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逍遙游有感 推薦度:
- 逍遙游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逍遙游》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逍遙游》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逍遙游》讀后感1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千里也。——題記
偶然間讀到莊子的《逍遙游》:北海有一種魚,他的名字叫鯤,鯤身軀龐大,不知道它有幾千里。變成鳥后,他的名字叫鵬,鵬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幾千里,展翅奮飛,它的翅膀像懸掛在天空的云,這種鳥海水運動時就將遷移,借助風力飛往南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大鵬向南海遷移的'時候拍打水面,激起的水浪達三千里,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而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天色亦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人亦是如此,覺得自己可以鵬程萬里,卻不好好行動起來,到頭來本以為自己與大鵬和鯤一樣高高在上,最后,卻是白日做夢,徒勞無功。
還有一些人,不覺得自己鵬程萬里,卻比一般人都要用功,笨鳥先飛,最終扶搖直上,成為受人尊敬的偉人。
看海天一色,是否也該想一想自己的行為舉止,做的每一件事是否滿意,過的每一天是否充實,只有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才能做好一切;只有認認真真的對待自己,才能真正地扶搖直上九萬里。
所以,同學們你們是否憧憬學霸那樣的鵬程萬里,是否希望像偉人那樣扶搖直上,那你是否真正的做好了每一件事呢,如果沒有,那就請從現在開始,做好每一件事吧。千萬不要讓懶惰拖了你的后腿,不要讓各種借口成為你的絆腳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鯤鵬一樣的存在!
《逍遙游》讀后感2
《莊子》是道教的一部名著,《逍遙游》為《莊子》的首篇。逍遙,顧名思義,是指一種自由自在的境界。莊子應該是想人們通過這種逍遙的思想,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地。
開篇先用鯤鵬來寫,寫他們的自由自在的境界。然后用一個事實,“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說明了厚積薄發的重要性。最后莊子以“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三句結尾,體現了“逍遙”的道理。
世人往往一味的追求欲念而迷失本性,這就是“觀濁水而迷于清淵。”當然欲念是無窮無盡的,但是滿足總是有限的.,這樣通常會導致悲慘的后果。但這個觀點,現代人卻很難接受,因為現代人往往沉湎物欲,然后深深陷入物欲的沼澤。
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人們每天行事匆匆,卻好像都是在徘徊,找不到盡頭。生活工作方面的壓力使人們無所適從?偸潜г固嗵,從來不想去放松一下,逍遙一下,就這樣讓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可悲的是,對生活的抱怨卻日漸增加。于是大好生活就在嘆息中悄然流逝。人們總是不愿意忘記該忘的煩惱,沒有人正真試過把自己放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盡情地去放松,盡情地去享受人生的快樂。其實,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將自己故意壓在一個狹小的世界里。因此,人生應當多一點逍遙,讓自己生活在一個快樂的世界中。
在莊子的人生哲學中,“順物”與“游心”是相互依托的。這種輕視功名利祿的人生態度,在當今,仍有學習的價值。
《逍遙游》讀后感3
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遙游作為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說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復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并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游。接著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游的“至人”具體化。莊子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她是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者。然后則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子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子認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永作逍遙游。
讀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遙游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
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閑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逍遙游》讀后感4
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遙游作為莊。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學說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復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并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游。
接著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游的“至人”具體化。莊。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她是莊。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者。然后則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與惠。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認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永作逍遙游。
讀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遙游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
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閑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逍遙游》讀后感5
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游》。
小時候,曾在語文書上讀過簡化版的《鵬程萬里》,卻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乘物以游心”的逍遙,從沒有真正感受過那種“獨于天地精神往來”的淡泊。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愿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于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游》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游”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游》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逍遙游》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乎自然,莊子于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于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游……
《逍遙游》讀后感6
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遙游作為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子學說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復申明絕對自一由 的.難得,
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并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游。接著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游的“至人”具體化。莊子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她是莊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者。然后則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子與惠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子認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永作逍遙游。
讀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遙游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一由 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
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閑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逍遙游》讀后感7
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遙游作為莊此文來源于文秘站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此文來源于文秘站學說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復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并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游。接著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游的“至人”具體化。莊此文來源于文秘站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她是莊此文來源于文秘站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者。然后則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此文來源于文秘站與惠此文來源于文秘站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此文來源于文秘站認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永作逍遙游。
讀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遙游是指無所依靠、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
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閑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逍遙游》讀后感8
“前段如煙雨迷離,龍變虎躍。后段如清風月朗,梧竹瀟疏。善讀者要須撥開枝葉,方見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飯也!
——胡文英
生于戰亂年代,不與名利所羈,逍遙蕩然于天地。
以“鯤”“鵬”“鳩”“朝菌”“蟪蛄”的時空范圍限制描繪出了戰國時期各類人物的心理限制!疤斓亍敝蟛辉谟诮疱X之多抑或官位之高,而在于人對于外界誘惑的抵御能力之強。開篇以“鯤”“鵬”作喻,氣勢恢宏,“鵬之大”并非是莊子眼見的實景描述,而是莊子對于自我靈魂的向往。而后又寫無論是“芥”或是“杯”,在水面漂浮都有其條件,而“鵬”之所以能“絕云氣,負青天”也需要“風之積”以“負大翼”。后又以人遠行距離作比,行愈遠,則備之多。蜩與學鳩的對話來襯托二蟲的“小知”和鵬的“大知”,“朝菌蟪蛄”的小年與“冥靈大椿”的大年對比,突出了一種差距,這種差距并非是簡單的.時間長短差距,而是莊子的心與現實世界的差距。莊子不理解現實,現實也不理解莊子。在戰亂中,莊子不僅經受著生活之苦,還經受著外界誘惑的心靈之苦。莊子一生所秉持的“清靜無為”看似平淡,但其中對于人心的考驗就如同佛教的苦修一般。自由一詞被莊子描繪的淋漓盡致。看似洞穿榮辱的宋榮子也“尤有未樹也”,看似逍遙可“御風而行”的列子也“有所待者”。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逍
遙自由,莊子給出的解釋是“無己”“無功”“無名”。對于物質世界
中的名利是阻止人們自由的枷鎖。順其自然不強求才是真正的逍遙之“道”。
《逍遙游》讀后感9
簡單的事情,被自己復雜化了!肮史蛑б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笨傁氚咽虑樽龅綐O致,最后可能有或將就有這個能力,卻沒有那個心境。“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夢想有朝一日變成鯤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然而“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焙帽炔恢旄叩睾裨。斥鴳還能笑之曰,我不如也。
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的那首歌《我是一只小小鳥》,猛然驚嘆那時唱著“小小鳥”,卻把自己變成了“不得了”。
每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睡不著
我懷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沒有變的更好
未來會怎樣究竟有誰會知道
幸福是否只是一種傳說我永遠都找不到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你們好不好
世界是如此的小我們注定無處可逃
當我嘗盡人情冷暖當你決定為了你的理想燃燒
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
當然我也不可能達到那種“逍遙”的境界,只能說,經歷人情冷暖、風風雨雨,身心疲憊時,不敢說體會,只能說去學習如何體會“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本自無心!钡哪欠莸话。
《逍遙游》讀后感10
小時候背誦《逍遙游》時,體會到的是它的光怪陸離,故事新穎:北冥有魚,名字叫鯤,幾千里的身軀,突然幻化成了神鳥,名字叫鵬,有一天鵬借助大風的力量展翅高飛九萬里,直充云霄,羽翼遮天蔽日,天都變了顏色。蟬與學鳩笑它“我們飛一天,肚子還是飽飽的,它干嘛要去九萬里的地方呢?”
作者從而引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理論。
朝菌不知道一天晝夜的交替,蟪蛄不知道一年四季的變化,而有一種靈龜以五百年為一個季節,一種大椿樹以八千年為一個季節,不過百歲的人又怎能和八百歲的彭祖相比?他們的認知相差如此之大,怎能用自己淺淺的智慧來評論他人的行為呢?
問曰“上下四方有極乎?”
答曰“無極之外復無極也!
古人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做了一些身邊人做不到的事情,就極度囂張自滿、目中無人,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樣。殊不知出了自己的小圈子,來到大圈子里,自己也不過是“小知”與“小年”,蟬與學鳩罷了!
同蟬與學鳩比,鯤鵬夠大了吧?但鯤鵬也需要等待時令才能“徙南”,列子的.御風飛行,也要借助風這個條件才能騰空,即使自己的德行能勝任“一官”、“一鄉”,甚至是“一國之君”,又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呢?
宋榮子能做到:整個世界都贊美他,他也不會更加勤勉,整個世界都非議他,他也不會沮喪,已經達到“定乎內外”、“寵辱不驚”的境界的他,還有未曾到達的境界呢!我們還有什么值得驕傲自滿的呢?
難怪詩人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謙虛永遠是我們待人接物的最好態度。
莊子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也充分詮釋了老子的“無為”、“不爭”、“上德”之境。
《逍遙游》讀后感11
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遙游作為莊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學說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復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并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游。
接著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游的“至人”具體化。莊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她是莊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者。然后則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與惠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認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永作逍遙游。
讀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遙游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
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
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
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閑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逍遙游》讀后感12
前幾個星期,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本書,名叫《童話莊子·逍遙游》的書。這本書很薄。是一篇童話。只有差不多200頁。剛開始覺得很無聊。但一翻開書,就再也停不下來了。里書面不僅有有趣的內容,還有好看的插圖。讓讀者一讀就好像進入了這故事的世界。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主人公施小惠為了抓蝴蝶闖入了一片柵欄,進去之后發現了,在一座石頭上坐著一個白胡子老爺爺,自稱莊周。他把施小惠,誤認成了老友惠施。并把它和施小惠,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進行了一次對施小惠來說史無前例逍遙游。這本書里面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白衣老人莊周。因為他個性自由,與我的個性非常相像。我還覺得,作者把莊子寫的勝似神仙。莊子他是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物,他跟梁山伯與祝英臺根本不是在一個時代的.,而在這本書中,莊子卻認識梁山伯與祝英臺,他們一同變成蝴蝶一起在天空中飛翔。此外,作者還在這本書里,引用了許多《莊子》里面的名言。讓讀者學到了很多莊子對生活方面的認識。不僅如此,作者還在這本書里加了一些自己改編的古老歷史神話故事。讓讀者讀起來既有新鮮的味道,也有古老的味道,回味無窮。
說到《莊子》,我就想到了這句話,“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 我在許多文章中都看到有點評過。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和地把萬物一起生下,萬物與我都是一個本體而沒有區別。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莊子的謙虛。
故事中的逍遙游非常精彩,但人生中的逍遙游,還要比故事中光彩許多。而且,它,還在待續著呢……
《逍遙游》讀后感13
古往今來,人們都在追逐一個夢想——自由。從個體來說,柏拉圖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孔子追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從民族來說,無數被壓迫人民為爭取自己民族的自由獨立而奮起反抗不惜流血犧牲;從國家來說,人們為尋求不斷發展提出自由新口號:經濟要求發展“自由貿易”、“自由競爭”,一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政治要求“自由民主”以謀求更廣泛人民利益,文化也也同樣要求自由的空氣、自由的呼吸、以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面貌……人們心中對自由的呼聲從古一直綿延至今,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愈加洪亮,然而,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在哪里?怎么實現自由?我們心中久久的疑惑誰來解開?
那么不妨靜下心來,漫步于幽靜的'樹木或湖畔,來品讀一番莊子的《逍遙游》,聆聽那從遠古而來的期盼,來體味自由的馨香,任心思自由徜徉于天際。
《逍遙游》是《莊子》書中的首篇,也是莊子本人的代表作。在上《莊子研究》課程的時候,我認真地聽老師解讀了《逍遙游》這篇文章,在深入閱讀之后,我覺得莊子的確不愧是影響漢文化甚深且遠的一代思想家,其中闡述的觀念也在數千年以下不斷的對后世產生影響。另外,莊子也不僅是一位思想家,他更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這篇《逍遙游》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卻有中心思想貫串其中:他就是要人們不要一直被名韁利索牽絆住,更不要人云亦云的迷失在世俗的觀念或是現實取向的功利價值觀之中。
《逍遙游》讀后感14
《逍遙游》是莊子的一篇作品,在初中的時候就學過這篇文章,當時沒有那么多感受,而現在再次讀這一個作品讓我又有無數的感慨。讀完后不得不佩服這個在兩千年的人的想象力豐富。
莊子的眼中的逍遙是一種“無待”,就是不需要依賴任何外部條件達到逍遙游的一種境界。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他們都是“無待”之人。《逍遙游》講了幾個故事,有一只非常大的鳥叫鵬,它每一次起飛都要海上起很大的風。莊子認為要自由自在的話那就要學會擺脫束縛,而能夠看到九天之高的大鵬卻無法擺脫束縛,它沒有能夠做到逍遙。而嘲笑大鵬的蜩、學鳩、斥鴳,認識不到大鵬南飛的目的意義,它們甚至瞧不起大鵬。他們更加無法做到逍遙。
作者還闡釋了目的和工具的相對性。一杯水可以浮起一根草,要想浮起一個杯子一杯水是不夠的。郊游要一天的干糧,周邊游需要一兩天的干糧,長途游則需要更多的'干糧。工具有助于實現達到目的,反過來說,目的由受限于工具。人一旦有目的,也就受限于實現目的的工具。要想實現自由,那就要摒除目的,人生就不要有所求。無意義的意義,就是生命的大自由,就是像神人那樣,不關世事,自由自自地活在世俗之外。
讀完《逍遙游》我感受到莊子的想象力豐富,在我們的一生只能有一次,如果為一些小事束縛的話,是在是不值得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過完我們的一生,確實應該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我們要獲得真正的逍遙就要擺脫局限性。雖然我們可能做不到“神人”,“圣人”和“至人”但是我們可以做好自己。面對逆境,我們應該將所有的事情看做非常正常。不要因為一時失意而讓自己失去信心。
【《逍遙游》讀后感】相關文章:
逍遙游作文07-31
【熱】逍遙游作文09-14
逍遙游優秀教案02-15
逍遙游的讀后感05-23
《逍遙游》讀書筆記09-01
《逍遙游》讀后感06-10
逍遙游讀后感12-26
逍遙游教案(精選11篇)10-21
莊子逍遙游讀后感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