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平均分》優秀教案1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平均分》優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均分》優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學習什么是平均分。
2.學會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的方法。
3.體會平均分的意義,了解平均分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意義。
教學難點:
學會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鋪墊,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2.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探索什么是平均分
1.例:有8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
2.請同學們拿出8根小棒代替8個蘋果,把它分成2堆,把你們能想到的分法,都分一分來看。
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4.學生交流展示分法:( 1個和7個 2個和6個 3個和5個 4個和4個)
5.引導學生觀察這4種分法,有一種分法很特別,和其它三種不同。
6.引出分成4個和4個的這種分法與前面兩種分法不同。像這種特別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7.孩子們,帶著這個知識,來當一當小法官。
出示(課件):請學生說是不是平均分,并說說理由。
8.小法官當的不錯,下面我們來完成這個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把8根小棒分成4堆,可以怎樣分?哪一種分法是平均分?
(1)學生自由分。
(2)請學生展示,找出哪一種分法是平均分。
(二)學習平均分的方法
1.小明和小芳在平均分蘋果時,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去看看吧。出示主題圖: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每份有( )個蘋果。
2.拿出12根棒來代替蘋果,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 )根小棒。
3.學生動手操作。
分好了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你分得結果每份分了( )根小棒
4.學生匯報分的方法和分的結果。
生:1次每盒分1支,每份分了(4)根小棒。
生:1次每盒分2支,每份分了(4)根小棒。
……
5.得出:把12支蘋果平均分成3份,平均每份有(4)支蘋果。
6.小結平均分的方法。
三、運用知識,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交流匯報。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說一說:這節課我有什么收獲?
《平均分》優秀教案 2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12--14頁例1、例2,練習三的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過學生具體操作平均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向學生滲透樸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關鍵詞:
同樣多 平均分
演示教具 :
12個乒乓球、15枝鉛筆、10個紙盒,課件。
學生學具:
每小組10個小紙盒、15個乒乓球、20支鉛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 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們喜歡什么活動?(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經為明天的春游準備了許多好吃的,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課件圖片)
2.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么?
3.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蘋果時,每份都同樣多。 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
4. 你們猜猜看,為什么每份要分同樣多?(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誘發對“平均分”的關注)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 學習例1,引入平均分
師:二(1)班的小朋友還有些食品沒分好,我們幫幫他們好嗎? 要求:
(1)請各組同學利用20枝鉛筆代替火腿腸,幫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腸。
(2)要像他們分蘋果一樣每份分同樣多。
A、 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
B、 學生動手實踐,分一分,老師巡視參與活動。
C 、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3)小結: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 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1)作業P13 的“做一做”
A 、讀題,理解題意。指名說說“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個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塊數同樣多)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樣多。
B 、動手操作:用10個小紙盒代替面包,動手分一分。
C 、同桌交流,邊操作邊口頭表述:把10個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個面包。
(2)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能像這樣,用“平均分”把剛才分食品時的'每一種分法說一說嗎?(指名說)
3. 學習例2,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
(1)小組先討論分法,再動手分一分,要求用15個乒乓球代替橘子。
(2)展示匯報分的過程。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討論這幾種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時候,可以一個一個地分,也可以幾個幾個地分,最后分完的結果必須每份同樣多。)
提問: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快、準確)
4. 獨立進行平均分,做P14的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用鉛筆代替礦泉水,動手分一分。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三、鞏固應用,消化提高
1. 練習三第3題
(1)學生自己讀題,根據題意從學具卡片中拿出圓形卡片代替梨。
(2)自己動手分一分,將梨子平均放進3個盤子里(用小紙盒代替盤子)。
(3)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說說你們分的過程和結果。
2. 練習三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用畫一畫的方法,往每一個花瓶里插花,根據題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顏色)
(2)交流展示插花結果,并說說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3)評選,誰插得花最漂亮。選出每瓶插得同樣多的,強調把12朵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4朵。
3. 練習三第2題
(1)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判斷。
(2)集體交流,說清判斷的理由。
4. 聯系生活實際討論交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了是平均分的?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要注意什么?
五、拓展延伸
把自己家的水果或其它物品按家中人口平均分一分。
六、教學反思
這一節是整個單元的開始部分,在備課時我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平均分的意義,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一說想怎樣分,然后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小組評價一下分得對錯,教師訂正,最后用教具演示,這樣學生比較快的認識了平均分。
我認為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另一個地方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平均分”,通過分組討論分配方案,再按方案進行“平均分”,通過小組交流,自然而然的對學困生進行了幫助,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讓學困生也在平等愉悅的氣氛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不僅讓學生接近了“平均分”,而且使他們受到了情感教育。正因為樣,學生學習的興致極高,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上課特別的積極,上課氣氛很活躍。
我感覺這節課學生掌握的不錯,為下一節的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平均分》優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夠幾個幾個地分;通過動手操作知道把一個數每幾個分一分,分成幾份,初步建立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幾的表象。
2、使學生通過操作、分析、綜合、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學具:
課件、蘿卜圖片、桃樹畫片、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在小黑板上擺上三角形,請學生看圖回答;
△△ △△ △△ △△
說說圖中分別表示是()個()。
2、請學生擺一擺小棒:
3個2 3個4
二、新課:
1、教學例1
(1)教師出示6只桃子。
提問:這里有幾只桃子?如果把它們分成2堆,你會分嗎?
請同學們用圓片代替分一分,指各演示,○○○ ○○○
(2)請同學們把6個圓片分成3堆,指各演示,○○ ○○ ○○
(3)請學生們觀察,并且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2、試一試。
(1)每四人一組,同學們將自己分的過程,結果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2)讓學生匯報,并演示。
(3)提問:為什么我們說這樣分就是把8個桃子平均分?
(4)練習:第31頁想想做做第1。
①、讓學生分別說說圖意;
②、學生判斷;
③、什么樣的情況下,才稱作平均分?
3、教學例題2;
(1)出示掛圖,你在圖上找到了什么?有幾只小猴子,幾只桃子?
提問:每只小猴子分2個桃,是要我們怎樣去分?幾個幾個地分?
(2)教師演示:
①把2只桃子分給一只小猴,提問:分完了嗎?再拿幾只桃子分給第2只小猴?
②再把2只桃子分給第2只小猴,提問:分完了嗎?怎么分;
③拿最后2只桃子分給第3只小猴。
④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個桃,可以分給幾個小猴?
⑤請說說剛才我們是幾個幾個分的'?為什么?
4、試一試;
(1)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
說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
(2)照樣子分一分,說一說;
(3)學生填書;
(4)提問:剛剛在分小棒,分桃子時,我們都是幾個幾個分的,這種分法是一是“平均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2;
2、完成想想做做第3。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什么叫做平均分?幾個幾個地分,屬不屬于平均分?
《平均分》優秀教案 4
教學內容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的教學內容,它是認識除法的基礎。在生活中,學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認識,那怎么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多次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在知識“再創造”中,形成新的體驗,新的`感悟,使他們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難點: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書中主題圖課件、糖果、水果圖片、小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平均分”
1、老師講述給幼兒園的3位小朋友分6顆糖果的苦惱,并講述自己的兩種不同分法。
2、請學生幫忙分一分,如何分這些糖果才能使每位小朋友都開心。(課件出示6顆糖果圖片,引入例1)
①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糖果,分為2個小組交流討論,討論好后舉手示意。(教師巡視)
②請小組代表到講臺前邊操作邊說明分法。學生可能會說:
生1: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都分2顆糖。
生2: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都分2顆糖。
3、引入平均分
師: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看來6顆糖果分成3份,一共有3種不同的分法。(課件出示3種不同的分法)
①請觀察這3種不同分法,你喜歡哪種呢?為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
生1:我喜歡第三種,因為每份都是2塊糖果。
生2:我也喜歡第三種,因為每份都是同樣多。
②教師小結:老師也喜歡第三種,因為它解決了老師的難題,在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教師強調: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板書)
4、初步感知平均分(課件出示第7頁情境圖)
①仔細觀察情境圖,說說哪些是平均分?為什么?(糖果、果凍)
②桔子和火腿腸是平均分嗎?為什么?
5、請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生活中遇到的平均分。
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課件出示例2,嘗試平均分物體。
1、引導學生讀題,并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思考:說一說你從題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可能會說:要把18個桔子平均6份。
3、分一分
①用課前準備好的小正方體代替桔子,嘗試分一分,完成后舉手示意。
(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適當引導)
③集體交流分享分桔子的方法,到講臺上用桔子圖片邊操作邊說明你是怎么分的。
學生可能會說:
生1:我是一個一個分的。
生2:我是先每個盤子放兩個,再每個盤子放一個。
生3:我是每份直接放3個。
④教師小結:不管怎么分,把18個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都是3個。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教材第8頁“做一做”第1題。
2、教材第8頁“做一做”第2題。
3、教材第9頁“做一做”。
(1)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各題,教師巡視。
(2)教師用課件出示題目。
(3)集體訂正。
四、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教材第11頁練習二第1—4題
板書設計: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優秀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公式的構成
2)掌握公式的輸入方法和復制方法
3)能夠根據實際問題正確編輯公式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提高學生學習自定義公式的興趣,整個教學過程講練結合、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2)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學生分析
教學的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學生已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基礎和生活閱歷,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絕大部分學生平時接觸EXCEL電子表格的機會很少,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對EXCEL電子表格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對于它的功能以及在現實生活中有何作用并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通過本節課的繼續學習掌握
EXCEL電子表格的功能,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礎。另外由于我校處于城鄉結合部,生源有來自于城市學校的,也有來自于農村學校的,所以學生在學習基礎、個性特長、思維方式、動手能力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教材分析
1.本節的作用和地位
本節課屬于教材第一單元第二節《自定義公式》的第二講的'內容,屬于EXCEL電子表格一個十分重要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利用本節課所學內容解決現實生活中很多實際問題,比如算總分,平均分。掌握好本節課內容,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從而提高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同時,本節課作為本教材的第二節二講的內容,也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2.本節主要內容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利用自定義公式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包含的主要知識點有:
1)自定義公式的構成;
2)自定義公式的輸入方法;
3)自定義公式的復制。
3.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掌握公式的輸入方法,同時能夠根據實際問題正確的公式。
教學難點:本節課的難點是能夠根據實際問題正確的編輯使用公式,采用的突破方法是實例練習法,在練習過程中通過對實例的分析和解決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多思考,多總結,注意知識點之間的關聯。
4.課時要求:
1課時。
四、教學理念
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基礎學習過程中,積累了一些軟件的操作技能和應用經驗,但是由于它們現實生活中接觸EXCEL電子表格的機會并不多,所以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在練習環節盡量設置跟他們學習、生活關系比較密切的問題,比如導入時設計給姚明的寶寶預測身高,算總分、平均分也跟他們的學習息息相關,所以在設計學生練習題是給他們自己計算信息成績。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所以教師在教學前應
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關注學生群體的學習特點與個性發展需要等方面的差異。 而后邊操作性比較強的內容,比如公式的編輯、復制等都交由學生自主探究完成,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采取小組競爭的方式做練習題,讓他們學會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和競爭意識。
五、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導入時設計了給學生喜歡的籃球明星姚明的女兒身高預測,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利用問題驅動、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教學過程中切忌照本宣科,這樣容易讓學生感到厭煩和枯燥。所以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選擇了更典型的兩道練習題,并且兩道練習題的難度是循序漸進的,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提高了教學效率。
六、教學環境
多媒體電腦室。
七、教學過程
課堂導入
1、播放姚明家庭照片
2、播放身高預測公式
3、提問:有什么方法能最快預測一下姚明女兒的身高 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提高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講授新課
1、ppt演示公式的定義
2、ppt動畫演示輸入公式的步驟
3、練一練:學生快速預測自己的身高。
4、提問 。如果讓你計算全班人的身高需要一個一個編輯公式嗎?
5、編輯帶有變量的公式。
6、小組協作做練習二——計算他們班的信息成績
7、小結本節課主要內容
組織、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小結。
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小結。
八、教學反思(自我評價)
優點:
1)本節課對教材的處理比較得當,沒有照本宣科,設置的 練習題難度適中循序漸進,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知規律。
2)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新課改理念。對于理論性較強的一個知識點由教師講授,其余操作性較強的知識點都由學生自主探究完成,整個教學活動教師是一個組織者,而學生是主角。
《平均分》優秀教案 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并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含義和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
第1課時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并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三、看一看(一)(比一比,誰看得最認真)
認真看課本的例1,思考:什么是平均分?圖上哪位同學的糖是平均分的.?
四、做一做(一)(我會思考)
1、完成課本“做一做”的1題。
2、完成課本“做一做”的2題。
五、議一議
(一)更正。
讓發現錯誤的同學及時補充、更正。
(二)討論。
怎樣分就是平均分?
(三)小結。
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六、看一看(二)(比一比,誰看得最認真)
認真看課本的例2,思考:把18個蘋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幾個?怎樣分?有幾種分法?
七、做一做(二)(我會思考)
完成課本“做一做”。
八、議一議
(一)更正。
讓發現錯誤的同學及時補充、更正。
(二)討論。
什么叫平均分。怎樣分就是平均分?最簡便的分法是什么?
(三)小結。
九、練一練
1、課本練習三第1、2、3題(讓學生用小棒代替實物分一分,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2、填空:老師一家三口都去喝喜酒,每人都分到了6塊喜糖。你們猜我們一共分到()塊喜糖?現在我把這18塊糖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塊。還可以平均分給()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塊。(請不同分法的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有一些蘋果,是十幾個。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或者5個小朋友,都剛好分完。想一想,有多少個蘋果?
《平均分》優秀教案 7
【教學內容】
平均分(一),教材第8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分一分”,“每份分得同樣多”,初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 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歷平均分的過程,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設計、課本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出示分水果、糖果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生:搞活動,分水果、分糖果。
師:是啊,他們分得很認真,這里面蘊含著數學上的知識,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分的嗎?
生:平均分
師:是的,這節課我們來探討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板書課題:平均分)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導入自然流暢。】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六顆糖果的圖片。
2. 讓學生動手分一分。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仔細想想怎么分?可以用圓圈表示畫在本子上,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種分法?
生:動手分。(教師巡視指導)
3. 學生展示,補充。
(三種情況:1、1、4, 1、2、3, 2、2、2 )
4. 提出質疑
師:哪種方法更好,更公平?
生:第三種。
師:為什么是第三種呢?
生:……
師:沒錯,因為第三種分法,每份分得同樣多,很公平。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得到多種分法,教師再適時強調平均分,讓學生感悟更加深刻。】
三、練習鞏固。
1.出示課本第8頁的“做一做”
3.學生做。
4.學生展示,學生點評、補充。
5.集體解答,通過逐一對比,教師強調平均分。
【設計意圖:及時時訓練,加深理解平均分,使學生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
四、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到了什么?
生:平均分。
師:那我們一起來說說什么是平均分?
集體回答: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板書設計】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優秀教案 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動手操作把10顆松果從“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過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把一些具體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寫出每份的結果。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了解“每份同樣多”是“平均分”的實質。
教學重點:
動手操作把10顆松果從“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
教學難點:
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通過情境談話引出本課課題。出示課件
師:(松鼠)秋天到了,松鼠們開始儲存食物,為過冬做準備。今天松鼠媽媽去森林里又采了一些松果,松鼠媽媽海給了10個松果給松鼠兄弟們,讓他們去分。如果你是松鼠兄弟,你打算怎樣去分?誰來說一說?教師指名答。
二、探究新知
1、討論
師:請大家觀察這些分法,你認為哪種分法最好,最公平。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最后形成共識:每只松鼠分5顆松果最公平。因為分得一樣多。
2、動手操作。
出示課件。師:要想兩只松鼠分的同樣多,應該怎樣去分呢?請大家拿出10根小棒代表10顆松果,分一分吧。(學生動手操作)
3、出示課件,邊演示邊說。師:幫小松鼠分松果,我們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先兩個兩個的分,再一個一個;還可以一只松鼠五個。不管用哪種方法去分,每只松鼠最后都得到了同樣多的松果。那么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4、出示課件。師:誰試著把剛才把剛才平均分的過程說一說。有(10)個松果,平均分給(2)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得(5)顆松果。
三、深化新知,應用提高
1、出示課件。你們看這是不是平均分?為什么?
2、出示課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我們的小白兔們要到地里去拔蘿卜了。地里一共有12個蘿卜。
師:到底怎樣才能做到平均呢?請大家拿出12根小棒代表12個蘿卜來分一分吧。
3、小組合作根據要求擺小棒。
4、看圖說一說是怎么分的。
5、按要求填空。總結:分的份數越多,每份分得越少;分的份數越少,每份分得越多。
6、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鞏固知識。
四、總結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小動物們通過勞動獲得了豐富的食物,你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呢?
五、板書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平均分》優秀教案 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掌握按每幾個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體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中感知
談話:小朋友們,無錫是水蜜桃之鄉,你們肯定吃過桃吧?花果山的小猴們最喜歡吃桃,你看,美猴王從無錫帶回6個桃,小猴子們蜂擁而上,想去吃那誘人的桃。美猴王說:“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學會分桃。孩子們,你們說說,要把這6個桃分成幾堆,可以怎樣分?”聽了美猴王的話,小猴們急得抓耳撓腮,想不出辦法了。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幫小猴的忙,好嗎?請大家拿出6個圓片,代表6個桃,自己動手來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分圓片,教師巡視,注意引導學生不要把思維局限在分成兩份的分法上。
交流:你是怎樣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來,有目的地展示3個不是平均分、3個是平均分的方法。)。
比較:小朋友們,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細觀察一下,你覺得哪些分法你比較喜歡?為什么呢?(根據學生的見解將展示的分法分成兩類)
評價:是呀,我們都比較喜歡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這樣,每個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樣多,肯定會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興。
指出:在數學上,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說明:分6個桃有多種分法,在對多種分法的觀察比較的過程中學生遴選出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讓學生明白平均分是眾多分法中的一種,在教師的介紹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的含義:每一份同樣多的,就是平均分。】
二、操作中領悟
談話:看到大家幫小猴子分好了6個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輕輕一吹,又變出了2個桃。小朋友們,現在一共有幾個桃?(板書:8個桃)美猴王說:“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大家明白了分東西時應該平均分,要讓每只小猴分得同樣多。現在要把8個桃平均分,可以怎樣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們,把8個桃平均分,你準備怎么分呢?你能根據這句話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嗎?(板書:8個桃,每只小猴()個,可以分給()只小猴。)
擺一擺:小朋友們,拿出8個圓片代表8個桃,把你們平均分的方法用圓片擺出來。
說一說:學生說擺法,教師形成板書:
8個桃,每只小猴(4)個,可以分給(2)只小猴。
8個桃,每只小猴(2)個,可以分給(4)只小猴。
8個桃,每只小猴(1)個,可以分給(8)只小猴。
提問:為什么這3種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問:這8個桃,每只小猴分2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呢?每只小猴分4個、分1個呢?
【說明:把8個桃平均分,可以每4個一份,也可以每2個一份,還可以每1個一份,學生在操作交流中體會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過程和結果,在“不同”中體會“相同”之處,從而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同時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能力。】
三、應用中深化
1.教學“試一試”。
學生拿出小棒一起動手分,每次分好后指名口答每份幾根小棒,分成了幾份。
小結:把12根小棒按照每幾根一份的方法進行平均分,這與剛才平均分桃的方法是一樣的。這樣分,都使每一份分得同樣多。
【說明:試一試的小結非常及時和必要,通過對分桃和分小棒的過程進行類比同化,使學生清晰建立平均分概念的表象。】
2.辨一辨(“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看到大家明白了平均分,美猴王拿出了幾張圖片,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提問:要使笑臉平均分成兩份,你有什么好辦法呢?
【說明:辨一辨,使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對笑臉從沒有平均分到平均分的過程,既讓學生明白平均分就要使每份同樣多,又滲透了移多補少的數學思想方法。】
3.圈一圈(“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圓圈圖每2個一份,就是每2個一圈;餅干圖每5個一份,就是每5個一圈。
學生明確圖意后獨立在書上圈一圈,然后組織交流。
4.折一折。
出示一張長方形紙,提問:這里有一張長方形紙,如果要把這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么分?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交流不同的折法。
小結:不管怎么折,都要將這張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應該一樣。
【說明:從一些數量平均分拓展到把一個圖形平均分,使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認識更加完整。】
5.想一想(“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說一說題意。
學生先獨立思考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指出:可以用小棒擺,可以在圖上圈一圈,可以在紙上畫一畫再圈一圈……
提問:如果不擺學具、不畫圖,你能想出這14個氣球,每人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人嗎?
【說明:氣球圖的.處理,在于一個活字。先獨立思考,為學生選擇多種解題策略創設時空,然后在多種平均分的方法交流中,借助動作思維解決平均分的問題,最后的提問引領學生的思維逐漸脫離直觀動作,向抽象思維過渡,為認識除法的教學埋下伏筆。】
6.說一說。
(1)找一找在教室里有沒有平均分的現象。
(2)說說平時生活中平均分的現象。
【說明:前面平均分的話題都是由老師提供,現在讓學生用平均分的概念去尋找生活中的相關現象,關注學生的數學現實。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積極的數學情感】
四、全課總結(略)
《平均分》優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活動中,建立平均分概念,理解平均分含義,并學會平均分。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數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合作能力。
3、情感、價值觀目標: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學會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6個大禮包、一些小圓片等、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春節,誰來說說,春節期間,你都去干什么了?
生1:我去給姥姥、老爺拜年了,我還賺了好多壓歲錢了。
生2:我回老家和我們以前的小伙伴一塊玩,我好高興呀!
師:孩子們,春節期間,趣事、樂事,接二連三,數不勝數,你瞧,說著說著,就來了一件。
二、引導發現、探索新知。
1、實踐操作、建立概念。
A、 數字娃娃計劃帶6個禮包來給我們拜年,他們準備把這6個禮包裝在2個箱子里,可以怎樣裝呢?
請小朋友拿出學具擺一擺,想一想,比比誰想出的辦法多。
B、 學生動手操作,之后在小組內交流,教師組織學生班內交流。
學生匯報: 一箱 另一箱
5個 1個
3個 3個
2個 4個
C、 同學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如果將我們想出來的辦法分類,想想能分幾類?
學生匯報:兩類。一類:兩箱分到的禮品數量不同樣多 。(如,方法1,方法3)
另一類:兩箱中分到的禮品數量同樣多。 (如:方法2)
師:像兩個箱中分到的禮品同樣多,這種分法,我們就叫"平均分"。
D、 現在誰來說說什么叫"平均分"。
生1:兩個箱中分到的`禮品同樣多,這種分法就叫"平均分"。
師:如果分成3份呢?
生2:3份分到的結果同樣多。
師:如果分成4份呢?
生:4份分到的結果同樣多。
師:如果分成更多份呢?
生:老師,我明白了,分成幾份,幾份分到的結果同樣多,這就叫做"平價分"。
師:你概括的真好,我們獎這位小朋友一顆"表達星"。
E、 現在請你判斷下面分法是"平均分"嗎?
課件出示并播放錄音 ○ ○○○○○,我的這種分法是平均分嗎?(怎樣就是平均分了?)
2太聰明了、太聰明了,現在我來考考你們,我把一些賀年卡平均分后送給我的4個朋友,你們知道6號娃娃、7號娃娃都得到了幾張嗎?
4號娃娃 5號娃娃 6號娃娃 7號娃娃
3張 3張 ?張 ?張
2、合作探究"平均分"分法。
(課件播放)數字娃娃:你們都答對了,真了不起,現在我們就把帶來的禮物送給你們,每組一包,請你們先打開看看是什么?再數數有幾個?
學生打開禮物,合作數出禮物的個數,并匯報。
師:你們數的對極了,現在就把這16個智慧果平均分給你們組的4個小朋友,你們準備怎樣平均呢?先獨立想想,之后在小組內交流,選出你們認為最佳的方法進行平均分,明白了就開始行動吧!
(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想法,并合作采用最佳的方法進行"平均分"智慧果。)
師:組織學生以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并適時對各種分法進行評價。
師:大家想的辦法不同,但都是正確的,老師希望你們得到數字娃娃送的智慧果后,越變越聰明。接下來,我們和數字娃娃玩幾個游戲。
三、趣味游戲、鞏固練習。
游戲1:分一分、說一說。P16頁3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個別同學在班內交流,集體訂正。)
游戲2:想一想、釘一釘。
(學生討論如何分工,并合作將發放的扣子平均分后,釘在兩件衣服上。)
游戲3:議一議,講一講。
把16個橘子平均分后,放在盤子里,想想有幾種分法?
(學生思考后,交流。)
四、自我評價、小結收獲。
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并講一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
《平均分》優秀教案 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14頁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按例1內容準備實物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們喜歡什么活動?(春游)小精靈聰聰剛剛告訴老師,明天是個好天氣,學校決定明天春游去。一聽到這個好消息二(1)班的小朋友可高興啦,已經為明天的春游準備了許多好吃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課件)
2、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么?
3、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種食品時,每份都同樣多。課件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
4、你們猜猜看,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讓學生自圓其說,誘發對平均分的關注)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例1,引入平均分
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明天春游的食品(課件出示:橘子、糖果)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分配食品。要求:分每種食品要像二(1)班那樣,每份應同樣多。
①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
②學生動手實踐,分一分,老師巡視參與活動
③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糖果分成5份,每份有3顆;橘子分成5份,每份有3個
④觀察:從各小組準備的食品中,你們又發現了什么?(各種食品都是每份的數量同樣多。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平均分》
小精靈說:象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⑴、書第13頁的做一做
①讀題、明確題意,指名學生說說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個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塊數同樣多)在平均分下注每份同樣多
②操作:用10個○片代替面包,動手分一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邊操作邊口頭表述:把10個面包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2個面包。
⑵、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能像這樣,用平均分的意思把剛才分食品時的每一種分法過程說一說嗎?
①同桌互相說一說
②交流匯報
3、引入例2
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做老師的小助手將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想一想可以怎樣分?
①學生動手分一分(用○代替橘子)師參與活動
②交流分的結果(生到實物投影儀上演示)
師歸納平均分的方法: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個橘子
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聆聽他人的意見,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④討論評價:這幾種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時候,可以一個一個地分,也可以幾個幾個地分,最后分完的結果必須每份同樣多。(平均分、結果)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快、準確)
4、鞏固書第14頁做一做
①學生獨立完成,用小棒代替礦泉水動手分一分(再用虛線把分的結果表示出來)
②交流,同組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③如果老師又拿來3瓶礦泉水,這時應怎么分呢?如果老師又拿來的是4瓶會出現什么情況,該怎樣解決?(讓學生充分思考,體驗平均分的含義)
學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見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三第3題
①學生自己讀題,根據題意從學具卡片中拿出相應的梨子
②自己動手分一分,將梨子平均放進3個盤子里(注意總數、份數的滲透)
③評析,說說分的過程和結果
2、練習三第一題
①學生獨立完成,用畫一畫的方法,往每個花瓶里插花,根據題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顏色)
②交流展示插花結果,并說說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③評選,誰插的花最漂亮(培養學生的欣賞美的能力和做答認真的習慣)
選出每瓶插得同樣多的,強調把12朵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4朵平均分
3、練習三第2題
①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判斷、分析能力
②評析,你想對第1、第2題說句什么話?(第1題:突出是4份但沒有平均分不公平、第2題是平均分,但只能分給2個小朋友份數、每份沒分清)
4、聯系生活實際:列舉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識(在此,學生會引出許多有趣的話題)
四、小結
組織學生小結,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要注意什么?
課后小結
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是一個親身實踐,參與知識的產生與形成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以學生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資源,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學生喜歡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學、主動的學。力求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使他們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發展,對知識的認識得到不斷的拓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體現個性的良好時機,讓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獲得學習的樂趣。
《平均分》優秀教案 12
教學內容:
例3及練習三第4、5題
教學目標:
理解 平均分的第二個意義:每幾個一份地分,求總數里有這樣的幾份。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第二個意義。
教學難點:
會說平均分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游嗎?今天我們來幫一幫這班小朋友租船玩吧!
有24人要租船,每條船限乘4人。他們要租幾條船?
有24人租船,每條船限乘4人。要租幾條船?
把結果說一段話 24人租船,每條船限乘4人,要租6條船。
是不是平均分,為什么? 因為每份都是4個
引導學生說:24人,4個4個的分,可以分成6組。
二、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拋出問題,引起思考: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他們有事要請你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1、出示書本第15頁做一做
(1) 說圖意。
(2) 動手分。
(3) 說一段完整的話:12根筷子,每2根一雙,一共有6雙。
(4) 說說是不是平均分?為什么?
2、 練習三第4題
(1) 說圖意。
(2)動手圈。
(3)說一段完整的話:12個蘿卜,每只小兔分4只紅蘿卜,可以分給3只兔子。
(4) 說說是不是平均分?為什么?
3、 練習三第5題。
(1)有18只香蕉,平均分給6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分給( )個。
說說是不是平均分?為什么?
(2)如果平均分給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個。
說說是不是平均分?為什么?
三、 開放題
1、用15個長方塊擺5個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用( )個木塊。
2、每個長方塊用3個木塊,可以擺( )個長方體。
思考: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四、總結
今天,我們繼續學了平均分,知道一個總數,每幾個一份地分,可以分幾份也是平均分。
《平均分》優秀教案 13
分析教材
《平均分》的學習是學生在學習了表內乘法、了解了乘法的意義之后進行學習的的,是認識除法的基礎,因此,平均分的教學在整冊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課作為本單元《除法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通過分桃子的過程使學生感受隨意分與平均分的區別,體驗平均分的意義,為今后繼續認識除法做了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讓學生經歷分物的活動過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過程,初步體驗平均分是分得同樣多。
1、使學生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體操作平均分。
難點: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方塊、盤子、練習紙。
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根據這一理念再結合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我準備運用“擺一擺、分一分、看一看、圈一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
學情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如:動手、動口、動腦)。這樣更易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但是二年級在學生動手操作時,目的性不明確,易興奮,這就需要教師作出正確的引導與評價。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那你們知道小動物都愛吃什么嗎?老師來考考你們,小白兔最愛吃什么?非常棒!小白兔最愛吃胡蘿卜。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有個善良的兔媽媽,她從地里拔了6個胡蘿卜,她要把這6個胡蘿卜分給兩個兔寶寶。要怎么分呢?你愿意幫幫兔媽媽嗎?瞧,兩個兔寶寶來了,這是兔哥哥,這是兔弟弟,一共有6個胡蘿卜,要分給他們倆,該怎么分呢?誰來說?
師總結: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對低年級來說,教學知識由于抽象而顯得枯燥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最大障礙。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心靈共鳴,在情緒的驅動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節課的創設情境是幫幫兔媽媽怎么分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想辦法分物品。]
第二環節: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平均分”
師:我們幫兔媽媽分完了胡蘿卜,我們再來幫猴媽媽分桃子吧,欣賞視頻(猴媽媽采桃子視頻)你會分嗎?現在用小方塊代替桃子在1號練習紙上分一分。
[本環節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再動分食品的基礎上,組織交流,展示,引出“每份分得同樣多,較平均分”。通過討論、操作、互說使學生理解“同樣多”,從而獲得“平均分”的新知識]
2、鞏固“平均分”
動氣手來,我說你做
讓學生聽老師的口令分水彩筆。并說出分得過程。
3、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聰聰準備了一些桔子。(出示課件,18個桔子)要求是平均分成6份。
(1)請各組用小方塊分一分。
(2)分完后交流。請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
學生匯報結果可能有:
先每個盤子里分1個桔子,再放1個桔子,直到分完。每個盤子里分3桔子。
先每個盤子里分2個桔子,再放1個桔子,每個盤子里分3個桔子。
每個盤子里分3個桔子,正好分完。
(3)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4)師生共同小結:一個一個的分仔細準確,多個多個的分節省時間。
同學們真聰明,想了很多種分法,但不管怎樣分,最后得出的結果都是每個盤子里3個桔子。得出結論:像這樣把一堆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分法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時,可以是一個一個的分,還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等,直到分完。但必須每份同樣多。
[本環節的設計,體現了學生動手操作、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心理過程。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善的情感謝需要,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展現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平均分的活動之中。使學生在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4、強化平均分的方法
讓學生把10酸奶平均分成2份。
讓學生用小方塊代替酸奶,動手分一分。
小組合作。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讓學生在多次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中,學會一些平均分的方法。]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掌握新知
1、教師:今天同學收獲特別多,學會了平均分東西,那我們就來試一試。拿出2號和3號練習紙,圈一圈,分一分。
2、出示課本14個起球圖。
(1)讓學生說一說有幾個氣球?
(2)用圓片代替梨,讓學生把14個氣球每人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人?
(3)交流,讓學生說一說分的過程和結果。
[通過鞏固練習,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關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就為認識”除法“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去認識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
小結:今天的課,老師覺得真高興,那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誰來說說?
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會用平均分這種方法,希望大家做個有心人,發現生活中的平均分。
[一節課通過情境、設難、探索、思考、發現、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平均分》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平天湖優秀作文01-04
大班數學平均分配教案02-26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平均分配》09-29
大班數學教案:平均分配02-18
大班數學平均分配教案5篇03-27
大班數學平均分配教案【集合6篇】11-15
《平均分的認識(一)》教學反思10-20
二年級數學平均分教案模板12-16
平天湖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