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教案1
一、課標要求:
描述地球所處的地理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基礎梳理:
1、請寫出你所知道的天體,寫出月球、地球、太陽都屬于哪類天體,并說明三者的關系。
2、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太陽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目前人類所知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是:
(2)太陽系中8大行星從里向外依次是:。
(3)8大行星在繞日公轉時在方向軌道等方面有何特點?
(4)8大行星按照距日遠近、質量、體積、等特征可分為哪幾類?其中地球、水星、木星、天王星分別屬于哪一類?
(5)據圖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6)運用課本或資料說明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分層演練:
1、不包括地球的天體系統
A、太陽系
B、銀河
C、總星系
D、河外星系
2、關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正確敘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沒有水
②地球上有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存在
③地球上的.溫度在100~C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適中是存在生命物質的重要基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xx南京調研)讀“天體系統的不同級別劃分示意圖”,回答3~4題。
3、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級別與圖所示天體系統級別相同
A、AB、BC、CD、D
4、D系統中的中心天體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獨特而優越的條件是
A、安全的宇宙環境
B、地球表面存在大氣層
C、具有適宜的溫度
D、具有水體存在
5、20xx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巖石與土壤
B、行星上有液態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恒星的輻射能量
(20l0江蘇徐州質檢)新華網20xx年8月6日華盛頓電:美國航天局6日發布消息說,已升空5個月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日前發回了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的高清晰圖像。美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是世界上首個專門用于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航天器,在為期3年半的任務期內,它將對天鵝座和天琴座中大約10萬個恒星展開觀測,以尋找類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跡象。,據此回答6~7題。
6、“開普勒”望遠鏡所搜尋的宇宙范圍包括的天體系統級別有
A、、1級B、2級C、3級D、4級
7、假設“開普勒’”望遠鏡發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巖石和土壤
B、行星上有液態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
8、上圖是日、地、月位置示意圖,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繞地運動的位置。當發生日食時,月球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能反映20xx年8月上旬日食現象的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關系的示意圖是
10、讀太陽系模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稱是:
A、B、C、D。
(2)屬類地行星的有。(填字母)
(3)用箭頭表示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
(4)用小圓點在適當的軌道位置表示出小行星帶。
(5)比太陽系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其中心天體是;比太陽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
高一地理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著重介紹了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三種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和商業貿易。教材的第一目闡述交通運輸的有關內容,第二目分兩塊內容,首先簡要介紹通信的概念,然后分別說明它的兩種主要類型。第三目簡要介紹商業貿易的有關內容。
二、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交通運輸的概念和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優、缺點)。
2、了解并懂得交通運輸網的形式和層次。
3、了解并能區別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的任務和特點。
4、了解商業的概念和商業活動的主要環節。
能力目標:
1、學會選擇正確的交通運輸方式。
2學會分析郵政網絡。
德育目標:
1、讓學生從思想上明確地域聯系活動是人類活動最基本的范疇,認識交通運輸、通信、商業等地域聯系活
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具有評價某一區域某種商品運輸方式合理性的正確觀念。
三、重難點:
1、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
2、交通運輸網的形式和層次。
四、學情分析:
交通、通信涉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生對此并不陌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應該沒有太大的難度,商業雖然同學們并沒有接觸過,在信息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也應該沒有問題。只要老師耐心疏導,一定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五、教學方法:
分析歸納法、提問法、講解法、討論法、自學法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做好課前預習學案,把握基本的課文內容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同學們如果有親戚朋友在外地,平時是通過什么方式聯系的?
如果要見面,會選擇什么樣的交通運輸方式?在選擇運輸方式時,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學生回答)聯系方式:打電話、寫信、上網等;
選擇的交通運輸方式: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
主要考慮的因素:安全、速度、價格等
(承轉)大家說了很多地域聯系的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板書)第一節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剛才大家提到了現代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一些主要方式,像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等。那么我們先來看一下交通運輸。
(板書一)交通運輸
1、交通運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部門
(思考)與工業、農業生產相比較,交通運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部門,為什么?
在交通運輸過程中,既不生產物質產品,也不改變被運送物品的自然屬性和性狀,它只是實現人員和物資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運輸的.發展過程
強調科學技術進步對交通運輸的重大作用
3、當代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
(1)指導學生完成學案【探究活動1】,了解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主要特點。
(2)社會經濟活動對運輸的要求是綜合而全面的。
(3)各種運輸方式在技術經濟上各有長短,都有最適宜的使用范圍。
在我們認識了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以后,指導學生完成【探究活動2】
4、現代交通運輸發展方向。
高速化:提高運輸工具的運行速度,縮短時間,增加通過能力。
大型化:隨著科技和汽車產業的發展,公路運輸條件大為改善,栽重噸位大型化,克服了汽車運量小的缺陷。
專用化:發展集裝箱運輸,節省包裝和倉庫費用,便于實現裝卸作業機械化,保證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網絡化: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活動的要求,各種現代交通工具聯合、各種交通運輸線、點交織。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聯合,組成了交通運輸網絡,使當今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系愈來愈密切、愈來愈方便
(板書)二、通信
(提問)如果讓你一個人待在家里不出門,你會想到用哪些方式與外界聯系呢?
(回答)打電話、上網、便條等方式,現在是信息時代,出門辦事交通很方便,天上有飛機,地上有火車、汽車,水里有輪船,但現在有些事不用出門也能辦成,這就是利用郵電通信技術。
提問:通信是什么涵義?
學生思考,教師啟發:通信是把信息或消息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通信是人類的社會交往形式,起著聯絡和協調社會發展的作用。通信可以分成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兩大部分。
經常到郵局寄信的同學可能知道,郵局以前叫郵電局,現在叫郵政局,這說明隨著電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已與郵政完全脫離,成為截然不同的兩大部門。下面讓我們來比較一下,看看郵政通信與電信通信這兩大部門的任務和特點有什么不同?
1、郵政通信:主要任務是利用交通運輸工具,傳遞信函和包裹。
⑴郵政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的特點,許多國家的郵政利用這一特點進而兼營某些金融業務,以及一些代理業務。通信會受到臺風,暴雨、山洪,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2、電信通信:主要任務是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電磁系統,傳遞符號、文字、圖象、和語言。
⑴組成:電信網絡是由終端設備、傳輸設備和交換設備組成的信息傳遞系統。
⑵終端設備:電話機、傳真機、用戶電報機、數據終端和圖象終端等;傳輸設備包括電纜、海底電纜、光纜等有線傳輸設備和微波收、發信機和通信衛星等無線傳輸設備;交換設備包括電話交換機、電報交換機等,是實現用戶終端設備中信號交換、接續的裝置。
⑶由于電信利用電波傳遞信息,因此地形障礙可使電波發生反射、吸收現象,影響通信質量。
(板書)三、商業
思考:什么是商業?商業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1、教師引導:商業是專門從事商品的收購、銷售、調運和儲存的行業。
2、指導學生完成【探究活動4】
3、讀商業的主要環節示意圖,左邊的框圖是收購。購進商品,使商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流通領域,是商業活動的前提;右邊一個框圖是銷售,商品由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它最終實現了商品的價值,這社會再生產周期創造了更新的條件,又滿足了消費者的需要。中間一個框圖是儲存和調運,存、調是聯結商品購銷活動的必要流通紐帶,因為購、銷活動在時空上常常存在矛盾,例如,購進的商品,不可能立即銷售出去,總需要經過一段或長或短的儲存過程,其中有的商品因季節性的原因,要求保持一定數量的商品儲備,有的商品為了保證連續供應,要有一個大于平均需要的儲備。同時,購進商品必須經過一個由生產地到消費地的或近或遠的空間轉移過程,即實現商品位置的移動,調運必須憑借交通運輸來實現。因此,存、調成為購銷時空矛盾的緩沖器。商業活動這四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商品流通即會阻塞。
商業通過商品的買進和賣出活動,實現商品的交換和商品價值,滿足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服務業通過租賃業務,使消費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結)以上就是今天我們講的三種地域聯系方式。當今社會,人類活動的地域范圍越來越越廣泛,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方式也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我們今天只有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才能適應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九、板書設計:
一、交通運輸
1、交通運輸的概念
2、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
3、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
二、通信
1、郵政通信
2、電信通信
三、商業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采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課后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對于本節的學習,難度并不大,不過這是學習第四單元的基礎,所以我注重了基本概念的學習及基礎內容的分析,在課堂上注意案例的應用,理論聯系實際,對學生做到了很好的啟發,也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能夠完成教學任務。
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會繼續研究本節課,爭取設計的更科學,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共同完善,共同進步!
高一地理教案3
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內容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單元第三課第一課時。
2、教學內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簡單介紹了傳統工業區的分布、區位優勢、工業部門以及在本國乃至世界工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紀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傳統工業開始衰落,并經歷了長期的改造歷程。然后教材選擇了魯爾區作為典型案例進行了詳細分析。本節是對工業區位因素的具體化,并為學習下一節課(新工業區)打下基礎。
3、教育功能:通過了解魯爾區的發展變化,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傳統工業區的改造,適應世界發展潮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地理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1、學生的認知起點:
學生在前幾節課已經學習了工業生產活動的基本理論,了解工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從工業生產的投入開始,到工業地域的形成,從理論上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工業生產活動的發展狀況。這節課的內容重點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工業生產狀況,是用所學理論來指導實踐,學生易于掌握,學習起來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
2、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效果,主要通過學生的讀圖、比較和觀察,把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所提高,學習興趣比較濃。
3、學生的學習障礙和難度:
學生學習了魯爾區的興衰的原因和如何進行綜合整治,但在知識的遷移中可能出現回答要點不全面。
設計思想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國魯爾工業區為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優勢區位條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讓學生用“遼中南工業區”為案例對比分析中外傳統工業的形成條件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學會區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過布置課外探究作業:“山西省能源基地經濟發展慢的原因分析”達到課標要求的最高層面。
2、教學原則: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
3、教學方法:注重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的整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學會分析礦產資源與工業部門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獨立或合作進行工業形成與發展的調查;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工業圖表和工業數據的技能。提高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
2、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工業信息,嘗試運用所學的工業區位因素的知識和技能對工業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并運用學習過程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關注全球的、我國的、當地的傳統工業和環境現狀,增強全球意識、愛國家和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求變意識;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傳統工業區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難點:傳統工業區改造過程中觀念的轉變及知識的遷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1、由學生說出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學情預設]:學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問題不夠全面。
提出問題:如果給一個工業區的實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優勢條件嗎?下面我們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來學習工業區位條件和發展的特點的分析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導入新課。
2、課件展示,請學生讀“世界工業分布圖”找出世界工業的分布地區。
3、學生讀圖回答
(1)亞洲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
(2)歐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哪些區域?
(3)北美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哪一個國家?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小結: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時期的世界工業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歐洲的西部、東亞的日本、中國、南亞的印度等地區。它們在本國乃至世界工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板書:德國的魯爾區
英國中部工業區
世界傳統工業的分布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美國的東北部工業區
中國的遼中南工業區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系統。
二、德國魯爾區
1、課件展示,指導學生讀“世界工業區分布圖”和“德國魯爾工業區圖”
(1)在圖中找出魯爾區的位置。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感,幫助學生生形成心理地圖。
(2)說出魯爾區有哪些工業部門,它們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地圖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這些工業是集聚分布還是分散分布?
(4)這些工業在生產規模、資源消耗、運輸量上有什么特點?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對地理環境產生什么影響?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傳統工業的主要部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電力工業、紡織工業等。
傳統工業的特點:生產規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
3、師生探討:
(1)課件展示,結合課文和圖4、9說一說魯爾區的主要礦產是什么?
(2)魯爾區沒有鐵礦,它鄰近的其它國家有沒有鐵礦?
(3)找出流經魯爾區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沒有運河?這能說明什么問題?魯爾區的水上交通便利,陸上交通如何?
(4)魯爾工業區分布歐洲的哪一部分?這里的經濟狀況如何?對魯爾區的工業產品銷售有何影響?
[知識鏈接]:德國魯爾區形成于19世紀中葉,被譽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它位于德國西部,魯爾河與萊茵河入口,面積4595平方千米,人口570萬,工業產值曾占全國40%以上。鋼產量占德國70%。
4、學生讀圖、讀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案例③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1)分析魯爾區有哪幾方面的優越的區位條件?(從資源、交通、市場分析)
[學情預設]:學生提取的信息還是不夠全面,基本都能說出有豐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場其中一因素)。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
5、板書:
豐富的煤炭資源
離鐵礦區較近
魯爾工業區的區位條件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運
廣闊的市場
6、學生讀魯爾區五大工業部門聯系圖
(1)回答魯爾區基礎工業是什么?主導工業是什么?與這兩大工業部門相關的工業是什么?這些工業都是重工業,說明魯爾區的生產結構的特點是什么?
(2)教師講解五大工業部門是相互聯系的,如果一個工業部門的生產衰落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
7、課件展示,讀4、11圖魯爾區煤炭產量的變化圖思考回答問題,后教師總結。
(1)煤炭在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有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
(2)煤炭工業衰退對鋼鐵工業有什么影響?鋼鐵工業衰落還有其它什么原因?
(3)魯爾區的工業集聚會產生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對當地的經濟活動有什么影響?
(4)分析魯爾區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知識鏈接]:
1)、20世紀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氣廣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所占比重減少。新技術煉鋼的耗煤量逐漸降低。
年份1800年1900年1980年
焦煤4噸2噸0、75噸
鐵礦石2噸1、8噸1、3噸
2)、今天,由高新技術突破引發的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在極大提升了全球生產力水平的同時,也把不少傳統產業推向了產能過剩的尷尬境地,鋼鐵行業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鋼的生產能力為10億噸,1999年鋼產量約8億噸,產能利用率僅8%。美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的一些主要產鋼國普遍存在著開工不足的問題。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廠不斷冒著黑煙,鑄造廠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還有飄浮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層黑灰。潔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為灰色。紅瓦白墻,綠草如茵的家園,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沿岸化學工廠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萬多種不同化學藥品調成的雞尾酒。 ——德國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爾區
8、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生產結構單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魯爾工業區衰落的原因世界性鋼鐵過剩
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環境污染
9、師生探討: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對癥下藥開始了綜合整治。從圖4、13可以看出針對工業結構單一、工業分布過于集中、經濟的單一化、環境污染等方面分別采取措施是什么?
10、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調整工業結構
調整工業布局
魯爾工業區綜合整治的措施發展第三產業
優化環境
三、聯系實際
1、“遼中南”老工業區,注意比較與魯爾區有哪些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2、我國東北的一些老工業區從中應得到什么的啟發?魯爾區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3、讓同學們分組展開討論,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當“某東北老工業區的領導”,并做好記錄,振興東北,應采取哪些措施?魯爾區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設計意圖]:用這個案例目的這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學情預設]:學生討論比較激烈,課堂氣氛活躍,但從同學們回答及做的記錄來看,對比兩傳統工業區的相似之處歸納較好;但對魯爾區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鑒,文字歸納不夠精確。也不夠全面。
四、板書設計
1、傳統工業共同的區位條件
豐富的煤礦、鐵礦、水源等資源
便利交通運輸條件
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產結構單一
環境污染
國際市場的沖擊,市場變小
經濟的轉移到新興工業區
新技術的沖擊
3、綜合整治的措施
調整工業布局
發展第三產業
優化環境
調整工業結構
五、課后作業與探究活動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產煤基地,作為能源大省,它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山西省尚未成為我國的經濟大省。
(2)中國水資源分布圖、主要煤礦和鐵礦分布示意圖、南水北調路線圖
2、學生完下列要求
(1)與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和德國魯爾區相比,山西省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什么?為解決山西省這一資源短缺問題,建設了什么工程?山西省比魯爾區欠缺的區位優勢還有哪些?
(2)為了盡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轉變為經濟強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借鑒美國綜合治理的成功經驗,你認為應當怎樣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為經濟強省?
3、問題(2)的提示:
(1)適當壓縮原煤的生產規模和數量,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和能源轉化,提高經濟效益;
(2)引進新興產業,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3)加強道路網的建設,改善交通條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發展真正轉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特色在講解工業區位這個知識點的過程中,均以“案例”為中心。圍繞案例設計教學,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分析,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僅學到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學會分析地理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遼中南工業區目前存在較大問題,讓同學們去分析原因,借鑒相似類型的工業區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從而達到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覺得學地理真的有用。適量、適度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高一地理教案4
教學目的:
1、了解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的危害,以及監測防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臺風、暴雨洪澇、干旱、寒潮等氣象災害的危害性、發生的規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學方法:
及時收集全球范圍內的氣象災害消息,讓學生具體了解其危害;組織學生收看關于我國1998年“三江”特大洪澇災害的影視資料,進行具體分析防御措施。如《揮師三江》
教學過程:
氣象災害是全球各類自然災害中最嚴重的'災害。為了加強我們對災害的意識,提高對減災、防災的認識,我們將氣象災害專課學習,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氣象災害的嚴重性,逐步了解其發生的規律,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防御。
一、臺風:
我國是世界上受臺風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臺風是形成在熱帶或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洋面上,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在北半球為逆時針輻合的大旋渦。中心附近風力在12級或以上。若發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颶風。
臺風災害主要由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造成。
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對臺風的探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近海可用雷達監視其動向,如圖2、33,指導學生識別臺風中心位置及移動的路徑,做到及時預報,減輕災害損失。
二、暴雨洪澇:
連續性的暴雨或短時間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澇災害的重要原因。我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國家之一,主要發生在南方和東部地區。暴雨的形成需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a、源源不斷地水汽供應;
b、強烈的空氣上升運動;
c、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較長。
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測,對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區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而造成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種現象,是一個突出的世界性問題。會造成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防御干旱應采取多種措施:農、林、牧結合,改善生態環境,選擇耐旱作物,開展農田水利建筑,營造防護要,改進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造成的主要災害有:農作物凍害,大風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物,破壞牧場,大雪、、凍雨破壞通信線路,交通受阻等。
對寒潮的防御要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提醒有關部門事先做好準備,將可大大減少損失。
課堂小結:
將幾種自然災害進行對比,了解其主要內容。
課后活動:
讓學生及時收集各種氣象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特點。
板書設計:
幾種氣象災害對比表
種類概念成因分布災害表現防御措施
臺風
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
氣旋的強烈發展
熱帶、副熱帶海面
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加強監測、預報、防災、減災
暴雨洪澇
24時降水量在500mm以上
充沛水汽強烈上升降水時長
全球范圍程度不等
洪澇、農田被淹、財物受損
監測、預報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
干旱
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現象
長期無雨或異常偏少
全球范圍程度不等
糧食減產、飲水困難、社會經濟不穩
農牧林結合,農田水利建設,改善生態環境
寒潮
大范圍劇烈降溫,伴有風、雨、雪等
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
我國冬半年大部分地區
農作物受凍、建筑物毀壞、破壞牧場
提前發布寒潮消息或警報
教學后記:
各種氣象災害對人類的生活、生產影響較大,讓學生從具體實例著手,了解危害程度,做好應急準備。
高一地理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系,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明確水循環對整個地理環境的作用和意義。
2.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判讀地理原理示意圖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圖像中提取、認定、加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陸地水體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明確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合理利用水資源使之能夠可持續利用下去,使學生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逐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點。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
1.水圈的組成及主要的水體類型;
2.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
3.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教學手段】
1.多媒體教學法;
2.讀圖分析討論法;
3.案例分析法;
【教學過程 】
[導入新課]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環境》一節中也講過: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之一是因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種水體共同組成的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就是水圈。
一、水圈的組成(板書)
1.水圈的組成(板書)
【播放視頻】1、從宇宙看地球為藍色的水球 2、地球表面浩瀚連續的海洋水和南北兩極潔白連綿的冰川。
【明確】地球表面僅29%是陸地,71%是海洋。
【教師提問】 讀課本圖2-3-2地球水體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說出地球上的水體主要有哪些?它們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學生回答】(略)
【分析提問】由比例圖可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極其有限,那么淡水的主體是什么?
【學生回答】南北兩極的冰川。
【教師提問】在這些淡水資源中我們目前可利用的是哪些?為什么只能用這些?
【學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其他水體人類目前還不能有效利用。
【強調】: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平日節約使用每一滴水是每一個地球人的責任和義務。
【引導討論】看書討論一下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有哪些特點,使其成為人類生產和生活主要淡水資源?
2.可利用的水資源(板書)
【學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更新周期較短,利用后在較短時期可恢復。因此,它們可以循環利用,與人類關系也最為密切,成為人類目前開發利用的主要水體。
【拓展引導】不知同學們注意到了沒有,在許多地方有河流、湖泊等其實并不缺少淡水,但當地為什么還是缺水?
【討論回答】當地水被污染,不能用了。
【拓展引導】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哪些不良行為能污染水源?有哪些解決措施?
【學生回答】不良行為:工廠不經過處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過量農藥等.
解決措施:嚴格執法,工廠污水達標排放、處理生活污水,回收垃圾、使用低毒高效農藥等.
【分析引導】在這些有限的淡水資源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例如:時間、空間分布的不均勻。下面請同學們思考:我國許多地方修建水庫,以及“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解決什么問題,有何作用?
3.淡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及解決措施(板書)
【教師歸納】修水庫,主要是解決水資源年內分配不均(季節變化大)的問題。水庫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從而調節河流水量的季節變化。
“南水北調”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黃濟青”、“引灤入津”、“引黃入晉”等,均屬跨流域調水工程,主要是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地區分布)不均的問題。
【承轉、過渡】各種水體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在不斷的更新。有的更新速度快,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換一次,如河流水;有的則更新很慢,如冰川、深層地下水,需要“千年等一回”。那么水體是如何更新的呢?
二、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板書)
【讀圖分析】教師放動畫,看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
1.水循環的過程及主要環節(板書)
【教師提問】何謂.水循環?有哪幾種類型?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因為發生的領域廣、范圍大,所以稱為海陸間大循環。而在陸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著水循環運動,稱為內陸循環和海上內循環。因為它們發生的領域較小,稱為小循環。
【觀察提問】觀察圖上閃動的箭頭回答:三類水循環分別由哪些主要環節組成?
【學生回答】(略)
【承轉、過渡】那么,三類水循環水循環有什么地理意義呢?請同學們根據 圖示、課文來分析歸納、總結。
2.水循環的意義?(板書)
【學生歸納、總結】)
第一,水循環維持著全球水體之間的動態平衡,促使水資源不斷得以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
第三,影響著全球氣候,塑造著地表形態。
【拓展探究】大家看屏幕材料:我國水資源分布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比較缺水的華北地區雖有大河——黃河流經,但仍是全國最缺水的地區。不少城市引河流水緩解城市用水危機。如“引灤入津”、“引黃濟青”等工程。但是北方河流徑流量不穩定,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甚至出現斷流現象。1972—1998的27年間,黃河有21次斷流,進入90年代后幾乎年年斷流,黃河斷流不僅導致黃河沿岸用水緊張,而且黃河三角洲濕地幾乎萎縮一半,魚類減少40%,鳥類減少30%,海水步步回逼,1997年斷流,僅山東一省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
現在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1.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人類可直接施加影響的是哪一個環節?舉例說明。
【教師歸納】人類可直接施加影響的是地表徑流。如南水北調工程
2.既然通過水循環可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更新,能否說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呢?
【教師歸納】在空間上、時間上一個地區的水資源是有限的,而且水體還存在更新周期的限制,所以我們不能說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只有保護好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才能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承轉過渡】陸地水體彼此之間并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既有運動轉化,也存在著水源補給關系。
三、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板書)
學生讀圖分析,教師提出問題:河流徑流與降雨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回答】河流的徑流量與降雨量兩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降雨多的時候,河流的徑流量就會增加;否則,便減少。
1.大氣降水補給 水量變化與降水變化相關(板書)
【教師提問】這樣的河流屬于內流河還是外流河?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區呢?
【學生回答】這種河流屬于外流河,最終流入海洋。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
(承轉)但情況也不都是這樣,再看下面這幅圖:
【教師提問】這幅圖上只畫出了氣溫曲線,而沒有降雨量的變化。氣溫與河流流量之間是個什么關系?圖中1、2、11、12月份為何空缺?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這幅圖反映的是處于干旱地區的.河流(大多為內流河)的水源補給狀況。處于干旱地區的河流,由于降水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來補給。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與氣溫的高低有直接關系。氣溫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會增加。
2.冰川補給 水量變化與氣溫變化相關(板書)
(播放多媒體課件:河水與地下水互補示意圖思考)結合示意圖說明河流與地下水之間的補給關系特點是什么?根據河流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分析說明河流與湖泊之間的補給有什么特點?
【學生活動、回答】
【教師歸納】在豐水期時,河流的水位可以高出湖面或兩岸的潛水面,這樣,河水就可以補給湖泊水或地下潛水;圖的右半部分剛好相反,當河流處于枯水期時,河流的水位低于湖面或潛水面,這樣,湖泊水或潛水就會補給河流。不僅如此,湖泊水或潛水就會補給河流。不僅如此,湖泊對河流還具有調蓄作用,在河流漲水時可以蓄存一部分洪水,從而延緩、削減河川洪峰。
3.河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板書)
4.湖泊對河流起調蓄作用(板書)
【教師歸納】以上3、4類型的補給關系其實挺簡單:誰的水位高,誰就是補給源; 誰的水位低,誰就是被補給者。
好了這節課講完了,謝謝大家!
板書設計
第三節 水圈和水循環
一、水圈的組成
1. 水圈的組成
2.可利用的水資源
3.淡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勻及解決措施
二、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
1.水循環的過程及主要環節 ?
2.水循環的意義
三、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1.大氣降水補給 水量變化與降水變化相關
2.冰川補給 水量變化與氣溫變化相關
3.河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
4.湖泊對河流起調蓄作用
【教學反思】
本節教材無論是講述陸地水體類型,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還是陸地水的更新,始終圍繞著水資源以及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這一主線展開,因此在教學設計中,也應對此有充足的體現,通過對三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水資源的危機和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對于本節教材中原理性內容或知識間相互關聯性的內容,教學中力圖通過動畫、課件、示意圖等形式使學生易于理解。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設計注重了對學生讀圖技能的訓練以及認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養。
【專家點評】
該教案緊扣人類與水資源的關系這一中心環節,由淺入深的講述了陸地水體類型、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陸地水的更新等知識內容,其間配以動畫、課件、示意圖等形式進行教學,直觀、形象便于學生理解,效果好;教師層層設疑尤其設計了一些拓展性材料和題目,不但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也體現了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新理念。
建議在以后的教學中,加強學情分析,精講精練,更突出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高效”,切忌盲目走形式,不求實效。
高一地理教案6
【教學重點】
①化學元素——礦物——巖石之間的關系;②三大類巖石及其成因;③地殼物質循環
【教學手段】
礦物標本,各類巖石標本
【教學過程】
(引課)引導學生從周圍環境入手思考:陸地環境由哪些要素組成?各要素之間有什么相互關系?特別是巖石與其它要素之間有什么關系?
(出示花崗巖標本)花崗巖是由石英、長石和云母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礦物是由化學元素組成。
(板書)一、組成巖石的礦物
1、地殼中的化學元素
(閱讀教材中扇形圖)地殼中所占比例較大的化學元素有哪些?化學元素在一定地質條件下構成礦物,舉生活中實例或根據化學課所學知識說明有哪些物質是礦物,這些礦物是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的?→明確有些礦物是單質,有些礦物是化合物。 (出示礦物標本)礦物對人類最重要的是什么?標本是否可以稱為礦產?
(板書)2、地殼中的礦物
(1)礦物的概念
(出示花崗巖、石灰巖等標本或觀察教材中的圖片)說明幾種熟悉巖石的組成→明確巖石的概念
(板書)二、巖石及其成因
1、巖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類
(出示三大類巖石的代表性巖石標本并結合教材中巖石成因的相關圖片)觀察玄武巖、頁巖、板巖等,從外觀上對三大類巖石進行區別→結合實物標本觀察教材中的圖片→明確三大類巖石的成因及特點。
(出示有化石的巖石標本)觀察化石多存在于哪類巖石中?化石能夠起什么作用?
(閱讀教材中補充資料和示意圖)通過閱讀了解有關地層和化石的知識→完成示意圖中的問題。
(提出問題引導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礦石與巖石及前面提到的礦產有什么區別?如何評價礦石的優劣?
(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三大類巖石之間是否可以相互轉化,如何轉化?請用圖示的方式表示出來。
(板書)三、巖石相互轉化與地殼物質循環
【設計思想】
對本節教材的處理力求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巖石、礦物、礦產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實例,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與實際聯系密切,特別是在教學中如果所用的巖石或礦物標本是學生或教師親自在野外采集的,其效果更好。另外培養學生從圖像中獲取信息、認定加工信息的能力,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類圖像資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得出結論,同時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圖示的形式總結概括知識結構。
【板書設計】
第一節陸地環境的組成——巖石
一、組成巖石的礦物
1、地殼中的化學元素
2、地殼中的礦物
(1)礦物的概念
二、巖石及其成因
1、巖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類
三、巖石相互轉化與地殼物質循環
探究活動
某地區不同地層依次發現有三葉蟲,恐龍,劍齒虎化石,說明該地區缺少魚類化石的原因?
高一地理教案7
教學目標:
地球處在什么樣的宇宙環境中為什么說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學過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體及主要類型
天體是指宇宙中各種形態物質的總稱。
包括
幾種常見的天體:恒星、星云、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2、天體系統
(1)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
自然天體人造天體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1)組成:按距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東。
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轉軌道傾角都很小,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
③近圓性:公轉軌道橢圓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圓。
(2)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征
地球與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沒有特殊的地方。八大行星的質量、體積、距日遠近等結構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異。由此,可以將八大行星劃分為三類:
①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③遠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1、宇宙環境條件
(1)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2)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2、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
1、日地距離適中
2、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
3、液態水的存在
自主學習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重難點釋疑
1、宇宙是物質的
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統稱為天體。在眾多的天體形式中,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體,是構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質形式。2、宇宙是運動的
天體之間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體、太陽雖是宇宙中的一顆普通的恒星,但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重難點釋疑
1、具有太陽系行星的一般特征
類地行星:類似于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特征:距離太陽近、體積和質量小、平均密度大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特征:質量、體積都很大,平均密度小遠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特征:距離太陽遠
2、具有與其他行星相似的運動特征
九大行星繞日公轉的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三存在生命的`行星重難點釋疑
1、安全的宇宙環境
地球所處地宇宙環境是指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環境,安全的宇宙環境是指太陽系具備了八大行星有一致的公轉方向和互不干擾的運行軌道。2、地球上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
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條件,保證有液態水存在的溫度范圍,為生物生存創造了條件。
適中的體積和質量,使地球引力足以保證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的周圍,并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體積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因溫度升高產生大量水汽,水汽通過如火山爆發等地殼運動等形式溢出地表,冷卻凝結形成降水并在低洼地匯集形成了孕育了原始生物誕生的海洋。
高一地理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
2、掌握各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的成因與規律。
4、理解大氣環流的作用。
[教學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規律。
[教學難點]
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教學方法]
多媒體交互式演示講解。
大氣環流是產生風云變幻的天氣現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氣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對世界各地的天氣和氣候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在第二單元中起著關鍵作用,是承前啟后的紐帶。
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形成,是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并靈活應用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內容。
如何設計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條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并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立體的、動態的圖像呢?這是一直以來的一個難題。曾有人嘗試過多種教學方式: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將學生分成不同緯度,形體活動演示教學、邊講解邊和學生一起畫圖的方式教學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問題就是將近地面與高空混為一談,沒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會靈活自覺地應用大氣環流的知識解決問題。只能靠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付考試。
也曾考慮利用學校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制作動態演示課件,但是時間、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網上教學資源庫中有這部分內容,且設計精美貼近教學時,便立即進行了教學嘗試,結果是喜人的。學生樂于通過觀察電腦動態演示,經過仔細思考,認真討論后自己總結得出答案。由于結論是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反復討論得出的,并且頭腦中有立體直觀的動態圖像,因此學生自我感覺思路清晰而嚴謹,應用起來就得心應手。
[教學過程]
課前復習:
讓我們用繪制簡圖的方式來回憶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引入新課: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熱力環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區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全球高低緯度之間是否存在熱量差異呢?那么是否存在熱力因素引起的空氣環流呢?思考。
假設:
地表物質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運動。思考假設的含義:
無海陸高低之分;大氣運動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
A組導學內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氣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還是下沉?極地垂直方向上空氣的運動狀況又如何呢?
2、赤道與極地之間的近地面,空氣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極地運動,還是由極地向赤道運動?
3、極地和赤道近地面氣壓差異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投影演示,相互間合作學習完成A組導學內容。
過渡:
地球實際上是在不停地運動的,單圈環流是不存在的。
那么大氣該如何運動呢?
假設:
地表物質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轉。思考假設的含義:
無海陸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轉。思考地球自轉會對大氣運動產生什么影響?
B組導學內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氣最終的運動方向是什么?為什么?學生仔細觀察,合作學習。
講述:
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氣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于北緯30°附近高空偏轉為西風,之后,大氣運動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請同學們合作學習,完成B組導學內容中的2~3題。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氣不斷地流到北緯30°附近高空堆積起來,導致北緯30°附近高空的空氣在垂直方向上會如何運動?使得近地面氣壓升高還是降低?
3、北緯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氣分流、偏轉后的風向?學生仔細觀察,合作學習。
講述:
北緯30°附近被稱為副熱帶高氣壓帶。赤道附近~北緯30°附近的近地面
東北風風向常年不變,就好像一個人很守信用,因此,這個緯度帶被命名為東北信風帶。至此形成了低緯環流。而北緯30°附近~北緯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為中緯西風帶。
講述:
北緯60°(極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為極地東風帶。
4、自北緯30°附近北流的空氣與自極地南流的空氣相比較,熱力性質是否一致?有何差異?相遇后兩種空氣的運動狀況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緯60°附近近地面氣壓較周圍低還是高?思考、討論。
講述:
北緯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為副極地低壓帶。
5、北半球形成了幾圈環流?南半球是否會形成同樣的環流?
C組導學內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為幾個氣壓帶、幾個風帶?
2、全球近地面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是否有規律可循?思考、討論,從而找出分布規律:
南北對稱、相間分布。
過渡:
氣壓帶風帶分布的.緯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變的呢?讓我們把假設情境進一步接近實際情況來設定。
假設:
地表物質均一,地形平坦。
思考假設的含義:
考慮地球的公轉,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移動。
D組導學內容
總結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移動而移動的規律。
板書:
二、形成高低緯度間冷熱不均--單圈環流——三圈環流——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環流的形成過程及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質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勻的,所以實際上的大氣環流要復雜的多,下節課我們再繼續研究。
[板書設計]
2、4全球性大氣環流
一、定義:
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二、形成
高低緯度間冷熱不均——單圈環流——三圈環流——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附:
對高中地理觀摩課《大氣環流》的--的分析:
《大氣環流》是第二單元大氣環境的重點合難點,它是氣候類型的原因與分布、洋流的成因與分布等地理現象的主要原因。
對大氣環流的學習和掌握關鍵是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動態、立體的空氣運動圖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氣運動和高空空氣運動,又能很好地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準確地記憶氣壓帶、風帶分布圖,更好地加以運用。
學生主體參與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師的這節課有兩個突破點:
1、運用素材庫進行探究式課堂教學。
周老師使用素材庫中的《大氣環流》課件,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課件運用動畫的形式把教學中單純用語言不容易表達清楚的內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現了出來,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了清晰、立體直觀的動態圖像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2、學生主體參與,突出了師生交互式的學習方式。
周老師根據教材,挖掘內涵,提出了導學內容,再結合課件演示內容,讓學生觀察、動腦、思考、研究、討論,由學生總結、表達得出結論,再由師生共同總結,這種師生交互式的學習方法,效果優于其他形式的教學,它既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特點,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幾個優點:
1、語言流暢、教態自然、思路清晰、條理清楚、由簡入繁、層層深入,符合學生的思維步驟。
2、課前的復習提問設計巧妙。
讓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用繪制熱力環流的方式來回顧前面學過的知識內容,在繪制的過程中,學生的下筆順序反映了他對熱力環流的認識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學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錯誤同樣反映了他們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
通過大氣環流最簡單的形式--熱力環流來引入大氣環流,由簡入繁,過渡自然,不留痕跡。
3、不直接將大氣環流的概念灌輸給學生,而是在三圈環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過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學生總結大氣環流的概念。這種方式使學生接受新知識更自然、更積極。
高一地理教案9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從各種資料中認定、提取、加工處理各種有用信息的能力;通過學習使學生更加關注人類生存的環境及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
教學建議
關于大氣熱力作用的教學分析
本節教材的重點內容是大氣的熱力作用,其中大氣的保溫效應是本節的難點內容。
大氣的熱力作用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的削弱作用應特別注意哪種作用有選擇性,哪種作用沒有選擇性,另外大氣中能夠起到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的關鍵物質是什么?這種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氣溫不會太高,不過這種削弱作用因地而異,教材明確提出由于各地太陽高度角不同,太陽輻射經過大氣的路程長短不同,被大氣削弱的程度不同,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會有所不同。
第二,大氣的保溫效應,需要明確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三者的差別和彼此的關系。日、地、氣三種輻射的差別在于:地面的溫度地域太陽,大氣的溫度地域地面,因此太陽輻射屬于短波輻射,而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屬于長波輻射,因此能夠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日、地、氣三種輻射的關系在于:太陽輻射經過大氣被削弱一部分后,有將近一半的太陽輻射穿過了大氣到達地面,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后增溫,同時向外輻射,將熱量傳遞給大氣,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后增溫,并向外輻射,大氣輻射有兩部分,一小部分向宇宙空間散失;另外一大部分向地面,稱其為大氣逆輻射,這部分輻射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陽輻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大氣暢快的放進太陽輻射,使地面充分的吸收太陽輻射,并將所吸收的能量以長波的形式輻射給大氣,所以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大氣充分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將大部分能量以長波形式輻射給地面,從而對地面保溫。理解了大氣的削弱和保溫作用,就能夠解釋地球表面晝夜溫差較小的原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氣溫不會太高,大氣對地面的保溫效應使夜晚的氣溫不會太低,因此晝夜溫差不會太大。
關于大氣的熱力作用的教學建議
建議采用談話法,討論法和學習指導法進行授課。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相關圖像說明太陽輻射波長分布的狀況;其次從地球與月球的晝夜溫差不同入手,引導學生分析產生二者差別的'實質是什么?由此說明大氣的熱力作用。大氣怎樣起到削弱作用,教師可以利用錄像資料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結合具體事例,如夏季有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晴朗的天空呈現蔚藍色,青藏高原紫外線輻射強烈等說明大氣削弱作用三種形式及特點。通過太陽輻射由低緯向兩極遞減的結論,引導學生分析影響大氣削弱作用強弱的主要因素是太陽高度角。
關于大氣的保溫效應的教學建議
關于大氣的保溫效應,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如冬天穿的羽絨服,蓋被子等說明保溫作用原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提供的相關圖像或教師自制的課件,分析日、地、氣三者之間的輻射關系,特別應該使學生明確的是太陽輻射屬于短波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屬于長波輻射,對地面起保溫作用的是大氣逆輻射,這種輻射也屬于長波輻射。關于全球熱量平衡的知識,教師應將重點放在由于人類活動導致大氣某些成分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日、地、氣三種輻射,使全球氣候變暖,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多,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布置課外查找相關資料,課上大家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能夠更關注人類生存的環境。關于全球熱量平衡問題的教學分析
對于全球熱量平衡問題,應該明確以下三點:一是從全球多年平均狀況看,地球收入和支出的熱量是相等的;二是全球熱量平衡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即全球熱量平衡,使全球的多年平均氣溫較為穩定,有利于人類的生存與活動;三是人類活動對全球熱量平衡的影響,即人類活動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影響了地球上的熱量收支平衡,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從而對全球生態及經濟發展產生一系列影響。通過對大氣與人類活動關系的分析對學生進行人地協調發展的教育。
【教學重點】
大氣的熱力作用
【教學手段】
錄像片《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和保溫作用》,《溫室效應的產生》;Powerpoint課件
【教學過程】
(引課)北京秋季的氣候特點是什么?地球表面極端最高溫是多少?極端最低溫是多少?→(引導提問)雖然地球表面晝夜溫差較大,但與月球相比,有何不同?為什么?
(出示課件,下載)通過課件中所提供的月球與地球溫度的數據引導學生得出:月球無大氣的保護,溫差很大;地球有大氣保護,溫差較小的結論。
(提問)為什么大氣的存在能使地球表面白天的溫度不會很高?夜晚的溫度不會很低?大氣是怎樣起作用?
引導學生通過錄像所給的信息得出結論:大氣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對地面有保溫作用。
(提問)大氣通過什么方式削弱太陽輻射,從而使地表白天的溫度不會很高?→引導學生從教科書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并總結概括削弱作用的三種形式及特點:吸收作用有選擇性,反射作用無選擇性,散射作用有選擇性。
(提問)舉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削弱作用的強弱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得出結論,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陽高度角,它的大小會影響太陽穿過大氣路徑的長短,穿過大氣路徑越長,削弱越多。
(教師總結)太陽、地面、大氣三者之間的輻射關系,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穿過大氣時被削弱53%,47%的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到達地面,被地面吸收增溫并輻射能量,由于地面的溫度比太陽低,輻射波長與溫度呈反比,因此地面輻射是長波輻射,被大氣中的水汽和
吸收,使大氣增溫向外輻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散失到宇宙中,更多的能量則給向地面,我們稱之為大氣逆輻射,它也是長波輻射,對地面起保溫作用。
(出示課件,下載)根據課件所提問題,分組討論。并根據課件提供的圖像,請相關小組給予回答。
(教師總結)從地球多年平均狀況看,其能量的收入和支出應該是平衡的,但是現實情況又如何呢?
(錄像展示)《溫室效應的產生》
(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大氣環境問題?還有哪些大氣環境問題與我們今天所了解的知識有關?
(總結)由于人類的活動影響了大氣的某些成分,進而影響到地球熱量的收、支平衡,這可能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多等現象出現,從而威脅人類的生存,可見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環境是至關重要的,應該從我們每個人做起。
【設計思想】
本節課重點有三個方面:知識系統部分應明確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三者之間的區別和關系;能力系統部分重在培養學生對資料、信息進行認定、提取、加工、處理的能力;價值觀念部分側重對學生進行人地協調發展的教育。針對以上三部分,在教學中應重視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教師應注意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資料分組討論,分析得出相關的知識結論,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對于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容忽視,即便是分組討論,自主學習,教師也不能放任學生,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發揮,而應該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價值觀念的教育在本節課中,體現的較好,特別是大氣和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的關系,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的體驗,使學生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探究活動
題目: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可能帶來什么后果?
分析:本活動既可用于課內提問,也可用于課外的探究。全球變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當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是否是其主要原因在學術界并沒有絕對的定論。關于這方面的文章和資料很多,可以讓學生收集整理,然后把自己的觀點陳述展現出來。通過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讓逐步了解大氣的熱力狀況。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讓學生區分清溫室效應和大氣的保溫作用的區別。
高一地理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高壓、低壓系統的活動規律與天氣特點。
2、過程與方法:會運用簡易天氣形勢圖分析各地天氣系統及天氣變化趨勢,并分析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論聯系實際,增強防災抗災意識。了解科技前沿,樹立學習科學知識為生產生活服務的理念。
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氣壓分布圖判斷其氣流狀況及天氣特點;
2、能讀懂簡易的天氣圖,推測近期的天氣變化趨勢,并用規范的語言來表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導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別有意義,它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閱兵儀式了吧?這些鏡頭,你們還記得嗎?
【PPT投影】展示閱兵儀式的照片:英姿颯爽的三軍儀仗隊、激動得流著淚的抗戰老兵、踏著“七彩祥云”而來的空軍方陣。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閱兵儀式上那道最美的風景——湛藍的天空呢?事實上,如此美麗的天空,來之不易。為了確保閱兵的順利進行,從8月20日起,北京地區正式啟動空氣質量保障措施,通過全市上下共同聯動,積極協調周邊省市協同減排,全力保障閱兵紀活動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氣質量已連續天天優良,空氣質量保障情況甚至超越了2008年奧運會期間。當然,如果沒有老天爺幫忙,誰也不能保證當天一定是好天氣。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擔心過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專家9月2日的分析預測吧!
我們之前已經對氣候有所了解了,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范圍大,時間長,一般變化不大。但是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天氣是短時間的、多變的。那么,專家們憑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我們發現文中在講到晴的時候,提到了當時“影響北京的`天氣系統主要是東移的槽脊”。
【講授】引出“槽、脊、高壓、低壓”的定義
教師引導:其實槽和脊是天氣系統的名稱。天氣系統通常指引起天氣變化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鋒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氣運動系統。而所謂天氣預報就是對各種天氣系統的預報,通過對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系統的產生、移動和消亡的變化來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
請學生根據教材內容了解“高壓與低壓”、“槽和脊”,并歸納在這些天氣系統在等壓線分布圖上的氣壓分布特點。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內容,學習到了“高壓”和“低壓”,“高壓”即中心氣壓高于四周,“低壓”剛好相反。由高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高壓脊”,由低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低壓槽”。
教師引導: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師在等壓線分布圖上可先找到高壓脊,畫與之相垂直的一條線,請同學們說說其與等壓線相交的點上分別對應的數值,對比后發現,脊線上的氣壓值高于兩側。所以脊線本質是氣壓比兩側都高的點集合。
【活動】探究一高壓與低壓的大氣運動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氣系統及其對北京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1)標出控制北京地區的天氣系統的名稱
教師引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布狀況,請同學們來觀察一下圖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氣系統控制著?
學生活動:讀圖后,分析北京附近氣壓的分布情況,找到天氣系統的中心,通過比較中心與四周等值線的數值分布,結合教材內容,找到了“高壓”中心,并在圖上用“G”標出。在此基礎上,畫出由它延伸出來的高壓脊(脊線)。(一位同學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學在學案上畫。)
活動一(2)畫出此時北京和伊爾庫茨克的風向
教師引導:先請同學講講風向的畫法。
學生活動:畫過北京的風向的基本步驟,回答要點如下:
1、先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責畫法),風向右偏。
3、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確定風向,用箭頭標出。
4、準確說出風向:西南風。過伊爾庫茨克的風向的畫法類似,為西北風。
活動一(3)(4)完成高壓(反氣旋)示意圖(畫出高壓系統周圍四個點各處的風向以及垂直氣流的運動方向),并用簡要的文字歸納小結。
教師引導:請學生在黑板上標出該高壓系統北部和東部的風向。
學生由此發現,在高壓系統的不同部位風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氣好像發生了旋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大氣水平渦旋,我們把它叫做反氣旋。高壓和反氣旋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一個指氣壓狀況,一個是指氣流狀況。畫過北京、伊爾庫茨克等四個風向后,可利用這一方法在高壓系統的模式圖當中將大氣運動的示意圖畫完整。教師最后引導學生做規律小結。
學生活動:(抽兩名學生上黑板畫,一個畫北半球反氣旋示意圖,一個畫南半球反氣旋示意圖。其余學生在學案上畫。)主要步驟:
1、在高壓中心用“G”標明。
2、畫四點的水平風向。
小結:
1、通過畫圖,我們得出結論:北半球,反氣旋順時針向外輻散,南半球由于地轉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時針向外輻散。因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氣會不斷輻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氣下沉來給予補償。
2、關于天氣,高壓區,垂直方向上,高層大氣自上而下來補充,盛行下沉氣流,空氣下沉升溫,教師可引導“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為,在高壓控制下的地區,天氣一般“晴朗干燥”。聯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活動】案例分析,研究控制東京附近的天氣系統及其對當地天氣的影響
教師引導:【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區的衛星云圖
學生活動:觀察北京上空的云層特點,發現此處晴空萬里。繼而驗證了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干燥的規律。
教師引導:那么在該高壓系統的東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氣系統的控制?
學生活動:該處云層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氣。可能是受低壓(氣旋)的控制。
學生活動:
1、標出低壓、低壓槽
2、畫出此時伯力、東京的風向
3、完成低壓(氣旋)示意圖(畫出A'B'C'D'的風向以及垂直氣流的運動方向)
4、水平方向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氣流,天氣陰雨。
小結:教師應引導學生邊畫、邊想、邊理解。自然地理難,往往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但是其科學性強,邏輯性強,一環扣一環。這個活動題中,從確定中心氣壓性質(低壓區),到畫風向(水平方向上,大氣從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氣流方向(中心的空氣上升,盛行上升氣流),最后推測天氣變化(氣流上升遇冷凝結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陰雨天氣),一步接著一步。只要學生能把整個過程從頭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順,那么這個問題就解決,掌握了,甚至可以說,以后都很難忘記。
【活動】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示意圖,分析有關問題。
教師引導: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不同的天氣系統對天氣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而天氣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又時時刻刻使天氣也隨之變化。生活中,我們研究天氣系統,也是為了預測天氣的變化趨勢,從而更好地指導人們安排好生產和生活。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討論:
學生活動1、請根據等壓線數值,標出甲、乙分別是何氣壓中心。
學生答:甲,低壓系統;乙,高壓系統。
學生活動2、圖示時間,影響北京和上海的分別是什么天氣系統?
學生答:北京受低壓控制,上海受高壓控制。
以上兩題,難度系數都較低。第二題中,學生答出北京受低壓槽控制,超出預計水平,說明對槽脊的概念已經理解掌握,能在圖中判斷并描述出來了。
學生活動3、假如你是天氣播報員,請你來播報一下當時北京和上海的天氣情況。
學生答:北京,陰雨天氣;上海,高溫晴朗。
這一題難度系數略高,一方面需要結合之前剛學的規律,從高低氣壓來判斷天氣,這個還不算難;更難的一面是,題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氣播報員,請你來播報一下當時北京和上海的天氣情況”,這就需要學生用規范的術語來回答這個問題。普遍的結果是學生知道意思,卻不會表達,或者表達得不夠精確。以此作為機會,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所在,既要用準確的文字來表達,也要通過口述,來檢驗其合理和流暢的程度。教師應要求學生盡量用較為簡略的語言來描述,言簡意賅,突出天氣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特點)。
提供當時的天氣預報,ppt展示文字材料,一來驗證學生的推測分析,提高趣味性,二來引導學生作出更精確的歸納。北京:天氣悶熱,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溫天氣,且無降水。
<過渡>炎熱干燥的伏旱天氣就是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引起的。
介紹:伏旱是指我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顯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現象,屬于季風區災害性氣候。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控制,且少臺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干旱。夏季是農作物生育旺盛的時期,伏旱對作物的生長及產量都有重要影響。圖片展示伏旱中,皸裂的土地。伏旱期間雖然晴朗少雨,但因長江中下游和川東地區河網密布,水汽蒸發很多,低空濕度仍很大,故熱量不易散發。高溫加高濕,人體不易排汗,感到悶熱難耐,還可能引發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這個時候最能緩解高溫酷暑的是誰呢?
學生活動4、據圖判斷當時影響臺灣的天氣系統。
學生答:低壓(氣旋)。
教師引導:這題本身不難,但是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做進一步探究。例如:
1、從該系統等壓線的分布來看,氣壓值向中心方向急劇下降,中心氣壓值非常之低,這是普通的低壓中心嗎?
2、等壓線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學生活動:受教師的啟發后,思考并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強烈發展的低壓中心,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風力很大。學生恍然大悟,是臺風。
介紹有關臺風的源地、移動路徑等知識。
高一地理教案11
【設計思想】
根據本節教材對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念三方面的要求,本節課重點應該是“宇宙中的地球”這部分知識,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特別在這部分設計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即通過對比九大行星結構特點及運動特征,使學生明確地球與其它行星有很多相似特性,由此說明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對知識的探究意識,在了解地球的特殊性時,設計了一個學生活動,即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資料庫查找有關火星相關的資料,并與地球進行對比,由此說明為什么火星至今沒有發現生命物質的痕跡,地球由哪些與其不同的條件,使其能夠有生命存在,通過這個探究活動,既可以培養學生查找資料,處理資料的技能,又可以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意識,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板書設計】
第一節人類認識的宇宙
一、宇宙
二、天體和天體系統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2、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星球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活動目的】
1、認識到到地球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行星,但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這顆行星是不可替代的。
2、盡管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相當迅速,但遠遠沒有達到認識宇宙全部的地步,我們有無數的天文之謎需要在未來逐漸揭開。
3、激發學生對于宇宙之謎進行探索和思考的.興趣。我們并不期待在不遠的將來認識宇宙的全部,但毫無疑問,人類將永遠執著地去探索,去追尋宇宙的真諦。因為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是一個美麗而精彩的星球的一部分,這個星球正實實在在地存在于茫茫的宇宙之中。
【活動步驟】
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當地的條件組織學生做以下探究活動:
1、帶領學生參觀天文館(注意帶上照相機和筆記本),讓學生搜集盡可能詳細的天文資料。
2、組織觀看有關的天文科普錄像(如星際探尋、登陸火星、蒼穹尋奇、不明飛行物等)。
3、查閱相關歷史資料,了解人類宇宙認知的變化。如地心說、日心說等。了解一些天文假說。
4、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在天文學上取得的成就。如張衡、郭守敬等。
5、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參觀天文館、看錄像、查閱雜志書籍、瀏覽互聯網等。寫一篇“我生活的宇宙”的論文。
6、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辦一期地理板報。最好能體現最新的科技發展對天文學研究的指導。
高一地理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節。交通運輸是實現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節配置了不少的圖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組成部分,但似乎離學生們的生活太遠。通過鄉土地理的活例子,結合該節課程的要旨,既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活動過程,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本冊書先講“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即農業、工業,再講交通。因此學生對這部分會比較陌生。高一的學生有一定的地理基礎知識、讀圖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通過各種正確途徑搜集相關資料的能力。可以增加直觀的圖片適當補充聚落空間形態的有關知識。本校高一新生對計算機有一定的操控能力,但是差異比較明顯,建議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搜集的資料、課本的地圖等,加強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交通運輸布局變化對聚落和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有關的圖片和資料及相關實際案例,理解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對聚落形態和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
2.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側重對地理學習結果的表達和能力的培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學會運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結合案例分析交通運輸和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教學難點:分析交通運輸和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讀圖歸納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入:引用民諺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而如今,寶成鐵路溝通了巴山蜀水,新中國的鐵路建設事業日新月異,成績斐然。
設計意圖:這樣導課,既傳授了知識,又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二、講授新課
(一)交通運輸方式對聚落形態的影響
1.教師出示兩張圖片: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引導學生歸納聚落的概念、類型。
2.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
環節一:新的交通方式發展會帶動聚落形態的變化
出示案例:嘉興市空間形態的演變過程。指導學生從“時期、形態、原因”等方面分析。(設計表格讓學生通過分析案例進行填寫)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案例,思考填表對比不同時期,嘉興市空間形態的演變,從而得到新的交通方式發展會帶動聚落形態的變化。環節二:交通方式的衰落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
出示小問題:“考考你:“揚州(雄富)冠天下”“十里長街(市井連)”“(夜市)千燈照碧云”,門前(冷落)鞍馬稀。”讓學生試著填寫詩句中缺少的詞語,并展示資料“揚州的變遷”,
設計意圖:通過詩句及資料,引導學生得出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對聚落影響的另一個方面:交通方式的衰落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
(二)交通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的影響
環節三:聚落空間形態沿交通干線擴展,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
出示圖片:銀川市地圖,西夏、金鳳、興慶區的分布圖出示案例:株洲市區發展地圖。
小組合作探究:要求學生分析株洲市區發展變化圖,并結合自己家鄉的首府銀川主要的市區分布圖,討論交通干線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教師適當引導歸納。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分析,教師的引導歸納,及學生自主探究,結合在生活的所見,得到聚落空間形態一般沿交通干線擴展,并且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
環節四:交通運輸網的形成,促使多個城市相互連接,形成沿交通網分布的大城市帶
出示圖片資料:“波士頓-紐約-華盛頓大城市帶”,“長江三角洲城市帶”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兩幅地圖,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交通網絡對城市帶形成的影響。
過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房價、地價不斷上漲還有人們對于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工業區和高級住宅區逐漸向外圍地區轉移,而商業和服務業則向市中心集聚。工業區和高級住宅區逐漸轉移到郊區,就得益與交通網的完善,隨后大型購物中心、超市及休閑設施也向郊區遷移。那么這些商業網點(大型購物中心、超市及休閑設施)和商業中心的布局和交通運輸布局的關系是什么呢?
(三)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環節五:展示山區和平原商業網點示意圖(教材P84頁圖5.8和圖5.9)思考:
(1)請觀察兩張圖,說說其商業網點分分布的密度,誰大誰小?
(2)請分析原因。
小組討論:請小組代表說出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此過程中教師須引導學生從自然(地形地勢)、社會(人口分布密度)、經濟(經濟基礎、人們的消費水平)和科學技術等因素方面分析,通過影響交通運輸的布局,進而影響了商業網點的分布密度。本活動通過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會分析和交流的能力。
(四)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分布位置的影響
環節六:石嘴山市的大型商業區的位置和交通之間的關系。
(建立一個班級博客,課前布置學生搜集資料,然后將搜集到的資料上傳,之后在博客上討論,3天前布置好。在討論中教師可與學生一起交流。(1)石嘴山商業中心位置
(2)石嘴山的市批發市場分布
(3)裝飾城與建材市場分布
(4)倉儲超市)
問題引導:(1)這些大型商業網點的布局都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回答預設:位于城市郊區、新城或舊城改造處,對交通干線有重要的依附關系:一是沿著舊國道或主要城市干道兩側自發形成;二是在城市交通樞紐;三是在快速干線和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附近形成。
問題引導:(2)倉儲等為什么不布局在石嘴山中心呢?
學生回答預設:市中心的地租昂貴,而郊區的地租比較便宜,加上便利的交通,可以帶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
設計意圖:通過我們生活的城市石嘴山市為例分析討論,商業布局的原因,這些大型的商業網點布局在市區中心、環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是以交通最優原則代替了市場最優原則。
總結:板書總結
高一地理教案13
一、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的概念
2、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
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外部大氣結構
由內到外:光球層——色球層——日冕
2、太陽活動及其主要類型
①太陽活動的概念
②主要類型
黑子——發生在光球層,周期11年,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耀斑——發生在色球層,周期11年,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3、對地球的影響
干擾電離層——使無線電短波通訊中斷
對地球磁場的影響——產生“磁暴”
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三、月相及其變化
1、月相變化的周期規律
2、月相變化對地球的意義
探究日食和月食發生的`規律
【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本內容要求有較高的空間想像能力。
(3)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規律有嚴格的科學數據可參考。對高中學生而言,這種活動有利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活動中來。
(4)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運用計算機展示探究成果的能力。
【活動步驟】
(1)布置資料搜集任務:通過因特網或《天文愛好者手冊》,查閱和日食月食相關的資料。
(2)課內成果演示:要求學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將自己搜集的資料制作成可演示的多媒體課件(如ppt格式的文件)。注意,應該將學生分組制作。比如日食月食發生的基本原理,日食月食的種類,日食月食出現的規律和周期等。若沒有條件,可以讓各組派代表上講臺演說。并安排一定時間讓聽眾學生提出相關問題,讓演示者回答)。注意: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有比較準確的數字來說明。應盡可能用相關的圖片(或者自己畫的示意圖)來說明問題。
(3)教師總結:總結各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并將日食和月食發生的原理、規律等作個總結。
高一地理教案14
一、課前系統
(一)、分析教材
本節教學內容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主要學習內容:掌握熱力環流的基本原理,并能運用其原理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培養學生自學、探究、合作的意識。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基本、最簡單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氣”一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大氣熱力狀況知識的運用,也是學習“氣壓帶和風帶”的基礎,故對這一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學生
課前學生已有必備的相關知識技能基礎,如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物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階段剛開始學習立體幾何,空間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節課的學習對于學生有一定難度
(三)、設計思想
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選用聯系學生實際的素材來實現教學目的,包括選擇學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問題,符合學生興趣和年齡特征的地理問題等。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充分考慮高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不同的.學習需要,積極探索和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熱力環流的形成原理。
(2)通過繪制熱力環流圖,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3)運用熱力環流實驗來觀察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服務于社會。
2、過程和方法
本課遵循由問題→課件演示獲得感性認識→分析推理運動過程→歸納概括運動規律(理性認識)→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主線,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用分析、推理、歸納等方法學習地理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分析、理解、觀察熱力環流和局地環流,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及應用難點: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六)、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設備
二、課堂系統
(一)、教學設計
1、略
2、略
(二)、板書設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
第二課時熱力環流
一、熱力環流的形成
地面冷熱不均→→空氣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空氣水平運動(根本原因)
↓
熱力環流(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二、生活中的熱力環流現象:城市熱島環流
課后探究: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樣形成的?
高一地理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點。
2、了解宇宙的主要組成物質、天體及其類型。
3、了解天體系統的結構,以及地球在天體系統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分析教材,使學生具有歸納整理知識、提取重點和找出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自學能力。
2、通過閱讀圖片、畫圖和思考等活動,提高學生從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了解宇宙的物質組成,使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正確的宇宙觀,并注意識別和抵制偽科學。
2、通過了解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事例,激發學生愛科學和探索宇宙奧秘的精神。
關于天體系統的教學建議
關于天體系統,教師重點要說明天體系統的層次。尤其是知道地球在這個層次中的位置。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其最遠的天體離地球大約150億~200億光年。我們針對目前觀測到的宇宙進行了分類。因此有了天體系統的層次。建議教師采用本期提供的動畫“天體系統”來進行教學。該動畫能很清晰地展現天體系統的層次。而且有各類天體的典型圖片,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尤其動畫中包含了太陽系和地月系的動畫,使學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各個層次的天體運行狀態。
關于地球的普通性的教學建議
在“宇宙中的地球”這部分,教材提到了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為了讓學生理解這點,教師可以通過出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比較數據”表格,讓學生比較太陽系中九大行星五個指標的數值。則不難發現,地球的鄰居們和地球非常相像。尤其是金星,其質量、體積和地球相差無幾。這些數據說明:地球在太陽系成員中是非常普通的,其運動狀態和運動特征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如果課時允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運行特征:(1)共面性;(2)近圓性;(3)同向性。之所以要重點提出地球的普通性,是為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樹立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世界是物質的,各種物質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中,但它們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關于地球的特殊性的教學建議
在講授“宇宙中的地球”時,教師在說明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后,還需要說明一個問題:即地球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現在這顆行星上具有形形色色的生物,人類是這些生物中最高級的一種。盡管人類的科技探測手段迅猛發展,但目前仍沒有發現任何地外文明跡象。雖然在理論上宇宙中可能還有許許多多和地球的條件類似的行星存在,但是與太陽系內其它的行星相比,地球所處的宇宙位置能孕育生物,足以說明地球的與眾不同。教材從兩個方面分析了地球之所以存在生命現象的原因:(1)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其表面溫度有利于生命過程的發生和發展。(2)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使其引力足夠吸引大量氣體,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這兩點需要學生掌握。正是因為這樣,科學家們猜想,宇宙中有很多和太陽系類似的恒星星系,若其中存在和日地關系相近的情形,則極有可能發現和人類相類似的文明。
【教學重點】
①天體系統的層次;②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的含義。
【教學手段】
多媒體資料庫
【教學過程】
(引課)古訓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由此理解宇宙的含義,即體現時間性——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空間性——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
(總結板書)
一、宇宙
二、天體和天體系統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3圖1、2思考)天體系統分為幾個級別?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什么?
(教師總結板書)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多媒體資料展示,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4表格和圖像)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地球與其他行星相比有哪些相似性?①質量、體積;②平均密度;③公轉、自傳周期;④運動特征(即九大行星運動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這部分知識需要教師給與補充。)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地球無論是結構特點還是運動特點都與其他行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說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板書)2、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星球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查找資料并討論)火星與地球相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以至于人們始終懷疑在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但至今也沒有發現生命的痕跡,為什么火星沒有生命物質而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生命存在需要哪些條件?
(教師總結)通過以上對比討論,使學生明確,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有三個:①有適宜的溫度;②有液態水;③有適量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這三個條件是火星所不具備的,之所以產生這三個條件的根本原因有兩個: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因而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水;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因而有適量的大氣。而這兩個根本原因對于火星來說,與地球有較大差異,因此目前火星未發現有生命存在。
【高一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高一優秀地理教案12-26
高一地理教案02-23
高一地理教案08-29
高一地理教案精選15篇11-22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02-02
高一地理教案14篇01-06
高一地理教案(15篇)11-19
高一年級地理教案08-04
中圖版高一地理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