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精品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2、幼兒能感知水的三態變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環過程。
活動重點:
幼兒感知探索水的三態變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環過程。
活動難點: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實驗感知水的三態變化,而不是教師直接口述給幼兒這個概念。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熱水壺一個、涼玻璃片、裝有熱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塊冰、圖表
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讓我們一起數1.2.3把它請出來好嗎?
2、出示冰塊,感知,討論教師出示冰塊,引導幼兒感知,教師啟發式的提問。
(1)小朋友這是什么啊?
(2)討論水和冰有什么不同?
(3)小朋友,那水為什么會變成冰啊?
3、觀察和實驗
實驗一:
教師將電熱水壺中的水燒開,幼兒仔細的觀察,之后教師再出示相應的圖表一。
提問:(1)小朋友,你們要仔細的觀察熱水壺,告訴老師你看見什么了?
(2)那水和水蒸氣一樣嗎?
(3)想想水為什么會變成水蒸氣啊?
實驗二:
在熱水杯上放塊涼玻璃片,幼兒再觀察,并出示圖表二。
提問:(1)小朋友,老師在熱水杯上放了一塊涼玻璃片,你們仔細地觀察看看發現了什么?
(2)你們想一想為什么會有小水滴呢?
實驗三:
幼兒分組實驗,自己操作教師發給小朋友每人一塊冰,幼兒自己操作,感知觀察,動手體驗探究的樂趣。出示圖表三。
4、聽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小水滴旅行記》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和自然界水的循環過程。
提問:(1)小水滴被太陽公公曬著變成了什么?(水蒸氣)(2)水蒸氣在天空遇到冷變成了什么?(小水滴)(3)小水滴遇冷變成了什么?(雨,雪)(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地)5、看水的三態循環圖加深幼兒對自然界水的循環過程的了解。
活動延伸:
游戲:集體游戲《我是一滴快樂的小水滴》把自己化作水滴以游戲的的形式鞏固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磁鐵的秘密,感知磁鐵的特性。
2.愿意參與探索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感知磁鐵的磁性與生活的關系。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實驗器材:磁鐵、帶回形針的紙小魚、水彩筆、螺絲帽、棉簽、螺絲釘、扣子、別針、發夾、橡皮筋、紙片、回形針、小棒、塑料玩具、硬幣、氣球一人一份。
2、觀察記錄表一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釣魚游戲。
二、大膽的猜想。
1、認識實驗材料。
2、想想哪些會被磁鐵吸住,哪些不會被吸住?
3、學會把自己心里想的記錄在記錄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膽嘗試磁鐵吸吸吸。
1、動手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2、與小伙伴交流結果。
四、大膽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五、拓展經驗,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反思】
在開始上課時,我首先拿出塊磁鐵問:這是什么?現在想來這樣導入新課的方式很少不好。沒有激發學生的探究和思考的興趣。我應該這樣設計一個問題:電冰箱的為什么能夠沒有鎖照樣關上呢?這樣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就會非常容易的得出答案。而且問題來自學生的中間,而且學生在生活中有經驗,不是十分的困難。
在下面的環節就是學生玩自己的磁鐵的時間。我是這樣的安排的,首先讓學生自己想法去玩磁鐵,然后分享給大家。也就是說學生在玩之前先動腦思考,怎樣去玩,然后再將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然后大家再一起在玩的過程中發現磁鐵的性質。現在想來,是否能夠讓學生直接去玩,不先想。這樣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去發現,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在玩的過程中,沒有剛才一些其他學生的`思考的限制,可能會有更好的玩法,這樣可能有更好的發現。在學生在體驗發現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成功的喜悅。
還有就是小組進行合作玩。我現在思考這個活動不適合人數過多的小組玩。可以兩個人小組玩,這樣合作,他們都能夠參與進去,而且手中都物品。這樣就不會出現一半學生在操作,另一半在玩的情況。
我先現在的合作探究,需要學生在小組內,但是操作時候可以更為小的分組。這樣效果會更好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2.能夠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記錄操作結果。
3.初步大膽嘗試,探索讓下沉的物體上浮。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重點
能夠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記錄操作結果。
活動難點
初步大膽嘗試,探索讓下沉的物體上浮。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會記錄實驗結果。
2.物質準備:
a.各種實驗材料(瓶蓋、橡皮泥、雪花片、泡沫、回形針、橡皮泥、木塊、釘子、記錄表、操作盒子)人手一份。
b.自制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感知物體的沉與浮的現象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做實驗了,這里我為大家準備了很多的操作材料有:水、瓶蓋、橡皮泥、雪花片、泡沫、回形針、橡皮泥、木塊、釘子、記錄表。請小朋友試一試,看一看哪些物體會沉下去?,那些物體會浮上來?用符號標記。
2.師:在操作時請小朋友注意以下幾點:
a.請小朋友把你的記錄結果記錄到記錄紙上;
b.操作時請小朋友盡量不要把水灑到桌子上;
c.每一種材料都要嘗試。
3.師: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結果,并對于個別操作較慢的`幼兒進行指導和鼓勵。
4.師:并現場驗證幼兒猜測的正確與否。對不同意見(如同一種物體,有的幼兒認為沉,有的幼兒認為浮)通過實驗驗證,統一認識。
5.師小結:我們通過操作后發現金屬類的物體放入水中會下沉像(回形針、釘子、硬幣)木質和塑料類的物體放入水中會上浮像(泡沫、筷子、木塊、雪花片、瓶蓋)。由此可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物體本身的材料有關。
二、嘗試探索如何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
1.師:剛才的結果中我們都看到了,物體在水中的現象都是不一樣的,接下來老師要加大難度了,請小朋友嘗試操作,如何讓下沉的物體上浮?看看有什么樣的辦法。(有的是通過借助外力,還有的是改變自身形狀)一起來探索。
2.師:鼓勵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師小結:我們發現橡皮泥浮起來了,實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會下沉,但是我們通過改變它的形狀,由原來的下沉變成了現在的上浮。橡皮泥在自身比重不變液體密度不變的情況下,它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了。它就會浮在水面上了。在此環節中滲透了有關浮力的知識,引導幼兒對浮力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潛移默化地熏陶幼兒對有關浮力的了解。
三、遷移生活經驗,尋找生活中的浮力現象
觀看課件,輪船、游泳圈、竹筏等。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改變橡皮泥本身的形狀可以讓原本下沉的物體上浮。那你找一找你的身邊還有什么物體也可以這樣來操作?大家搜集一下,然后通過實驗的方法自己來試一試,看一看吧。
教學反思:
1.通過幼兒親手操作,大膽嘗試,觀察物體的沉浮現象。
2.在活動中提供了適宜的材料讓幼兒人人動手,滿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動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從而增強了活動的目的性。
4.實驗結果評價中我給幼兒了充分的肯定。
5.本節課的不足在于拓展延伸時由于準備不足,孩子沒能答出人們利用水的神奇力量都做了哪些事情。
6.以后還要多探究,并及時引導孩子為以后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物體振動會發出聲音,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2、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喜歡欣賞悅耳的聲音,對聲音感興趣。
3、知道制造噪音是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同時也能避免聽噪音。
活動準備
1、聲音:切菜的聲音,接水的聲音等。
2、準備容易發出聲音的`物品:鈴鼓、裝有黃豆的小瓶子。
活動過程
一、傾聽聲音。
1、復習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在歌聲中體會聲音的美好與神奇。
2、教師:聲音的本領可大了,不僅能告訴我們誰來了,還能告訴我們發生了什么事。
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仔細地用耳朵聽一聽,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二、觸物游戲
1、體驗猜測聲音的樂趣。
教師:聲音真是我們的好朋友,請你上來隨便摸一樣東西,并讓它發出聲音,小朋友要猜猜是什么東西發出的聲音。
2、請幼兒上前游戲,讓其他幼兒一起聽辨聲音,并說說自己的聽辨理由。
三、操作活動,繼續感受不同的聲音,了解物體的振動會發出聲音。
1、教師:看!桌子上那么多的東西也都忍不住要發出聲音了,可它一個人發不出,需要小朋友的幫助。請你們去試試看,說說自己是用什么辦法讓它發出聲音的。
2、請幼兒逐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發出聲音,大家一起聽辨聲音,感受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什么聲音?為什么?
1、組織幼兒傾聽錄音機中播放的不同聲音
切菜的聲音
馬桶沖水的聲音
可怕的聲音
敲門聲
打雷聲
救護車聲音
臺風
2、說說自己喜歡聽到什么聲音?不喜歡聽到什么聲音?為什么?
3、幼兒自由交流:自己聽過喜歡的和不喜歡的聲音,特別是要談談聽到不喜歡的聲音時,是什么感覺?(不舒服、心煩、害怕等等。)
五、介紹噪音的危害,教育幼兒避免聽噪音。
1、教師:不好聽、亂糟糟的聲音我們叫它噪音,噪音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害處。
經常聽噪音,耳朵會變聾,還容易得心臟病。
2、引導幼兒積極討論。
小朋友如果到了有噪音的地方應該怎么辦?(捂住耳朵,或者離開那里。)
六、教師小結并鼓勵幼兒學習控制音量的禮儀。
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聲音,上課發言要聲音響亮是為了讓別人聽清楚;人多地方說話聲音輕是為了不影響別人,不制造噪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場合來確定聲音的輕或響。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各種車的興趣,喜歡車。
2.培養幼兒的觀察及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學習掌握常見汽車的名稱、外形和用途,感受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通過學習掌握常見汽車的名稱、外形和用途;
活動難點:
感受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車子玩具、圖片若干;
2.課件《各種各樣的車子》;
3.音樂《小汽車》及特殊車的聲音。
活動方式:
集體或分組或個別
活動過程:
一、導入(3分鐘)
幼兒自由玩自己的玩具車,并相互交流。
師:仔細看你帶來的是什么車?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能干什么用?
二、展開 (20分鐘)
1.教師有重點的選幼兒帶來的玩具汽車,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顏色、用途。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車子。(5分鐘)
2.教師利用圖片及幻燈片等教具來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各種各樣的車子的特點及功能。(5分鐘)
先請幼兒回憶平時所見到的車子的用途:有人生病了需要做什么?樓房著火了需要做什么?讓幼兒說出生病要去醫院需要救護車,失火要找消防車。讓幼兒觀看幻燈片來學習幼兒不認識的車子的功能。
3. 教師和小朋友們玩猜謎的游戲。(3分鐘)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認識各種各樣的'車。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我們來玩一個猜謎的游戲。老師說出車的功能后,你們說出車的名稱。
4.聽聲音猜出車的名稱。(播放幾種特殊車的聲音)(2分鐘)
5.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則。(5分鐘)
師:大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子在行駛,為了確保安全,司機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在過路口時還要注意看交通信號燈。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交通信號燈有幾種嗎?(紅燈、黃燈、綠燈)綠燈亮了應該怎么樣?(向前行)紅燈亮了應該怎么樣?(停下來)黃燈亮了又該怎樣?(如果沒有通過馬路,看到黃燈就要停下;如果走到一半,就要快快通過)。
三、活動結束(2分鐘)
觀看課件《各種類別的車輛》豐富幼兒知識,提出下節課的內容為車分類。
教學反思:
首先從選材上看,車子是孩子經常見到而又非常喜歡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活動要從孩子的身邊出發,選擇孩子們喜歡的、感興趣的,這就為孩子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的準備上,本節課我分別在知識、物質上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準備了孩子熟悉的小汽車音樂,提供了課件制作,還提供給孩子可操作的玩具汽車。讓孩子動口、動手、動腦,所學的知識記得牢,本節課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再從課程中,每一步的導入上我就運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直接導入、有的先聽聲音、有的采用猜謎的形式、有的說出功能等,每種方法不一樣,孩子們也感到非常稀奇,一步步的跟著老師在前進。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活動中還以游戲的方式讓孩子體會車子行駛的樂趣,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快樂地獲取知識,真正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學中樂。
本節課95%的孩子達到了我制定的目標。知道了一些常見車輛的用途、名稱,并能對特殊用途的車(消防車、警車、救護車)的名稱、用途加以區分。但在幼兒的操作上有待于提高操作的常規和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牽牛花_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9-01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7-22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