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觀后感(通用8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流浪地球2觀后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2觀后感1
春節假期閑暇之余,有幸和家人們一起觀看了根據劉慈欣老師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2》,這部電影是流浪地球的前傳,講述了太陽危機爆發后,人們為了幫助地球擺脫困境,尋找更適宜人類居住的家園而大膽地開啟流浪地球計劃,通過摧毀月球引力,建造巨大推進器,使地球擺脫太陽危機。在此計劃中,一代代年輕人再次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在沖突與分歧之中勇敢做出選擇,一次次在生死關頭與命運拼搏,用自己的血淚書寫流浪地球時代的傳奇。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雪健老師飾演的周喆直,他是聯合政府的中國代表,他堅毅、果斷,在面對月球危機,聯合政府亂成一團時,他依然淡定自若,堅定不移地推進移山計劃,帶領中國科研團隊扛下了建設月球發動機的重任。在月球碎片一步步逼近地球,人心惶惶之時,他呼吁大家團結,告訴人們危難當前是責任。他關于“人類股骨”的演講鏗鏘有力,說出了世界人民的心聲,不僅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也贏得了人類文明延續的可能。
“我相信我們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務,不計存亡,不論虛實!”在移山計劃的`最后環節,我們中國北京的網絡通信設備出現問題,當所有人都在指責我們時,當所有人都準備放棄時,他選擇堅持,選擇相信。當然也有人說他是盲目自信,但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認為那是我們的中國自信、中國力量,那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服輸的氣概!果然,在最后關頭,我們的中國團隊成功完成任務。在大家的歡呼聲中,我們看到了他挺拔偉岸的身姿,那是中國人的驕傲。
“我相信會看到藍天、白云,會看到鮮花掛滿枝頭。”“文明的命運取決于人類的選擇,我選擇希望。”周喆直的話是我們人類的心聲,更是我們對美好明天的期待!是的,我們人類的美好明天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要選擇希望,選擇相信,選擇團結,選擇攜手并進去共同守衛我們的地球家園,要讓藍天、白云常在,要讓鮮花掛滿枝頭,要讓人類文明的希望得到延續和傳承!
流浪地球2觀后感2
看完《流浪地球2》,想起了《遙遠的救世主》里的一段話:
丁元英舉例解釋“強勢文化”。他說:“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如果文學、影視的創作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
我認為《流浪地球2》就是“強勢文化”的經典案例,因此收獲市場和名利!豆瓣8。3高分,上映首天就打破22項記錄。
《流浪地球2》代表了「中國式科幻」,融入了中華文化的內核。
它用龐大的視角,淡化了很多個體小情懷,讓人從個體悲歡離合中解脫出來,去嘗試思考更大的議題。
比如:
“如果世界末日來臨之際,我們選擇一起滅亡,還是小部分人奉獻生命,拯救全人類?”
“我們是選擇把生命轉換成數字信息存儲,還是通過無數代人的犧牲奉獻,讓人類得以延續。”
“我們是帶著地球去流浪?還是坐著飛船逃離我們世世代代繁衍生存的地球家園?”
“悲壯”、“愛”、“希望”是回答這些問題的底色,充滿了中國式浪漫。
劉慈欣曾說,外星人如果向地球發來信號,就等同于陌生人來敲自己的家門,“不回答”是“常識”。
外國人不理解我們為什么會帶著地球流浪。
我想借用大劉的回答,因為我們不會輕易拋棄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賦予我們的.“常識”。
再說影片制作,真是硬核至極。
好萊塢都不敢嘗試的“太空電梯”,中國科幻竟然拍出來了。
還有空間站的墜落、月球爆炸,很多科幻電影里不曾見過的恢弘場景,代入感極強。
作為一枚科幻迷,如今,很少有科幻片甚至災難片,能讓我感受到心潮澎湃,猶如坐上過山車一般的感覺了。
光是沖著這部電影的精良制作,我覺得科幻迷也值得一看。
電影有三條線,分別是:
1、數字生命故事線——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對女兒的愛的執念。
2、太空故事線——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和妻子相識、相戀、相愛的一生。
3、“流浪地球”vs“數字生命”計劃博弈——李雪健飾演的周老師的氣魄與魅力。
最后,提醒一下準備觀影的讀者,2其實是1的前傳。
另外個人的感受,沙溢的身材管理確實太差,給角色減分不少。
還有個細節特別感人,電影用AI技術實現了吳孟達的“復活”,讓達叔重新扮演年輕時候的韓子昂。
流浪地球2觀后感3
進入影廳的通道很黑,頭頂點著微弱的光,讓人激動又好奇。整整三個小時,從開頭到結尾,最讓我感觸的是“團結”。當外部危險促使人類合成一物,是我理想中世界的狀態。
這種想法讓我在一瞬間拋開了嫉妒、對弱者的嘲笑或是對其他人的不滿,我好像懂得了尊重所有人,即使他窮、沒有學識、狹義…或是不同民族。不僅僅是口頭,它讓我從內心認識了”人”。
看完電影后,如果某次我對人或物發表了極端個人的評價,我都不自覺在內心譴責自己。我對其他人,慢慢的不只是人類,所有帶思想感情的物種都退了半步。
它們都是完整的個體,它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造物主。每一個帶有獨立思想意識的'人都是偉大的,那也是最美好的部分。哪怕它比我美麗聰明,或是比我丑陋愚笨,我同樣沒有資格去評價或改變。
《流浪地球2》從編劇到制作和演員對我來說是完美的,是迄今為止我比較喜歡的電影。
流浪地球2觀后感4
地球何以美好?因為藍天、因為鮮花、因為月亮,因為身邊的家人,對于每個人來說最最核心的其實就是人。
電影《流浪地球》系列是在說如何讓人類得以生存,達成的方式是驅動地球去流浪的方式,但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提出方案、執行方案、建設設施、化解危機,電影體現的更是人的核心。其實,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僅是講一個好的故事,更是展現了人在故事中的優秀品質,沒有國界,這樣的電影才能打動人心。
《流浪地球2》的四個主角其實在宣傳片里就可以清晰的知道,他們都是有著自己或大或小的目標追求,從而在這條為人類生存、為地球生存的道路上各自表現出了符合自己意志的行為。周喆直(電影人物)為了化解國家的為難承受著責任;圖恒宇(電影人物)為了讓女兒在數字世界的生命可以完整;劉培強(電影人物)為了家人可以有個安全的港灣,可以繼續活下去。而他們的身邊還有支持他們、關心他們、甚至愿意犧牲自己的人,比如張鵬、馬兆、韓朵朵、郝曉晞(四位電影人物)。
電影中多次出現機器的紅色“獨眼”,用電影中的話說“幽默的說法是更容易聚焦”。在我看,個人對機器的特寫有這樣的想法:一、高度智能化的機器是完全理性的存在,正如對劉培強的審核,看似說了句幽默的話,但處處透著冰冷的態度——完全的理性。二、智能化的機器在靜靜地看著人類將要走向何處,是相互的殘殺、詆毀,還是能互助、協作。這也就是最后智能化的MOSS講出的'“從歷史上看,文明的命運取決于人類的選擇。”更確切地說,應該是人類的文明取決于人類的選擇。智能化的機器有可能在人類的選擇下會做出機器的選擇,至于這個選擇有利于誰?不得而知。更值得人們去思考。
與機器的對比,人類突顯了人性的多樣;多樣的人性在危難之前會有不同的選擇。對于人類而言,感動著人類之所以能持續的生存進化,地球之所以美好,就是人性中的善占據了主導,才讓一切美好成為可能。無論是電影中還是現實中,地球上就是有了這樣的人,地球才得以光芒無限。而這光芒是人性之善——對抗危機、堅持理想,傳承與感動這一代一代的后來者,人類才能做出不斷的跨越,讓生命得以延續進化,散發光芒。
流浪地球2觀后感5
新春第一部電影我選擇看《流浪地球2》,有情懷在里面也因為喜歡科幻題材。我覺得它是一部喜劇,最起碼我觀看的過程中,有五分之四的時間都在笑。有可能我痛點高,因為普通的生老病死,在我看來都太正常了。與其渾身插滿管子活著,不如瀟灑安靜的死去。而且女主韓朵朵(王智飾)死前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也如愿得知家人們都被安頓的很好,這就是喜劇啊!以下有可忽略的輕微劇透。
師父張鵬(沙溢飾)都跟徒弟劉培強(吳京飾)講得很清楚了,要想成為優秀的宇航員,就不能談戀愛、結婚、生孩子,尤其想去月球參與“逐月計劃”,一去十幾年、幾十年,一個人無牽無掛,省心。劉培強前腳答應得爽快,轉身看到英姿颯爽的韓朵朵就走不到道兒了。不止一見鐘情,大腦還瞬間高速運轉,連兩個人如何談戀愛、怎樣結婚、怎樣哄孩子都想好了。這是該電影逗我第一次笑。
整部電影無論語言風格/幽默風格都具有濃郁的東北味道。按理說山西長大的原著作者劉慈欣的筆下,山東長大的導演郭帆的鏡頭下,風格粗獷一些是正常的,但是被東北化,我是真的沒想到。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種東北化,有親切感。片中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整上幾句東北話。尤其是片中的黑人朋友,我嚴重懷疑他們在東北深造過,他們東北話能達到十級。
沙溢是東北人,他演的張鵬,不僅隨時隨地嘮東北嗑,還成功把同學兼同事的諾夫(俄羅斯宇航員)的語音給拐到了東北味。我可太愛看張鵬和諾夫做拍檔了。一起開戰斗航天器,張鵬喊“過癮”,諾夫喊“我的.媽呀”,妥妥地反差型拍檔。張鵬越是不讓諾夫做啥,諾夫偏要做啥,讓張鵬又生氣又想笑。他們是學員時,在老師面前爭風吃醋。是宇航員時,在同事面前爭先恐后。選擇犧牲也要一起赴死。
臺詞很接地氣,有很多中國人才懂的詞匯。比如黑人宇航員兩次被劉培強相救,都對劉培強喊了同一句話“沒轉正,沒醫保”(跟原話差不多)。他是好意,因為兩次事件都發生在劉培強的試用期,兩次劉培強都差點搭上性命。可是我想對黑人宇航員說“試用期沒醫保是你們國家,在我們中國試用期也有醫保”。他除了經常把醫保掛在嘴邊,還特別喜歡嗑CP。不僅嗑過劉培強和韓朵朵,還常常比心。
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本是一個嚴謹且不茍言笑的人。因為他最初的工作重心里是有私心的,他一直想在數字世界復活在車禍中死去的女兒。所以他主導的超級計算機做事也刻板且有私心。就是如此循規蹈矩的工程師,竟然在深海區域執行恢復全球網絡的工作中,有心情觀察房屋中介的小廣告,說出那句“房價終于降了”,讓有些沉重的劇情立刻舒緩了許多。類似的臺詞很多,所以我說它是喜劇。
流浪地球2觀后感6
昨晚去看了《流浪地球2》,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深夜11點了,怎么說呢,邏輯上確實比較混亂,因場景太過于宏大,每一條線,每個場景無法去深入的講述,加上剪輯快速切換,讓人目不暇接,路上聽許多人講沒看懂。
我是沒看彩蛋就出來了的,所以后面關于莫斯的彩蛋和圖恒宇這些,我是沒有看到的。個人感覺,特效這塊比第一部有進步,國產科幻工業化天花板又提升了一些。
電影分兩條線來敘說故事,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從熱血青年成長為一名父親,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試圖用數字生命計劃讓女兒另類重生,這也代表著兩種選擇,兩個方向,兩人惟一的交集便是在劉培強面試領航者號航天員的時候,劉培強為了讓家人獲得入住地下城的資格去參加選拔,而圖恒宇是作為面試官(隔著塊單面玻璃),出門的時候兩人相向而過,這也是兩條線惟一一次交匯。
但也正是這一次交匯,讓圖恒宇堅定了讓女兒另類重生的想法,兩個父親,做了相同的選擇,這是做為一個父親的責任,就是保護自己的小孩。劉培強選擇離開地球去領航者號服役,而讓家人擁有了活下去的.機會。圖恒宇則是通過550C讓女兒另類重生,擁有了完整的一生,而不僅僅只是兩分鐘。
同樣的,承擔責任的場景還有沙溢飾演的張鵬,也貢獻了全片惟一的淚點,為保護年輕的航天員,他選擇站了出來,去完成有去無回的任務,那句:五十歲以上的中國航天飛行中隊成員出列,讓人淚目。
還有圖恒宇重啟北京互聯網根服務器的時候,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而他在臨死的時候上傳了自己的意識進入了數字空間,在數字空間里完成了自己未完的使命,這也是責任。
中國人的責任感,向來是很強烈的,特別是男人,可以為了小家、大家、國家不惜犧牲自己,而電影中也沒有了美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沒有了靠個人拯救世界的情節,有的只是團結、協作、互助、責任,每個人都在完成自己的責任,或有退縮,但終將向前。
而中國人背負的責任,也終將打敗所有的困難,為生存迎來轉機。
危難來臨之時,只有責任。那是一句重錘,無時無刻的提醒我們,去完成屬于自己的責任,當父母的責任,當夫妻的責任,當職員的責任。
流浪地球2觀后感7
昨晚看完流浪地球2,在經歷了這3年的壓抑以后,真的感到一種舒暢。
鏡頭和特效上做出了國產電影極少有的高級感,演技上也擺脫了上一部小鮮肉演員的稚嫩。
內容方面對于原作情節的擴展和思想的把控都很到位,聯大博弈、引爆月球、連接網絡、破譯密碼幾條線并行,對于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表達,確實是西方人難以理解、做不出來的。看得很滿足,希望它能夠走得更遠,向全世界傳達我們的思想。
不太理解的一點,為什么要派研究量子計算的專家去恢復互聯網。真就“學計算機的你一定會修電腦吧”,只能說是劇情需要了吧。
對于要出的游戲,按電影目前的設定還挺合適的,建設部分如果能做成冰汽時代+伊克西翁那種、全球運營和戰斗做成群星+地球不屈那種就好了,可惜是個手游。估計散爆也沒這個實力,不如賣給P社。
流浪地球2觀后感8
《流浪地球2》后勁很大,看后第2天,仍在回憶思考電影里的故事。2是前傳,告訴我們危機發生的過程,讓我們明白為什么流浪地球1要花那么大的代價去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好萊塢那樣,一小部分地球精英們放棄地球去尋找其他適合人類的星球。
地球上有我們愛的人,有我們的子孫后代,有人類文明存在的證明。
沒有人問好萊塢,公平還是不公平。在災難面前,他們骨子里是希望超級英雄和神站出來。中國人不是,中國人是50歲以上的普通人,自愿勇敢赴死。
《流浪地球2》是部誠意滿滿的.作品,我觀影后有很多啟發,上述是我目前想到的。這就是科幻電影的意義吧。請不要因為世俗的利益去批判它。
最后,一點小小愿景:危機開始時,是一種物種的滅絕,最終演變成全球生物的滅頂之災,請愛護我們的地球,愛護我們美好的家園!
【流浪地球2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2》觀后心得(精選48篇)02-23
《流浪地球2》觀后心得(14篇)02-08
《流浪地球2》觀后心得(通用32篇)03-29
《流浪地球2》觀后感04-20
流浪地球2觀后感05-06
電影《流浪地球2》觀后感04-20
流浪地球2觀后感(精選33篇)03-30
流浪地球2的觀后感(精選86篇)02-09
《流浪地球2》觀后感(精選20篇)07-11
流浪地球2觀后感14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