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中考地理教案

時間:2023-02-28 10:20:21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考地理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考地理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地理教案

中考地理教案1

  2中國的自然資源

  1、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資源豐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資源分布: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卻是南少北多)。

  ①解決這種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②解決水資源的時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興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庫等)。③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資源:我國土地資源現狀: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東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屬:湖南婁底冷水江錫礦山-----銻礦,衡陽常寧水口山-----鉛鋅礦。

  5、舟山漁場為我國第一大漁場。長蘆鹽場為我國的鹽場。

中考地理教案2

  教法指導:

  1、讓學生發現問題、師生探究解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2、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報紙、圖書、網絡等查找資料,培養比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過學生播報天氣預報,讓學生體驗做天氣預報員的感受,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利用學生了解的當地素材和電視新聞中的實事,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情景設計:

  開放式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個詞語。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能通過天氣圖和衛星云圖,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粗略地判斷近期可能出現的天氣情況。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氣預報,學會比較不同地區的天氣情況。

  5、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網絡、報紙、圖書等學會調查和分析資料,在欣賞、快樂的氛圍中對所學知識滲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的學習,更加關注各種地理現象以及各類經濟活動,使學生逐步樹立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學會閱讀衛星云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教學難點

  綜合分析天氣形式圖和天氣預報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同學們,這個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為帶什么服裝犯了愁,哪個同學能幫幫我,給我參謀一下?(生答略)。你去過海南嗎?(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帶單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熱帶,氣候四季炎熱。我打算1月1日出發去海南,在去之前,我買好了車票,準備好了必需品,還要關注一下什么?哪個同學能幫幫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還要關注天氣預報。天氣和氣候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探討氣候的變化規律,對人類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與每個人密切有關的天氣和氣候。

  板書:天氣和氣候

  教師:展示課件,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轉多云,偏北風四級,最高氣溫14℃,最低氣溫7℃。請同學們注意這則天氣消息傳達了哪些具體內容?你能說說天氣的概念嗎?

  (板書)天氣的概念:

  根據當天的天氣狀況和已經了解的天氣預報的內容請同學們描述天氣的概念。(同位交流)

  講解:天氣是短時間的陰晴冷熱風雨等的大氣狀況。是指一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可以用陰、晴、冷、熱,風力大、小等來描述。從同學們的回答看,我們不難知道天氣有兩個特點:

  學生總結:時間短、變化快

  嘗試舉例子說明天氣的這兩個特點。同學們紛紛舉例:六月天,孩子面,說變就變------

  (2)討論

  ①誰能說說,天氣的變化與人類有什么密切的關系?

  ②晴天對人有什么好處?什么事情必須要在晴天做?(打麥、曬衣、曬被等。)

  ③下雨能給人類帶來什么好處?下雨又能給人類帶來什么害處或不便?下雨時,人們必須保護什么東西不被雨淋?(露天存放的水泥、糧食、棉花、布、衣服,機器等。)

  ④下雪能給人帶來什么好處?下雪能給人帶來什么害處或不便?暴風雪來臨前,牧民必須做什么?

  ⑤孩子們在雪天喜歡做什么?下雪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不要滑倒、摔傷;不要追跑打鬧,要注意交通安全。)

  ⑥大風能給人類帶來什么好處?大風又能給人類帶來什么害處?

  ⑦大霧、冰雹、雷電能給人類帶來什么害處?

中考地理教案3

  3地理復習主要知識點

  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干季和雨季。

  3、熱帶季風氣候: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4、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溫帶和-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帶季風氣候。

  6、地中海氣候:主要位于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7、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8、溫帶海洋性氣候:位于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9、自然資源: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產的資源。

中考地理教案4

  第二章世界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世界的陸地與海洋:

  (1)海洋和陸地分布:三分陸七分海(陸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線:要求通過課本熟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大洲、大洋之最:(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的洲和跨緯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最小的洲(大洋洲)、的洋(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的大陸(亞歐大陸)、的島嶼(格菱蘭島)、跨經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極洲和北冰洋)

  第二節海陸的變遷

  1、海陸變遷

  (1)地表形態變化:外力作用:風、流水、海浪、生物等的作用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地震、火山噴發

  (2)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

  (3)板塊構造學說:A、全球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B、板塊是運動的;C、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

  (4)世界的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5)解釋印度尼西亞海嘯發生的原因: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第三章世界的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1、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要求能對具體的例子進行判別)

  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特點是:時間短、常變化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特點是:時間長、一般不變化

  2、常用的天氣符號:(預報天氣)

  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布和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日、月、年平均氣溫,氣溫日、年較差,年降水量:(考查計算)

  日平均氣溫=一天中不同時間測得的氣溫值的.和÷次數

  月平均氣溫=一個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氣溫的和÷該月的天數

  年平均氣溫=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氣溫的和÷12

  氣溫的日較差=當日的氣溫一當日的最低氣溫(陸地上日氣溫一般出現在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氣溫的年較差=月平均氣溫的值一月平均氣溫的最低值(北半球陸地上最熱月為7月,最冷月為1月;海洋上比陸地上遲一個月,分別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總和

  2、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要求能繪制和讀圖分析

  3、世界氣溫、降水的分布規律:

  世界氣溫分布規律: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緯度因素】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上氣溫高于海洋上氣溫;冬季相反。

  【海陸因素】在山地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0C

  【地形因素】世界降水分布規律: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緯度因素】

  (2)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降水多。

  (3)中緯度地帶,內陸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陸因素】

  (4)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中考地理教案5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卷共35小題,每題2分,共計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產業活動受自然條件影響最明顯的是

  A.汽車制造業 B.理發業 C.服裝零售業 D.煤炭采掘工業

  2.下列產業活動之間的聯系屬于生產協作的是:

  A.汽車業和造船業 B.貨運公司和大型超市

  C.研發機構和生產廠 D.煉鐵廠和軋鋼廠

  農業是人類利用動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來獲取產品的物質生產活動。結合所學知識回答3-4題。

  3.下列影響生產活動的主要自然條件為水源的是 ( )

  A.古巴大規模種植甘蔗 B.吐魯番盆地生產長絨棉和葡萄

  C.天山地區的冬夏牧場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

  4.下列關于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上海郊區的乳牛廠——技術

  B.阿根廷的牛肉出口到歐洲——交通運輸、冷藏技術

  C.美國一個農場只需少量農業工人——機械

  D.華南的熱帶水果大規模進入北方市場——交通

  項目(作物) 花卉 蔬菜 水稻 甘蔗

  市場價格(元/千克) 5 3 2 1

  生產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運費(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單位面積產量(千克) 20 15 4 10

  下表為四種農作物產銷資料,假如該地區為同一城市郊區,可大規模種植花卉、蔬菜、水稻和甘蔗四種作物,其產品全部提供城市消費,且地價相同。據此回答5~7題:

  5.該地區可能位于我國的 ( )

  ①東北平原 ②珠江三角洲

  ③華北平原 ④黃土高原

  A.① B.② C.③ D.④

  6.根據表格提供信息,如果該地距離城市為1千米,則從經濟效益看,最適宜種植的兩種作物是( )

  ①花卉 ②蔬菜

  ③水稻 ④甘蔗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7.從經濟效益看,距離城市最遠的作物及其最遠距離邊界是 ( )

  ①水稻 ②甘蔗 ③60千米 ④120千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永嘉縣位于溫州市北部,地處括蒼山北部的丘陵山區。依托縣內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資源,其發展了“山上茶果竹、田間瓜菜米、欄內畜和禽、水里特種魚”的生產模式。回答8—9題。

  8.該地區茶樹的種植面積較廣,影響茶樹

  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氣候 D.土壤

  9.讀永嘉縣1978年和2007年農業內部結構

  圖,可知引起當地農業內部結構變化的根本因素是

  A.市場 B.氣候 C.科技 D.勞動

  讀“溫州地區某鞋廠同一種旅游鞋產銷流程示意圖”,回答10~11題:

  10.該鞋廠的優勢區位條件有 ( )

  ①豐富的勞動力 ②豐富的能源

  ③較高的技術 ④低廉的地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旅游鞋質量差是該鞋廠獲利少的主要原因

  B.該鞋廠所需的資金、技術、訂單全部來

  自西方國家某公司

  C.該類鞋廠有向我國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

  D.放棄利用自己商標出口產品是該鞋廠發展的必然趨勢

  12.氣候中風對城市用地選擇和功能布局的影響最為顯著,下列四幅圖中城市功能布局形式最恰當的是

  13.從工業廢棄物對環境影響的角度考慮,右圖圖中表示的

  工業部門,排序正確的是( )

  A.①電鍍廠 ②火電廠 ③釀酒廠 ④化工廠

  B.①電鍍廠 ②化工廠 ③釀造廠 ④火電廠

  C.①化工廠 ②釀酒廠 ③火電廠 ④鋼鐵廠

  D.①化工廠 ②電鍍廠 ③釀酒廠 ④火電廠

  讀工業生產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圖,完成14-15題。

  14.和①、③吻合的工業部門最可能是( )

  A.制糖、鋼鐵

  B.集成電路、煉鋁

  C.服裝、機械

  D.紡織、石油加工

  15.有可能屬于廉價勞動力指向型的工業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圖為“某聚落形態變化示意圖”,對該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

  ① 該聚落發展初期沿運河分布,便于取水和交通

  ② 從 1950 年起,該聚落的布局有向北擴展的趨勢

  ③ 圖中鐵路建成于運河挖成之前

  ④ 1950年,該聚落形態呈條帶狀主要是受長江的影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溫州居民夏季用電量普遍達到高峰,直接給城市環境帶來的影響是( )

  A.加劇熱島效應 B.蒸發加劇,湖面萎縮

  C.城市大氣膨脹上升,降水增多 D.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增強

  右圖是2000年世界瀕危物種數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國家的瀕危哺乳動物、鳥類種數統計圖。讀圖回答18-19題.

  18.圖示反映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環境污染問題

  B.生態破壞問題

  C.自然資源衰竭問題

  D.環境污染演化出來的全球性問題

  19.圖示國家該環境問題產生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偷獵

  B.人類過度采伐、毀林破壞了棲息地

  C.盲目引進外來物種

  D.火山、地震、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讀某制糖工業的清潔生產流程圖回答20—22題。

  20.該工廠可能在我國( )

  A. 華北地區 B.長江中下游地區

  C.東北地區 D.珠江三角洲

  21.在制糖廢水的處理過程中,直接產生的新

  產品是( )

  A.漿料 B.動物飼料

  C.甲烷 D.污泥

  22.清潔生產流程圖與原流程圖相比,產生

  了新的經濟效益。下列關于這方面的敘述與

  圖相符合的是 高考( )資源網

  A.使糖產量增加,提高了規模效益

  B.經過必要的處理,有機廢水可以達標排放了

  C.干燥器的使用,增加了能源的使用量,使經濟效益受到一定的影響

  D.使制糖副產品變成了一種新產品

  23.“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反映的人地關系是

  A.“人定勝天”思想 B.“恐懼依賴”思想

  C.“地理環境決定”思想 D.“天人相關”思想

  讀右某行政區域的.空間結構圖判斷24-25題

  24.關于該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具一定界線但界線是不確定的

  B.是有一定功能的

  C.是具有獨立性的,不會對其它區域造成影響的[

  D.內部存在差異性,與周邊區域具有連續性

  25.從區域空間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可能表示城市 B.b可能是城市群

  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為農業區

  讀某地三類產業結構變化情況圖,完成26-27題。

  26.從該地的產業結構變化來看

  A.農業產值一路下滑

  B.第二產業的產值不斷下降

  C.當前該地城市化水平較高

  D.產業比重波動太大,對經濟發展不利

  27.從區域發展階段看該地當前

  A.區域處于不平衡的加速發展狀態

  B.處于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

  C.高科技可能是推動該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

  D.區域內部經濟表現了低層次平衡狀態

  讀“我國西氣東輸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圖,回答28-31題。

  28.該項工程依次通過的省級行政區是:

  A.-疆、甘肅、寧夏、山西、陜西、河南、江蘇、安徽、上海

  B.-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

  C.-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安徽、河南、江蘇、上海

  D.-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

  29.天然氣按其來源和形成,應屬于

  A.太陽輻射能 B.地球內能

  C.天體引力能 D.生物能

  30.西部地區的工業部門中,受“西氣東輸”工程建設強有力拉動的是

  A.紡織 B.食品 C.飛機制造 D.鋼鐵

  讀右某區域圖判斷31-33題。

  31.圖示區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紅色荒漠化 D.石漠化

  32.該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描述不正確的是

  A.深居內陸氣候干旱ks5u

  B.多大風,多沙質土壤

  C.過墾過樵過牧破壞植被

  D.全球變暖冰雪融化,流水侵蝕加劇

  33.該湖泊濕地的萎縮可能的后果是

  A.調蓄洪水能力下降引發洪澇 B.調節氣候能力下降,使周邊地區更為干旱

  C.航運價值降低使周邊聯系不便 D.涵養水源能力下降,使生物多樣性減少

  讀下圖,回答34~35題。

  3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甲圖中水文站測得的長江徑流量為全年最小

  B.此時乙圖中水文站測得的長江水位為全年

  C.此時丙圖中洞庭湖水位全年

  D.洞庭湖對長江有天然的調節作用

  35.近幾年來圖中水文站所測長江徑流量比以往更穩定,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建設得好,水土流失大大減少

  ② 洞庭湖退耕還湖,水域面積大大增加

  ③ 南水北調東線開通,對河流徑流量的調節作用加強

  ④ 長江三峽大壩的修建與水庫的蓄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試卷Ⅱ

  二、非選擇題(本小題有3小題共30分。)

  36. 閱讀“我國江南丘陵地區某城市平原圖”,該區域的平原

  地區是“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

  住……”這首歌反映的典型區域。據此回答:(13分)

  (1) “大河”兩岸的農業地域類型 ;(1分)

  試評價其區位條件:A 有利:

  ;(4分 )

  B 不利: 。(2分)

  (2)該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分)

  (3)若圖中發展糧食或經濟作物、果園、乳牛、花卉等農業生產,則A ,B ,

  C ,D 。(4分)

  (4)該區域所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是 。 (1分)

  3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0分)

  材料一:伊利集團是我國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業,集團下設多家奶牛場,并與許多牧場建立聯系,以當地鮮奶為原料,就地加工,產品遠銷全國各地。20世紀90年代以后,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企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

  材料二:甲圖為“伊利集團主產基地位置圖”,乙圖為“伊利集團生產和銷售模式變化示意圖”

  (1)20世紀90年代以后,伊利集團生產和銷售模式為 (填字母)模式。(1分)

  (2)伊利集團20世紀90年代以前生產布局的主要特點是 。(1分)

  (3)伊利集團在許多大城市擁有生產基地,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的特點。(1分)

  (4)伊利集團主產基地所在自然區生態環境脆弱,該自然區當前面臨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是 ,其產生的人為原因主要有 、 、 等。請從草場資源開發利用角度就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7分)

  38.讀下面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區的圖表,回答問題(8分)

  (1)圖示區域位于我國 經濟地帶。A城市為 。(2分)

  (2)讀上表試描述廣州市的產業結構特點 ,該城市區域發展階段已進入 (2分)

  (3)隨著經濟的發展珠三角地區的許多產業出現了生產成本加大,競爭力下降等問題,試用你學過的知識為珠三角地區產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當前粵西、粵北地區已成為珠三角的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承接地,試分析當地承接產業轉移的有利條件 。(3分)

  瑞安中學2010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地理試卷(理科)

  參考答案

  1—5 DDBAB 6—10 BCDAC 11—15 CABBD 16—20 AABDC

  21—25 CDABC 26—30 CCBAD 31—35 ADBDD

  36.(13分)

  (1)水稻種植業 雨熱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勞動力豐富,精耕細作,種植歷史悠久,稻米是當地人民的主食;(自然條件兩點2分,社會經濟條件兩點2分)水旱災害多發,春秋兩季長受低溫凍害影響;機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人均耕地少。(自然條件一點1分,社會經濟條件一點1分)

  (2)河流(1分)

  (3)A乳牛 B花卉 C糧食或經濟作物 D果園(4分)

  (4)水土流失(紅漠化)(1分)

  37.(10分)

  (1)B(1分)

  (2)近原料地(1分)

  (3)交通便利的城市近郊(近市場)(近公路、交通便利)(1分)

  (4)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1分),

  過度放牧、過度農墾、過度樵采、水資源不合理利用、工礦及交通建設不當(任答3點給3 分)

  退耕還草地、建人工草地、合理載畜量、劃區輪牧、合理利用水資源。(任答3點給3分)

  38.(7分)

  (1)東部 深圳 (2分)

  (2)第三產業的比重明顯超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產業; 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2分)

  (3)產業升級(產業轉移)(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 (任答1點給1分)

  地價較低 勞動力價格較便宜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任答2點給2分)

中考地理教案6

  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1、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冬季風。?溫度帶(自南向北):熱帶、-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2、降水(空間上)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多西少);(時間上)降水集中在夏秋兩季,年際變化大(南多北少)(2)干濕地區: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干旱地區。

  3、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大飲喝八缸)。

  4、我國氣候特征: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氣候類型:熱帶、-帶及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夏季風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冬季盛行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的西北風夏季風的'進退:推進遲緩,徘徊在南方——“南澇北旱”;推進迅速,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北澇南旱”。

  5、我國的氣候災害:寒潮,梅雨(長江中下游地區,時間為6月初)沙塵暴,臺風,洪澇,干旱: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西北和華北地區最為嚴重。

中考地理教案7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知道南極洲是冰雪覆蓋的大陸;酷寒、干燥、烈風的冰原氣候;豐富的淡水、鐵、煤、鯨、企鵝、磷蝦等自然資源。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3、教育目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是科研的寶地,理解人類對南極洲的科學考察,了解我國在南極洲建立的長城站、中山站和科學考察的近況,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認方向。人類對南極洲的科學考察。

  教學難點:

  在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認方向。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復習提問上節課內容。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請你說說南極和北極地區的位置特點和氣候特點。

  二、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走進了冰天雪地的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在那么冷的環境中,有沒有動物呢?(學生回答有,并且舉例說明。)那么,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動物資源。20xx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人類對兩極地區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各課的知識。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許多的有關兩極地區的小材料,各種趣聞,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三、講述新課:

  指導學生以閱讀形式,找出有關的答案。

  ㈢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自然資源

  1、淡水資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儲于兩極地區。淡水資源十分豐富。

  2、礦產資源

  南極地區,已發現220種礦物,煤儲量豐富,查爾斯王子山脈上有是節上最大的鐵礦床,另外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3、生物資源

  請同學們看一下圖片,62頁“兩極地區的動物”。

  63頁,活動題。

  ㈤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指導學生閱讀64頁,《南極探險》。了解人類征服南極的過程。

  1、人類對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2、我國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中山站

  3、我國對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指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這兩個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師引導:20xx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人類對兩極地區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各課的知識。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許多的有關兩極地區的小材料,各種趣聞,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活動:學生站到講臺上,給大家講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南北極趣聞、故事等等。

  作業:目標檢測的相關內容。

  教學后記:

  后半節課,學生自主交流,講一下關于兩極地區的小故事,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氣氛熱烈,下課后,學生們的發言仍沒有結束。以后可以上一節關于兩極的地理知識交流課。

【中考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地理中考總結教研03-21

初中地理中考筆記總結06-09

地理的教案12-12

地理教案12-16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區域地理教案11-03

中考地理復習方案(精選11篇)06-09

初中地理教案11-06

地理《疆域》教案02-20

地理《民族》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