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案1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歷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歷史教案1
一、富民(理財措施)
(一)原因
1、宋神宗繼位時,社會_____并未緩和,迫切要求改變___________的局面
2、王安石的變法設想
他認為國家貧困的癥疾在于__________,這是由于官僚__________,政府__________。他的解決辦法是__________。
(二)開始:_______年,核心:富國強兵
(三)措施
1、______法。
(1)原因:為了供應皇族和中央的消費物資,在各地設置了發運使,總管購買物資,運往首都。但發運使的工作不得力,大商人乘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內容: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響: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輕了納稅戶的負擔,________________有所增加。
2、______法。
(1)內容:政府設立_________,出錢收購____________,市場短缺時再______。
(2)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______,有利于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____________也有增加。
3、青苗法。
(1)內容:每年青黃不接時,政府______或_________給農民,收獲以后償還,加收 20%的利息。
(2)作用:既能使農民免受____________,又能增加政府的______。
4、募役(免役)法。
(1)內容:政府向應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戶,收取______,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錢。
(2)作用:減輕了農民的______負擔,保證了__________,也增加了____________。
4、農田水利法。
政府鼓勵__________,開墾荒地,促進了____________的發展。
5、方田均稅法。
政府重新____________,按照每戶__________________收取賦稅,官僚、地主不得例外。增加了封建國家的____________。
二、強兵(軍事措施):
1、______法。
把禁軍固定在一定轄區,將禁軍進行___________,由固定的______加以訓練。加強了軍隊______和________,充實了邊防力量。
2、______法。
政府把農村住戶組織起來,十家編為______。保丁在農閑時______,平時種田,維持__________,戰時編入軍隊作戰。既可以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遼和西夏的進攻,同時減少了__________。
3、保馬法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內容:廢掉______,推行民戶代養官馬的辦法,同時規定了許多優惠政策。
(3)作用:節約了______,降低了____________。
4、軍器監
(1)原因
軍器生產和管理______,嚴重影響了____________
(2)內容
(3)作用
武器生產量______,______也有所改善
三、育才(教育措施)
1、科舉改革
內容
2、改革學校制度
改革______,重新編篡______,內容為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使學校變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四、短暫的變法(變法成效)
結合變法的具體措施分析,并通過具體史實說明變法的成效。
3.失敗原因
關于變法失敗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問題,教師只要依據教材講述的內容分析即可。①違背了_________________。②變法觸犯了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改革充滿了阻力;③用人不當,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④變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變法后期的__________,使保守派重新得勢。
根本原因:沒有改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度,反而從根本上認可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剝削制度.
高中歷史教案2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難點: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教學用具;相關圖片和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學生回憶“19世紀60年代的清政府面臨什樣的局面?面對這樣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現了怎樣的變化?”由此導入新課。
二、洋務派與頑固派
讓學生閱讀“洋務派與頑固派”一目,回答:面對如何解決內憂外患的問題,清政府內部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誰?他們的主張是什么?統治者慈禧在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樣的態度,為什么會采取這種態度?
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主張,討論他們主張的異同,并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比較兩者哪一個較進步。并思考為什么會在19世紀60年代興起洋務運動,即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前提條件。
三、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組織學生分組學習討論“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一目,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并記錄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由學生概括“洋務”和“洋務運動”的概念,教師進行總結。
各組展示本組所做的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集各組所長,總結出的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
各組提出本組的問題,教師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或由學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分析“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含義,強調“長技”主要指西方的先進技術,“自強”體現強兵、創辦軍事工業。對比“師夷長技以制夷”與“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異同,并分析出現這種不同的原因,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清政府對待列強侵略的態度由堅決抵抗轉變為妥協求和,認清清政府逐漸被洋人控制的時代特征。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洋務派以創辦近代軍事工業為洋務運動的開始?
出示“江南制造總局”和“開平煤礦”兩幅歷史照片,讓學生分析兩張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觀的特點的不同之處,由此深入分析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在其活動中的體現。簡單介紹洋務運動的基礎理論—“中體西用”論。
由學生回答:洋務派興辦近代民用工業的根本目的。并向學生介紹,此時李鴻章等人已經認識到:西方列強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生產商品,并以高價出售給中國。因此,洋務派此時興辦近代民用工業也有抵制外國商品傾銷的意圖。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洋務派創建近代工業過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難、存在哪些問題?并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在興辦近代工業和建立近代海軍時,是地方的'幾名大員干吏各自為政并無領導核心。通過讓學生分析興建近代海軍的目的,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抵御列強入侵也是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洋務運動的破產
在分析列強對待洋務運動的態度時,教師要強調列強一方面希望中國創辦近代工業,這樣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國的傾銷(中國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時間很難在中國打開市場),另一方面,他們不希望中國富強,因而,只向中國提供已經落后的技術和淘汰的產品。其他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正確評價洋務運動,學生可以根據對前面兩目的分析得出。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等,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洋務運動失敗原因、評價洋務運動,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二節洋務運動
一、洋務派與頑固派
二、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2、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19世紀70年代—90年代)
3、洋務派創建的海軍(北洋、南洋、福建水師)
4、新式學堂的出現
三、洋務運動的破產及其影響
高中歷史教案3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觀點。分析宋明時期儒學的新發展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2)培養學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學術觀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結合宋明理學代表人物的經歷和淺顯的文字材料,幫助學生弄清理學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宋明理學相關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程朱理學基本內容。
2、教學難點
理解理學和心學的思想內涵;正確評價程朱理學和王陽明心學的歷史地位。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回顧歸納從春秋戰國到北宋之前儒學的發展過程。
形成——發展為大宗——“焚書坑儒”——復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在宋代儒學復興運動中誕生的理學,將儒家的忠孝節義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嚴密體系,也稱新儒學。理學的出現與走向成熟,體現了儒學的新發展。在本課學習中,要求同學們思考的問題有:宋明理學產生的時代背景是什么?它的發展過程怎樣?宋明理學與傳統儒學相比,出現了哪些變化?你怎樣看待這種變化?由此導入。
2、新知介紹
一、三教合一(提問式一帶而過)
1、魏晉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傳播,出現儒、佛、道三教相互吸納滲透局面。
2、隋唐時期三教合一,儒學正統地位受到嚴重挑戰
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又稱“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發展,開始挑戰儒學的正統地位。
3、儒學復興運動的掀起
(1)先聲——韓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們
二、程朱理學
1、理學的.概念
北宋時期,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的義理。他們建立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稱之為“理學”。
2、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
程顥、程頤、朱熹。
3、程朱理學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學(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只有一個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這是理學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
②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系起來。認為“理”不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也是人類社會的最高法則。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體現,是不可改變的。認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的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張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謂“格物致知”原出于《禮記·大學》,《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為前提。所謂“格物”就是指“即物窮理”。“格”字有二義,一是“來”的意思,格物也就是“達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窮至”、“極至”的意思,所謂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窮理。對于“物”,可訓為“事”或“理”。程、朱主張就世間萬事萬物而體認天理。格物窮理,是教人從待人接物的具體事情中去體認道學家所講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礎,致知則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窮盡兩重意義,這和“格”字的意義相近。致知是指通過格物達到對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學——朱熹理學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與三綱五常的緊密聯系,提出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范的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倫、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
4、程朱理學的在當時產生的影響
(1)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備受推崇。
明初成為居于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
(2)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
(3)用綱常禮教更加束縛了人的思想。
(4)傳播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學”學派。
三、陸王心學:
1、代表人物:陸九淵(南宋)王陽明(明朝)
2、陸九淵的“心學”主張
(1)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
(2)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內心就得天理。
3、王陽明的“心學”主張
(1)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
課后小結
孔子貴仁,孟子貴義,儒家重倫理,講信修睦,通儀禮。程朱理學直承孔孟而又繼續發展,使之從傳統啟蒙思想上升為中國傳統哲學。這種傳統的中國哲學,是中國人對宇宙現象與人的生存原則的一種領悟和把握,并把這種領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貫徹于實際踐行之中。孔孟儒學乃中華傳統文化的淵源和啟蒙,至程朱理學才使中國哲學形成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哲學體系。程朱理學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里程碑。
復習總結
1.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異同
(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
(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
2.宋明儒學新發展
3.鵝湖之會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鵝湖寺舉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學辯論會,實質上是朱的客觀唯心主義和陸的主觀唯心主義的一場爭論。
朱、陸素來觀點對立,“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彼此不和”,在學說上各執一端,早已形成了各自獨立的思想體系,成為南宋理學上的兩大派系。
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于一”,于是出面邀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六月初,陸氏兄弟應約來到鵝湖寺,雙方就各自的哲學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就是著名的“鵝湖之會”。
4.北宋的程顥、程頤(合稱“二程”)
程顥被習稱為“大程”,河南洛陽人。北宋儒家學者,著名哲學家,北宋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顥青少年時代就學于周敦頤,他的思想發展和其他理學家一樣,受到佛、道學說的一定影響,再加到儒學。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世稱“二程”。因二程兄弟長期講學于洛陽,故世稱其學為“洛學”。
5.佛教的教義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諦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輪回”等等。
“四諦”的第一諦即苦諦—人所經歷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
第二諦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諦—一切苦難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會有行動,就是造業(造孽),就要輪回(轉世)。
第三諦即滅諦—必須消滅一切欲望,才能消滅苦因,斷絕苦果,達到不生不滅的涅盤境界。
第四諦為道諦—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滅一切欲望。
“八正道”即正見解,正思維,正語言,正行為(正業),正生活(正命),正精進(毫不懈怠),正念,正定。
6.道教的教義
7.理學對儒家思想的新發展主要表現在:
“理”是程朱理學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則,也是指人類社會的原則,即人類社會的等級秩序和社會道德規范也是天理在人間的具體表現;這就把儒家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達出來,“天”的主體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理學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變化過程:
“理”,是產生萬物的本源,是離開事物而能獨立存在的一種什么東西,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主宰,是天下萬物永恒普遍原則。它體現在社會是儒家三綱五常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過“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觸天下萬事萬物去體會加深對先天存在的“理”的體驗與最終貫通;個人修養要以天理為準則,要“存天理,滅人欲”。
課堂練習
1、程頤認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則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這段話的實質是
A.維護封建等級秩序
B.宣揚儒家倫理道德
C.強調理為萬物之本
D.倡導建立和諧社會
2、王陽明在鎮壓農民起義時感嘆地說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為此王陽明主張
A.格物致知B.致良知
C.經世致用D.內省自修
作業布置
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配套課后練習題。
高中歷史教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中國古代商業生產發展的概況以及不同時期商業發展的特點;理解坊與市、交子、商幫等重要概念;知道商業與人民生活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出示相關史料,引導小組合作探究中國古代商業的特點,提高思辨能力,以及歸納、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各代商人發展狀況的了解,感受商業發展的輝煌,理解商業活動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古代商業發展和繁榮的重要表現。
【難點】
古代商業發展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呈現《周書》中關于農工商業的描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提問:這句話說明了什么?古代中國什么時候開始有商業活動?商人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商業發展與哪些因素有關?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進入古代商業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先秦商業
過渡:商業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家知道商人什么時候出現的嗎?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后,教師總結:周武王滅商后,商朝的遺民為了維持生計,東奔西跑地做買賣,日子一長,便形成一個固定的職業。周人就稱他們為“商人”,販賣的物品為“商品”,從事交換的行業為“商業”。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
(二)秦漢商業
過渡:秦漢以來,面對商業的發展,統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請同學們看一段材料。
學生閱讀材料后回答,教師總結: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三)隋唐商業
1.商業繁榮的原因
播放敦煌紀錄片關于敦煌莫高窟45窟盛唐時期壁畫《胡商遇盜圖》片段,同時展示開元通寶圖片,學生思考唐代商業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觀察并思考,回答出原因:社會繁榮、農業的發展、手工業的進步、貨幣的流通。教師補充材料,出示京杭大運河的圖片,啟發學生回顧大運河開鑿的意義。學生聯系舊知可回答,大運河的'開通有利于商品流通,促進了隋唐商業的繁榮。
2.商業繁榮的表現
教師出示白居易《賣炭翁》原文,提問“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體現了唐代的商業交易場所是什么?學生可知是市。教師進一步補充,城內仍有坊、市之分,并受時間限制。政府在市內設置官員管理物價、稅收等。同時市中有邸店、柜坊,出現了飛錢。此時邀請同學上臺模擬唐代商人貿易現場,理解邸店、柜坊和飛錢的含義。
師生共同總結:邸店兼營旅店、貨棧和交易場所。柜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飛錢又稱“便換”,是我國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式。
(四)宋元商業
1.宋代商業
教師展示《清明上河圖》圖片,提問這幅作品是哪個朝代的?描繪了哪些繁榮的場景?
學生答出:宋代張擇端的風俗畫,城內既有繁華的商業街區,又有專業交易場所。店鋪林立,早市、夜市晝夜相接,酒樓、茶館、瓦子錯落有致。
教師進一步提問,看出宋代商業繁榮的表現是什么?學生自由閱讀教材第13頁,同時出示交子圖片,學生可知一是城市商業的繁華,以開封和臨安為例。二是商品種類繁多,各種類型的集市出現。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商品化。三是紙幣的發行。金屬貨幣發展到紙幣,出現了交子。
2.元代商業
過渡:元代蒙古人征服了歐亞大陸,版圖,那么元代的商業發展又如何呢?
學生思考后,教師指出,元政治統一后,海陸交通便利,橫跨歐亞的絲綢之路再度繁榮。重新疏浚大運河,南北海運暢通,東南沿海交通發達。
接著出示材料提問:材料一中“此城”指哪個城市?材料二中海外貿易的港口在哪里?
學生解讀得知,材料一中“此城”為元大都;材料二中泉州是元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常有百艘以上海船停泊,被譽為世界第一大港。
(五)明清商業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并找出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表現,簡要概括明清商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城鎮商業呈繁榮景象,棉花、茶葉、甘蔗、燃料等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為商品,農產品商品化得到了發展;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白銀成為主要流通的貨幣;出現了地域性的“商幫”,如徽商和晉商。
接下來教師安排小組交流討論:思考穿越唐宋元等幾個歷史朝代,看到的商業活動會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分別上臺表演。最后教師啟發學生思考: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可從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等多方面回答。學生發散思維后,教師總結:盛世穩定,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商路港口發達,文化繁榮。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課后請大家為當下“一帶一路經濟帶”的發展建言獻策,寫一份調查報告,下節課交流。
高中歷史教案5
教學目標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的經濟狀況;都鐸王朝的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議會中反對派的形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克倫威爾的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和影響;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英國內閣制的形成。
2、通過教師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和經過的講解,以及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總歷程,理解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的原因,理解君主立憲制的含義
3、通過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和過程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先進生產關系取代落后的生產關系的過程,盡管其間存在著曲折和反復,但是,歷史前進的潮流不可逆轉。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如果說人類社會從14、15世紀開始了向近代化邁進,那么17、18世紀的人類社會則是向其深度和廣度方面發展,其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當時世界歷發生的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它不僅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時,它有力地推動了歐美一些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也推動了歐洲一些封建國家的改革,推動了西方殖民擴張的進行,這一切在客觀上為早期資本主義在世界的發展均創造了條件。由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辟了一個新時代——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
教法建議
1、讓學生閱讀前言,歸納17-18世紀的世界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用圖示(教學過程中的圖1)的方法簡要介紹本單元的階段特征、知識結構,以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所處的地位。
2、如果時間允許,還可用“樹狀”結構簡介歷英國的建立及封建王朝的更替情況。
3、在教師講述的同時,啟發學生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經濟、政治、宗教的變化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歸納、概括出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革命的.基本內涵。
4、“為什么英國革命作為資產階級革命,打著“宗教”旗號?”“為什么革命過程呈現出極其復雜、呈現了多次反復?”“為什么革命的結果,建立以新貴族為主的資產階級專政?”利用上述問題的分組討論,引導學生找出這個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具有的特征。
5、利用課件或圖示的方式圍繞“資產階級革命”的內涵,分階段講清革命的基本進程。并引導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價克倫威爾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重點分析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中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進入17世紀以后,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與封建制度之間的矛盾明顯尖銳起來,成為當時英國社會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在資本主義工商業與農業發展到相當水平之時,沖破這些封建性限制便成為當務之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便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隨著《權利法案》的頒布,“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在英國才開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巨大發展和改造”,即為日后的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前提保證。另外,在它的影響下,歐美的一些國家或通過革命,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或通過改革,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因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啟了世界歷史的一個新的時代——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
難點分析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宗教問題。這是因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隨著英國清教運動的不斷發展,其抨擊英國王權和國教會的專制統治的力度也不斷加大,最終向英國的王權和國教會的專制統治發起了進攻。
教學設計示例
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重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影響
難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宗教問題
教學手段:多媒體電腦教學輔助課件
教學過程
1、結合教材目錄介紹第二章的階段特征、知識結構。
階段特征:屬于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具有資產階級革命的基本特征,但制度不完善;此階段封建勢力大于資本主義勢力。
2、結合英國王朝世系表介紹英國歷史的沿革及革命前的背景(重點介紹:七國時代——建立統一的奴隸制國家,比中國晚3000年。安茹王朝——13C議會制建立、議會的傳統。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及遺留的問題、專制、重商主義、資本主義萌芽及發展。伊麗莎白女王王位繼承。斯圖亞特王朝——建立、專制統治、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社會矛盾的激化)。啟發學生歸納、概括革命的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結果,資產階級革命就是在反封建的基礎上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道路。
3、革命過程:采取板書、地圖或課件示意的方法,由老師形象、重點講述,對一些重點問題提問,引導學生分析。如:導火線——革命的標志?——內戰——共和國的政權性質?克倫威爾措施、評價?——復辟及原因、兩黨制形成——“光榮革命”、二王制、革命結束的標志?——《權利法案》(內容、實質: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君主立憲?
4、歷史意義: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重點理解: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君主制;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發展資本主義);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教學設計思想
1、學習世界歷史,尤其是一個重要階段的開始,需要從這個階段的大背景(即階段特征、知識線索)入手,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在時空上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同時對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
2、為使學生形象地感知歷史,適量地借助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并采取圖示的方法。
3、本節主要采取教師啟發下的學生討論、歸納法。
高中歷史教案6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對歷史現象一般都能形成比較感性的認識,但由于初中階段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歷史知識基礎普遍非常薄弱,還不太適應高中歷史的模塊式教學,歷史思維能力也很稚嫩,有待于培養提高。對于古羅馬政治,由于學生在初中學習中接觸過一些,因此對古羅馬國家的形成、帝國的擴張有粗淺的印象,但古羅馬法律知識,初中教學中從未涉及,學生知識儲備為零。
教學方式:
講述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
利用圖片、文字、音視頻等信息技術手段
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了解《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等基本知識;理解并掌握羅馬法的核心內容、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提高閱讀各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歸納表達觀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個別案例的思考,合作討論,培養學生掌握從政治、經濟背景中分析歷史發展趨勢的方法;通過閱讀分析材料,使學生學會古今知識聯系思考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羅馬法起源與發展的過程,認識到羅馬法的'演變是古羅馬歷史變遷的反映,羅馬法對世界文明進程影響巨大;認識到進行法制建設的艱難性;理解不斷發展的法理觀念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價值,值得珍惜和弘揚。
教學重點:羅馬法影響深遠,澤被后世,如何理解其影響。
教學難點:羅馬法從產生到最終體系完成跨越千年,其中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清晰地整理出脈絡,并使學生對每一階段羅馬法的發展原因有所了解。
4、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課件:古羅馬司法女神塑像】
同學們好,如果說古希臘以民主著稱于世,古代羅馬就以法律聞名于世,我們先觀看一尊古羅馬司法女神塑像,觀察她手中拿的物品,分別象征著什么?寶劍、天平和蒙眼的裝束,分別象征著正義、公平、權威和不帶主觀色彩的理性。這是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所決定的,但法律發展之路絕非易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在西方世界影響最大的古代羅馬法的發展的道路。
講授新課:
一、什么是羅馬法?
【課件:羅馬法的釋義】
引導學生閱讀定義,初步建立對羅馬法概念的印象。
二、羅馬法的發展歷程
引導學生思考:羅馬法發展歷程跨越千年,之間呈現出了明顯的階段性,請結合教材,劃分羅馬法發展的幾個階段。
【課件:案例一】
展示“羅慕洛將軍的遺囑與遺產糾紛案件”,請學生分析法官判案的依據,由此
總結并加深習慣法的特點的認識。
比較習慣法與《十二銅表法》,找出其區別。
【視頻:古羅馬領土的擴張】觀看古羅馬領土擴張視頻,并結合課本歸納,領土擴張帶來了哪些新問題?羅馬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都有哪些原因?(設計意圖:用形象直觀、高度概括的視頻材料呈現羅馬的擴張,增強學生對其擴張的深入認知,了解其速度、規模、范圍、相應時間,并深入思考其原因與影響)
【課件:古羅馬領土擴張帶來的問題和影響】客觀上形勢所迫,公民法內容不足以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主觀上統治者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他們頒布的法令也成為羅馬法的組成部分,此時法學家也不斷提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先進思想。
【視頻:《埃及女王入羅馬》】
觀看視頻短片《埃及女王入羅馬》,引發學生興趣,并進一步思考,隨著羅馬疆域的不斷擴大,大量非羅馬公民成為羅馬國家境內的被統治階層,他們不能得到羅馬公民的身份,這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是否有利?(設計意圖:增強對歷史現象的直觀感受,增強歷史現場感,并進一步思考其出現原因與帶來的新矛盾)
【課件:西塞羅《論法律》片段】閱讀材料,指導學生去辨析理解法學家西塞羅提出的自然法原則其內涵。
引導學生總結萬民法形成的原因。
講述6世紀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高中歷史教案7
一、說教學目標(本節課共有三個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新文化運動產生的歷史背景。
2、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時間、及發展概況。
3、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4、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第二、德育目標
1、新文化運動中,先進的中國人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主張民主和科學。反映了他們為振興中華,向西方學習的新探索。
2、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李大釗、魯迅想西方學習,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第三、能力目標
高二歷史新文化運動說課稿1、通過對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前后時期的變化,正確認識其性質和影響,使學生正確認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系,提高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運用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陳獨秀等重要歷史人物,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二、說教材分析
全節共三大史實: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及其影響。本節貫穿一個主題:新文化運動。本節重點是突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概況。難點是如何挖掘出新文化運動背后深刻而有價值的東西。因此:
三、說怎樣突破難點、重點
根據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和發展概況。
2、教學難點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及其影響。
3、教學方法:我采用講述法、比較法、分析評價法、分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用多媒體教學做到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
4、突破重點:
(1)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只有通過其內容的教學,才能深刻理解其實質,才能使學生認識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當時的斗爭精神和貢獻。這一部分內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把握本節內容的關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2)新文化運動的新發展是重點。它與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構成新文化運動前、后期一個整體。后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不斷加深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認識,繼而突破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這個重點。
5、突破難點: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是難點。新文化運動興起有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背景,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對辛亥革命前后思想文化領域的變化難以理解。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共同分析——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盡管成立了中華民國,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并沒有改變,仍然處在封建軍閥統治下,在思想領域中,對封建思想的批判,在辛亥革命前就不徹底,辛亥革命后北洋軍閥繼續用封建思想禁錮人們的頭腦,思想上是黑暗時期。在經濟上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袁世凱上臺后,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所不能容忍,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是歷史的必然。(2)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是難點。引導學生互相討論,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共同分析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的認識。新文化運動中的知識分子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的偏向,讓學生分析對東西文化的正確認識是什么。.在對新文化運動進行評價時,找準切入點,幫助學生既看到新文化運動巨大的歷史功績,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教師應強調它的積極性是主要的,占主導地位。在此處可幫組學生整理近代中國思想界向西方學習的歷程,采用聯系講解法,引導學生回顧近代中國思想界向西方學習的`歷程。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地位和作用。
四、說學生情況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基礎差,給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人教版的歷史教材敘述簡明、史實可靠、解釋準確、知識性強,具有科學性、知識性和針對性。
五、說活動與探究
這節課要抓住“向西方學習”這一主題,突出強調“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教學中要強調歷史與現實結合,例如:在評價“孔家店”這個口號時,要提倡用新文明方式看待祖國的傳統文化,從而發現學生的亮點,充分運用“師—生—師”互動模式,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
1、新課的導入:介紹近代前期先進的仁人志士學習西方的情況及辛亥革命后思想文化領域出現的向西方學習的潮流,即新文化運動,然后對新文化運動做一個總括性的介紹。
2、在講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長期物質、思想準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維新派同封建頑固派的論戰”、“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思考辛亥革命后,為什么會出現袁世凱復辟帝制?從中認識新文化運動的必要性。
3、在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時,出示有關人物的投影片,幫助學生整理相關知識,對于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講述法。
4、在講本節的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時,沿著兩條線展開,一條是思想戰線,一條是文學戰線。兩條戰線交織進行。對于運動的主要內容,在于引導學生理解和認識其和意義,使之充實化、具體形象化,即與教材內容和補充資料對照,聯系起來分析、認識。對于運動前后期內容的變化,教師應適當強調。分析它的影響,明確積極方面占主導地位。
六、說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一)說設計思路
本節充分運用“師—生—師”的互動模式,進行歷史課開放式課堂教學,其主要目標是:探索歷史學科的規律、特點,按照國家關于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總要求,探索在高科技飛速發展形勢下的歷史教育、教學發展的途徑和方法,努力培養新時代人才的人文綜合素質。
(二)說現代教學手段
為了學生便于掌握、記憶,通過課件出示圖表,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指導思想、代表人物、活動陣地和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新發展及其影響。使紛繁復雜的知識點一目了然。
七、說上課心德
通過上課、說課活動的心得是要上好一堂適應教改的優質課。教師不但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能力、文化素養,還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同時要依靠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制作多謀體歷史課件。如果不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將會不適應現代教學。另外,對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普通話不是很標準。
通過上課、說課活動使我清醒認識到: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會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果,以適應時代、教改的需要;同時,也讓我深刻的認識到歷史教學只有為現實服務才具有生命力。
高中歷史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利用南北朝并立形式圖明確東晉與南朝空間位置以及朝代的更替,理解統一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趨勢。
2.通過多渠道收集與江南開發相關的文獻圖片等史料,小組討論總結江南經濟開發的表現,形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意識,提高史料歸納總結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感受中國古代區域開發的新成就,認識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積極為家鄉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意識,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江南開發的表現。
【難點】
江南開發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朗誦“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并提出問題: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學生回答:東晉詩人陶淵明。
教師追問:詩人所生活的東晉是怎樣的?他追求的生活可能出現在什么地區?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東晉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西晉滅亡后,中國陷入到分裂時期等相關內容。提問:當時在南方建立了什么政權?
學生回答:西晉滅亡后,317年,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
教師在多媒體播放紀錄片《嚴重低估的王朝——東晉》,提問:視頻中反映了東晉怎樣的特殊現象?
學生分析回答:在三國、西晉以后,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開始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士族”。他們在西晉滅亡后,逃到南方,這些北方高門士族先后執掌東晉朝政,成為東晉政權的主要支柱。
教師補充:門閥士族在內遷南方之后,輪流把持朝政,當時最有勢力的王氏家族當政期間,被稱為“王與馬,共天下”。
(二)南朝
教師在多媒體展示《南北朝并立形式圖》,提問:南朝是怎樣建立的?具體先后經歷了哪些朝代?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東晉的士族爭權奪利,勢力逐漸衰弱。420年,出身低級士族的武將劉裕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史稱劉宋政權。此后170年間,南方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4個王朝,合稱“南朝”。
教師總結:這4個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吳和東晉,又統稱為“六朝”。
(三)江南的開發
教師安排學生閱讀史料和圖片,進行小組討論:江南地區為什么能夠得到開發?
小組代表回答:從西晉末年起,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和民族壓迫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南方戰亂少,社會穩定,自然條件優越,加上統治者重視生產,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經濟開發。
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宋書》中的史料,提問: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有哪些?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手工業方面,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都有明顯進步。商業以長江沿岸最為活躍,番禺則是主要的外貿港口。
教師補充:在江南開發的過程中,許多山區的少數民族也逐步與漢族相交融。
(四)南北朝對峙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南北朝發展動畫視頻,提問: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勢力范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回答:東晉、南朝之交,一度將勢力范圍擴展到黃河南岸附近,但隨后在軍事上漸處下風,又退回到淮河一線。到陳朝,只能保有長江以南,上游又丟掉了四川和荊襄。
教師補充:到后期,在南北對峙中南朝處于明顯劣勢,覆亡大局已定。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結合板書,帶領學生系統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
2.作業:課下搜集資料,了解魏晉時期有哪些的門閥士族。
高中歷史教案9
一、教材地位: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系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
《洋務運動》是本章的第二節。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抵御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德育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發展過程的了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3、能力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主要內容和失敗原因。
難點:全面、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
四、教具:學生學習提綱,自制課件。
五、教學方法:
主要采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多邊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六、教學過程:
1、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么不同?②歸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③洋務運動為什么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
①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
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
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總理衙門的推動。
②師生共同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a、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度不一樣;
d、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
(3)補充說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并請學生簡要回答:
(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后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5、客觀評價:洋務運動最終是破產了,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客觀地、辯征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這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
六、板書設計:(略)
七、練習鞏固:
i、小結:目的——主要內容——結果。
ii、布置作業:P39問。
答題第二題、P40閱讀與思考。
高中歷史教案10
基礎知識目標:
漢武帝實現大一統的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措施。理解其內容、作用、影響。
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歷史人物評價能力,初步掌握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進行維護國家統一觀念的教育。通過漢武帝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相互關系的教學,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
尊儒術興太學、開發邊疆。
教學難點:
“大一統”的含義、“推恩令的內容和作用
一、導入新課:
放電視劇《大漢天子》的主題曲,創設歷史情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并引發思考,問:
1、講的是漢朝哪個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關于漢武帝的哪些故事?
歷的漢武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今天穿越時空,置身西漢,走近大漢天子——漢武帝。
二、教授新課:
歌中唱到“守業更比創業難”,西漢自高祖劉邦建立以來,歷經惠、文、景帝幾代人努力,到武帝時,他不但守住這份業,而且還發揚光大,今天把中國人稱為“漢人”,把我們的`語言叫“漢語”,就是因為漢朝的強盛對后世影響深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漢武帝是如何守住這份業的?
(展示)漢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
用5分鐘的時間,學生閱讀課文,自主學習。分為3組,分別找政治、思想、經濟面臨的問題?有什么措施?起什么作用?各組學生相互提問、解答。
政治:王國問題→頒布“推恩令”→內容→作用:政治上一統于皇帝,加強中央集權。
(問)與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軟”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
(過渡)但是,削弱王國實力的做法,在當時招來了諸子百家的責難,他們由于立場不同,議論紛紛,甚至朝廷,謾皇帝,面對這種局面,漢武帝怎么處理?
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廢除諸子百家的學說,惟獨推崇儒家學說。)興辦太學,推行儒家教育。看圖觀察太學的基本情況。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經濟:措施:(統一鑄幣、鹽鐵官營)→原因→作用:經濟上一統于皇帝。
(展示)感受探究,討論“五銖錢”為什么是天圓地方的形狀?
這樣子就從政治、思想、經濟等各方面將權力一統于大漢天子手中,這就是大一統。董仲舒宣稱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兒子,是人間的主宰。“天子”一詞由此而來。
(過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為后,感到他確實是有勇有謀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文治上的大一統為武功提供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國力強盛后打敗了匈奴,開始了開疆拓土的征戰,請認真觀察比較一下:秦、漢的疆域對比;漢朝管轄范圍大大擴張,奠定了祖國地大物博的基礎。
回顧總結:復習本課線索、內容。
高中歷史教案11
教材分析:
1、教學基本思路
A、教師用幻燈和投影展示畫面,通過提示畫面細節和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對藝術作品產生興趣并主動進行思考,使單純的學習和欣賞帶有研究性質。學生在看畫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多種奇異有趣的設想,這正是他們運用不同方式和多向思維進行觀察的結果,老師對于這些奇思妙想應持鼓勵的態度。對于畫面所表現的歷史故事的介紹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應該是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B、教學材料分析
教材內容:
展示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繪畫作品;
2.指出畫面內容及形式特點;
3.不同歷史題材畫作所隱含的歷史文化特點。
教材所選用的歷史繪畫有中國漢代畫像石、唐宋明清的卷軸畫、現代油畫(并附有照片作為比較),西方中世紀時期的掛毯和19世紀的法國繪畫,作品均以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中心。過去的歷史事件已經消逝不見,而繪畫及其他歷史遺物卻成為展現往昔時代的最好視覺圖像,這些圖像有助于我們以一種更為生動直觀的方式去了解、掌握歷史。
在成為歷史證據的同時,繪畫不是直接照搬歷史事件,而是以藝術的方式對歷史進行再現。材料的不同、風格的差異,都會對歷史的再現造成影響。通過不同時期、不同材質的藝術作品的比較,可以使學生更準確地把握其中的差別。
可以針對作品內容提問,引導學生對作品產生興趣。如閻立本《步輦圖》,可以問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只有一個人坐著而其他人都站著呢?為什么是女人來抬步輦?為什么坐著的人比其他人都畫得大一些呢?通過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欣賞繪畫,并注意到畫面背后的歷史。教師在對畫面內容進行講解時,除畫面本身的故事情節和形式手法之外,還可以從政治、文化、性別等多種角度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面對有限的視覺信息時,能盡可能開闊地擴展自己的想像,并獲得更多的知識。
2、教學目標
通過對美術作品所描繪的歷史事件的解讀,獲得更多美的體驗;能夠從作品細節中推斷其所再現的歷史故事與典故,了解美術再現歷史的方式和特點;進一步思考藝術家如何表現歷史,從而達到對藝術品更深入的理解。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引導學生從歷史知識和藝術兩個角度分析、理解作品。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在學習中了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驗,發展美術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5、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分析《開國大典。在社會學鑒賞方面,有條件的話教師可以到互聯網上找來艾中信的一篇回憶文章。比較式鑒賞側重于畫面上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辨認畫面上的人物。
關于故宮的資料,可以參考教材上的說明或查找相關資料來完成。比較幾件以大衛為題材的雕塑教師也可以找來《圣經·撒母耳記上》中大衛擊敗歌利亞的故事,加深學生對各種藝術處理的理解。
以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為表現對象的藝術作品,其中又以繪畫居多。提高學生從不同時代、不同材質的藝術作品中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高中歷史教案12
【課標要求】
⑴講述發明珍妮機的故事,了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
⑵知道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
⑶簡述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工業革命首先開始的國家和時間;記住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進蒸汽機,富爾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和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理解工業革命的概念和英國首先發生了業革命的原因以及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和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機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門間相互促進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比較、判斷、聯系、推理分析歷史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工業革命中的一系列發明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
通過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國家的科學家在發明創造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史實,讓學生樹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開放性觀點;
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重點難點】
一、重點:英國最早進行丁業革命的原因;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及工業革命的影響。
二、難點:工業革命中各環節的相互促進和工業革命的影響。
【授課類型】 新課。
【教學準備】
教師研讀課標、教材,撰寫教案,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講述為主,輔以討論法、列表法、圖示法、問題探究法。
【教具媒體】 計算機和多媒體課件、圖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設問引導)同學們,你們乘坐過火車和輪船嗎?你們知道它們發明于什么時候?誰為它們的發明做出了重要貢獻?(學生回答后教師過渡)這兩種重要交通工具誕生于第工業革命時期。那么,第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其間有哪些重要發明創造?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本節課我們一起探討。(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學習新課:
(教師過渡)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生產從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生產的重要階段。那么,工業革命是怎樣興起的呢?我們先探究第一個問題。(板書第一標題)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圍繞下列問題自主學習)
1.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業革命何時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
3.工業革命最先發生于哪個部門?
(學生學習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形成如下要點)
1.興起原因: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國內外市場市場需要。
2.時間國家:18世紀60年代,英國。
3.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二、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
1.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珍妮紡紗機)
(指導學生看書,了解一系列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情況,并理解紡紗與織布是如何相互促進的)
2.改良蒸汽機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師強調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機;改良蒸汽機是動力之源;改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技術革命)
3.火車和輪船的發明
(指導學生看書,舉出火車、輪船的發明者和第一輛火車(汽船)的名稱,認識火車、輪船的發明重大意義)
美國人,富爾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
英國,史蒂芬孫,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
三、工業革命的完成
(引導學生知道工業革命完成的時間,理解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師指導學生主要從三方面總結認識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直接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
2.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3.工業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拓展思考:
(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板書設計】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1.興起原因: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國內外市場需要。
2.時間國家:18世紀60年代,英國。
3.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二、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
1.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
珍妮紡紗機
2.改良蒸汽機的成功研制(瓦特)
3.輪船和火車的發明
美國人,富爾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
英國,史蒂芬孫,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
三、工業革命的完成(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直接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
2.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3.工業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高中歷史教案13
【教學目辬】
一、知識目辬:
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耕作方式的三個時期、原始社會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時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經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發展、特點、屯田制、均田制、封建社會時期的國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并、水利工程修建及翻車、筒車的發明;小農經濟的特點及對社會的影響、精耕細作技術的表現。
二、能力目辬:
理解生產力的發展是農業耕作方式形成及土地制度演變的根本原因;運用歷史理論分析中國古代土地制度演變的原因和中國農業經濟的特點。
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歸納總結、設問探究、演示農業發展過程;明確中國古代農業長期處于世界前列,是中華文明的經濟保障;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是歷史的創造者,但是在階級社會,農民受到沉重的剝削和壓迫,生活困苦;了解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是歷史評價的根本辬準,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農業生產的發展
難點: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教學過程】
【講授新課】
一.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閱讀教材第一部分,思考:
①中國古代農業是怎樣完成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演變的?
②推動整個發展過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中國原始農業
(1)起源: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農業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距今七八千年時,中國原始農業已相當發達。
(2)耕作方式: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種。一種非常落后而久遠的耕作方式
刀耕:用石斧、石錛除草
火種:焚燒雜草,形成木灰肥,再進行播種
人們發現被火燒過的地方,莊稼長勢好,于是砍去樹木,鏟除雜草,曬干后放火焚燒,灰燼成了天然的肥料,即可播種
(3)人們生活:為了尋找肥沃的土地,人們不得不經常遷徙。耕種一兩年后,隨著肥料耗盡,地力明顯下降,只能把它撂荒,另尋新的耕地,人們不得不經常遷徙,生活十分艱苦;這種方式也嚴重破壞環境
2、商周時期的農業
(1)農業工具:出現了青銅農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鋤、石犁,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那時候的農具,都比較粗笨簡單。
最早的松土和挖土的耕作農具:
耒:是削尖的木棒,后發展為雙尖的木叉。
耜:形狀像現在的鏟和鍬。有木耜、骨耜和石耜
(2)耕作技術提高:已經懂得開溝排水,除草培土,用雜草漚制肥料,治蟲滅害。
這樣,土地可以連續耕種,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農作物種類:西周時期,農作物種類更加豐富,有粟、稻、黍、稷、麥、桑、麻等,后世的主要農作物多已具備。(五谷豐登)
(4)人們生活: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從頻繁遷徙開始走向定居。中國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
(二)農業生產的根本原因
中國古代農業耕作方式的發展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突出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施肥、灌溉技術的掌握和提高等。
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是我們評價歷史現象的根本辬準。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耕作工具的進步:鐵犁牛耕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開始使用鐵農具與牛耕并逐漸推廣
西漢時:耦犁(西漢趙過)與犁壁,東漢時已推廣到珠江流域
隋唐時:江東出現曲轅犁,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術的進步:
春秋時期:壟作法
西漢時:代田法
西漢趙過推行的一種適應北方旱作地區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塊上的田壟隔年代換﹐所以稱作代田法。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的耕耙耱技術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術.
3.耕作制度的發展:
兩漢:以一年一熟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穩定的一年兩熟制(稻麥輪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與灌溉工具的應用
(1)水利工程:
戰國的都江堰
漢朝的漕渠白渠龍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時的翻車
唐朝時的筒車
宋朝出現的高轉筒車
明清時的風力水車
試從農具進步的角度來說明生產力的進步。
1、從材質方面看,從最初的
石、骨、木、蚌器等到后來的青銅、鐵等金屬農具;
2、從制造工藝方面看,從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煉、鑄造;
3、從牽引動力方面看,從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牽引。
4、犁耕、播種、灌溉技術的進步
生產工具的進步反映了精耕細作農業技術的提高,反映了我國人民適應改造自然的勇氣和智慧。
三、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設問:我國農業耕作方式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1.耕作方式的發展進步
商周時期:大規模簡單協作
春秋時期: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農耕(主要耕作方式)
2.形成的條件:
①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3.特點:
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具有分散性
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少有交換,具有封閉性
③注重精耕細作,相對簡單的生產工具、長期不變的生產技術和容易滿足的社會心理狀態,具有落后性
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是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
4.發展的條件:
①鐵犁牛耕的普及,生產技術的提高,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發展。
②小農經濟之下,農民不同程度地擁有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擁有一定的生產自主權,能支配一部分勞動產品,具有生產積極性。
③小農經濟規模小,促使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促進精耕細作的農業的發展。
④封建政府為保證財源,明智的統治者大都采取重農政策。
5.影響小農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農經濟規模小、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抗御天災人禍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農經濟規模小和條件簡陋,加之封建剝削的沉重,農業始終維持著簡單再生產,頑固地保持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
③封建政府統治的腐朽、剝削的沉重及社會的動蕩。歷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隨著統治的腐朽,每遇災荒疾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于破產,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醞釀、爆發。隨著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農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訓,調整政策,小農經濟又開始了一個新的輪回。
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經濟中占主導地位。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5.小農經濟的弊端有哪些?
①自耕農經濟脆弱,抵御天災人禍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給自足為生產目的,生產規模很難擴大。
②隨著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③土地的過度開墾,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
【教學探究】:
A、古代中國農業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主要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2.主要組織方式——男耕女織(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
3.主要生產特點——精耕細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點——封建土地私有制。
B、中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刀耕火種----“石器鋤耕”時代----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C、對小農經濟的評價:
(1)積極性:
①小農經濟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是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的主要動力;②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關系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封建政權的安危;
(2)局限性:
①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
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②農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剝削,最終階級矛盾尖銳,導致農民起義爆發。
【高中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教案06-09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02-14
高中歷史教案14篇01-04
高中歷史教案精選15篇11-19
高中歷史教案15篇12-01
高中歷史教案(精選16篇)11-30
高中歷史教案(15篇)11-06
高中歷史教案(精選14篇)06-11
高中歷史教案模板范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