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信工程專業課程
通信工程專業課程專業核心課程:
信息論與編碼原理、通信原理、電視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天線與電波傳播
廣播電視發送方向:數字電視技術、廣播電視發送技術、數字廣播技術
移動通信方向:移動通信、現代交換技術、移動電視技術
信息論與編碼原理:本課程著重介紹信源的類型與特性、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數等信息論的基本理論,以及信源編碼和信道編碼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這些信息論與編碼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不僅適用于通常意義的通信領域,如數字視音頻處理和多媒體通信等,也適用于信息安全等計算機信息處理和管理等專門領域的需要。
通信原理:本課程以當前廣泛應用的通信系統和代表發展趨勢的通信技術為背景,系統介紹數字通信基本原理,為學生今后從事相關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和實際知識。課程第1-3章介紹通信基礎知識,其中包括其它章節所需的隨機信號與噪聲分析的數學知識,第4-5章論述模擬信號數字化和數字基帶傳輸系統基本原理,第6-7章闡述數字調制系統和最佳接收原理。
電視原理:“電視原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原理與應用結合較緊密的課程,是從事廣播電視、現代多媒體通信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重要的學科基礎課程。“電視原理”課程內容包括了傳統的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傳像和顯示的基本原理。教學內容體現了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的結合、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結合,能及時反映電視技術最新的科技成果。
電磁場與電磁波: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分析矢量場時必須掌握的基本數學內容;第二部分為靜態場的學習,包括靜電場、恒定電場以及恒定磁場,要求掌握它們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以及公式,能夠分析靜電場的基本問題以及簡單的工程應用;第三部分為時變電磁場以及電磁波的學習,要求掌握麥克斯韋方程組、波動方程,以及在、半和導波裝置中電磁波的分析方法,側重點在第三部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在掌握一些必要的數學知識基礎上,掌握電磁場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和公式,加深對電磁場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決電磁場問題的能力。
天線與電波傳播:凡是借助于電磁波進行信息傳輸的系統,例如廣播、電視、通訊、導航、雷達等,天線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為微波技術,天線以及電波傳播的理論基礎;微波概念及傳輸線的特性,天線參數的定義與計算;線天線、口徑天線和天線陣的分析方法;以及典型常用天線的工作原理、電性能分析和設計方法;天波的傳播,地表面波的傳播,視距傳播。
數字電視技術:主要介紹數字電視的發展歷史和現狀、電視數字化原理與接口、數字視音頻壓縮編碼原理、數字視音頻壓縮標準、信道編碼、有線數字電視廣播系統、衛星數字電視廣播系統、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數字電視接收與業務信息。課程內容體現了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的結合,能及時反映數字電視技術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我國2005年頒布的視音頻編碼標準AVS、2006年頒布的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CMMB和數字地面電視廣播標準GB20600)。
廣播電視發送技術:著重討論模擬廣播電視發送技術,其中包括調幅廣播、調頻廣播與電視廣播發送技術。重點是討論調幅、調頻的理論,高頻功率放大器構成與理論分析,闡述國內外在用的各類發射機的工作原理以及相關技術。
數字廣播技術:著重討論數字聲音廣播技術,其中包括數字音頻廣播(DAB)、數字中短波廣播(DRM和IBOC)、數字衛星廣播等數字技術。重點是討論、闡述、分析DAB和DRM的相關關鍵技術,例如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單頻網技術。
移動通信:本課程主要介紹地面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統知識。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無線通信信道的特性,電波傳播基礎;移動通信環境中的調制解調技術;無線信道的噪聲與干擾問題,抗干擾的措施;無線接入技術和無線信道的組網技術。在以上基礎上,介紹常用移動通信系統原理,主要有FDMA 模擬蜂窩網,TDMA數字蜂窩網,CDMA碼分多址蜂窩網系統。最后,介紹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和有關的通信新技術。
現代交換技術:現有的通信網,無論是廣域網還是局域網,絕大多數都是交換式通信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交換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因此,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課。本課程主要討論交換技術基礎知識,交換的作用和地位、交換的基本思想,具體分析電路交換、分組交換、ATM交換、IP交換基本原理以及光交換等新技術。
移動電視技術:“移動電視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原理與應用結合較緊密的課程,是從事廣播電視、現代數字通信、多媒體技術等領域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專業知識,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通信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特色課程。“移動電視技術”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視音頻壓縮編碼技術、移動電視傳輸與組網技術、移動電視接收與應用技術。課程內容體現了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的結合,能及時反映移動電視技術最新的科技成果。
其他專業課程:
電路分析、線性電子線路、非線性電子線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
電路分析:該課程是學習電路理論的入門課程。著重討論集總參數、線性、非時變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它以集總假設— 兩類約束— 三個基本概念為知識結構主框架,按電阻電路、動態電路、正弦穩態電路構成內容體系,以突出電路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
線性電子線路:該課程是工科本科學生的重要技術基礎課之一,使學生掌握半導體器件及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分析方法。為學生今后學習通信、計算機等領域的知識打下基礎。
非線性電子線路:該課程內容包括功率放大器、正弦振蕩、模擬相乘器、混頻器、振幅調制與檢波、角度調制與解調等內容。該課程在內容上突出了實踐和應用,加強了集成電路的介紹和軟件工具的使用,有利于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數字電路:本課程主要介紹數字電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測量技能及基本電路設計方法,內容包括邏輯代數運算的基本規則、組合邏輯部件及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時序邏輯部件及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數字電路在實際應用中的特點、可編程邏輯器件PLD的基本結構等。
信號與系統:該課程以通信和控制工程為主要背景,重點討論確定性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傳輸與處理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內容包括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連續系統的時域分析、離散系統的時域分析、連續系統的頻域分析、連續系統的S域分析、離散系統的Z域分析、系統函數、系統的狀態變量分析等。此外,介紹如何利用MATLAB軟件對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進行仿真。
數字信號處理:本課程是繼《信號與系統》課程之后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主要介紹數字信號處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離散傅里葉變換及其性質、快速傅里葉變換及其應用、數字濾波器的結構、IIR數字濾波器的設計方法、FIR數字濾波器的設計方法等。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該課程是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課程。課程內容以MCS-51系列單片機為主線,結合所學的單片機的結構、工作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重點介紹MCS-51單片機系統中常用的接口技術,包括并行I/O口擴展技術、鍵盤及顯示器接口技術、D/A和A/D接口技術、串行通訊接口技術以及計算機數據總線接口技術等,并提供相關的應用實例。
計算機網絡:本課程比較全面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等內容。本課程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講解,同時反映計算機網絡發展的最新技術。本課程的內容對電信網絡、廣電網絡的原理和設計也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部分系選修課:
通信工程導論、復變函數、企業網絡構建與管理、現代通信系統、專業英語、畢業設計指導
廣播電視發送方向:衛星廣播與數字微波傳輸、廣播電視發送系統設計
移動通信方向:無線接入技術、移動電視系統設計
通信工程導論:通信工程導論是一門通信工程專業的概述性、導航性課程。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應明確的認識和了解通信工程的主要內容、培養目標、素質規格和能力要求;明確的認識和了解本專業就業方向和學科前沿發展的方向;了解本專業主干課程的主要內容、性質和在學科中的地位。
復變函數:復變函數論是實變函數微積分的推廣和發展。因此它不僅在內容上與實變函數微積分有許多類似之處,而且在研究問題的方面與邏輯結構方面也非常類似。而且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自然科學的眾多領域,目前也被廣泛應用于信號處理、電子工程等領域,因此這門課程是有關工科專業的一門基礎課。這門課程主要介紹復數、復變函數、復變函數的解析性、復變函數積分、級數、留數等內容。
企業網絡構建與管理:本課程作為《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前導課程。采用了“基于工作過程”和“基于項目教學”的全新課程理念,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把學習內容細化為學習領域和知識模塊,重組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使用學做相間、教學互動的教學方法,以保證學生勝任以后的工作目標,通過各種測評手段,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為更好地學習更高層次的理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代通信系統:本課程主要介紹目前廣泛使用的通信網、通信系統及相應的技術,
【通信工程專業課程】相關文章:
通信工程04-26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04-28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課程04-28
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探索05-01
高職導游專業課程設置原則探究04-29
彰顯安全職業,設置專業課程05-02
通信工程自我鑒定03-27
通信工程自我鑒定01-16
通信工程審計流程及技巧04-30
通信工程求職信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