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1
活動目標:
1、用摸、聞、觀察等方法,感知水果的外部特征。
2、能用相應的詞匯描述水果的顏色、形狀及味道。
3、品嘗水果,喜歡吃各種水果。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水果實物、神秘箱(自制)、PPT課件。
配套課件:小班科學課件《水果點點名》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禮物盒
寶貝們,今天老師給寶貝們準備了禮物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禮物盒圖片)
1、展示所有水果圖
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水果?
(葡萄、梨子、西瓜、獼猴桃、楊桃、菠蘿、火龍果)
2、分別出示水果圖片,說出它們的顏色和形狀(像什么)。
小班數學教案《水果點點名》含PPT課件
三、探究水果的吃法
寶貝們,剛剛我們認識了,觀察了,也觸摸了這些水果寶寶,現在我們一起來探究水果寶寶的正確吃法(出示打開水果的`圖片)。
四、活動結束,品嘗水果
一起品嘗,說一說水果的味道。
活動延伸:
寶貝們,在我們生活中除了蔬菜,水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喲!我們在家里面也要多吃水果喲!它可以讓我們的皮膚會變得白白的,眼睛亮亮的,我們身體長得高高壯壯的。?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2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是進行科學教育的啟蒙階段,通過幼兒期科學教育活動萌發幼兒對科學探究、科學現象的興趣、好奇心,積累科學經驗,掌握一些初步的科學方法與技能。在幼兒的身邊中,其實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現象和知識經驗。如:“什么不見了”這一活動作為小班的幼兒,也是經常見到的,但幼兒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這種現象。此活動提供給幼兒實踐操作的機會,既滿足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地去發現問題,積累經驗。如: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了解什么是溶解現象,同時,讓幼兒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可以被水溶解、有些物品是不可以被水溶解的,在觀察溶解過程中,激發幼兒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現象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初步感知溶解現象。
2.能初步記錄實驗結果,樂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發現。
3.萌發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教師的操作材料:白糖、果珍、沙子,透明水杯3杯、攪拌棒、 笑、哭臉貼紙、抹布、記錄表
(2)幼兒的操作材料:果珍、沙子,透明水杯(幼兒人數2倍)、攪拌棒(幼兒人數2倍)、笑、哭臉、抹布(每組2個)。
2.經驗準備:
(1)有玩過沙子的經驗。
(2)知道糖和果珍的味道。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師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觀察與實驗的興趣。
1.出示白糖、果珍、沙子,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認識實驗材料,猜測實驗結果。
(1)請你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這是什么?
(2)把白糖放進水里,會發生什么?
2.教師操作實驗,幼兒觀察實驗結果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并提問:
“杯中還有白糖嗎?白糖去哪了?”
(2)嘗試以笑臉、哭臉標記,記錄猜測實驗結果。
3.教師小結:白糖放進水里,通過攪拌白糖會消失不見,這種現象叫做“溶解”。
二、幼兒用果珍進行溶解實驗、并嘗試記錄。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交待實驗步驟。
(1)幼兒猜測果珍放進水里會怎樣,并記錄。
(2)師幼共同操作。并提問:
“杯中還有果珍嗎?果珍去哪了?”
(3)教師做簡單的'總結,并讓幼兒嘗試記錄。
三、幼兒用沙子進行溶解實驗、并嘗試記錄。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1)幼兒猜測沙子放進水里會怎樣,并記錄。
(2)幼兒回顧操作要求。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個別幼兒,并提問:
“杯中還有沙子嗎?沙子去哪了?
(2)教師做簡單的總結,并讓幼兒嘗試記錄。
四、延伸活動
園內延伸:
(1)總結“溶解”現象,并鼓勵幼兒在科學探索區,繼續探索溶解的現象。
園外延伸:
(1)鼓勵幼兒走進家里的廚房,與父母共同探索溶解的現象。
【活動反思】
活動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孩子具備一定的經驗,能夠準備的預測白糖的溶解現象。出示果珍時,幼兒進行猜測,果珍放到水里會發生什么變化?幼兒開始猜想,并帶著問題和教師共同動手操作。此次活動我通過三次實驗,通過感知不同材料在水里的一些現象,每次實驗層層遞進,教師有尺度的放手,將更多的空間留給幼兒。本次的操作很成功,整個活動幼兒很喜歡,也很輕松,活動目的基本達到。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3
設計意圖
溶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科學現象,孩子們知道糖化了、雪化了……但是對于溶解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卻是模糊的,不確定的。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觀察、操作、記錄、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并且對科學現象有濃厚的探索興趣。本節課就是引導幼兒通過實驗來感知、理解物體溶解的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有關系
活動目標
1、愿意思考并積極探索常見可溶物在水中的現象。
2、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水在口味上所發生的變化。
3、對溶解的現象產生好奇,能夠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探索可溶物在水中溶解的現象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吸管 水杯 白砂糖 大米 水 水彩筆 任務卡
經驗準備:
幼兒已會“攪”的動作
活動過程
1、導入
①師:小朋友們好,我是陳老師,今天陳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帶一瓶神奇的飲料,現在請小朋友們嘗一下,然后告訴我你們找到是什么味道呢?
幼:沒有味道
②變魔術引導幼兒說說水的味道有什么變化。
師:現在我來給小朋友變一個魔術,小朋友們再來嘗一嘗水的味道有什么變化?
幼:變甜了
師:那你們知道他為什么會變甜嗎?
幼:因為往里面加東西了,加糖了。
教師總結:糖放進水里,攪一攪會消失不見,這種現象叫做溶解現象。
2、幼兒動手操作
①認識材料
師:那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來做一杯神奇的飲料?
幼:想
師:那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都需要哪些東西吧,小朋友們仔細看哦,我請舉手的小朋友們來回答一下。
幼: 杯子、吸管、大米、糖
師:小朋友們真棒都認識
②示范如何操作實驗
師:首先我們有兩個水杯,面前有兩種材料,一個水杯里面放一種材料。由習慣幾天假吧。輕輕的攪拌,看看哪個可以消失不見溶解哪個沒有消失不見沒有溶解。
③請幼兒動手操作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兩個水杯,小朋友可以從桌子上拿兩種材料,放進你的水杯里,一個水杯里放一種材料,然后用吸管進行攪拌,看看哪種材料是可以溶解的那種是不能溶解的。
師:小朋友們要記住水杯里面有水,小小朋友一定要小心,不要把水灑到衣服上,用吸管時也不可以往別的小朋友身上戳,要輕輕的握住水杯進行攪拌哦。那請小朋友認真等待老師給你們發材料。
師:那你們做完實驗以后舉手老師給你們發任務卡,任務卡上面有什么?
幼:大米、糖、笑臉、哭臉
師:那一會兒,小朋友做完實驗就可以去收,然后老師給你們彩筆你們就可以就可以在任務卡上面聯系那怎么連呢?仔細聽老師說。如果你放進去糖和大米它溶解了消失了那你就把它跟笑臉兒連起來,如果它沒有溶解沒消失不見,那你就跟哭臉連到一起。知道了嗎?
幼:知道了
師:那小朋友們可以開始操作實驗了
幼兒一邊操作實驗教師一邊巡回指導
3、活動延伸
師:老師悄悄告訴你們哦。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想糖放進水里一樣消失溶解的,也有很多東西像大米一樣,是不能溶解的,小朋友回家以后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去觀察一下,然后來幼兒園后分享給你們的`好朋友,看看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哪些東西不能溶解,好不好。
幼:好
師:他這節課到這里就結束了,小朋友們表現的真棒,給自己鼓鼓掌吧。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一些簡單、明確、的問題,來突破活動的重點與難點,活動中教師提問,如何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是很重要的。
通過本次活動,我也發現并總結了不少小問題,如操作時提醒幼兒看好杯子,注意力要集中。口語上也要注意,在幼兒知道了那是溶解的現象時,教師在后面的講解時就要用上溶解一詞并且總結一下操作結果。整個過程的課堂氣氛還是比較安靜,應該更積情一點提高整堂課的積極性。幼兒的參與性比較少。另外,在本次活動中我選擇一些幼兒回答問題,但幼兒比較膽小、怯懦,所以幼兒回答問題十,比較磕巴聲音比較小,不自信。使幼兒得不到發展。活動中還可以設計一些比較有深度,但是經過思考后肯定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適當地請幼兒勇于嘗試回答問題,我想每個幼兒都有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在活動中我們應該讓每個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感,從而增強自信心。相信在這樣的引導和鼓勵下,幼兒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操作實驗的環節,可以使用多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嘗試動手操作。讓幼兒自己思想,想自己動手。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老師盡量地支持幼兒,鼓勵幼兒,老師可以讓做完的實驗先放在幼兒的面前,等幼兒做完任務卡以后,再把實驗材料收回。這樣可以更好的讓女兒觀察實驗結果。
教師問隨便成什么味道了沒有等幼兒直接回答,直接代替了幼兒回答,這里教師的有效提問應留給幼兒探索的空間,可以提示和鼓勵幼兒回答問題。在最后也應總結本節課實驗結果,也可以適當的提問幼兒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溶解的,哪些是不能理解的,讓幼兒根據平常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如:豆子、石子等物體不能溶解,如:食鹽、等物體是可以溶解的。讓幼兒回家后可以和父母一起做實驗一起操作后再來告訴老師,此處的靈活性很大,這需要在將來的教學中善于積累經驗。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觀察力、注意力都需鍛煉。本班幼兒在平時活動中注意力不集中、觀察力差,為鍛煉幼兒的注意力和觀察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引導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
2、愿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伴。
3、通過玩玩、講講發展幼兒的思維,激發求知欲。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杯子,一只勺子。2、白糖、果珍、黃豆、紅豆等。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東西,引起幼兒觀察與學習的興趣。1)觀察教師實驗:教師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讓幼兒觀察白糖放進水里怎么樣了?(看不見了、溶化了)2)教師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讓幼兒觀察小石子放進水里怎么樣了?(還能看見、不溶化)問: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時見到的什么東西放進水里也能溶化?(鹽、果珍、奶粉等)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放進水里能溶化,變得看不見了,而有的東西放進水里不能溶化。
2、讓幼兒做小實驗(任選一種
1)介紹活動材料,讓幼兒知道實驗材料的名稱。白糖、果珍、黃豆、紅豆等。2)讓每個幼兒試一試,選擇一種材料放進水里,觀察結果如何。3)交流實驗結果: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里看不見了,溶化了,有的東西不溶化能看得見。
3、提問個別幼兒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你把什么東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樣了?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教學反思
本次教研活動的`目的是通過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并愿意主動地將自己的發現與老師小朋友分享。通過每位幼兒親自動手做實驗,并發現有的東西放在水里溶化了,看不見,有的東西放在水里不能溶化,看得見。由于實驗的操作過程充滿樂趣,激發了幼兒的對活動的興趣。同時,在活動中,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材料的多樣性,和工具的便捷性,在今后的活動將多注意這些不足之處,盡量做到完美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
2、愿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伴。
3、通過玩玩、講講發展幼兒的思維,激發求知欲。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杯子,一根攪拌器。
2、白糖、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蘋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紅豆、綠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東西,引起幼兒觀察與學習的興趣。
1)觀察教師實驗:
教師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讓幼兒觀察白糖放進水里怎么樣了?
(看不見了、溶化了)
2)教師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讓幼兒觀察小石子放進水里怎么樣了?
(還能看見 、不溶化)
問: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時見到的什么東西放進水里也能溶化?(鹽、果珍、奶粉等)
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放進水里能溶化,變得看不見了,而有的東西放進水里不能溶化。
2、讓幼兒做小實驗(任選一種)
1)介紹活動材料,讓幼兒知道實驗材料的名稱。
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紅豆、綠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讓每個幼兒試一試,選擇一種材料放進水里,觀察結果如何。
3)交流實驗結果: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里看不見了,溶化了,有的東西不溶化能看得見。
3、提問個別幼兒
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你把什么東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樣了?
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活動延伸:
教師繼續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物質溶解于水的現象,鼓勵幼兒多做小實驗,通過實驗掌握更多的知識。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02-13
小班科學活動《什么不見了》教案10-05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5篇02-13
幼兒園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01-05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什么不見了》教案10-05
中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03-03
小班科學糖不見了教案10-26
幼教小班常識教案-什么不見了09-29
小班糖怎么不見了科學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