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狀元進港校”是積極信號
香港大學中國事務處透露,香港大學已確定錄取內地省級高考狀元11人,包括北京的3名文科狀元、上海和湖南文理科狀元,較去年人數增加近一倍。該校將為30名內地學生提供每年16萬港元的全額獎學金,為60名內地學生提供全部學費或一半學費。另據透露,北京理科狀元很可能選擇就讀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高校與內地名校就高考尖子生展開爭奪,是港校招生對內地高校形成“沖擊波”的一個縮影。去年這個時候,有人根據內地各省高考狀元報考港校者有所減少的情況,認為港校對高考尖子生的吸引力下降,“港校熱”已在明顯降溫。然而,來自幾所港校的數據顯示,近兩年內地學生報考港校本科生課程的人數并未減少,反而呈穩步上升之勢,隨著內地優質生源不斷增加,港校的錄取分數也逐年提高,所謂“港校熱”降溫之說,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
簡單而言,港校之所以能夠將一批高考尖子生從內地名校那里搶過去,第一,在于他們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厚的獎學金,第二,在于他們能夠為學生開創一個開闊的國際化教育環境,幫助學生培養更強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業能力。這兩方面的原因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就是教育全球化正在對中國的高等教育構成強大的挑戰。
為學生提供各種獎學金,特別是為家境不富裕但成績優異的學生提供豐厚的獎學金,一直是世界名校吸引優質生源的一個傳統做法。獎學金制度與其說是錢的問題,不如說是教育觀念的問題世界名校和香港高校多方籌措資金,為普通家庭、貧困家庭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反映了他們對教育公平的理解與追求。反觀內地的一些高校,在建大樓、上項目、裝點門面上不惜血本,在給學生提供獎學金上卻十分吝嗇,其結果是,大學生既要支付不菲的學費和其他成本,畢業后又面臨著日漸嚴峻的就業壓力,一些人開始懷疑上大學是否“得不償失”,新版“讀書無用論”也在一些地方流行開來。
近年來,中國對發達國家的教育逆差一直居高不下(保守估計超過100億美元),其中主要是高等教育的逆差。這個數字背后的事實是,一部分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國家長,在孩子申請不到獎學金的情況下,愿意用高出內地大學十幾倍甚至更高的學費,把孩子送到國外大學去“鍍金”。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一些中學辦起了“國際班”,從教材到師資都與國外高中全面接軌,學生畢業時參加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高考,直接進國外大學讀本科。這是國外高校、香港高校與內地高校展開招生競爭的另一種形式,而且這種競爭很可能愈演愈烈。
隨著中國加入WTO時承諾開放教育服務的過渡期的結束,除政治、軍事、警察等特殊領域的教育和義務教育外,其他教育領域包括教輔材料、教育設施和教育產品在內的市場都要全面對外開放。這意味著,也許過不了幾年,一些國外高校和教育集團可能進入中國設立“分校”,直接與內地高校進行面對面的競爭。他們不但可能用高額獎學金爭取高考狀元,而且還可能用更靈活的招生方式、更有特色的教學內容和更具競爭力的就業支撐,為內地的普通考生提供另一種選擇。
高等教育充分競爭之“狼”真的要來了,對有些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內地高校而言,這可能意味著滅頂之災,但對中國學生和中國的高等教育而言,卻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更具活力的發展環境。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以開放促改革”的關鍵階段,內地高校唯有正視現實,更新教育觀念,盡快在招生制度、獎學金制度、教學和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實質性的改革,才可望在全球化、全方位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卜范龍)【“高考狀元進港校”是積極信號】相關文章:
走進港華,了解生活02-25
信號實習報告04-27
高考狀元物理復習筆記04-28
高考狀元的學習心得04-23
信號工自查反思02-28
雙子女對你心動的信號12-04
信號工個人總結11-03
交通信號教案02-17
捕捉食管癌的信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