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4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人常說“班級管理無小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比如說,座位的安排,外人看來小事一樁,可是仔細想一想,作為班主任,我們哪一次編排座位,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總是因為一些理由,我們才會這樣如此地“布局”。的確,座位編排,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情緒、紀律狀況和班級課堂氣氛的好壞,涉及到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家長與教師,甚至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諸多關系,問題交織,不好兼顧處理,往往使一些班主任左右為難。怎樣才能給學生編排好座位呢?
閑暇之余,我主動與其他班主任溝通,我才發覺編排座位的方式五花八門,各有千秋,這里面可是大有學問。具體方法有:
1、高低法。高的坐在后,矮的坐在前。這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看到教師板書和演示的一種方法。
2、性別法。這是因學生的性意識編排座位的一種方法。到了初中以后,男女一般分開坐為好,以免雙方行為不便和帶來不應有的心理影響。
3、輪換法。一般是使學生左右輪換著坐,縱行每兩周調一次。若坐椅、課桌能升降,也可前后輪換著坐。這是預防學生近視和斜視的一種方法。
4、帶動法。這是以優帶差的一種編排方法。一般是讓學習態度好、成績好的學生和與之相反的學生坐在一起,一帶一,一對紅。
5、相投法。讓志趣相投的學生坐在一起,往往能收到高山流水的效果。這對于增進團結、相互合作很有好處。
6、互補法。當同一方面的優缺點在兩名學生身上分別存在時,讓他們坐在一起,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要求具有優點的同學對對方缺點必須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優點上必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7、間隔法。為防止一學生對另一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可在二者之間插入一個能抵抗甚至能消除這種不良影響的學生。此法也適用于消弱或排除外界不良因素對教室內學生的影響,如可安排一些自制力強的同學坐在教室的窗口或門旁。
8、條件法。就是要對個別執意一定要坐或不坐某個位置的學生講條件。針對其某方面的弱項提出合理的進步要求,滿足要求,方可如愿。對這樣的學生還應配以上述的思想認識教育。
了解這么多編排座位的方式,我的`想法是,對以上的方法采取綜合利用的方式,首先考慮到孩子的身體條件狀況、學習態度等,“特殊”學生坐在前面。在安排座位時,體現小組學習的方式,即一個組長(優),兩個組員(良+差),經常開展一些小組評比的活動,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從而實現帶動法、互補法的最佳效果,即“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座位編排,我想不局限于這些,關鍵在于班主任平日里的體會與思索。總之,班主任老師應該成為生活中的愛心人、耐心人、細心人、創新人。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 篇2
做為一位在學校里和學生們朝夕相處的教師,我們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能走進學生的心,親近學生。因此自己要培養作為一名班主任應有的情懷,比如說童心(和學生保持共同的愛好),愛心(對孩子的依戀之情),責任心(和孩子一道成長,培養現代公民),專家(課堂教學很棒,并有專業造詣),思想家(帶著思考的'大腦從事平凡的工作),心理學家(不知不覺走進學生的心靈)。有意識的培養班主任情懷,讓我們對班級管理更加得心應手。每一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都有自己的辦法,運用正確的方法能讓班級變得更加有序,而采用錯誤的方式管理班級,班級會變得更加混亂。如何管理好一個班集體,我們班主任要下很大苦工才行,不是任何事都是班主任包辦,班級管理就能好,關鍵是把班級管理的基本任務做到細致,才能管理好一個班級。班級組織建設、班級日常管理、班級教育與管理力量的管理、以及班級活動管理等都要做好。一個班級管理好,它的益處是極大的。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班級管理的“四招”
“一招”:堅持“一個標準”,再出了班級事務方面,尤其是獎懲方面,好學生和后進生應使用一個標準。
“二招”:調動“兩個積極性”,一是尊重每一位學生,在課間時間深入學生中,與他們一起交談、游戲。二是發動大家參加班級管理的各項活動。
“三招”:依靠“三個方面”的力量,充分調動和運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參與班級管理。
“四招”:發揮“四套班子”的作用。即指少先隊中隊委、小隊委、課代表、小組長的作用。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關鍵還要實事求是,并不是每一種方法策略都是用于自己管理的班級。制定方法策略的基礎是基于學生的學情,每一個班級的情況都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斷改變自己的方法,找到更適宜自己班級管理的辦法。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 “班級管理人性化”和 “日常管理自主化”中,魏書生老師用具體的事例與做法,向我們介紹了他科學民主的班級管理方法。
在班級管理中,魏老師主張民主與科學。概括來說,民主包括四個方面:
1、班主任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
2、班主任要與學生有互助的關系。
3、努力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
4、決策過程要民主,多商量。
科學需要三個系統:計劃系統、監督檢查系統和總結反饋系統。魏書生老師通過親身的經歷,向我們講述了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實施民主化和科學化。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管理不是教育,管理只能使人不犯規,并未給人的精神世界增添新的.東西。唯有使人進步,給人的精神以積極影響才是教育。”班級管理是育人的一條途徑。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育人才是目的。要處理好管理與教育之間的關系,班級管理才能夠起到育人的目的。
魏書生老師的班級管理以育人為目的,不是讓學生就范、聽話,他關注學生的人性和個性的發展。我們向魏書生先生學習什么?不是學習他在班級管理上的具體方法、手段,而是學習他以學生發展為管理目標,學習他因人而異、因班而異的管理策略,學習他正確處理管理與教育、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學習他民主科學的管理方式。
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不同,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同。班主任在具體實施班級管理,處理“管”與“理”的關系時,必須因班而異、因人而異。魏書生的管理辦法可以學,但不可照搬,一定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根據班級實際而選擇適合班情的管理策略。
從活動踐行和效果看,班務細化分工、值日班長負責制逐步規范化,營造了一種“民主”、“和諧”的班級管理氛圍。老師們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民主”意識大大增強,管理方法是益“科學”。民主科學的班級管理,既鍛煉了學生能力,又把老師從繁雜的班級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進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 篇4
自學習教師研修網相關的視頻以及大家共同的研討下,對于班級的管理上我有以下幾點自己的改進心得:
首先對于我的班級,我要有所計劃。對于新學期的計劃,我從以下幾點出發:
1.針對過去一年的表現對學生提出改進要求,并自我進行改進的方案,和同學們一起進步;
2.創立優秀的管理群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打成合理科學的班級制度;
3.針對課間安全以及活動課上的安全工作,事先有個總的預防以及日常提醒的方案;
4.對于學習,成立學習小組,及培養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有促進個體間的友誼發展;
5.定期進行與學生之間談話工作,了解最新的班級動態,積極加以改進;
6.增加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多了解學生每種課的課堂表現,積極表揚與糾正。
接下來就是關于每個細節上的安排。對于身為語文教師的我來說,我的課無外乎記憶。所以對于我的早讀我是非常看重的。早晨是人腦記憶的最佳時刻,孩子們的早讀工作一定要有目標性與針對性,不求每個人都達到一定的目標,但求每個人都有目標。首先,選擇好負責人,現將今天要上的課同意朗讀,然后給予時間各自對讀,這項工作可以在課堂上加以強化檢查。其次給予學生自己的時間去背誦古詩或是課文,不能強求必須背誦什么,只要會背可以提前背誦下篇。做到會讀會背會寫就行。給予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堂上的`管理,首先注重整體課堂秩序的把握,不能任由學生進行完全自我的學習狀態。
其次,課堂上教學的目標性明確并在此基礎上適當地提升學生的興趣,加以合適的小組活動,并有效地進行成果展示,給予學生肯定或修改建議,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考。
最后,留下時間讓學生自己總結課堂的學習成果。
不管是整個班級上的管理還是某個學科的教學管理上,都需要有自己的計劃。在有秩序地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課堂不是束縛而是知識的獲得,在于快樂的學。班級的管理關鍵我認為是主體氛圍的掌控。學習氛圍以及活動氛圍的把握都離不開班級的管理。當然管理班級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更注重教師與小小班干的攜手管理。
當然這是基于了各位專家以教師的講解以及點評下所總結出來關于班級的管理改進。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05-09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05-16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11-27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14篇06-06
老師班級管理培訓心得體會11-03
班級班級管理心得體會02-20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15篇11-27
班級管理培訓心得(15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