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語言表達連貫題備考指津
2007年湖南卷“語言知識及運用”部分由前一年的4道題變為5道題,新增的第5題是一道語言表達連貫題。下面,我們且對2007年湖南卷第5題作一簡要分析。
下列各項中最適合填在橫線上的一項是( )
某校邀請著名學者 劉教授來校講學,在向全校師生作介紹時,校長的話中有這樣一段:“劉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長期從事學術研究,成果豐富,貢獻卓著,去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A.這既是他本人的榮耀,也是敝校的榮耀
B.這既是他的光榮,也是我們學校的光榮
C.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這既是他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
此題不僅考查了語言連貫這一考點,還對學生提出了語言表達得體方面的要求,實有一箭雙雕之效。此題A項中“敝校”一詞與前面已出現的“我校”語體特點不符;C項主次關系顛倒;D項中“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一句用語過重,脫離實際,也屬于表達不得體。故答案為B。
由此,我們可初步了解湖南卷語言表達連貫題的考查特點:①規范性。材料選擇不偏不怪,貼近學生生活。②綜合性。命題者有意識地將這一考點與其它考點融合在一起進行考查,體現了重能力、重運用、重綜合的命題趨勢。③傳統性。考查形式依然采用傳統的客觀題型。
下面是筆者總結出的解答語言表達連貫題的四個基本原則,在講析過程中結合了2007年其它省市高考題的4道典型例題,期盼能讓同學們有更直觀、更透徹的理解。
一、事理的邏輯性原則
無論敘事、狀物還是說理,在行文時都要遵循生活的邏輯、自然的邏輯和思維的邏輯。如果在表述的過程中違背了事理的邏輯,就必然會影響到語句的連貫性。
例如安徽卷第4題:
把下面幾個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在古代,這個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較深入的科學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種信念驅使我們。
③對于數學研究則還要加上一點:這個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數學來描述。
④可是發展到現代,科學經過了多次偉大的綜合,如歐幾里得的綜合,牛頓的綜合,愛因斯坦的綜合,計算機的出現,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這個信念?
⑤這個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簡單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Z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x
【解析】此題上下句之間環環相扣,其事理的邏輯性十分鮮明。解答此題的一個簡便方法就是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圈畫出那些勾連起前后句的關鍵詞句。在這段議論性文字中,②是中心觀點,可以將它判定為排序的首句;⑤是對②中“一種信念”的具體解說,自然應緊承其后;③是由⑤中的“世界是合理的”這層意思引申而來的,突出強調了“這個信念”在“數學研究”中的獨特性;①④的思路就比較明顯了,兩句先后闡明的是“信念”由“古代”到“現代”的簡要發展過程。
【答案】C
二、說明的有序性原則
任何一段說明性文字,都應該是有序的。要把意思說清楚,就必須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科學而合理的說明,這樣才能讓人看懂,看明白。
例如遼寧卷第22題:
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寫序號即可)
①科學家為了迎接“挑戰”,根據超導材料的“完全抗磁性”原理,讓輪子和鋼軌“分離”,發明了高速磁懸浮列車。
②磁懸浮列車在正式運行之前,還需要有一個依靠輪子行駛一段距離、時速達到100千米以產生足夠大的磁場的啟動階段。
③磁懸浮列車由于不存在軌道對車輪的摩擦阻力,因而可突破傳統列車時速300千米的極限。所以,這種新型列車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④傳統列車提速有一個極限——時速300千米,超過它,就會造成車輪和鋼軌的劇烈摩擦,從而引發嚴重事故。
⑤它利用磁極相同產生的排斥力大于地球引力使車輛向上懸浮,并利用磁極相異產生的吸引力驅動車輛高速前進。
序號: 。
【解析】與一般的語言連貫題比較,此題的文字量很大,考生如果不能抓住材料中隱含著的說明順序,就可能理不出頭緒,造成失誤。先從整體來看,④講的是“傳統列車”,①②⑤三句講的是“磁懸浮列車”,③講的是這種新型列車的“發展前景”,這里有一個由過去——現在——將來的說明順序;再從具體環節來看,⑤是對①中“完全抗磁性”原理的解說,有一個解說關系,②是對磁懸浮列車運行原理的進一步解說,其中的“還需要”是個關鍵詞組。細一推究,①⑤②之間的說明順序是由此及彼、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