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05 12:04:48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學教案合集[6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魚類的主要特征。(身體表面有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用卵繁殖后代,終生離不開水)。

  2、學習分辨魚類和非魚類,并說出理由。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對于鯽魚和金魚已經有了充分的觀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2、物質準備:

  PPT、金魚和鯽魚的手偶各一個、人手一張指示牌,正面笑臉,反面哭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鯽魚搬新家》的故事。

  二、找出鯽魚和金魚的共同特征--通過比較在黑板上羅列出鯽魚和金魚的共同點。

  --及時幫助幼兒歸納總結出魚的特征。

  三、選擇區域:它們是魚嗎?

  --提出問題:烏龜是魚嗎?

  師:孩子們你們認為烏龜是魚的,請坐在A區;覺得不是的,請坐在B區。

  師:你為什么會覺得不是魚呢?(說說理由)--教師播放烏龜生活習性的視頻幫助孩子理解為什么烏龜不是魚。

  四、根據已有經驗判斷墨魚是魚嗎?

  1、點擊PPT,出示墨魚,猜想:墨魚該屬于什么類?

  師:這時又來了一只墨魚(點擊PPT),你們認識它嗎?大,考吧.幼師,網出,處!魚兒和非魚兒都想墨魚加入自己的隊伍,你認為它應該加入哪支隊伍呢?她究竟是魚類還是非魚類呢?為什么?

  2、根據幼兒對墨魚的判斷為"魚類"、"非魚類"兩個答案為分組依據,把幼兒分為"魚類""非魚類"和"不確定"三類。

  3.模擬辯論的形式,兩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魚組墨魚會游,所以它是魚類。

  非魚組墨魚沒有鰓和鰭,可是魚是有魚鰓和魚鰭的,所以它不是魚類。

  4、借助PPT,了解"墨魚"的特征。

  四、辯論結束。

  師:墨魚到底加入了魚類還是非魚類呢?讓我們一起聽聽墨魚是怎么說的。

  五、《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水中生物嗎?哪些生物你覺得不是魚類呢?說一說你的原因。

  活動延伸:

  請你再去收集資料:還有哪些"x魚"其實不是真正的"魚"。

  三、根據已有經驗判斷蝙蝠是鳥類還是獸類。

  1、點擊PPT,出示蝙蝠,猜想:蝙蝠該屬于什么類?

  師:這場戰爭進行的真的很激烈,很難分出勝負,這時又飛來了一只動物(點擊PPT),你們認識它嗎?鳥類和獸類都想蝙蝠加入自己的隊伍,你認為它應該加入那只隊伍呢?她究竟是鳥類還是獸類呢?為什么?

  2、根據幼兒對蝙蝠的`判斷為"鳥類"、"獸類"兩個答案為分組依據,把幼兒分為"鳥類""獸類"和"不確定"三類。

  3、模擬辯論的形式,兩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鳥類組蝙蝠會飛,所以它是鳥類。

  獸類組鳥的嘴巴尖尖的,可是蝙蝠是有牙齒的,所以它不是鳥類是獸類。

  4、借助PPT,了解"蝙蝠"的特征。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體下落有直線和曲線之分,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對不同物體按下落方式進行記錄。

  3、探索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情況也不同。

  【活動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塑料積木、球、繩、沙包等,記錄紙、筆,白紙人手兩張。

  【活動過程】

  一、引題。

  秋天到了,一片片樹葉落下來,樹葉落下來是怎么樣的?(幼兒自由講述)

  二、幼兒探索并討論。

  1、幼兒猜想并嘗試:你桌上東西落下是怎么樣的?每一樣東西都試一試。

  2、引導幼兒和同伴比較,發現物體下落時的異同。

  “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手里的東西落下來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交流:

  (1)你有什么發現嗎?(幼兒自由交流)

  (2)為什么有的物體落的快,有的物體落的慢?

  4、小結: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的,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師演示一張皺紙和一塊積木,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物體下落路線是不一樣的。

  三、幼兒分組探索,按照物體下落的路線進行歸類記錄。

  1、請幼兒分組實驗,觀察桌上的物體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請你再去試一次,把你的發現記錄在紙上,你這些東西按照落下的路線記在紙上。”

  2、每組派一個孩子交流各組的發現,并介紹自己的記錄方法。

  “你是怎么記錄的?”“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3、教師小結:不同物體下落的路線不一樣,有的是直線的,有的是曲線的,直線的`落地快,曲線的落地慢。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同樣的東西形狀不同,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兩張紙)幼兒猜想: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讓他們落下的時候不一樣?

  2、幼兒自己嘗試,教師引導幼兒將紙折成不同的形狀。

  3、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傘,觀察其與其他物體下落的不同。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立定跳動作技能,發展雙腿彈跳能力。

  2、會創造性地變換花樣玩繩,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根繩子(繩子為四個肩寬)。

  2、背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兩人一組玩"騎馬"游戲,前一幼兒將繩系在腰間做"馬",后一幼兒一手拉住前一幼兒腰間的.繩子,一手將繩對折當韁繩做跑馬步。通過游戲,活動幼兒的手臂、雙腿、腳腕等部位。

  2、引導幼兒學習立定跳遠的動作。(在幼兒練習、游戲時放背景音樂。)

  (1)教師示范講解立定跳遠動作要領:雙腿微屈半蹲,身體前傾,雙臂來回擺動幾下增加助力,等雙臂從后方往前甩時,雙腿同時向前猛然跳出。落地時雙腿彎曲,身體保持前傾。

  (2)指導幼兒練習。兩人一組將繩擺開,從一條繩跳至另一條繩,根據兩人的實際情況確定繩的擺放距離。提醒幼兒注意屈膝落地,確保安全。

  (3)組織幼兒進行跳遠比賽,看誰的動作最標準,跳得最遠。

  3、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想象把繩子擺成各種圖形,(也可以與同伴合作,繩子相連拼擺圖形。)然后在圖形中自由、愉快地做放松動作。隨時表揚有創造性玩法的幼兒,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物體放置方法、改變橋面形狀、橋墩多少與紙橋承重力的關系。

  2、通過自我檢驗及與同伴之間的相互比對,不斷探索增加紙橋承重力的方法。

  3、積極動手動腦,體驗探索與交流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積木橋墩(橋墩固定)、白紙、雪花片插在小木棒上(每份數量相同,用于操作與測量)、

  三、活動重點:

  了解物體放置方法、改變橋面形狀、橋墩多少與紙橋承重力的關系。

  四、活動 難點:

  探索不同形狀的橋面與橋的承重力的關系。

  五、活動過程:

  (一)我的紙橋有多堅固

  1、介紹紙橋和測量方法,讓幼兒猜猜:紙橋上能放多少雪花片?

  2、交代操作要求:

  (1)可以通過折一折,卷一卷的方法改變橋面形狀。

  (2)雪花片可以隨意擺放,但必須要放在橋面上。

  (3)聽到教師的口哨聲必須馬上集合。

  3、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1) 提醒幼兒正確取放雪花片。

  (2) 引導幼兒嘗試新的方法。

  4、交流

  (1) 請成功的幼兒介紹優秀經驗。

  (2) 對比和評價操作方法相似,結果卻不同的紙橋,分析原因。

  (3) 讓操作失敗(橋倒塌,雪花片散掉)的幼兒分析失敗的原因。

  教師小結,引出第二次操作。

  (二)誰的紙橋最堅固

  1、提出操作要求:讓所有的雪花片都站在紙橋上就是勝利者。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1) 引導幼兒驗證成功幼兒歸納的優秀經驗。

  (2) 引導幼兒探索能讓紙橋更堅固的方法。

  2、交流

  (1) 評出最牢固的紙橋。(如果成功者不多,教師可以演示橋面折成波浪的方法)

  (2) 請成功的幼兒歸納優秀經驗,并記錄在記錄表上。

  A、橋面更寬更厚能承受更多的力。

  B、橋面折疊后拱起來能承受更多的力。

  C、橋面折疊成波浪能承承受更多的力。

  D、把雪花片放在橋墩上能放更多。

  (三)我們的長江大橋

  1、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橋墩和紙,要求小組成員合作造出長江大橋,放上所有的雪花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 引導創新方法。

  (2) 引導幼兒相互合作。

  3、展示幼兒作品。

  4、教師小結:橋墩能起到支撐的作用,改變橋面形狀能增大橋的承受能力,所以能讓我們的紙橋更堅固。

  建筑師們也是根據這些原理,建造了許多堅固的橋,如美國的金門大橋和中國的趙州橋。小朋友只要多動腦筋多動手,也能成為偉大的工程師。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梁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愁不知怎么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么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橋?在古代人們用什么來建造橋梁的?小熊喜歡嗎?為什么?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么區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么橋?鋼筋吊橋的用什么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么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么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么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梁。

  三、我們看了這么多橋梁,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么?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梁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梁。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后一起送給小熊。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多變的天氣》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么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么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了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

  (短信、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天氣、溫度、穿衣指數等)

  三、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四、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識點:初步認識蝸輪、蝸桿,并了解其作用。

  2、技能點:看圖搭建“道閘”,通過搭建了解蝸輪、蝸桿在“道閘”中起到的作用。

  3、情感、態度: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分組進行游戲,這樣會讓幼兒體驗到團隊合作,同時互相交流游戲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將有蝸輪、蝸桿的零件先給幼兒認識。

  2、“道閘”游戲相關操作材料,齒輪游戲手冊。

  活動指導:

  1、在游戲目標上,主要探究點在:讓幼兒認識蝸輪、蝸桿,并知道它們的名稱,了解它們在道閘中所起的作用。

  2、在游戲組織時 ,分組進行游戲。

  3、重點:在蝸輪、蝸桿知識點上教師簡單介紹給孩子即可。難點:第一在于搭建,希望幼兒獨立看圖搭建;第二在于經驗的遷移。材料提供上,參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在坐車的時候,有沒有見過道閘(教師描繪出道閘的樣子),讓幼兒說出自己對道閘的看法,道閘是用來做什么的,它是怎么做出來的,那我們也來做一個道閘好不好?引導幼兒對道閘的'想象。

  二、教具展示

  1、教師展示道閘教具。

  2、展示過程中要介紹蝸輪、蝸桿,在道閘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三、操作過程

  1、幼兒分組進行操作。(4個人一組)

  2、教師在操作過程中進行提示與指導。要特別強調蝸輪、蝸桿的作用。

  四、拓展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知道了蝸輪、蝸桿的作用,那想一想:蝸輪、蝸桿還能用來做什么?

  五、總結

  通過“道閘”游戲讓幼兒認識了蝸輪、蝸桿,并通過搭建知道了蝸輪、蝸桿在道閘中的作用。在游戲拓展中,幼兒大膽發揮想象力,這樣使幼兒的思維不僅僅局限于一種游戲方式,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游戲現象會有很深刻的理解。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排列上的變化規律,并能用發現的規律幫小動物裝飾窗簾。

  2.能用比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幼兒人手一份)PPT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可高興了。它們的新房子造好了,馬上就要搬新家了。讓我們跟小猴一起去參觀它們的新家吧!

  二、參觀動物公寓,發現規律

  (一)播放圖(一):觀察、了解樓房的層與間

  提問:1.這幢樓房有幾層?每層有幾間?一共有幾間?(一起點數)

  2.小猴來到了第幾層的第幾間?

  3.小猴想去第三層的第三間,誰來幫它找找?

  (二)播放圖(二):在幫忙選房的過程中,初步感知小動物選房的規律

  提問:1.看,還有誰也來選房間了?

  2.還有一個房間沒人選,你覺得誰來選?為什么?(每個小動物住三間房)

  3.仔細看有沒有什么秘密?每一層住的動物不一樣,樓上樓下住的動物一樣嗎?

  (三)播放圖(三):繼續幫助小動物選房間,進一步感知小動物選房的規律.

  提問:1.看旁邊的樓房里住著誰?

  2.你覺得這兩個房間誰來選?為什么?

  小結:這些小動物可真有趣,它們選房間還有個規律呢,每一層上要不一樣,樓上樓下也要不一樣。

  三、運用規律幫助小動物裝窗簾

  (一)出示操作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指導語:看,房子選好了,小動物為它們的房子裝上了什么呀?(窗簾)

  今天小動物請小朋友來幫它們的新房子裝上窗簾,它們要求:每一層上的窗簾不一樣,樓上樓下的也不一樣。先裝第一幢,再裝第二幢。

  4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展示交流

  (一)幼兒相互交流。

  (二)個別幼兒講述裝窗簾的方法。

  (三)選個別作品,共同糾正,進一步掌握規律。

  五、活動延伸:給小動物裝地板。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翻版一次外出學習聽到的一節課,活動的選材源于大班建構式課程,主題:《動物我們的朋友》中的一次科學活動《送小動物回家》。經過執教者大幅度的修改,目標重新定位,環節重新設計,變成了一節全新的趣味性和科學性兼具的活動。

  教學具的反思:

  本次活動的教具學具都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采用了PPT動畫的形式能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在幼兒回答之后能以動畫的形式給予驗證,另外,幼兒的操作材料也非常實用,幼兒第一次粘的不對,可以剝下來再次嘗試,循環使用。

  目標的反思:

  活動目標是一次活動的靈魂,活動目標制定是否恰當、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活動的成敗。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十分清楚,層次分明,三維目標體現很明顯,既有知識與技能(用發現的規律幫助小動物裝飾窗簾),過程與方法(觀察發現排列上的變化規律;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主要體現在第三條(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在這三條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比較突出,因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活動的環節也緊緊得圍繞目標展開,每個環節的設計都能為達到目標服務。

  活動過程的反思

  我在組織這次活動是感覺不太順利的地方是:引導幼兒初步發現動物選房的規律這一環節,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在引導幼兒發現這個規律的時候我問:仔細看有沒有什么秘密?幼兒的回答沒有到我想要的點上(即每一層住的動物不一樣,樓上樓下住的動物也不一樣)。這時候我的引導語特別羅嗦,其實語言可以更簡潔,更具有啟發性一些。可見,我對幼兒的拋過來的“球”不太能接得住,教學的機智還有所欠缺。教師不僅要對孩子可能出現的答案要有一定的預期,還要想好假如有孩子有這樣的回答,自己該如何接得住孩子拋過來的“球”,不是簡單重復孩子的話,而應給予孩子更多,有總結或經驗的提升。

  幼兒在有了第一次選房經驗和規律的基礎上,幼兒第二次選房相對比較容易,所以重點是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思維過程,追問:為什么你認為第二層的第二間應該住小兔子?這個問題特別重要。

  操作要求的反思:

  在幼兒操作之前一定要交代清楚操作的要求,本次活動在交代裝飾要求的時候應根據操作材料的特點(第二間的難度比第一間要難)提出操作要求,請幼兒先裝第一間,再裝第二間,這樣符合幼兒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學習特點。

  講評的反思:

  這次活動的講評環節十分重要,老師要幫助幼兒理清思維的過程,用清晰的語言表達之。我在組織講評時,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糾纏于糾正“錯誤”,幼兒講述的機會很少。講評的重點應定位在與幼兒一起糾正錯誤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牽牛花_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汽車科學教案03-31

大班下科學教案01-30

大班神奇的科學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