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科學教案范文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嘗試雙手配合用充氣簡給氣球充氣,注意控制速度和力度,觀察氣球不斷膨脹的現象。
2.嘗試用語言、動作或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在充氣、放氣、扎氣球過程中的感受和發現。
準備:
氣球若干,裝在小筐里;小型手持式充氣筒。
玩法說明:
幼兒將氣球嘴套在充氣筒的`出氣口上,一手捏緊氣球嘴,一手來回抽拉充氣筒活塞,兩手配合給氣球充氣。
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充氣的方法,鼓勵幼兒自己尋找問題的原因,并嘗試解決。如果幼兒的氣球總是無法持續膨脹,可引導幼兒觀察是否漏氣、哪里漏氣以及為什么會漏氣,嘗試用捏緊氣球嘴等方法解決問題。如果幼兒雙手配合上有困難,可引導幼兒觀察學習同伴的動作。
2.氣球膨脹得過大時,及時提醒幼兒不要繼續充氣了,避免氣球爆炸。即使幼兒打爆了氣球,也不要加以指責。
3.氣球充好以后,可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玩氣球。如,松開氣球嘴,玩放氣的游戲,觀察氣球放氣時飛行的軌跡;利用毛根等輔助材料嘗試自己扎氣球。
4.鼓勵幼兒將自己在充氣、放氣、扎氣球過程中的感受和發現,用繪畫等形式進行記錄。
延伸活動:
腳踩式充氣筒及形狀各異的氣球(如心形、長條形等),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樹葉是城鄉孩子最常見的自然物,從南到北,樹的種類有許多,唾手可得的樹葉其形狀、色彩、紋理各異,其中還蘊藏著樹木自然生長、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可以說這個以"樹葉"展開的主題是孩子們樂于親近、探究、思索、嘗試的主題。
對孩子而言,枯葉、綠葉是兩種最顯性、最具有比較性的葉子特征。通過自主觀察、說說發現可以呈現幼兒已有的一部分經驗。通過看、摸、捏、撕等多種方式可幫助孩子們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有目的的探索,為此設計此活動,引導孩子發現枯葉綠葉的'細部特征。
活動目標:
1、區別枯葉和綠葉,發現綠葉中有水分。
2、在觀察、比較中對樹葉進行進一步探索。
活動準備:
1、綠葉和枯葉若干。
2、分組操作材料:小石臼、碾子。
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綠葉和枯葉。
難點:探索綠葉和枯葉的水分。
活動過程:
一、觀察枯葉和綠葉。
·自主觀察。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筐子里有兩片樹葉,請你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請幼兒自主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教師小結:兩片樹葉中一片是枯葉,一片是綠葉。
·看一看
--教師:你手上的樹葉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兩種樹葉一樣大嗎?(幼兒仔細觀察比較后回答。)
--教師小結:枯葉比較大,綠葉比較小。
·摸一摸
--教師:請你摸一摸這兩種不同顏色的樹葉,說說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
--教師小結:黃葉子薄薄的、軟軟的、表面粗糙。綠葉子厚厚的、很堅硬、表面光滑。
·捏一捏
--教師:請你捏一捏這兩種樹葉,說說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嘗試回答。)
--教師小結:枯葉干干的,綠葉有點濕潤。
二、探索枯葉和綠葉的水分
·用手撕一撕枯葉和綠葉,說說有什么不同。
--教師:請你撕一撕這兩片葉子,看看有什么發現?(引導幼兒操作后回答。)
--教師小結:枯葉沒有汁,綠葉有汁。
·在小石臼里用碾子碾一碾枯葉和綠葉,說說發現了什么。
--分組操作,幼兒輪流進行,一人操作時,其他幼兒仔細觀看。
--操作后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如:綠葉碾出綠色的汁水了。)
·教師小結:枯葉不能碾出汁水來,綠葉里有綠色的汁液。
三、枯葉的作用。
·請幼兒討論:枯葉有用嗎?有什么作用?
·教師小結:落葉歸根,最終能滋養樹森木。樹木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人體可以活動的部位并初步了解人體主要關節的名稱。
2、體驗用肢體動進行表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體育器械、音樂、幼兒操作書、舞蹈錄像、圖片
活動過程
1、跳一跳
(1)我們一起來舞蹈,你們覺得跳的怎么樣?為什么呢?
小結:原來寶寶們發現要扭動身上的手和腳以及其它部位跳起來才好看。
2、找一找
(1)其實身體上還有許多地方也會動,我們拿著器械一邊玩一邊用筆圈出你能動的部位。
(2)幼兒探索
(3)提問:你在玩什么的'時候發現你的這個部位在動!(幼兒進行介紹)
(4)真的好奇怪,為什么我們的手和腳都會動起來呢?是身體的哪個部位使它們動起來的呢?(引導幼兒說出關節)
小結:關節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會使我們變得很靈活,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關節。
3、動作表現
(1)看圖片表現
(2)聽音樂表現
4、拓展延伸
除了關節可以動,那么身體還有哪些部位可以動?
活動生成及建議
1、利用區角游戲,讓幼兒在表演區里跳舞,繼續感知關節的活動。
2、與美術領域相結合,制作關節會拉動的跳舞的娃娃。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能根據汽車的顏色、大小和功能進行分類,加深對汽車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各種玩具汽車、汽車圖卡1套。
2.自備不同汽車聲音的錄音。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收集各種玩具汽車,建立共享區域,讓幼兒互相交換汽車玩具玩。
2.引導幼兒從汽車的名稱、顏色、功能等方面介紹自己的車。
3.請幼兒根據汽車卡片中汽車的顏色、大小和功能進行分類,說說是按照什么分類的。
4.以“我的車開來了”的游戲形式,讓幼兒為汽車玩具進行分類。
(1)啟發幼兒根據汽車玩具的顏色、大小和功能等進行分類,將車停在不同的停車場里,如按照車的功能不同分別將客車、貨車以及特殊用途車開進不同的停車場里。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分類方法。,引導幼兒說一說是按照什么進行分類的。
(3)請全體幼兒一起檢查一下這些車停得是否正確,說說為什么。
活動延伸
1.請幼兒聽錄音,辨別特殊汽車發出的不同聲音,可根據聲音的不同開進不同的`停車場。如根據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發出的不同聲音將車開進不同的停車場里。
2.請幼兒將各種玩具汽車放在科學區中,引導其進一步探索,加深對車的認識。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氣球吃什么》是中班的一個科學活動,此活動來源于一個生活情節,一天早上許雅億帶著一個氣球來幼兒園,張雨恒走過去想借她的氣球玩,剛伸手突然“碰”的一聲,氣球爆炸了,許雅億傷心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起來。平時幼兒都非常喜歡氣球,但孩子們只知道玩沖好氣的氣球,如遇到氣球爆炸則會非常害怕和難過。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就是要培養幼兒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究,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知道氣球與充氣玩具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
2、探索沖氣的多種方法;
3、體會與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氣球嘴”的必要性。
活動準備:
1、沒充氣的氣球若干份,氣球頭飾一個,餅干、糖果、饅頭實物。
2、腳踩打氣筒,各種充氣玩具若干,細線一卷。
活動過程:
一、氣球吃什么?
1、情景表演,一個頭戴沒充氣的氣球頭飾的幼兒在角落里哭,老師問大家:“是誰在哭?”引起幼兒注意,沿著哭聲找到哭泣的幼兒。作驚訝狀:“哦原來是氣球寶寶。”
師、幼齊問:“氣球寶寶,你為什么哭呢?”
氣球寶寶回答:“我餓了”。
師:“原來是餓了呢,好,別哭了,我們拿東西給你吃。”
師問大家:“我們給氣球寶寶吃什么呢?”
一幼兒拿著糖給氣球寶寶,氣球寶寶搖搖頭又哭了。
一幼兒拿著餅干給氣球寶寶,氣球寶寶搖搖頭繼續哭。
一幼兒拿著饅頭給氣球寶寶,氣球寶寶搖搖頭,還是哭。
師:“我們還是問問氣球寶寶自己吧!”
師幼齊問:“氣球寶寶,你到底要吃什么呢?”
氣球寶寶說:“空氣”。
二、我幫氣球吃空氣。
師:“哦,原來氣球寶寶要吃空氣,誰知道氣球寶寶是怎樣吃空氣的嗎?(引導幼兒討論,說出用嘴吹、用打氣筒)
師:誰愿來幫這個氣球寶寶吃空氣呢?(幼兒爭相舉手,請一幼兒吹氣球),吹好后,老師接過來,”小朋友真厲害,一下子就把氣球喂得胖胖的。”突然松手,做個抓球的動作,邊尋找邊說:“氣球哪去了.”找出來,吃驚的說:“氣球寶寶怎么又餓了?”引導幼兒說出:“沒把嘴綁起來。”
師:“原來空氣還有這么個怪脾氣,沒綁嘴就從氣球肚子里逃出來,那怎么辦呀,一會兒氣球寶寶有要哭了,小朋友能不能想個方法,讓氣球吃得飽,又不讓空氣溜掉?”
幼兒討論:結論――用線綁個結。
老師把剛才的氣球吹起來,并請一幼兒幫忙綁線。
4、讓幼兒體驗吹氣球
師:“剛才氣球寶寶告訴我,它今天帶來了很多氣球弟弟、氣球妹妹,它們也餓了,想請中五班的小朋友喂它們吃空氣,行嗎?”
幼兒每人一只氣球,用嘴吹氣,并請同伴或老師幫忙扎住氣球嘴。
三、探索充氣的.多種方法
1、師:“氣球弟弟和氣球妹妹,吃得胖呼呼的,說謝謝小朋友的幫助,小朋友覺得累嗎?(累)有沒有什么辦法即能吹氣,又不累?”(打氣筒)小朋友真聰明,現在氣球寶寶的朋友也來我們班了,誰能用打氣筒喂它們吃空氣呢?
2、請幼兒說說用打氣筒充氣時的情況,并用肢體動作表現充氣玩具變鼓的過程。
四、游戲
幼兒體驗打氣筒與充氣玩具的變化。
1、先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變化過程:用坐在椅子上用由坐到立,鼓起腮幫,瞪大眼睛,架起胳膊等動作表現氣球吃空氣,鼓起來的樣子。
2、游戲,放音樂,老師作打氣筒,幼兒拌演氣球或充氣玩具。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知道空氣能夠使氣球和充氣玩具變鼓,在活動的第一環節引用了一個情景表演,讓幼兒形象地了解氣球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由于情景表演富有童趣,幼兒表現得很興奮,在討論怎樣不讓空氣溜走時,小朋友能夠積極地發揮想象,并聯系平時的生活經驗,說出了很多辦法,有的借助不同材料來幫氣球,有的說把氣球打個結。如何扎住“氣球”嘴,不讓空氣溜走,是這個活動的難點,因此他們給氣球吹氣候我幫他們把“氣球嘴”扎上。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既參與了用嘴吹氣球,有體驗了用腳踩打氣筒打氣,多次觀察體驗了氣球、充玩具變鼓的過程,因此用肢體表現氣球變化的動作即興奮又準確。但由于我選擇了全體幼兒共同探究、體驗,吹氣球這一環節,因此進行下個教學環節時,幼兒部能很快回過神來。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了解恐龍及恐龍滅絕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寶貴,學會感恩。
4.初步了解恐龍的小常識。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內容:
活動一:科學《探秘恐龍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紹自己收集的恐龍圖片、資料,討論自己知道的恐龍。
(2)請個別幼兒分享講述。
欣賞、感受
(1)觀看恐龍化石。
(2)恐龍由哪幾部分組成?
演示、討論
(1)恐龍模擬視頻,感受恐龍世界的`壯觀和神秘。
(2)利用課件和視頻認識腔骨龍、異特龍、梁龍、甲龍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等。
(3)小結
肉食性恐龍牙齒鋒利,吃肉兇猛,兩腿行走。
草食性恐龍吃青草、樹枝上的嫩葉等,草食性恐龍比較巨大,牙齒扁平。
雜食性恐龍既吃肉也吃植物,還偷吃恐龍蛋。目前發現的恐龍中,草食性恐龍最多,雜食性恐龍最少。
猜想、探究
(1)現在還有恐龍嗎?它們都到哪去了?
(2)科學家對于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測。(看視頻)
A、小行星撞地球假說
B、火山爆發假說
C、氣候變化假說
D、海洋變遷假說
小結:恐龍滅絕仍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
操作、游戲
分組活動:
(1)白色恐龍石膏像涂色
(2)恐龍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龍模型分類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橡膠制品。
2、讓幼兒簡單了解橡膠制品的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各種橡膠制品若干、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玩一玩
幼兒自主選擇各種不同物品玩一玩,激發他們對橡膠制品的興趣。
(1)啟發幼兒玩時想一想:玩的什么?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
(2)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相互避讓。
2、說一說
通過談話、交流發現多種橡膠制品的不同玩法,并簡單了解橡膠制品的特性。
(1) 和同伴交流
(2) 個別幼兒說
(3) 教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
(4) 小實驗:水中取物
3、想一想
讓幼兒聯系日常生活了解橡膠制品的廣泛應用及橡膠的來歷。
(1) 幼兒聯系日常生活想一想,哪些東西是橡膠的。
(2) 看課件了解橡膠制品的廣泛應用及橡膠的來歷。
4、跳一跳
通過玩“跳橡皮筋”的游戲增強幼兒對橡膠制品的喜愛之情,發展幼兒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受孩子看的一本《和橡膠做游戲》的圖畫書的啟發,發現孩子們對我們日常所用的橡膠制品既熟悉又陌生,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連,孩子們也很感興趣。因此,我決定為孩子開展和橡膠有關的系列活動。本次活動我制定了三個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橡膠制品;2、在探索中發現橡膠制品的好玩、有趣;3、在游戲中,愉悅孩子情緒,發展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并把重點放在探索發現上。
在活動中,我依據《綱要》,為幼兒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尤其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來認識材料的特征。在開始部分,我讓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物品玩一玩,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在活動的`基本部分,我尊重幼兒自主、自愿、自選的原則,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并通過游戲讓幼兒感知橡膠的彈性,發現橡膠制品的好玩、有趣。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通過實物和課件,引導幼兒發現橡膠的東西不只是好玩,而且有用,并且和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活動結束部分,激發幼兒發現橡膠更多的特性,以及更廣泛的應用,吸引幼兒探究的欲望。
活動特點:本次活動,我遵循了《綱要》中科學活動應“讓兒童親歷和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這一原則,并充分讓幼兒嘗試發現在擺弄、操作中愉悅心情,建構知識經驗。
在活動中,也有一些我沒想到的問題,有些環節沒讓幼兒探索的很充分,還是有些求穩怕亂。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2-16
中班科學教案08-19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中班科學教案動物11-06
立夏中班科學教案04-10
中班科學教案【精】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