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大自然事物觀察和探索的興趣,體驗分享交流的快樂。
2、幼兒初步了解常見的’昆蟲、身體結構、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3、能通過昆蟲的身體的特征來猜出昆蟲。
二、活動準備:
ppt、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幼兒一起回憶故事《我要參加運動會》,從而回憶什么叫做昆蟲(6條腿、有頭,胸、和腹部)
2、請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是昆蟲,討論完后,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所認識的生活中常見的昆蟲。
3、教師播放PPT,請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昆蟲,并以蝴蝶為例,認識昆蟲的.身體構造,以及外形特征和生活習
3、玩游戲:《捉迷藏》看圖猜昆蟲,只留有昆蟲最具特點的地方,然后請幼兒根據昆蟲的特點來猜猜是什么昆蟲。
4、看看常見昆蟲的生活環境,總結活動重點
5、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昆蟲,然后收集資料,明天帶到班級里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2
一.課題名稱:
體育課堂中如何運用游戲進行教學課題負責人:王全鋒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狀況和個性發展。以往的體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純粹的技能訓練,是一種反復操練的練習,這種急功近利的學習使得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會關注學生的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諸多方面的培養,這就需要我們體育教學必須建筑在科學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抓好體育教學,加大學生的興趣,有效增長學生體質。
三.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1、自新課標實施以來,體育課一直沒有一套完整的教材,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大,這樣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有著很大的激情發揮。
2、通過游戲的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在玩中學、在學中練,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游戲教學,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掌握知識,還能拓展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一個好的游戲能給學生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終身教育。
4、積累好的游戲資料,促進教學工作的進展。
四.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有效的、可持續的成長,在實施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使他們能夠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熱愛體育運動,熱愛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高效的教師,教師要通過課題研究與實驗,重塑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高效性,促進教師高效的專業發展,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師資保障。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構建高效教學氛圍,有力地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校體育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推進學校體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五.實驗對象和研究方法:
1、實驗對象:在小學1—6年級隨機選擇兩個班的一線的體育教師,另選兩個班為對比班
2、研究方法:調查法、試驗法、文獻資料法、對比法、類比法、評價法。
六.研究措施及活動安排:
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和前提,以行動研究、實驗研究為主要途徑,具體措施安排如下:
1、初期階段(2月份),查閱收集有關資料,以座談法為主要方法、努力尋求理論與實踐的通道。
2、中期階段(4月份)以行動和實驗研究方法為主,確定實驗班,通過研究證明修正和完善原有理論假說,求真務實,上好每一堂實驗課,根據季節、氣候特點安排教材內容,增加游戲的內容特點,配合主教材,安排各類型游戲。
3、后期階段(7月份),整理加工,對研究的情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析、總結。對各方面有價值的理論和經驗進行整合、提煉,總結教學經驗,讓其符合改革精神,培養全面發展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預計的研究結果:
體育課堂中如何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符合課標精神,能促進學生的體質,發展各種身體素質。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3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通過學生來進行學習的效果和知識反饋,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人翁責任感,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使學生感到他是課堂的主人。
2、在反饋表中,學生有權評價老師和給老師提建議,給學生一個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充分相信學生,學生會更加親近老師,熱愛化學學習,提高化學學習成績,給學生終身學習化學奠定基礎。
3、通過反饋,老師能夠掌握這節課學生有哪些知識沒有聽懂,哪些概念比較模糊,哪些題目有困難,老師能夠有的放矢,針對不同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調整;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建議和要求,能夠促使老師提高教學業務素質和自身修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課題的核心概念
化學課尾就是在化學課堂即將結束剩下的3-5分鐘。教學反饋即設計一份反饋表,讓學生填寫,包括這節課對老師的建議、沒有聽明白的知識和習題、學生認為的重點內容、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等;或設計一份當堂反饋測試卷,讓學生當堂練習和鞏固。老師根據反饋表或反饋試卷進行統計分析,作為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提高化學成績。
三、課題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許多的化學教師在學生的學習反饋上,做的工作遠遠不夠,盡管通過作業和測驗能夠知道一些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但畢竟缺乏針對性和全面性。據此,我提出本課題,旨在解決老師對學生學習的全面了解和有的放矢的進行調整,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最終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1、設計問卷調查了解我校學生最喜愛什么樣的老師、曾經給老師提過什么樣的建議、化學成績如何等;
2、統計分析問卷調查結果,積極尋找原因;
3、精心設計化學課尾教學反饋表、教學反饋試卷、教學問題統計表,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4、廣泛聽取其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修正反饋表,及時作出調整;
5、統計分析歷次化學考試成績,以便作對比,檢驗教學反饋的有效性。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在課題研究中,廣泛參閱相關理論著作,用以指導研究實踐;
2、問卷調查法:針對目前我校學生對化學教師和化學課堂的相關情況設計問卷進行調查;
3、統計分析法: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完成調查報告;
4、教學實踐法:本課題研究主要安排在常規教學行為中進行,做到研究和教學有機地融合;
5、個別訪談法:與學生進行深入交談,了解反饋表的利弊,及時調整;
6、反思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及時調整和優化研究行為,并在研究結束時進行全面總結,撰寫結題報告,形成研究成果。
五、課題研究讀書目錄
1、《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九州出版社,高帆主編);
2、《論教學過程最優化》(教育科學出版社,巴班斯基著吳文侃譯);
3、《課堂管理技巧》(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鐘啟泉、趙中建主編);
4、《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M希爾伯曼著陸怡如譯)。
六、完成讀書筆記和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xx年9-12月:
1、完成學生問卷調查設計和調查報告;
2、書寫《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讀書筆記;
3、撰寫2篇教學案例。
xx年12月至xx年1月:
1、書寫《課堂管理技巧》讀書筆記;
2、書寫《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學習心得體會。
xx年2月:
1、撰寫階段性總結報告書;
2、結合課題研究,撰寫有關教育教學論文;
3、書寫《論教學過程最優化》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
xx年3月至6月:對課題進行經驗總結與成果展示,對課題進行推廣,書寫有關書面材料。
xx年7月至8月:書寫《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學習心得體會。
xx年9月至12月:上傳相關課題材料;
20xx年1月至2月: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七、課題研究的具體時間安排
1、課題準備(xx年9--11月)
(1)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統計分析;(2)《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讀一遍。
2、課題實施(xx年11月至xx年1月)
(1)召開化學教研組會議,商量如何進行課尾教學反饋,初步設計反饋表和問題統計表,進行課堂嘗試,組織教師統計分析;
(2)重新修訂反饋表和統計表;
(3)采取“每周一清”制度,根據學生反饋的知識和習題,設計一份講義,讓學生在家繼續鞏固練習;
(4)學習《課堂管理技巧》;
(5)學習《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
(6)進行階段性的研究分析,對研究過程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
3、課題階段性總結(xx年1月至xx年2月)
(1)對前一階段的成果進行調查分析,好的繼續發揚廣大,不足之處及時分析原因,進行階段性總結。
(2)學習《論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書籍。
4、課題推廣應用(xx年3月至6月)
(1)對本課題研究的成果在全校其它班級進行推廣應用,上相關示范課,觀摩課,研究課。
(2)學習《課堂管理技巧》和《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
5、課題教育教學論文撰寫(xx年2月至8月)
(1)結合課題研究,撰寫相關教育教學論文。
(2)學習《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M希爾伯曼著陸怡如譯)。
6、課題成果匯報(xx年9月至12月)
(1)對本課題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上傳材料到博客;
(2)撰寫結題報告。
八、申請結題
20xx年1月完成課題研究,撰寫研究報告,提出申請,結題。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4
活動時間:
20xx年2月
活動地點:
團體辦公室
參加人員實習報告:
xxx
活動內容:
制定本學期課題的研究目標和內容
活動過程:
一、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我們也遇到的困惑:
1、課題組成員孤單,沒有伙伴,課題研究的理論素養很薄弱,經驗缺乏,對課題的理論構建本事顯得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學習與培訓。
2、課題研究的主動性不足,研究不夠深入,不夠重視平時內容的搜集與整理。
3、懲罰性作業導致師生關系對立。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因為教師這樣那樣瑣碎的事情比較多,許多教師都沒能及時地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反饋,有相當數量的教師對學生作業延遲講評或者干脆不予講評。對于作業沒完成的學生,教師常用的做法也不是采取有針對性的,有彈性的,滿懷鼓勵的方法去對待,而是很容易用硬性態度對待他們,這又導致了師生之間的對立,導致了學生對作業的反感。
二、解決思路:
1、加強學習,增強教師科研意識。利用網絡,利用每一次外出聽課、校內研討課的機會,多學習,多吸取別人的經驗。不斷更新自我的教育理念,轉變自我的教學行為,使創新性的語文作業實施得更加具體、有效。
2、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及主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語文綜合本事得到提高。
3、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合理科學地安排時間,設計靈活多樣而又有效的作業,促進學生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率。
4、作業評價靈活多樣實用。
三、理論學習
《這樣的作業才讓學生喜歡》
為了讓學生對作業有興趣,有收獲,我從兩個方面布置作業。
第一類:常規作業
語文家庭作業主要為預習作業,這在開學初就告知學生,并規定作業格式,內容包括:我會讀,即把要學的課文讀三到五遍,標出生字詞語;我會寫,即把生字抄寫3個并組詞;我會查,即查找相關內容,對不理解的字詞想辦法理解;我會問,即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能夠自我嘗試回答;我會默,即自我完成生字識記任務;我會背,即課文學習結束后背誦相關內容,登記在統一下發的表格上。
這些作業我同時會告知家長,所以家長每一天都會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
第二類:特色作業
1、閱讀作業。
每新接手一個班,我都會召集家長開會,宣講課外閱讀的意義,并要求每個學生每一天閱讀30分鐘,登記在家庭作業本上。
2、手工作業。
這是與班級教育結合而布置的作業。前年我發現教室里垃圾較多,便利用班會和同學們。起想辦法,最終決定同學們自我動手做個環保垃圾袋。晚上,同學們就在家長的指導下,用舊衣服、舊毛巾等材料做成了各種各樣的環保垃圾袋。團體展示并評獎后,我又布置作業,把這件事寫下來。由于學生親自參與了,深有體會,寫起來十分簡便,效果很好。
3、親情作業。
去年三八節前夕,正好岳陽市大力推介本市有名的“90后”大孝子陶星的事跡,配合推介的.是報告文學《孝行天下》這本書。研究到同學們沒有給父母洗過腳,于是我布置了給媽媽洗腳的家庭作業,同時要求家長寫感受,學生寫日記。
這次作業效果十分好。每一位家長都寫來感受,同學們也收獲很多。不久,我班一位患重病的同學情緒低落,不愿意配合治療,我又布置給該同學寫祝愿的話的家庭作業。當這位同學花兩天時間讀完這八十多頁的祝愿簽名冊后,又樹立起戰勝病魔的勇氣。
4、社會實踐作業。
一次,我班開展“交通安全進萬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全班76位學生分為10個小組,每組由兩名家長志愿者帶領,來到岳陽火車站等10個地方開展活動。
他們共發放問卷調查表1000份,對不一樣年齡段、不一樣職業、不一樣學歷的行人進行調查。同時,他們還對行人密集的交通路口行人過馬路的情況進行實地觀察,之后,每人都寫下了活動日記。
去年我還組織學生開展“小手牽大手,開車不喝酒”活動,學生們辦手抄報、制作溫馨提示、與家長簽訂合同等,受到家長的好評。
5、我當小教師。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我特意讓學生當小教師給我布置家庭作業。去年上學期,學生給我布置的作業是背下《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的回目,我每一天都要請表現好的學生當小教師,幫我鞏固記憶。
他們很樂意,還特意帶來書籍考我。這樣,我的記憶得到了鞏固,學生的興趣也調動起來了。異常是教師尊重他們,與他們平等相處,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活動效果:經過此次活動,各成員針對上學期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困惑,確定了本學期的課題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經過討論交流進一步具體擬定了研究思路。并針對有效教育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5
蘇州南環第一幼兒園
一.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
巴赫金認為,人類只有依托語言或話語才能生存、思考與交流。人類情感的表達、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種形式的存在都必須以語言或話語的不斷溝通為基礎。由此可見語言的重要性。而幼兒期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和最佳期,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給予孩子正確、科學的語言教育,就會給他們以后的語言發展、智能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要發展語言,“對話交際才是語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處”。
進入20世紀90年代末,在中國文化界和文學理論界,刮起一陣不大不小的“巴赫金旋風”。一位20世紀的俄國思想家、美學家、文藝理論家得到中國學界的青睞。該書的出版和對話理論的研究向世界宣告,“文學理論:走向交往對話的時代”的到來。
如今對話教學理論成為中小學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之一,在中小學課改實踐中,“對話”一詞使用頻率之高更是前所未有。但在幼兒教育領域還少有運用。新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教育不再是簡單的訓練、教師的獨白,而應該尊重幼兒的需要和能力,加強交流和溝通,突出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語言活動不僅是讓孩子學會一些美麗的詞匯和句子,而更應突出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巴赫金的對話理論正符合了現在教育發展的需要,值得我們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實踐、研究。怎樣的對話是真正的對話,怎樣的對話才能真正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研究對話的有效性。在掌握幼兒語言發展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對話的效用,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在自然的氛圍內提高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則充分理解幼兒語言活動中自己的特殊地位,妥善處理好教與學的平衡點。
二.概念的界定
對話:按照它的原始意義,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談話方式。我們認為:對話是指說話者與對話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礎上,以語言等符號為文本而進行的精神上的雙向交流、溝通與理解。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對話的形式有多重:教師與幼兒的對話,幼兒與幼兒的對話,幼兒與文本的對話,教師與文本的對話。多重對話中的教師、學生、文本應該是語言活動中的三個主體,但是角色有輕重之分,教師在多重對話中應當是一個特殊的角色。
幼兒語言活動:在幼兒園里主要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的規律,創設適宜的語言環境,有目的有計劃組織的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活動。它不僅包括幼兒園的教學活動,還包括游戲,幼兒的語言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為2-6周歲。他們的語言能力主要是聽、說能力。
三.理論的借鑒:
1、對話理論:巴赫金認為,人類只有依托語言或話語才能生存、思考與交流。人類情感的表達、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種形式的存在都必須以語言或話語的不斷溝通為基礎。“對話交際才是語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處”,“一切莫不歸結于對話式的對立,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對話才是目的。單一的聲音,什么也歸結不了,什么也解決不了。兩個聲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條件,生存的最低條件”。對話理論本身蘊涵著平等觀念的價值預設。在對話者的視野中,自我與世界處于平等的關系之中,即承認對話雙方的主體意義和價值并保持平等狀態。
2、認知發展理論:皮亞杰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既依賴于生物性的成熟因素,又依賴于主體主動經驗,主體通過作用于外部世界以及由此獲得的反饋信息來建構日益有用的與現實有關的知識。每一個兒童應被看作是通過與支持他的成人或同伴共同分享主動性活動來建構他自己的知識的主體。主動學習是兒童發展過程的核心,教師是兒童發展的支持者。
3、.“最近發展區“理論:這是維果茨基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意指教師或有較高認知能力的人,可以在學習者遇到困難的時候,發揮“施工架”之功用,提供必要的.建議或引導式的輔導,促使個體進行積極的思考和認知活動,從而產生認知上的有意義的建構,促進兒童最終能獨立完成其認知的發展。“最近發展區”概念的引人,強調教學在發展中的主導性、決定性地位,揭示了教學的本質特征不是在于訓練和強化已經形成的內部心理機能,而在于激發、形成正處于成熟過程中而又完全成熟的心理機能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在幼兒語言活動中,教師運用對話理論,針對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創設適宜的“對話”情境,讓幼兒在與同伴、老師、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中,在心靈的交流碰撞中,主動積極地探索問題,并從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在平等、寬松的活動氛圍中不知不覺地使傾聽、表達、交流等方面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2-6周歲幼兒傾聽、表達、交流的分層目標研究。
我們要清楚2-6周歲幼兒的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他們應該具備怎樣的語言能力,要達到什么樣的語言目標。幼兒園的孩子主要是以聽、說能力為主,可以通過研究來明確大、中、小班的傾聽、表達、交流等語言能力的分層目標。
(二)對話材料選擇的研究
如何選擇合適的對話材料。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能力、生活等方面的原則進行選材方面的研究。
如何選擇對話材料,體現了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關系。幼兒園的孩子沒有文字認讀的能力,教師對文本的分析研究就更加重要了,它直接影響對話教學的效果。要正確研究、分析教材,提取最有價值的部分,體現對話教學的有效性。
(三)對話環境創設的研究
①對話心理環境和氛圍的創設:創設什么樣的心理環境才有利于“對話”的展開呢?需要教師針對各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研究怎樣去尊重孩子,怎樣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怎樣鼓勵激發幼兒的對話愿望,怎樣營造寬松的對話氛圍等,良好的教育氛圍有助于幼兒主體性的發揮。
②對話物質環境的創設:包括各種教學具的選擇和準備,情景的創設以及周圍環境的布置等方面的研究。幼兒階段的孩子處于形象思維階段,生動的圖片、玩具、課件等教學具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掌握語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但必須注意適宜性,把握好幼兒的需求。
(四)組織教學策略的研究
如何有效地運用教學策略激發對話,促進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文本的有效對話,這是最關鍵的部分。如何正確把握教師在對話中的地位。
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自身非言語交流方式的運用,如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等,以及語音、語調、語速的靈活運用。因為幼兒期的孩子在學習中需要多感官的認知,年齡越小的孩子語速要求越慢,多感官的要求更強。
教師作為引導者,提問的方式值得仔細研究,它直接體現教師的教學策略,影響對話教學的效果。
(五)幼兒對話的評價研究
如何評價幼兒的對話,直接體現出對話的有效性。適宜的評價能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如何正確做出評價,需要實踐研究,做出判斷。
(六)家園合作的研究
對幼兒的教育,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我們要做好家長工作,使幼兒園與家庭在語言教育的思想、認識、原則、方式等方面能統一,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們將通過實踐研究找到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向家長宣傳語言教育的先進理念與方法,做好溝通工作,以取得家長的配合,更好地開展工作,并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個性化教育。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①從報刊、網絡上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資料,了解并掌握他人的研究成果,通過分析比較進一步明確自己當前研究的起點。②在查閱“對話理論”的文獻基礎上,從理論上界定“對話”的特性,明確多重對話網絡中每一對話形式的特點和地位,明確其中教師角色的作用。
2.行動研究法:精選教材,針對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和游戲設計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案,從“對話”在語言活動中的融合途徑、語言教學中的具體步驟等方面初步構想對話的活動模式,然后加以實踐,分析對話理論應用的實效性。
3.個案研究法:選取某些有代表性的幼兒,進行全程地跟蹤分析評價,了解幼兒和教師在對話理論實踐過程中的表現與反映,以點代面,了解研究的進展和效果,便于把握課題研究的方向。為對話理論的應用研究提供實踐依據。
4.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觀察對象及其行為進行考察、記錄、分析,了解幼兒和教師在語言活動中的行為表現。
5、經驗總結法:分析評價對話理論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應用的實效性,并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成為理論,寫出經驗總結性論文或研究報告。
七.課題研究的進程
1.第一: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3月至20xx年8月)
主要工作:采用文獻研究法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積累一定的理論依據,進行“對話”理論的文獻研究,撰寫課題方案,申請立項。
2.第二: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
主要工作:進行“對話”理論在語言活動中應用的教學設計和活動實踐,組織課題組內成員互相觀摩活動,并對其有效性做出分析評價。進行個案觀察和案例分析,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策略。在研究“對話”理論實踐運用有效性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經驗性理論總結,使“對話”語言教育模式日趨成熟。
3.第三: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主要工作:將對話語言教學活動整理成冊,形成園本教材;綜合每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寫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八.課題研究的成員及分工
角色
姓名
職務
分工
組長
顧彩虹
園長
統籌,協調,把握方向
副組長
談玉紅
副園長
策劃,組織,資料管理
成員
胡偉芳
大班教師
具體實施、操作
嵇勝紅
大班教師
張婷
中班教師
金燕
中班教師
趙丹婷
小班教師
朱蔚峰
小班教師
全體教師
協作研究
蘇州南環第一幼兒園
202x年12月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6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問題是: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結合本園實際,研究和探索優化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途徑、方式及其注意事項。選做此項研究,基于以下背景:
1.本園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現狀和問題
(1)幼兒園提供的游戲設備功能單一。
(2)各班戶外游戲的時間安排不明確,導致教師不能靈活安排。
(3)教師組織游戲的內容、類型比較單一、不夠豐富。
(4)教師對游戲材料的投放不夠豐富,不注重游戲環境的創設。
然而特色活動,是展示一所幼兒園風貌的途徑之一。在反復研究與斟酌的基礎上,我園把體育運動作為本園特色,與課題同步進行研究、探索。
2.幼兒健康發展的需要
個體發展過程中,生命的健康是人發展的物質基礎。人的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的發展都需要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幼兒期是生長發育旺盛時期,亦是建立良好物質基礎的關鍵期,而運動則成為他們鍛煉身體的客觀需要,以實現其身體發育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平衡。
3.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需要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體和諧發展。它將"體"放在首位,強調了"體育"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健康領域的"指導要點"中也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可見,在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對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的健康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我們認為,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是按照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與基本規律,促使其身體的生長發育、身體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戶外教育活動。我園構建了以"運動、健康"為主題,以"華師大建構"教材為依據,努力打造體育運動特色,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和教育活動,增強幼兒體智、陶冶幼兒情操、磨煉幼兒意志、發展幼兒交往能力,讓幼兒在體驗成功和快樂中獲得健康和諧發展。
三、理論依據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開展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2.陳鶴琴先生早年在開創中國化、科學化的幼兒園實驗時所寫的《我們的主張》十五條中提出:"我們主張幼稚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他說:"要知道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要強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兒童。兒童的身體不強健,到了成年,也不會健康。"
3.法國著名學家蒂索從醫學的角度來評價體育活動:"運動能代替藥品,但世界上任何藥品都不能取代運動的好處"。幼兒期是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而運動則成為他們鍛煉身體的客觀需要,以實現其身體發育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平衡。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運動則是幼兒探索客體環境的最有效手段,他們不僅需要通過運動來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過運動來積累經驗,從而為他們的心理發展打下基礎。
四、研究目標
1.研究和探索優化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途徑、方式及其注意事項。
2.發展幼兒走、跑、跳、鉆爬、平衡、攀登等基本動作,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使體育潛質良好的幼兒特長得到充分發展,通過研究使我園形成體育教育的特色。
3.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活潑開朗、自信以及較強的責任感、合作能力、意志力等)。
五、主要研究內容
1.合理安排每個活動的內容,確定活動的任務。教師要掌握幼兒生理負荷量的測量方法,合理安排戶外體育活動的密度,尤其是幼兒的練習密度,確定新教的知識和技能,保證幼兒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適宜程度,真正達到增強幼兒體質的作用。
2.對幼兒的動作發展給予科學的評價。在進行評價時,教師要考慮不同幼兒之間的差異,并對不同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用單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力爭讓每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提高。在評價幼兒時,應少用橫向比較,多引導幼兒與自己進行縱向比較,讓幼兒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提高幼兒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3.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組織戶外體育活動。創造被人接受的氣氛,讓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參加體育活動,進而產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輕松愉快感,以保證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發揮創新意識。全課題組教師要以課題研究和實施為導向,認真學習,確立現代教育觀、兒童觀,在幼兒集體活動中,教師要作為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及時肯定幼兒的成績與進步,在自由活動中教師要充當幼兒的合作伙伴,真正融入幼兒的活動中去,要充分尊重每個幼兒的需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和發現每一個幼兒的積極變化,引導幼兒積極探索。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7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1、課題的現實背景:
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增強幼兒的體質,更大的價值在于通過戶外活動鍛煉幼兒的各方面能力,促進其身心的和諧發展。戶外活動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培養充滿朝氣、健康活潑的幼兒是學前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也需要加強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加強幼兒身體鍛煉。戶外體育鍛煉,可以為孩子提供增強互相協作能力和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機會,是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幼兒期是人的身體發展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的身體活動能力是在實際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發展身體活動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為孩子創設一個積極、主動參與的活動環境,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戶外體育活動中來。但目前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教育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體育教學活動單一;體育活動形式不符合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體育活動不能滿足幼兒的興趣等等。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課題的提出,是為了更好地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
這一課題的研究立足于改變我園幼兒戶外游戲的現狀,增強幼兒的創造力,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讓幼兒自主快樂的游戲。同時,也更新教師組織活動的理念,拓展老師的思路,增強教師的觀察和總結能力,促進教師向有力的支持者、智慧的引導者發展。幼兒園《綱要》“教師是幼兒游戲的支持者,幫助者和引導者”這一理論依據,讓幼兒創造性的運用投放的材料而進行的戶外體育游戲。在孩子們玩這些物品的時候,教師將給予什么樣的支持呢?如何讓孩子們這樣的戶外游戲中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教師干涉活動的尺度是多少?孩子現在的游戲還處于無目的,無規則狀態,因此,我們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戶外建構是的體育活動,研究目的是:讓孩子們能自發的合作,將投放的廢舊材料自主的整合利用,發揮孩子的創造性來組合這些材料達到有趣的游戲,有目的的鍛煉。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充分的戶外游戲活動。然而,孩子的戶外活動內容單一,對孩子肢體和動作的訓練也缺乏針對性、系統性,難以達到鍛煉的目的。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園開始了對幼兒戶外活動的探索。
2、研究意義
(1)戶外活動是幼兒與豐富的活動材料、充足的空間、時間相互作用,促進其動作、思維、意志等方面發展的活動,也是培養、發展幼兒創新能力的一項活動,對幼兒將來的成長大有好處。因此,教師必須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
(2)在戶外活動中,幼兒的活動空間是室內的好幾倍,互相間的干擾很少,自由活動的空間非常大。幼兒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能充分發展個性,激發出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廣闊的戶外活動環境,就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3)課題中的戶外體育活動具有選擇的自主性、環境的開放性、人際交往的頻繁性、內容的豐富性、創新性等特點。是滿足幼兒身體和心理發展需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在和孩子的玩耍之間,教孩子學會觀察,學會適應,掌握新知,建立自信,是最受孩子歡迎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4)戶外活動中運動能使骨骼強健,肌肉發達,促進身體健康發育;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為大腦提供高質量的營養,使頭腦更靈活,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對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對利用戶外體育活動提高幼兒運動能力的.方法進行積極、大膽的實踐研究,試圖打破原有的體育教育模式,創設一個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特點的充滿情趣化的教學環境。希望對幼兒身體的發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形成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幼兒園小班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研究。遵循幼兒園體育活動原則,根據本園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及環境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適宜的材料、多樣的組織形式,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最佳鍛煉效果,從而提高幼兒運動機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總結出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的教學策略,形成體現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2、小班幼兒身體發展現狀調查研究。對我國幼兒園小班幼兒的身體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找出原因,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基礎。 3、幼兒園對開展幼兒小班戶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研究。該部分調查研究主要包括:小班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活動形式和途徑等,使本課題的研究建立在科學的研究之上,研究成果具有實用性。
4、影響小班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幼兒園的管理規范的影響、幼兒教師素質的影響、幼兒園戶外環境的影響等。
5、制定幼兒戶體育活動的策略研究。這部分研究內容是本課題的核心內容。提出優化戶外體育活動提高小班幼兒身體運動能力的有效措施,挖掘戶外體育活動的教育價值,探索小班幼兒戶外活動的有效指導策略。以期對不同幼兒園小班幼兒身體素質提高的研究提供現實的參考和指導。
三、研究方法設計及預期目標:
(一)研究方法的設計:
1、行動研究法: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實踐、觀察、反思、調整、修正方案、調整目標,使研究更富成效。
2、文獻資料法:學習幼兒教育學、心理學及游戲理論知識,了解有關幼兒課間游戲的專業知識,并分析幼兒園小班課間游戲的現狀與動態,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3、個案研究法:對幼兒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表現出的典型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并進行系統地分析。
4、經驗總結法:對教育實踐工作及時的回顧、反思、總結、調整工作思路
(二)研究的預期目標:
1、幼兒目標:通過實踐研究,構建“戶外體育活動的優化方案”,促使幼兒更有興趣地參與到戶外體育活動中并與戶外環境產生有效互動;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環境里感受大自然的熏陶,促進全身心的健康成長。
2、教師目標:
探索出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方式以及有效管理的原則;根據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探索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和策略;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12月)
(1)對搜集到的相關理論資料進行梳理和歸納,形成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并向上級有關部門上報該課題。
(2)對課題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對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進行修改并最后確定本課題的研究。
2、實施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1)對我國幼兒園小班幼兒的身體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找出導致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到其他小班對幼兒體育能力教育的狀況進行了解,學習先進的經驗,寫出學習心得。
(2)遵循幼兒園體育活動原則,根據本園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及環境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適宜的材料、多樣的組織形式,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最佳鍛煉效果,從而提高幼兒運動機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總結出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的教學策略,形成體現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3)對得出的階段性的研究結論及時總結,形成階段性讀書心得和案例分析的形式進行總結。
3、結題階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本階段是課題形成研究成果的階段,主要是對各種研究資料進行整理、總結,形成研究報告。
五、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本課題對于研究資料開展書籍期刊與網絡知識相結合,認真研讀國內外關于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研究,梳理知識結構,形成理論結構,以我園的學生生活狀況為研究積極進行調查問卷,形成初期的資料研究。
本課題分階段進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形成分階段成果和最終研究成果,當然這一切的成果離不開上級領導和學校對這一課題研究的經費支持。領導的指導關心、研究課題人員的努力、經費支持等,本課題一定會達到預期目標,形成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指導理論體系和幼兒園對于戶外體育活動的指導模式。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8
時間:
20××年11月至12月
活動目標
1、營造溫馨的活動氛圍。
2、通過活動培訓幼兒良好的情緒情感。
3、引導教師與幼兒尋找生活的快樂,感受快樂的同時感受生活的快樂。
4、在教材的`基礎上有所擴展,有所延伸,有所完善。
活動程序
1、選擇內容:各年齡段的教師根據幼兒園和諧發展教材,選擇適合本班幼兒的活動內容。
2、分班組進行教材研討:確定研討活動內容,找出活動重難點,確定活動方案。
3、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理論培訓文章。
4、各年齡段分周進行觀摩研討,并提出各年齡段活動的修改方案。
5、執教老師根據修改方案,向課題組展示活動再修改。
6、最后將修改成熟的活動方案,并錄像存檔。
7、各班(大、中、小)根據修改好的方案分階段在本班開展活動。
課題研討的要求
1、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到研討活動中來,尋找活動教材,想辦法,出主意。
2、活動過程中作好觀察筆記,課后寫好活動反思(教學筆記、談感悟等)。
3、活動過程中認真作好筆記,課后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4、根據活動內容有的放矢地搞好家長工作。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9
為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實到實處,并能扎扎實實的開展,真正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進而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總體提高,達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組織和管理體系
(一)校本研修的管理體系:建立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三級管理”研修體系。
1、校本研修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校本研修質量評價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校本研修組織實施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各組織機構職責
1、學校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學校實際,提出落實校本教研的具體措施,組織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對本校課堂教學的評價工作,選拔本校的課改骨干教師和優秀骨干教師,加強對學校各學科組校本教研的規劃管理,總結,推廣校本研修的經驗。
2、以各教研組為單位,建立學科校本研修小組。其主要任務是規劃本組的'校本教研活動,組織每周一次的研修活動,落實區、校級校本管理機構的任務,確定本學科校本研修的專題,組織開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
3、以學科備課組為單位,建立學科年段研修小組。組織本組教師研究和解決在課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督促教師自覺進行自我反思。落實學校、學科組的校本研修任務。
4、教研組要提交校本培訓計劃,確保校本培訓主題、內容源于教育教學實際需要。
二、時間安排:
1、20xx年10月10日~10月30日(第一輪10月15日,第二輪10月30日)
(1)制定學校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并上報區有關領導。
(2)各教研組對教師進行宣傳和動員工作。
(3)各教研組作好研修課題申報工作,擬定學科組研修課題實施計劃,設計實施方案并于10月20日前教務處(高中交新校區教務處,初中交老校區教務處)
2、20xx年10月21日~20xx年11月30日
①根據區領導對規劃的審批意見開展校本研修的第一階段活動。
②對研修活動進行資料積累。
③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④各教研組對前期工作開展情況作匯報(書面和召開專題研討會),由教務處組織。
3、20xx年12月一20xx年1月
①在對第一階段工作總結的基礎上,對下階段校本研修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劃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階段的檢查工作
4、20xx年2——20xx年4月
(1)各教研組研修課題全面總結工作
(2)接受學校質量評價小組的驗收
5、20xx年5月接受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驗收
三、校本研修的管理
1、教務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研修計劃,并由教務處審核。
2、教務處實行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結果制度,每周一次與集體備課時間同時進行。
3、教研組根據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擬定的研修課題,提交各備課組選擇。
4、教研組長參與研修并實行考勤。
5、各備課組長做好研修活動過程記錄和研修活動總結。
6、各教研組每一階段向教務處匯總活動情況。
四、校本研修的評價及獎勵。
(1)根據對研修資料和研究課查驗的情況評定等第,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2)每學期末,學校對教研組、備課組,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總結、評定,評選先進教研組、先進備課組,并予以量化,一定獎勵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3)凡未組織校本研修的教研組教研經費人平扣30元,不合格的教研小組人平扣10元。
(4)凡是取得優秀成果的教師個人在職稱評定,區級優秀,名師選拔上享受優先和加分待遇。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10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地組織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發育,增強體質,提高學習工作能力。從我校教學情況來看,可以說只重視了課堂體育教學,而忽視了課外體育活動,這就造成很多學生身體素質差,健康水平低的現象。然而課外活動作為體育課教學的繼續與補充,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自我組織、管理體育鍛煉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在校中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認識不明確,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目的也不強,而且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及每次鍛煉的持續時間都不夠,中學生可利用的課外體育鍛煉的場地設施也不足。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實用價值
1、學生在體育課上學習時間短,練習時間少,動作難以成型。如果沒有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去反復練習鞏固,那么體育課學習的運動技能掌握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相反,則會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深層掌握。
2、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多,沒有練習要求,學生在活動時淺嘗輒止,浮光掠影,沒有一定的運動技能深度。達不到較好的運動效果,僅僅是低水平的簡單重復,一段時間后,學生的練習興趣勢必減弱,造成學生活動量難以控制,練習的效果不高。如果課外體育活動適當與體育課的教學相結合,那么這種狀況就會有所改變。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社會學依據:學業緊張、考試、升學壓力大,加之,學校、家長對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支持力度不夠等因素,嚴重影響著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中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在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多數學生是以自發性組織和分散性組織為主,對培養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相當不利,很容易形成體育鍛煉的“疲憊癥”。
(二)教育學依據:符合寓教于樂,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教育原則。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消費比重占學生日常消費額偏低,而且,學生獲取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與技能的渠道狹小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通過制定課外活動計劃,探討如何在課外活動管理和活動內容方面來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研究課題。
三、研究目標
(一)學生們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者也是主導者,擁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以有效的的緩解一部分學生盲目追隨、對體育課缺乏興趣等現象,根據更大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充分的認識自我,有效的發掘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
(二)鍛煉學生們的大膽開拓精神和團隊意識,通過把做家務等作為課外活動的一項活動,使得學生們在身體鍛煉的同時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
(三)把課堂教學內容延續到課外,同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交流與選擇的機會,在監督的同時有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對體育課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長參與其中有助于隨時掌控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出相應對策。
四、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本次課題的名稱為: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探究
(二)關鍵詞:課外 興趣 態度
(三)課題解讀:
1、發揮學生體育活動的主體作用。學生們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者也是主導者,擁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以有效的的緩解一部分學生盲目追隨、對體育課缺乏興趣等現象,根據更大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充分的認識自我,有效的發掘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同時學校對學生課外活動沒有固定時間的.限制,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使得學生們擁有更多的自由選擇的權利。
2、豐富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課外活動形式多樣沒有限制,學生可以更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展。同時被鼓勵嘗試新的體育活動和參加體育運動隊,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大膽開拓精神和團隊意識。把做家務作為課外活動的一項使得學生們在身體鍛煉的同時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
3、建立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模式。家長和學生共同記錄,不僅增強了學生自己的責任感也增加了家長對活動的參與,是家長更直接的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在更好的監督了學生課外活動的完成情況同時加強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4、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本次課程中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把課堂教學內容延續到課外,同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交流與選擇的機會,在監督的同時有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對體育課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長參與其中有助于隨時掌控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出相應對策。
五、研究內容
課外活動是體育課教學的延伸,它能夠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項目。因此,對學生本身來說,能夠在長期的鍛煉中得到樂趣,而娛樂性是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必要條件。這些都是日后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礎。
(一)研究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們在體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二)如何讓課外活動內容多樣。
(三)如何有效提升學生家長在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的參與度。
(四)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六、研究方法 :
(一)比較研究法。通過國外與國內、校內與校外、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比較低,研究出激發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有效辦法。
(二)教學實驗法。實驗法是指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一種研究方法,教學實驗法就是利用教學過程,對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進行研究和實驗。
(三)個體訪談法。通過選擇個體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訪談,全面了解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形式的選擇和愛好。
(四)問卷調查法。有針對性的擬定書面調研問卷,選擇目標調研人群,進行問卷發放,統計得出目前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趨向,有針對性的開展課外體育教學活動。
七、實施步驟
根據確立的課題,我把研究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申報階段(xx年12月):廣泛研究、結合實際,認真選題,申報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辦法及具體實施方案。
(二)實施階段(xx年1月-4月):制定研究計劃,分類設計調研問卷,進行個案研究,通過個體深度訪談、調查問卷調研、教學實驗比對、多范圍多角度比較研究,總結經驗,提煉研究匯總,著手起草研究成果論文。
(三)評估階段(xx年5月):把研究成果逐步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在實踐中評估總結提升。
(四)總結階段(xx年6月):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和評估實踐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撰寫研究報告,申請成果鑒定。
八、預期成果
本課題研究后,擬取得以下成果:
(一)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二)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三)圍繞課題研究形成的論文
(四)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
(五)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11
一、情況分析
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以來,區域活動越來越受到各幼兒園的重視。我園也投入到區域活動研究的工作中,努力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我們已經明顯的感受到了老師、家長、孩子身上所發生的可喜的變化。但是,區域活動的`開展也給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如何搞好、搞活區域活動,讓孩子在這片小天地快樂成長,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二、工作目標:
1、成立課題組,制定出課題研究計劃。
2、進行專題性、系統化的理論學習,在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參與課題研究教師現代教學理論基礎及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指導幼兒操作的能力。
3、加強教師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研究,使區域活動真正成為幼兒自主學習獲得主動發展的地方。
4、調動我園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工作積極性,使課題研究真正成為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搖籃,真正成為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三、主要工作
1、成立課題組。
2、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課題資料,
3、開展區域活動教學研究工作,探討區域活動中鄉土材料的投放的教學模式。
4、月反思,交流。
5、及時總結,撰寫階段性小結。
四、具體的活動計劃9至10月份
1、撰寫課題申報書,完成課題的申報和立項工作。
2、成立課題組,明確課題組成員分工。
3、召開課題組會議,確定子課題研究內容。
11至12月份
1、學習課題研究資料。
2、月反思交流。
12至1月份
1、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本階段各課題組的任務。匯報區域活動的實施整理工作。
2、完成課題階段性總結。
20xx年3月份
1、利用廢舊材料和資源各班區域創設工作,進行評比。
2、3月區域角創設活動反思
4月份
1、外出學習觀看優秀幼兒園區域活動情況
2、寫出學習心得體會
5月份
1、開展教師區域活動交流活動
2、本月區域活動情況反思
6月份
1、班級進行區域創設情況評比
2、各班級階段性總結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12
一、研究背景: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這個世界正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科技和信息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地悄然興起,知識產品生產和腦力勞動在整個社會生產系統中占據了主導地位,知識上升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地位;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與國家、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可持續發展觀念和戰略既要求社會成員具有終身發展的愿望和能力,又要求發展和保護并重。面對全新的社會背景,基礎教育如何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健全的價值觀和負責的生活態度,具有創造意識和能力,善于發現和探究,具有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生態倫理意識,能夠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成為各國課程改革的核心命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觀照歐美各國和日本、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的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適時地提出了在我國中小學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但是,在國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特別是小學。目前全國第一批三十八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在課改中碰到的最大困難即是如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方面,教育部下發給各實驗區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僅僅給出了課程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則,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鑒的案例,給課程實施帶來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難;另一方面,綜合實踐活動從課程資源上說具有極強的地方性,不同地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文化傳統千差萬別,使得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課程內容上不可能統一,無法形成統一的教材或參考資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絕固定的統一教材,這對于習慣了以教科書和教參為教學原點的小學教師來說,一下子無所適從;第三,近年來,高中段的研究性學習蓬勃開展,已經有了一批成果,出了不少書,但是,以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能力儲備,根本無法搬用高中研究性學習的經驗。因此,加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探索,積累課程實施經驗,對于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而且,從課程本身的特點來講,每所學校必須在經歷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后才能獲得課程實施的經驗,才可能在新課程全面推行的時候不致于手忙腳亂,無所適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可能按照別人探索出來的現成模式去套用,只能從同類型學校的經驗中得到一定的借鑒。所以,不管是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驗的積累還是對課程實施規律的探索,作為xx小學,非常有必要化力氣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和實踐。
二、研究的目的意義
1、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2、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積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經驗,為課程的正式實施做好師資準備。
3、以課題研究帶動學校在教育質量、教育科研、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辦學層次。
4、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供有效案例,提供xx地區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共性經驗。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
(1)小學低年級主題實踐活動資源開發
(2)小學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及學習包編寫
(3)小學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
2、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1)小學低年級主題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2)小學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3)小學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程評價
4、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管理
5、信息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作用
四、研究的主要步驟
1、準備階段(xxxx年3月-xxxx年8月):
(1)成立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
(2)分層次學習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做好教師培訓;
(3)送骨干教師到上海參觀學習;
(4)強化勞技學科、信息技術學科師資隊伍;
(5)建好校園網,構建初步的校園網絡文化,建好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站;
(6)制定詳細的研究實施方案,分年級編寫好綜合實踐活動學習包;
(7)成立少年海洋科學院,落實社區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8)準備好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各種表冊。
2、組織實施階段(xxxx年9月—xxxx年7月):
(1)舉行課題開題儀式;
(2)分年段按計劃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3)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進行動態管理和調控;
(4)定期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工作交流和階段成果匯報觀摩活動;
(5)在實施過程中組織教師動態培訓,外出參觀學習;
(6)采集研究有關數據,積累資料,完成研究內容中規定的五大塊研究任務。
3、總結階段(xxxx年8月):完成課題研究主報告,完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網絡化輔助管理軟件。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行動研究法
六、研究的條件分析:
1、學校主要領導對研究課題高度重視,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經驗,承擔過多項省規劃課題的研究,而且研究課題獲得過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校長本人對信息技術教育、小學勞技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比較熟悉,有過十年的小學海洋教育活動課程研究經歷,接受過為期一年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
2、綜合實踐活動所包含的四大指定性學習領域學校都已陸續開展,最短的也已有一年的工作積累。
3、學校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方面后來居上,建成了功能完備的校園網,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準備了優良的網絡條件。
4、近兩年,教師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青年教師在教師隊伍中占了絕大多數,為教育科研提供了師資隊伍基本素質上的保證。
5、學校所在的沈家門街道對社區管理作了重大改革,一大批熱心教育工作的青年社區干部充實到各社區管理層,客觀上為學校開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七、研究的組織管理: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周旭光,校長,負責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和課程研究的全面領導,在總結階段撰寫課題研究的.主報告;
副組長:徐海兵,書記,負責課題組各成員、學校相關的各部門、各子課題組的協調工作;
成員:張朋軍,教導主任,負責信息技術教育,為課題研究提供技術保障,領導完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輔助管理軟件的設計、編寫;
翁舟梁,辦公室主任,領導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工作;負責課程評價;
張英,教科室副主任,負責課題研究的資料積累和分析,課題檔案管理。
2、根據研究內容規定的五大塊,按年級段建立子課題組。
3、按教師個人特長,建立指導教師組,并在組內按年級進行相對指導分工。
4、班主任組織班內綜合實踐活動分組管理和協調。
八、研究的主要措施:
1、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合理安排綜合實踐活動指定學習領域的時間。
信息技術課:一、二年級每周安排2節信息技術課,其中1節為漢字輸入技能訓練;三、四、五、六年級每周開設1節信息技術課,其中五、六年級可以根據課題研究情況調劑使用,重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整合到整個課題研究中去。三年級開始使用的信息技術教材提前到一年級使用。
勞動與技術課:一、二、三、四年級每周單獨開設1節勞技課,五、六年級勞技課并入課題研究,作為研究中的實際應用來體現。
一、二年級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安排4次統一的主題活動,其中2次為自然考察,2次為社會考察;三、四年級每學期安排2次主題活動,盡可能做到自然和社會和自我發展研究平衡;五、六年級每學期安排1次自選課題的研究活動。
2、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背景,在活動安排上由淺入深,體現由扶到放。
一、二年級段以教師主導的集體活動為主,以口頭表達教師要求的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表達時有自由選擇的余地;
三、四年級學生能按照學習包所規定的范圍和提示的要求相對獨立地完成活動,在規定范圍內有自己選擇研究、體驗對象的自由,有書面的活動記錄和認識體會,有活動過程中必要的設計活動和實踐服務活動,必須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掌握基本的調查、資料收集的方法,并注意科學性;
五、六年級則在學校提供的大的選題范圍內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研究課題,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完成研究活動,要求整個過程符合科學研究的一般規范。
一、二年級注重的是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初步感知;三、四年級注重的是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并能參加符合自身年齡特點的實踐,把自己的想法運用在實踐中;五、六年級則側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的能力,強調理性思維和綜合性。
3、在綜合實踐活動大的思想框架內,對學生的體驗性、實踐性學習進行有分有合的安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除了在活動中作為主要的載體之外,從一到六年級進行系列安排,規定服務和實踐的總課時,保證每位學生有足夠的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的量。
4、除在課題實施之前對教師進行的一系列有關課程改革的理論培訓之外,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同步進行具體的操作培訓,保證教師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指導和對研究過程的有效監控。
九、研究的成果表述:
研究報告、論文、輔助管理軟件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13
一、研究性學習開展的背景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 “力求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理想的教學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將學生的潛在水平轉化成新的現有水平,不斷創造新的最近發展區。教學既要走在學生獨立發展的前面,又不能脫離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此布置彈性作業即分層布置作業的作法,正是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理念,也響應了“以學論教,教是為了促進學”的課改口號。
分層布置作業改變了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改變了教師課前準備的關注點和備課方式即關注學生(走進學生中間、了解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學情分析),再進行教案設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尤其是課后反思必不可少;改變了教師對教學能力的認識而正是這些改變,對提高我的教學水平有極大的根本性的促進作用。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
課題選題的理論意義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學生的能力是經過由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將其廣泛遷移而逐步形成的一種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的進一步概括化、系統化、具體化的結果.如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妥善地解決好既滿足尖子生求知欲,又促進學困生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是課堂教學中所面臨的且必須解決的一個矛盾。
A、知識與技能:
課題研究成果的創新之處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預期在我們的研究實踐中將就學生讀、寫作業分層,課后作業分層與預習作業分層,等等,這種階梯作業效果與課堂融合進行系列分類研究,形成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練習分層設計原則方法。
2.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非智力因素的差異,進行目標激勵,分層促進。作業的布置是因生而異,即重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被評價者處于主動地位。所以學生都能受到老師不同地鼓勵性評價且將預習作業與課后作業相結合,作業成果在課堂展示,設計在課堂教學之中與之融合。這樣評價方式隨之改變,從而真正做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B、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1.本課題是經課題組成員充分醞釀,深入討論從而一致選擇的課題,全體成員對本課題的研究的現實意義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刻的,具有強烈的主客觀需要,這為本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強烈的人文基礎。
2.本課題一經提出,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我科組申報本課題,同時街道教研中心的英語教研員也加入了本題組的研究行列,這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堅強的經費保障和專業技術支持。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概念內涵
“分層”作業理論:根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層次,確定不同的訓練目標,運用恰當的訓練策略,輔以不同的作業練習和輔導,借助各層本身的力量促進每一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開展研究性學習,形式比較新穎,學生對其有一定的'興趣,能夠保持一種好奇的心態進行學習研究。
2、學生有一定的小組合作意識,有助于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本課題著重于作業的設計、布置和設計研究的過程,理論性強,學術、文字性要求高,所以,要把握好幾個“度”:
(一)、把握好學生的尺度;
(二)、劃分好教材內容的難易;
(三)、不同層次學生做不同的作業;
五、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在這里概述一下整個研究性學習活動時間的安排,以及各活動之間的關系,包括評價的設計。
研究性學習的階段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階段(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操作流程,了解研究方法
1.介紹研究性學習
2.介紹研究方法
3.經驗介紹
第二階段 課題準備階段
提出和選擇課題
列舉課題名稱
提供課題選擇范圍
成立課題組
協調分組情況,組織小組分工,選派組長
形成小組實施方案
小組討論研究,確定研究方案
引導方案確定
開題報告和評審
書寫開題報告
指導書寫開題報告,評審開題報告
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搜集資料
問題研究
整編資料
指導研究過程
監督研究進程
指導資料整編
第四階段評價、總結與反思階段
成果展示
分享交流
總結反思
評價交流
研究總結
六、總結提高
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意見與建議(在研究性學習結束時,根據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情況進行填寫)。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14
為深入開展“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年”活動,推進“嘗試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全校教師高效教學研究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學校教育科研整體水平,經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教師中開展“帶題授課”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著“科研服務教育教學,科研引領教育教學”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圍繞“嘗試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促進教師隊伍內涵素質提升,帶動全校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努力探索課堂教學新途徑,實現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雙提高。
二.活動目標
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接受并實踐“問題即課題”理念,從日常教學工作中最需要解決的困惑入手,抓住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尋找原因,制定措施,并在研究課上進行驗證、總結、反思,從而解決困惑,回歸到常態教學中,享受教學的快樂。
三.活動安排
1.員部署階段
(1)召開動員大會。講清活動的目的意義,動員老師主動報名參加“帶題授課”實驗探究活動,參與到小課題研究中來(原則上35周歲以下教師必須全員參加,35--45歲教師自愿參加,45歲以上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2)召開教研組長會。論證教師“帶題授課”課題,確定“帶題授課”小課題實驗研究人選,對此項工作進行指導。
(3)召開課題培訓會。針對“帶題授課”方略、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等進行專題培訓,做好開題、立項工作。
2.實驗研究階段
(1)組織教師針對立項課題展開深入研究,并在常態教學中進行驗證、總結、反思,解決困惑,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定期開展階段性成果示范、匯報、推介活動
3.全校性“帶題授課”展示匯報,總結,推廣階段。
在全校選樹10名“帶題授課”樣板教師,舉行特色鮮明的展示匯報活動,以典型為引領,通過總結提升、經驗介紹、示范展示等形式,帶動全校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力爭做到人人都有課題,個個都要“帶題授課”。
四.具體要求
1.教師要注重觀察、思考,及時將課堂教學中生成的難點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通過實驗探索,同伴交流互助,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2.教師個人要在學校批準實施小課題研究后,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并在常態教學中進行“帶題研究”。
3.“帶題授課”教師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研究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在研究探索中積累經驗,反思不足,不斷改進。
4.學校將定期組織“帶題授課”典型課例展示和經驗交流活動,表彰和獎勵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集體。參加“帶題授課”的教師將在學校職稱評審、評優及骨干教師評選中予以優先考慮。
5.學校科研科承擔本次活動的指導和推進任務,并做好協調交流和培訓工作,學校將定期聘請校內外專家進行相關指導。
五.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此項活動的指導和管理,特成立學校“帶題授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科研科
主任: 副主任: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15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我校教學工作將以中心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認真落實《小學管理規程》、《省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的若干意見(試行)》、推進農村課改,努力構建優良的校園文化,不斷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學期質量目標:學科平均及格率90%以上,優秀率40%以上,常識技能科考查合格率達98%以上。
2、扎實做好新課程的推廣,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素質。
3、用新理念管理學校教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教師正己、敬業、愛生,以《小學教育教學常規管理評估辦法》規范教學工作。
三、具體做法及措施
(一)、教研工作
教科研是教學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導,學校確定以課程改革為主旋律,樹立教科研意識,活躍教科研風氣。
1、業務學習
每周的業務學習安排在周一的例會舉行,每次教研活動要有主題、有教研活動計劃、做到定時間、定資料、定中心發言人,有討論、有記錄。
2、指導好教師的個人學習。
(1)學習資料:即讀教育理論專著、讀教育教學期刊、各科課程標準。
(2)學習要有方向,帶著問題學,要與自身崗位工作實際相聯系,與自身的教科研課題相聯系。
(3)讀書筆記要摘抄與教學有關的資料并有自己的學習心得,字數每學期不少于5000字,每人每學期有一篇經驗總結。
3、重視市級立項課題“農村小學進行網絡校本研究的探索”課題的實驗。
學校將根據中心學校實驗課題進行相應的實驗,并圍繞“農村小學進行網絡校本研究的探索”課題撰寫經驗總結。
4、迎接上級小學教科研工作檢查活動。
5、帶給展示舞臺。
(1)改善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研實效。校公開課:本學期學校指定李新建、冒國平、范金蓮、許冬梅四位老師開四節教學觀摩研討課并要求帶給公開課的教案、教學設計說明,每次公開課至少安排一節課的時間作為教者說課、聽課老師評課及交流互動的時間,教研整個過程要構成材料備查。開課時間待定。
(2)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一是互聽互評,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聽課20節,每次聽課評課要有記錄。二是創造機會有計劃地讓更多的青年老師走出校門聽課,與名師接觸,感受大師風采,尋找成長的靈感。
(3)樹立課改新理念,重視課堂教學新策略、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和課堂的組織管理方式,教學資料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注意根據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創造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環境,采用啟發式教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有好處的理解學習相結合,優化教學過程,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統一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獨立思考潛力、創新精神與實踐潛力得到有效發展。教導處根據這一理念,擬定于4月舉行一次鎮級教學研討課。
(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將加大教學管理力度,繼續實踐課改新理念、整合好課改理念與教學行為,穩步提高教學質量。
1、教學管理工作根據新修訂的《小學教育教學常規管理評估辦法》落實學校常規管理工作。學校將在第6周、第14周做好對教師教學常規的自評、校評工作。教導處將檢查狀況,向全校老師報告,并寫成書面材料備查。
2、落實備課要求,備好每一堂課。備課要求“四備四明”,即:備教學目標,明確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備教學的重點、難點及學生潛力、情感的發展點,明確教學的主功方向;備教學程序,明確課堂教學的結構;備教法學法,明確教與學的思路。
3、做好查課工作,確保開足、開齊上好各科課程。深入課堂,隨機聽課,跟班聽課,查備課筆記,看作業、單元試卷批改,聽學生意見,及時了解教學基本狀況,及時反饋反學中的得與失,幫忙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4、每位老師應針對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反思,明確教學中的得與失,對今后教與學提出改善措施。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撰寫教學反思不少8次。
5、按常規要求設置作業本,各年級作業量適度,資料精當,難易適中,作業批改認真、及時,并做好批改狀況記載和有針對性、能解決問題的講評工作。
6、重視校園局域網建設,擬建成學校博客,不斷更新學校教育博客網頁,及時收集、發布信息,使網頁真正為學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學、家校聯系和擴大社會影響服務。
7、落實“雙高普九”年進度目標,一是成立“雙高普九”工作小組,負責各專題的建檔工作。二是規范各類建檔材料,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資料要定期收集,需要及時上傳的材料要及時上傳校園網站,教師業務檔案要完整(包括讀書筆記、會議記錄、當年教案、計劃總結、繼續教育、榮譽及公開課等材料)。三是開通學籍管理網站,實現電子化學籍管理。四是切實抓好鞏生防輟工作,嚴格控制畢業班學生的流動。
8、加強質量監控
(1)加強畢業班工作。畢業班工作是學校對外宣傳,擴大社會影響的重要窗口,也是學校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桿,學校將想盡一切辦法,限度提高畢業班的教育教學質量,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的人才。畢業班教師要增強職責感和使命感,重視班風建設,注意教學進度,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尤其要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努力使我們培養的學生既貼合教育要求,又滿足廣大學生家長的愿望。
(2)小學畢業班質量監測。每月進行一次模擬考試。
(3)期末考試工作從嚴從實。
①小學三至五年級的常識科考查時間:6月24日(星期日)上午第一節思品課,第二節音樂,第三節美術。
②小學一至五年級期末考試由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
9、師生競賽教師考核活動
學校將對中心校安排的各項活動做好相應的活動安排,真正落實層層選拔,層層開展活動,屆時參加活動時將派專人帶隊,負責安全往返。
(1)參加鎮級四、五年級數學競賽活動。
(2)參加舉行鎮級小學生繪畫比賽。
(3)參加各級論文評選。
(4)根據微型課題進行相應的實驗。
(5)舉行“我身邊的教育故事——真實成功教育案例”評選。案例務必是真實的,發生在本校的事情。
(6)重視開展誠信守法教育。3月份開展一次以誠信守法為主題的征文比賽。
(7)開展評選教育論文活動,并擇優推薦送市參評。篇數不限。凡抄襲的材料,一經查實,一律取消參評資格并將通報批評。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通用11篇)06-18
課題研究方案02-17
課題研究方案11-16
研究課題研究方案05-01
學校活動小課題研究方案范文10-18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12-23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04-28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04-28
個人課題研究方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