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
。由此可見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為人師表的教師來說,不僅肩負著傳承知識的重任,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高校的教師,這就意味著不但要擁有極其淵博的文化素養以及對所傳授專業有獨特的見解和深層次的文化造詣,更要有很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心得體會:
第一章 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
本章主要從倫理與教育倫理的內涵、地位;道德與教師職業道德中的“道”與“德”;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的關系三個方面闡述了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
倫理聯用其意就是說人們在處理人與人的這種相互關系時所應遵循的道德和準則。 教育倫理就是人們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所構建起來的人倫關系,以及人們在處理這種關系時所應當遵循的理則。教育的倫理關系確認了教師的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貫穿在教師的教學中每一個過程,它同樣也界定著教師在教學中的倫理地位。中國古代便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師”與“父”齊名,古代將教師擺在宗法家族等級社會最顯赫地位當中,這在事實上就等于已經對教師職業的倫理地位予以了充分地認可和肯定。另一方面與家庭聯系在一起,師生間多了親情的情感,教師就多了一層責任感,就會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般去關心愛護學生。
道德是就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將“做人”所應當遵循的原則和規范(即:道)內化為自己的個體人格品質(形成德行),然后再通過自己自覺地行為釋放(德行)達到既有益于他人和社會,同事也有利于自己完善自我人格品質和提升人生境界的精神需要的主體性追求的行為。
教師職業道德不只是教師在職業生活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還包括教師對這些規范和準則中內得而成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并最終使自己擁有自為、自成、自律、自控的道德自覺,成為青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一方面是做人的規矩,另一方面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內在品質。如果將教師職業道德理解為教師所應當遵循的規矩和道理,那么教師職業道德就是教師在教書育人的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即“為師之道”,它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教師職業行為和職業關系中的特殊表現。
第二章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和功能
本章主要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形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社會功能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了綜合性的概述。
教師職業道德,或簡稱師德,指的是作為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所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是在教師職業的實踐活動中,隨著教師職業的形成而形成的一種嶄新的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教師職業行為和職業關系中的特殊表現,是教師在教書育人的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行為規范。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必將也使得它的職業勞動有區別于其他的物征,目的的雙重性,對象的特殊性,手段的示范性,過程的復雜性,內容的豐富性,效果的滯后性這些教師職業勞動的特點,必然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先進性、崇高性,示范性、高層次性,繼承性、穩定性,無私性、奉獻性,挑戰性、創造性,復雜性、艱難性的特點。
作為高校教師,只有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才能促進人的社會化以及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為學生樹立榜樣的作用,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推動社會物質文明建設。
第三章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
本章從教師職業道德品質的重要性以及從業者做人的內在要求論述了高校教師職道德與職業素質。
教師面對的是大學生,職業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是衡量教師是否稱職的關鍵因素,是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有效進行的重要保證,是教師維護自身形象和人格尊嚴的關鍵。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教師職業的社會責任的要求。
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職業素質的靈魂。一般來講,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包括熱愛教育事業的使命感和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尊重和愛護學生的人文精神、為人師表和嚴以律己的風范、關系集體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敬業精神是對高校教師的內在要求主要有職業意識、樂業意識、、勤業意識、精業意識。職業就是事業,職業也屬于我們的事業,事業也屬于我們的職業。所以對職業負責就是對事業負責,對事業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要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
第四章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本章主要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原則的依據、基本原則、指導作用三方面來闡述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資料共享平臺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http://salifelink.com)。道德原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人們行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體系的核心,它是人們立身處事的基本準則,也是判斷是非、善惡的基本標準。道德規范則是比較具體的道德原則,它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人們立身處世和評價是非、善惡的標準。道德范疇存在于每一個人的意識和感情中,是反映人們道德關系和行為調節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指判斷和評價高校教師行為過程中的根本道德要求,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指導。主要體現在對待和正確理解學生要公平,處事要誠信,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和人道主義。這些原則主要起指導的作用,表現在堅定政治立場,嚴謹治學,熱愛學生。
作為高校教師,就要用職業道德來堅定政治立場,養成嚴謹治學的風氣,以及熱愛學生,激發每位學生學習的動力。
第五章 高校教師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規范
本章主要闡述了教育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教師在大學教育管理和行政事務管理活動中的道德規范。
以德治校、依法治教是當今高校管理的基本原則。道德興則學校旺,高校管理者一定要把教學管理和師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實抓緊抓好,常抓不懈。大力提倡勤奮工作、刻苦學習、循序漸進,反對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嚴肅查處學術腐敗、制假和考試作弊行為。管理者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自己、影響學生,學校才能有望建成和諧校園、文明校園。
第六章 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道德規范
本章主要闡述了教育的雙重目標,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道德規范以及職業道德操守與教師人格尊嚴的維護。
教育的雙重目標要求高校教師在從事教書育人的活動中,既要做到有教無類,親徒愛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務求實效;又要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知困自強,學而不厭;行正度大,心虛氣靜;衣冠端正,儀容莊肅;教學相長,出藍勝藍;傳道授業,教書育人。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操守,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以獲得學生的敬重。
第七章 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中的道德規范
本章主要講述了學術研究是高校教師的基本職責,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中的道德規范和學術不端的危害性。
學術道德規范作為高校教師職業道德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書水平的重要尺度。高校教師遵守學術研究道德規范的總體要求是“以求真為目標、以求善為原則”,把探索真理、尋求知識上的增量作為學術研究的基本目標,把有利于社會和人類進步作為學術研究的基本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學術的研究過程中要熱愛學術, 追求真理;嚴謹治學,探索創新,不怕艱苦,甘于寂寞,堅持真理,實事求是, 客觀公正。遵照客觀事實,謙虛謹慎 ,團結協作,相互學習。
學術腐敗,就是學術界的腐敗者以不正當的手段追逐名利并且得逞。其對學術的破壞和社會的毒害很大,體現在(1)敗壞學術界的聲譽,阻礙學術發展。(2)貽誤人才培養。(3)遏制民族思維能力和思維水平的提高,嚴重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就是說學術腐敗是以高杠桿的作用在阻礙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八章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的道德選擇
本章從高校教師職業行為道德選擇的基本特點,道德選擇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師德評價及影響來闡述說明高校教師職業行為的道德選擇。
教師在職業道德選擇中要注意動機、目的和手段的關系,使三者在道德上向善的統一,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雙重目標。處理好自由與責任的關系,在服務學生的同時也服務自己。 作為高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正確的方向,把發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身正為范,塑造人格魅力。把“愛崗敬業鑄師魂”作為加強師德修養的一個重要主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時代需要,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
第九章 高校教師職業品質的培養及途徑(第九章 第十章)
第九第十章分別講述了校教師職業品質的培養和培養的途徑。
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內在品性 。教師職業道德品質的形成與教師職業倫理的要求密不可分,從本質上講,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是教師職業倫理的外在要求在教師個體身上的內化和個性化,是教師通過自我努力將教師職業倫理關系中所蘊涵的“為教之理”和“為師之道”內化為“為師之德”的結果。
教師職業道德品質的基本培養路徑,分別從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和道德實踐三方面來闡述。 道德教育要根據教師職業道德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有針對性的師德教育策略。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復雜、艱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教師必須積極投身教育實踐,在實踐中逐步提高道德認識,積累情感體驗,磨煉道德意志,堅定道德信仰。
道德實踐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和歸宿,只有通過在教育活動的種種職業道德實踐中,才能真正深刻體會到各種相關利益和道德的相互聯系與區分,才能更進一步對自己良好品行的塑造起到積極的作用,增加自律性和自覺性的內化過程。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老師的影響。作為高校教師中的一員,我一定從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品質,加強自身修養,才能無愧于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使自己成為優秀的高校教師。正確履行高校教師的職責,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2.教師職業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