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齊魯晚報:評職稱靠“拼關系”拼掉了什么?
四川省宜賓學院在職稱評定中亂象迭出很多學術科研業績評分在學科排名靠前者落選,而一些業績評分遠遠低于他們的人卻在名單當中。更有甚者,學校甚至專門出臺政策,為“關系戶”大開綠燈。(10月29日《中國青年報》)
高校職稱評定沉疴已久。在職稱評定中像在官場上一樣“跑部錢進”,這在學術腐敗甚囂塵上的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聞。宜賓學院絲毫不加掩飾地讓本應唱主角的學術評價標準靠邊站,將職稱評定異化成一場拼關系的游戲,只不過是玩得比較出格而已。
從宜賓學院職稱評定亂象中可以看出,在職稱評定中,權力、人情、金錢、小團體利益都很重要,唯獨學術本身卻“沒關系”,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事實在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長期以來,在很多高校中行政權力可以隨意插手學術事務,行政被放在比教學和科研更高的位置上,這為權力、人情、金錢等不正當的因素干預學術留下了空間,讓真正有良心、有能力的研究者陷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窘境,其危害絕不止于對研究者個人的不公,更是對學術評價標準的扭曲。
與許多行業不同,職稱在高校不僅僅關系到教師的待遇問題,更直接影響科研經費、交流進修等學術資源的分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讓僅靠一支筆和幾麻袋紙就能解決問題的陳景潤式的低成本研究永遠成為過去時。而能分到多少經費,往往是與研究者的職稱直接掛鉤的,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科研工作者能夠在其研究道路上走多遠。在這種情況下,職稱評定如果不是根據科研工作者的學術水平來進行,對科研資源的浪費也就在所難免。
學術評價標準被扭曲還導致了另外一個惡果即對于那些有志于學術的人來說,跑關系也是他們在國內學術圈必須掌握的“必修課”?颗荜P系評職稱,靠跑關系申請課題,讓身在其中的研究者們要兼職社會活動家和投機鉆營者的角色。比如,報道中就說,不少老師為評職稱提前一年就開始“活動”,打點關系,請客吃飯,給評委送禮。且不說并非所有的學術人才都能勝任這一要求,即便涉險過關,又有多少本應花在實驗室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酒桌上?獲得了職稱評定的成功,卻荒廢了學術研究,對整個社會來說,這是失還是得?更何況,有些人評上副教授后,“就更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做科研,專心仕途了”,這無形中助長了高校對行政權力的追逐之風。
科學告訴人類自然的奧秘,人文引領人類精神的方向,技術改變人類生活的方式。這一切研究,都需要有一片純凈的學術土壤才能夠實現。高校是社會創新的主要發源地,很難想象,在板結的學術土壤上能生長出一大批真正創新型的學術人才。長此以往,我們喪失的將不僅是創新動力和學術本身的未來,更是對整個社會發展釜底抽薪式的傷害。
作者:王昱
【齊魯晚報:評職稱靠“拼關系”拼掉了什么?】相關文章:
拼多多靠譜嗎01-28
拼玩具04-28
拼賽車05-01
拼一拼,算一算05-02
拼賽車作文08-03
拼夢的作文08-09
拼魔方作文08-31
拼臉的作文11-04
拼模型作文11-04
拼的是細心作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