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文化運動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文化運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文化運動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識記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主要陣地、代表人物、旗幟、活動基地。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究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問題引導、討論“打倒孔家店”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口號來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歷史事物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解讀得出結論,做到論從史出,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新文化運動是先進的中國人為振興中華,改造黑暗的舊中國的探索,中國要富強必須提倡民主和科學。以此來進行歷史觀的教育。對民主和科學的追求,也是個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確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體現,以此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
②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無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種關心國家、民族前途的愛國行為,以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難點: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
三、教學過程
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1、背景:引導學生根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以及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找出新文化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政治方面內:獨裁專制外:列強侵略經濟方面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根本原因)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尊孔復古逆流與民主共和觀念勢不兩立(直接原因)
2、概況:要求學生齊聲回答,完成下面表格:興起標志代表人物旗幟主要陣地活動基地設計意圖: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落實基礎知識。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的實質是允許各種科學思想自由發展,讓資產階級的新思想去占領封建舊思想的陣地。教師進一步指出新文化運動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歷次愛國活動無不與新文化運動精神的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設計意圖:為后面分析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以及對后來中國的思想影響做鋪墊。
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1、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文學革命是從形式到內容的革命:
1、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鮮、平易、明了的新文學代替陳腐、雕琢、迂晦的舊文學。
設問:文學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分析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1、為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與普及提供了載體。
2、推動人們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
3、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醞釀和發動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準備。
設問:為什么要開展新文化運動呢?是哪些因素促成了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引導學生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層層設問:北大之所以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誰起了重要作用?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樣的辦學方針?提出這一方針的實質目的是什么?新文化運動不僅是一場思想革命,還是一場文學革命。那么為什么還要進行文學革命呢?
新文化運動教案 2
【內容標準】
列舉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新青年》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提倡民主和科學、文學革命、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等基礎知識。
歸納整理: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代表人物、主要內容、主要陣地、地位作用等。
2、過程與方法:
閱讀教材內容涉及的新文化運動時期出現的文學作品,培養自己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客觀地評價新文化運動,學習正確分析歷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新文化運動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弘揚民主與科學,反對傳統腐朽的思想、意識和觀念,促使人們積極地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樹立起民主、科學的意識和信念。
【教學要點】
要點:
新文化運動
重點: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貢獻、主要內容以及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難點:
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評價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
【導入新課】
復習上一課時重點知識。
出示:
袁世凱身著古裝率百官祭孔拜天的圖片。
思考:
民國初建,身為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為什么要模仿封建帝王的樣子,忙于祭孔祀天?補充介紹袁世凱竊取臨時大總統后迫不及待地從“臨時”到“正式”到“終身”總統的簡要過程,繼而倒行逆施、企圖圓皇帝美夢的歷史事實。說明袁世凱為維護專制統治,復辟帝制,掀起尊孔復古逆流。
【新課探究】
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背景
封建復古思潮泛濫。(袁世凱賣國媚敵,復辟帝制;北洋軍閥分裂與混戰,使先進的知識分子認為這是因為缺少一場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缺乏民主與科學的覺悟。)
2、開始的標志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標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3、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
4、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新青年》
5、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或口號):
民主(Democracy“德先生”)和科學(Science“賽先生”)。其實質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領域中的繼續。
6、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1)前期:①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
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③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斗爭鋒芒直指封建正統思想——孔孟之道)
(2)后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迅速傳播。
7、文學革命
(1)興起的標志:1917年初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掀起了文學革命,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2)主要作品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魯迅《狂人日記》(第一篇白話小說)
8、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
李大釗是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歌頌俄國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這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論著。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革命提供了嶄新的思想理論武器,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轉變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好了思想理論的準備。
9、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①性質上,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
②它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引導人民同封建專制與封建思想展開徹底的斗爭,打破了傳統的。精神枷鎖,促使人們更加積極地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
③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運動有了新發展: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轉向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④但新文化運動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新文化運動教案】相關文章:
考研政治《史綱》知識點:新文化運動04-30
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國的新聞學05-01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人的現代化04-27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公民道德的啟蒙意義04-26
‘教案’教案04-28
‘教案’狼(教案)04-28
高中教案教案03-05
《我為你教案》教案04-25
‘教案’遠方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