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科學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制作染料使幼兒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廢棄物經過加工處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能力。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活動所需資源:
洋蔥皮、咖啡渣、紅茶渣、綠茶渣各若干,鍋、網勺、橡膠手套、敞口盤、明礬水、白色小手絹(幼兒人手一塊)、白色T恤衫(幼兒人手一件)。
活動內容及過程:
看一看:盤子里是什么東西?是從哪里來?
(1)是洋蔥和茶葉渣。
(2)是咖啡渣、茶葉渣和洋蔥皮。
(3)媽媽把這些東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選擇實驗物(咖啡渣、綠茶渣、紅茶渣、洋蔥皮),將其放人鍋中煮沸。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現在鍋里的水比剛才更深了。
(2)洋蔥皮水煮成咖啡色。
(3)紅茶渣煮的水顏色變成了黃綠色。
(4)水的顏色變黑了。
試一試:給手絹染色。
介紹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還需要稀釋過的明礬水。
(1)我們把鍋里的染料水,過濾出來以后,再染手絹。
(2)先把手絹放進染料里浸濕,絞干水分后,浸入明礬水中。再從明礬水中撈出手絹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復三次。
說一說:我的發現。
(1)我的手絹變紅了。
(2)我的手絹顏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絹顏色變了一點點。
(4)我的手絹變成黃顏色了。
討論分析。
在染手絹的過程中,哪種材料最容易著色?
(1)洋蔥皮煮的染料,最容易著色。
(2)茶葉渣煮的.染料,能讓手絹變黃。
。3)咖啡渣煮的染料,幾乎看不出來。
注意事項:
1.材料使用時需要煮沸,因此,適合小組進行,以保證活動安全進行。
2.教師在明礬水的配制時要注意,明礬重量約為織物重量的10%。
拓展性方案線索:
把植物性材料的收集記錄填在表格里。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經驗。
2、指導幼兒嘗試觀察記錄的方法,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3、培養幼兒對“轉動”這一科學現象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小陀螺、紙花片、長方形小積木、風車、球形插塑每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這兒有五種不同的物體,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這小陀螺會怎樣?
這幾種物體都會轉動嗎?
二、幼兒預測結果
請幼兒把你自己認為轉或不轉的想法記錄在表的第一行格子里。
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記錄的?
三、幼兒操作,驗證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并及時進行記錄。
要求幼兒動腦筋仔細觀察它們是怎樣轉動的?
四、討論記錄結果
請幼兒告訴大家玩的`結果與開始認為的一樣嗎?你又是如何記錄的?
五、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轉動物體。
六、再次探索物體轉動的現象。
請幼兒再玩一次,仔細觀察它們轉動時有什么不同?
活動延伸:
制作風車,玩風車。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轉動的知識經驗。在交流中,我采取了自由交流、小組交流、集體交流的形式,讓幼兒去探索發現。但在交流時,我對幼兒的問題太單一,只是問問孩子是怎么把物體轉起來的,忽視了物體轉動時的有趣現象,沒有作很仔細的觀察。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隨著《荊州特色文化在園本課程中開發與利用研究》課題的不斷深入,孩子們對荊楚特色文化越來越感興趣。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的了解探究我們荊州的特色文化,我請家長周末帶孩子去荊州市博物館參觀了編鐘,并設計了這節科學活動《有趣的編鐘》,讓幼兒探究編鐘發聲的秘密,提升幼兒對家鄉的文化遺產的關注。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編鐘的大小與音調高低的關系。
2、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操作的結果。
3、喜歡參與探究活動,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重點難點
了解編鐘的鐘體越大音調越低聲音越大,鐘體越小音調越高聲音越小。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家長帶孩子去博物館參觀了解過編鐘。
2、物質準備:編鐘表演視頻;從大到小的玻璃杯七個一組;豎笛風鈴一組:筷子一根;編鐘模型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看表演視頻,激發探索欲望。
1、 播放編鐘表演視頻,請幼兒欣賞編鐘表演,感受古代打擊樂器的美感。
2、提出問題:這種樂器叫什么名字?每一個鐘都是一樣嗎?大小不同的鐘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猜想:大鐘發出的聲音低沉,小鐘發出的聲音高而尖。
二、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探索編鐘的奧秘。
1、看一看,了解編鐘的外形。(編鐘由木架支起,由從小到大排列的扁圓鐘組成,用木棒擊打發聲,鐘體上有花紋圖案。)
2、摸一摸,了解編鐘的材質。(編鐘的支架和敲打的棒是木質的,鐘體由青銅制成。)
3、敲一敲,了解編鐘的發聲。(編鐘的鐘體越大發出的音調越低,鐘體越小發出的音調越高。)
三、觀看 PPT,初步了解編鐘的歷史。
編鐘是一種中國古代的樂器,由青銅鑄成,由扁圓鐘按照大小依次排列,最小的編鐘由 3 枚組合而成,也有 9 枚和 13 枚一組的,用木錘和長棒敲打發聲。咱們荊州市博物館就有一架戰國編鐘,它是荊州市博物館內極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四、探究生活中的樂器。 1、出示玻璃杯,引導幼兒觀察其大小異同。
2、請幼兒嘗試敲打玻璃杯,觀察傾聽不同的杯子發出的聲音異同。
3、小結:玻璃杯越小,音調越高,玻璃杯越大,音調越低。
4、出示豎笛風鈴,請幼兒嘗試撥動風鈴,觀察傾聽長度不同的豎笛風鈴發出的聲音異同。五、總結啟發。
編鐘是一種古代樂器,鐘體越大音調越低,鐘體越小調越高。這是古代勞動人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創造出來的樂器,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小朋友也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去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家鄉做出貢獻!今天有一個小任務:請小朋友回家以后在自己的家里找一找,看一看,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沒有可以發聲的樂器,好嗎?
活動總結
隨著荊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近年來我們荊州新建了很多有荊楚特色的活動場所,如:荊州園博園、荊州方特等。這些活動場所都是孩子們愛去愛玩的地方,孩子們在游玩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地方都有仿制的編鐘模型。于是孩子們帶著疑問和我一起去荊州博物館里參觀了編鐘。孩子們了解到編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青銅鑄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
孩子們對編鐘的發音頗為好奇,于是我把編鐘帶到了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探索編鐘發音的奧秘。我的活動目標定為初步探索編鐘的大小與音調高低的關系并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操作的結果,喜歡參與探究活動,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整節活動下來三個目標初步達成;顒又惺紫炔シ啪庣姳硌菀曨l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然后通過三個感官的刺激來探索編鐘,一看,看外型,二摸,摸材質,三敲,聽聲音。經過三重探索過后,孩子們對編鐘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知道了編鐘的鐘體越大發出的音調越低但聲音越大,鐘體越小發出的音調越高但聲音越小。最后我們尋找了生活中能發出聲音的各種物體,讓孩子們進一步的操作與探究,提升了孩子們對探究的興趣。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9,感知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2、復習數字6—8,正確觀察比較數量的差異。
重點、難點:
感知9以內數量,正確觀察比較數量的差異。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鉛筆、橡皮、小積木若干、保鮮袋若干(貼有數字)6—9數字卡片一套; 分別畫有四種不同點心的卡片四張,每張卡片上均有九個點心;點心筐四只。教師作業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 數點心。
1、逐條出示畫有點心的卡片,請幼兒說出點心名稱并點數。
2、這些點心都是九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3、出示數字9,幼兒認讀。
4、9可以表示9個點心,還可以表示什么?
二、 包裝點心。
1、 點心屋的營業員阿姨請小朋友幫忙把點心裝進袋子里。(要求:袋子上是數字幾,就裝幾個積木)。
2、 幼兒將各種點心分別按袋子上的.數字逐一裝進袋里,然后看看裝得是否正確。
3、 老師隨意得抽三包,集體進行檢查。
三、 點心裝筐。
1、點心裝好了,要分開放到籃子里,瞧,這里有四個籃子,每個籃子上面都貼有數字,看一下數字娃娃是幾?你的袋子上是幾就裝到幾的籃子里。
2、請個別幼兒示范,再集體將點心包放在相應的籃子里。
3、老師請四位家長當營業員,每人拿一個籃子,檢查孩子是否放對。
四、 幼兒操作活動。
1、(出示教師作業紙)點心送好了,要請小朋友涂五角星了,我們一起看看吧!
2、教師對操作題進行講解示范,幼兒進行集體操作(幼兒活動材料)。
3、做玩了以后可以請你的爸爸媽媽幫你檢查一下。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理論依據:
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利用保護色躲避敵人、保護自己的本領,而昆蟲生活環境復雜,形體相對較小,在長期適應過程中形成了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的特殊本領。有關昆蟲“保護色”的這個活動主要是間接經驗的學習,屬于典型的認知型科學活動。如何擺脫老師傳授、孩子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模式,盡可能機會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是我設計活動時思考的重點。皮亞杰認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兒童知識的獲得是兒童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兒童積極參與活動,不斷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因此,活動中我以枯葉蝶等幾種昆蟲為橋梁,通過看看、猜猜、找找、藏藏幾個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幼兒與材料、與教師、與同伴有效互動,獲得有關經驗,達成活動目標。
劉占蘭教授認為,在學齡前階段,兒童的學習是前科學概念的學習,而不是準確科學概念的學習。因此,在活動中我沒有刻意教給幼兒“保護色”的概念,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環節設計,讓幼兒真正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的本領。另外,根據中班幼兒有意注意時間較短、思維具體形象等特點,我利用交互式白板、視頻、圖片等教學手段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給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機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游戲給幼兒間接的、虛擬的操作體驗,幫助幼兒間接經驗的獲得和提升。
教學策略:
1、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增加活動的直觀性、趣味性和互動性;顒又薪换ナ桨装宓挠行н\用,使幼兒的學習變得直觀、有趣,增加了幼兒與材料互動的機會,激發了幼兒探究的興趣,提升了幼兒觀察、猜測、推理、判斷等方面的能力。
2、“捉迷藏”的游戲情境貫穿始終,讓幼兒體驗尋找、躲藏的樂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創設了“小鳥找,昆蟲藏”的情境,幫助幼兒理解昆蟲能利用身體的形狀和顏色隱藏自己的本領;運用“尋找躲藏的昆蟲”和“昆蟲捉迷藏”兩個游戲,讓幼兒在觀察、操作、參與中加深對昆蟲“保護色”的理解。
3、有效的師幼互動,培養良好思維品質和學習品質。在活動中,我設計了富有啟發性的關鍵提問和簡潔準確的,采用“反問”、“追問”等策略激發幼兒深入思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猜測、推理、判斷、驗證一步步得出結論,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思維品質。通過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幼兒動手動腦,注意培養了幼兒專注、認真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枯葉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蟲利用身體顏色和形狀隱藏自己的本領。
2、感受“保護色”的神奇,對昆蟲及其“保護色”產生興趣,萌發探究動物保護色的愿望。
活動重點:了解枯葉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蟲利用身體顏色和形狀隱藏自己的本領。
活動難點:根據對昆蟲“保護色”的認識,幫助昆蟲隱藏在合適的地方。
活動準備: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圖片、記錄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調動原有經驗,引發探究昆蟲的興趣。
提問:你見過什么昆蟲?在哪里見到過?
2、尋找花園里的昆蟲,初步了解“保護色”。
找找看,花園里都有誰?
為什么有的昆蟲一下子就能找到,有的很難發現它?
。涸瓉砝ハx躲在與自己身體顏色很像的地方,就不容易被發現。
3、觀看視頻和圖片,感受“保護色”的神奇。
(1)觀看視頻,簡單了解枯葉蝶、尺蠖、花螳螂等幾種昆蟲利用顏色和形狀隱藏自己的本領,初步感受“保護色”的神奇。
枯葉蝶:這是什么?會有什么變化?——觀察后教師講解枯葉蝶的典型特征。
尺蠖:猜猜看這里會有誰?仔細觀察又有什么新發現?——觀察、猜測后用圖片進行驗證。
花螳螂:猜猜看,美麗的花里藏著什么小秘密?——猜測后用圖片進行驗證。
:枯葉蝶藏在樹葉中,尺蠖藏在樹枝上,花螳螂藏在花朵里,這樣藏起來真安全,小鳥根本就找不到。
(2)出示昆蟲圖,請幼兒找出隱藏在各種背景中的昆蟲,進一步感受保護色的神奇。
。鹤匀唤缰杏行├ハx就是這么奇妙,它們能把自己巧妙地隱藏在周圍的環境中,讓敵人很難發現它。用這樣的本領保護自己,可真了不起。
3、幼兒操作,運用有關“保護色”的經驗幫助昆蟲藏起來。
玩白板游戲:昆蟲捉迷藏。請幼兒在白板上操作,根據昆蟲的顏色、形狀將昆蟲藏在背景圖中。
4、觀看視頻,拓展動物保護色的經驗。
除了昆蟲,自然界里有很多動物也有這樣保護自己的本領,我們一起看一看。
剛才你看到動物們是怎么隱藏自己的?它們隱藏自己的本領大不大?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愛心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讓幼兒懂得砍伐樹木對人類、動物造成的危害。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有小鯉魚的兩副不同的圖。
2、畫有小鳥的兩副不同的圖。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師幼一起聽音樂做律動以激起幼兒的興趣。
2、出示畫有小魚的'第一副圖(小鯉魚在水里高興的游玩),問幼兒:這副圖上都有一些什么?小鯉魚高興不高興?
3、出示第二副畫有小鯉魚的圖(水污染),問幼兒:這副圖和上面那副圖有什么不同?
4、通過比較引出以前學過的故事《傷心的鯉魚》
5、幼兒討論:(1)鯉魚為什么傷心?
(2)怎樣才能不讓鯉魚傷心?
。3)怎樣愛護水資源?
6、出示畫有小鳥的第一副圖(小鳥快樂),問幼兒:小鳥高心嗎?師總結:小鳥在樹林里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非常快樂,可是過了一個月樹林變成了這個樣:出示畫有小鳥的第二副圖(樹林被砍伐),問幼兒:小鳥在干什么?(哭、小鳥很傷心)
7、組織幼兒給這兩副畫有小鳥的圖起個好聽的名字,幼兒自由發言(小鳥哭了、傷心的小鳥------)最后老師以《傷心的小鳥》為名。
8、組織幼兒為小鳥想辦法,怎樣才能使小鳥高興?對表現好的幼兒獎勵“森林小衛士”帽子。
9、教師總結。
10、組織幼兒在展版上為小鳥畫家,結束本課。
活動反思:
在這兩次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積極投入、享受探究的過程,并樂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結果。整個活動實現了“玩中學、”“做中學”以幼兒自由發現、自主探索為活動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師在后;嘗試在前,指導在后;操作在前,結論在后。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水可以使我們身邊的環境變得干凈。
2、了解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清洗辦法。
活動準備
提供各種玩具圖片的`幼兒操作包和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猜個謎(幼兒猜謎——水)。
2、談話討論
師:水有什么作用?
小結:水可以解渴、水可以清洗,世界上的生命都離不開水,水的本領真大。
師:這里有許多玩具臟了,怎樣用水把它們清洗呢?
3、幼兒完成操作包
師:操作包中有哪些玩具?
用什么方法可以讓這些玩具變得干凈?
幼兒操作
交流操作結果
活動生成及建議
1、此活動可以延伸到生活領域,幼兒有了這些知識經驗后,可以在生活區域中選用合適的方法清洗各種玩具。
2、討論:自然角中的植物是否每天都需要澆水?需要澆多少水?什么時候澆合適?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比高矮。
2、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3、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入場處懸掛的小鈴鐺。
2、幼兒準備:畫有高矮不同的三棵樹的練習紙。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感知高矮,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2、活動難點:理解高矮的相對關系。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用觀察、對比的方法比較高矮,初步了解比較高矮是需要參照物的。
活動過程
1、體驗高矮。
。1)帶幼兒入場。(幼兒依次從入場懸掛的小鈴鐺下走過)
(2)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人走過的時候小鈴鐺響了,有的人走過的時候小鈴鐺沒有響呢?”
(3)教師總結:小朋友有的高,就碰到了小鈴鐺。有的矮,就沒有碰到小鈴鐺。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確方法。
(1)教師和幼兒比高矮。
教師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誰高誰愛?
學說:老師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師矮。
(2)幼兒與幼兒比高矮。
兩個幼兒站在不同的高度比高矮(再對調位置進行比較)。
引導討論,兩個人比高矮應該怎么比才是正確的?
小結:比高矮的正確方法,是在同一水平線上比。
3、初步理解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系。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讓幼兒理解比較高矮是需要參照物的。
(2)請三個幼兒排隊(從高到矮),并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3)請幼兒為高矮不同的三棵樹涂三種不同的顏色。
(4)游戲:找個朋友比一比。
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立正,比一比,我是高來還是矮!庇螒蚍磸瓦M行2-3次。
要求幼兒每次找的對象不一樣,游戲后請幼兒說說比的結果。要求用語言正確表達:“我和xx一樣高”“我比xx高,xx比我矮”。
4、延伸活動:
到操場上去找任何一種物體與自己比高矮。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我和大樹比,樹高我矮;我和欄桿比,我高欄桿矮。提醒幼兒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做比較。
活動反思
我覺得這節科學活動課很有趣,跟我們的生活比較靠近,所以幼兒也很容易理解,這節活動課我比較關注幼兒的操作,所以在設計幼兒操作環節是用了層層遞進。如第一組:兩兩比較,分出高矮。第二組:在一組物體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物體。第三組:按高矮排序。第四組:目測物體高矮。這樣操作的'目的性比較明確,層次清晰,由易到難的讓幼兒能根據自身情況多層次的選擇操作。最后,我通過游戲《找朋友比高矮》讓幼兒理解物體高矮是需要參照物的。
雖然我的設計很好,幼兒也很積極的參與,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幼兒兩兩比較高矮時應該要為幼兒提供一些大型積木、椅子等,讓幼兒有機會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較,能自己尋找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同時將高矮的相對性引出,使層次與層次之間過渡自然,還有在時間把握上我沒有調配好,導致最后的找好朋友環節有點匆忙的就結束了,而且場面有點亂,原因是自己在游戲之前并沒有給幼兒正確的指令,只是含糊的說了一下,幼兒游戲起來才那么的亂,所以今后我要多加細心,規范語言,給幼兒最明確的指令,讓他們明白,也把每一節課都上了很好!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繩子,了解繩子在實際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通過玩,進一步感受不同繩子的不同特性和用途。
3、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體驗帶來的樂趣。
二、教案準備
1、毛線、絲帶、鞋帶、電線、溜溜球、用繩子編織的包、毛衣、陀螺、拔河的繩子。
2、每位幼兒收集的繩子。
三、教案過程
。ㄒ唬┎乱徊,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師: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口袋,請你們摸一摸,猜猜它們是什么?
2、師:小朋友猜了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
出示口袋里的繩子
提問:這是什么?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嗎?
。ǘ┯變鹤杂烧務撟约簬淼睦K子
引導幼兒說說:你帶來的是什么繩子?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有什么用處?
(三)觀察多種不同質地的繩子,了解其用途
1、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神奇的繩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什么樣的?(出示實物筐,、有的粗、有的細,顏色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麻繩的,有的是圓的,有的是扁的……)
2、好玩的繩子
師: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繩子玩一玩,看誰的玩法多
。1)幼兒開始創造
(2)玩過后,請幼兒介紹玩法,幼兒一起玩
3、分組試一試,看看繩子有什么用
第一組:“掛”衣服、毛巾、圖畫
第二組:“系”鞋帶
第三組:幫小手找朋友
第四組:“串”珠子
第五組:“扎”禮盒
第六組:編織、繞毛線
(四)說一說用過后、見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用繩子干什么了?在我們生活中,繩子還有什么用?(討論交流)
小結:繩子能捆綁東西,繩子還能扎頭發、丈量、織魚網、蕩秋千、釣魚、拔河、跳繩、裝飾、做中國結、保護樹樁、織毛衣……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五、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繼續玩各種繩子。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08-19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2-16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茶葉》中班科學教案09-30
《影子》中班科學教案09-30
中班科學教案動物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