的空氣,我們的身體才會棒棒的,身體才會健康。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02-01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01-02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07-26
中班科學教案空氣03-25
中班科學找空氣教案12-13
空氣中班科學教案01-23
中班科學《讓空氣更干凈》教案03-28
中班科學教案《空氣的秘密》11-21
中班科學優質教案《神奇的空氣》04-05
中班科學空氣教案20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