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通用15篇)
為了確保活動安全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那么制定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全過程,真正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2、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使學生正確地應用面積單位,估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
1、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2、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面積是1cm2小方格,課件、同圖①②③一樣大的硬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大熊組織競賽,讓小兔、小馬、小羊來搶答以下幾個問題,你們會嗎?
(1)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怎樣知道圖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幾個面積單位。)
2、點明課題:今天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二、探究新和。
1、出示P48(圖①、圖②、圖③課件)①讓學生估一估哪個長方形面積大?②要表示這三個圖形的面積,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③怎樣來表示這三個長方形的準確面積?
2、探索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1)分組操作(一、二組用小方格擺圖①、三四組擺圖②、五六組擺圖③、并將擺放小方格每行個數與行數的`數據填在下邊表中相應的格中。)集體交流。
(2)集體交流,讓每小組匯報擺放的結果。
(3)得出結論。
你們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規律?(方格總數等于每行個數與行數的乘積。)
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為什么長方形面積等于長×寬?(找出回答)
(4)應用練習
出示課件,求下面長方形的面積。
長cm20、20、15、12、10
寬cm17、15、10、10、10
面積cm2
100cm2是哪個長方形的面積?
小組討論,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它與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交流時板書: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3、小結:
(1)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計算面積時注意什么?(面積單位的使用)
三、思維訓練、實踐活動。
P49、1、2、3、4題
四、課堂小結。
1、生談收獲
2、師強調
今天這節課,我們用擺面積單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寬,又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邊長,并能應用得出的面積公式解決許多實際問題。希望同學們牢記這兩個公式,解決更多的問題。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2
一、活動目標:
為了豐富我校數學課的活動形式,實踐與體會數學的功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學數學的熱情,參與數學研究活動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本學期安排了本節數學學科活動——有趣的分形圖。
二、活動宗旨:
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為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提供機會,讓學生學數學、用數學、愛數學,在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
三、活動口號:
精彩數學,樂趣無窮。
四、活動要求: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樂中學。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2.學校數學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動員宣傳。各班做好宣傳發動,利用班會課進行動員。通過對數學家、數學史料的`查找讓家長知道本次活動,營造一個較濃厚的活動氛圍。要做到:宣傳與活動相結合,發現分形圖與創作分形圖形相結合,充分利用網絡與學生的自由材料,發現數學美,并能創造美。
3.突出年級特性,根據學生實際,做到以學生為本,緊密結合我校數學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結合全等與相似,發現分形圖中的數學知識。
五、活動內容:
收集篇: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安排學生分小組完成有趣分形圖的收集與整理,并在小組中開展競賽,評出優秀小組。
創作篇:
學生在小組內研究發現分形圖的特點,自己動手會發出有趣的分形圖,每小組拿出3幅精美的圖片,參與全班評選。
總結篇:
學會發現,發現生活中的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學會欣賞,欣賞藝術的魅力,心上數學的藝術。
有趣的分形圖賞析1
有趣的分形圖賞析2
有趣的分形圖賞析3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3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賽課活動,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根本,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師成長在課堂為活動宗旨,堅持立足崗位,有機整合,突出重點,實在有效,力求特色的原則,扎實有序開展賽課活動,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和個性的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活動目標
聚焦課堂,凸顯特色,推進高效課堂實踐,同時提高每個年段的團隊的'合作意識,提高教師的業務知識。
三、活動主題
落實學習目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冊教材目標體系以及單元目標設置學習目標,課堂學習過程圍繞學習目標展開,把學習目標落到實處。
四、賽課評委
待定,參賽教師不擔任評委。
五、賽課對象及要求
1、中心本部的一至三年級的數學教師,教學點的學校派一個教師參賽即可,同年段成員必須協助備課。授課內容:必須是新課內容。
2、參賽老師于賽課的前一天上交授課導學案,一式五份。
3、數學組組長撰寫賽課簡報
4、數學教研員撰寫活動小結。
六、賽課時間
初定4月12日下午(黃江平、陳克瑋、黃開民)、4月19日下午(王文雄、陳津花)、4月26日下午(教學點的兩位老師)。
請各年級段的數學老師(教學點的負責人)商討確定參賽老師,并組織組內成員進行備課。
七、評分要求
課堂教學評分占50%,學生測評占50%
八、獎項設置
本次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4
一、指導思想:
為了激發小學生學習、鉆研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思維和良好品質,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我校決定在20xx年5月20日舉行小學數學學科知識競賽活動。
二、競賽目的:
通過競賽,提高學生的口算與筆算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實踐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使學生在競賽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成功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通過競賽了解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為今后的數學教學收集一些參考依據。
三、競賽時間:
5月20日下午一至三年級第二節課,四、五年級第一節課開始。
四、參賽對象及方式
一至三年級學生,進行口算比賽。四、五年級進行數學綜合知識比賽。每班選6名學生。
五、競賽地點:
一至三年級在各班教室,四、五年級在多媒體教室。
六、競賽內容:
數學教師按教學進度合理編制一至三相應年級的口算題100道,要求試題具有一定的基礎性、靈活性、科學性。四、五年級的活動命題要體現難易結合(基礎題占50%,難題占40%,挑戰題占10%),體現趣味性,體現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由南平學校小學部數學教研組備選,教導處審核。
七、獎勵辦法:
按分數由高到低評出每個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八、本次活動要求:
1、活動負責人:胡莉
2、比賽監考:小學部數學教師、教研組長、教導。
3、評卷:考試完小學部所有數學老師集體閱卷,各年級的教師交換改卷。
4、一至三年級答題時不允許使用計算器、草稿紙,要求直接寫出得數。
5、一至三年級100口算道題,競賽時間為20分鐘,嚴格按照競賽時間答題。
6、四、五年級競賽時間為90分鐘。答題時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九、監考、出卷及評卷教師名單:
出卷教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評卷教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監考教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5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努力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為省、市基本功大賽選拔人才,學校決定組織開展數學及部分綜合學科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比賽學科
比賽學科有數學、美術、體育、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活動。
二、參賽對象
數學、體育:本校35周歲以下(19xx年1月1日后出生)在職青年教師。
美術、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活動:45周歲以下的在職教師。
三、比賽內容
比賽公共項目包括粉筆字、即興演講、教學設計與課件制作、課堂教學、學科專業技能筆試。
四、組織要求
1.所有對應學科、符合條件的.教師無特殊情況必須參加本學科比賽。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兩科,所有有發展意愿的老師都可以報名參賽。
2.4月份完成比賽。請各位老師在4月1日前到教務處選報科目。
3.比賽日程安排:4月9日—4月13日,課堂教學比賽;4月中旬,粉筆字比賽、教學設計及課件制作比賽;4月下旬,即興演講比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五、獎勵辦法
1.比賽設一等獎(30%)、二等獎(70%),獲獎證書由學校頒發。
2.經校級培訓,從一等獎獲得者中選拔優秀選手,代表學校參加云連港市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
3.比賽成績記入教師業務檔案,并作為年度考核、職稱晉級、評優表彰的重要依據。根據省、市相關文件精神,省、市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在職稱評定時作為破格條件。
4.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科專業技能筆試且成績合格者,由市教研室頒發教師專業技能合格證書。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6
一、指導思想:
教育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力爭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宗旨:
關注學生需求,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情境問題和有趣的數學知識,培養同學們的數學實踐應用能力,開拓同學們的視野,提高同學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同學們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升對數學價值的認識,增進同學們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努力使我校“數學頻道”社團成為數學的后花園,花草叢生,曼妙多姿。來到這里,讓他們發現數學不再枯燥、神秘,能感受到生活經驗數學化和數學經驗生活化,體驗用數學思想與方法去觀察、認識現實生活的真諦與價值之樂趣。
三、具體措施
(1).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力求題材內容生活化,形式多樣化,教學活動實踐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擴大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每次數學活動都有主題,要求與正規的課堂教學有明顯區別,決不能成為變相的加課時,也不能成為“補課”活動,但應盡量與當前學生的數學課內的教學內容有一定聯系。如:可將教材中的“課題學習”融入活動中。
(3).數學活動要講求實效,要有知識性、趣味性,活動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四、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拓寬他們的思維,培養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2.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4.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實踐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5.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五、社團成員日常管理
1.為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保證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豐富和活躍學生的課外文化及生活,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制定本條例。
2.尉氏電大附中數學頻道社團是尉氏電大附中學生以共同愛好為基礎,自愿加入的經團委批準成立的群眾性團體。
3.尉氏電大附中數學頻道社團社員要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凡是有三次以上不參加社團活動的,社團負責人有權將其勸退。
4.尉氏電大附中數學頻道社團設置社長和副社長一職,社長全面負責社團活動的安排和計劃,副社長負責協助社長完成社團活動。
六、活動安排:
1.數學學習方法介紹;
2.數學趣味知識競賽
3.數學思維大比拼;
4.中外數學史介紹或著名數學家的故事;
5.數學之美—生活中的數學;
七、社團活動時間、地址
社團活動時間:本學期奇數周周一下午17:00——18:00社團活動地點:多媒體教室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7
一、指導思想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學生學習、鉆研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思維和良好品質,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展示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中的成果,
二、活動目的
通過數學競賽,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實踐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使學生在競賽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成功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通過競賽了解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為今后的數學教學收集一些參考依據。具體目的如下:
1、提高學生的計算、速算等數學基本能力,為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構建良好的數學校園文化氛圍,在全校掀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潮。
3、通過活動,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活動時間:
5月中旬
四、參賽人員:
一至六年級學生,先在班級內進行海選,1-3年級每班選出5名同學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比賽。4-6年級每班選出8名同學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比賽
五、競賽方式:
由教導處統一安排,以年級為單位進行競賽。
六、競賽內容:
以每學年數學學科內容為基礎,聯系生活,進行綜合性的,有效的思維及能力拓展。
七、活動要求
1、命題要求:
口算試題,以本學期教材為重點,以學生速算的“快”、
“準”、“巧”為特點,適當變化題型。
數學綜合應用知識競賽試題,命題力求多樣新穎,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體現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擬定100分題。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以年級為單位,以本為本,適當拓展,力求難易適中。
2、一至六年級數學綜合應用知識競賽時間為40分鐘。
3、評卷:采用密封、交叉評卷的形式進行,評卷教師為一至六年級教師。
4、設獎:各年級按成績由高到低評出學生個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5名。班級團體總分前三名。
5、成績匯總:競賽活動后,閱卷教師統計學生的成績,并進行成績分析,再上報教導處存檔。
6、各年級的任課教師要提前做好準備。
八、輔導教師要求:
1.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本年級教材,力求題材內容生活化,形式多樣化,解題思路方程化,教學活動實踐化。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學生自主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3.將數學知識寓于活動和生活之中,教師適當穿針引線,把單調的數學過程變為解決生活中趣味數學的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在趣味中有所收獲。
4.課堂上圍繞“趣”字,把數學知識容于活動中,使學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8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
二、活動主題:
激發興趣、感受數學、體驗快樂
三、指導思想:
通過本次數學趣味周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展示學生的聰明智慧,同時堅定學好數學的信心。努力使學生感受到童年的數學活動是生動活潑、富有生機、快樂有趣的;竭誠讓學生在數學周的活動中玩出數學的創意、激情和樂趣。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鍛煉,讓全體學生享受數學的快樂,使數學愛好者能一顯身手,脫穎而出。
四、活動目的:
1、構建良好的數學校園文化氛圍,在全校掀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潮。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以數學趣味活動周的各項活動為載體,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數學的奧秘,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強調基本習慣的養成,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五、活動對象:
全校一年級至五年級學生。
六、活動內容及具體負責人:
一年級:《口算小能手》
二年級:《小小神算子》
三年級:《24點速算能手》
四年級:《24星擂臺賽》
五年級:《數學小博士》
七、活動成果:
各年級段分別評出數學活動積極分子(10名)
一、二年級:計算小能手,三、四年級:24點速算能手,五年級:數學之星。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9
一、活動目標
1、學會對一定數量的物品進行平均分。
2、積極動腦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課件PPT。
2、操作卡每人一套。
3、小老鼠分披薩玩具卡每人一份。
三、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將十二平均分成兩份,想出均分的方法。
活動難點:借助實物操作,將十二平均分成三份、四份。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講述故事開頭部分,數出蚊子的總量。
師:小豬坐在屋里看電視,嗡嗡嗡,嗡嗡嗡(播放蚊子飛來的聲音),原來是一群蚊子來搗亂,小豬心想,這得有多少只蚊子呀?
提問:請小朋友們幫小豬數一數,有多少只蚊子。(12只)
小豬說:天哪,有十二只蚊子。這么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對付得了呢?
(二)結合故事內容,借助實物操作,將十二平均分成兩份、三份、四份。
1、根據故事內容,直觀感知將十二平均分成兩份。
師:這時,小羊來了,發生了什么事情呢!(PPT圖片上有六只蚊子朝著小羊飛去)幼兒猜想,并積極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原來小羊一進屋,蚊子馬上分成兩群,一群圍住小羊,一群對付小豬。有六只蚊子正在咬小豬,另外六只在咬小羊。小豬哈哈的笑著說:"我覺得好受一些了。"
小羊說:"可我覺得一點兒也不好受。
2、根據故事內容,嘗試將十二平均分成三份。
說著,小羊想走,小豬趕緊拉住他,說:"我們再找個伙伴來看電視,你肯定會覺得比現在好過。"小羊問:"為什么?"小豬說:"再來個伙伴,蚊子就會分成三群,并且三群蚊子一樣多。小羊還是有些不明白……?小豬看見小兔從門外走過,就大聲喊:"小兔快來看電視!"提問:小豬說在找個伙伴,蚊子就會分成三群,三群蚊子一樣多,小羊不明白,我們應該怎么幫他呢!
幼兒探索操作,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驗證記錄結果,分享均分的方法,幫助小羊解答疑惑。
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圍住小兔,一群圍住小羊,一群圍住小豬。小羊數了數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數數咬小豬的'蚊子是四只,再數數咬小羊的蚊子也是四只,小羊說:"小豬,你真聰明!"提問:小朋友們分對了嗎?你們是怎么分的。
小結:先每個小動物一個一只,剩下的蚊子再一個分一只,直到分完為止。
3、根據故事內容,嘗試將十二平均分成四份。
小豬哈哈一笑,對小羊、小兔說:"要想比現在更好受,我們再找個伙伴來,那時候,蚊子會分成四群……"于是,小羊幫著小豬一起朝門外喊:"小猴來看電視呀!快來看呀!"小猴聽見喊聲,跑來了,他一進門就嚷:"這屋里蚊子怎么這么多呀!"提問:小猴也進屋了,蚊子分成了四群,四群蚊子一樣多,有幾只蚊子會咬小猴,其他小動物又會被幾只蚊子咬。用我們剛剛探索的辦法來幫幫忙。
(1)幼兒探索操作,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2)驗證記錄結果。
小羊忙對小猴說:"別怕,別怕,咬你的蚊子變少了,現在才有3只蚊子咬你了,(小羊輕聲的數著,咬小豬的蚊子有3只,咬小兔的有3只,咬自己也是3只)我們要是再找個伙伴來,咬你的蚊子會更少的"。
這時候,小猴不管他們說什么,啪、啪、啪……像是什么都沒聽見,還是不住手地打著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豬,心里想:雖然小豬會算,但在蚊子面前,還是小猴讓人佩服呀!
提問:小羊為什么覺得小猴更讓人佩服呢!
小結:我們要學習小豬的聰明,學會對一定數量的物品進行平均分,積極動腦筋想出均分的方法,也要向小猴學習,懂得遇到麻煩,不僅要動腦筋更需要以實際行動幫助自己和同伴。
(三)小老鼠分披薩
(1)有四只小老鼠來分一塊大披薩,披薩總共有十二片,每個小老鼠分得的片數要一樣多,那每個小老鼠能分得幾片披薩。請小朋友們取下玩具卡玩一玩。
(2)驗證小老鼠的披薩有沒有分對。
(四)活動延伸
請我們的小朋友回到教室以后把這個有趣的活動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區,探索不同數量物體的平均分。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10
一、活動宗旨:
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因此,趣味數學,一是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符合課改的要求;二是填補了我們課改中的弱項。
二、活動口號
“展現數學的美,盡顯理性的魅力!”
三、活動目標
使全校學生對數學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數學之精確、數學之周密、數學之趣味、數學之美感,同時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四、活動方式與要求
活動內容:數學趣味問題解答。
活動方式:本次數學趣味活動采用答題方式進行。
要求:閉卷答題,作弊者不計名次。
地點:六二班教室
時間:20xx年12月5日課外活動
五、前期宣傳工作安排
1、對學生進行宣傳,了解活動內容。
2、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確定參賽學生(限前20名)。
六、參賽流程
1、本次活動由周國強老師命題。
2、競賽結束后,由社團組老師根據標準答案統一閱卷。
七、監考、閱卷人員安排
監考:
閱卷:
八、獎項設置
此次比賽決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11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跨學科教學已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跨學科數學活動,可以打破學科壁壘,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從而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活動主題
“數學探索:跨學科應用與創新”
三、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理解其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跨學科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培養探究精神。
四、活動對象
小學、初中、高中各年級學生,根據年級不同設計不同難度的活動。
五、活動內容與形式
1. 數學與科學結合
活動形式:科學實驗與數學計算相結合
活動內容:
設計實驗,如測量物體的體積、密度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數學計算來驗證科學原理。
探究光的折射、反射等現象與幾何圖形的關系,如利用三角函數計算光線角度。
2. 數學與信息技術結合
活動形式:編程與數學算法結合
活動內容:
教授學生基礎的編程知識,如Python等編程語言,通過編寫程序解決數學問題,如排序、搜索等算法問題。
設計數學游戲或軟件,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如數學解謎游戲、數學模擬實驗等。
3. 數學與藝術結合
活動形式:藝術創作與數學原理結合
活動內容:
引導學生利用幾何圖形進行藝術創作,如繪制分形圖、設計對稱圖案等,讓學生感受數學之美。
組織數學繪畫比賽,讓學生用數學元素(如數字、幾何圖形)創作畫作,展現數學與藝術的融合。
4. 數學與體育結合
活動形式:體育比賽與數學統計結合
活動內容:
在體育比賽中引入數學統計元素,如記錄比賽數據、計算平均分、分析勝負概率等。
設計數學與體育相結合的趣味游戲,如“數學接力賽”,讓學生在游戲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六、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準備相關教學材料,如課件、實驗器材、編程軟件等。
學生準備:了解活動背景和要求,準備必要的學習工具,如筆記本、計算器、繪圖工具等。
環境準備:確保活動場地安全、整潔,配備必要的'設施和設備。
七、活動實施
導入階段:通過生動有趣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對活動的興趣。
實施階段:按照活動計劃有序進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總結階段:對活動進行總結,肯定學生的努力和成果,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意見。
八、活動評價
過程評價: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評價其參與度、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成果評價:根據學生的作品、報告、實驗數據等進行評價,評估其知識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
綜合評價:結合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給出學生的綜合評價,并提出個性化的發展建議。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12
一、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加深學生對數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如幾何、代數、概率等。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跨學科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活動對象
全校各年級學生,根據年齡和知識水平進行分組。
三、活動時間
活動周期為一個月,具體日期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安排。
四、活動內容
1. 學科融合課程
數學與科學:通過物理實驗(如光的折射、反射)理解幾何圖形的性質,或利用數學公式計算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
數學與藝術:利用幾何圖形設計圖案,進行藝術創作;或通過分析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元素(如對稱、比例)來學習數學概念。
數學與信息技術:利用編程軟件(如Scratch、Python)編寫程序解決數學問題,如繪制函數圖像、計算數列和等。
2. 跨學科實踐活動
數學建模競賽:圍繞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交通流量分析、環保問題解決方案)進行數學建模,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數學趣味游戲:設計數學主題的趣味游戲(如數學接力賽、數學謎語猜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增強學習興趣。
數學文化周:舉辦數學講座、數學展覽、數學家故事分享等活動,營造濃厚的數學文化氛圍,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
3. 創意項目研究
跨學科研究項目: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跨學科主題進行研究(如物理學中的數學問題、經濟學中的統計模型等),撰寫研究報告并進行展示。
數學小課題研究:圍繞數學教材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通過查閱資料、實驗驗證等方式解決問題。
五、活動資源
人力資源: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進行講座和指導;發揮數學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的協同作用。
物質資源: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設施(如實驗室、計算機室)和教學資源(如圖書、網絡資料);準備必要的活動材料和工具。
技術資源: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和研究活動。
六、活動評價
過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合作情況、問題解決過程等方面的表現。
成果評價:根據學生的研究報告、作品展示、競賽成績等進行評價。
反饋與改進:活動結束后收集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反饋意見,總結經驗教訓,為今后的活動提供參考和改進方向。
七、活動宣傳與動員
通過學校廣播、校報、校園網等渠道宣傳活動內容和意義。
組織召開動員大會,邀請校領導、教師和學生代表發言,激發參與熱情。
設立活動宣傳欄和展示區,展示活動成果和優秀作品。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13
一、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加深學生對數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如幾何、代數、統計等。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活動對象
小學、初中或高中學生,根據具體活動內容調整適用年級。
三、活動時間
建議安排在學期中的一段時間,如某個月的連續兩周,具體時間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確定。
四、活動內容
1. 學科融合課程設計
數學與科學結合:通過物理實驗(如測量、計算加速度等)來理解數學中的概念(如速度、加速度的計算公式)。
數學與藝術結合:利用幾何圖形進行藝術創作,如設計對稱圖案、分形藝術等,加深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數學與體育結合:通過體育比賽中的計分、排名等問題,學習統計和概率知識。
2. 實踐活動
數學游戲競賽:組織數學趣味游戲競賽,如數學接力賽、數學謎題解答等,增強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數學建模活動:選取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交通流量分析、商品銷售預測等),讓學生分組進行數學建模,培養其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實驗探究:利用數學軟件進行實驗探究,如利用幾何畫板繪制圖形、探索圖形變換等,提高學生的數學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
3. 展示與交流
成果展示:組織學生進行數學跨學科活動成果展示,包括作品展示、報告演講等,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和創作過程。
經驗交流:邀請數學專家、學者或優秀學生進行經驗分享,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其學習動力。
五、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準備相關教學資源和工具,如課件、實驗器材、數學軟件等。
學生準備:了解活動目的和要求,準備必要的學習材料和工具,如筆記本、計算器、作圖工具等。
場地準備:根據活動內容準備相應的場地,如教室、實驗室、操場等。
六、活動評價
過程評價: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現。
成果評價:對學生的作品、報告等進行客觀評價,評選出優秀作品和優秀團隊進行表彰。
反思與總結:活動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反思與總結,提煉經驗教訓,為今后的活動提供參考。
七、注意事項
安全第一:確保所有活動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特別是實驗和體育活動中的安全問題。
全員參與: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避免只有少數學生參與的現象。
注重實效:活動設計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確保活動能夠取得實效。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14
一、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理解數學概念,提高數學運算和問題解決能力。
跨學科融合:通過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如物理、化學、生物、藝術等,拓寬學生的視野,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團隊合作: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二、活動對象
全校學生,根據年級和知識水平進行分組。
三、活動時間
活動周期為一個月,具體日期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安排。
四、活動內容
1. 數學與物理的融合
活動名稱:探索力學中的數學原理
活動內容:
理論講解:介紹力學中的基本數學原理,如速度、加速度、力的合成與分解等。
實驗操作:利用簡單器材(如小車、斜面、彈簧等)進行力學實驗,測量并記錄數據,用數學方法分析實驗結果。
報告撰寫:撰寫實驗報告,包括實驗目的、步驟、數據記錄、數學分析和結論。
2. 數學與藝術的融合
活動名稱:數學與藝術之美
活動內容:
數學圖形創作:利用幾何圖形(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創作藝術作品,如拼貼畫、雕塑等。
數學與音樂:探索音樂中的數學元素,如節奏、音階、和弦等,嘗試用數學方法分析音樂作品。
展覽與分享:舉辦數學藝術作品展覽,邀請學生、教師和家長參觀,并進行分享交流。
3. 數學與生活的融合
活動名稱:生活中的數學
活動內容:
市場調查:分組進行市場調查,收集商品的`價格、重量、尺寸等信息,用數學方法分析數據,如計算平均價格、總重量等。
家庭預算:制定家庭一周的預算計劃,包括食品、交通、娛樂等各項開支,用數學方法計算并控制預算。
社會實踐: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如測量社區綠化面積、統計社區人口等,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4. 數學競賽與展示
活動名稱:數學之星挑戰賽
活動內容:
初賽: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數學基礎知識競賽,選拔優秀選手進入復賽。
復賽:組織全校范圍內的數學競賽,包括口算、筆算、應用題等多種題型。
決賽與展示:決賽以團隊形式進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游戲等方式展示數學能力。同時邀請家長和校領導觀看決賽并頒獎。
五、活動評價
過程評價: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成果評價:根據實驗報告、藝術作品、市場調查報告等成果進行評價。
綜合評價:結合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給予學生全面、客觀的評價。
六、活動準備與保障
師資準備:組織數學教師和相關學科教師進行跨學科培訓,提高教學水平和跨學科融合能力。
物資準備:根據活動需要準備相應的器材、材料和場地。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預案,確保活動過程中的學生安全。
宣傳動員:通過校園廣播、海報、班會等形式進行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 15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單一學科的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緊密相連。因此,開展數學跨學科活動,旨在通過跨學科的視角和方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
二、活動主題
“數學·跨界·創新”
三、活動目標
知識融合:通過跨學科的活動,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相融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能力提升: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創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興趣激發:激發學生對數學及其他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實踐應用: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意識。
四、活動對象
全校學生,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他們已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跨學科認知能力。
五、活動內容
1. 數學與自然科學的融合
活動一:探索數學在物理中的應用
組織學生參加物理現象的數學建模活動,如利用數學知識解釋簡單的物理現象(如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操作,收集數據,并用數學方法進行分析和處理。
活動二:數學與生物學的結合
開展“生物數學”專題講座,介紹生物種群增長模型、遺傳算法等數學知識在生物學中的應用。
組織學生設計生物實驗,利用數學工具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
2. 數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
活動三:數學與經濟學的關聯
舉辦“小小經濟學家”活動,通過模擬市場交易、預算編制等過程,讓學生體驗數學在經濟決策中的作用。
引導學生分析經濟數據,運用數學方法預測市場趨勢。
活動四:數學與藝術的交融
組織“數學藝術創作”比賽,鼓勵學生利用幾何圖形、分數、數列等數學知識創作藝術作品(如分形藝術、數學繪畫等)。
舉辦數學藝術作品展覽,展示學生的創作成果,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藝術表現力。
3. 數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活動五:編程與數學
開設編程與數學結合的課程或工作坊,引導學生利用編程解決數學問題(如算法設計、數據分析等)。
組織學生參加編程競賽或項目,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
六、活動流程
準備階段: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目標、內容、流程和時間安排;準備活動所需的材料、設備和場地。
宣傳動員:通過校園廣播、海報、班會等形式宣傳活動目的和意義,動員學生積極參與。
實施階段:按照活動方案有序開展各項活動,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總結展示:對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提煉活動成果和經驗;舉辦成果展示會或展覽,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和創意。
七、活動評估
通過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評估其參與度、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通過學生的作品和成果展示,評估其知識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
收集學生和教師的反饋意見,對活動進行持續改進和優化。
八、預期效果
通過本次數學跨學科活動,學生將能夠在實踐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應用價值,提升跨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同時,活動也將促進學校數學教學的創新和發展,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礎。
【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通用14篇)05-10
數學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范文(精選11篇)04-25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通用10-11
數學跨學科設計方案(精選12篇)10-29
跨學科活動方案范文(精選11篇)09-21
語文跨學科活動方案(精選5篇)04-24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精選26篇)10-20
跨學科主題活動方案范文(精選10篇)09-22
生物跨學科活動方案范文(精選11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