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8篇(精)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制作蝴蝶,感知春天大自然的美麗。
2、學會剪簡單的對稱紋樣,并用線描畫對稱裝飾作品。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共同完成“百蝶圖”。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5、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百蝶圖”背景、訂書機或者透明膠。
3、人手一份制作工具(剪刀、紋樣紙、油線筆、小簍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師:孩子們,春天到了,外面的景色變得非常美麗,我們一起去郊游吧。(伴隨音樂做動作進教室到座位)二、看課件1、師:孩子們,看我們來到了哪里?(草地上)看到了什么?(花兒開了)美不美啊?
我們一起來學學鮮花開放的樣子。
學得真好!這么多美麗的花,會把誰給引來呢?(原來是蝴蝶也飛來了)這些蝴蝶都有什么?大,考吧、幼,師,網(翅膀和觸角)翅膀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
小朋友一起來學蝴蝶飛一飛。
2、用探照燈師:我們來看這只蝴蝶,它是什么樣的?翅膀上的紋樣是什么樣的?(對稱的)三、示范1、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剪一只美麗的蝴蝶和它做朋友呢?
(看課件步驟邊念自編兒歌)小小紙兒擺擺正,沿著虛線折一折,線兒折在紙外面,剪刀繞著線兒走,剪啊剪啊剪啊剪,一只蝴蝶飛來了。
2、蝴蝶身上還沒有花紋,不夠漂亮,我們還要給它打扮打扮、你想用什么圖形來打扮蝴蝶呢?
(在白板上進行示范,并提醒幼兒在另一片翅膀上要畫上對稱的.圖形)請小朋友來嘗試、四、幼兒制作蝴蝶、教師提醒并指導。
五、將制作好的作品展示到背景圖上,制作成“百蝶圖”。
六、評價幼兒作品。
這幅“百蝶圖”美不美啊?你認為哪只蝴蝶最漂亮?為什么?我們帶著蝴蝶一起回到教室,一起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吧!
(跟隨蝴蝶找花的音樂飛出教室)
活動反思:
首次進行鉛筆屑貼畫,顯然幼兒的興趣很濃,能跟著老師的講解的方式,進行卷的練習,但是平時幼兒缺乏這個嘗試,所以卷出來的鉛筆屑經常會斷,不夠完整,而做出來的蝴蝶也不是很漂亮。<>同時,因為鉛筆屑相對比較小,使用油畫棒添畫蝴蝶的身體部位就比較難,以后還是要準備一些彩色筆,這樣的效果可能會比較好。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說什么?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
在別人家里我們要怎樣表現?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么?
二、展開
1.經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么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里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境布置“家”進行游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學做小記者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讓幼兒懂得“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而處于中班年齡的幼兒正是眼里只有自我,認為家里的人關心自己、愛護自己是理所應當的,而自己卻不懂得體貼大人的辛苦,適時的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尤為重要。因此利用社會活動我設計了這節課《愛》。
活動目標:
1、體驗對媽媽的愛,感受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2、培養幼兒愛家人,愛老師,愛同伴的情感。
3、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動作以及其他方法表達對周圍人的愛。
活動準備:
1、電視廣告片段;
2、PPT課件;
3、音樂《如果愛我就親親我》。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兒歌:走一走,走一走,媽媽寶寶手拉手,跳一跳,跳一跳,媽媽看我有多高,跑一跑,跑一跑,媽媽追著寶寶跑,坐一坐,坐一坐,我們幸福又快樂。
教師:“剛才我們說的這個兒歌,讓我們知道媽媽跟寶寶又跑又跳的玩的特別開心,那媽媽和你除了做游戲,媽媽還做過什么事情,讓你覺得特別幸福、開心?”
教師:“老師這有一段讓人覺得幸福開心的電視,你們想看嗎?”
二、 欣賞廣告,感受媽媽的愛,引出一句話,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A(廣告1:海苔)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是什么的廣告?廣告里的一家人手里拿的都是什么?你吃過嗎?誰買的?教師:“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幼兒:“因為媽媽愛我們。”
B(廣告2:公益廣告媽媽洗腳)
1、提問:這個廣告告訴我們什么事情?告訴我們該怎么做?
(給媽媽洗腳;要對媽媽好;媽媽給奶奶洗腳,我給媽媽洗腳)
2、學一學廣告里的寶寶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幼兒學著端水,然后說“媽媽洗腳”,再幫媽媽洗洗,揉揉腳,最后說“我也給你講小鴨子的故事”)
3、看媽媽為什么笑了?(看到寶寶這么愛媽媽,媽媽的心理會高興。)
4、教師:"視頻里的小朋友愛他的媽媽,所以給她媽媽洗腳,那我們也愛我們的媽媽,那你可以為我們的媽媽做些什么事讓媽媽高興呢?".......比如媽媽下班回家,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三、拓展思維:愛的多種表達方式。
1.PPT1:除了愛媽媽,你還可以愛我們身邊的哪些人呢?(還可以愛爸爸、愛爺爺奶奶、愛老師、愛小朋友)
2.PPT2:想想你會用什么方法表達自己對的親人、朋友的愛呢?(當我們表達愛的時候,可以大聲說出來,還可以用擁抱、親吻、贈送禮物、送鮮花、寫信寫賀卡、唱首歌……)誰會來做一做?(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行為表示。)
3.PPT3:社會上還有許多需要關愛的人群,如一些殘疾人、盲人、被遺棄的孩子,你會怎樣去愛他們呢?
四、 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教師:其實愛的人有很多,愛的方法也有很多,現在想請你們一起對身邊的老師、小朋友大聲的說出你們的愛:老師、小朋友們我愛你”。回家后可以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大聲的說出你們的愛:“爸爸媽媽,我愛你;爺爺奶奶我愛你。”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對動物保護色的話題非常感興趣,經常會問:"小動物遇到敵人怎么辦""小蝴蝶會保護自己嗎"……但自然界中具有保護色功能的動物離幼兒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對于我們這些小城鎮的幼兒更是如此。為了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我利用圖片、視頻等網絡資源,借助電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兒喜愛的"捉迷藏"游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通過活動,初步理解動物的保護色,探索動物保護色的奧秘;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滿足好奇,學會觀察,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具有與環境一致的保護色,理解保護色的作用,增強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2、學會觀察、了解周圍事物的動態,學會發現問題。
3、加深愛護動物的情感,共享游戲的快樂。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視頻一段、電子白板。
2、兩人合用一張動物圖片,上面有蜘蛛、蝗蟲、枯葉蝶、螳螂、青蛙、獅子、北極熊、螃蟹、貓頭鷹等。
活動重難點
結合《綱要》和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我將"引導幼兒知道動物保護色及其作用"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用課件的形式給幼兒直觀、形象的展示;為幼兒創設寬松、愉快的活動氛圍,采用鼓勵、表揚、引導以及個別指導的方法,讓幼兒大膽想象、表現;運用游戲,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小動物所在位置,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讓幼兒更好地了解與接受。
活動過程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導入
1、圖一: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說說艾瑪的外形。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誰?艾瑪長得什么樣?艾瑪要和你們玩個捉迷藏的游戲。
2、圖二:引導幼兒描述艾瑪躲藏的位置,教師演示課件。
3、圖三:請幼兒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瑪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師演示課件。
4、引導幼兒說出艾瑪在圖二、圖三中躲藏的位置并進行標注。
5、提問:艾瑪為什么會選這些地方?
6、小結:艾瑪非常聰明,它躲的地方與它身上的花紋差不多,所以我們不容易找到它。
(評析:以繪本故事《艾瑪捉迷藏》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對動物保護色的興趣。在幼兒與艾瑪進行了兩次捉迷藏游戲之后提問:"我們怎么會把那么多東西當成是艾瑪?艾瑪為什么會選這些地方?"引導幼兒思考、小結,獲得初步的印象,為下一環節打下了基礎。)
二、動物搜尋,在探索中發現
1、拿出動物圖片,幼兒兩兩合作找出其中隱藏的動物,用筆圈出來。
師:艾瑪的朋友也來捉迷藏了,請你和好朋友一起來找找它們躲在哪里,找到后就在小動物身上貼上標記。
2、請幼兒說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動物。
3、運用電子白板技術驗證幼兒的發現。直接找出的動物:青蛙、蝗蟲、螳螂;鏈接的動物:獅子、北極熊;使用放大鏡的動物:螃蟹;使用聚光燈的動物:貓頭鷹;使用動畫演示的動物:枯葉蝶、蜘蛛。
4、討論:仔細看看動物和它們躲藏的地方,你發現了什么?它們的顏色為什么跟周圍環境這么像?有什么用處嗎?
5、教師總結:這些顏色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我們叫它保護色。動物世界很神奇,為了保護自己,許多動物都有和環境相近的保護色,以此來隱蔽自己。有了這種獨特的'保護色,敵人就不容易找到它們,就能保護它們的安全。
(評析:此環節采取兩兩合作的形式進行,幼兒合作觀察,找出隱藏在圖片不同背景中的9只動物,并做上相應的標記。然后,組織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在此基礎上,教師充分運用電子白板的特殊功能,采取放大、聚光等不同的形式,進行重點演示與驗證。并追隨幼兒的回答,點擊和標注相應的動物,引導幼兒說出枯葉蝶、蜘蛛等動物的顏色和周圍環境的顏色很相似,知道這就是動物的保護色,是動物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直觀形象的展示,使幼兒輕松愉快地獲得了新經驗。)
三、視頻欣賞,在分享中提升
1、師:剛才這些動物朋友只有一種保護色,艾瑪還有一個朋友特別厲害,能變好多種顏色,你知道是什么嗎?我們來看一看。
觀看視頻"變色龍"。觀看過程中提問:剛才它變成了什么顏色?為什么會變成綠色?這次它會變成什么顏色?
2、師:變色龍來到了我們的教室,我們一起到花叢中找找吧。看一看你找的變色龍藏在什么顏色的花朵里,它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意愿涂色,讓變色龍變一變,變好之后就把它藏在相應顏色的花叢中。
(評析:此環節讓幼兒觀看一段變色龍的視頻,觀看前這樣過渡:"動物世界很神奇,為了保護自己更好地生存,許多動物都有和環境相近的保護色,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只有一種保護色,艾瑪還有一個朋友特別厲害,它的保護色更神奇,它的名字叫變色龍。"觀看時進行暫停并提問:"剛才它變成了什么顏色?""為什么會變成綠色?""它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觀看變色龍保護自己的特殊方法,充分調動幼兒的思維,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引發幼兒分享交流的欲望,使幼兒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經驗。接著讓幼兒找出藏在花叢中的變色龍的圖片,引導幼兒根據花的顏色用蠟筆給變色龍涂上相應的顏色,如在紅花中找到的變色龍就要涂上紅顏色。在找一找、變一變、說一說變色龍色彩變化的過程中,加深對動物保護色的認識。)
四、生活鏈接,在運甩中拓展
1、師:生活中人們也很聰明,根據動物的保護色想到了保護人類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類會怎樣利用呢?
2、出示課件后提問:他是誰?你認識這種衣服嗎?解放軍為什么要穿這種衣服?
3、教師總結: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先進地利用了保護色,解放軍叔叔穿上各種色彩的迷彩服,在戰場上就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不容易被敵人發現。
(評析:本環節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人類根據動物保護色而進行的一些發明與研究,根據幼兒的討論,展示解放軍迷彩服、坦克、戰斗機等,將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遷移、延伸,使幼兒了解人類是如何自我保護的,真正感覺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五、自主選擇,在游戲中鞏固師:你們想不想玩捉迷藏的游戲?
出示幼兒園草地、紅色滑梯、黃色花叢、藍色墻壁等圖片,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衣服的顏色,想一想適合躲在幼兒園的什么地方,然后一起到室外去玩捉迷藏游戲。
(評析:最后,出示草地、花叢、玩具、墻壁等四種不同顏色的游戲區域,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衣服的顏色,躲在相應的游戲環境中,自主玩捉迷藏的游戲。此環節與活動開始部分相呼應,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中得到發展。)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借助圖譜理解歌詞,學習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關心他人所帶來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泥娃娃一個,圖譜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出示泥娃娃,激發幼兒的.興趣。
2、師:你見過這樣的娃娃嗎?你們知道這個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嗎?
3、師:這是一個泥娃娃,我們和泥娃娃打個招呼吧。
二、欣賞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師: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小圖譜。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幼兒輕聲跟唱。
師:小朋友們輕輕地和我一起唱好嗎?
2、教師引導幼兒有感情地用優美的聲音演唱。
師:聽完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覺?你喜歡這個泥娃娃嗎?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讓泥娃娃感受到我們對她的關愛。
3、再次演唱歌曲
4、分組表演幼兒分組分別扮演泥娃娃和真娃娃,當演唱到最后一句的時候,泥娃娃和真娃娃相互擁抱,表示關愛。
四、教師小結
師:泥娃娃現在有人疼了,也有人愛了,真得很高興,謝謝各位小朋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前,我先將原教案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圖譜這一教學材料,從而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歌詞。在圖譜設計時,我盡可能地使用簡易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并運用了 "1""X" "真""假"等一些明顯的符號加以輔助。活動時,孩子們能被多樣的圖譜所吸引,正確地理解并用聲音優美地歌唱,活動目標有效達成。但是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活動氛圍并沒有預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體動作、臉部表情等更加活躍一些,也許孩子們也能被我的情緒所感染,使本次音樂活動的氛圍顯得更加活躍歡樂一些。這是我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2.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3.引發幼兒學習數字7的興趣。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
㈠ 游戲捕魚
⒈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啊?(小河)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⒉個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⒊集體送魚。
㈡認識數字7
⒈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⒉教師:數字7象什么?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戲貓捉老鼠
⒈教師:聽,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⒉幼兒操作㈣聽音樂玩游戲(貓捉老鼠)教學反思:
3學前班數學教案:學習7的加法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
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
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小百科:7,阿拉伯數字,是6與8之間的自然數、第四個質數。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2、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3、知道元宵節的時間是正月十五。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元宵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干米粉、小盤子每人兩份,花燈每人一盞
2、 鑼鼓音樂伴奏帶
三、活動過程
1、講講元宵節。
(1)引導幼兒講述:我知道的元宵節。
(2)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和中國人過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2、做元宵。
(1)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2)教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 將搓圓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盤中來回滾動,直到四周全沾滿米粉。
② 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圓即成。
(3)幼兒分組制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兩人合作滾米粉的技能。
(4)將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組的大盤中,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幼兒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時玩花燈。
3、玩花燈。
(1)幼兒各提一盞花燈,同伴間相互欣賞,介紹自己所拿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2)幼兒在音樂聲中,提燈玩耍。
4、品嘗小元宵。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邀請老師、阿姨一起吃元宵,學習與他人分享勞動成果,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小百科: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認識寬窄,在比較中區分寬窄。
活動一:比比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幼兒喜歡參與探索活動,會運用感官比較兩個以上物體的寬窄。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知道物體特征的相對性和可變形。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比較物體的方法(重疊法,并列法)。
2、物質準備:電腦、課件,各種寬窄不同的紙板若干,活動室置放寬窄不同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小客人“皮皮”導入活動:(課件)
1、出示各種紙板,引導幼兒觀察并發現紙板的不同。
2、介紹活動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二、游戲:幫助小客人(課件)
1、啟發幼兒用不同方法比較寬窄。
2、引導幼兒按意愿分組比較各自的紙板,交流比較結果。
關注點:幼兒會用正確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三、游戲:小小修路工(課件)
幼兒同寬窄不同的紙板拼搭各種路,并比較寬窄。
四、游戲:超級變變變(課件)
1、幼兒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寬、窄不同的紙板。
2、幼兒按要求出示后,再相互比較寬窄。(了解寬窄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關注點:幼兒知道物體特征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五、游戲:找找看
尋找課件、教室中寬窄不同的物體。
活動二:排排隊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幼兒進一步感知物體出物體的寬窄,并用相應的詞描述物體的差異,體驗寬窄的相對性。
2、幼兒能與同伴合作進行操作比較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能夠熟練比較物體的寬窄。
2、物質準備:不同寬窄的彩紙,寬窄的.紙條若干(同顏色、同長度;同顏色、不同長度);按寬窄差異排序好的材料紙各一張;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小客人“皮皮”,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游戲。
2、游戲:比一比
幼兒運用不同方法比較寬窄,并正確描述。
3、游戲:排一排
4、幼兒出示全部彩紙,請幼兒討論:可以怎樣有規律地排列(寬→窄;窄→寬;寬窄寬窄……;窄寬窄寬……;等等)游戲:變一變
(1)幼兒按教師出示寬窄差異排序好的圖示進行寬窄排序操作。
(2)幼兒按教師出示符號規律,進行相應寬窄排序。如:(X→寬、O→窄)XXOXXO……;OXOOXOXOOX……等。
延伸活動:
1、在日常生活中隨機引導幼兒比較物體的寬窄。
2、美工活動:折寬窄不同的扇子。
3、走寬窄不同的路。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3-01
中班的教案01-08
【精選】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精選]07-28
中班教案(經典)09-04
中班教案【經典】10-06
中班教案(經典)10-06
中班教案[經典]10-08
中班教案【精選】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