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6-02 07:18:4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科學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科學教案匯編8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區分紅、簧、藍三種顏色,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2、學習簡單的顏色分類。

  活動準備:

  1、紅、簧藍小筐各一只,筐的一邊貼上哭寶寶,另一邊貼上笑寶寶。

  2、三色積木、積塑若干。

  3、蘋果、香蕉、藍色糖果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香蕉、藍色糖果圖片,讓幼兒辨認顏色。

  2、幼兒操作。

  在場地一邊放上三種顏色的積木、積塑,幼兒和教師站在場地另一邊。

  3、教師指著紅色小筐上的哭臉說:“紅筐里面原來有很多紅色寶寶,現在全丟了,紅筐媽媽好傷心,請小朋友快把紅色積木找回來。”

  幼兒快跑至場地另一端,找到紅色積木后,跑回將其放回筐中。如此反復,直至找完為止。這時,教師指著筐上的.笑臉,告訴幼兒:“紅筐媽媽高興極了,她謝謝小朋友”。

  4、同樣的方法找回黃色和藍色積木。結束。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聲音不僅能聽到還能看到,聲音是有力量的。

  2、技能目標:使用看得見的聲音實驗。

  3、情感目標:由探索聲音力量,體驗到自我學習的滿足感和快樂。

  重點難點重點:聲音是抽象的、無形的,通過科學游戲把看得見的聲音變得具體且直觀。難點:把抽象無形的聲音,通過材料及教具變成直觀的具體科學實驗。

  活動準備

  1、活動ppt、音樂、小音響。

  2、若干泡沫小球、紙屑、剪好的吸管圈、透明塑料盒。

  3、猜測記錄表、鉛筆。

  活動過程

  一、通過科學游戲知道聲音是聽得見的

  1、教師和幼兒一起進入活動室。

  2、玩聽音樂找凳子游戲。游戲規則:小音箱發出聲音,幼兒用耳朵聽聲音,聲音停止就要快速的坐下來。幼兒用眼睛看,小男生找藍色的凳子,小女生找黃色的凳子。

  3、得出結論聲音是用耳朵聽到的。

  二、引出活動主題,進行猜想聲音是否看得見

  1、幼兒猜想聲音是否看得見,闡述自己的觀點。師:聲音是能用小耳朵聽得到的,那能用小眼睛看到嗎?

  2、教師展示猜想表,幼兒觀察猜想表。

  3、幼兒完成猜想表。師:請小朋友們把猜想結果用鉛筆畫在猜想表上。

  三、幼兒動手操作并且完成記錄表

  1、教師介紹材料啟發幼兒,幼兒觸摸操作材料。師:這里有音響,扭動這個按鈕就可以發出聲音。這是透明的塑料盒里面裝有泡沫小球、紙屑、剪成小圈的吸管。

  2、分組幼兒自主探究。幼兒透過親身操作體驗到聲音的力量,能夠觀察、比較、分析操作材料(泡沫小球、紙屑、吸管)發生跳動。(有聲音和沒有聲音造成材料跳舞)。師:請小朋友們把音響打開,找找聲音能不能看到。

  3、幼兒完成記錄表。師:小朋友們要是把聲音找到了,請用筆把記錄表填好吧。

  4、分享觀察結果及記錄。

  四、求證聲音是看得見的,比較猜想與實驗

  1、師幼共同完成看得見的聲音實驗。教師此時播放音樂,至使透明塑料盒里的操作材料跳舞。

  2、對比猜想與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師:通過小朋友的不斷探索感知學習,我們發現聲音不僅能用小耳朵聽得到還能用小眼睛看得到。(過渡語)師:生活之中還有許多看得見的聲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五、活動延伸:看得見的聲音—生活化的具體呈現播放吶喊噴泉,聲音沙畫等小視頻。師:大自然中還有許多不僅聽得見還能看得見的聲音,那請小朋友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好聽看得見的聲音吧。

  活動總結

  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生活化,探索化等教學方法來引導幼兒,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探索聲音的力量。幼兒實際嘗試音響發出的聲音讓不同材料的`碎物品跳動,進而培養幼兒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實驗精神和積極參與科學活動的情感,并讓幼兒感受到科學探索所帶來的樂趣,也讓大班幼兒在活動中體會到,日常生活或周圍事物中,時時隱藏著不同的科學主題,需要自己觀察及探索。5—6歲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導下我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發展幼兒的初步探究能力,幼兒通過動覺、聽覺、視覺、觸覺等感覺發現聲音是看得見的。

科學教案 篇3

  教材與幼兒發展分析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感受力傳遞的探索活動。多米諾骨牌理論,指在一個存在內部聯系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客觀上,它是由點到面的一種運動過程,動作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接力著,直到完成最后的終點動作。在操作、體驗中感知、了解一個最小的力量能夠引起小的變化,但是卻能所引發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嘗試探索、發現骨牌的玩法,在排排、玩玩中掌握骨牌距離,在玩的過程中體驗玩多米諾骨牌的樂趣。

  幼兒發展分析:

  大班幼兒喜歡操作類活動,思維活躍有想法。對于"好玩的多米諾骨牌"游戲有一些接觸,但是孩子們缺乏骨牌排練、組合的經驗和體驗,對于如何推倒第一塊骨牌使之發生連鎖反應還不能很好的理解。對于骨牌之間的排列形狀、距離等問題需要在不斷地探索中來尋找解決問題方法,從而激發孩子們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幼兒不怕困難、耐心操作的科學品質。

  提升點:

  1.耐心操作多米諾骨牌。

  2.探索排列的`距離和角度,感知力的傳遞。

  教學目標

  1.能大膽探索多米諾骨牌的玩法,講述自己的發現。

  2.通過玩多米諾骨牌,感知力的傳遞現象。

  重點難點重點:知道多米諾骨牌的排列距離,喜歡玩骨牌。

  難點:理解力的傳遞原理,在游戲中大膽探索多種玩法。

  活動準備學具:

  八小框多米諾骨牌;座位:椅子半圓形,后面四張桌子;教具:大記錄紙、筆;"多米諾骨牌"視頻。

  活動內容與呈現方式(出示觀察多米諾骨牌圖片)提問:今天我帶來一些多米諾骨牌,你們玩過嗎?(玩過、沒有玩過。)怎么玩?(排一排、搭一搭)大家去玩一玩,看看你們有什么樣的玩法。

  1.第一次操作:幼兒自由玩多米諾骨牌,教師關注幼兒的玩法。

  交流:你們是怎么玩的?教師記錄幼兒的玩法。

  預設:幼兒排列骨牌豎排、橫排、堆疊、重合;有的推倒骨牌,有的推不掉。

  師:輕輕點一點第一張骨牌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一下子全倒下了,保持間距,直線玩法。

  2)后面的沒有接著倒下,轉彎角度、排列方式。

  3)一塊接著一塊倒下間距太大,轉彎角度太大。

  4)缺乏細心,骨牌容易倒掉,沒有連起來。

  2.交流、解決問題提問:那你們在玩的過程中還有什么新發現?

  預設:1)骨牌與骨牌均勻、穩定的排列,輕輕一點可以倒下。

  2)相同數量的骨牌、不同的間距。

  3)間距拉的很開,后面的骨牌不能跟隨倒下。

  簡單的方法:倒了幾張牌?為什么后面的不倒?(解決牌之間的間距)同樣的方法:對比為什么有的倒的多,有的少呢?(解決擺的橫豎位置、間距)小結:在玩多米諾骨牌時,牌與牌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輕輕點第一張牌時,后面的會一個接著一個倒下,這就是多米諾骨牌有趣的地方。

  3.第二次操作提問:請你們再去玩一玩怎樣能讓更多的牌倒下?

  觀察、交流:

  1.你是怎樣讓更多的牌倒下的?

  2.為什么點倒第一張牌后,后面的都會跟著倒下呢?

  幼兒嘗試操作,了解骨牌連鎖反應,形成力的傳遞,PPT,感受多米諾骨牌原理。

  小結: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在倒下過程中,把重力倒在第二、第三張一張接著一張的骨牌上,形成一種力的傳遞,所有的連鎖反應,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其實,多米諾骨牌還可以有很多有趣的玩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小結:我們也發現原來玩骨牌需要細心,而且排的時候需要注意骨牌與骨牌之間的距離,保持均勻、穩定就一定能成功。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幼兒園《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藝術領域也明確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材料開展教學活動,而大班的幼兒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蓋子為主材料,設計了《蓋子寶寶旅行記》這一活動,讓幼兒根據蓋子拓印的形狀,大膽的想象,用色彩鮮艷的油性筆,高光筆進行添畫,既讓幼兒體驗到了創作的樂趣,又增強了他們講述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用添加的'方法把蓋子變成不同的形象。2、幼兒能積極地參與活動,體驗想象、創造的樂趣。

  重點難點:用拓印的方法和添畫法表現出蓋子不同的形象。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蓋子,黑色的長卷一幅,各種顏色的顏料。2、高光筆,油性筆,幼兒每人各一支。3、《郊游》的音樂,輕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不同形狀的蓋子。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森林里旅行,出發吧!(幼兒隨音樂進入教室)師: 咦,我們遇到了誰?蓋子今天躺在這里,沒有人和他一起玩,我們現在和他一起玩一玩好嗎?在玩之前,老師有兩個問題要提出,你的蓋子和其他的蓋子寶寶有什么不同?如果蓋子可以走路的話可以怎么走?(幼: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花紋不一樣、圖案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高,有的矮……)

  2、 引導幼兒在輕松的音樂中體驗蓋子拓印的樂趣。師:這些蓋子說:“我天天躺在這里動都不能動,我也好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旅行,你們愿意幫幫我嗎?”(幼:愿意)那我們要怎樣幫幫它呢?但是蓋子想穿很漂亮的衣服,你們看老師在后面準備了什么?(幼:顏料)現在請小朋友挑一個你喜歡的蓋子給她穿上漂亮的衣服,開始行動吧!

  3、給蓋子添加五官和肢體。師:我們剛才帶著大大小小的蓋子寶寶到馬路上走一走,但是這些蓋子說,我想要看到更美麗的風景,想要聽到更好聽的聲音,你們愿意幫幫我嗎?(幼:愿意)。那你們要怎樣幫幫我呢?(幼:先給它畫上耳朵,眼睛。)還給他畫上什么呢?(幼:鼻子、嘴巴。)可是蓋子又說了:“我變成蓋子以后,我想和我的好朋友手拉著手一起去旅行”那要怎么辦呢?(幼兒:給他們畫上手。)但是有的好朋友如果很遠很遠的話,我要怎么辦?他要和好朋友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怎么辦?

  4、幼兒根據蓋子拓印的影像,進行大膽的想象,把蓋子變成不同的形象。師:蓋子終于出來旅行了,他現在可高興了,看這個蓋子它走著走著,遇到了誰?你們覺得它像什么?它又走著走著遇到了誰?蓋子呀,在旅行的路上肯定會遇到很多有趣的故事,那就看小朋友等一下能不能幫忙把這些還沒有變身的蓋子,變成一些更有意思的東西,你們覺得它像什么,你就把它變成什么。(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師:蓋子到底在旅行的途中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誰能把你的蓋子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說一說呢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 首先,是游戲法游戲能調動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活動的開始我就以小朋友去森林里旅行碰到了蓋子寶寶,蓋子寶寶要和小朋友玩一玩的游戲來導入,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我還讓幼兒用蓋子拓印并將蓋子寶寶的五官和肢體,還有蓋子變成的不同的形象,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使幼兒體驗創作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們都知道,蘿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蘿卜在農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卜、胡蘿卜、卞蘿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腌著吃,有的還可生吃呢!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卜,但對蘿卜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蘿卜的現象。因此,我認為:此活動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在話題《秋天的果實》中我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生成了此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了解蘿卜的外形,形成對蘿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蘿卜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白蘿卜、胡蘿卜,學會從顏色、外形、味道等方面進行相對應的比較,找出其不同點。

  2、知道蘿卜有營養,喜歡吃蘿卜。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蘿卜的特征、用途。通過探索發現、品嘗蘿卜,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難點:講述蘿卜的不同特征,并通過集體小結、整理兩種蘿卜的特征。

  活動準備:

  1、白蘿卜、胡蘿卜若干(數量超過幼兒的人數),切成小塊的兩盤蘿卜及牙簽。

  2、小兔子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3、課前請家長配合有意識地讓幼兒認識一些蘿卜食品并品嘗。

  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入主題。

  (1)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手指蘿卜筐:“寶寶們,看那里有什么呀?”幼兒集體邊看邊一起回答:“有蘿卜。”教師:“那現在媽媽請寶寶每人去拔一個蘿卜。”

  (2)教師帶動幼兒跳著去拔蘿卜,拔好后按一白蘿卜一胡蘿卜相隔坐好座位。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為幼兒創設了“小兔拔蘿卜”的語言情境和物質(蘿卜)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蘿卜的.興趣,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2、比較兩種蘿卜的異同。

  (1)認識名稱:寶寶,告訴媽媽你拔到的是什么蘿卜?(引導幼兒先從名稱上分清兩種蘿卜)

  (2)比較兩種蘿卜:

  比較顏色:看一看,它們的顏色一樣嗎?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分別觀察自己與同伴的蘿卜,學習詞語:桔黃)

  比較形狀:看看寶寶手里的蘿卜是什么樣的?和好朋友手里的蘿卜一樣嗎?(引導幼兒說出蘿卜有大有小、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摸摸蘿卜的皮有什么感覺?(學習詞語:光滑)

  比較味道:你知道蘿卜有什么用?(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地講述。)今天媽媽給寶寶們準備了生的白蘿卜和胡蘿卜,請寶寶們去嘗嘗看是什么味道的?(幼兒自由品嘗并及時地講述自己吃到的白蘿卜、胡蘿卜分別是什么味道的)

  (評析: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讓幼兒人手一個蘿卜,引導幼兒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嘴巴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幼兒通過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卜的特征。)

  3、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

  (1)白蘿卜里外都是白的,圓圓的或長圓的,皮很光滑,吃起來甜甜的;胡蘿卜里外都是桔黃色的,長長的有點尖,皮不光滑,吃起來有點藥味,也有甜味。蘿卜很有營養,小朋友應該多吃。

  (2)寶寶們,拿起我們拔到的蘿卜到食堂看阿姨怎么用蘿卜做成好吃的菜。(幼兒帶著蘿卜和老師一起離開活動室去食堂)

  (評析:在活動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就通過引導與幼兒一同小結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卜的經驗進行整理。同時,引導幼兒品嘗蘿卜,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卜(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目標2就自然完成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效果非常好。幼兒在能看、能摸、能聞、能嘗的親身體驗中達成了活動目標,活動中幼兒興趣性高、自主性強,特別是讓幼兒與同伴比較兩種蘿卜的異同,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把兩種蘿卜擺放在一起,邊看邊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見解,但是在“蘿卜有什么用”的環節當中,多數幼兒只說了蘿卜“能做湯吃”,說明幼兒課前知識經驗還不夠豐富、我與家長的聯系還不夠充分、到位,沒有讓家長真正地參與到我們的活動當中。由此,我深深地領悟到:家長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準備:

  蔬菜圖片若干、疏菜整株與部分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蔬菜?

  1、幫助幼兒回憶都吃過什么蔬菜?

  2、是什么樣子的?

  師:蔬菜王國里有很多蔬菜,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看。(看課件)

  二、蔬菜是怎樣長出來的?

  教師出示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蔬菜如:西紅柿、白菜、土豆、蘿卜請小朋友辨別一下是哪種蔬菜,并找出我們吃的部分。

  教師出示蔬菜的整體與局部的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有的長在土里;有的長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莖葉;有的吃底下的莖)

  1、看到蔬菜的圖片,認識蔬菜各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猜猜看:看課件引導幼兒猜出謎語(西紅柿)。

  3、列舉植物的果實: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幼兒說說這些蔬菜可以怎么吃。

  4、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蘿卜”的謎語。出示課件讓幼兒知道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5、出示吃葉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6、蔬菜的塊莖:土豆、藕。

  三、蔬菜分類。

  1、出示多種整株蔬菜,請幼兒根據我們吃的部分進行分類。大體分為(葉菜類、瓜果類、根莖類)

  2、出圖說一說這些蔬菜分別吃哪一部分。

  3、做游戲:找朋友(給蔬菜找朋友)

  四、活動延伸: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科學教案 篇7

  科常活動——吹泡泡

  教學目的:1、幼兒通過實踐操作,掌握配制泡泡水的方法。

  2、學會觀察泡泡的大小與泡泡水的濃度及材料口大小的關系。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探索實踐的需要。

  教學準備:

  1、提供洗潔精、水、塑料杯、小勺、小盆子等。

  2、粗細不同的吸管和單孔、多孔、斜孔、口開叉的吸管。

  3、每人一份圖表,筆

  4、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泡泡水秘密。

  1、教師吹泡泡,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在干什么?你們玩過吹泡泡嗎?吹泡泡要用什么材料?(泡泡水、吸管)

  2、老師給你們提供了三種泡泡水,請你們去試試,我看看誰

  能發現他們的秘密。

  3、讓幼兒嘗試用三種不同的泡泡水吹泡泡。

  4、小結

  教師:小朋友這三種泡泡水有什么不同?(1號吹的泡泡有時吹不出有時吹得很小,2號吹的泡泡一次只能吹一個泡泡,3吹的泡泡每次可以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這是為什么?其實1號泡泡水老師加了一點點洗潔精和很多的水洗潔精的濃度小,2號泡泡水老師加的洗潔精和水是對半的。3號泡泡水老師加了很多的洗潔精和很少的水洗潔精的濃度大。原來洗潔精的濃度越大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又多又大。

  5、小朋友都知道怎樣調配泡泡水了吧?請你們自己去調一杯泡泡水。

  二、用不同管口的吸管吹泡泡進行比較。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不同管口的吸管有細吸管、粗吸管、斜口的、口開叉的和多孔吸管。小朋友都去試一試,看看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同,并用記錄卡記錄在相應的表格里。

  2、幼兒吹泡泡,教師指導。

  3、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用細吸管和粗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一串串的泡泡。提問:為什么粗吸管吹的泡泡比細吸管吹的泡泡大呢?(因為管子的孔眼大,吹出的泡泡就大)。

  4、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用一樣粗的平口吸管和斜口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提問:為什么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呢?(是因為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的管口大)。

  5、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小朋友出來用一樣粗的口開叉吸管和斜口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了解口開叉的吸管管口最大所以吹的泡泡最大。

  6、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表演吹一串串的.泡泡,讓幼兒了解一串串的泡泡是用多孔的吸管吹出的。

  7、教師小結:

  粗吸管吹的泡泡比細吸管吹的泡泡大是因為管子的孔眼大,所以吹出的泡泡就大。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吹出的泡泡大也是因為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的管口大。而口開叉的吸管管口最大所以吹的泡泡最大。原來吸管口越大吹的泡泡就越大。

  三、想一想

  教師說:小朋友們剛才你們是用洗潔精調的泡泡水,你們再想想還有什么東西可以調出泡泡水的?還有這么多東西可以調出泡泡水的,那請小朋友晚上回家去試一試,看看你所想的到底能不能調出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來。現在我們到外面一起來玩泡泡吧!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光照鏡子能產生反光的現象,能夠正確使用手電筒照鏡子,在墻上找到完整的光斑。

  2、能夠兩人合作,擺弄鏡子和手電筒,探索光斑的放大縮小和光斑的移動。

  3、嘗試用簡單、科學的方式記錄探索的發現。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夠正確使用手電筒照鏡子,在墻上找到完整的光斑,并能兩人合作。

  難點:在探索光斑的形狀,大小和移動后,能進行科學的記錄。

  活動過程:

  一、探索如何產生反光現象。

  1、老師用一只手電筒照鏡子,請小朋友觀察現象,發現反光,認識光斑。

  2、你可以照出光斑嗎?小朋友操作反光。

  3、請小朋友一起完成記錄表《如何正確反光》 正確排列小朋友的方位,鏡子和手電筒的方位。

  4、跟著音樂在地板,墻面,天花板照出反光。

  二、探索光斑的形狀,大小和移動。

  1、你知道光斑的形狀嗎?圓形的鏡子反光出來的光斑是什么形狀的?猜測并驗證。

  2、請小朋友觀察方形,心形鏡 子照出來的光斑的形狀。

  3、完成記錄表《光斑的'形狀和什么有關》 光斑的形狀和鏡子的形狀有關。

  4、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合作來操作反光,引導幼兒注意鏡面一定要對著反光的墻,手電筒光線照射在鏡子里。

  5、請小朋友兩個為一組進行合作,拿小鏡子在藍色靶的紙板上照到光斑,并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放大和縮小光斑,獲得靶中的分數。

  將光斑放到最大得10分,光斑縮小的到最小也得十分。

  6、請幼兒說說光斑是如何放大和縮小的。

  7、完成記錄表《光斑的大小》。

  手電筒和鏡子距離遠,光斑變大;手電筒和鏡子距離近,光斑變小。

  8、出示探索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和正確填寫記錄表《光斑的移動》。

  根據記錄表的要求,分別移動鏡子和手電筒,記錄光斑移動的方向。

  9、請小朋友兩人合作,完成隨機的兩個記錄表,完成后粘貼到大的記錄表,并進行小結。

  三、利用光斑的移動玩光斑軌跡。

  1、小朋友玩光斑的軌跡圖一(折線軌跡)。

  2、成功的小朋友可挑戰軌跡圖二(曲線軌跡)。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賽車》04-07

實用的科學教案03-27

有關科學教案03-15

關于科學教案01-07

昆蟲科學教案01-09

學生科學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