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科學教案大全【9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我是從哪里來的?”,當孩子面對生命的疑惑而稚嫩發問時,爸爸、媽媽都在努力用最適當的方式給孩子最好的解答。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我設計了這節活動,利用PPT和視頻讓孩子直觀地了解胎兒形成、生長的過程,知道自己從哪兒來,通過能講述交流,讓幼兒了解自己從哪里來的同時,也知道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
2、激發幼兒探索自身奧秘的好奇心。
活動準備:
PPT,胎兒生長視頻,人手一份畫冊,胎兒生長圖片,幼兒照片,氣球
活動流程:
情境導入—觀看PPT—觀看視頻、交流討論—制作畫冊—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與懷孕的老師交流討論,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二、觀看PPT,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引導幼兒仔細觀看,交流討論
三、觀看視頻
結合感恩教育,交流討論:
寶寶出生后什么都不會,大人要為寶寶做什么?
我們要怎樣感謝她們?
三、制作連環畫冊:我的成長故事
四、延伸活動:
學做準媽媽,保護自己的氣球寶寶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知磁鐵兩端與中間磁力的不同,發現條形、U型及斷開的磁鐵都是兩端的磁力大。
2、能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和發現。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環境與材料】
1、磁鐵;在每種磁鐵的兩端和中間貼上顏色不同的小標志,表示磁鐵的不同位置。
2、鐵制品若干。
3、《科學》下P.29。
【教學過程】
一、經驗重溫請幼兒回憶磁鐵能吸起什么東西,不能吸起什么東西。
二、猜測探究
1、出示貼有標記的條形磁鐵,引導幼兒猜想:磁鐵每個地方的磁力都一樣嗎?哪個地方磁力大?
2、按照畫冊《哪兒的磁力大》,試一試磁鐵離曲別針多遠就不能吸起來了。
3、出示標有記號的U型磁鐵、斷開的磁鐵,引導幼兒進一步猜想并嚴正:U型磁鐵、斷開的磁鐵哪個地方的磁力大?
4、實驗中培養幼兒通過結果獲得認識科學的態度
三、交流討論
1、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說說自己的發現和實驗結果。
2、小結:條形、U形和斷開的.磁鐵都是兩頭的磁力大。
四、磁鐵的用途大
幼兒將自己的認識告訴大家,在生活中磁鐵是怎樣幫助人們故事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學常識,并了解自己生命的生長過程。
2.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增加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氣球15個、圖片:ppt、1——10月胎兒
視頻:胎兒成長、剪臍帶、受精卵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了解胎生與卵生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區分胎生與卵生
談話:貓媽媽生的寶寶是什么?雞媽媽生的是什么?
小結:在媽媽的肚子里長大并出生的動物是胎生動物,媽媽生出蛋再孵化出來的.是卵生動物。
2.談話:還有哪些動物是胎生的?哪些動物的卵生的?我們人是什么動物?
二、了解自己的生命生長過程。
1.生命的形成
談話:你是怎樣生出來的?你為什么會在媽媽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來?觀看“小威向前沖”視頻
小結:爸爸媽媽結婚以后,爸爸把一種叫精子的東西送給了媽媽,和媽媽身體里叫卵子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留在媽媽肚子里面叫子宮的地方。在這里面一天一天的長大,經歷了九個月(280天)左右,就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了。
2.成長經歷
談話:你們還記得在媽媽的肚子里是怎樣的嗎?吃什么?(觀看視頻:胎兒成長)(胎兒成長照片)了解成長每個階段的情況。
小結:在媽媽肚子里的九個多月,隨著寶寶的慢慢成長,媽媽的肚子也會越來越大,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媽媽非常辛苦。
三、體驗
每位幼兒肚子前綁一氣球,聽指令做各種動作,感受媽媽保護寶寶的艱難。
小結:你們是在媽媽辛苦的保護下出生的。回家后每位孩子都說一句愛媽媽的話
或做一件愛媽媽的事,感謝媽媽的養育。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主動參加科學小實驗,體驗與同伴共同探索的樂趣。
2.感知體驗染色和褪色的現象,知道不同染色劑(洗滌劑)的染色(褪色)效果有差異。
3.學習以自己的方式記錄實驗的結果。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食物中含有天然色素,這些色素能夠染色。
難點:探索出哪些顏色容易褪色,哪些不容易褪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一定的染色和玩色經驗。
物質準備:
紫甘藍、菠菜、橘子、水彩顏料、紅墨水、白布條、水碗、杯子、鑷子、洗衣粉、洗滌靈、酒精、清水、實驗記錄紙2份。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手絹,引出活動。
小朋友們知道手絹上的顏色是怎么染上去的嗎?我們今天來染布好不好?
2、教師出示食物及顏料,引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實驗用的帶顏色的食物,它們能染布嗎?
教師把以上食物榨成汁,裝在杯子中,引導幼兒觀察其顏色。
(2)教師出示水彩、水粉及墨汁等有顏色的液體,引導幼兒猜想這些顏色能染色嗎?染色后,那組顏色容易清洗掉?
3、幼兒分組進行染色實驗,教師個別指導。
(1)請幼兒將白布條分別放進上述準備好的幾種帶有顏色的'液體中,輕輕攪拌,然后靜置約10分鐘。
(2)在等待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做褪色的猜想,猜一猜那種顏色最容易褪色。
(3)用鑷子取出上述液體中浸泡的布條,觀察它們的染色效果,看一看它們與相應顏色水的深淺差異。
(4)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食物中含有天然色素能夠染色。
4、幼兒分組進行褪色實驗,并做好實驗記錄。
(1)將染色的布條分別用清水漂洗,看看漂洗后的情況,做好記錄。
(2)如清水漂洗三次未完全褪色,課按如下順序加洗滌劑洗滌:
①撒洗衣粉洗滌;②加洗滌靈洗滌;③用酒精浸泡后洗滌。做好洗滌效果記錄。
5、交流經驗,教師總結。
活動總結
我將此活動內容定位在科學領域教學活動,我的重點放在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發自內心地去探索、發現,感知白布條在顏料中染色和褪色的特點和不同,并將探索到的發現和結果,轉化為語言表達出來,與同伴一起分享。以“花手絹”的方式進入導入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也很快進入了課堂的氣氛,創造了一個孩子們比較愿意接受的活動氣氛,對接下來的科學探索過程有了一個比較好的開始。
在活動中教師重視孩子們自由探索的過程,教師不急于揭示答案,給予孩子們更大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發現,鼓勵孩子們敢于動手,在活動中盡量引導每一個孩子都能積極地去實踐操作,去感知實物,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反常行為與氣象變化之間的關系。
2、體驗與同伴分享自己調查成果的快樂。
3、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進行了動物是天氣預報員的調查。
2、動物反常行為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播放天氣預報廣播。
2、這是什么?出示卡片“天氣預報”。
3、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知道天氣的信息?(觀察天氣、動物;電視、報紙、電腦等)
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看電視、看報紙、聽廣播、上網知道天氣情況,還能根據天空中云的變化、小動物們的特殊行為知道天氣的變化。
價值分析:大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本環節在幼兒原有的經驗基礎上激發了幼兒繼續探索氣象秘密的愿望。
(二)、小小天氣預報員
1、最近小朋友們也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了一些這方面的研究,今天就請你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來和伙伴們分享一下好不好?
2、我發現你們調查了很多動物,有水里游的、天上飛的、地上走的,今天我們就分成這三組把調查的結果匯總一下好嗎?
要求:分成三組,把自己的調查結果記錄在紙上,然后一起匯總在統計表上,再與小組同伴互相交流你們的調查成果。
3、幼兒分組匯總研究成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4、以小組形式交流研究成果。每組請1位小朋友做代表來介紹一下你們這一組研究的結果。
小結:原來氣象員叔叔可以利用氣象儀器測出氣溫的高低、風速的大小等天氣情況,小動物們也可以用自己不同的行為來告訴我們天氣的變化,小動物這種用自己的行為預告天氣現象就叫物象天氣預報。
價值分析:請幼兒介紹自己研究的根據動物的特殊表現推斷天氣情況的`成果,以增加幼兒的成就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活動,可以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三)、“天氣預報”我知道
1、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么多的物象天氣預報,那么接來我們一起來進行一次競賽好不好?
2、要求:分兩個環節進行:第一環節,必答題,每隊成員輪流回答,回答正確得一分,回答錯誤不得分;第二環節,搶答題,聽到鼓聲開始搶答,答對得一分,答錯扣一分。
3、統計哪個小組得分最多。
小結:得分最多的小組說明你們已經了解了物象天氣預報了,現在可以成為小小氣象預報員,可以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物象變化為別人預報天氣了。
價值分析:這個環節以競賽游戲的形式,使幼兒的知識經驗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和鞏固。
四、活動延伸
以后你們看到了動物的反常行為就可以推斷出天氣情況,做一個小小天氣預報員,把天氣預報給爸爸媽媽或者其他小朋友。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附錄:能預報雨水的小動物
螞蟻成群出洞,預示大雨降臨。俗話說:"螞蟻成群,明天勿晴.""螞蟻壘窩全天將雨,""螞蟻擋道,大雨即到.螞蟻搬家,大雨要下."雨前,空氣中水汽加多,蟻穴變潮,致使螞蟻不能安居而離巢穴。
蜻蜓低飛,不是風就是雨。雨前,氣壓低,昆蟲多在低空浮游,蜻蜓為了覓食.往往在離地二三米處的空中飛行.這是即將有風雨的征兆。
春夏季節,青蛙叫大聲大而密,預示不久就會下雨。諺語說:"蛤蟆大聲叫,必有大雨到。"蛤蟆為兩棲動物.雨前氣壓低,水汽多,蛙類感覺呼吸不暢就哇哇大叫。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并能說出電腦的外形特征,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2、知道電腦能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結合生活經驗說出電腦的用途。
活動難點:能夠合理想象、設計電腦。
【活動準備】 1、教具學具準備:電腦一臺。
2、知識經驗準備:讓幼兒自己嘗試操作電腦,感知電腦的各種功能。
【活動過程】一、引導幼兒觀察電腦,說出電腦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激發幼兒對電腦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師操作電腦,并讓幼兒感知電腦能看光碟、聽音樂、畫畫等功能。
二、討論:電腦能給人們帶來哪些方便?爸爸、媽媽用電腦來做什么事情? 分小組討論:我設計的新型電腦。討論結束后請各組推選一名幼兒說一說本組的想法。
【活動延伸】 美術活動:讓幼兒把自己設計的電腦畫出來。
情境延伸:將電腦放置在活動室一角,教幼兒正確操作,讓幼兒操作電腦,玩簡單的益智游戲。
家庭延伸:家長可利用休息日帶幼兒去逛電腦城,增加對電腦的感性認知。
【活動分析】 電腦是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之一,選擇電腦作為主題談話對象,能夠讓幼兒有話可說。活動中,幼兒通過傾聽別人講述和自己參與探討,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全語言講述的環境中,鍛煉了幼兒的表達性口語能力,符合小班幼兒語言教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圍繞主題談話,能用短句表達自己的意思”這一目標。
【活動注意】 1、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使用電腦的正確操作方法。
2、鼓勵幼兒合理想象,設計出自己理想中的電腦。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在班上自然角里擺放著各種植物,每天早上孩子們都會給這些植物澆水。上周一,樂樂又帶來了許多小蝌蚪,這下可熱鬧了,孩子們都圍上去看。他們每天觀察,并熱烈地交流著:“看,小蝌蚪長腿了。”“好像有兩條呢。”“它再過幾天就要離開我們了。”“是回到小河里去吧?”“對,以后還會變成大青蛙呢。”“不是大青蛙,有的會變成癩蛤蟆。”“啊,癩蛤蟆,太難看了。”……孩子們在一起饒有興趣地談論著有關青蛙的話題。為了幫助幼兒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等相關知識,我便和孩子一起開展了此活動——《小蝌蚪變青蛙》。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
2、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初步萌發愛護青蛙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小蝌蚪變青蛙的生長過程演示圖,幼兒操作用圖,音樂磁帶等。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觀察小河里小蝌蚪,并飼養小蝌蚪。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比較,引發幼兒思考與討論。
1、小蝌蚪從哪里來?
2、小蝌蚪的腿是怎么長出來的?
3、小蝌蚪的`尾巴到哪去了?
二、根據已有經驗,推測青蛙的生長過程。
1、提供操作小圖片,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進行圖片排序。讓幼兒看看、排排、說說小青蛙是怎樣長大的。
2、提出要求(小朋友在排圖的過程中不要看別人怎么排,也不要討論,自己動腦筋,每個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樣。)
3、幼兒排圖,完成猜想過程。
4、講評卡片,組織討論。
三、觀看動畫課件,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生長過程
1、播放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給予幼兒感性和完整的經驗(引導語:我們來看一下動畫,看看從青蛙媽媽產下卵開始,是怎么一步步變成青蛙的。)
2、幼兒和老師一起排圖,完成小蝌蚪變青蛙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輕輕地講,“青蛙媽媽先在池塘里產下卵,接著變成了小蝌蚪,小蝌蚪先長出了后腿,又長出了前腿,尾巴慢慢變短,變成了一只小青蛙。”)
3、提升經驗,并激發他們愛護青蛙的意識。(引導語:小青蛙有哪些本領?它喜歡吃什么?為什么說青蛙是保護莊稼的能手?如果沒有青蛙,莊稼會怎樣?我們應怎樣保護青蛙?)
四、表演游戲:《小青蛙你唱吧》
1、商討游戲的玩法。一部分幼兒戴頭飾扮演可愛的小青蛙,一部分幼兒扮演有愛心的小朋友。
2、設置情景,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表演游戲。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幼兒觀察在前,教師引導在后的理念。思路清晰,各環節過渡自然、流暢,達到了預期效果。這次活動的亮點是:
1、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能夠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興趣特點,結合季節特征來選擇和設計活動,把科學領域的活動用故事情節貫穿下來,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在排圖的過程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的說先長前腿,有的說先長后腿,各抒己見,爭論熱烈,更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注意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活動中創設了一種安全、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教師能夠深入、有效的參與和引導,并始終給予幼兒積極的關注,使他們的活動動靜結合,由觀察討論——排圖猜想——欣賞故事——語言描述其成長變化——到體驗游戲,順應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參與活動,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3、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在設計活動時我注意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多種教學方法:演示法、游戲法及情景教學法,能夠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學一學、玩一玩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幼兒不知不覺對小蝌蚪的成長變化產生了興趣。而游戲體驗法,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小蝌蚪慢慢長大,小朋友愛護小青蛙的快樂心情,進一步產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案件偵破過程中引導幼兒細致觀察、遷移經驗,嘗試運用比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進行案情分析。
2、感受對人物、場景等的細致觀察在偵破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1、已認識各種腳印。
2、課件:ppt畫面
3、幼兒偵探卡人手一張,筆。
4、偵探道具(眼鏡,放大鏡)若干。
活動過程:
一、事件起因――少了商品。
1、點擊ppt畫面一:熊貓開超市。
師:熊貓開了一個超市,生意可好了,來買東西的顧客非常多。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熊貓要貨物,清點商品數量了。
2、點擊ppt畫面二:商品清單。
幼兒對照自己的清單卡,記錄數量。
師:算出來的單子仔細觀察一下,發現什么問題?
幼:貨架上有1塊蛋糕,記錄單上有3塊蛋糕,少了2塊蛋糕。
幼:貨架上有3罐蜂蜜,記錄單上有4罐蜂蜜,少了1罐蜂蜜。
二、進行偵破。
1、猜測。
師:那少了的1罐蜂蜜,2塊蛋糕會到哪里去了呢?
幼兒猜測,自由交流商店可能發生的情況。引導幼兒說出有人拿走了。
師:到底可能是誰拿走的呢?讓我們來看看今天到過超市的顧客們吧!
(有熊、猴子、狐貍、小狗等6種動物,動物神情、動作、衣著等各不相同,有利于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與推理。)幼:是猴子,因為它戴著一副眼鏡像壞人。
幼:可能是小狗,因為狗在流汗,很緊張。
幼:是熊,因為熊愛吃蜂蜜。
幼:可能是雞,因為雞背著背包上超市,很可疑。
幼:……。
師:你們說得都不錯,可是這些都是你們猜出來的,光憑猜行不行,想想偵探破案需要找到什么?
引導幼兒得出:找線索。
師: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回小偵探,一起去找線索吧!
2、根據線索,圈定嫌疑人。
線索一:腳印(點擊ppt畫面五:腳印)師:在蜂蜜和蛋糕的柜臺前,留下什么呢?
幼:彎彎的月牙形的是馬的腳印。
幼:像竹葉樣的是雞的腳印。
幼:楓葉樣的是鴨的腳印。
幼:圓圓腳趾的是狗的腳印、尖尖腳趾的是狐貍的腳印。
師:留下這些腳印的人,很可能就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嫌疑人。
師:我們每個小偵探都有一張這樣的偵探卡,請你們把留下腳印的'小動物找出來,在第一行里做個記號,表示它是嫌疑人。
幼兒操作,打勾記錄,教師在大偵探卡上記錄。幼兒糾錯。(教師巡視)
線索二:黃色格子布。(點擊ppt畫面五:黃色格子布)師:除了腳印,柜臺前還留下了什么?
幼:一塊黃色的格子布。
師:留下這塊黃色格子布的人也可能是嫌疑人。這塊布會是誰留下的呢?我們還是看看這些顧客仔細找找看。
請幼兒找到后自己說說在哪些小動物身上有這塊黃色格子布,教師傾聽。
提出觀察要求:觀察的時候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小動物身上的每個地方都要仔細看,這樣才能一個都不漏掉!
師:請你們把可能留下黃色格子布的嫌疑人也找出來,在第二行里做上記號。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操作,打勾記錄,教師在大偵探卡上記錄。統計找到了2位嫌疑人。
線索三:目擊者。
師:除了在柜臺前發現的腳印和黃色格子布外,我們還找到了一位目擊者。
(小豬)什么是目擊者呢?(看到別人拿東西的這個人就是目擊者。)我們一起來仔細聽聽目擊者是怎么說的?
小豬說:我看見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穿著一件背心,背心上有數字"58"。(教師體態)幼兒復述目擊者的話。
記錄線索。一邊聽目擊者的話一邊將這條線索在第三行第一格里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打勾記錄,教師在大偵探卡上記錄。
3、推理、結案。
(1)、思考:根據線索找到了這么多的嫌疑人,那到底誰最有可能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請幼兒看著自己的偵探卡,思考分析。
幼兒討論,引導幼兒從三條線索和對應的嫌疑記號著手,找出最有可能的嫌疑人。
(2)、幼兒推理:誰是最可能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
師:不能光憑一條線索就能斷定誰是嫌疑人!
幼兒自由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小狗)
(3)、結案,了解真相。
師:小狗就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那狗為什么會拿蜂蜜和蛋糕呢?
請幼兒個別發表意見師:那我們一起去問問小狗,看看小狗會怎么說。
小狗說:我是小熊家的鄰居,熊媽媽生病了,很想吃蜂蜜蛋糕,可是家里的錢都拿去給熊媽媽看病了,小熊哭得很傷心。我舍不得可憐的熊媽媽,所以才到商店里拿了蜂蜜和蛋糕。
4、案情動機討論。
師:真的是小狗拿走了蜂蜜和蛋糕,狗為什么要拿走蜂蜜和蛋糕呢?小狗這樣做對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對數數的興趣,體驗幫助小豬的快樂。
2、感受5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到5。
3、能夠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5以內的事物并能說出總數。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重點
感受5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到5。
活動難點
能夠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5以內的事物并能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1、自制教具小拖車一個(4節車廂);
2、操作卡片:西瓜、菠蘿、桃子、蘋果若干;
3、小貨車操作紙人手一份;
4、小紅花每人一個;
5、環境創設:5個氣球、紅綠燈、4個小汽車、2位老師、一架鋼琴。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生、家長互相問好。
師:“小朋友,今天爸爸媽媽也來到幼兒園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大家高興嗎?”
幼:“高興!”
師:“那我們先跟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打聲招呼吧!”
2、出示小拖車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帶來了什么?”(幼兒回答)
師:“我們一起數數小拖車有幾節車廂?”(復習4以內的點數,點數過程中要引導準確點數,右手食指從左向右點一個數一個。)
師:“小朋友知道這輛小車是誰的嗎?”(出示三只小豬圖片)
師:“有幾只小豬,我們一起數一數”(復習3以內點數)
師:“有誰知道小拖車來干什么了么?
(幼兒大膽想象、發言)
師:現在小朋友認真聽故事,就知道小拖車能干什么了。
二、聽故事,操作探索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數量
1、老師講述故事。
(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綠綠的西瓜”)
師:“豬老大發現西瓜,小朋友,豬老大一共發現了幾個西瓜?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引導幼兒一個一個的數,然后說出總數5。)
師:“可是西瓜太重了,不知該怎么辦了?你們有辦法嗎?”(激發幼兒大膽想象發言)
師:“那我們就幫小豬把西瓜放進車廂里。小朋友看看我們的`小貨車有沒有跟西瓜顏色是否一樣的車廂?一節車廂放一種水果。”
師:“現在請小朋友一個一個數出2個西瓜,放在自己的小車廂里吧”(引導幼兒一個一個的數,然后說出總數5)
2、故事講到“他爬上樹一看,啊!有3個菠蘿”,師:“怎么辦?”
(引導幼兒發言)
師:“我們一起幫豬老二數一數有幾個菠蘿,再裝菠蘿。”(重點引導一個一個手口一致點數。)
(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看看有沒有跟菠蘿顏色一樣的車廂?”
3、師:“他們又繼續往前走,豬小弟發現了什么呢?”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再幫豬小弟數一數桃子,好嗎?看看有沒有跟桃子顏色一樣的車廂?現在我們一個一個數著裝進車廂里。”
(引導孩子動手點數桃子, 再裝進小拖車里。)
4、師:“這時候,三只小豬都走累了,它們坐下來休息一下,突然豬小弟哎呀叫了一聲,低頭一看原來看到幾個蘋果。小朋友我們再幫三只小豬一起數一數蘋果吧。”
(幼兒動手操作)
5、師:“小朋友們都太能干了,三只小豬在你們的幫助下,撿了滿滿一車水果,他們非常高興,要送給每一位小朋友一個小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
6、師:“在送禮物之前,老師有一個想法,我們再幫小豬把撿來的水果從車上幫他們卸下來好不好?”(復習5以內的點數)
7、師:“我們先把西瓜卸下來”(引導幼兒一個一個數著放回原處,看看水果和盒子的顏色不要放錯了)其他水果同上。
8、師:“現在看看小豬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9、師:“小花的花瓣有幾瓣?我們一起數一數,一會跟爸爸媽媽一起數一數你的小花有幾片花瓣?”
10、師:“我們也跟小豬說一聲‘謝謝’。”
三、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跟數字有關的事物,看一看我們活動室里有沒有數字是1、2、3、4、5的事物?跟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好嗎?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牽牛花_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的科學教案玩水10-06
大班動物科學教案10-06
復制大班的科學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