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通用16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
課題:
美術小記者
課時:
2課時
課堂類型:
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
2、指導學生模仿記者進行采訪活動,了解美術記者的工作內容和具體的工作流程。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策劃,采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過程,敢于采訪實踐,并樂于與他人合作。
2、對資料整理,編輯,展示工作產生興趣,能在某一環節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教具學具:紙、筆、彩色筆、相機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做好學生分組采訪的組織工作。
(2)導入此課的內容,傳授美術記者的工作過程和具體要求。
(3)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圖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發學生強烈學習興趣。
2、發展階段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組員共同擬訂采訪內容及活動計劃。
學生分組按計劃進行采訪活動。
按照計劃內容對采訪記錄資料進行整理編輯。鼓勵學生通過集體構思設計,選定喜愛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種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動有趣的,圖文并茂的主題性展示作品。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制作。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四、收拾與整理指導學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五、課后拓展
1、鼓勵學生積極地尋找進行拍攝,采訪實踐的機會,去創作更生動有趣的形象,報道展示更有意義的事物
2、利用模擬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具體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題或活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
三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九課教學參考資料:
攝影其實是一種記錄影像的技術,進行這種技術的工具就是照相機。照相機是一個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線的進入,使膠卷產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機包括機身和鏡頭兩個部分。機身內置快門來決定膠卷進行曝光的時間,快門其實是一個掩蓋膠卷的機械裝置,在進行曝光時按照所設定的時間而打開,讓業自鏡頭的光紀錄在膠卷之上,而鏡頭則是一些光學組件,用以結集光線,在膠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優劣取決于合適的曝光(還有構圖,色彩等等),相機快門負責曝光時間,而鏡頭不單有對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調較的光圈來決定光線量,再配合快門決定光線投射在膠卷上的時間,產生一個受控制的曝光過程,即是一個拍攝過程。而膠卷剛記錄下影像,通過沖洗,擴印等工序,便最終得到拍攝所要的照片資料。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2
一、 教學內容:
課本第1—4頁。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二、 教學目標: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 能抓住教師的形象神態進行描繪,培養自己的觀察力。
2、 能記憶或想象畫出師生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培養自己的繪畫表現力。
3、 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4、 在充滿生活情趣的繪畫與制作中,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三、 教學重點:
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四、教學難點:
能記憶或想象畫出師生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培養自己的繪畫表現力。
五、 教學準備:
卡紙。
六、 教學設計:
本課圍繞“老師”這個主題,將表現性繪畫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師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師的教學藝術將激活學生對教師的美好印象。語言的交流、心靈的對白、細節的把握將再次勾勒師生學習生活的直觀畫面。
活動一重在啟發學生觀察、記憶自己喜歡的教師的形象特征,教學可作如下安排:引導記憶——學習討論——提供指導——創造表現——交流評析。
上課前講發生在某位教師(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讓學生猜猜這位教師是誰,并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樣猜出來的?”,“這位教師外形有何特點?”,“你還知道他(她)喜歡干什么?”,通過交流學習討論引發學生對教師的注意和記憶。在學習指導中可通過示范畫或學習作業的展示觀察,讓學生重溫“自畫像”那一課中人物的基本畫法,抓住自己喜歡的教師的特點進行獨特的創作表現。作業之后,可將作業進行展示,先讓學生們猜猜畫上是哪位教師,再請作者本人進行介紹,首尾呼應,結束本課的學習。
活動一作業表現僅僅是教師個體形象,活動二與活動一比較,要表現的人物更多,情節更生動。教學中可作如下安排:觀察比較——學習討論——提供指導——自主表現——交流評析。
可利用CAI出示兩副學生作業,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第一副畫是一位教師的具體形象,第二副畫是將第一副畫中的教師形象與一些學生形象進行組合的畫面,通過比較揭示本課學習主題。學生討論師生相貌、身材、衣著的區別,并在CAI中強化表現意識,在提供學習指導時可通過CAI讓學生在畫面中對既定的'教師、學生形象進行嘗試組合構圖,出現人物形象組合的各種圖畫,并鼓勵學生根據記憶加上一定的主觀想象,積極思考“學生和教師在何處干什么?”的故事情節,大膽表現,在交流評析中對自己表現的印象深刻的畫面故事暢所欲言。
活動三是關于卡片設計制作的學習內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為主導設計學習活動,教學安排如下:觀察分析——掌握規律——拓展思路——自主設計——體驗交流。
教師出示尊師卡揭示課題,并讓學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構成要素包括:襯底、形象、文字,探討卡片的設計方法和設計規律。教師提供各種卡片供學生欣賞,開拓學生的視野,并向學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圖案設計的思路,如根據文字、祝詞進行聯想等。學生設計制作完畢后可相互欣賞,并贈送給自己喜歡的教師。教師充滿謝意的表白既是對孩子的肯定,又促進情感交流的升華。
評價不能局限于繪畫或制作表現的因別,更重要的是通過評價繼續構建師生友誼之橋,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作業要求:活動一,以寫生或記憶的方式畫一畫自己喜歡的老師,可以是頭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動二,記憶或想象畫出自己和老師之間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動三,設計制作一張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3
一、教材內容分析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第五冊第十課《彩墨游戲》本課是讓學生在游戲中感悟“新發現”,初步了解中國畫簡單的基本常識,從“無法”走向“有法”,在不自覺中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巧,形成中國畫的創新與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中國畫的藝術要素。
增強學生對毛筆運行的輕重、緩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體驗,以及感受由此產生的點、線的濃淡干濕的趣味變化。3.采取游戲方式,啟發學生想象,運用點、線、面構成多樣式的彩墨畫作品,體味中國畫的筆墨樂趣。4.感受中國畫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5.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6.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畫的基本常識,提高動手能力。對點、線的造型進行大膽的想象與表現,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創造能力。8.通過中國畫形式的點、線欣賞研究與游戲式練習,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畫的喜愛之情。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教學分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簡單知識,通過名家名畫的.欣賞及嘗試點、線的各種造型練習,體味中國畫獨特的藝術美感;第二課時用點、線完成有節奏的造型練習。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師)國畫工具、國畫圖片資料等。(學生)毛筆、墨汁、生宣紙、中國畫顏料、水桶、調色盤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1.引入課題教師:說一說,同學們,你們見過這些畫嗎?知道這是什么畫種嗎?什么是中國畫?中國畫是用什么樣的工具畫的?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國畫,認識中國畫繪畫工具的基本功能。
2.展開探索
(1)讓學生用毛筆蘸上墨和顏色在鉛畫紙上畫幾筆,然后用同樣方法在生宣紙上畫幾筆。比一比:發現有什么不同?
(2)師生共同探究墨的干、濕、濃、淡的變化。教師運用點、線進行演示,學生跟著練習。
(3)國畫大師是怎樣作畫的?欣賞教材中藝術家吳冠中的中國畫作品。學生作畫,師生一起探討讓學生明白發現生宣紙有滲化的特點。
3.作業要求請模仿吳冠中的中國畫作品畫一幅彩墨畫。學生大膽表現,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進行臨摹讓學生多嘗試不同的畫種作畫
4.評價與小結展一展:讓學生手拿自己的作品上臺進行展示和介紹。評一評:誰的作品畫得好、好在哪里。
延一延:下節課要用點、線組成一張有趣的畫。請同學們仔細研究教材上的相關作品,準備好材料。讓學生多看到更多好的作品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4
課題:
我設計的自行車
課時:
2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或運用各種綜合材料創作自行車。
2、引導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作在體驗設計自行車美感,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
教學重難點: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車的設計想法,用繪畫的方法畫出設計草圖。
2、創造性的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車。
教具學具:
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在學生設計自行車之前,先讓學生欣賞一些自行車的圖片,主要是讓學生簡單了解自行車的結構,最好能向學生介紹一下自行車的發明過程。
要求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在邊討論邊構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設計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
2、發展階段
啟發學生從自行車的功能出發,進行設計構思,在造型設計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體的外形進行改裝,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導學生在設計自行車的草圖時,相互討論,相互補充,使設計的草圖更完美。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1、當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老師積極肯定學生好的有創意的造型,對有個性的表現給予及時表揚。
2、指導學生在制作自行車時,注重自行車整體造型的美觀,同時讓學生體驗造型的藝術魅力。
四、課后拓展:鼓勵學生課后找各種材料,如:絲帶,毛線,鉛絲,鉛筆,碎花布等,積極嘗試,表達自己的豐富多彩的想象,設計出更有創意,更美觀的自行車。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5
課題:今天我值日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觀察在學校、班級值日時的情景。
2、掌握值日時人物的各種動態變化,通過繪畫表現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創作能力,培養學生做事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掌握值日時人物的各種動物動態變化,通過繪畫表現值日的情景。
教學難點:
能否通過回憶、觀察,畫出人物的基本動作。
教具準備:
師:關于學生值日的有關資料,小朋友畫的作品等制成的課件,顏料等。
生:水彩筆、蠟筆、顏料、繪畫紙等。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0月18日——10月19日
活動一: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通過一段錄象引入新內容)
同學們,你們在學校、班級中做過值日嗎?
那好,今天我們也來看看小朋友在學校和班級中是怎么做值日的?(放映值日片段)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感受。
引導學生分析:通過觀看錄象,請你說說你都做過哪些值日?(學校里的督導員,班級中的值日生。)值日時應做些什么事?(提示無論做什么事都應盡心盡力去完成,要有責任心)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用繪畫形式,表現在學校、班級值日的情景。
板書課題:8、今天我值日
活動二:
1、引導學生觀察。
(1)值日的方式多種多樣,你想怎樣表現值日情景?(學生分析討論)
(2)哪些小朋友愿意上來做做值日時的各種動作?
教師提示: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做值日時的各種動態。
2、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怎樣用繪畫形式表現值日情景?
欣賞同齡人及藝術家的作品,啟發學生想象。(出示電腦課件)
教師提示:你能用基本形概括出值日動作嗎?你能說一說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嗎?你能認一認它是用哪一種材料畫的嗎?(從夸張變形、色彩搭配、構圖飽滿等方面引導學生想象。)
3、學生創作作業,教師輔導。
輔導要點:
1、倡導學生在作業中的創新意識,對學生的創新畫法給予表揚,及時鼓勵好的作業。
2、組織畫面時,只要表現值日時的一個情景,主要抓住人物的動作特征來畫。
札記:在回憶值日時的情景時,我讓所有同學起來把自己負責的值日項目的動作表演一遍,這一下發現有許多同學的動作讓我猜不出這是在干什么。原來上到三年級的他們還是不會用正確的`姿勢值日。好多同學不會使用工具,尤其是當今家庭很少用的拖把;還有的用的都是拙勁……沒辦法我借機又給他們上了一次勞動技術課,教大家怎樣運用正確的姿勢來掃地、擦地、擦黑板……講完了,學會了,再畫作業,嗬,還真不錯!看來這次“跑題”跑得還真值得!
第二節
施教時間:10月20日——10月22日
活動一:
展示上節課的學生作業,再同教師帶來的優秀的學生作業相比較,請學生說說我們的作業缺少了什么?
背景,尤其是場景的繪畫對一幅畫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比如你是在教室里還是在室外打掃的衛生,只有通過背景來表現。
啟發學生找出不同的背景色彩對于畫面效果的影響。
活動二:
將上節課化的作業添加上適當的背景并涂色。表現出值日時忙碌而又愉快的情景。
活動三:
展示個人作業:
1、個人分析畫的內容,畫面好在哪里?
2、同學互評,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幅作業,說一說它的優點?在你喜歡的作業上合適的位置貼上一個大星星。
3、教師簡評。
拓展:
教師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請學生欣賞。
活動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札記:今天上完了課,一個學生激動地告訴我:老師,我回家干活了!奶奶開始還不讓,但后來激動地直夸我懂事!我感受頗深:以美育德是美術教學多年來提出的口號,可真正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呀!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6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蟻穴的構造特點,學習運用線條、色彩、手工制作等造型表現語言進行繪畫和制作,并用舞蹈、話劇等藝術表現形式對小螞蟻的活動進行創編表演。
2、結合對蟻穴的了解,拓展知識領域,了解人類是怎樣從小動物身上獲得啟示,在人類的建筑中吸收其有用的方面。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著學生對小螞蟻的好奇與探究心理,引發學生對自然界的熱愛與求索的。
2、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蟻穴的構造特點,學習運用線條、色彩手工制作等造型表現語言進行繪畫和制作,并用舞蹈、話劇等藝術表現形式對小螞蟻的活動進行創編表演。
3、學生結合對蟻穴的了解,拓展知識領域,了解人類是怎樣從小動物身上獲得啟示,在人類的建筑中吸收其有用的方面。
二、教學準備:
1、有關自然界中螞蟻的影像資料、圖片資料。
2、表現螞蟻的歌曲、詩歌、美術作品等。
3、學生手工制作與繪畫表現時所需的工具材料。
第一、二教時
三、教學過程:
1、上課常規音準、節奏訓練:(略)
2、導人新課:
A、組織學生到自然界中觀察螞蟻,了解螞蟻的習性,學生與小螞蟻一起做游戲,體驗螞蟻的團隊。
B、如:在小螞蟻經過的路上放一塊小餅干,看著小螞蟻是怎樣一傳十、十傳百地把這塊餅干搬回洞中。
C、完成一幅表現小螞蟻的想象畫。
3、聽唱歌曲《小螞蟻》,放錄音,教唱。
第三、四教時
一、教學過程:
1、接上一課內容,訓練復習。
2、每個同學將自己畫的小螞蟻剪下來,粘帖到一張大的畫面里,大家共同完成一幅表現螞蟻的美麗圖畫。
3、選擇自己身邊常見材料一件有關小螞蟻的手工,如頭飾、掛飾、面具等。
4、表演、游戲活動。
二、教學
1、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表現螞蟻的`美術作品、表演活動、歌曲學習做出大膽客觀的[]。
2、對積極參加“小螞蟻”教學活動的學生要及時給予鼓勵與肯定,對活動中出現的互幫互助的協作要結合本課的主題給予表揚。
三、教學思路拓展
1、通過體驗小螞蟻的團隊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
2、通過對自然界小螞蟻的觀察、了解,培養學生們熱愛自然、熱愛勞動和科學求索的品質。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六面體細節也隨六面體產生變化;表現六面體細節,體現六面體的立體感。
過程與方法:觀察六面體細節,辨別對錯,嘗試畫出六面體的特征;用六面體的組合繪畫創作出身邊的景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聯系生活物品學習六面體,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生活的情趣。學生在繪畫中感受表現生活物體的樂趣。
教學重點:
繪畫六面體的細節
教學難點:
表現六面體細節的立體感
作業要求:
基礎層面:能畫出六面體物體的細節,表現獨有的`特征。
拓展層面:能用六面體物體作為畫面的主體,完成一幅畫。
教學準備:
學具:勾線筆、涂色工具
教具:勾線筆、涂色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與回憶
1、復習上一課的六面體立體感表現。
2、學生上黑板畫出六面體
3、尋找教室中的六面體
生:講臺、電視機、飲水機的底座、粉筆盒、黑板擦……
4、回憶生活中的六面體
生:微波爐、電冰箱、櫥柜、大樓、電話機、大巴士……
二、嘗試與交流
1、播放課件:把六面體添加細節,變成紫藤架。
2、學生嘗試添加成自己喜歡的物體,表現物體特征。
3、反饋。
師:有些學生畫出的物體怎么這么別扭?總覺得哪里不對。
4、交流成功與不成功的經驗。
三、指導與繪畫
1、出示兩幅六面體物體的作業圖,師:為什么同一個六面體最后畫出來的效果不一樣?請學生辨別對錯。
2、學生觀察,從兩幅畫中挑選正確的細節添加圖。
3、教師指導:添加細節時要注意,角度產生了變化,細節也產生了變化。
4、范畫:如何添加細節。
5、學生練習。
6、鼓勵學生用六面體物體作為畫面的主體,完成一幅畫。
四、展示與評論
1、展示作品。
2、自評:
自己作品中哪個地方表現得不足。
3、互評:
發現哪些作品中六面體細節表現得很好。
4、教師評講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8
知識要素
人物特征的表現與主題創意
技能要求:
用各種繪畫形成表現各年齡層次人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創意主題畫,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全家不同年齡的人物特征,以及全家人的活動場面。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與交流中學會觀察和比較的方法,發現不同年齡的特征,表現全家人的開心場面。
態度情感價值觀:通過說說父母關愛自己難忘的事,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庭,以及尊敬自己父母和親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人物的不同特征
教學難點
畫面人物前后關系的處理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嘗試
1、欣賞父母、祖父母的照片,以及同齡人畫的有關一家人的作品等,使學生引起興趣。
2、運用媒體展示三代人的頭像,請學生講講他們不同的.特征差異。
3、“夸夸我的一家人”,仔細觀察人物的不同特征,從而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作欲望。
4、通過現場教師的頭部寫生、講評,知道特征的深入刻劃對表現人物的重要性。
二.分析與交流
1.分析繪畫過程:從整體到局部。
先畫前面的人物,再畫背景,注意畫面的主次關系。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
2.小組討論:
①想象我的一家合照留影時的動作和神態。
②想象我的一家在什么地方留影?
三.繪畫與創作
1.讓學生說一說“我們一家人”的故事,啟發主題畫創作的愿望。
2.欣賞同齡人作品(教材P40-41),簡單分析畫面內同,鼓勵學生表現熟悉的生活。
3.繪畫時每個人的位置應安排好,注意畫出我的一家人年齡、性別、特征并表現出家庭的親密融洽。
4、背景的添加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室外景色,畫畫自己生活環境一角的立體感,表現不同家居的景物,如客廳、臥室、廚房等,注意表現出立體感與空間感。
四.展示與評析
1.作品展示。
2.自評:介紹自己作品中“我的一家”的故事,自我畫面。
3.互評:哪幅畫很生動?為什么?
4.教師并肯定學生的作業。
5.拓展:進行德育教育。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9
類型:
泥塑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化石和淺浮雕的相關知識。運用綜合壓印方法,制作泥板浮雕作品。
過程與方法——在制作的過程中,增加對陶土特性的了解,在嘗試中相互啟發交流,發現浮雕的多種表現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化石照片的欣賞,討論表現化石的方法,培養對浮雕藝術表現形式的學習興趣,樂于交流感受陶土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在泥板上用壓印粘合的'方法制作“小化石”。
教學難點——在生活中尋找適合的壓印材料和圖形。
作業要求:
基礎層面:從生活中尋找和發現各種適合壓印的材料,并在泥板上運用壓印的方法制作低浮雕作品。
拓展層面:綜合運用多種壓印或捏塑的方法表現出具有化石感的作品,主題突出,紋理清晰。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優秀作品、教師示范等。
學生——陶土、樹葉、壓印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發現:
1)欣賞圖片:欣賞各種各樣化石的圖片。
2)自學討論:自學教材中的文字和圖片,了解化石是怎樣形成的。
說說化石有怎樣的特點。
3)教師簡介
4)揭示課題:化石上的形象
二、欣賞與體驗:
1)欣賞浮雕和淺浮雕作品:了解淺浮雕的特點。
2)嘗試體驗:制作泥板,感覺陶土的特點。
思考用陶土如何制作化石。
3)自學交流:自學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說說找到哪些仿作小化石的方法。
4)師生:把泥板刻出事物外形,粘合主要的組成部分,并用器物刻出花紋。
用事物在泥板上壓印出花紋。
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來表現。
5)嘗試表現:選擇一種方法嘗試表現。展示后簡評,發現問題并討論解決。
找到哪些工具刻劃出多樣的花紋?
三、想象與創作:
1)師生示范
2)欣賞優秀作品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與欣賞:
1)作業展示:可設計小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
2)生生互評:發現他人作品中有特點、有創意的表現。
3)教師簡評:
學生交流:說說自己初次玩陶土的感受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用幾何形方方圓圓進行概括事物的方法,并運用這一方法認識、觀察表現各種事物和人物。
2、初步體驗運用幾何形造型樂趣,用方形、圓形、三角形組成美好畫面,表達自己的感受,發展學生運用幾何形這一繪畫語言進行表現的能力,使學生從感受生活的樂趣中,發現圖形的美。
3、學會更好的用繪畫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拓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課業類型:
造型表現。
教學重點:
學習用簡單的幾何形觀察事物,并用添加或減少的方法夸張、 概括地造型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
由幾何形展開的想象。
教法學法:
繪畫法、演示法、游戲法、觀察法、故事法等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
范畫、方方圓圓的幾何形、生活實物、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啟發導入。
1、故事引入:“從前有兩個小朋友,它們的名字叫方方和圓圓,有一天,它們發生了爭吵,都說自己的本領大、朋友多,圓圓說:“我的本領可大了,圓形的物體可多了:太陽是圓的,星球是圓的,皮球是圓的”;方方說:“我的本領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們看:電視機、房子、盒子;方方和圓圓一直在爭辯誰的本領大”到底它們誰的本領最大呢?
2、請你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方方的,圓圓的?
3、揭示板書課題。
二、游戲體驗,理解感知。
1、游戲感知——用兩個個袋子裝著兩種不同形狀:方形、
圓形,請學生摸一摸,分辨形狀,并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
2、找朋友——出現包含兩種形狀的圖片(可以是照片,
也可以是圖畫),請學生從上面找出各種形狀。
3:對比找不同——用實物照片和用幾何形概括了的圖畫
進行對比,讓學生找出它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學習用幾何形來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種形狀,便于掌握簡單、概括的繪畫語言)。
4、說說你在生活中見過的動物,還有哪些的外形分別近似于方形、圓形。(七星瓢蟲、刺猬的外形與圓形想死,牛、羊等動物的外形與方形相似,等等)
5、用幾何形概括事物的'外形,有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外形特征。
三、欣賞評述,自主探究。
1、欣賞大師繪畫作品和學生的繪畫作品,看看畫面上是怎么用幾何形狀表現主題的、表達思想的。
A、欣賞黃永玉的國畫作品《羊》:
B、欣賞黃永國的國畫作品《烏龜》,與真實烏龜圖片進行對比:你能找找畫與真實的動物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C、黃永玉的水墨畫《貓頭鷹》。
2、了解動物特征:動物們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請猜猜這些圖片分別是哪些動物的局部。
3、仔細觀察圖中的動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與它們近似的動物。畫動物時,在概括的外型上添加動物們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們準確的描畫動物。
四、嘗試概括,方法總結。
1、嘗試小練習:選擇圖中的一種動物,快速的描繪出它的局部特征。描畫動物時,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2、說說動物的哪些特征必須添畫,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3、采用同一物體不同表現形式的比較法(例如:建筑可以有方形、圓形、三角形等造型,進一步啟發學生思維、拓寬學生知識面。)
4、教師示范,總結板書。
板書設計:
(1)用幾何形概括出事物的特征,夸張表現外形。
(2)添加事物的典型特征。
(3)調整構圖,添畫背景。
五、大膽造型,創作表現。
1、作業要求:你見過哪些動物的外形近似圓形或者方形? 用減或添的方法,夸張、概括地將它們描畫下來!
2、學生自主表現,播放相關素材和優秀范作。
六、作業展示,交流評價。
1、自主展示,生生互評。
2、教師點評,表揚鼓勵。
七、教學總結,拓展延伸。
仔細觀察生活中各類事物,用各種幾何形狀總結概括,
并嘗試用減或添的方法,夸張、概括地將它們描畫下來!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1
教學目標:
1、了解鄱陽湖的地理位置、生態特征以及社會文化狀態等相關信息。能運用繪畫或制作的方式表現鄱陽湖漁民捕魚時的歡樂場景。
2、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意識。
3、能創造性地使用各種媒材來進行制作,提高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繪畫中如何傳達人物的心情以及如何讓畫面搭配得更完善。
教學難點:
創造性地使用各種媒材來進行制作。
教學用具:
水彩筆、廢舊紙杯及廢舊材料、雙面膠、多媒體等。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觀察法、啟發法、示范法
教學流程:
一、提問導課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養育了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你們知道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是在哪嗎?
二、新課
對了,就在我們江西的鄱陽湖。鄱陽湖水域遼闊,魚類品種繁多,湖畔土地肥沃,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你們想到那里去看看嗎?
1、看課件
播放影像資料讓學生認識鄱陽湖。觀賞漁民滿載而歸的情景,體會漁民的愉悅心情。
2、念兒歌你能編首兒歌描繪這里的景色嗎?鄱陽湖水閃銀光,漁民搖船捕魚忙。撒下一網又一網,鮮活的魚兒裝滿倉。
3、欣賞優秀范畫。線描作品:《魚兒肥》水粉畫作品:《打漁歸來》。作品中畫了哪些東西?說一說,這兩幅畫好在哪里?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4、畫一畫大膽發揮想象力,畫一幅“鄱陽湖美景”。
評一評看誰的`畫面“最具創意”?
你們看老師能做出什么?師用剪刀剪出一個小螃蟹,提問:老師是怎么剪出來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1、看書中的示意圖。
1)在紙杯上畫
2)把畫好的剪下來。想一想,用紙杯還可以做什么?魚。
2、大家來合作。
老師這有一幅大的“鄱陽湖美景”,請同學們把你們制作的魚、蟹貼上來,好嗎?學生制作,師巡視指導。
作品評價。學生自評。你覺得哪只魚蟹最好看,說一說為什么?
三、小結:我們為家鄉富饒的鄱陽湖感到驕傲。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2
類型:
繪畫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運用各種線條元素進行重復排列,學習用疏密、長短、曲直的線條裝飾人物。
過程與方法——發現生活服裝中美麗的裝飾圖案。在組織線條的過程中,感受不同線條的裝飾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欣賞民族服飾,能發現民族服裝與我們日常穿著服裝的差異,感受各種圖案的裝飾效果。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用線條的疏密表現深淺變化。
教學難點——疏密線條的組合。
作業要求:
基礎層面:
練習用點線面重復排列而形成的花紋。能用疏密、長短、曲直的線條裝飾性表現生活中的人物。
拓展層面:
人物的動態和表情生動有變化,適當添加背景等,整體形成裝飾感。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優秀作品、教師示范等。
學生——鉛畫紙、彩色紙、油畫棒、記號筆等繪畫涂色工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了解:
1)提問交流:你知道我國哪些少數民族的名稱?
2)欣賞圖片:出示部分民族服裝圖片,請學生欣賞。并對應出示民族的名稱。
請學生說說民族服裝的特點,以及與日常服裝的區別。
3)簡單介紹:教師簡單介紹民族服裝的相關知識。
二、發現與嘗試:
1)出示圖片:欣賞,并請學生觀察發現民族服裝上的.裝飾花紋。
2)嘗試繪畫:畫一畫找到的花紋并嘗試進行改變。
展示與交流
3)師生演示:把某一個花紋進行重復排列,比較不同花紋的組合效果呈現的深淺差異。
教師小結:不同花紋的組合排列會形成深淺不同的視覺效果。
4)欣賞圖片:發現更多樣的花紋。引導學生注意花紋疏密的安排。
5)揭示課題:疏密的花紋
三、想象與創作:
1)師生示范:了解繪畫步驟。
2)欣賞作品
3)提出作業要求:寫生身邊的人——形象生動、有動態變化
進行裝飾的線——用粗細、曲直的線條進行裝飾
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與組合
4)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與欣賞:
1)作業展示:小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
2)生生互評:從人物形象及線條裝飾方面發現他人作品中有特點、有創意的地方。
3)教師簡評:
4)課后拓展:欣賞圖片,了解其他國家、民族的傳統服裝。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3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引導學生欣賞有關的黑與白的圖形,感受黑與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課件展示)
(1)生活中常見的黑與白:足球、太極、連續紋樣、水墨畫等;
(2)心理學上產生錯覺的黑白圖片:人與杯子、房間、會亮的燈;
(3)美學上漸變的黑白圖片:埃舍爾的一組魚鳥漸變圖。
(設計意圖: 通過分類欣賞,讓學生了解黑白圖形應用比較廣泛,它們之間的轉換會產生意想不到視覺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圖形表現出來的美感。)
2、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談談各自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生按照《人像與杯》的制作過程,嘗試制作人像與杯的黑白正負形。
(1)展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人像與杯的制作過程。
(2)練習制作人像與杯圖。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在嘗試過程中體驗黑白對稱圖形組合后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課本中插圖,小組討論:這些作品可以分為幾類?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在討論中學生能夠博采眾長,從作品表現產生的效果將它們進行歸類,進一步體驗到黑白圖形所表現出來的美感。
3、歸納總結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出示課件):
(1)不規則圖形組成的正負形:圖形簡潔,線條流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如變化的臉、一家三口等。
(2)對稱法組成的'正負形: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如人像與杯、皇后與衛士、女人與狗等。
(3)重復法組成的正負形: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簡潔。如象與羊、埃舍爾的變換等。
(4)二方連續法組成的正負形:由一個基本形可以重復,改變方向組成正負形。如中國漢代裝飾紋樣等。
[設計意圖:通過二次欣賞,讓學生加深理解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進一步認識黑白圖形在內容和形式表現出來的美感。]
三、欣賞評述: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準備用什么方式方法設計一幅什么方法組成的黑與白圖畫?
[設計意圖:在欣賞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表現不同的黑白圖形。]
四、創作表現:
1、用繪畫或剪紙等形式表現黑與白的正負形。
要求:
(1)圖形簡潔,有創意,形式感強。
(2)線條流暢,涂色均勻。
2、學生進行臨摹或創作,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及時處理學生呈現的問題,發現與眾不同的作品。
五、評價小結:
1、作品展示與交流:
(1)學生將完成的作品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或貼在黑板上。
(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說說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和喜歡的理由。
(3)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說說自己這幅畫有何需要改進的地方。
(4)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學生成功之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2、課堂小結:
學習后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地方有疑問?
六、課后拓展:
運用本節課所學的方法創作一幅黑白漫畫,注意體現作品的形式美。
教學反思:
黑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業過程中,許多孩子驚奇的發現:從黑紙上剪下花紋后,剩下的紙鋪在白紙上居然也有著奇妙的效果!我適時引導他們: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只要帶著藝術的眼光看世界,沒有廢棄物,只看你肯不肯動腦筋加工。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4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與比較,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一規律。
2、能夠運用“近大遠小”的規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現物體的前后關系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用“近大遠小”這一規律來表現前后關系。
2、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后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一些有明顯透視效果的圖片、課件。
學生:剪刀、膠水、彩色紙、繪畫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課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課隊、氣球升空、兵馬俑、林間小路等有明顯透視效果的圖片、影視資料。有目的的引導學生說一說什么在前,什么在后。這些圖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規律?(近大遠小)可別小瞧前前后后,其中還有不少的奧秘,來,讓我們一起去發現!
啟發學生回憶自己以前看沒看到過類似的現象,并舉例說明。
教師舉例:
1、同樣是一位學生,我們站在教學樓上看她,在近處看就比較大而清晰,如果她在操場上我們再看她,就小而且模糊不清楚了。
2、把一樣物體放在另一樣物體的后面,就會產生前后的感覺。
3、物體通過逐漸縮小尺寸,也會產生前后的感覺。
活動二:
討論:在以往的繪畫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現前后關系的?
知道了“近大遠小”的規律后說說你準備如何用它來表現景物的前后關系?找一找語文、數學等課本、課外讀物的插圖上是如何表現景物的前后關系的',有哪些畫法值得我們學習?
教師在黑板上畫學生們站隊做操的場面,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同學的隊伍,并請大家討論、分析一下繪畫順序:先畫什么比較合理?(先畫前面的)
活動三:
小組討論,選定一個主題,以繪畫形式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
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評價與總結:
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后關系。
布置下節課帶剪貼工具。
教學反思:
還沒等我把要求講完,就有的同學開始繪畫了,他把前大后小、近大遠小的規律弄混了,畫出了在一個平行線上大小的排列的畫面了,經過我拿其他同學作品的對比,使他明白前后的空間感和左右的排列感是不一樣的,他表示以后一定認真聽完老師的講解后在動手作業。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恰當的表現手法,表現吃辣椒時的情景,學會用色彩來表現不同味道的感覺變化
2、培養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具有良好的感知與表現能力
教學重難點:
用構圖和色彩來表現辣味的表情特征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以視頻導入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視頻,播放人的'表情表演視頻,通過視頻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辣的表情的欲望。
2、賞析探究,激發欲望
請同學們回憶酸甜苦辣的表情,并進行分析闡述,教師引導大家談談酸甜苦辣的表情特征,并進行模仿。在暢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能力,進一步鞏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創作欲望。
用課件請同學們觀察酸甜苦辣的色彩體現,并讓學生了解靚麗的色彩一般用來表現開心、愉悅的心情,灰暗的色彩用來表達難受、郁悶的情緒,通過自由想象,大膽發言,為下一步創作奠定基礎。
3、發揮想象,創作作品
這一階段,學生以小組合方式用繪畫的手法,創作你的表情,教師進行輔導,并與大家探討先畫什么,再畫什么,鼓勵大家大膽創新。
當遇到問題時,如畫面的節奏感、線條和色彩等問題時,教師引導大家共同分析、解決,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創作時我會播放音樂及圖片,作參考,尋靈感。
五、欣賞交流,感受成功
請大家將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進行簡短表述,如自己畫的是什么,最滿意的地方等,使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6
一、 教學內容:
課本第1—4頁。
二、 教學目標:
1、 能抓住教師的形象神態進行描繪,培養自己的觀察力。
2、 能記憶或想象畫出師生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培養自己的繪畫表現力。
3、 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4、 在充滿生活情趣的繪畫與制作中,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三、 教學重點:
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四、教學難點:
能記憶或想象畫出師生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培養自己的繪畫表現力。
五、 教學準備:
卡紙。
六、 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本課圍繞“老師”這個主題,將表現性繪畫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師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師的教學藝術將激活學生對教師的'美好印象。語言的交流、心靈的對白、細節的把握將再次勾勒師生學習生活的直觀畫面。
活動一重在啟發學生觀察、記憶自己喜歡的教師的形象特征,教學可作如下安排:引導記憶——學習討論——提供指導——創造表現——交流評析。
上課前講發生在某位教師(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讓學生猜猜這位教師是誰,并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樣猜出來的?”,“這位教師外形有何特點?”,“你還知道他(她)喜歡干什么?”,通過交流學習討論引發學生對教師的注意和記憶。在學習指導中可通過示范畫或學習作業的展示觀察,讓學生重溫“自畫像”那一課中人物的基本畫法,抓住自己喜歡的教師的特點進行獨特的創作表現。作業之后,可將作業進行展示,先讓學生們猜猜畫上是哪位教師,再請作者本人進行介紹,首尾呼應,結束本課的學習。
活動一作業表現僅僅是教師個體形象,活動二與活動一比較,要表現的人物更多,情節更生動。教學中可作如下安排:觀察比較——學習討論——提供指導——自主表現——交流評析。
可利用CAI出示兩副學生作業,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第一副畫是一位教師的具體形象,第二副畫是將第一副畫中的教師形象與一些學生形象進行組合的畫面,通過比較揭示本課學習主題。學生討論師生相貌、身材、衣著的區別,并在CAI中強化表現意識,在提供學習指導時可通過CAI讓學生在畫面中對既定的教師、學生形象進行嘗試組合構圖,出現人物形象組合的各種圖畫,并鼓勵學生根據記憶加上一定的主觀想象,積極思考“學生和教師在何處干什么?”的故事情節,大膽表現,在交流評析中對自己表現的印象深刻的畫面故事暢所欲言。
活動三是關于卡片設計制作的學習內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為主導設計學習活動,教學安排如下:觀察分析——掌握規律——拓展思路——自主設計——體驗交流。
教師出示尊師卡揭示課題,并讓學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構成要素包括:襯底、形象、文字,探討卡片的設計方法和設計規律。教師提供各種卡片供學生欣賞,開拓學生的視野,并向學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圖案設計的思路,如根據文字、祝詞進行聯想等。學生設計制作完畢后可相互欣賞,并贈送給自己喜歡的教師。教師充滿謝意的表白既是對孩子的肯定,又促進情感交流的升華。
評價不能局限于繪畫或制作表現的因別,更重要的是通過評價繼續構建師生友誼之橋,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作業要求:活動一,以寫生或記憶的方式畫一畫自己喜歡的老師,可以是頭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動二,記憶或想象畫出自己和老師之間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動三,設計制作一張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01-03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2-30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5-16
[合集]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7-16
小學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2-16
中班上冊美術《蝴蝶》教案05-05
小學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5篇02-28
人教版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一」(共享)04-25
青島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