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6-03 08:12:0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大班科學教案范文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大班科學教案范文九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浮力作用,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2、感受自然之力的強大,體會事物的相對性。

  3、聯系生活,節約用水,養成正確的用水習慣。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水的浮力作用,感受自然之力的強大

  難點: 理解水的浮力作用,體會事物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每桌一大盆水、紙杯、封閉的紙盒、鐵片、木塊、蘋果、紙制小船等

  活動過程

  一、 提出問題,展開討論

  1、 教師出示一組關于水的圖片,幼兒觀察。有大海、小河、下雨、溫泉、海嘯、洪水、冰川、海難、等

  2、教師提問:你喜歡哪些圖片,不喜歡哪些圖片?

  3、要求幼兒自由選擇來分類,將圖片放入相應的圓圈中

  喜歡

  不喜歡

  4、根據分類提問:你喜歡它的哪方面,為什么?

  幼兒回答:對于幼兒不同觀點,教師要尊重,從科學的方面進行解釋,

  如:有的幼兒喜歡海嘯,教師應從自然災害和水力資源兩方面談它的利弊。

  二、提出問題,展開探索

  1、教師講述:小朋友們從這些圖片我們知道水是有力量的,即使它看起來很安靜,但它仍然有強大的力量。現在你們面前有一盆水,我們來試試它的力量。

  2、幼兒自由選擇測試物品,放在水中進行探索。(提醒幼兒注意有水濺出時,用抹布擦掉)

  教師提問:你發現水的力量了嗎?它有多大?

  幼兒上臺講述自己的發現,教師點評

  (幼兒的疑問很多,教師要引導幼兒去發現而不代替幼兒講述。)

  于此點出“浮力”一詞,并歸納定義

  三、針對疑問,進行相對力量的探索

  1、請發現相對特點的幼兒上臺講述自己的發現和疑問,引起多數幼兒探索的興趣。

  教師提問:為什么會這樣?你們找找原因?

  幼兒探索、討論,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原因。

  2、引導幼兒歸納:物體大、輕——水的浮力大

  物體小、重——水的浮力小

  物體大小相同 輕的 浮力大

  重的. 浮力小

  3、播放音樂幼兒自由測試

  四、播放關于全球水資源缺少、惡化的圖片

  1、 教師講述圖片來源,幼兒討論解決方法

  2、提出保護水資源的辦法

  節約用水,關好水龍頭

  不向水里扔垃圾,不向水里倒污水

  用洗手的水沖廁所

  用雨水澆花

  多種樹、草

  教學反思

  水是我們常見的液體,幼兒從小就對它感興趣,玩水成為主要的游戲之一。怎樣玩,從玩中學到知識,啟發智慧。幼兒《綱要》中提到“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本課充分運用幼兒身邊最見的水,用試驗的方式讓幼兒體會到探索的樂趣,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在其中容易代替幼兒去解答問題,應堅守幼兒才是探索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指向標,在幼兒深陷謎團時給予點撥。

  教學中幼兒積極參于,大膽提問,自由探索的目標很明確,對自己的發現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可能表達不是很準確,但發現的過程足以讓幼兒對科學活充滿好奇,激發出潛在的探索欲望。由于本課操作居多,課程的條理性要求很高,從觀察——體驗——總結,發現的過程就是在成長,幼兒的自主討論能力得到提高,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好奇,和幼兒一同去尋找答案。同時將環保意識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幼兒,我們的生活因水而有生機,同時因水的缺乏,失去希望。啟發幼兒熱愛生活,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介紹、交流刷子的外形特征,了解刷子的不同名稱。

  2、嘗試使用刷子,掌握刷子的使用方法,增強對刷子用途的認識。

  3、對生活中小型工具產生興趣,并體驗勞動的不容易。

  活動準備: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了解各種刷子。

  2、物質準備;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刷子,如:碗刷、杯刷、浴缸刷等等。

  3、輔助材料:皮鞋、鞋油、杯子、墊子等。

  活動過程:一、交流各種各樣的刷子。

  1、介紹刷子的不同名稱。

  (1)幼兒參觀獅子王的刷子店。

  小朋友,獅子王的'刷子店今天開張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有哪些刷子?(要求認識:鞋刷、墻刷、杯刷、油漆刷、床刷等。)

  (2)請小朋友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刷子,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這些刷子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有的刷子上面是柄,下面是軟軟的毛;有的刷柄下面的毛是硬硬的;有的刷柄下面是海綿等等。)

  2、了解刷子的用途。

  (1)提問交流刷子的作用。你們知道這些刷子可幫我們做哪些事情嗎?

  (2)小結。鞋刷可以把皮鞋刷的又亮又干凈,床刷可以刷床上的灰塵,杯刷可以刷洗杯子里的贓物等等。

  二、探索刷子的使用方法。

  1、幼兒自由嘗試使用各種刷子。

  (1)請小朋友介紹一種自己能使用的刷子。你們會使用這些刷子嗎?

  (2)老師還請來了刷子的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些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3)請小朋友根據自己喜歡的刷子,然后再選擇相應的朋友,最后再試著用一用。

  (4)幼兒相互合作模仿成人的勞動。

  2、示范操作過程。

  (1)請小朋友介紹。你選了什么刷子?是用來干什么的?使用時你有什么感覺?

  (2)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刷子,而且還嘗試正確使用了刷子的方法。

  3、拓展經驗。

  (1)除了這些,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不同的刷子呢?

  (2)小結。刷子的品種可真多,它們都有著自己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啟發幼兒想象:如果沒有刷子,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呢?

  (4)小結。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三、了解新穎的刷子。

  1、觀看電動牙刷。

  (1)隨著刷子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生活中又出現了更先進的電動刷子。(幼兒觀

  看)。

  (2)這些電動刷子為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許多便利。

  (3)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想設計一種什么樣的刷子呢?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學習制作刷子。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蜘蛛,知道蜘蛛吐絲結網的特征。

  2、在游戲中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有顏色的膠帶、尼龍繩或橡皮筋、碎紙。

  2、圖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討論:

  1、蜘蛛為什么會吐絲結網?

  2、蜘蛛網有什么功能?

  3、除了蜘蛛之外,還有什么動物會吐絲呢?

  二、展示掛圖,并結合幼兒用書,和幼兒交流科學:好忙好忙的蜘蛛的'內容。

  1、把幼兒分成數組,邀請各組幼兒為蜘蛛先生結蜘蛛網

  2、說說蜘蛛是怎樣結網的?想要結哪一種網呢?

  (1)把有顏色的膠帶或紙膠帶粘貼在地板上,用線條建構成一個想象中的蜘蛛網。

  (2)用尼龍繩建構一張掛在墻面上的蜘蛛網。

  (3)用橡皮筋串圍成蜘蛛網,或用一條橡皮筋勾出蜘蛛網。

  (4)用碎片構成蜘蛛網。

  三、請幼兒說說合作過程中有趣的事情。

  四、活動評價

  1、能說出蜘蛛網的形態構造。

  2、能合作完成蜘蛛網的布置。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1、 聽音樂《水珠寶寶》拍手進教室。

  2、 引導幼兒玩水。

  大二班的小朋友們,杜老師知道你們最喜歡玩水了,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來玩,玩的時候注意有什么現象發生?你我現了什么問題,還要注意別弄濕衣服和地,好了,去玩你喜歡的玩具吧!

  (通過提問引出特點)

  3、 大二班的小朋友們,你們玩了這么長時間的水,你們發現水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特點呢?

  (無色、無味、透是的.,會流動)

  說了這么多,讓我產一起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4、 好了,小朋友們這么喜歡玩水,平時也會用去好多的水,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水嗎?

  (出示投影)

  5、 小朋友們看,在這幅圖里,大海中有很多很多的水,有一部分流到土地里,開有成了地下水,還有一部分被蒸發到了天空中,又隨著水回到了大海里,就這樣不斷的循環,我們才有這么多的水。

  6、 你們知道了有關水的這么多知識,那你們知道水會變身嗎?

  現在就請你們和我一起來為它變身。

  7、(出示實驗器材)

  請找到自己的那一組,看一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哪些東西,有鐵架臺、酒精燈、燒杯、石棉網等,在實驗前,先請小朋友看一看大燒杯里有什么(冰),那么你們在什么地方風過冰呢?(冬天)為什么冬天容易見到冰?(水遇冷變成冰)原來水寶寶遇冷就會變成冰,那么請你們把冰拿出來放在手里捂一捂,看看會怎么樣?(融化了)冰為什會化呢?(冰遇熱會化掉)好,現在請小朋友用灑精燈把燒杯里的水,加熱,看看會有什么現象出現,注意在操作的過程中別燒到手,并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8、 小實驗員到老師這來,誰能夠告訴我,你在實驗的過程中,看到了什奇妙的現象(有白氣),還在哪會見過這種現象呢?這說明了水遇熱會怎么樣?當水蒸汽碰到玻璃以后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玻璃上有什以?為什以會有水珠?(水蒸汽遇冷又會變成水)

  9、 小朋友們,水寶寶的變化多不多?可以變成冰、水、水蒸汽三種,那你們知道水寶寶有什么作用嗎?請小朋友們一起看錄像。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面對身邊這樣那樣的變化,孩子們會昂起他們的小腦袋好奇的向大人們詢問著。針對五、六歲兒童好奇、好問、好學的特點,我設計了本次科學綜合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孩子們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用眼、耳、口等多種感官來感知變化,親身體驗、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的變化。

  活動目標:

  1、能感知周圍生活中的變化,發展幼兒發散性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2、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養成細心觀察,積極動腦,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自制的紙扇(用堿溶液處理過的紙做成)、酚酞溶液;

  2、面粉、水、盤子、雞蛋、鹽等;

  3、顏料、玻璃瓶、各種紙、剪刀;

  4、醋、糖、飲料粉、小碗、勺子等;

  5、氣球、打氣筒、橡皮泥、陀螺、風車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身體變變變”。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有趣的的游戲“身體變變變”,老師說出一樣東西,你們馬上跟你旁邊的伙伴用身體動作把它來表現出來,好嗎?(如傘、彩虹等。)

  二、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感受變化。

  1、魔術“會變色的扇子”。(紙扇是用堿溶液處理過的紙做成的)

  看,這是什么?(扇子)

  這把扇子是什么顏色的? (白色)

  我們來變個魔術,看看扇子能不能變成紅色?呀,扇子變成什么顏色了?(紅色)

  2、出示一盤面粉,提問幼兒:老師現在要加上一些水,加上后有什么變化?(變成面團)

  我們可以怎樣讓面團變得和現在不一樣?(捏、搓,教師示范將面團做成一個蛋糕。)

  面團還能變成什么?(面條、包子、饅頭、餃子、花卷等)

  3、講解變化。(只要與原來不一樣就是變化,包括顏色、形狀、大小等等,我們要讓它們發生變化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

  三、同伴之間交流討論。

  “小朋友,你發現過一些東西的變化嗎?把你發現的變化告訴你旁邊的好朋友聽。(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現在,請你把你知道的.變化告訴給小朋友聽,我們都很想知道。”

  四、幼兒嘗試各種變化。

  1、“請小朋友來想辦法,把一些東西變得和原來不一樣。”

  2、教師講解活動的方法和要求。

  3、幼兒分組嘗試了解各種變化。

  (1)紙的變化:各種紙、剪刀。

  幼兒通過撕、剪、卷、粘貼等方式讓紙發生變化。

  (2)水的變化:小碗、勺子、糖、飲料粉、醋。

  幼兒嘗試加入不同的東西,水發生不同的變化。

  (3)顏色的變化:紅、黃、藍色的水三杯、玻璃瓶。幼兒嘗試將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發生的變化

  (4)蛋的變化:加入鹽后,沉在水底的蛋會浮起來。

  (5)形狀大小的變化:提供氣球、氣筒、橡皮泥等,嘗試讓他們發生變化。

  (6)速度的變化:提供陀螺、風車等材料讓幼兒感知速度的變化。

  五、幼兒相互交流發現的各種變化。

  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觀看哈哈鏡,感受變化,體驗樂趣。

  2、將以上的各類材料放在活動區中,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繼續探索、交流,體驗各種變化。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資料,討論、了解燈的種類及燈的發展歷史。

  2、嘗試按類擺放、布置等的展覽。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各種燈或者燈的資料。

  2、幼兒用書:《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介紹,了解燈的種類。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收集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

  教師:請你們在小組里介紹一下你帶來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看看你們帶來的燈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教師:你看到了哪些種類的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這些燈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歡哪盞燈?為什么?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燈?

  2、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展覽,引導幼兒觀看各種不同的燈。

  教師:小朋友帶來了這么多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怎樣讓大家都能觀賞我們帶來的燈呢?(教師引導幼兒提出布置燈的展覽)

  教師:怎樣布置展覽才能讓別人看的更清楚呢?(引導幼兒按類擺放,注意不重疊擺放等。)

  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燈的展覽,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燈。

  教師和幼兒共同觀看燈展,引導幼兒進行評選,選出最受歡迎的燈、最特別的燈、最可愛的燈等。

  3、教師引導幼兒了解燈的發展歷史。

  教師: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燈,你知道燈是怎么來的嗎?以前的燈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燈》,了解燈的發展歷程。

  教師:你看到了哪些燈?

  教師根據幼兒用書、有關等的資料等介紹燈的發展歷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燈的歷史。

  活動反思:

  《燈的發展》是一節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對實物、視頻、圖片等直觀接觸了解燈的作用及發展史,感受科學的奇妙。并積極的'參與活動,嘗試給各種各樣的燈進行分類,激發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本次活動我主要是通過借助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及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引導幼兒去探索與發現。在活動初,我直接讓幼兒觀察周圍的燈飾,導入燈的話題,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燈的作用,很多幼兒能積極的針對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種燈飾進行觀察,除了觀察燈的外形、顏色、作用外,個別幼兒還發現了燈的不同種類,借此機會我便順其自然的引導幼兒為各種燈飾進行分類。

  在了解燈的發展史時,我以課件的形式向幼兒講述了愛迪生的故事,以及燈是如何發明出來的。很多幼兒在了解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后,都紛紛表示將來自己也要在某一方面有所進步,并對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表示敬佩。在了解燈的發展史時,幼兒對古代的照明工具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多幼兒在觀察古代燈具時都會與現代燈具做對比,從而發現燈的不斷發展與變化。

  在最后一環節,我讓幼兒選出自己最喜愛、最特別、最可愛的燈具,很多幼兒都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燈具大膽發言,并表示長大后會做出更神奇的燈。

  總的來說,我班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表現較好,因為出示了精美的課件,幼兒的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很多幼兒針對自己的新發現表現出了較強的探索欲望,懂得通過與同伴討論,向老師詢問等方式尋找答案,達到了活動目標。我希望在延伸環節,能讓家長帶幼兒參加燈展,讓幼兒能更直觀的觀察燈、了解燈。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骨骼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骨骼的構造。

  2、掌握人體骨骼的大致特征,提高探索身體奧秘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身體的結構-骨頭

  2、白紙和雙面膠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骨頭的存在

  1、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用手捏一捏自己的手指和手臂。

  有沒有摸到硬硬的東西?那是什么?

  你還能在身體的其他部位摸到硬硬的東西嗎?

  (膝蓋、頭部、胳膊肘、頸部等等)

  教師:原來骨頭支撐著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小朋友們想想如果沒有了骨骼,我們會變成什么樣子?

  (變成軟軟的、像一團泥。)

  二、認識骨頭

  1、說說骨頭有哪些。

  出示人體骨架圖,對照圖邊講述人體骨骼邊觸摸身體該部位的骨頭:

  -人的身體有兩百多塊骨頭,它們連接在一起。

  -我的頭上有頭骨,張開嘴巴吃東西靠的是頜骨

  -還有手骨和腿部,走路、做事情都要靠它們。

  -彎彎腰,那是一節一節的脊椎骨。

  -再摸摸我們的胸口,那一排一排的是肋骨。

  2、引導幼兒再次捏一捏、摸一摸自己的骨頭。

  三、動手做做我們的骨頭。

  1、教師: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一個骨架吧,瞧!老師把白紙剪成一條一條貼在了胸口,

  真像一排排肋骨。

  你們還能不能貼出我們其他什么骨頭呢?

  2、引導幼兒用剪貼紙條的方法,在自己身體上表現各種骨頭。

  (如胸部、手臂上、腿上。)

  活動延伸

  看各種人體骨骼圖片,說說是身體的哪個部位的骨頭。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關。

  2、運用材料自由操作,獲得小球減緩速度的方法,學習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培養有條理、有序的操作習慣,激發探索與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紙板、小車、紙、毛巾、橡筋、席子、積木、沙、記錄表A、B、鉛筆)

  2、VCD機,(有關斜坡的內容)

  活動過程:

  1、引入:小朋友你們玩過滑滑梯沒有?滑下來時的感覺是怎樣的?今天我們來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戲,請你們用積木、紙板搭成滑梯,看誰的小球滾得快。

  2、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關系。

  (1)老師交代要求:幼兒三人為一組,兩人分別用不同數目的積木和紙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輛小車同時滑落,一人負責記錄比賽的情況,可輪著交換玩。

  (2)幼兒自由操作實驗A,老師巡回指導。

  (3)歸納小結實驗結果提問:比賽結束了,你們的小球贏了嗎?告訴老師,做完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怎樣才會贏呢?(幼兒自由議論,將自己發現的說出來)提問個別幼兒,在黑板記錄情況:第一局誰嬴了?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老師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結:剛才小朋友都發現了:積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緩,車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積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兒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關系。“在下斜坡時滑得太快會很危險,得想個辦法減慢速度,小朋友你們也一起來想想辦法,讓小球滑得慢起來。

  (1)老師交代要求:兩個滑梯下面都是放五個積木,幼兒在一個滑梯上用老師給的材料進行嘗試,另一個滑梯保持原狀,然后兩個小球同時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沒有減慢,最后填好記錄表。

  (2)幼兒自由操作實驗B,老師巡回指導。

  (3)歸納小結實驗結果提問:小朋友都很聰明,用了各種方法使小球慢了起來,誰能告訴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來,為什么會這樣的呢?(在黑板簡單記錄)老師示范、小結:原來我們的.小車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關的,表面光滑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會,表面粗糙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幼兒積極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兒介紹斜坡防滑的方法)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與我們實驗有關的例子,請小朋友先看看錄像,再想一想,為什么?

  (2)知道小車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規律,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還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應不斷去探索,發現更好的方法。好!那我們就把我們發現去告訴開車的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蘋果的秘密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認識蘋果的外形特征,通過觀察初步了解蘋果的內部結構。(重點)

  2、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難點),體驗與同伴一起探索秘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只蘋果;切蘋果器;箱子;音樂《大蘋果》;濕紙巾。

  【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

  1、猜一猜。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箱子,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寶貝呀?那么請你們來摸一摸,猜一猜里面究竟是什么東西?

  2、說一說。

  請個別幼兒上來摸一摸,說一說。

  師:摸上去感覺怎么樣呢?可能會是什么呢?

  二、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了解蘋果的外形特征。

  師:現在我們一起把這個朋友請出來吧。原來是蘋果寶寶,你們用小眼睛看一下,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師:摸上去感覺怎么樣呢?

  (圓圓的,摸上去是滑滑的)

  2、發現蘋果的.不同,給蘋果找朋友。

  師:還有好多蘋果寶寶也想來和我們玩游戲,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和旁邊的朋友比一比,你們手里的蘋果寶寶們長的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師小結:原來蘋果寶寶們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柄的長短也會不一樣。

  3、品嘗蘋果(播放《蘋果》音樂),初步了解蘋果的內部結構。

  師:你們真厲害,發現了蘋果這么多的秘密,那么蘋果是什么味道的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好不好?

  師小結:蘋果的味道有點甜,有點酸而且還有水分,所以它是水果的一種。你們吃掉的那部分是蘋果的果肉,外面是它的果皮,其實果皮也是有營養的,不過我們在吃之前要請爸爸媽媽洗干凈哦。

  三、留疑引趣。

  師:你們剛才吃了蘋果的果肉,那么它的果核在哪里呢?你覺得果核還會有用嗎?下次我們一起找找果核的秘密吧。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牽牛花_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科學教案10-13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01-22

大班神奇的科學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