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10 13:22:48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集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集合]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動物千奇百怪的睡覺姿態。

  2.能夠分清不同動物的不同睡姿并嘗試用動作模仿動物睡覺的姿態

  3.加深對小動物的喜愛,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增強保護動物的責任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小豬睡覺》的音樂

  2.有關動物睡覺的各種姿態的圖片PPT。

  3.擊鼓傳花的音樂及手絹花

  活動過程:

  1.歌曲導入(歌曲《小豬睡覺》)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播放歌曲)

  ——你們聽一聽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睡覺的?(歌詞:閉上眼睛睡覺,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搖搖)還發出什么聲音(咕嚕嚕)

  2.做小客人去森林旅游觀察別的動物怎么睡覺

  ——小豬看見了這么多小朋友可高興了,它想邀請小朋友們去它們的森林里旅游,看看別的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你們說好不好?那你們的聲音都要輕一點哦,不要吵著小動物睡覺了好不好?

  3.分別出示動物睡覺的圖片,并請幼兒模仿

  1.出示丹頂鶴睡覺的圖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你們認識它嗎?它是怎么睡覺的?”

  2)請幼兒模仿丹頂鶴睡覺的姿勢——單腳站立

  3)為什么會單腳站立睡覺——敵人來了能馬上飛走

  2.出示貓頭鷹睡覺的圖片

  1)請幼兒觀察是怎么貓頭鷹睡覺的'(睜著一只眼睛睡覺)

  2)請幼兒模仿貓頭鷹睡覺

  3)為什么貓頭鷹要睜著一只眼睛睡覺——(晚上要捉老鼠,睜著一只眼睛睡覺方捕獵)繼而引發幼兒對貓頭鷹辛苦工作的崇敬之情)

  3.出示蝙蝠睡覺的圖片

  1)觀察蝙蝠是怎么睡覺的——倒掛著睡覺

  2)老師也裝作不知道,請蝙蝠自己告訴小朋友(教師配音)

  ——蝙蝠:“我住在巖洞里,倒掛著可以讓我的身體不會碰到冷冰冰的墻壁;遇到危險的時候我的腳一松開就可以飛走了,如果像小朋友一樣躺著睡覺就很難飛起來了。”

  4.出示刺猬睡覺的圖片

  1)觀察刺猬是怎么睡覺的——蜷著身子睡

  2)為什么刺猬要蜷著身子睡覺——刺很尖,可以保護自己

  5.出示蛇睡覺的圖片

  1)觀察蛇是怎么睡覺的——盤曲著睡

  2)去問問小蛇為什么要卷著身體睡覺

  ——小蛇:“我的身體很冷,盤著睡覺能讓我感覺溫暖一點,但是小朋友如果想要長得很高就一定要伸直身體睡覺哦”

  6.出示金魚、松鼠、馬的圖片

  4.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擊鼓傳花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傳遞手絹花。在音樂停止的同時停止傳遞,請拿到手絹花的幼兒做一個動物睡覺的姿勢,讓其他幼兒猜。

  (注意要點1.在游戲前教師要為幼兒清楚地介紹游戲的玩法。2.教師要及時激發展開想象力:幼兒除了今天知道的五個動物,還有沒有別的動物的睡覺姿勢可以表演出來)

  5.總結活動

  ——我們今天看了很多小動物,你們喜歡它們嗎?小動物也很喜歡小朋友,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以后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它們,讓它們像我們一樣快快樂樂的長大好不好?

  6.請幼兒回家后,在父母的協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后將結果與其余幼兒共享。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讓幼兒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通過人為因素讓不同的聲音組合成有節奏的樂曲。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了解同種物體,由于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3、初步嘗試用不同聲音的套桶為樂曲伴奏。

  4、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所有的`幼兒有興趣參加,并能感知出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也不相同。

  活動難點:用不同的物體組成樂曲伴奏。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套桶娃娃,蠶豆、米、綠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樂,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讓套桶發出聲音。

  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

  教師搖動空套桶,“你們聽,怎么沒聲音?”

  1、教師設問:你有什么辦法讓空套桶發出聲音?(在套桶里裝上東西)“我們一起動手讓套桶娃娃發出好聽的聲音,在你的套桶里裝上一樣東西,蓋好,握握緊,搖一搖、聽一聽。”幼兒探索、操作。

  2、集體探索:“你們的套桶娃娃發出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套桶。)“你的套桶為什么會發出聲音?”

  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么?(個別回答)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我們來學一學。(集體)這個聲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套桶里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

  讓幼兒嘗試換一種東西放在套桶中,搖一搖,聽一聽。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種東西,你想不想再換另一種東西放在套桶里,聽聽剛才的聲音和現在的聲音一樣嗎?”

  “小朋友拿著你的空套桶找一組你沒玩過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搖一搖、聽一聽。”

  2、教師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讓幼兒比較前、后兩種聲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這一次玩了什么?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教師讓兩個幼兒比較,“你們倆的套桶里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集體討論,請三位幼兒示范。

  “小朋友,你們聽,他們的套桶里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請你們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裝的是什么?”

  讓幼兒猜測,“你們猜的對不對呢?”

  教師幫助個別幼兒把東西倒進透明瓶子里讓幼兒驗證猜的是否正確。

  得出結論:不一樣的東西,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套桶里發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演示兩個裝有同種物體的,數量不同的套桶,讓幼兒比較。

  “你們既能聽出聲音來又能猜出來,你們真能干。”

  “我這里也有兩個套桶娃娃,你們聽一聽,他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套桶里裝的是什么?”(幼兒猜測后,打開讓幼兒驗證)兩次。

  “為什么一樣的東西,在套桶里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

  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多,一個少,它們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

  “小朋友的套桶娃娃發出這么好聽的聲音,那我們來為樂曲《小手爬》伴奏。”(集體伴奏兩遍)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科學活動,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但現在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教學準備上建議提供給幼兒兩個套桶,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物品放在套桶里。

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聰明的黑貓警長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游戲感知淀粉遇碘會變色,從而激發學習的欲望,提高觀察的全面性、思維的發散性及操作的協調性,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欲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面團、盤子、碘酒、黃瓜、胡蘿卜、洋蔥、土豆、西紅柿。

  五、活動過程

  (出示黑貓警長頭飾)小朋友,你們好,我是黑貓警長,今天請你們幫我一個忙,好嗎?壞老鼠一只耳帶領一群壞蛋在森林里搞破壞,可是我們警察學校人手不夠,你們愿意加入警察學校當一名警察嗎?

  做一做:自己做淀粉。

  我們先練爪子和眼睛,請警士將盤子里的面團放在清水中抓一抓,一直把面團抓小,等盆中淀粉水沉淀一會后,輕輕倒掉上面的清水。

  幼兒把面團放在清水里反復抓,看到清水變成白色,還有白色的東西沉在盆的底部。

  試一試:碘酒滴入淀粉水中會變顏色嗎?

  教師:(出示碘酒)這里有一瓶消毒用的藥水叫碘酒,我們打針時用它來消毒,現在把碘酒滴人揉過面粉的水中,看看有什么變化。

  幼兒:碘酒滴人淀粉水中,淀粉水變成藍色了。

  幼兒討論:蔬菜中有淀粉嗎?

  試一試:哪種蔬菜中含有淀粉?

  幼兒將碘酒滴在各種蔬菜(黃瓜、胡蘿卜、洋蔥、馬鈴薯、西紅柿、藕片)上,觀察顏色的變化。

  說一說:我的發現。

  (1)馬鈴薯片、藕片遇到碘酒,變成藍色。

  (2)黃瓜、洋蔥、西紅柿、胡蘿卜滴上碘酒后沒有變色。

  游戲:捉小偷。

  (電話鈴聲)警長接聽電話:“不好了,森林中的糧倉被偷,我們馬上過去檢查現場。”警長手拿“噴射槍”(裝了碘酒的噴壺)沖向門外。

  (1)尋找腳印。帶領幼兒進入倉庫現場,仔細檢查現場,不放過小偷留下的.任何痕跡(幼兒在泡沫板上尋找腳印)。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怎么發現的?幼兒討論回答:糧倉被偷,地上有小偷的痕跡,用“噴射槍”可以找到小偷。

  (2)尋找罪犯。我們隨著腳印找一找,看看還能發現什么(發現老鼠)?這里有兩只老鼠,但它們都說沒有偷倉庫的東西,你們有什么辦法查出誰是小偷?(討論并啟發幼兒用碘酒檢查小偷的爪子,幼兒實驗。)

  六、背景資料

  面粉和碘酒是我們生活中常接觸的東西。面粉里含有大量的淀粉,當它和碘酒相遇時會產生化學變化。在許多的食品中,如蔬菜、水果中都含有淀粉,只是含量有多有少。在生活中,把切好的土豆放在水里一段時間后,在盆底就會有沉淀物,這就是淀粉。碘酒中含有碘,常常作為消毒用品,用來清洗傷口和打針前的消毒。

  活動點評

  聰明的黑帽警長活動方案是利用淀粉遇碘變藍的化學原理設計的。活動的材料是碘酒和淀粉,它們都是幼兒生活中接觸到的物品,而且無毒無害,實驗現象明顯。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親手揉面粉、找淀粉等活動,感知變化的現象,了解活動的過程,增加了對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活動不要求幼兒了解變化的原理。從活動過程來看,教師運用了先實驗,再感知,最后用游戲活動結尾。活動各個環節緊湊。

  淀粉遇碘變藍的實驗可以結合體育活動設計成“算題賽跑”,用淀粉事先寫好算術題,貼在黑板上,幼兒拿著裝有碘酒的噴壺把題噴出來,用彩筆寫出得數。活動可分幾組完成,也可以結合語言和美術活動設計成“奇妙的畫家”,事先用淀粉畫出一幅幅有故事情節的畫,再用碘酒噴出來。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激發幼兒求知欲,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玩樂中發現哪些液體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體受光的折射可呈現美麗多彩的顏色。

  3、初步探索出不同形狀的圈吹出的泡泡都是一致的。

  4、嘗試用簡單的符號學做記錄。

  【活動準備】

  1、割好的大飲料瓶五個、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貓洗滌劑液、泡泡水。

  2、每個幼兒一個吸管,不同形狀的小鐵圈若干(長方形、圓形、三角形)。

  3、做好的笑臉圖形和不高興臉型圖形若干個、裁割好的吹塑板五張、大夾子五個、推動的黑板一塊、彩色打印的五種液體的`圖案、大數字1、2、3、4、5。小桌子五張、三張畫好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紙、一支記號筆

  4、先把五種液體的圖案分別貼在五張吹塑板上,然后再把五個數字分別貼在五個圖案的上面,把圖案遮擋好后用夾子夾住吹塑板放在五張桌子上。

  【活動過程】

  一、課程導入:教師以游戲<<吹泡泡>>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幼兒談話。

  二、探索活動:哪種液體可以吹出泡泡。

  教師介紹:小朋友們,你們吹過泡泡嗎?(吹過)我這兒有五種液體,他們分別是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滌劑水和泡泡水,請你們猜一猜哪種液體能吹出泡泡?哪種液體吹出的泡泡最漂亮,哪種液體吹不出泡泡。

  1、請幼兒進行大膽嘗試,啟發幼兒自己學做記錄。幼兒自己拿一根吸管挨著吹,覺得不能吹泡泡的拿一個不高興的臉貼在用大夾子撐起的液體板放上,能吹泡泡的拿一個笑臉也貼在液體板上。

  2、鼓勵幼兒進行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3、先讓幼兒觀看幼兒自己做的記錄,然后老師依次把數字拿開,露出背后的液體讓幼兒初步了解每一組都是什么液體。

  4、教師從1號桌依次吹泡泡與幼兒猜想進行對照來驗證幼兒自己的試驗是否正確。

  三、探索活動:嘗試用幾何圖形做記錄。

  1、出示幾何圖表,讓幼兒猜猜這些圖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教師在圖表上做好記錄。要求教師把每個幼兒不同的猜想都記錄在內。

  2、對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狀進行猜想并做記錄。

  3、長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狀進行猜想并做記錄。

  4、正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狀進行猜想并做記錄。

  5、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6、讓每組選出一名幼兒把結論告訴大家。

  7、各組交換用具分別嘗試。

  得出結論:不同形狀的圈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并沒有隨著圈的形狀而改變。

  四、探索活動:觀察泡泡的顏色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哪種液體能吹出大的泡泡?哪種液體能吹出小泡泡?哪種液體吹不出泡泡。加深幼兒對液體的印象。

  2、教師:那么這些顏色是從哪里來的呢?讓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

  3、讓幼兒在教室內和教室外分別進行嘗試觀察是否一樣,引導幼兒發現,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顏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沒有顏色。

  教師小結:泡泡是反射的太陽光的顏色。而不是自己的顏色。

  【延伸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吹泡泡,觀看泡泡的大小、顏色等。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芹菜,了解芹菜的結構名稱,梳理植物和蔬菜的概念。

  2、能用描述性的語言進行講述,促進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實物芹菜每人一棵,剪刀、筐子、毛巾、黑板、白紙、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引題:認識芹菜名稱,了解幼兒已有的芹菜經驗

  看看桌上放著的是什么?在哪里見到過?

  二、鼓勵幼兒觀察整棵芹菜的外形特點,嘗試用比喻等方法進行描述

  看看這棵芹菜站著像什么?橫著又像什么?

  三、了解芹菜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和特點

  1、提出觀察要求:看看、摸摸芹菜,身上有什么?是怎么樣的?

  2、幼兒分組自主觀察,教師巡視,個別引導,了解幼兒的觀察情況

  3、集中、交流:你找到了芹菜的什么?是怎么樣的?

  根據個別幼兒的反饋,引導全體幼兒關注,共同觀察并用語言描述。如:誰也找到芹菜的根了?是怎么樣的?好像什么?教師在幼兒講述一個部分之后,在黑板上直接畫出該部分結構的樣子,以驗證幼兒的發現。

  四、理芹菜

  1、了解幼兒對于理芹菜的'經驗;家里是怎么理的?

  2、提出幫助食堂理芹菜要求: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3、重點引導幼兒認知芹菜葉是可以吃的,理過芹菜之后手上會有異味,讓幼兒了解芹菜的營養價值,同時尋找芹菜的莖。

  五、梳理植物和蔬菜的概念

  六、延伸活動

  看相關視頻再次了解芹菜的種植過程。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獲取了廣泛的科學經驗、學習科學的方法,發展了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好奇心,并享受到了自己的成功,得到了愉悅的情緒體驗,產生了學習科學的興趣,萌發了對大自然的關愛。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聲音可以通過管狀材料從一頭傳到另一頭的現象。

  2、在“打電話”的情景中嘗試兩個人合作探索。

  3、能控制音量,避免音量過大損傷同伴的聽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用管狀材料(如PVc管、紙筒、塑料軟管等)連接成傳聲筒。

  玩法說明:

  兩名幼兒合作探索,一名幼兒對著傳聲筒說話,另一名在傳聲筒的另一端傾聽。

  指導要點:

  1、創設“打電話”的游戲情景,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了解材料的玩法。

  2、觀察兩人共同玩“打電話”游戲時是否明確“聽”和“說”的關系,能否互相配合。如果兩名幼兒出現同時聽或同時說的現象,可通過提問“兩個人都說(聽),誰來聽(說)呢”引導幼兒關注兩種角色之間的配合。教師不要替幼兒分配角色,如果幼兒之間不能較好地協調,教師可以游戲者身份參與到游戲中,引導幼兒學習分配角色。

  3、創設“說悄悄話”的情景,引導幼兒控制音量。當幼兒用較大的音量對著管子說話時,教師可請他的同伴表述“聽”的感受。

  4、幼兒說話時鼓勵其先對著管子說一說,再離開管子說一說,然后問一問另一端的'同伴在兩種情形下聲音聽起來是否一樣。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觀察中,發現小兔子的可愛,產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2、學習用各種方式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學習認識兔子的主要特征。

  2、難點;了解兔子的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實物小兔1只、兔子吃的胡蘿卜、白菜、青草各少許,竹籠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組織幼兒安靜坐好。

  2、引入新課《長耳朵兔子》。

  師:將兔子抱進活動室,激發幼兒興趣。請小朋友看看,今天是誰也到我們教室來了?(兔子),小兔子可愛嗎?(可愛)。它有兩只什么樣的耳朵?(長長的耳朵),我們把它起名叫《長耳朵兔子》好聽嗎?好!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長耳朵兔子,它有哪些方面特征。

  (二)活動指導

  1、運用各種方法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指導語:

  (1)看一看,兔子長什么樣?你最喜歡兔子的哪個部位(逐一觀察兔子的'每一個部位,突出兔子的觀察與認識)。

  (2)摸一摸,大膽說出你的感覺(如:兔子的毛白白的,毛茸茸的很光滑)。

  (3)學一學兔子是怎樣走路的。請一幼兒上來示范兔子跳的動作。然后問大家:兔子是怎樣走路的?(蹦蹦跳跳)。

  (4)兔子喜歡吃什么?(胡蘿卜、白菜、青草)請一幼兒喂兔子。

  2、編兒歌:小兔子。

  (1)請小朋友用幾句話把兔子長什么樣說清楚,編成兒歌好嗎?綜合小結:

  耳朵長,尾巴短,一張嘴巴分三瓣。

  后腿長,前腿短,蹦蹦跳跳真可愛。

  (2)幼兒學兒歌。

  3、小實驗:兔子的耳朵是怎樣轉動的?

  (1)將小兔放入竹籠子里,教師提醒幼兒要注意觀察兔子的耳朵會不會轉動。教師猛然擊掌。然后請幼兒玩玩兔子的耳朵有沒有轉動的?兔子的耳朵是怎樣轉動的?問什么地方轉動?(向上、向后)

  (2)請幼兒擊掌,再實驗一次。

  4、帶小兔子到草地上玩耍。

  師:請小朋友注意觀察小兔子的動作,不要驚嚇小兔子。

  三、活動結束

  1、德育教育方面,小兔子很可愛,也很逗人喜歡,如果小朋友家里飼養有小兔子,注意觀察吃東西的神態,有人經過時的表現等等。小兔子也很善良,要向它學習講衛生、愛清潔,做個乖孩子好嗎?

  2、下課。

  活動反思:

  1、對這些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已有經驗,所以在看動物背面的時候也沒有難度,一下子就能猜出是什么動物。

  2、通過觀察3種小動物,讓他們知道3種動物耳朵不同的方位。并且通過做一做,模仿一下小動物的耳朵來加深和認識耳朵的方位。

  3、對這些小動物的外型已經有些經驗,在第一課時時,已經讓孩子們一起畫過。所以這一課時我們就解決耳朵的方位。通過老師的示范和幼兒的操作,讓孩子們發現耳朵的不同方位。

  4、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我還為孩子們準備了剪好的衣服,可以貼在他們畫的畫上,這樣不僅可以美觀,還能幫助一些不會畫的小朋友代替身體。

  5、示范圖上還有小動物大象和小花貓,孩子們在畫的過程中,也模仿著示范圖上的,雖然對于臨摹也有些困難,但是從他們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對于耳朵的部位孩子們都掌握的比較好,沒有畫錯的小朋友。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分析:

  中班的小朋友已經對各種昆蟲比較感興趣了,可是見到的也只是在菜園地里最常見的那幾種,許多別的孩子們都沒見過,通過展示相似于各種植物的昆蟲,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幼兒在以后生活中的探索發現和觀察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螳螂、枯葉蝶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副(畫面有蝴蝶、蟋蟀、瓢蟲、蜻蜓、螳螂、枯葉蝶、木枝蟲等昆蟲)。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四頁。

  3、幼兒、家長收集關于動物自我保護的圖片、圖書等資料。

  活動流程:

  1、尋找昆蟲。

  (1)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找一找發現了哪些昆蟲。

  (2)引導幼兒尋找不容易發現的昆蟲,如:花螳螂、枯葉蝶、木枝蟲。

  2、請幼兒討論:為什么有些昆蟲不容易被發現?

  3、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的本領。

  (1)請幼兒欣賞科學小知識《捉迷藏的昆蟲》。

  (2)提問:小鳥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葉蝶、木枝蟲?

  (3)閱讀幼兒第三冊第四頁,仔細觀察花螳螂、枯葉蝶、木枝蟲。

  4、游戲《捉迷藏》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請幼兒相處好辦法不容易讓別人發現自己。提醒幼兒躲藏是注意安全。

  活動延伸:

  將相關圖片、圖書等資料投放在發現區,讓幼兒繼續了解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記錄等活動,初步了解桌腿的形狀與桌面承受能力的關系。

  2、對科學實驗感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的實驗記錄表,幼兒人手一張實驗記錄表,積木若干塊,彩色紙若干(保證人手兩張),記錄筆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張紙)提問:這是什么?你能讓它站起來嗎?請個別幼兒來試試。并提問:你是怎么做的?

  教師總結:可以用折和卷的方法是一張紙站起來。

  教師:加大難度,用兩長紙,做一張一條腿的桌子,而且能站起來。

  讓老師先來試試。教師演示用直線形的桌腿做的桌子,不能站起來。沒成功,小朋友來試試。

  2、幼兒操作以后,把自己做的桌子展示在前面的展臺上。

  教師:老師的桌子為什么沒有站起來,引導幼兒觀察這張桌子的桌腿是一條直線。老師把它記錄在表格里:一條直線的桌腿不能站起來(打叉),你能把你的桌子記錄下來嗎?

  3、教師:小朋友的桌子都能站起來了,但它牢嗎?上面能放東西嗎?我們用什么來檢驗一下?(積木)請你試試并記錄下來。如果在疊第三塊積木時,桌子倒了,那應該記3還是2呢?記完了每個小朋友在做一張不一樣桌腿的桌子,也記錄下放積木的數量。

  4、幼兒操作。提問:剛才小朋友做的'桌子能放幾塊積木?最多的放幾塊是什么樣的桌腿?

  5、總結:圓桌腿的桌子最牢。

  6、出示三張一樣的紙。教師:這里有三張一模一樣的紙,我要作成三個不同粗細的桌腿,猜猜那長桌子最牢。請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來疊積木。先試試細和中桌腿的桌子?再試試剩下的兩張桌子。發現中桌子最牢。

  7、總結:一樣形狀的桌子不一定是桌腿粗的牢。其實桌子的牢固程度和桌腿的形狀,粗細、高矮都有關系。我們回教室再研究吧。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12-16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科學教案[經典]08-02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