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梵高傳》教案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梵高傳的教案設計范文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分析了文章的結構,理清了作者。寫作的思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文章,看作者是怎樣通過描寫來刻畫人物的。
(一)明確目標
1.分析文中精彩的描寫,學習用描寫刻畫人物的手法。
2.進一步認識梵高追求藝術,忘我執著的精神。
(二)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抓住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和表現出人物的主要精神。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2.請根據課后搜集,介紹梵高的一些事。
3.認讀生字詞。(幻燈上節課題板)
(三)重點、難點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請同學們將你擬定的題目寫在紙上,老師稍做整理后在投影儀上按段落順序打出,代替老師逐段講解,這樣既達到分析課文,講解知識的目的,又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激發其學習熱情,達到自主教學的目的。語段習題應側重以下幾段:第4~5自然段,第7~9自然段,第18~19自然段,第20~27自然段。現將老師示例列舉如下:
第4~5段擬題:
(1)找出體現梵高豐富的作畫內容的語句
答:自“其中有織工和他的妻子”,……到“又一番風光。”
(2)第4段中“整整兩年的艱苦勞作!成百件的習作!”一句中連用兩個感嘆句表達什么感情?
答:這兩句是慨嘆,有雙重意味,有作者對梵高忘我作畫的慨嘆,也有梵高對自己兩年來作畫無數,卻無名的慨嘆。
(3)梵高作畫的最高追求是什么?請用原文中的詞句來回答。
答:“抓住農民住茅屋和煮土豆的那種精神”,“對農民生活的概括”畫出“米萊的《晚鐘》”那樣的名作。
第7~15段擬題示例:
(1)“邁著沉重的步子”中“沉重”指什么?
答:雙重含義,一是因其背著很重的繪畫工具,所以步子沉重艱難。二是沒有好的繪畫立意而心情沉重。
(2)“一怒之下把他的油畫付之一炬”說明了什么?(答案:說明了梵高對自己的畫作要求盡善盡美,他執著的追求不容許有絲毫的瑕疵。)
(3)此段中用到哪些描寫方法來刻畫梵高,展現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用到行動描寫,如“他收拾好畫架、顏料、畫布和畫筆,然后扛著這些東西,邁著沉重的步子朝德格魯特家的小屋走去。有心理描寫,如“他希望這幅畫是表現這些體力勞動者怎樣老老實實地掙得自己的食物的”。有語言描寫,但不是主要描寫。這些描寫,特別是心理描寫,直接反映了梵高熱愛繪畫,如饑似渴,面對自己的畫作要求幾乎達到了苛刻的程度,為了作畫,他可以廢寢忘食,不顧一切,他是一個完美主義的執著追求者,有著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和意志。
(4)文段用到了哪些表達方式?分別勾出來。
答:有記敘、描寫、議論
(5)文段中的描寫是作者的構想嗎?為什么?
答:這些描寫是作者在史實基礎上的合理想像和描述,而不是憑空的虛構和幻想,更不是對生活中某類人的共同點的典型集合。因為,本文是傳記,有忠于事實的特點。本文用到了文學化的手法來體現事實的內容,是史料的真實性與描寫的生動性的完美結合。
其他語段不再一一舉例,學生的題目不一定能達到老師所要求的高度。這就需要老師善于捕捉學生擬題中的閃光點,將可用之處升華,從而達到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四)。總結、擴展
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同學們自己的擬題達到了對課文的分析,同學們的擬題很認真,有深度,有價值,通過你們自己的思考,發問,求解,我們讀懂了這篇文章,學到了文學傳記生動形象引人入勝但不脫離實際的寫法,也領略了梵高為了藝術忘我投入,不懈追求的風范,得到了豐富的知識和巨大的精神收獲,可謂受益匪淺。同時,同學們還嘗試著自己擬題,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思維能力、創造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更是收獲不小。希望這樣的學習在我們今后的課堂中不斷出現,讓我們大家日有所長,日有所進,像梵高那樣,成為有成就的人。
擴展:古今中外,憑借非凡毅力,鍥而不舍,執著追求而終有成就的人又何止梵高一人,我們應該更多的了解這方面的人和事,以他為榜樣,敞勵我們自身的進步。下面,我們就請同學們將自己搜集到有關這方面的信息進行交流,同學之間資源共享。這一單元我們也多次舉行類似的活動,目的也在于讓同學們逐漸養成善于搜集、勤于積累的好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為將來積累更多的知識財富。
教師示例:
1.用腳趾。寫作的作家。
愛爾蘭作家布朗,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5部小說,3本詩集,從而成為愛爾蘭有名的小說家和詩人。誰知道他竟是個從小癱瘓的人,他的作品是用腳趾打字創作出來的。
布朗一生下來就患了嚴重的大腦癱瘓癥,5歲時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頭部和四肢都不會動。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媽媽發現他左腳還能動,便開始教他用左腳寫字。一年后,他學會了26個字母,母親繼續教他讀書、寫字,就這樣,天長日久,持之以恒,這個身殘志堅的孩子學會了用左腳打字、畫畫,并且開始。寫作、寫詩。
他。寫作時坐在一張高椅上,打字機放在地上,他用左腳上紙,下紙,打字和整理稿紙。1954年,布朗21歲時,終于出版了第一部自傳體小說《我的左腳》,他用所得稿費買了一架電動打字機,繼續堅持。寫作,16年后,又出版了另一部自傳體小說《生不逢辰》。在這部作品中,他以真摯的感情、深刻的哲理、動人的故事、詩一般的語言和他堅強的意志震動了讀者和文壇。
2.愛迪生研制電燈
被稱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在試制電燈時,為了找到理想的燈絲材料,先后試驗7000多次,嘗試不同的材料,幾乎都失敗了。第一盞電燈的燈絲是縫紉機線做的。僅僅為了把那短短的細絲放進玻璃泡里,愛迪生和他的合作者就整整干了兩夜一天,用完了一軸線,失敗了無數次,總算成功了。但電燈只亮了45個小時就滅了。愛迪生不斷失敗,不斷尋找合適的材料,最后終于發現了他試驗室的一把蒲葵扇,這扇子周邊纏繞著細細的竹絲,他就用竹絲作燈絲,果然大放光明。就這樣,愛迪生用竹絲作燈泡為人類服務達10年之久。試想,如果愛迪生半途而廢,那成功還屬于他嗎?正是由于他能積極進取,鍥而不舍,激發不斷進取的雄心,才能不畏困難,到達光輝的頂點。
(五)布置作業
1.做課后練習第一、二題。
2.將自己的擬題進行修正補充,整理在作業本上,并附答案。
練習答案:
一、文中心理描寫多處,如“他心中突然感到一種異乎尋常的沉重。他的作品全都這樣不完整”。“他感到一種徹底的安寧。12天來的興奮和激動消失了”。溫森特想要使這幅畫說明的是這些在燈光下吃土豆的人曾經怎樣用他們這雙伸向盤子的手挖掘土地的,他希望這幅畫是表現這些體力勞動者怎樣老老實實地掙得自己的食物。這些語句中展現出了梵高對藝術完美執著的追求,畫中有他的生命,他全部的樂趣與幸福,他為了繪畫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他要求他的作品中有深刻的內涵。
二、略。
(六)板書設計
梵 高
歐文·斯通
三(28)離開紐恩南
六、參考資料
1.荷蘭布拉邦特省有一個小村鎮松丹特,鎮上有一個德高望重的牧師提奧多魯斯·梵·高,很受人尊敬。溫森特·梵·高是牧師的長子,1853年他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作為牧師的父親是希望他日后選擇繼承自己事業的,但是事與愿違,溫森特·梵·高選擇了一條他自己熱愛的生活之路,一條布滿荊棘的艱辛之路,為家人所懊喪,為親戚所失望,為世人所側目……但是溫森特·梵·高始終矢志不渝,他是那樣地熱愛他自己選擇的一切,他用自己整個的身心去擁抱他的事業和生活,并為之獻出一切,包括生命。
1890年7月的一天,在一片肥沃的田野上,溫森特·梵·高結束了他自己悲慘的一生,時年37歲。
一生貧困潦倒的他在草率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也許根本沒有意識到19世紀末歐洲畫壇上一顆最輝煌的巨星就此隕落了。
讓我們的懷念從溫森特·梵·高這個不朽的藝術家短暫的一生留下的足跡開始……
2.紐恩南的牧師住宅是一幢粉刷成白色的兩層石砌建筑,后面有一座非常大的花園。園中有榆樹、樹籬和花圃以及一個水池。雖然紐恩南的人口達2600人,但其中新教徒只有100人。提奧多魯斯的教堂很小,紐恩南比起繁榮的集市小鎮埃頓米差了一等。紐恩南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房舍聚集點。
他希望靜下心來單純從事畫畫,他沒有別的愿望,只想深入到鄉村中去,描繪田園生活。就像米萊一樣,他希望和農民生活在一起,了解他們,描繪他們。他確信,一些人雖然來到了城市并且定居,但是鄉村給他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他們對鄉間的田野和農民懷著終生不渝的眷戀之情。
紐恩南一帶有許多織工,送到工廠主那里領取可憐的一點報酬。
他早上起得很早,然后就去田野上或者農民和織工的茅屋中呆上整整一天。一天到晚持續不斷地觀察農民的生活已使他為之深受吸引以至達到忘乎一切的地步。他在尋覓著:“正在逝去的事物中那些永不消逝的東西”。
村里的人都認為是溫森特不學無術,他們對他的厭惡已到了無以復加的。
【梵高傳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梵高傳(節選)》教案設計05-02
初中語文《梵高傳》教案設計04-27
梵高傳作文12-13
梵高傳(節選)05-01
《梵高傳(節選)》習題精選04-28
《梵高傳(節選)》教學設計示例05-02
語文教案-梵高傳(節選)05-01
梵高,梵高!04-28
梵高傳(節選)第二課時05-01
梵高傳(節選)第一課時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