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科學教案五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幼兒園科學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對身邊常見事物都可產生有價值的科學教育活動。橋是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事物,在生活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橋材料不同,形態各異,幼兒感到好奇,有興趣探究,將幼兒對橋的興趣引入到課堂之中,讓幼兒體會探究橋的過程和與小伙伴交流橋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 了解橋在三個時期建橋主要用的材料。
2. 能通過觀察與比較,描述不同的橋的特征,建筑材料及功用。
3. 通過了解橋的演變,感受科學發展的進步。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橋的功能建造及主要用的材料。
難點:能描述不同的橋的特征,建筑材料及功用。
四、活動準備:
1.PPT課件(不同材料制作的橋、建在不同地方的橋的圖片)。
2.一個關于橋的謎語。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一個謎語,讓幼兒猜,引發幼兒興趣從而導入主題。
教師:小朋友,老師說一個謎語,你們來猜猜是什么?
教師:樣子像船不是船,永遠停在江河畔,火車汽車它能載,光載東西不開船。讓我們猜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呢?(橋)
教師:相信聰明的你們已經猜到了,沒錯,猜對了,它就是——橋!
(二)引導幼兒回憶見過的各種橋
教師:小朋友,我們生活中見到各種各樣的橋,那么你們見過橋嗎?見過什么橋?它是什么樣兒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各種各樣的橋。
(三)引導幼兒了解橋的構造及功能特點
(四)教師編出示PPT圖片,我們來看第一種橋
(1)吊橋
吊橋又稱懸索橋,由懸索、橋塔、吊桿、錨碇、吊桿、加勁梁及橋面系所組,一般在景區可以看到
(2)獨木橋
簡單的人行橋,常用一面砍平的一根圓木做成的,架在懸崖等地上,最常見的地方是鄉下,雖制造簡便,但稍不小心就會受傷甚至丟掉性命。要經過這座橋、一定要在大人的陪伴下經過,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3)鋼鐵橋
我們再來看鋼鐵橋、鋼鐵橋是用鋼鐵作為主要建造材料的橋梁,具有強度高,鋼度大的特點、這種橋呢大多在城市可以看到,有的小朋友上學的時候可以經過它。
(4)拱橋
拱橋指的是在豎直平面內以拱作為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拱橋始建于東漢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歷史。造型優美,曲線圓潤,富有動態感。像北京頤和園玉帶橋,就是一種。還有河北的趙州橋,也是拱橋的`一種。
(4)立交橋
立交橋全稱為"立體交叉橋",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處建立的上下分層、多方向互不相擾的現代化橋梁,這種橋呢建設成本較高,通常只在高速公路互通、城市干道或快速路之間的交匯處建設,主要作用是使各個方向的車輛不受路口上的紅綠燈管制而快速通過。那立交橋的主要功能就是避免多方向車輛在交匯處互相干擾,他的主要特點就是道路平面分離,或立體交叉形成多層。
(5)木橋
木橋以天然木材作為主要建造材料的橋梁,木橋是最早出現的橋梁形式,它具有重量輕,強度較高的特點,因為木材分布較廣,取材比較容易,而且采伐加工不需要什么復雜的工具所以木橋是最早出現的橋梁形式。所以加工及各部分連接的構造簡單等優點。但其也有易燃,易腐蝕,承載力和耐久性易受木材的各向異性及天然缺陷影響等缺點。這種橋大概只可以在山區景觀區才可以見到的哦。
(四)游戲環節連連看
讓小朋友找到獨木窮、鋼鐵橋、立交橋、拱橋、吊橋、相對應的橋梁圖片。
六、活動總結:隨著科技的發展,除了這些橋,還會有更先進的外形美觀的橋出現,小朋友們可以平時多多觀察,就可以發現更宏偉的大橋哦。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外出散步時,孩子們發現了一位懷孕的阿姨,許多幼兒對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什么樣的、如何長大的非常感興趣,因此設計了這次活動。活動重點放在幼兒收集媽媽十月懷胎的資料,(包括圖片、照片、文字資料)和教師提供的影像資料上,讓幼兒了解胎兒的生長過程。本次活動以幼兒主動參與為主,自己收集、尋找獲得信息,(家長協助幼兒上網、去書店、咨詢醫生等,讓幼兒獲得知識),在收集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并通過集體活動,詳細了解胎兒在母體中是如何長大的。讓幼兒嘗試獲得知識的各種途徑。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各種途徑獲得知識。
2、讓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知道媽媽養育自己的辛苦。
3、教育幼兒尊敬媽媽,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收集大量的關于母親十月懷胎的資料,可由家長協助幼兒上網、去書店、咨詢醫生等方法獲得信息。
2、胎兒在母體中成長的、真實的影像資料、幼兒喜聞樂見的卡通影像資料、膠水、泡沫板
3、一位懷孕的母親
活動過程:
一、主題討論
幼兒通過自己收集資料,展開討論。
問題: (1)、你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會有什么反應?
(2)、你在媽媽肚子里,餓了怎么辦?
(3)、你在媽媽肚子里,怎樣活動和長大的?
(4)、你在媽媽肚子里時,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1、請一位懷孕的母親
讓幼兒有個直觀的了解,阿姨肚子里有個小寶寶。自己沒出生前也是在媽媽肚子里漸漸長大直至出生的`,激發幼兒想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怎樣長大的愿望。
2、影像資料
通過影像資料,讓幼兒看到自己在母親肚子里的真實影像,初步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漸漸長大的。
3、卡通形象
進一步加深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初步體會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
三、布置主題墻:媽媽孕育我
1、幼兒通過日常生活中對媽媽的觀察,夸夸自己的媽媽。“我的媽媽最能干”。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幼兒自己動手把收集的資料貼在主題墻上,讓全班的小朋友都來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
活動延伸:
回家后做幾件愛媽媽的事情,第二天開展主題討論:你是如何愛媽媽的。
活動反思:
小朋友們,通過這次主題活動,希望大家學會感謝媽媽、關愛媽媽,體會媽媽養育自己的艱辛,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健康快樂,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滿。
科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在開展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對幼兒的學習和經驗的獲得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生活中,大班幼兒接觸過很多彈性玩具,并對彈性物品非常感興趣,但對彈性的特征沒有真正的了解,因此設計此次活動。在活動中,針對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孩子們準備了彈性的玩具,以及彈性及非彈性物品讓孩子們進行分類,幼兒通過玩一玩、試一試,說一說,在實踐中主動感知彈性的特征,了解彈性在生活中的應用,不僅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還引起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發現物體的彈性,了解彈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2.自主探究發現物體的彈性,理解彈性的特點,運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喜歡探究、發現,積極表達交流,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
活動重點:感知彈性的特點
活動難點:用不同的方法發現身邊的彈性物品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活動前讓幼兒到日常生活中去尋找各種有彈性的物體,初步感知彈性這一科學現象,了解彈性的特點。2.物質準備:
第一次操作材料:布娃娃、氣球、彈簧玩具、皮球等。第二次操作材料:橡皮泥、海綿、手套、拉力器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自制彈簧玩具,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試一試、玩一玩彈性玩具,感知彈性玩具的特點。
1.出示彈性玩具,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彈性玩具的特點。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分享,總結提升。
問題:你玩了什么玩具,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秘密?
在交流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分享、完整講述,教師及時根據幼兒分享情況提升并小結:這些玩具在小朋友捏捏、拍拍、拉拉、吹吹的過程中都發生了變化。
提出問題引發思考:為什么這些玩具我們一用力它就發生了變化,不用力又變回原來的樣子了呢?
引導幼兒討論、總結出:籃球用力一拍就會跳起來;氣球用力一吹會變大,拉力器和彈簧玩具用力拉會變長,不用力就彈回去跟原來一樣……
我們把有這種本領的玩具叫做彈性玩具。
4.再次感知彈性玩具的特點
三、探索比較并分類,進一步感知彈性,深化對彈性的認識。
1.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幼兒進行操作探索并分類2.引導幼兒分享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它們有沒有彈性?為什么?
四、聯系生活,拓展認知,感受彈性物品帶給我們的便利。
提問:
1.你身上有彈性的東西嗎?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便利?
2.生活中,你還看過玩過或用過什么有彈性的物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方便?(ppt)
五、延伸活動:繼續尋找身邊或你發現的有彈性的東西與你的小伙伴和老師進行分享。
課后反思:
在我們的生活中,彈性的現象、物品有很多,孩子們也對此司空見慣,但孩子們對彈性的特點去深究的很少。在《幼兒園教育指導制要》中指出要讓幼兒親歷科學、體驗科學,在活動中教師更多的去引導孩子自主實我發現,在玩中感知彈性的特點,激發幼兒的探究欲。
在這個大班科學活動中,教師對教學活動的過程有清晰、合理的設計,每個環節目標明確,環環相扣.在整個活動中數師運用了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動手操作、實匙,發現彈性玩具的秘密。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能為這個活動服務,如:第一環節的設計出示自剖彈簧玩具,微發幼兒探究的興趣。第二環節引導孩子在玩中感受彈性玩具秘密,知道彈性的特點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分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第三個環節遷移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吏多的了解了有彈性的物品。這三個環節以點到面、層層遞進,拓展了孩子的經驗。
在活動中孩子們很感興趣,并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在原有的經驗基礎上得到了發展,知識上有了新的收獲。
通過反思,我覺得整個活動中有以下值得肯定的地方:
1.活動過程條理清晰、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對于材料的提供也有一定的層次性.
2.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從幼兒的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激發幼兒的興趣后,引導幼兒自主然究實默,感知彈性的特點.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感興趣的材料,使幼兒在玩中學、玩中探索。
在活動中不足的地方:
1.教師的語言不夠簡練,語言還需嚴謹。
2.活動中在對物品進行有無彈性分類時,說到橡皮泥的彈性時,本想引起爭議,我覺得這里教師可用夸張的表情語氣,引起孩子們的爭議,對于大班幼兒,可讓他們對此進行討論。
科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知道箱子里有空氣。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紙箱兩人一個,氣球兩人一個,紙巾若干,籃子若干,紅花每人一朵。
2、教師操作材料:紙箱、神秘紙箱、紅花、氣球、籃子各一;操作音樂CD。
3、環境準備:“魔術”桌子一張,桌布一塊。
三、教學過程。
(一)幼兒觀看有趣的魔術表演,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1、觀看老師用塑料袋子捉空氣,引導回憶之前“捉空氣”的`小實驗,并啟發孩子說出“袋子里有空氣”。
2、觀看老師“紙巾”飛起來的小實驗。
(二)幼兒參與操作紙巾“飛起來”的小實驗。
1、幼兒動手操作。
2、幼兒與老師探討“紙箱里有沒有空氣?”
(三)幼兒參與操作氣球“飛起來”的小實驗。
1、幼兒動手操作。
2、教師總結:因為箱子里有空氣,手一拍箱子,空氣就從洞洞里跑出來,氣流就把紙巾和氣球沖起來了。
(四)老師表演“小魔術”:彩帶飛起來了。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班級:大班
活動時間:10月
設計意圖:秋天的到來使得周圍的樹木發生了一些變化,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也較中班有了較大地提高。班上幼兒近些天來總在談論幼兒園大門外一顆大樹的變化,他們已經觀察到樹葉和樹枝被大風吹下時狀態的不同,因此,抓住這個機會我設計了該次活動,通過引導幼兒對其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探索,從而推動幼兒科學概念的獲得以及對周圍世界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實驗發現物體拋向空中后會下落,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自由落體現象的興趣;2、幼兒能使用至少兩種不同的物體進行自由落體實驗,并能觀察、記錄這兩種物體的下落的方式和快慢;3、絕大部分幼兒能用語言正確表述自由落體現象,在活動中能表現出合作的.意向和能力。
科學原理:
1、自由落體--自由落體運動源于地心引力,物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從相對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它有三層基本含義:物體開始下落時是靜止的即初速度V=0;物體下落過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外界的作用力(包括空氣阻力)或外力的合力為0;任何物體在相同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時,下落時間相同。
2、空氣阻力--指空氣對運動物體的阻礙力,是運動物體受到空氣的彈力而產生的。在現實生活中,自由落體也受空氣阻力的影響,其速度,接觸面積,空氣密度等都會影響空氣阻力的大小。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樹葉、報紙、沙袋、橡皮擦、記錄單、筆。
活動形式:集體教學和個別探索結合活動過程:
環節教學
活動內容
一、引發幼兒興趣,調動幼兒已有經驗
1、幼兒自由表達已有經驗,引發幼兒興趣。
"說說你們見到樹葉落下的情形。"2分鐘集體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準確表達觀察到的樹葉下落現象。
"樹葉從空中輕輕的飄落。"2分鐘探索活動開展部分
二、探索活動一教師出示材料,引導幼兒探索自由落體現象
1、教師活動材料,引導幼兒選用1種材料,將它拋向空中,觀察下落時的情形;注意:給幼兒活動較大空間,以保證幼兒的安全。3分鐘個別
2、請幼兒分享活動體會。
"拋上去后都會掉下來。"2分鐘集體三、探索活動二教師材料,引導幼兒比較不同物體落下時不同的狀況1、引導幼兒觀察2~3種物體落下時的情形,并記錄下來。5分鐘個別2、引導幼兒分享和討論:你選用了什么材料?它是怎樣落下的?
:不同物體因其形狀、重量不同,在空中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落下的情形不同。3分鐘集體
三、探索活動三引導幼兒實驗:哪個掉得快?
1、在前面活動基礎上,新的材料,要求幼兒兩兩進行比較,比較之前讓幼兒猜想一下:哪個物體掉得快?
2、教師記錄表,引導幼兒做實驗,驗證哪個落得快。
要求:幼兒選擇兩兩比較時,要求同一高度并同一時間放下物體。7分鐘個別3、引導幼兒交流實驗結果,分享經驗,啟發幼兒探索:為什么有些物體掉得快,有些掉得慢?3分鐘集體結束部分四、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落體現象五、活動延伸1、啟發幼兒探索同樣重量的物體,不同速度的落下。
2、探討什么物體不會落下?3分鐘集體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02-22
《花朵》科學教案10-06
《除垢》科學教案10-07
科學教案介紹10-07
恐龍科學教案10-05
恐龍的科學教案10-05
磁鐵科學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