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教案模板匯總9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周圍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象,使幼兒感知身邊濕的物品與干的物品的不同特性。培養幼兒正確的觀察方法和動手實驗的能力。
活動準備
盤子、水、樹葉、花瓣、小紙片、熊貓紙片、布、毛線、塑料布、地毯、吹塑紙剪成的各種圖形、手套、盤子、用布剪成的各種面具、畫好的大灰狼等。
活動過程
試一試:哪張紙片能吹動起來? 方盤子里放干紙片,圓盤子里放濕紙片。
(1)干的'紙片容易被吹起。
(2)濕的紙片不容易吹起。
探究的問題:
(1)熊貓能站在指尖上嗎?
①在手上蘸點水就能讓熊貓紙片站在指尖上。
②干的熊貓紙片不能站在指尖上。
、凼稚嫌型僖、汗水也能讓熊貓紙片站在指尖上。
(2)戴干、濕兩種不同手套有什么感受?
、贊竦氖痔撞灰状饕膊灰酌摗
、诟傻氖痔兹菀状饕踩菀酌。
幼兒討論:生活中的現象。
(1)褲子尿濕后不易脫下來。
(2)下雨淋濕衣服后也不易脫下來。
(3)洗澡后馬上穿衣服會很難穿。 畫一畫:把自己探索的過程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結束
拓展思路 雨后讓幼兒做值日生,感知濕的落葉粘在地上不好掃,也不容易吹走,請幼兒提出解決的辦法。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前段時間由于我班剛開展了嘗試活動《圓溜溜的雞蛋真可愛》,帶幼兒認識雞蛋后,進行雞蛋的多種方法烹飪(煎、煮、炸、炒),幼兒對這種生活嘗試活動非常感興趣;近來我發現我班幼兒對于面點比較喜歡,但對于面粉卻一無所知。面粉是一種可塑性較大,探索性較大的物品,具有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幼兒喜歡操作,喜歡自己動手,并且做一些能吃的東西就更為愉快,特意設計了“好玩的面粉”科學活動。本次活動中大量幼兒操作機會、探索機會,滿足了幼兒極大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操作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及發散性思維。通過此活動教幼兒學會運用各種科學探究的方法,積累學習的經驗,嘗試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激發動手操作的興趣,培養初步創造性思維。
2、通過看看、摸摸、說說、做做、嘗嘗等活動,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學習用面粉來制作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面粉、水、盤子、抹布(人手一份)牙簽若干、圍裙、手套、帽子;用面粉做好的各種點心人手一份;和好的面團一個;歌曲《大饅頭》。
知識經驗準備:
1、學會唱歌曲《大饅頭》。
2、饅頭是面粉做出來,面粉是小麥磨出來,小麥是農民伯伯種出來。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歌曲《大饅頭》
二、激發興趣
1、出示用面粉做的`各種點心引導觀察,啟發他們初步認識面粉,提問幼兒:
1)小朋友看看這里有些什么?你吃過嗎?
2)誰能告訴大家它們是用什么做的嗎?(面粉)
2、出示面粉,引導幼兒感知面粉。提問:請小朋友來看看、摸摸面粉是什么樣?(幼兒通過看、摸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無味、粉狀的、輕輕的摸會粘在手上。)
(1)小朋友再看這是什么?(面團)再摸摸面團跟面粉有什么不一樣?面團怎樣做出來?
。2)誰知道怎樣把面粉變成面團?
。3)小結:出示圖—————面粉+水+力氣=面團
三、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下面我們進行小廚師和面比賽,請小朋友動腦筋、動動手,試一試把面粉變成面團。(鼓勵幼兒請客人一起幫忙)
要求:面要和得均勻,音樂停了以后就要停止和面,然后用濕毛巾擦干凈手后把你做的點心裝到盤子里放到展示臺來。
四、交流與分享:
1、展示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
2、觀看錄像:用面粉制作點心的過程。
五、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我們做好面團了,那怎么樣才能變成好吃的點心?(蒸熟)
師:那我們一起那到廚房去請廚師幫我們蒸熟,然后送給你最喜歡的人,讓他們輕手嘗嘗你們的手藝。
延伸活動:感恩教育(請幼兒把蒸熟的點心親自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
展開閱讀全文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意圖:讓幼兒感受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活動目標:
1.區分物體斜面滾動和滑動狀態。
2.對滾動和滑動有積極興趣。
3.培養尊重事實的態度。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夠大膽猜想和驗證,通過操作區分滑動與滾動。
活動難點:用標記記錄猜想。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1.有滑滑梯、滾輪胎等游戲經驗。
2.了解斜面,知道物體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以滑下來。
二、材料準備
1.滑動寶寶的家和滾動寶寶的家。
2.操作的玩具寶寶。
3.使用姓名標記。
科學知識:
外形平滑的物體可以滑動,滾動的.物體有一個圓形的面,接觸斜面,有平滑的底,又有圓形的面,它可以滑動和滾動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1.以游戲引出滾動和滑動。
2.運用動作和語言幫幼兒區分滾動和滑動。
二、猜一猜、試一試
1.集體猜想驗證。
用標記記錄猜想,感受驗證過程,尊重事實。
2.個人猜想驗證。
猜想與驗證是否一致、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尊重事實。
三、用一用
1.滾動寶寶的身體什么樣?滑動寶寶的身體什么樣?
2.有些寶寶說它既是滾動寶寶又是滑動寶寶,怎么變換?幼兒嘗試。
活動延伸:
回家與家長一起發現屬于“滾動”或“滑動”的生活現象。
活動反思:
活動內容取材于幼兒日常生活,從幼兒的游戲中發現其中蘊含了滾動和滑動的科學原理,培養和保護了幼兒好奇心,設計重視科學探究過程。通過猜想——記錄——驗證——記錄的過程,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態度,豐富了幼兒經驗,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溝通能力。在此基礎上,幼兒獲得的經驗得以歸納、提升。為其樹立良好的科學意識和科學態度奠定基礎,充分體現科學活動的價值取向。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對太空有初步的認知。
2.通過游戲,幼兒體驗在太空的失重感。
活動準備:
1.有關太空的圖片和資料,宇航員在太空中活動的影像資料,
2.節奏緩慢的音樂磁帶,手電筒(人手一支),
3.用硬紙盒制作的“宇航服”,
4.環境創設:將教室一角布置成宇宙飛船。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你猜猜太空是什么樣的?”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激起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
二、繪圖演示,對太空有初步概念。
1.教師繪圖,問:老師畫的是什么?激起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2.教師講解:中間畫的小圓圈是我們生活的'地球,而整張白紙就是太空,太空很大,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具小星球,太空中有許多小星球。
3.觀察太空圖片,進一步認知“真實”的太空。
三、觀看影像資料,幼兒了解人在太空中會有失重感。
幼兒觀看影像資料,了解人在太空中會有失重感!澳銈儾虏,聶叔叔和費叔叔在太空中是怎樣走路的?”
教師小結:聶叔叔和費叔叔在太空中穿的衣服是宇航服,那叔叔們走路為什么那么慢呢?那是因為人在太空會有失重感,所以走路才會那么慢。
2.開展宇航員訓練營,引導幼兒模仿宇航員在太空中緩慢的行走。
四、太空旅行記,幼兒體驗人在太空中的失重感。
1.師生共同扮演宇航員,穿上之前準備的宇航模仿服裝,并配帶好手電筒,走進那已布置好的宇宙飛船中,當宇宙飛船的門再度打開時,便來到了外星球上。隨著音樂弦律緩慢的播放,我和幼兒在外星球上緩慢的行走,時而拾起地上的石子研究,時而仔細觀察外星球的地形……。
2.乘坐宇宙飛船返回地球。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塊是水變的,冰又能變成水,并能用語言表達。
2、有探索冰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冰塊、毛巾、熱水、大盆子、冰花、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出示冰)你們看、這是什么?請你猜一猜這塊冰是從那里來的?(冰箱)冰箱里的冰是從那里來的?
。核龅嚼鋾兂杀。
二、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征
1、幼兒第一次玩冰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的冰,等一會請每個人拿一塊冰,玩一玩,摸一摸然后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有什么感覺?(冷、滑)
2、再次玩冰(引導幼兒壓衣服、壓冰兩者進行比較)提問:你發現了什么?(硬)
3、(紙和冰進行比較)冰是什么顏色的?(透明)
4、。
三、冰的融化
1、剛才玩冰后你為什么要用毛巾擦手?手里的水是從那里來的.?冰拿在手里為什么會變成水?
2、實驗:熱水和冰
“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辦法讓它馬上變成水?老師給冰請來了好朋友,請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變化?”老師到熱水,引導幼兒觀察。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豐富詞:融化)
3、老師這里有許多冰,請小朋友把它們拿到太陽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樣變化的?
四、延伸活動
1、幼兒到室外觀察冰的變化。
2、幼兒觀察冰花,教師講解冰花的制作過程。
3、請幼兒回家制作冰花。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究發現桔子的特征及桔子制品。
2、嘗試制作桔子制品,并對制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實物桔子若干,榨汁機一臺,杯子、吸管若干。
2、封閉的盒子一個(只可以一只小手伸進去),里面放一個桔子。
3、幼兒了解許多種水果的形狀及吃法。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1)第一次猜想:有一種圓圓的水果,它是誰?
讓孩子們將自己平時所認識的水果在頭腦中過濾一遍。
(2)第二次猜想,在第一次的基礎上縮小范圍 :有一種水果圓圓的,要剝開皮才能吃。
讓孩子們運用篩選和排除的方法努力去探訪答案。
2、動腦筋,想辦法
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封閉的'盒子,只有一只小手可以伸進去,要求在不用眼睛看的情況下,自己想辦法去獲得答案。(可以用鼻子聞、用手摸等)
3、玩一玩, 發現秘密
(1)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玩。(滾著玩、拋著玩、掛起來當繡球、當小丑的鼻子等等)
(2)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吃。(剝開皮就吃、做成冰糖葫蘆、做成桔子罐頭、榨汁等等)
(3)幼兒討論:桔子皮有用嗎?(洗凈曬干可以象茶葉一樣存放和沖飲,可做成糖桔絲、糖桔丁、桔皮醬、桔皮香、燒粥時放幾片桔子皮有開胃作用、燒肉或燒排骨時也放幾片,味道更美且不油膩)
4、做一做,嘗一嘗
老師和幼兒共同榨汁,并嘗一嘗其味道。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能積極參與、大膽創新。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站得穩的方法
3、在討論交流中積累和提升經驗,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每人三張紙,雙面膠若干,積木。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利用自身的經驗,嘗試制作紙桌,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的原因。
1、教師提問:“紙可以做什么?”引出制作紙桌的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紙桌的制作方法
3、幼兒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制作。
A、 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起來了嗎?”引導幼兒給站不起來的`桌子尋找原因。
B、 通過向紙桌吹氣的小實驗,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桌腿高矮、粗細對桌子站得牢的影響。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并吸取同伴的長處,探索制作一張站得穩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師簡單小結桌子能站得穩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啟發幼兒再做一張站得穩的桌子。
2、幼兒第二次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新,想辦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得穩嗎?為什么?”讓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對桌子站得穩的認識。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上能放東西嗎?”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
三、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積木,體驗成功的快樂,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能力。
1、教師提問:“你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讓幼兒在桌子上進行放積木的嘗試。
2、教師以比賽的方式,引導幼兒盡量多地放積木。
3、通過比賽,以“誰的積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等問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桌腿對桌子承重能力的影響。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熱空氣和冷空氣
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通過實驗學會由看風向來了解冷熱空氣的對流 ;會分析風的形成和流動,熱空氣上升
2、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是會流動的,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知道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了解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興趣研究空氣的其他性質;樂于親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課前分析及準備
氣球、蠟燭、紙蛇、水槽、蚊香,有關孔明燈及熱氣球的資料
教學生成
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發現了空氣的什么性質?
2、把書翻到P6,這課的標題是“空氣是會流動的嗎”,又是個問題,先來說 說你看到這個課題有什么想法?
3、把你們的假設寫在課題的后面,這節課我們一起去驗證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還要研究空氣是怎么流動的。 板書課題 學生把自己假設的答案寫在書上
二、自主學習
1、風的形成
(1) 請一個同學來吹個氣球,如果對著臉放掉氣球中的氣,你有什么感覺?
(2)這樣流動的空氣就是風。
(3)我們已經知道了空氣是會流動的,而且流動的空氣就是風。那課題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啊,我們這堂課上完了嗎?有關空氣流動,你還想知道什么? 小組討論體驗 板書 流動的空氣 風 從學生的提議中選取“空氣是怎樣流動的”問題
2、空氣的流動
(1)研究熱空氣的流動
、 空氣也是分冷空氣和熱空氣的,我們先來研究熱空氣的流動
、 我這里有個會“跳舞”的紙蛇,先來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是什么力量讓蛇“跳舞”的呢?
、馨咽址旁谙灎T上方和側面,你感覺到了什么?有能說明什么呢?
、萃ㄟ^這2個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氣的流動
、 熱空氣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氣會是怎樣流動的'呢?
、 生活中,你看到過冷空氣的流動嗎?打開冰箱冷藏室
③ 冷空氣是下沉的 板書 熱空氣 演示P6實驗二 小組先實驗再討論,記錄觀察結果 適當點撥 讓學生自我總結板書 上升 板書猜想答案(下沉)
3、冷熱空氣的對流
(1)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怎么能形成風呢?想個辦法,讓我們大家能看到空氣的對流呢?
(2)演示P7實驗,用蚊香的煙霧流動表示
(3)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 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用實物投影展示 把觀察結果寫在P72
(4)你能說說冷熱空氣是怎么對流的?
4、熱空氣的用途
(1) 如果在地面上各個地方的空氣冷熱不同,它們會怎樣?風是怎么形成的嗎?
(2) 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有人發明了一些可以飛行的物體,你知道有什么嗎?
(3)請學生介紹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 畫流動圖 板書 熱氣球孔明燈
三、課外拓展1、 制作熱氣球、孔明燈
這里學生對熱空氣會往上流動還不是很理解,從而使學生產生了疑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教師演示了“孔明燈”并重點講解了利用熱空氣上升和冷空氣會下沉的原理,來正確使用空調的方法。
教學評價及反思
板書設計
空 氣 是 流 動 的嗎
空氣是會流動的 熱空氣 上升
冷空氣 下沉
熱氣球 孔明燈
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多種紙并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2、通過操作實驗,運用多種方法體驗不同紙質發出的聲音。
3、激發探索興趣,享受用紙伴奏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每組準備一份:打印紙、卡紙、瓦楞紙、玻璃紙、報紙、皺紋紙。
音樂:《蝸牛與黃鸝鳥》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認識教師提供的紙。
師:“小朋友們,桌上有許多的紙,你們都認識嗎?”“它是什么紙?”
。ǘ┨骄考埵侨绾纬璧摹
探究讓紙發出聲音
1、紙怎樣可以讓它發出聲音。
2、不同的紙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拿的是什么紙,是怎樣讓它發出聲音來的'。
。ㄈ┨剿飨嗤囊粡埣埧梢园l出不同的聲音
1、你是用什么方法讓白紙發出不同聲音的?
2、為什么同樣的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小結:可以運用拍、彈、抖、撕、拉等方法讓相同的一張紙發出多種不同的聲音。
。ㄋ模┯螒
師:“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一起隨著音樂的節奏發出更好聽的聲音,好嗎?”
教師拿一張紙,隨音樂拍出某種節奏。
師:“剛才老師發出了什么樣的節奏?現在請你們自己選擇一張紙,試著用不同的方法讓手中的紙發出有節奏的聲音,讓我們一起做!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02-22
昆蟲科學教案01-09
手的科學教案01-03
關于科學教案01-07
冬天科學教案02-14
科學教案四12-16
科學教案:耳朵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