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合集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畫“以形寫神”的重要特征,認識不同的藝術形式,了解課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藝術家。
2.能準確地描述和評價作品,會區分不同的藝術表現方法。
3.認識藝術的多樣化,培養欣賞多元文化的能力。
4.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學習人物精神,適時滲透國際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學習欣賞肖像藝術作品的方法,在教師的傳授、引導下,對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從不同的美術觀察角度去欣賞評述。
教學難點
對作品內涵(即傳神)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可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課件播放片斷,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變化。人物作品,找出共同點。 這就是繪畫藝術,它不但可以描繪人物,還可以它用傳神之筆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肖像藝術》(板書)。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嗎?
(由動畫片導入,讓學生從最淺顯易懂的地方入手,激發學習興趣。)
二、新授課
1、分組學習
(1)選擇課本中你最喜歡的一幅作品,自愿組成小組進行學習。學習要求:
1.藝術家表現的人物有什么特點?
2.畫面是如何通過人物刻畫表現人物神態的?
3.從畫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請講給大家聽。
4.你還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寫下來我們共同探討。
教師提示:
曾鯨的《張卿子像圖軸》是一幅立軸絹本設色人像的局部。此畫高111.4厘米,寬36.2厘米。
張卿子:詩人兼名醫,他編輯的《傷寒論》稱之為“張卿子傷寒論”。
李煥民的《藏族女孩》的畫面構圖為近距離肖像特寫。從刀法上看,頗具特點。想一想,為什么藝術家在表現女孩時臉部刻畫與其他地方不同呢?臉部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層次感。
潘鶴在雕塑中運用了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
2、學生分組討論并反饋。
《張卿子像圖軸》:用國畫的形式表現人物飄逸、灑脫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著淺青色長袍,頭戴烏巾,指甲修長,悠然捻須。畫家曾鯨將人物刻畫得儀表端雅,儀態安詳。從畫面中看出這是一個內心平靜、待人友善的長者。
《藏族女孩》:此畫是用版畫形式表現的。從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對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臉部沒有刀痕是為了表現女孩細膩的皮膚,長長的眉毛、充滿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處只留下點點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蒼勁有力的粗獷意味,與女孩臉部形成鮮明對比。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畫了白求恩大夫。從雕塑中不難看出他緊鎖的雙眉,好像在為戰爭帶來的災難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青年女歌
手》:畫家用油畫的形式表現人物。畫面以中國山水作為背景。畫面構圖類似于歐洲古典繪畫風格,可謂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學派。
三、學生練習
現在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和大師一起畫”。
看書中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據你對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說一說你對這幅作品的理解。
學生把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講給大家聽。(通過練習添加背景,開發、引導學生的另一種欣賞繪畫的思路。)
四、評價部分
肖像藝術中 “以形寫神”是我國古代畫家總結出來的一個重要經驗,因此我們在
繪畫時就要學會多觀察人物特點、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達到傳神的境界。 教學反思:
學生在作業中往往畫的線條比較死板,特別是肩膀容易化成直角、脖子細細的,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指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人物特點。
美術教案 篇2
課題: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感知巨人與小短矮人的視覺形象對比與角色變化的想像力;
(2)學會用變形夸張與組合的手法去表現童話故事巨人和小矮人。
2、過程與方法:
(1)分別從巨人與小矮人的角度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形象特征;
(2)從不同角度觀察發現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與態度:
(1)積極收集與講述相關的`童話故事;
(2)共同參與畫家與同齡人作品的欣賞點評活動。
教學重難點:如何以周圍環境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你認為最大的人是誰?誰來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你認為最小的人又是誰,有我么的小呢?
二、欣賞感知
1、欣賞課本中的卡通圖《草叢中的世界》,感受草叢中的卡通動物世界,猜猜誰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們中間有怎樣的歷險童話故事。引導學生觀察,指名講故事。
2、欣賞《我變大了,老虎變小了》,巨人和小矮人感受兇猛的老虎變成小動物,我變成了大人,感受一種安全感,感受畫面對比強烈的色彩。
3、欣賞《巨人》,感受飛奔的巨人與海灘小朋友的夸張對比。
4、欣賞《巨人筑城堡不費力氣》,體驗巨人建筑師的角色,會有什么奇跡出現呢?
三、小組活動,啟發想像想一想,我變大或變小后有何奇遇?(如檔我們變大或變小后走在深圳的公路上會出現什么情況)說一說,把自己變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發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小組創作
1、小組內的同學,把自己設計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組同學所想像中的場景表現在作品中。
2、小組合作創作,要集中體現本組同學的主要構想,發揮集體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評自由展示作品,評一評:
(1)誰的想像力最豐富、最新奇?
(2)誰畫的人物表情、動作既夸張又有趣?
(3)誰的畫面表現得最美?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教材(我的故事)按照國家美術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設置,依據課程標準“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的基本理念,本單元(我的故事)選擇學生喜愛、熟悉的卡通藝術展開教學。(初中美術教案)
在現代生活中,卡通已成為表現生活、表達情感的一種流行的大眾文化。它以其鮮明的主題、典型的形象、幽默風趣的造型、簡潔而富有個性化的語言來表達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基于學生的興趣,需要與能力的考慮,本單元主要學習用卡通藝術形式來表現學生自己的生活,描繪、我”的故事。卡通在這里是幫助學生理解藝術具有通過用形象語言反映生活,抒發和傳達作者的情感觀念的作用。
本單元教學,主要在于使學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點、表現手法和特殊語言,不能變成純粹的卡通畫表現技法的學習。
本課設置了兩個學習活動,從說故事、看卡通、談卡通,到畫卡通,強化卡通與生活、卡通與文學的聯系。
“活動一”安排學生說故事,了解卡通畫表現手法并嘗試練習,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卡通藝術,為“活動二”卡通故事的創作繪制奠定基礎。教材安排“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卡通畫導入,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對教學的開展有很強的啟示性。教材選用了《大鬧天宮》、《米老鼠和唐老鴨》和《花木蘭》等中外卡通片圖片,具有典型代表性,有意識幫助學生理解中外卡通文化差異,把卡通學習提升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引導學生的審美傾向。教材根據學生發展選用了卡通表現手法的圖例,從卡通表現的特殊符號、服裝、表情、動作等方面予以提示。學生通過卡通技法的學習,加強運用卡通手法記錄生活的愿望。教材中選擇的學生作業在形式、表現技法上有所區別,選用貼近學生生活和美術學習實際水平的作業,特別是對構思、趣味有所側重,為教學評價的開展提供依據。
評價建議一欄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交流互動,對學生作業的.構思、個性、情趣等方面提出要求。
資料庫和學習大空間中,對“卡通”作出解釋,對《大鬧天宮》這部具有特殊意義的卡通片作了必要說明,還附有經典卡通片主要卡通形象的圖片,卡通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為學習提供一定資料。教材還引導學生收集資料,建議學生嘗試用卡通表現童話、寓言故事,為繼續學習提供思路。
二、教學目標
學生能了解卡通與社會生活的廣泛聯系,初步認識其藝術特點及表現手法。
學生能敘說故事并大膽嘗試運用卡通手法記錄生活、表達愿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學生能在協作的學習中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思路
教材提供的“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卡通畫,明確了本課教學主題和學習任務,教學中可以采用這種形式導入。
配合學習活動的展開,選用相關圖片,對卡通畫中特殊符號、表情、動作等方面的表現都附有形象的圖釋,幫助學生了解卡通畫的表現特點,對學生學畫卡通提供技術支持。
學生作業范例的選擇注意形式的變化,既有單個的卡通形象,也有卡通連環畫,以供學生參考,例如手法處理上運用剪貼和手繪形式,繪制工具使用鉛筆、鋼筆、彩色鉛筆等。
教師課前應做調查工作,了解學生喜歡的、目前流行的卡通影片、卡通故事書和卡通形象,并且了解學生的審美傾向,以利于教學。學生也要安排準備卡通相關資料、繪制工具等。
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教師予以指導。“活動二”可以組織學生以合作形式創作,一方面考慮個人在課時內完成作業有一定難度,另一方面考慮學生的分工協作能力的培養。
課前引導學生通過上網、購書、找圖片、去圖書館查閱臨摹等途徑收集卡通資料。整個教學應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教學過程可設計為“講故事——看卡通——說卡通——畫卡通”。
教學以講故事進入,教師引導學生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為卡通畫創作準備素材。這個故事可以是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聽說的,甚至是歷史故事,科學幻想故事。學生可以在教師的鼓勵下在講臺前講故事,教師掌握時間導入新課。
接下來卡通藝術的學習從欣賞入手。可以引導學生交流、欣賞準備的相關資料,也可以播放中外經典有代表性、學生喜歡的卡通片片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卡通片片段注意情節的相對完整。學生根據已有認識暢談對卡通的理解,從卡通的題材、人物特征、語言特點等多方面展開討論。在教師指導下進一步認識卡通與時代、民族、科技、經濟、文化的聯系。
對卡通形成基本認識的基礎上進入卡通表現手法的學習,為畫卡通做準備。學生分析卡通采用的特殊符號、表情、服裝、動作、場景等方面問題,通過欣賞、討論、表演、演示等多種方式加強認識。例如:卡通中特殊符號的運用能生動形象地表現某種狀態,學生可用分析歸納以及上臺演示等方式,幫助其豐富卡通畫表現手法;表情、動作在卡通畫中往往采用夸張的手法,為讓學生感受明顯,可以安排學生上臺表演生活中的表情、動作,與卡通形象的表情、動作對比,加強學生感受,促使學生在畫卡通中積極使用夸張的手法,以達到強烈的效果;卡通畫中的場景表現能達到渲染氣氛、烘托主體物的目的,可以利用課件對同一主體物進行變換場景的處理,感受場景的作用。
學生在表現手法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安排其做卡通畫的嘗試練習,為畫卡通故事打基礎。此學習活動可讓學生獨立完成,充分肯定其創造性的表現。畫卡通故事是本課的重要環節,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分工協作,積極完善故事情節,確定主要人物的造型,完成動作設計等。最后學生展示作業,師生互動開展教學評價。
學生作業評價方式采取學生自評、同學間互評和老師點評的方式。評價時不僅看畫面效果、造型能力、表現技巧,更應注重構思的獨創性、畫面的趣味性。評價要重結果,但更要重過程,諸如學習的興趣,參與的熱情,團結互助的精神,熱愛生活的情感等要予以足夠的重視。
四、教學選擇
本單元建議用兩課時。教學過程還可以設計為“說卡通——看卡通——講故事——畫卡通”,也可以按“看卡通——說卡通——講故事——畫故事”等步驟組織教學,教師根據教學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教材活動一設置了動手練習,主要針對卡通畫中特殊符號的運用,如果教學需要,可以嘗試設計卡通形象,畫出草圖,為活動二畫卡通故事作準備。活動二中設置不同難度層次的學習內容,以適應不同地區學生素質的差異。教師根據學生水平選擇活動內容,要求設計一個卡通形象或運用卡通形象和符號加工圖片都可以,而畫卡通故事可延伸到課外。五、教學建議
1.關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本課圍繞卡通藝術這一主題,安排談卡通、畫卡通的學習活動教材的文字說明和圖片資料根據學習活動的開展而設置,教師應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明確單元學習目標,對教材中提供的材料作合理取舍。為保證教學效果,對教材中沒有的資料但又是教學必需,應作補充。資料要符合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需要,且能吸引學生,引導學生的審美傾向,避免低級趣味。
2.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卡通雖深受學生喜愛,但仍應注意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努力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積極嘗試。教室里可以張貼各種卡通畫,教師自己可以裝扮成卡通博士,教師的語言應簡潔生動,或者安排學生裝扮成卡通形象,主持教學。
建議教室里創造工作環境,桌椅模擬工作臺按組拼放,或四人一組,或六人一組,學生圍工作臺坐好,工作臺上擺放工具,如卡通書、卡通圖片、畫卡通的工具等。學生以卡通創作小組的形式進入工作狀態。不同的小組都各自命名,作出標志放好。小組選出編導、設計總監、創作人員,大家分工協作,從說故事、寫故事、設計卡通形象,到故事的篩選、卡通形象的修改再創造等等一系列程序都應規范,.學生在模擬的工作情境中激發出學習的熱情。
利用收集的資料中接近自己構思的形象加以改造,還可以采用剪貼的形式,把合適的卡通資料作適當處理,例如利用已有的卡通風景畫作背景,卡通人物繪制后剪貼,或繪制背景,把適宜的卡通形象資料剪貼好,還可以配上簡潔的文字以符合故事情節的發展。
課目
第2課 我的故事
年級
7年級上冊
執教
何嘉僖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第一課時)
一、講故事
1. 欣賞卡通圖例,讓學生根據圖中反映的情節編故事。
2. 引導學生積極發言。
3. 啟發學生思考,講一件生活中有趣的事。
4. 學生講故事。
媒體準備:卡通畫掛圖、卡通碟片、教材、繪制工具、展板等。
教材P7中“人追汽車”的卡通畫。
二、看卡通談卡通
1. 思考:除用語言敘述故事,還可以用什么手段表現故事情節。
2. 結論:文字、影視、繪畫等手段,其中影視、繪畫中經常運用卡通的表現方法。
3. 卡通的概念:卡通一詞是英語“cartoon”的音譯。在英語中,“animated cartoon”意為“活動的連環漫畫”,動態畫面為卡通片,靜態畫面為卡通畫。
4. 學生談自己最喜歡的卡通片或卡通畫,以及最喜歡的卡通形象,說出理由。
5. 觀看卡通片《大鬧天宮》和《米老鼠和唐老鴨》片段。
6. 思考:片中題材、表現風格、表現手法等方面有何異同。
7. 分析:兩部作品都運用了夸張、擬人的手法,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大》以中國古典名著改編,正面、反面人物形象對比鮮明,懲惡揚善,弘揚真、善、美,繪制手法上借用國畫工筆人物表現手法,線條流暢,疏密有致;《米》以生活中的小事為題材,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活潑,側重幽默風趣的表現。
8. 總結:卡通可以通過有趣的形象語言反映生活,抒發和傳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卡通與時代、民族、科技、經濟、文化有著廣泛的聯系。
播放卡通片《大鬧天宮》和《米老鼠和唐老鴨》片段。
三、畫卡通
(一)分析卡通的表現特點
1. 特殊符號
1)欣賞圖片,分析卡通畫中表現事物各種狀態所用的符號。
聲音:放射狀短線
速度:短橫線
奇怪:折線
發怒:冒火
2)分組交流資料并討論卡通常用的符號。
3)學生上臺演示,表現思索、哭泣、爆炸等。
4)總結:運用簡潔的符號能使表現更生動。
2. 人物表情
1)學生上臺表演生活中的一些表情(傷心而哭、開懷大笑、惱羞成怒、驚訝萬分)。
2)卡通形象的表情對比。
3)總結:卡通畫一般都運用夸張的表現手法。
3. 人物服裝
1)欣賞卡通畫,分析卡通形象的服裝特點。
2)交流卡通畫資料,討論服裝的類別,以及服裝與人物身份的關系。
3)總結:服裝是卡通畫中人物身份的標志。
展示有特殊符號的卡通畫掛圖。
學生利用展板演示。
掛圖展示各種表情的卡通形象。
掛圖展示穿不同服裝的卡通形象。
(二)教師示范
1. 教師示范畫一個卡通形象,學生直觀感受繪制步驟。
2. 學生從符號、表情、服裝等方面分析卡通形象的特點。
教師利用展板示范。
(三)學生嘗試畫卡通
1. 設計“我的故事”中主要人物形象,用卡通手法表現,畫出草圖,并且“我的故事”用簡短的文字概括寫出來,為下節課創作做準備。(對下節課課前準備作出安排)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安排學生分組坐好,并把每組標志旗放在指定位置,每組名稱都寫在標志旗上便于識別。引導學生對上節課內容作簡要回顧。
媒體準備:卡通畫掛圖、卡通書、教材等。
二、畫卡通
(一)繼續分析卡通畫的表現特點
1. 人物動作
1)欣賞卡通畫,分析卡通形象動作的特點。
2)總結:卡通形象的動作表現一般采用夸張的手法。
2. 畫面背景
1)欣賞卡通畫,分析卡通形象背景的特點。
2)總結:背景能襯托主體物,烘托氣氛。
3. 語言表現
1)欣賞卡通畫,分析語言特點和表現手法。
2)總結:語言簡潔,并結合符號表現。
4. 總結卡通畫的表現特點
學生討論分析卡通畫的表現特點,并引導對構圖的分析。
展示有人物不同動作的卡通畫;
展示有背景的卡通畫;
展示有語言表現的卡通畫;展示一幅卡通連環畫;同一畫面不同構圖形式的比較。
二)學生分組創作
三、教學總結
1. 學生用卡通形式表現生活中一個有趣的故事
1)學生分組討論草圖、文字稿,擇優選出要表現的題材,提出修改意見,再對人物形象作一定修改,對要表現的幾個場景進行設計,最后分工合作完成作業。
2)學生上臺介紹作業,大家評價。
總結:同學們通過學習,對卡通畫有了進一步了解,并且嘗試運用這種表現形式記錄生活、表達愿望、傳遞情感。學畫卡通能幫助我們增添幽默和智慧。同學們可以在班上成立卡通創作小組,把學習生活中有趣的故事收集編寫,用卡通形式表現出來,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這里會產生卡通畫大師。
學生作業。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征,以及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鑒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
過程與方法:本節課主要采用教師引導學生,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充分展現自我,體現自我現有發展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美術鑒賞對于個人未來人生發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審美的眼睛,使學生掌握美術鑒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鑒賞的價值與意義。 教學難點主要是如何結合實例,讓學生初步了解與學習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鑒賞的概念和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或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一句話“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引出本節課課題——培養審美的眼睛 美術鑒賞及其意義。
二、學習新知
1、師生共同探究美術鑒賞的概念
⑴從“美術鑒賞”的字面意思進行分析:“美術”:視覺藝術,可視形象,平面空間,以供欣賞;“鑒賞”:“鑒”鑒別、鑒定,“賞”欣賞、觀看。“美術鑒賞”即鑒賞視覺藝術。
⑵規范的概念:運用我們的視覺感知、視覺經驗和相關知識對美
術作品進行歸類、分析、判斷、體驗、聯想和評價,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它是一個綜合的審美活動。(美術鑒賞教材中P4,第2、3段)
2、小組合作學習,鑒賞兩幅作品,總結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⑴合作學習時間為10分鐘左右。學習提示:觀看兩幅作品《搗練圖》和《拾穗》(哪種美術?畫的是?他們在做?構圖?色彩??);對比兩幅作品,體會感受(通過對比,帶給你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
⑶總結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與方法。在美術鑒賞中,“鑒”是手段、是基礎,“賞”才是目的,“鑒”是為“賞”服務的'。
3、看圖說話,歸納出美術作品的分類
⑴出示相關圖片,讓學生分別指出有哪些大的分類:依據其藝術門類劃分為繪畫、雕塑、建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攝影等六大類;按照形式語言分為具象藝術、意象藝術、抽象藝術。
⑵選擇教材中的一些美術作品,讓學生辨別其門類。
4、思考與討論出美術鑒賞的意義
閱讀教材內容,思考與討論美術鑒賞的價值與意義,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并提煉出其社會、教育和審美功能。
三、課堂小結
關于美術鑒賞及其意義,你們懂了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嘗試鑒賞你喜歡的美術作品。
板書設計:
培養審美的眼睛——美術鑒賞及其意義
一、美術鑒賞的概念:字面意思,教材中定義
二、美術鑒賞的分門別類:依據藝術門類分為:繪、雕、建、設、書、攝等。形式語言:具象、意象、抽象
三、美術鑒賞的意義:社會、教育、審美功能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在橡皮泥中鑲嵌豆豆,制作簡單的圖案。
2、與父母一起體驗動手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張照片,橡皮泥。
2、各種各樣的豆豆。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豆豆相框作品。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鑲著相框的照片,你們看看這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幼兒欣賞豆豆相框。
二、討論豆豆相框的制作方法。
1、教師:你們知道豆豆相框是怎么樣做出來的嗎?
2、教師講解、示范制作方法:先將橡皮泥做成相片的大小,然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豆豆鑲嵌在橡皮泥上,組成簡單的圖案,最后將做好的橡皮泥相框放在照片上。
三、幼兒制作
幼兒嘗試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
幼兒制作的豆豆相框,請幼兒互相欣賞。
活動反思
在提供的材料上沒有兼顧到能力差的'幼兒,所以在粘貼時豆豆是擠在一起,看不出所貼的物體形象;黃豆太大,粘上去后,當作品拿起來時,卻掉了下去,而重新設計、組織的活動,有了較好的效果。同時也提醒我們所提供的材料的難度要與孩子日常經驗相結合,對幼兒的技能要求也要作出正確的評估。觀察、了解孩子的需要是一個前提條件,只有通過細心的觀察,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才能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材料,讓他們積累學習的經驗和方法,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滿足幼兒的創作愿望。
美術教案 篇6
《彩陶》教案
13級美術學2班
2013051207
劉永堪
《彩陶》教案
課程名稱:彩陶
授課老師:劉永堪
班級:八年級(下冊)
教學實間;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從時代、造型、紋飾、工藝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點。2·能夠聯系時代及社會生活認識彩陶。
3·能夠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分析彩陶,并運用相關美術知識和歷史知識。教學重點:
通過對彩陶的欣賞,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工藝美術發展不同時期的現象、歷史源流以及審美特點,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學習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增強弘揚民族文化的意識。教學用具:
課件,教案、圖片資料。陶泥,馬克筆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件,揭示課題(2分鐘)
1展示現代陶瓷,
2揭示課題——彩陶
二:討論(11分鐘)
1從時代,造型,紋飾,紋飾意義,用途等方面說說你知道的彩陶。2·說說“舞蹈紋盆”“旋紋尖底瓶”“魚紋彩陶”“人面魚紋盆”的特點。3·彩陶類型介紹
仰韶文化彩陶:多為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其裝飾以彩繪為主,于器物上繪精美彩色花紋,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部分內容及藝術創作的聰明才智?半坡彩陶:早期紋飾,多為散點式構圖。紋飾的形象可愛,表現了人類童年的天真稚氣和與自然的親切關系。紋飾形象有奔跑的鹿、魚紋、人面紋、蛙紋、鳥紋、豬紋以及由以上紋樣兩種或三種組合的紋樣。也有一些單純的任何紋樣如折線紋、三角紋、網紋等
廟底溝彩陶:點、線、面搭配得當,空間疏朗明快。曲面之間,穿插
活潑的點和線
馬家窯文化彩陶: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制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并用繪制花紋。開始使用慢輪修坯,并利用轉輪繪制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
半山彩陶:多為罐、壺造型飽滿近似球,足內收,腹近直線
馬廠類型彩陶:出現單耳筒形杯,耳、紐的`造型富有變化紋飾有同心圓紋、菱形紋、人形蛙紋、平行線紋、回紋、鉤連紋
當代彩陶
4·看圖說出其類型
三;討論(3分鐘)
古代彩陶的制作過程
四:動手實踐(23分鐘)
制作陶瓷胚胎
五:作品展示,課堂總結(6分鐘)彩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是研究新石器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特別是在文字沒有產生的原始社會,彩陶就相當于一部浩瀚的史書,忠實地記錄了那個遙遠的時代所發生的一切。所以大家應該努力學習,多去了解我們先人的生活與藝術。
六;拓展練習(0.5分鐘)
課后了解國外陶器特點。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 學習弄清四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
2、 中心發言人闡明本課的設計意圖。
3、 其他教師說明自己的想法,并指出優缺點,最后整理。
活 動 過 程
一、 組織活動。
二、 學習六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要求。
三、 中心發言人闡明本課的設計意圖和過程。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2,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3,體驗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彩色紙,剪刀及繪畫工具。
2、教師準備范作,示范用的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說說對稱有什么特點
欣賞教材上的學生作品,討論一下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或者說我們可以怎么樣來理解課題《雙胞胎》與本才作業的關系。
二,發展階段
學生自學:
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來表現"雙胞胎"造型 (對折剪,對折印……)除了書上的,你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用這些方法適合表現哪些主題 回憶生活中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出現對稱的任務造型。(在體操房對著鏡子做體操,2個小朋友面對面做游戲,雙人跳水,花樣游泳……)
學生擬訂創作主題,并說說準備用哪一種方法來表現這一主題。
學生在創作時。教師應進行巡視,并對學生的構圖,造型,色彩等發面進行指導。
三,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要提醒學生收拾繪畫工具和材料,要養成不亂扔雜物的習慣,保持教室整潔。
課后拓展
可用泥或彩泥來表現任務或動物的組合。
根據自己的已知經驗回答問題。
看書并找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回答
討論
學生作業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鞏固對昆蟲的特征的認識,并能運用昆蟲左右對稱的特征進行裝飾蝴蝶,中班美術:美麗的蝴蝶。
2、大膽的運用不同的美工材料表現蝴蝶的美麗外形。
3、體會合作完成任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材料制成的蝴蝶翅膀(包裝紙、報紙、紗)
2、各種裝飾材料:即時貼、蠟光紙、毛絨條、塑料花、卡紙。
3、各種工具:訂書機、雙面膠、透明膠、鉛筆、剪刀。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昆蟲展覽,復習昆蟲的特征。
2、提出問題:你覺得哪一種昆蟲是最漂亮的`?為什么?(蝴蝶,身上的花紋很漂亮。)
4、請幼兒觀看課件:《美麗的蝴蝶》,欣賞各種美麗的蝴蝶,豐富幼兒對蝴蝶的認識,加深幼兒對于蝴蝶的翅膀的花紋對稱性的印象。
重點:學習對稱的裝飾特點。
5、請幼兒觀看老師已完成的蝴蝶翅膀,感受對稱裝飾的美。
6、提出活動要求
*介紹各種裝飾材料的使用方法。
*提出幾人合作的活動要求。
7、幼兒進行美工制作,教師指導。
8、評價
重點:*對能夠注意對稱裝飾的組進行表揚。
*對能夠分工合作的組進行表揚。
9、蝴蝶律動離場。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知花邊是圖形的重復廷伸;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折、剪、貼、畫、印等動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意識,體驗花邊圖案的美感;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造型設計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花邊圖案的圖形特點;
教學難點:花邊的設計、應用;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花邊的東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
課時:剪刀、膠水、臘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 欣賞導入:
老師組織學生上臺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種有花邊的東西。( 老師提問、學生欣賞相結合導入課程主題內容)
1你喜歡自己收集的東西嗎?它漂亮嗎? 引出花邊具有裝飾、美觀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單調的'物體更加美觀、豐富。
2這些漂亮的花邊造型選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發現這些漂亮的花邊,這有什么樣的規律。引出是圖形的不斷重復排列延伸的知識點,老師可適時作簡單演示。
4找一找我們身邊的東西還有哪些有漂亮的花邊:手帕、餐巾布、床單、布簾、衣服的衣領、袖子、熱水瓶、碗、蝶、瓶子、畫框、輪胎紋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們知道花邊是一種向兩邊重復延伸的圖形,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制作花邊?
學生:畫的、剪貼的、蓋印的
老師示范:
1畫:
2剪:連續圖案剪法:
1.取一張長寬合適的長條紙,從中間連續對折數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紙上畫上要剪的紋樣(紙兩邊的點不要剪斷,一定要有物與物有連接的地方);剪掉空白處,留下色彩花紋展開為延接的圖案花。
數張紙重疊剪出的單個圖形(不連接)進行排列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邊
三、設計制作:
1、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圖形(紋樣)
2、學生練習,老師適時指導(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應用建議:
1.給自己的美術課本封面、學習園地、黑板設計一個漂亮的花邊
2.在各種瓶、罐或日用器皿上進行裝飾。
美術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紅屋頂》
本課《紅屋頂》主要是通過將表現相似題材的現代繪畫作品進行相關比較,從中尋找多種繪畫表現手法,初步了解一些現代派繪畫的面貌特征。《紅屋頂》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第四學段(7—9年級)的學生應《紅屋頂》“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征,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以現代派繪畫作為介紹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說,西方繪畫自現代派以后開始變得空前地形式多樣起來,藝術家特別強調把主觀感受納入到藝術創作中,在此之前,西方繪畫多以描繪客觀對象為主,用照相式的方法去表現物象的客觀存在。了解、認識現代派繪畫的發生時段、歷史背景、發展情況、形式特點等,可以從多維度豐富學生的視覺感受及文化記憶,有助于學生建立多元化的審美感、文明感和歷史感。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本課是以題材的個案——紅屋頂來搭建認識、分析、綜合的橋梁。現代派藝術家對同一藝術表現題材獨具慧眼、苦心經營的創造,產生風格迥異的視覺形象,是教學互動中最重要的依托。學生能從一個具體的視覺形象入手,能夠在不同藝術作品的直觀對比欣賞活動中,觸摸到20世紀這一重要藝術思潮的脈搏,而不是停留在詞語上的概念。
教材的第30、31頁展示了三類有關紅屋頂的作品。一類是當代中國畫家的,一類是法國印象派畫家的,再一類是西方現代派畫家的。前兩類都是寫實性的,’后一類在表現形式上有明顯的變化。每幅作品造型的變化手法與形式特征在教材文字上分別做了簡單扼要的介紹。
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比較、分析,可以引發學生對現代派繪畫的興趣,對其風格特點獲得較為明晰的印象,豐富視覺信息的儲存,拓展聯想思維。
第32頁呈現的是當代中國畫家運用現代派繪畫理念創作的作品和展示《大明風度》形式變化過程的圖例,使學生在欣賞中學會運用聯系、發展的觀點,了解藝術創作中形式變化的過程,也是探究藝術家的視覺思維的'過程,能幫助學生豐富審美感受與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感性和理性有機地交融,形、色、線、面從具體的客觀物象發展而來,又逐漸脫離具體物象原有的造型特征,獲得獨立的造型意義,張揚了個性審美感受,表達了一定的歷史內涵和民族審美精神。以此可以幫助學生體會藝術形式與人文內涵的內在聯系。 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下:08課 紅屋頂
兩個學習活動的設計,是以學生為主體,著重在體驗和理解兩個方面。 “活動一”是一個體驗、消化的過程。 “活動二”是一個理解、深化的過程。討論中注意師生互動的方式,盡量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從對現代派繪畫的困惑與不解,轉而到有興趣的學習,激發他們產生對新事物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學習評價中要關注學生是否在不斷地探討,不斷地表達,能否對美術作品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資料庫”和“學習大空間”既有相關知識介紹,又有通過實踐加深理解、拓展學生聯想思維的活動設置,給學生提供了繼續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途徑。
二、教學目標
◆能夠對比傳統西方繪畫,把握一些現代派繪畫形式變化的基本特征。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教案12-14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29
(經典)美術教案08-06
美術教案【經典】08-17
美術教案(精選)09-13
美術教案(經典)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