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精選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螞蟻搬家以螞蟻搬家的故事為題材引導學生進行繪畫創作,螞蟻搬家是一節通過創設情境滲透德育意識、培養學生集體協作精神的典型課目。
以故事螞蟻搬家為前提引導學生思考,主動投入地學習。通過螞蟻搬家對昆蟲外形特征的描繪,激發學生對昆蟲的喜愛和探究興趣。本課主要采取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集體繪畫創作,在學習討論中,使學生明白團結合作的意義。
本課螞蟻搬家有如述說一個寓意深刻而又生動有趣的童話,天真的孩子會憑著自己的觀察、體驗和豐富的想象進行無拘無束的表達。
二、教學目標
認識、了解昆蟲的外形特征,運用繪畫形式進行創造表現。
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設計
本課是一節表現性繪畫課,應鼓勵學表現。教學設計通過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生在交流活動中學習昆蟲的造型表現方法節設置、作業方式都考慮到德育的暗示作知識,又陶冶性情,進一步發展完善人格。
教學過程的設置考慮如下:
創設情境——學習討論——提供指導小結內化
可以利用多種媒材呈現故事起因,設根據螞蟻的表情、動態及周圍環境看圖說話,理解題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語言描繪或用行為模擬螞蟻搬家的情景,師生互動,展開學習討論;根據學情分析提供指導:可運用嘗試教學法,對嘗試作業進行具體點評,也可運用直觀教學法,引導學生了解螞蟻的外形、結構特征,提供畫螞蟻的'方法。
學習活動的開展,可考慮集體合作表現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表現,在共同創作、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采用自評或互評的方式進行作業評價,以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課后延伸,提高學生認識,內化情感。
討論題:你從螞蟻搬家的故事中學到了什么?
作業要求:相互協作進行集體繪畫創作,能抓住螞蟻基本特征刻畫動態,能大膽想象描繪出螞蟻采用什么方式搬東西及所搬的各種物品。
四、教學建議
教師可設計CAI輔助教學,也可自制教具“活動的螞蟻紙模型”,啟發學生了解螞蟻的結構和動態,為學生畫螞蟻提供更多的參考。
在集體作業時,教師可將大白紙放置在拼擺好的桌子上,也可將紙粘貼在墻上作業。注意教學組織,發現有的學生擠到一堆而有的地方留空很多時,應馬上進行調整,作業時應相互鼓勵、相互包容。
可帶學生到室外進行觀察、實驗,在地上扔些剩飯粒或餅干屑,引來一群螞蟻,對它們進行觀察,激發學生對昆蟲世界的探究興趣。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體驗泥工的樂趣,了解漢代陶俑的造型特征
實踐與創造:抓住形象特征,運用概括方法,塑造人物
欣賞與評議:觀摩和評論同學的作品
教學重點
人物動態造型
教學難點
人物神態的塑造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欣賞
1.欣賞《陶俑》圖片,并討論作品所表現的是什么人物?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的面部表情是怎樣的?
2.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特點,模仿表演人物動作。
3.比較陶俑中的人物造型與現實中的'人有何區別。
二.分析與感受
1.了解人體大致的比例關系,坐姿與立姿的大體比例。
2.陶俑的造型很夸張,然而夸張的的重點在哪幾個地方?
三.制作與指導
1.學生討論制作步驟,先整體后局部。
2.多媒體展示不同的制作方法。
① 團塊捏塑:塑造人像時,可先仔細觀察人物動態,然后按照人體結構的四大部分用大團塊來處理,分別塑頭部、軀干、四肢等有動態的造型,各部分要接牢,整個比例大小要相配。
② 拼接:處理局部細節,采用拼接、添加等方法。
3.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嘗試。
四.展示與評價
1.交流制作經驗:小組先討論,對他人作品發表看法。
2.各小組選代表發言評價,指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
3.教師對有創意的作品加以表揚和鼓勵。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3、 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去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學難點是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來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習用品,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十四課《有人和動物的風景》。說到漂亮的風景和可愛的動物大家都喜歡,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大自然,更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
三、講授新課
首先和大家復習一下前節課學習的內容:
同學們以前都學習過寫生吧?那么什么叫寫生?哪位學生說一說?(寫生就是直接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回答的很好, 有的同學又要問了畫什么呢?畫風景寫生。
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還有身邊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入畫。
在畫畫的時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遠景。把紛繁的景物,提煉概括成一個整體,在有限的.空間里,渲染出情調和氣氛。
1、 欣賞書中的例圖,體會怎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現美。
2、 學習建議:可以用水粉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調。可以用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
3、 教師講解寫生風景的步驟及方法。
(一)帶領學生觀察風景。
(二)用鉛筆勾形,注意透視和比例關系。
(三)進行圖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展評。
將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評出優秀作業。
五、總結談話。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自然和生活中尋找各種形態的線條,使學生認識到藝術表現手法來自于生活,藝術中線條的存在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認識不同形態的線條會產生多種感覺,提高學生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3.學習用線條的不同形態表現思想情感,探索藝術的共性。
教學重點
認識線條的不同形態
了解線條表現出的情感,學會用線條的不同形態表達思想和情感
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
每一位同學小時候大概都玩過這種游戲,它可以是一個人單獨操作,也可以是兩三個人共同操作。讓學生利用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毛線,自由選擇游戲方式。在翻線的過程中要注意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線條變化的不同形式。
2.欣賞幻燈片
幻燈片的內容涉及到建筑、服裝、雕塑、動物等。
天安門城樓:紅柱子——豎線
民族舞蹈動作——波浪線
老虎虎皮——虎皮紋線
教師邊帶學生欣賞邊讓學生回答,這些線條的特點是什么,不同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3.讓學生觀察思考,在你的身邊,在大自然中,哪些方面存在著線條表現出的美。(可以將這些線條的存在形式進行分類)
例如,斑馬身上存在著線條的表現形式,(動物)竹林中也有線條的存在,(植物)還有北大橋、烈士塔等等(建筑物)
教師總結:
A.線條無處不在
B.它可以分為視覺的`和聽覺的線
指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視覺的線
4.學生思考,課本上《紅色娘子軍》和《飛天》都是舞蹈圖片,但它們給人的感覺確是不同的,這是為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去認識用不同形態的線條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
5.閱讀,閱讀課本30~35頁的圖片,欣賞圖片中指示的線條,并談一談自己的感覺。
6.聽文章畫線,要求學生用筆在紙上畫出如下意境:
平靜的湖面,沒有一絲風;
調皮的小鳥,投進了一粒小石子,湖面上泛起層層漣漪;
狂風掀起了一層巨浪。
7.作品展示,教師及時進行評價。
8.課堂作業。
可出示兩種作業形式,供學生進行選擇:
作業① 用線條作畫:我的生活(或情緒)。規則:老師請出一位同學,然后請他的好朋友用線條描繪出這位同學的心情。
作業② 用線條畫出我的爸爸或媽媽。課后把自己畫得畫帶給爸爸媽媽欣賞,并將他們的評語收進藝術檔案夾。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用點、線大膽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2、運用不同的點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
3、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完整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能否用點、線、面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多種工具描繪出的各種點、線、面。
A、你覺得這些點、線、面有趣嗎?
B、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他們呢?
2、揭示課題:彩線連彩點
師:你覺得彩線和彩點連在一起會是怎樣的呢?
二、欣賞作品
1、教師展示大師康定斯基的作品:
師:你從畫中看到了那些東西?他們是怎樣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兒童有關于“彩線連彩點”的繪畫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現
1、請學生思考:
A、你想用點、線、面來表現畫面嗎?
B、想一想,你準備用他們來表現哪些東西?
2、分小組嘗試運用點、線、面來表現自己想表現的畫面。
采用單線、涂色及剪貼等各種形式來表現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進一步了解線的組細、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構圖……
3、組織小組之間相互學習,并對創作的.難點重點“畫面要完整”進行進一步講解。
4、教師出示相關的作品幫助學生理解。
四、練習和評價
1、提出本節課練習的要求。
學生練習,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歡的形式表現彩線連彩點的形象。
2、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3、教師適當評價,對課堂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
4、組織學生作好課堂結束的收拾和整。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制作,培養學生的創造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并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歷,易拉罐,吸管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并使其具有立體感。
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范幾種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教師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2.發展階段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制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制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3.收拾與
作業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來整潔。
三、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驗各種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導學生嘗試用線材表現煙花。
3、指導學生學會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學重、難點
1、點、線、面的應用。
2、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煙花。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一張大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水彩等。學生準備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三、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哪兒見過煙花,都有什么樣子的。
2、引導學生回憶煙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勢表演一下煙花。(同時引導學生發現煙花升空后是從中間向外放射)
(二)掌握、創作階段;
1、觀察書上煙花的照片,說說它們的形狀象什么?
2、請幾位同學到前面的大紙上,用油畫棒或水彩筆畫畫煙花。其他同學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筆或彩線擺出煙花的形狀。
3、煙花的形狀豐富多變,要如何變?教師在學生畫的煙花上進行再創作,有的'加粗,有的線加長,有的線彎曲,線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讓學生領悟點、線、面的大小、長短、粗細等可以讓煙花的形狀發生各種變化。
4、教師將五、六支彩色鉛筆綁在一起花煙花,出現一種五彩斑斕的效果。鼓勵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表現特殊的繪畫效果,如:在彩紙上畫,用深色油畫棒涂滿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畫等。
5、每兩個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設計的煙花與眾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節日的氣氛。
作業完成后,貼在教室的墻上,互相評價、欣賞。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勇于標新立異,大膽想象與積極思考
2、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
3、培養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是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地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造。
課前準備:
1、師準備各種工具和廢舊材料,如彈簧、抽空的蛋殼、乒乓球、紙杯、圖畫紙、廢舊報紙、紙筒、吸管、顏料、剪刀、膠水等。
2、圖畫紙、廢舊畫報、顏料、剪刀、膠水等
教時數:
1教時
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一起學過了“會動的小紙人”這節課。小朋友還記得會動的小紙人是那一部分會動啊!是紙彈簧會動(復習紙彈簧制作方法)
二、新授
今天我們又要來為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玩具了,師出示玩具請小朋友觀察它出現了什么變化?這個玩具它會“搖”。它是怎樣搖起來的.,為什么會搖呢?
欣賞書中圖例,看小朋友們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玩具。你最喜歡哪一個?請你自學,看看這些玩具你都會做嗎?
書上根據各種形狀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怎樣的會搖的玩具,用什么材料來制作。
1、用雞蛋殼來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動物……
2、用彩色紙剪貼和畫
3、用廢舊易拉罐,紙卷,吸管……
三、布置作業
動手來制作一個會搖的玩具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評一評、議一議
六、小結
教后隨感: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美術作品了解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會美術作品的立意與表現。過程與方法:學會從多角度欣賞與認識美術作品,理解美術作品與自然、文化的多重關系。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生領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美術作品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其立意與表現方式及手法。難點:怎么理解美術一種“富于創造力的造型藝術”。
【教學方法】欣賞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不同肌理的石頭、課本、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課前閱讀教材,初步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
(一)引導階段:
1、教師活動: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為背景音樂,觀看祖國壯麗山河的實景圖片,教師適時引導學生一起欣賞毛主席的著名詩詞《沁園春?雪》。
2、教師活動:快速畫出中國版畫的輪廓線。提出討論:這樣的圖形作為歌頌祖國山川美景的圖畫可以嗎?說說你的觀點。
3、教師總結: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也是一種造型藝術。符號化的形象很難傳遞出深厚的情感,想通過圖形引發觀者情感上的共鳴就需要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點明課題。
(二)發展階段:
1、教師和學生欣賞教材中的繪畫作品《江山如此多嬌》,教師介紹尺寸、繪畫技巧,組織學生對作品進行觀察分析:
(1)從構圖角度分析:近景、中景、遠景分別是什么?
(2)從色彩角度分析:畫中怎樣體現出季節、時間段的?
(3)圖畫中的形象分別具有哪些象征意義
(4)畫家們是通過怎樣的視角表現如此宏大的場景的.,換種表現視角行不行?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2、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幾塊不同質地的石頭,找幾位同學觸摸之后對其質感進行評價,以便更好的理解畫家對山石肌理感的表現。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紅日的霞光對畫面整體氣氛的烘托作用。學生思考、體驗“肌理”的含義。
3、多媒體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教師講解,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在文化情景中認識美術,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作業布置】
結合本課欣賞的作品,談談自己對美術是一種創造美的藝術的理解。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熟悉工具和材料,進行感官體驗。采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浮雕造型創作。
2、通過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設計和表現,強調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3、培養學們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太陽的臉和光芒。
教學難點:
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造型及富于個性的色彩。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問答法等。
教學準備:
學生的優秀作品、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想想它是什么東西,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對,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太陽。
你們知道嗎?太陽在天上自由自在,有時侯看看大地的景色,聽著小朋友的歌,日子過得舒服極了,但是有一天,它突然覺得有些煩惱,因為它看到所有的景物都有美麗的色彩,小朋友們都穿著漂亮的衣裳,而自己卻沒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怎么辦呢?小朋友想不想幫助太陽,為它設計一件漂亮的花衣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畫的內容:太陽。
二、欣賞感悟暢想
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太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中間的圓球和外面的光芒)它本身是由哪些顏色組成?(紅色和橙色)剛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大家想想如果我們要給太陽添上花衣裳,我們是不是只能用這兩種顏色呢?好!下面看看老師是怎樣給太陽穿上漂亮衣服的。
1、首先要畫出一個圓作為太陽的基本形狀,(課件)
2、接下來該干什么?(給太陽身上添上花紋)(課件)大家看,這些花紋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點、線、面)下面我們來看看什么是點、線、面,它們是怎樣組成各種花紋的。
3、大家最后還要添上什么?(漂亮的顏色)(課件)大家仔細看,畫面中的顏色是不是每個地方都不相同?(不是)那么這些顏色的組成都有什么特點?(以相近的顏色為主,間插其它的顏色,但是挨著的顏色都不是一樣的)
我們還可以看看在同樣的花紋下,添上不同顏色的效果。小朋友,你們說,太陽穿上花衣裳好看嗎?現在,該你們動手了,別忘了,太陽還正等著呢。小朋友們,開始吧!
三、體驗創新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四、作品展評:
1、學生互評
2、學生自評,教師總評。
五、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畫得真好,太陽看了別提有多高興了。你們看,這是它給小朋友的一封信:小朋友,謝謝你們了,你們給我畫的花衣裳真漂亮,歡迎你們到我這兒作客……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11
課題:
運動場上
課時:
1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具有動態的人物造型。
2、鼓勵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發揚團結協作的。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一些泥工的制作方法。
2、對運動中的人物造型進行大膽的想象
教具學具:
墊板,尺、鉛筆、剪刀、牙簽、彩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小朋友們都比較喜歡上體育課,在運動場上你喜歡干什么?
2、新授:
師:你知道哪些體育項目?你可以來模仿他們的動作嗎?
討論:怎么制作跑步的`人?鼓勵學生嘗試著制作一個跑步的人。
展示嘗試的作品:
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利用彩泥制作出更多不同造型的人物造型(可以從色彩搭配、立體造型、半立體造型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3、學生把自己運動中的人的圖片展示給其他同學。
欣賞圖例并思考:
(1)你學到了哪些方法?
(2)你準備來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今天我們要來開一個別開生面的"小小運動會"請小朋友盡情的發揮己的聰明才智。
四、:表揚優秀作業
五、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人物
2、用其他材料如:陶土、紙張、布等制作運動上的人物。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及構圖中主次關系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
2、運用所學,以線描的形式表現身邊的靜物,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運用構圖這一繪畫語言來傳遞情感關注與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特點,及基本的構圖關系。難點:用線描來寫生靜物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課件出示靜物畫,欣賞,問:你喜歡哪一幅作品?你有什么發現?
二、認識靜物和靜物畫
1、什么是靜物?
2、尋找生活中的靜物,在情境中喚起學生對靜物的情感
(1)靜物是個大家族,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這個家族的成員吧。以錄像或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室內、室外的各類靜物。如:書房的、廚房的、客廳的、學校籃球場上的、路邊的……
(2)(將圖片定格)看到這組靜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師出示幾個小主題,學生根據主題聯想相關的物品。錄像資料或圖片、實物
三、學習靜物分類
1、游戲“靜物找朋友”(情境設置思考感悟)
靜物家族的每個成員不是孤單的,它們都有自己的朋友。
2、老師在講臺上將自己帶來的物品中隨意拿出一件,讓學生根據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帶來的物品中找朋友。
3、小組內玩“靜物找朋友”游戲(學生將組內的物品初步分類)
4、小組間玩“靜物找朋友”游戲(各組間的.物品相互交流補充)。
四、學習理解靜物擺放的主次
老師:一般來說,主要物品安排在畫面主要的、合適的位置能使畫面的主題突出;物品的擺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畫面更加生動、美觀。
學生利用靜物在桌子上進行嘗試擺放,要求體現主次關系,不同形式的擺放體現不同的個性、情感。體驗主次構圖關系給畫面帶來的美感。教師引導學生適當注意物品間的大小、疏密、前后的關系。
在物品的組合擺放中思考相關的主題名稱。
五、師生評價,教師及時予以指導調整。
六、作品賞析
1、欣賞畫家作品中選擇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意。
2、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七、自主表現
作業要求:用線描的形式畫出本組桌上已分類、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組合體現主次關系,構圖合理、美觀。
八、交流評價
1、小組內交流:相互欣賞同學間的線描作品,從構圖、線條表現的角度交流。
2、小組間的交流:從物品的組合擺放、線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師總結:學生的參與、交往狀況、小組合作及作品的表現等。
九、課后延伸
運用線描的工具,有意識地表現自己所見所感的物品,嘗試找一找、看一看、畫一畫室外的靜物,品味活動中的另一番情趣。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用一組有方向性的線條來表現雨滴。
2、回憶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將他們表現出來。
教學重、難點:
1、用有方向性的線條表現雨滴。
2、遮擋關系的處理。
教具學具:
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1、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
雨點兒落下來了,街上的人都是什么樣的?你是怎樣避雨的?
2、請學生表演雨中情景,引導學生觀察,認識遮擋關系
3、下雨時,我們的城市是怎樣的情景?
4、下雨時,你最喜歡的或最討厭的事是什么?
(二)欣賞圖片
看看書上的圖片,選你喜歡的`一幅說幾句話?
二、發展階段:
(一)啟發想象,激發情感
1、聽故事并補充完整(掛圖拼貼)
熱熱的太陽烤著大地,白云沒精打采地飄來飄去。明明背著書包走在放學的路上。哎呀!天空怎么突然暗下來了?呀!下雨了!……
誰來添畫落下的雨點兒?
想一想,明明怎么辦?或者你怎樣幫助明明呢?
2、請學生為明明添畫雨具。
(二)觀察分析:
明明穿上了雨衣,看起來跟剛才有什么不一樣了?
(三)鼓勵創作:你想畫雨中的什么呢?
(四)提出作業要求:
畫一幅下雨時的情景,畫名叫淅瀝的小雨。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部分涂色。
三、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四、作品展示: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師生互評。你喜歡誰的畫?
五、課后拓展:
誰知道,天上落下的雨點兒到哪去了?
六、宣布下課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立體造型設計的意義及設計要領。
2、指導學生用點、線、面表現圖騰柱。
3、要求創作有民族特色的造型藝術。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準備各種關于圖騰柱設計的書籍、圖片、資料。
2、學生收集有關民族特色圖騰柱的圖片、資料。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引導學生回顧生活中所看到的有關民族特色圖騰柱設計的資料、圖片等,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民族特色圖騰柱設計所具有的'時代意義,同時啟發學生的設計靈感。
讓學生說說所了解的民族特色的圖騰柱在哪些地方?
2、發展階段
教師讓學生根據列舉出的圖騰柱,說說一個完整的圖騰柱是由哪些地方組成的? 教師出示有關民族特色的圖騰柱進行講解。總結圖騰柱可以放在什么地方?設計時可以添加那些裝飾圖樣? 讓學生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學生按要求完成作業。
3、教學拓展
鼓勵學生根據這節課所設計的圖騰柱,用品鐵、半立體、立體等形式,制作出有民族特色,個性鮮明的圖騰柱。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認識對稱與均衡的現象,并能說出生活中存在的對稱與均衡
2、用剪紙繪畫等形式表現對稱與均衡的作品
3、說說對稱與均衡現象給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對稱與均衡的含義,并對生活中及美術作品中對稱與均衡的現象作出準確判斷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靈活利用材料表現作品
課前準備:
師準備表現對稱與均衡現象的活動教具(貼圖),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對稱與均衡形式的范畫;生準備制作材料,百寶箱
課堂教學:
一、引導階段:
1、師出示對稱形式的范作,復習對稱知識:左右兩邊的圖形色彩相同就稱為對稱請生說說生活中常見的對稱現象
2、介紹新知:看書中的知識窗,認識多種形式的對稱:中心線對稱中心點對稱
3、賞析書中的對稱范例,再請學生找找對稱的例子
二、發展階段:
1、師出示活動貼圖,在中心線或點的一邊擺放一個造型,請生選擇合適的造型放在另一邊,形成對稱形式
2、師將其中一邊另換一造型,引導學生認識均衡
3、賞析書中或師收集的.均衡形式圖例,師再以紋樣骨格的方法演示對稱與均衡
4、生說說生活中的均衡現象
5、小結對稱與均衡的特點:給人整齊平穩的感覺
三、學生創作:
1、用剪紙拼貼繪畫等方式,小組合作或獨立完成一幅對稱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2、教師輔導:強調對稱是兩邊或四周一樣,而均衡是視覺上感受平衡,造型和色彩不必相同
3、展示作品,師生評價
四、拓展:
回家用立體材料進行對稱或均衡的創作
【教師節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1
小學美術教案01-12
小學美術的教案02-24
小學美術教案12-30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14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01-02
小學美術教案【精】01-02
【熱門】小學美術教案01-02
小學美術教案【熱】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