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術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美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美術教案1
小學色彩繪畫教案
一、教學目標:
通過對繪畫色彩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在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欣賞、運用色彩美的意識和潛能,激發學生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欣賞、運用色彩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策略:
1.講授法:講述色彩相關的基本概念與規律。
2.對比法:(1)對比生活中光源與環境影響下的物體色彩的變化。
(2)原色、間色、復色、類似色、互補色等對比。
(3)冷暖色調的對比。
(4)不同因素影響下的繪畫作品色彩的對比。
3.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光源、環境等因素對色彩的影響。
四、教學用具:
相關圖片和資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以莫奈畫倫敦霧為例,以問題形式導入)
提出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世界,美麗的色彩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表現它們呢?
學生發言,教師引導,導入新課。
2.提出問題:美麗的色彩從何而來?
展示圖片,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色彩的來源:
A.固有色
B.光源色
(結合圖片與生活中的色彩,引導學生分別對三種類型的色彩認識和理解。)鞏固知識點:
展示莫奈《草垛》(系列),提出問題:
同一組景物,同一位畫家的作品,為什么會有如此不同的色彩呢?
學生發言,教師引導。
3.結合色環講述色彩的一些基本概念與名詞: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原色:紅、黃、藍
間色:兩種原色等比例混合(橙、綠、紫)
復色:不同比例混合三原色或任意兩種間色
類似色:色環上相鄰近的顏色
互補色:色環上任何直徑兩端的對比色
色彩的冷暖:色彩給人的冷與暖的感受
(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學生對比欣賞,以加深理解。)
4.提出問題:在優秀的美術作品中,藝術家是如何駕馭色彩、創造迷人的色彩效果的?結合相關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鑒賞、分析。
學生發言,教師歸納、總結:
對立與統一、對比與協調:
(1)色彩對比:明度對比
純度對比
補色對比
冷暖對比
(2)色彩的協調:類似色協調
中性色間隔協調
面積協調
5.引導學生鑒賞相關繪畫作品,分析其色彩的運用,進一步理解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西方繪畫在色彩運用方面的發展。
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巴洛克繪畫→洛可可繪畫→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抽象藝術
6.布置作業,總結下課:
利用所學的色彩知識,創作一幅抗震救災的宣傳畫或有關北京奧運的裝飾畫作品。
七、教學評價:
1.是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發言。
2.對繪畫色彩基本知識與規律的認識與掌握。
關于美術教案2
單元總目標:
1、通過古今中外美術作品的欣賞和評述,使學生了解藝術家以及人類對生命活力的向往、熱愛和藝術表現是對生命價值的追求與肯定,‘教案’初二美術教案1。
2、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與研究,使學生了解物種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系。
3、通過對作品的研討與解釋,使學生初步懂得,對自然的欣賞與表現包含著人的精神世界與大自然的和諧交融。
4、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評價,使學生對美術作品涵育美感與陶冶情操的功能與價值有初步的體驗和認識。
藝術--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藝術--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人教版)七年級,這一單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古今中外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評述,使學生了解藝術家對生命的向往與熱愛,感受到藝術表
現的是對生命價值的追求與肯定,懂得藝術家對自然的欣賞與表現包含著人的精神世界與大自然的和諧交融。
學生分析
初中一年級學生天真、活潑、好勝心強,初步接觸過一些中外美術作品,對美術欣賞普遍感興趣,能夠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單的欣賞與陳述,基本具備了一些欣賞知識。具體地說,他們對作品的表現形式諸如油畫、中國畫等的認識不會感到困難,但對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不能夠透過美術作品的表面現象抓住美術作品的本質。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藝術作品的內涵美,啟發學生在課外主動地去關注藝術。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圍繞欣賞評述的問題,自主欣賞美術作品,記下欣賞的體會或疑惑,從網上查找有關資料,深化學生對"藝術--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進行質疑解惑,充分體驗藝術作品的美感與真諦,讓學生發揮小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問題與同學進行討論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如圍繞"藝術是什么"、"美術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分析。除了讓學生理解美術作品中對生命與自然的感情外,還應讓學生對作品的形式、內容、時代背景、作者生平與傳聞軼事進行綜合探索,在此基礎上聯系其他學科(音樂、文學、影視等)進行綜合探討,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索能力。
教學重點: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基本內涵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學會運用這一理論去欣賞美術作品。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本里的美術作品,創設氣氛,觸發學生熱愛藝術的情感。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欣賞的是一些中外美術作品,這些作品的風格豐富多樣,記錄著人類文明的足跡,凝聚著人類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對美的追求,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教師板書課題:藝術--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
二、新課學習。
師:藝術是否包括美術?在自然界里,是先有藝術,還是先有生命?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是否有生命?
啟發學生思考,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要了解藝術是否有生命,就得從遠古時代的藝術作品去欣賞。在人類最早的藝術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距今一萬多年前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教師展示課件《野牛》,讓學生欣賞作品中的形象。)
教師以故事的形式講解這幅作品的創作年代及發現過程,然后讓學生對作品的情節進行描述。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問題:原始人為什么要在墻壁上畫一頭健壯的野牛?野牛是否有生命力?
學生進行討論,發表不同的見解,通過討論明確:健壯的野牛富于生命力,原始人在洞窟中進行藝術活動有著更為嚴肅的目的,這種活動是一種祈求狩獵串收的"儀式",他們相信畫在洞窟壁上的野牛有一天會變成活的獵獲品,或者希望下一次行獵的時候會取得成功。
教師展示課件《稷神崇拜圖》,讓學生對作品中的形象和情節進行描述,然后提出問題:為什么原始人要在巖石上刻上植物人面形?原始人刻的植物人面形是否有生命?
教師接著展示課件--意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創造亞當》,通過交代其創作背景,幫助學生理解這幅作品,教案《‘教案’初二美術教案1》。教師簡要介紹中世紀美術的基本特征和藝術精神,再讓學生描述作品的內容,討論作者描繪的
"亞當"是人還是神?是否有生命力?
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通過教師的引導,最后理解作者是借助于對基督教傳說的題材--上帝創造的第一個人"亞當"的描繪,表現出畫家對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贊美以及對人獲得生命力的渴望。
教師又用課件展示了意大利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請學生談談作品表現的內容,理解維納斯的象征性,即維納斯同樣也具有生命活力。
接下來,讓學生比較原始社會和中世紀的美術作品在表現對象和思想內涵上的區別,教師用課件展示:
原始社會美術-表現對象:動物植物-思想內涵:對動、植物的信仰。
中世紀的美術-表現對象:人的生命-思想內涵:對生命價值的贊美。
教師小結: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不論是原始洞窟中的野牛,還是傳說與神話中的人或神,
大都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形象,這些形象都具有深刻的含義。
三、發展階段。
師:在現實生活中,人的生命和藝術活動能否離開自然而單獨存在?
生:不可以,離開了自然一切就不存在。
師:那么,下面我們來看看生命與自然有什么關系?
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依次欣賞中國山水畫作品《紅蓼白鵝圖》、《溪山行旅圖》、《擒兔圖》,教師圍繞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表現形式、方法、內容、特色、意境進行描述。
再用課件,讓學生依次欣賞外國繪畫作品《孟特方丹的回憶》、《神奈竄川浪圖》、《運草》,同時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了解,對風景畫中的形象和情節進行描述。
讓學生比較各種藝術形式的不同特點,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課本所舉的美術作品中,哪些形象屬于有生命的'物種形象?
2.哪些形象是與生命有關的自然形象?
3.這些有生命的形象生活在哪里?
4.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來源于哪里?
5.物種的生命與自然條件有什么關系?
教師展示課件:
有生命的物種形象--動物、植物、人。
自然形象--山、水、天空。
生命與自然的關系--相互依存。
藝術形象來源于--客觀自然。
教師小結:自然與人的生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沒有自然就沒有生命的存在。自然是人類生活的家園、精神的慰藉。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同時,自然又是藝術創作的源泉。
四、深化階段。
師:動物、植物和人類都是有生命的,又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和自然應該是和諧相融的。那么生命與自然是如何相融的呢?讓我們通過欣賞美術作品來體會。
1、展示課件,引導學生欣賞中國山水畫《煉丹臺》,先介紹作者的生平,然后讓學生思考:這幅作品采用什么形式表現?作者登上黃山煉丹臺有什么感受?"人疑世外仙"是什么意思?
通過欣賞和思考,讓學生體會到畫面中的情景交融,即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這也是中國山水畫追求的意境。
2、展示課件,欣賞風景畫《巖石的靜觀》,從作品的主要景物、特色、意境等方面,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即把頑強的生命力、堅毅的性格與巖石聯系在一起。
3、展示課件,欣賞外國風景畫《金黃色的莊稼和柏樹》,請學生思考并討論:作品描繪的內容是什么?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與自然景物有什么區別?體現出畫家的什么情趣?風景畫與山水畫在表現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的特點上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山水畫--寄物抒情,物我合一;風景畫--借助色彩揭示主觀世界。
4、展示課件,依次欣賞中國花鳥畫《玉蘭黃鸝》、《群蝦》、《雨點》,看看作者如何通過花鳥畫作品,把生命與自然融合起來。教師簡單介紹花鳥畫和"工筆"、"寫意"兩種繪畫形式。
讓學生以小組或同桌為單位討論:花鳥畫表現的對象是否有生命?是否屬于自然的一部分?為什么?花鳥畫的特點是什么?畫家通過什么方法
使自然與生命和諧交融?
5、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美術家的藝術創作是不是一種與自然和諧交融的生命活動?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是豐富自身審美經驗和提高審美能力的一種有效的途徑。
6、學生通過討論明確:畫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人到自然中,把自己的感受與自然聯系起來,就會使生命與自然和諧相融。
教師小結:通過以上作品的欣賞,大家明白了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類生存的環境,也是人的審美對象,生命與自然通過審美創造和欣賞達到和諧統一。生命與自然的和諧交融,是藝術家永恒關注的主題。
五、課后拓展。
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自己對自然與生命的認識,從網上查找資料,
談談如何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如何保護生命?為什么說生命與自然和諧
交融,是藝術家普遍關注的主題?
教學反思
本課需要教師在理論上的引導和講解比較多,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把知識點進行高度的概括,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進行講解。為了能讓學生很快地接受這些復雜的理論,我首先以多媒體課件播放世界名畫,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接著以人類童年時代和中世紀的藝術作品進入新課,使學生明確原始人從事藝術活動的真正目的,引起了學生對原始藝術的好奇心,讓學生對原始藝術表現的對象進行審美體驗。中世紀的藝術是借神話題材贊美人的生命,洋溢著濃烈的人文主義精神,必須讓學生理解這一點。在講解生命與自然的關系時,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深入討論,從而明白生命與自然相互依存,進行藝術創作也離不開自然的道理。讓學生體驗感悟生命與自然在美術作品里是怎樣和諧相融的,是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通過比較的方法,圍繞課本中提出的問題主動思考、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領悟藝術作品的思想內涵。
關于美術教案3
設計意圖:
繪畫與撕紙是幼兒美術創作中常用的兩種方式,與繪畫相比,撕紙的藝術張力更勝于繪畫,有更強的抽象性和隨機性。而且取材方便環保,更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環保意識。一般而言,幼兒在4歲左右便可展開較為系統地撕紙技法培養,到其5~6歲時就可實現基本的撕紙創作,然這是針對有豐富撕紙經驗的幼兒而言。但是通過對我班幼兒的接觸后發現,隨讓他們都已是5~6歲幼兒,卻有98%的人從未接觸過撕紙,更有個別幼兒問我“徐老師,什么是撕紙?”我差點倒地吐血,指了指教室的墻飾讓他自己去看。經過這個小插曲,我更下定決心對他們進行撕紙的‘掃盲’。之所以想到將其與旅游游戲相結合,是受到了我班餐前活動時隨機產生的旅游排隊練習的啟發。剛好這次上課的地點是在一樓的操場上,這對于我班幼兒是比較陌生的,難免興奮,與其壓制他們,還不如找個途徑加以引導為尚,所以我設計了這堂快樂花園。
活動目標:
1、感受撕紙活動的快樂,讓幼兒體驗撕紙創作的成就感。
2、感受撕紙人物的動態,了解人物的基本組成形狀。
3、初步掌握撕紙的基本技法并運用于人物創作中去。活動重點:感受撕紙人物的動態,了解人物的基本組成形狀。活動難點:初步掌握撕紙的基本技法并運用于人物創作中去。材料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1、提前有一周左右在離園活動是介紹撕紙的一些基本形狀撕法,幼兒自行回家練習。
2、墻飾上展示撕紙人物,讓幼兒在環境中感受到撕紙藝術的美。
材料準備:
1、幼兒繪底好的花園卡紙(人手一張)
2、各種廣告紙、廢報紙、白紙
3、膠棒、馬克筆、垃圾袋
4、導游帽、導游旗、口哨、游客編碼
5、各式撕紙范畫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導游身份導入,引導幼兒參觀“快樂花園”。
1、游客排隊,導游介紹本次旅游地點及講解游客須知。“各位旅客請注意,請戴好您的游客編碼,排好隊,不要隨意離隊走動,我們的快樂花園之旅即將啟程,祝您旅途愉快。”
2、導游帶領幼兒(游客)參觀花園并欣賞畫作,自由討論。
“各位旅客,我們旅行的目的地‘快樂花園’已到達,請安靜的排隊,做好參觀準備。”
“這些畫上的'小朋友在快樂花園里玩的可開心了,你仔細觀察他們都有什么動態呢?”(幼兒:“有正面的”“有練瑜伽的”)
3、導游小結,旅客集合準備進入游客體驗區。
“剛才我們參觀了快樂花園,里面有花、有樹、還有畫。”“這里面有正面動態的小朋友、側面動態的小朋友和背面動態的小朋友,他們有的在花叢中跳舞,有的在看花,還有的在??”
“我們參觀了這么多畫,那你發現里面的小朋友都是?”
(幼兒:撕的)
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操作。
1、引導幼兒參觀人物突出的范畫,討論并小結出撕紙人物的特點。
“他們的臉臉是什么形狀的呢?”
(幼兒:圓的)
“他們的脖子、手手和腳腳是什么形狀的呢?”(幼兒:方形的)
“圓圓的臉,細細長長的脖子,以梯形、方形為主的衣服,長長的手手和腳腳,夸張的動態。”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初次創作并融入自我創造。
“花園里的小朋友有這么多動態,現在請小朋友和我一
起進行創作,體驗撕紙的樂趣。但是請你們自己想人物的動態,不要照抄我的哦!只要把我撕人的方法學會就可以了。”
3、巡回指導,適時幫助個別幼兒,給予一定啟發。
4、點評部分幼兒畫作并小結。
“各位旅客,我們今天的快樂花園之旅第一站撕紙人物體驗活動即將結束,現在讓我們一起再來重溫一下今天學到的本領吧!要撕出圓圓的臉,其中的一種方法就是把方形的四個角撕掉即可;脖子、身體、手和腳都是方形朋友,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你的人物動起來。”
三、導游為游客拍照留念。
“為了給您的旅程留下美好的回憶,下面是集體留影時間,合影期間請保持安靜有序,請勿互相推擠,謝謝。”
效果分析:本次活動重難點已基本達成,幼兒對撕紙的初次嘗試十分成功,作品水平也遠遠高出預計,‘掃盲’活動圓滿成功。
教學反思: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發現了很多有美術天分的幼兒,也發現了自己在上課中的不足,像點評幼兒畫作是可以更多的讓幼兒開口,我卻包辦代替了,所謂世間出真知,我會力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關于美術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插圖的作用,欣賞和感受經典成語中的精彩片段,探討如何將文字形象變為生動的圖畫形象的方法。
2.充分發揮學生的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創作的自信心,體驗美術課中的設計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通過分析經典成語故事,學會把文字形象變為生動的視覺形象。
2.教學難點:
如何為經典故事中的精彩片段設計相應的、形象生動的插圖。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和范畫。學生準備好彩色筆。
四、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展示一成語插圖的范畫,師生交談。進行情節的講述、分析后引出課題,并講述作文配插圖的意義。教師設問:你知道什么是插圖嗎?它有什么作用和意義?(小結歸納:插圖是指插附在文中的圖畫,它對文字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的作用。
2.欣賞范作,認識插圖。引導學生欣賞課件中的范圖,分組討論,以啟發學生的'思路。啟發學生回憶成語故事,然后說說其中的精彩片段,理清學生畫插圖的思路。
3.學習要領。教師示范為經典畫插圖的要領。
(1)選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節。
(2)用鉛筆構圖構思,畫出主要景物或人物。
(3)適當添加背景。
(4)用彩色或水彩顏料著色完成插圖。
4.大膽設計,繪制插圖。自畫一幅插圖。巡堂輔導學生創作插圖,對于在形體、五官、神態等描繪上有困難的學給予幫助。
5.展示作業,互相評價。學生之間相互觀摩欣賞,評一評,說一說誰的插圖畫得好。教師點評并表揚構圖好、形象準確的插圖作品。
五、教學反思:
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傳統文化繼承的表現形式為: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本人根據本校的研究課題,結合自己所在學校的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在具體分析學生情況時,選擇了適合四年級學生的對國學經典成語的插圖的繪制。教學通過具體的圖例示范,讓學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學生效果明顯。
關于美術教案5
首先是第一部分:創設情景
在這環節中,我先播放。出示一張有很多大小不均等的魚的圖片。然后根據圖片提出以下的問題。師問:讓學生數一數大魚與小魚分別有多少條?有哪些魚的種類嗎?它們的生活習性是怎么樣的?學生代表進行回答。新課標提倡讓學生進行跨學科學習,結合數學與美術的通點,以直觀的圖像引導學生對物體大小的認知。采用談話聊天的形式,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
第二部分是(重點突破)
探索新知。這部分我分三個小環節。第一小環節:觀察分析。展示(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對魚的特征進行觀察分析(重點是對魚的大小進行討論),在這小環節中我采取學生同桌之間進行討論之后請學生進行匯報結果。在這討論的時候,我參與學生的討論過程。這是一個師生互動的環節,讓我融入學生的交談過程,討論時間大約為5分鐘。
第三部:吸取靈感,構思創作
首先讓學生欣賞同學齡的小朋友的作品,表述她們的作品中故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構思,最后讓學生們把自己想的繪制到白紙上。
師:請你們閉上要眼,想想假如你是小畫家,你會怎么畫呢?請你們畫張主題為大魚和小魚的作品。我巡視教室,給學生一定的個別指導。
第四部分:展評
以學生的作品展示,師生互評。
讓學生們學會鑒賞別人的優點,發現繪畫中常出現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優化自己的繪畫技巧。
第五部分:風采展示
我在黑板上貼上藍色的卡紙,把學生作品進行粘貼,并選出最佳創意獎與最佳繪畫獎。
通過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激發展示自己我的欲望。培養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我達到我的教學目標完成我的教學任務。
第六部分:板書設計
小魚和大魚
魚的特征:
魚的種類:
第七部分:反思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讓學生了解到“大小“的含義,為什么有大小之分,并以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了解魚的特點以及魚的生活習性,在教學過程中,在創作作品中,發現問題能及時改過來,重視在教學中學生的習慣,由于一年級小朋友對形的把握不好,涂顏色時時常以單色顏色畫完整幅畫,沒有搭配其他的顏色,因此對色感不是很強烈,在創作中進行個別指導!提高她們對色彩的搭配以及對形體的掌握。有利提高對物體的形感認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鑒賞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發揮、寬松和諧的教學情境,不斷啟發、引導他們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解決方法,體驗其中的樂趣,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以此來構建一個真正使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美術課堂。
關于美術教案6
教材分析:
《火車開啦》是一首活潑、歡快的匈牙利兒童歌曲。全曲為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2/4拍,大調式,歌詞簡練通俗,采用模聲手法,生動的模仿了火車開始的聲音效果。通過學唱歌曲和學做"開火車"游戲,培養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協調性,同時也可以引起學生對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種聲音的關注。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年小幼稚,注意力容易煥散轉移,但想像力豐富,愛唱、愛跳、愛玩,表現欲望十分強烈。對感興趣的事物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這首歌曲正是孩子們喜歡的類型,教學時要注意音準的練習,要多關注學困生。
教學目標:
1.用自然、快樂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火車開啦》。
2.通過聆聽、模唱、律動的方式指導學生參與演唱、體驗歌曲,提高學唱歌曲的興趣。
3.用游戲和情境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掌握“X—,X,XX”這三種節奏。
教學重點:
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表現歌曲,并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
在游戲和情境等音樂活動中掌握“X—,X,XX”三種節奏。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節奏模仿,師生問好
1、學生在《火車波爾卡》的音樂聲中進教室,模仿老師做節奏律動。節奏和動作可以重復或交叉做。
2、師生隨鋼琴互相問好。
二.節奏練習,進入情境
1、節奏練習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這是什么聲音?(課件播放火車聲)生答:火車
師:多漂亮的火車呀!火車能發出什么樣的聲音?誰能來模仿一下?
生答:嗚嗚、轟隆轟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等。
師提示:火車汽笛聲用:嗚——火車大車輪聲用:轟隆——火車小車輪聲用:咔嚓咔嚓。(課件出示)
2、三聲部練習
師:現在讓我們分組來模仿火車的三種聲音,一組同學模仿汽笛
聲,一組同學模仿大車輪聲,老師來模仿小車輪聲。(學生看老師手勢分三組依次讀出,再讀兩組<汽笛聲、大車輪聲><大車輪聲、小車輪聲>,最后進行三組練習)
三、學唱歌曲《火車開啦》
1、多好聽的`火車交響曲啊!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吸引了一位火車司機的注意,聽!他開著快樂列車來了!(課件播放《火車開啦》原唱)
2、火車司機唱的好聽嗎?現在我們拍著手來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再次播放歌曲,師點頭、拍腿,拍手、拍肩,引導學生觀察老師的動作)
看到老師是怎樣拍的了嗎?能不能和老師一起隨音樂拍一拍?生答:能
3、師:現在就讓我們聽著歌曲,一起隨音樂做一做。(第三遍聆聽原唱)
4、同學們聽的很認真,拍的也很準確,請同學們跟老師學讀歌詞,老師讀一句同學們讀一句。(課件出示歌詞)
5、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句歌詞跟第二句的歌詞出現的咔嚓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有什么不一樣?
生:第一句是四個咔嚓,第二句是兩個咔嚓
師:同學們把歌詞讀準確哦!現在請同學們邊拍手邊跟老師再來讀一遍歌詞。
6、同學們學的非常認真!能不能自己來完整的讀一遍歌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師帶領生齊讀歌詞)
7、教唱歌曲:請同學們跟琴填唱歌詞,老師彈一句你來唱一句。
8、現在請同學們小聲跟老師演唱。
9、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來演唱歌曲,聽好伴奏音樂,伴奏音樂的速度要比我們剛才演唱的速度快。(師注意間奏的提示,并引導學生做動作)
10、師:同學們都見過什么種類的火車呢?(課件出示火車照片)生:拉木頭的、拉煤的、載人的等。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乘著火車做了一次愉快的音樂旅行,還學會了歌曲《火車開啦》。讓我們一起開著火車離開教室吧!
每組組成一列火車,邊唱歌邊有秩序地離開教室。
關于美術教案7
未來的我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本課學習,發掘學生思想深處蘊藏的個性思維方式和藝術發展空間。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整合手段,收集和處理信息資源的能力。
(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美術教案-未來的我產生主動參與、抒發情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興趣入手,削弱既往由于基礎、能力等因素形成的差異,主張學生彰顯個性,以突出自我、易于表現、快樂無限為過程體驗,感受藝術魅力。
二、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一)教學重點在于教師要有較高水準的示范、啟發和點撥,造就學生創意思維如泉涌,只要是學生想到的內容都可以是創作之源。另外,合理地、恰如其分地選擇和搭配素材,也是獲得意想不到效果的關鍵。不過,這個過程是要循序漸進,要避免學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態。
(二)教學難點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課前素材的收集,來自于教師和學生、照片和插圖以及網絡信息資源。另一方面是計算機操作技法的傳授,教師必須讓學生熟練掌握最基本、最實用且效果明顯的圖像處理方法。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美術教案-未來的我
三、課前準備
(一)學生課前準備創作用圖像素材,最好錄入軟盤。教師也可用掃描儀、數碼相機集中采集,并圖像文件輸入硬盤下為教學而專門建立的子目錄。
(二)教學器材準備學生創作用電腦,最好是裝備有局域網的網絡教室,學生能夠相互訪問,也可登陸教師提供的資源站點,實現資源共享和網絡討論的學習方式。
(三)教師可使用《超越現實、實現自我》教學課件進行示范講解。課前要按照操作提示進行安裝和調試。
(四)教學設計
關于美術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材料大膽地在蛋殼上裝飾簡單的彩色手印。
2.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搭配顏色,感受色彩的豐富,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以及體驗成功感。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1只雞蛋殼。
2.較濃的各色水粉顏料、調色盤。
3.多媒體PPT:彩色的蛋寶寶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幼兒興趣1.出示背景圖片:看,這是誰呀?(師出示蛋寶寶)蛋寶寶們都去參加服裝展示會了,這些蛋寶寶漂亮不漂亮啊,它們漂亮在哪里?(欣賞蛋殼畫,幼兒自由表達,從蛋殼的花紋顏色來講一講,鞏固認識紅、黃、藍、綠等常見的顏色)2.(出示一籃沒有涂顏色的雞蛋殼)這些蛋寶寶很著急,它們也想參加舞會,可它們還沒有化好妝呢?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你們愿意嗎?
(二)為蛋寶寶設計花衣1.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師:你想為蛋寶寶穿一件什么圖案的衣服?
2.出示調色盤,里面裝的是水粉顏料,你們都認識這些顏色嗎?(幼兒將自己認識的顏色說出來)我們今天這些漂亮的顏色來為蛋寶寶設計漂亮的衣服好嗎?
3.示范講解師:我們用小手蘸取各種各樣你喜歡的顏色,這雞蛋殼很輕,很容易破,小朋友要輕輕的拿,輕輕的'畫,輕輕的將你彩色的小手印印在蛋寶寶的身上,給蛋寶寶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服。
4.交代要求,幼兒嘗試畫彩蛋,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選用各種顏色,繪制與眾不同的彩蛋。
師:現在要請我們小朋友來為蛋寶寶設計漂亮的衣服了,看誰為蛋寶寶設計的衣服最漂亮。我們用小手蘸取各種各樣你喜歡的顏色,然后輕輕的將你彩色的手印印在蛋寶寶的身上,喜歡什么顏色,覺得什么顏色好看,就蘸什么顏色,給蛋寶寶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幼兒操作,老師提醒幼兒注意桌面干凈。)(三)展示作品,總結評價展示幼兒的彩蛋。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說說你最喜歡哪個蛋寶寶。
活動延伸:
將幼兒繪制的彩蛋連串起來,送蛋寶寶去參加服裝展。
關于美術教案9
1、學習小鳥做窩的方法,做一個富有創意的小鳥窩。
2、在學著用彩泥做幾只小鳥與鳥窩搭配。
3、引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鳥類的情感。
【教學重點】學會用彩泥、樹枝、卡紙、甘草等物品做材料,通過揉、搓、捏、拼、折、剪、貼等方法制作成小鳥和鳥窩。
【教學難點】巧妙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獨特而美觀的鳥窩和小鳥。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提前制作好幾種小鳥和鳥窩。
學生:彩泥、樹枝、樹葉、卡紙、羽毛、干草、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圖片展示各種小鳥和鳥窩。
教師播放小鳥叫聲的音樂,戴上小鳥頭飾扮演小鳥,帶領同學們去觀看自己和同伴的家。2.導入課題《小鳥的家》。
二、賞析評述,講授新知
1、看書欣賞各種小鳥和鳥窩的`圖片
看一看,說一說鳥窩有什么特點。(形狀,材質,結構等)小結:
(1)鳥窩基本上呈一個杯狀構造,將鳥窩攏為一個整體。
(2)小鳥一般將窩搭在樹枝上、草叢邊、房檐底下等等。
(3)小燕子銜泥造窩,大部分鳥類采用樹枝、甘草、羽毛等材料造窩。
2、展示2008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的圖片
以鳥巢的外形而設計的,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3、出示漫畫,滲透環保教育
討論:“小鳥為什么會失去了家?”
思考:“你能為小鳥做點什么?”
(重建美麗的家園。)
4、提問:你會給小鳥設計個什么樣的家呢?
(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設,采用彩泥或者卡紙制作小鳥,樹枝或者樹葉等等材料制作鳥窩。
(2)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根據小鳥和鳥窩的外形,設計基本圖形,突出概括、簡潔特點。
5、視頻示范,讓學生直觀的學習制作鳥窩的過程。
6、學生、教師范作欣賞
鳥窩是用什么材料來制作的?
三、實踐操作
作業:運用彩泥、卡紙、碎紙條或草等手頭擁有的材料,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鳥窩和小鳥的制作。
要求:巧用材料,大膽創作,制作精美獨特;注意工具使用正確安全,垃圾裝進袋子里。
四、作業展評
分小組展示作品。對作品的選材、制作方法、創意以及學習態度進行介紹。
五、拓展小結
關于美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 了解手表的基本構造,知道手表由表面、表帶以及時針、分針、刻度、表把組成。
2. 嘗試在手臂上創作各種手表形象。
3. 感受到手表的重要性,知道要抓緊時間。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手表》。
2.水彩筆人手一份,濕毛巾。
活動過程:
1.設疑導入。
有一個叫小艷的小朋友,她可喜歡睡懶覺了,可是今天要開學了,猜猜看,她會不會遲到?
啞劇表演教師:小艷她遲到了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小艷的媽媽怎么知道要叫醒小艷,送她去上學呢?
2. 了解手表的基本構造:表面,表帶,時針,分針,秒針,數字。
教師:是呀,手表可以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告訴我們時間快到了,要抓緊時間。
教師:那你見過手表嗎?你見過的手表是什么樣子的?
(評析:一開始的導入需要加強情境性與趣味性,老師的表演要夸張,啞劇需要加入鬧鈴音和滴答滴答的節奏感,讓幼兒感覺到時間緊迫。第一環節結束后教師要小結一下手表的作用。多介紹幾種不同材質,形狀的表帶。教師的范畫可以拍下來放大,便于幼兒觀察。在幼兒繪畫之前讓他們來說說自己想設計什么形狀的手表,用什么花紋裝飾表帶。操作時,提醒幼兒把袖子拉拉起,在左手臂上繪畫手表,繪畫時表面要畫的大大的,相信這樣以后達到的效果會更加好。
啞劇表演后,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媽媽是因為鬧鐘響,看到鐘上的時間。”后可以引導:“除了可以看鐘知道時間,還有什么也能告訴我們時間呢?”。教師的提問:“你見過手表嗎?你的手表是什么樣子的。”選1—2位小朋友簡單的說一說就可以了,在這里可以強調一下:“你的手表是什么形狀的?”。)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塊手表(出示實物手表),瞧一瞧,這塊手表是什么樣子的?
(1)介紹手表的表盤、表盤上面有什么?
教師:如果我們想知道現在是幾點了?我們就要看表盤上的?
除了數字刻度,表盤上還有什么呢?(時針、分針、秒針)教師:手表上還有一個指揮部,就是這里——表把,要是你的手表時間不準,就可以把表把拉出來,轉一轉,時針、分針、秒針就會聽它的指揮,轉到正確的時間。
(2)介紹表帶:
教師:除了表盤、表把,手表還由什么組成呢?我的這塊手表的表帶是什么樣的'?
3. 欣賞各種藝術裝飾手表。
教師:鐘表國的國王呀,最喜歡收藏手表,尤其喜歡收藏名貴的藝術手表,他還辦了一個手表展覽會,展示他最得意的手表收藏,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這些手表美不美?你最喜歡哪塊?哎呀,你真有眼光,這是迪士尼樂園發表的珍藏版藝術表,你看,它的表帶上還有漂亮的花朵呢!
(評析:在欣賞手表環節,重點不能偏離,既要注重于觀賞各種女式花樣的裝飾手表,又要強調手表的形狀。欣賞的手表不僅要有美麗的裝飾,還要有各種復雜的形狀。教師畫在手上的手表最好拍下操作步驟圖,以便于幼兒了解先畫什么再畫什么。)4. 幼兒操作。
教師:國王說了,他想邀請你們為他設計手表,而且還要舉辦一個T臺秀,讓你們展示呢!
我也要和你們一起去,看,我的手表已經設計好了,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是啊,待會也要請你們在自己的左手上畫手表。但在畫之前,先想一想,手表由哪些組成?先畫什么?表盤要畫得大一些,表盤上要畫上指針和刻度。表帶你想設計成什么樣的?是鏈條的,還是皮質的,或者是有裝飾的。畫的時候要小心,如果畫臟了,可以用桌上的濕抹布擦一擦。
(評析:在幼兒操作前,可以先讓幼兒說說你想畫什么形狀的手表,再讓幼兒裝飾。操作過程最好有步驟圖,這樣幼兒能夠清楚先畫什么,再畫什么以及畫在哪里。在幼兒繪畫之前讓他們來說說自己想設計什么形狀的手表,用什么花紋裝飾表帶。操作前強調時要把表盤畫得大一些,表帶要把表盤連起來。)5.教師評價。
教師:馬上要進行手表發布會了,讓我們走到T臺上來展示設計好的手表吧。
活動延伸:
在美術區用紙工或泥工板繼續制作手表。
關于美術教案11
<四季的色彩>教學設計
王鐵學區中心學校王寧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分析,能夠認識到不同季節的色彩變化。
2、熱愛大自然的美麗,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3、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作品進行分析,表達對畫面的認識與感受。
二、重難點:
重點:認識四季的色彩,能夠正確表達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受。難點:用寫短文的方法,表達個人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課(課件播放)
老師聽說我們四年級班的同學不僅聰明而且回答問題都很積極,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問題,要考考同學們,請同學們看屏幕。
師:你能根據你平時看到的顏色,確定下面的圖片是哪一個季節嗎?師:剛才同學們能很快地判斷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判斷的嗎?
師: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色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四季的色彩。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合作探究(課件播放:四季的色彩)
師:請你打開課本,看看2-3頁的圖片,也就是屏幕上的`圖片,在不同的季節,你看到了什么?你認為它們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
師:請你把自己的感受填寫在書上,并和同桌交流一下。
師:誰來說一說它們分別是什么的季節?
師:大自然的四季輪回,它展示給我們不同的色彩和感受。如果讓你選擇顏色表現四季,你會用什么顏色?
板書:春夏秋冬
2、合作探究(課件播放:四季的作品)
師:同學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表現四季,畫家也用自己喜歡的色彩表現四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四位大師。
師:認識了四位大師,我們再來看看他們是怎樣表現四季的。
師:不同的畫家用不同的形式表現了不同的季節,認真觀察看看畫面的季節都用了什么色彩?你看到這幅作品有什么感受?(春、夏、秋、冬)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一幅,與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
3、匯報交流
(1)這四幅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幅?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2)請你猜一猜老師描寫的哪一幅?
(三)、創作實踐
1、作業要求:
(1)請你選一幅自己喜愛的作品,用5分鐘的時間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選擇一個季節畫一幅能體現該季節色彩的作品。
(四)、拓展
課下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短文讀給你的父母、朋友聽,請他們一起欣賞。
板書設計:
四季的色彩
春淡綠藍夏綠
秋黃紅橙冬灰色白色
四、教學效果與反
思
美術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系列活動,因此美術課應該無時無刻不存在著美感,從教授《四季的色彩》一課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這一點。
本課就教材本身的插圖原則而言,就給人以美感。四季風景的寫真圖片呈現在學面前,每一幅圖片下面有一片漂亮的樹葉承載著一個問題,讓人感到問題也變得美了,只看到了美而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這個卡片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們甚至不聽老師講就爭先恐后的自己把問題解決掉了。
插圖的設置已經達到讓學生從自然變化中感受到四季的特點,讓學生用已有的生活感知、經驗填寫自己對每個季節變化的感受的目的。同時頁面中選擇了四幅不同畫派、不同風格、不同國籍畫家的作品,所選作品本身的美感就讓人為之感動。
在欣賞中,師生均被這一切美好的事物感染了,不僅用優美的語言描述作品,描述心情,每個人臉上也洋溢著快樂與歡笑,詞也美了,句也豐富了;在創作實踐中,畫也飽滿了,色彩也鮮艷了??。
努力讓每節課都“美”起來,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絢麗多彩,學生的學習就會如同順水行舟。美可以改變很多事。
不足:學生的詞匯量相對較貧乏,對美術元素沒有足夠的認識。
改進:給學生提供相關詞語,如:生機勃勃、鳥語花香、淡綠等。在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運用觀察和對比的方法認識構圖、色彩、表現方法等。
20xx.10.22
關于美術教案12
目標:
1、嘗試用重疊的畫法畫出小樹葉的作用,中班美術教案-了不起的樹葉。
2、體驗繪畫的樂趣。重點:學會重疊畫難點:把握樹葉的大小和方位設計思路:秋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水果成熟了,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很是美麗。在兒童的眼里,樹葉不僅僅是一片樹葉,它可能是一把傘,可能是一件美麗的衣服,可能是想象中的玩具。我們班的小朋友以有了畫簡單樹葉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我想他們能夠畫好不同作用的樹葉,表現出豐富的.想象能力。
過程:
一、談話導入、圖片演示。
1、談話引出小動物。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樹葉往下飄,地上落了許多小樹葉。小動物們都來撿樹葉了,你看見誰撿起樹葉干什么了?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小動物圖片。來了一只小螞蟻,它撿起一片小樹葉當渡船。撿哪片樹葉呢?為什么?(渡船是彎彎的,比螞蟻大)渡船在小螞蟻的哪里呀?(腳下)奇怪了,小螞蟻后面的一部分樹葉怎么不見了?(引導說出:擋住了,看不見)來了一只小老鼠,它撿起一片樹葉當雨傘。撿哪片樹葉呢?為什么?(雨傘很大,有一條長長的柄。)雨傘在小老鼠的哪里呀?(頭頂上)奇怪了,小老鼠的耳朵怎么不見了?(擋住了)來了一只小刺猬,它撿起一片小樹葉當帽子。撿這片樹葉好嗎?帽子在小刺猬的哪里呀?(頭上)奇怪了,小樹葉的下面怎么不見了。(被小刺猬的頭擋住了。)來了一只小鹿,它撿起一片樹葉當餅干。撿哪片樹葉呢?為什么?(餅干很小)你怎么知道餅干在小鹿手里的?(有一部分露出來,有一部分擋住了。)
二、總結:
小動物撿起落在地上的小樹葉,把它們當成各種各樣有用的東西。但是,你們看,小動物有的地方被小樹葉擋住看不到,有的小樹葉擋住了小動物看不到。就象XX小朋友站在我的面前,看得到老師的手嗎?對,被擋住了。
三、示范作畫
我們一起來幫這些小動物拍個照好不好?卡嚓,拍好了,小樹葉忘拍了,我們一起來畫上,好嗎?(邊畫邊說,遇到小動物被它擋住了,看不到,不畫。)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留意幼兒畫畫時的言語。
五、分享與交流請幼兒用散文中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畫。
關于美術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遠近關系表現不遮擋和被遮擋的景物,表現小區的美景。
2、能合理構圖、布局。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參觀過美麗的小區,并拍有照片和錄像。
2、幼兒繪畫用品:鉛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在小區參觀時拍的照片和錄像。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環境優美的小區參觀時的.心情。
說說在參觀時看到小區哪些美麗的景色,他們是怎么樣的,還看到了什么。
討論這些景物哪些能全看清楚,哪些被遮擋了,只露出了哪個部分。
2、引導幼兒創作。
出示范例,引導幼兒理解不遮擋和被遮擋關系的表達方法。
鼓勵幼兒用適當的方法畫出小區的景物,注意畫面的布局、構圖,哪些被遮擋了,哪些沒有被遮擋,提醒幼兒注意處理好遠近關系,選用合適的色彩等。
3、幼兒大膽創作,教師巡視,適當地給予構圖、用色上的指導。
4、鼓勵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自己畫的小區的什么地方?
關于美術教案14
活動目標:
·在《美麗的小花園》美術活動中,能夠剪出各種不同花邊的花朵。
·愿意創造出不同花邊的花朵,能摸索出大小花的剪法。活動準備:剪刀、彩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花朵
1、你見過的花朵
“你見過的花朵,它們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狀的呢?都有幾片花瓣呢?”(幼兒泛談)
教師小結幼兒的回答
2、出示作品“你們都用蠟筆畫過美麗的`花朵了,今天我們要換一個方式畫畫,我們要用手工紙和剪刀來剪出美麗的花瓣來。”(教師出示作品)
二、制作
1、看看、說說
“這是我的美麗的小花園,好看嗎?你們喜歡嗎?”
“我花園里的花朵,它們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狀的呢?都有幾片花瓣呢?”(幼兒觀察,泛講)
“這些花瓣,都是一刀剪下來的,今天我們就來學學用小剪刀剪出美麗的花朵來。”
過程:
1、一張正方形的紙,折成三角形的形狀,然后在對折成三角形的形狀。
2、在三角形二條直角邊相交的這個角處,離角一段距離的地方用剪刀剪出花瓣的造型。
“你們仔細看看,我的有些花朵它很大,有的很小,有的花瓣很多、有的花瓣卻很少。我是怎么剪出來的呢?誰來猜猜看?”(幼兒猜想)
重點難點:
1、怎么讓花瓣多一點?
在折疊三角形的時候,次數要多。次數越多花瓣就越多。但是在三折后,三角形的折法不能對折,而是要將一條閉合的短短的邊折向斜邊。
2、怎么讓花朵大一點?
在剪花瓣的時候,離尖角越遠花瓣則越大,離尖角越近在花瓣越小。
“這樣的花朵是怎么剪出來的呢?”(空心的花朵)
“我們在剪完紙頭后,剩下來的這片紙頭也可以剪出花朵來。”(教師演示,將剩下的紙頭剪出花朵來。“
2、試試、做做“我們現在就動手來試一試,要記住重要的地方。你折的三角形次數越多花瓣就越多,剪的長短不一樣,花瓣大小就不一樣。”
教師帶幼兒一起剪花瓣“我們都剪出了第一朵小花了對嗎?那現在就請你們自己嘗試著動手試試,你想剪出什么樣的花瓣,在用小剪刀剪之前,請你先畫一畫,等一下就沿著你畫的直線剪。”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三、延伸
“你們都剪了很多花朵出來了,今天啊請你們先把這些花兒放在抽屜里,因為下節課的時候,我們要把這些花朵黏貼的畫紙上,然后在用蠟筆來裝飾我們的花園。”
關于美術教案15
教學目標:
認知:了解利用自然條件可以展現美、創造美。
技能:畫出、采出、堆出形態各異的造型和圖畫。
情感:體會雪中做畫的樂趣。
創造性:培養學生樂于思考,敢于實踐的精神。
教學重點:感受雪景的美,體會多種表現形式,學會初步審美。
教學難點:在雪地上表現美。
教學方法:實踐法、觀察法、游戲法
教學過程:
目的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
意圖
一、感受雪景的美。
二、分組游戲。
三、參觀游覽
組織學生到室外上美術課。
1、 1、 看到眼前的景色你想說些什么?
2、 2、 你接一些雪花仔細看一看它的長相。
組織學生分頭行動。
1、 1、 看看你能踩出多少種花樣?
2、 2、 你想堆出機器人,還是什么小動物?
3、 3、 在雪地上你能畫出彩虹嗎?
4、 4、 這些工具很有趣誰來試一試?
組織學生互相參觀,互相學習。把精彩部分拍攝下來。
采訪:
1、 1、 小畫家們好,請你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好嗎?
2、 2、 誰愿意把你們的雕塑作品介紹介紹?
3、 3、 大家擺好姿勢,我給你們合個影。
這是一張珍貴的照片,我得好好保存起來。
小畫家們,讓我們齊唱《我們是勤勞的小蜜蜂》把用具收拾起來吧。
1、 1、 觀察雪中的校園全貌。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此刻的心情。
2、 2、 觀察雪花的形狀、圖案。
3、 3、 用水彩筆在紙上畫一畫。再觀察一下雪花有什么變化?
幾個學生做踩腳印的活動。比賽誰踩的花樣多?
幾個學生一起堆雪人意見要統一。
幾個學生用顏色組畫需要照顧整體效果。
幾個學生做立體造型把做出來的東西進行比較。
游戲過程以自由組合為主,按自己的想法拿需要的工具。
每個活動小組分別講解自己表現的內容,并且說出為什么要這樣表現。
繪畫組介紹自己的設想。
踩腳印的同學說明自己的創意。
堆雪人和制作各種造型的同學分別講出自己的體會。
學生邊唱歌邊收拾用具。
校園、雪花、水彩筆、圖畫紙
小桶、小鏟、水粉顏料、小杯子、笤帚、圍巾
多種形狀的.模子。
相機、膠卷、電池
通過觀察了解雪花的外形,感受雪景的美。從視覺上得到美的滿足。體會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從雪花的變化中了解雪花的形成過程,增加自然知識。
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表現形式。培養學生集體合作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表現欲望。在表現的過程中發散學生思維,提倡學生表現自己的想法。
通過講解說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展現自我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拍攝照片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進行良好的養成教育。
小結:
1、 請同學將工具收拾起來。保護好優美的自然環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2、 彩色繪畫的同學可以將繪畫工具用于其他地方。如:畫雪人、用畫桶做彩色立體造型等。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的教案01-04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9-18
【經典】美術教案08-24
美術教案(經典)08-24
(經典)美術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