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活動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討活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
22日上午聽了兩堂高二的新課,首先是任莉莉老師的《DNA的復制》,然后是李華飛老師的《DNA分子結構和特點》。雖然兩位新教師從教年份也不久,但是也比較老練嫻熟,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教材的處理、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對學生的學法指導都把握的比較成功。對第一節課的感受是,一主線清晰,邏輯性強。二課堂教學活動中呈現的形式比較豐富,有導入、有創設情境引導探究、有問題驅動、有自學、有講練結合、有反饋、有小結。但是缺乏學習目標的展示,可以在導入新課后展示一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方向性、針對性,以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我認為在學習中可以讓學生既按照教師的精心設計的預設來學習,但更應提倡在學習中的知識的動態生成,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三教學方法運用得當,先創設細菌同位素培養和離心分離實驗情境,再引導學生探究出DNA的半保留復制方式,而不是全保留復制方式,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后半節課時形式上面運用了“問題驅動法”,借助于多媒體輔助手段呈現了DNA的復制過程,然后老師提出了7個一系列的問題,再讓學生閱讀課本,逐個由學生來回答解決,針對性強,知識目標達成的也比較好。但是我認為,“問題驅動法”也不應流于形式而隨便設置幾個問題,問題的深度是否可以逐步加深,由淺入深。是不是可以從知識性、能力培養方面多個角度來設置問題。是不是也可以由學生自己來提出幾個問題,這樣更能暴露出學生的認知缺陷,也可以及時反饋學生的理解掌握程度,以便于教師能夠在后來的教學中具有針對性、更有效性。還有問題怎么來解決?由教師告知、或閱讀課本、或引導學生討論,它們的學習效果可能也不一樣,可能學生自己參與的討論的生成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
對第二節課的感受是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她的亮點是以DNA的`結構的科學發展史為素材,以模型構建為主線,引導學生不斷挖掘出DNA的結構本質,對學生的積極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有了很好的教育。
22日下午,聆聽了溫州市生物教研員張慶勉特級教師的專題報告《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學》,首先,他強調“高考不考的內容不要講”。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切實對照考綱指導,一不加重學生的負擔,二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習更有效。他也提到一個教師如果工作已有十到十五年,對課堂教學就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理解。
其次,他講到,有效教學指的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已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的教學目標吻合程度越大就顯得越有效果,有效教學時間與實際教學時間的比例越大就顯得越有效率,教學活動中越有價值的實現就顯得越有效益。有效教學有以下幾個特征:1、有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目標。2、教學中要做到預設與生成的辯證統一。有效教學既是預設的又是動態生成的,是充分預設與動態生成的辯證統一。教師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成為課堂教學的“助產士”。3、教學的有效知識量高。不要疏忽結構清晰的板書、精彩的小結。4、教師的教學行為要以學生的發展取向為準繩。后來,他提到了教學有效性問題分析。涉及到1、有些教師時間效率觀念淡薄。2、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性問題。3、教學課程實施的縱向、橫向和內向結構問題。最后又提到了課堂教學的策略。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有一定的感受,期望在以后的教學天地中能夠借鑒并生根發芽。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2
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所呈現的目標、內容、方法為幼兒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前瞻、領先的幼教理念和具體可行的實踐性、操作性,內容設置涵蓋了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等五個領域,還單列了數學,有其獨特的學習規律和教育規律,領域課程根據兒童心理及發展規律教育目標、內容和學習方法有相對的獨立性、完整性和獨特性,解決了以前其他課程不科學化和系統化的學科課程形式,積極尋求不同領域教育內容之間的聯系并加以滲透,構成了一種完整的幼兒園教育課程,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呈現出許多問題,現將其優缺點具體分析如下:
一、教材優點具體表現
1、課程設置具有整合性
該教材著眼于幼兒八大智能培養,同時整合了五個教育領域,沒有單一的學科分界,對教師需要全面熟悉領域目標內容,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2、課程設置具有開放性
該教材提供了預設課程的內容,又給老師生成課程提供空間,為教師自主開發園本課程,根據兒童興趣自主設置課程提供了余地,同時也促進了幼兒、教師、家長形成一定的學習共同體,有利于家園溝通、交流與合作。
3、課程設置具有生活性
該教材課程設置根據兒童需要,源于兒童生活。從主題的選擇、內容的規劃到活動進行,都注重兒童生活經驗,體現生活教育理念,例如其主題單元設計:奇妙的蛋;相反國;感官總動員;頭發、膝蓋、肩膀、腳等主題單元設計都是兒童喜聞樂見的。
4、課程設置具有游戲性
該教材課程設置具有生動有效的游戲趣味,具有教、學、玩合一的特點,滿足幼兒玩的天性。
5、課程設置讓環境說話
該教材課程設置體現了教育內容“情景化”的論述,利于師生把環境布置與主題內容結合起來,教師可根據主題單元進程設置主題墻,讓環境與教育目標結合在一起。例如在主題單元設計:“我家和我家附近”,孩子可畫好家園線路圖粘貼墻上,在主題單元“交通工具博覽會”主題單元設計中,教師根據需求可在活動室布置“交通工具展示角”,幼兒自帶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在展示角玩耍游戲交往。
6、課程設置具有操作性
該教材課程設置具有強烈的可操作性,每個單元主題都有可供兒童動手的色彩鮮艷的`圖卡,讓幼兒自己玩耍操作,克服了單一的傳教方法,促進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7、課程設置具有嚴謹性
該教材各年齡段層次內容在設置上不但生動靈活,教育性強等,而且各層次目標、內容等方面還有內在嚴密的邏輯性,遵循了因材施教、循序發展的原則,尤其在“我的數學”,因其數理學科特點,有其嚴密的內在邏輯性,而難以與其它領域整合,就單列為“我的數學”,利于對孩子進行完整的數概念和科學思維方法能力的培養。同時數學課程設置學習趣味濃厚,游戲性強,避免了枯燥、單調。
8、課程設置充滿人文主義關懷
看得出教材是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基礎,在具體內容設置上強調本土與多元文化學習相結合,注重人文與生態關懷,以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態度,促進幼兒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不足具體表現
1、在藝術方面,比較注重兒童對藝術各方面的習得培養,但在歌曲選定上,顯得偏少而且曲調不是很優美,藝術性不強,對兒童的歌曲欣賞設置較少。
2、在語言領域方面,故事兒歌較少,尤其是兒歌不押韻,不朗朗上口,故事體現不出年齡特點,有時大班故事太簡單,例如故事《葉子》,有時又太復雜,例如中班《過年》。同時主題表現形式挖掘不深,還可再豐富。
3、本土文化過濃,例如在社會方面,很多讓幼兒感知理解的是南京地區周邊文化,這對老師生成本土過程雖說提供了一定空間,但也不利于老師實際操作,增加了一定難度,例如《元宵》、《看燈》等。
4、小班數學過難,兒童操作依靠老師過多,多數不能獨立完成,數理邏輯方面顯得秩序性不是很強,比如在感知數量形成等數概念問題中,沒有呈現系統學習,其中可能穿插分類、排序比較認識等其它數學問題。
5、教參上,家園親子合作較多,同時對家長要求過高,有時難與落實。
6、一個主題單元有時涉及某個領域太多,而另外領域又不足,例如在“頭發、肩膀、膝蓋、腳”等主題單元活動中,健康涉及過多,而語言等其它領域涉及又較少。
7、課程重復多,例如在主題單元活動“傘的世界”中,語言領域呈現的這幾個問題,在其它領域也多次重復呈現。
8、總的感覺有時顯得有的課程設置處于一種拼湊狀態,教材不是很盡善盡美。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3
20xx年5月31日在線上參加了“雙減”背景下六年級復習課研討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如何上好復習課、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數學素養是人們通過數學的學習建立起來的認識、理解和處理周圍事物時所具備的品質,通常是在人們與周圍環境產生相互作用時所表現出來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紅星小學數學教師為我們帶來了一節復習研討課,她這節課程提問精確,目的明確,給我印象非常深刻。教學理念先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練習設計有層次有基礎有提升,讓不同的學生有所收獲與提升,重視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從而走向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這次的學習活動,讓我有機會走進名師的課堂,進一步學習了如何上好復習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很多收獲。同時也讓我深思:怎樣使我的.課堂提問更有效,目的更明確,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以及如何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更讓我體會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能有效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使我感觸很深。
再次感謝領導搭建了這么一個平臺,給我一個這么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迅速的成長。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4
20xx年5月20日,我參加了牙克石市教育局教研室舉辦的“牙克石市踐行新課程小學數學階段性交流與研討活動”。其中聽了四節觀摩課,當天下午又聽了由呼倫貝爾數學教研員樊老師的評課及對新課程改革以來從教材的編排、課型、教法等方面的講解。可以說對于我受益匪淺,對我今后開展教學工作給予了很多的幫助,指引了方向。
這四節數學課可以說都是任課教師精心準備的,從課的安排、準備等環節的處理都是非常合理的,充分體現出新課改的理念。這四節課都創設了情境,整堂課都盡量聯系生活編排。如牙三小的教師陶蕾老師講的《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出示同學們到超市買東西的畫面,讓學生很自然地進入本堂課所學內容,再如牙民小張穎老師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中教師不是單一的教授算理,枯燥乏味,而是在導課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分蛋糕來讓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及算法。還有牙林四小的李維亮老師所講的知識廣角《識次品》的那節課,是通過學生吃的口香糖來導課的。導課聯系生活,給學生創造了一種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缺少不了數學的氛圍。
通過樊老師的評課讓我更進一步的明確了我們的教學與新課改存在著差距,對于本校的數學教學方面存在的幾點不足我說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我們的教師對于新課標、新理念的理解還只停留在表面,沒有能真正理解其內在的含義,也就是精髓所在。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強我們教師對于理論的學習以及與實際工作的聯系與應用。如小組合作學習,是不是每一節課都適合;也是不是以前的所有教法我們都否定,該用講授法時就要把基礎的理論教給學生,教明白,教透徹,該放手時就要大膽放手,不要拖拉,掌握好度;還有學生自主學習也要掌握好,從時間上學生課堂環節的安排上都要合理安排。
其次,我認為我們的教師對教材把握不好,就象樊老師所講的數學課要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論解決新知識、新問題。我們的教師大多數對于教材的連貫性把握不好,很少有教師能把新教材從一年到六年通覽一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握的不好,不拿用已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就拿牙民小張穎老師所講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來說,這個知識點要用到以前的知識,整數加減法的意義來引申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此外,還有用到低年級學過的分數的認識,也就是說 這個問題學生在以往知識中就學會了,教師只要在新課中舉出幾組生活實例來,讓學生找出相同的,就很容易讓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的結論。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教師應該在專研教材上下功夫,最少要熟悉三個年段的教材(1—3,4—6),在今后的業余時間里應該加大教師教材熟悉的力度安排。
最后,教育局崔鶯鶯副局長做了重要講話,崔局長對我們所有聽課教師提出了幾點不足:1、教師對教材掌握不好。2、教與學不夠透徹。3、校本教研做的不夠。同時,崔局長又對全體聽課人員提出了幾點要求:1、回去后深入學習教材,理解新理念。2、把這幾節觀摩課及樊老師的評課認真學習好,在自己的教學中運用。3、探索教學上的高招,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使自己的教學有特色。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5
xx年4月11日至4月13日,我有幸參加xx“綠城之春”全國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觀摩了天津市新華中學李慶老師、南寧市第十四中學楊如群老師上同課異構研究課及南寧市邕武路學校數學教師團隊分別展示一節“MS—EEPO”有效教育學生學習方式訓練課、一節初中數學“MS—EEPO”有效教育平臺互動方式研究課,收益頗多。
通過南寧市邕武路學校數學教師團隊的說課,上課和議課等展示“MS—EEPO”有效教育校本教研新文化,知道有效教育最常用的是要素組合方式和平臺互動方式兩種。根據這兩種課型,教師能否交出主動權,是傳統課型和新課型的分水嶺,只有交得出主動權,才可能形成互動—主動—能動的局面。基于這樣的理念,評課有多種方法,但傳統的評課方法由于要面面俱到,雖然評課者和被評者都很累,卻往往評不到點子上。有效教育的項目性評價和經典性評價兩種方法。前一種評價是從知識點或關鍵點的強化次數、流程、梯度,以及聽看講想做和動靜七個要素換著用的水平、主體互動的水平幾方面進行評價,后一種評價是以知識性、個性、創造性、互動、主動、能動六個指標進行點評,這兩種評價方法,簡潔明了,便于操作,讓人耳目一新。
多年來,“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如何處理好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如何處理師與生、生與生、教材與學生的相互關系;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評價一節課。”這些問題困惑著許多教師,參加xx“綠城之春”全國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在許多方面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讓我深受啟發。下面談談我參加這次培訓的幾點體會:
一、轉變理念
傳統的教學更多的強調時間加汗水的收益,作為教師要有國際視野,有科學的教育觀,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科學,具有先進性和大眾化。要大膽創新,要改變落后的現象,繼承傳統教育中的精華,學會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兩條線上耕耘。博采眾長,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觀點吸納先進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為我所用。
二、功能化操作
為期兩天的觀摩研討中,章建躍教授是對其中幾節課進行了互動對話釋疑中點評,其中提到了教育的經典性評價、單要素評價、流程性評價、項目性評價和學科性評價。如經典性評價“第六種教學方式”(知識性—個性—創造性—互動—主動—能動)的前瞻性和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性的體現。而這六點也是教師做一節課的評價標準。既以“第六種教學方式”(知1識性—個性—創造性—互動—主動—能動)的六個指標備課,也可以以這六個指標評課,為教師指明目標,而這樣的'目標是適應與任何學科的,教師可以結合課型的特點選擇任何一種學習方式、課型方式、評價方式靈活運用。
三、有效調控
在兩天的觀摩中,大家聽到最多的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約定”。說它熟悉是因為這個“約定”是我們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幾乎每天都用的教學要求。說它陌生是因為在MS教學方式中,師生對約定運用更廣闊,學生們在與教師的約定中體驗到人格尊重,主動參與的樂趣和能動性的提升,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受到激發。例如,認為他說得對請伸直拇指和食指表示贊,錯就把兩個食指交叉舉起來;掌心向著老師表示同意,反之表示反對;當你要表達自己的見解時,要盡量的地面向更多的同學等等。因為有了有效的調控,就可以更全面、高效、快速地檢查學生學習的情況;就可以變著花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避免了我們平時在課堂上的能放不能收的吵鬧現象。
總之,在MS—EEPO教學實踐中除了要注重專家引領和理論指導,更要強調一線工作經驗的交流分享,選擇MS—EEPO實驗的教師代表必須要有針對性和代表性,避免“花架子”、走形式,以使教育實踐更具實效。通過聆聽講座,使我們體會到“三性(知識性、個性、創造性)、三動(互動、主動、能動)”教育思想的前瞻性;通過教學觀摩,讓我感受到MS—EEPO的引進為課堂注入了活力與靈氣以及它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學生們在互動中,體驗到人格尊重、主動參與的樂趣和能動性的提升,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受到極大的激發。MS-EEPO給與會教師許多新鮮的名詞、嶄新的理念、值得深思的方法與策略,而這些不是一兩天培訓能領悟的,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研究、使我們的教學更為有效。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6
今天參加完“小學語文新課標精講解讀高效課堂教學引領研討活動”的學習,我感覺受益良多,專家們風趣的講解,令我印象深刻,以下就是我的一點心得。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給我們一套全新的東西: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但同時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經過10多年的課改實踐,我們一線小學教師的教育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都有很多的實踐體會,但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產生了諸多的疑惑和不解,許多地方的老師還進行了小學語文課到底該怎樣上的大討論。
國家出臺了《20xx年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許多培訓機構的老師和一線的小語教師都紛紛從網上下載來學習,但自學終歸會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大家都盼望能有機會早點得到專家的分析和講解。正在大家渴盼之時,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培訓中心組織了這次20xx年版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培訓,這次培訓就猶如炎熱的`夏日突然吹來了一股清涼的風,讓人頓感欣慰,真是想老師所想,急老師所急,難怪老師們的參訓熱情如此之高漲。
這次新課標解讀的主講人是五位特級教師,她們都是具有一線豐富教學經驗又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研究的資深教師。尤其是黃毅老師的講座《落實課標要求,提高教學質量》使我記憶猶新。
黃老師一上講臺,沒有大談學習新課標的重要性,而是聊天式地進入講座,他首先給大家展示了這次新課標的幾個組成部分,然后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地給老師們進行詳細的分析講解。每一個部分講完他都會給出時間和大家互動,也許因為他不像一些以前培訓時遇到的大家、名家給人高不可攀的感覺,許多老師很快地和他進行互動,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黃老師現場都用翔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進行解答,幾度使現場氣氛很活躍。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掌握新課程的精髓,黃老師利用大屏幕采用比較法、數字法等多種方法講解,讓大家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舍棄的,這樣能讓參訓教師更好地把握新課程的實施方向。一些關鍵的部分則結合他所聽或所上的課例來逐一剖析,使大家一下子就茅塞頓開。在提到學生的課外閱讀時,他反復提出,現在的小語教師們一定要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特別是多閱讀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書籍,同時希望老師們要讓自己的精神不斷成長,以適應新課改的需要。與此同時他還介紹了他自己在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一些體會和做法,讓大家收獲很大。我覺得高素質的主講人和靈活多變的互動模式是這次培訓成功的關鍵。
總而言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讓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走出新的一條道路!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7
20xx年5月25日,在中心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樅陽縣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觀摩了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并聆聽了專家的精彩點評及講座,使我悟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收獲了很多。以下就從五個方面談談本人的認識和體會:
第一,教師善于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例如:童平香老師在教授《棉花姑娘》時,圍繞著插圖——棉花姑娘笑與哭之間的對比,去引起學生的注意,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再適時地導入新知,這樣做既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為課堂教學創造了愉悅的氛圍和情境。
第二,運用了啟發性的原則。即教師在課堂上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根據知識間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的認知順序,有計劃地設置有內在聯系、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問題系統,使學生的思路地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徐徐展開、不斷深入。
第三,正確對待教材,用好、用足教材。以前的優質課、公開課都愿意重新創造教材,這一現象至今還影響著我們,課改的教材都來自一線的教師和專家,經過嚴格的層層論證和審批才通過的,具有普遍性和推廣性。作為實驗教師,我們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礎上,再作創新。這次聽到的兩節課,只是不同的'教師,在引滲入滲出課題時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學習時,同樣創造了精彩的課堂。既然他們都這樣尊重教材,不輕易拋開教材,我們就更應該腳踏實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第四,討論交流的主體是學生。合作交流是數學重要的學習方式,以前聽課觀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師生的對話,老師對學生匯報進行匯總或評價訂正。重形式,重結果,輕學生思維的碰撞和交流。
第五,教學課件制作精良,整節課都以多媒體資料貫穿的,充分利用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多媒體展示資料既生動又形象,課堂上節省了時間,又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聽后聯想自己的課堂教學,我想了很多,例如:平日的課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當做學生
去體驗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從這些老師身上學到了這些。
總之,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8
信息化的時代,先進的科技成果應用于語文教學之中,語文課堂因為使用了各種多媒體而顯得富有藝術性。然而,“聽課”漸漸變成了“看課”,課堂教學更像是表演,就有失語文課堂的本色。說到“本色”,不禁想到返樸歸真、鉛華洗盡、清水芙蓉這些美好的詞語。在我看來,語文課的至美境界乃兩個字本色!語文教學要回歸本色、返樸歸真,應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松松學語文,老老實實抓訓練,扎扎實實促發展。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泰安市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討活動,聆聽了三堂精彩的語文示范課和兩場專題講座,每一堂課都給我很大的啟發,而本次教研活動最大的亮點就是彰顯了語文課堂原汁原味的本色。執教老師們那風趣的話語,引領學生在課堂上輕松地學習,深切地體驗,更是讓我欽佩。回來后細細品味,覺得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一、以讀代講,聲情并茂。朗讀是捕捉文脈的抓手,尤其是投入感情、抑揚頓挫的高水平朗讀。這就需要教師本身先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為接下來的梳理文脈做好鋪墊。盛新鳳老師繪本欣賞課讓我感到了閱讀的魅力。
二、構建多元的'體驗過程。優秀的教師,能用他充滿智慧的語言帶領學生行走在課堂之中,真正實現“對話”教學,觸動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傳統閱讀教學是讀書、感悟少,提問、分析多;學生自主發現少,教師“牽”“引”求同多,從而忽視對學生個性、興趣、態度、習慣的培養,忽視在閱讀過程中引導、發現、思辨的讀書方法。所以在課堂中不能只味按著自己課前的設計牽著孩子走,為孩子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使他們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機會,也使師生平等成為一句空話。王振會老師執教的《荷葉圓圓》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小主人,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要給學生愉悅感和進步感的課堂,也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識作為一個禮物,賞心悅目地送給他們。因此,老師的心中要充滿著關愛,具有游戲精神,游戲是學習的秘訣,讓他們沒有負擔,做游戲的人總會感覺自己有希望;教育是順其自然的,要注重隨時、隨性、隨意、隨緣、隨喜,也要合乎個性。
四、指導識字意義重大。一直以來老師們認為公開課、優質課出彩之處是講解課文而忽視了識字教學,把識字教學當成了一個過渡,這次研討會讓我知道了識字教學同樣能出彩,而且必不可少。泰師附小朱圓圓老師《畫家和牧童》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真正為學生的將來考慮,要教給學生好的學習語文的方法,“授之以漁”而不要“授之以魚”。在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中,真正讓學生踏踏實實學好母語,提高語文素養。它必將在我以后的語文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將是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未來之路。
通過這三節課的學習,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比起示范課的這些老師,我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就需要我強力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以擁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勝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9
本學期的金名課堂形態研討觀摩課結束了,我們的教研組長代娣老師執教的《植樹問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學校組織的數學大教研中,我們再次重溫了這精彩的一課,分享了各位同行的收獲及個人的觀點。《植樹問題》一節課圍繞金名課堂形態設計的教學流程讓我耳目一新、收獲頗豐。
1、學生在饒有興趣的猜謎語活動中認識了“手指”中的學問。“間隔”一詞的引入,讓我仿佛是第一次感受到數學語言也可以描述得如此專業。
2、學生在認識“間隔”、尋找生活中常見的間隔時,老師適時地引入課題《植樹問題》、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凸顯了金名課堂形態中“問題帶動”、“目標引領”教學流程的完美和諧。
3、在“師生共學”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手中的材料,動手擺一擺、畫一畫、分一分,小組內說一說畫線段圖的想法、完成探究卡,從而發現兩端都栽樹時間隔數和植樹棵樹的關系。學生在上臺擺一擺時,老師的趁勢引導使學生明確了棵數與間隔數的一一對應關系,為學生發現兩端都栽樹時棵數與間隔數的關系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我覺得遺憾的是,老師的不放手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孩子們像是被留著繩子找草吃的小羊很難遲到周圍的一片片嫩草。
4、把兩端都栽樹作為植樹問題的第一課時學習,學生在懵懵懂懂中初步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又在“鞏固提升”中引入世界數學難題“20棵數的植樹問題”就會顯得有些生不逢時。在課下,不知還能否勾起孩子們對這一世界數學難題的一丁點興趣。也許,能夠挑戰這一數學難題的孩子就這樣與之擦肩而過了吧。
都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而金名課堂形態又何嘗不是教學領導為指導我們有序教學所精心研討出的基本教學模式呢?就像在研討中大家說的那樣,“問題帶動、目標引領、師生共學、反饋矯正、鞏固提升”這些教學流程與形態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學習目標也不是為了展示給領導和學生看而展示的。學習目標的出示旨在督促老師自己要把學生帶到那里去,學習目標的出示意在歸還學生明確老師要把自己帶到哪里去的知情權。
金名課堂形態研討,“討”什么?討來了學習目標實現了沒的反思,討來了教學流程并不是要把課堂模式化的新思考,討來了只有深讀教材、關注學情才有敢于放手的勇氣。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0
在使用《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之前,我們幼兒園采用的是建構式的教材。在使用整合課程后,不論是從觀念上還是行為上說都是一種新的挑戰。在走入整合課程的這段時間里,我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思考,用新的整合課程的理念,對以前教學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在不斷地思考和實踐中一天天認識整合課程,一層層深入地了解它。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合教育”帶來的不僅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進和提高,更多的是如何去看待兒童,如何去幫助其更好的成長。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開始了實踐,而探索和實踐帶來的是更多的感悟,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們碰到的第一個困難是制訂整合課程周計劃,感覺不知如何入手:如果按照書上的教材進度。那么一周中各領域涉及到的內容就會不平衡。一周之中各種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應該平衡,否則幼兒該學的沒有學到,會導致知識和經驗的缺失。而整合課程強調幼兒的學習是整體的學習,反對將各領域學習內容割裂開來或簡單拼湊。那么我覺得我們可以將一些必要的內容整合進主題活動。
比如說數學,課程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強調綜合性,充分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內容間有機聯系,互相滲透,并以幼兒的現實生活為軸心開展活動。”我們不難發現: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學”的世界中,數學無所不在,它支配著各行各業與每天的生活。在幼兒的一日生活里,也到處充滿數學。吃多少食物(量);玩什么樣的玩具(形狀);排隊(序列)等等。
例如:在現階段開設的“神秘洞”主題里,我讓幼兒對自己的五官進行觀察以后,發現我們臉上就有七個洞:眼睛是洞,鼻子是洞,嘴巴是洞,耳朵也是洞,而且他們的大小、形狀都是不同的,使幼兒獲得了“用各種感官主動感知事物的特征”的經驗。這樣很簡單的就把生活中的數整合到了主題活動中。
我們老師頭腦中要慢慢形成“主題教學”的`觀念,努力打破學科界限,實現目標的整合。這是邁向“整合”的第一步。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活動整合課程實施要滲透到區域游戲活動中,因為區域游戲活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讓幼兒自主學習的活動,有利于各種能力發展不一的幼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愛好美術的幼兒可以在美工區中盡情的發揮他的創造才華;酷愛表現的幼兒可以在表演區積極地展示他的表演天賦;對數學情有獨中的幼兒可以在他的數學海洋中自由的遨游;喜歡讀書的幼兒可以在語言區中悠閑地閱讀,講故事,讀兒歌;總愛問為什么的小問號可以在科學區中探索他們心中的神秘世界;區域游戲活動為每個幼兒的獨特發展提供
多方面的機會。每個主題活動開展時,老師都應有意識地布置各個區域,將主題中的內容有機的容入區域游戲活動中,這樣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經驗就能得到遷移和鞏固,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從而起到更好的復習作用。老師在游戲活動時,要合理安排各種活動,使活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其實整合課程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就是需要不斷的探索、質疑,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1
上周六我校派了我們十名教師去山東———濰坊學習。我們懷著熱情的心情參加了全國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議,聽取了李虹霞、韓興娥、畢英春、王增艷、代吉娥、李海梅、于永正、尹宜梅八位名師的展示課,現場觀摩了李振村校長報告的《全課程教育實驗的語文走向》先進做法,還聽取了陳耀方的報告《語文主題學習的10件事》,還有很多老師的精彩表演,讓我感受頗深,我的心也熱血澎湃。研討會上,我認真聽講,認真作筆記,從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使我從根本上認識到了自己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現在我將本次學習研討的心得體會作如下闡述,與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本次學習最大的收獲,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如何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如何讓學生輕松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是當前我們要狠抓的重點。
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學習,我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前我總做一個固步自封、不求上進的人,然而,通過學習以后,我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所謂學無止境,作為教師,應該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提高自身素質,就像韓興娥老師說的那樣,要不斷地通過閱讀來充實自己,要與學生一起進步,其實,老師的進步是通過學生的進步來體現的,學生可以完全成就一個老師,可以幫助一個老師在專業成長方面提供強有力的幫助,因此,不僅要學生進步,而且要伴隨學生一起成長;
韓興娥老師的課,平凡卻最有實效。她的課是平常積累的一種展示,但是成就的僅僅只有韓老師自己。我在網上看了很多關于韓老師的評論,印象最深的卻是平凡扎實兩個字。在她的課堂上,我感觸最深得就是語文就是生活,尤其是韓老師將我們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最為日常所習,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蘊,其妙處不僅僅在于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淀。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當然,也需要老師不斷的積累、學習、反思、堅持,韓興娥老師做到了平常老師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其次,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備優良的師德修養,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因為只有熱愛自己職業的老師,才會從心底里踏踏實實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時時把學生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不斷地為學生創造學習機會,使他們的智力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在學習方面,我們要成為學生的領路人,要用豐富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學生,去影響學生。
第三,教學方法的改革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以一種銳意改革的精神去對待我們的教學,要把以前的.陳舊觀念通通去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并把它們有機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我們要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執教,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更多的的知識。因此,我們要借鑒他人的方法,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在擴充知識結構的同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第四,要結合當前的形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如何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習研討會,我認識到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要熱愛學生,要關心愛護后進生,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科帶頭人,要讓學生尊敬我們,喜歡的我們,才會從心底里喜歡我們的課,在教學中,我們要肯定學生的成績,不要隨便動不動就批評學生,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要把他們的潛能充分地激發出來,把他們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老師教學的工具,我們要考慮學生的思緒方式,站在學生的立場,幫助他們,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他們的身邊,與他們一道克服困難;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它既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幫助老師進步,在課外閱讀過程中,老師不能是旁觀者,要與學生一起,成為忠實的參與者,時時刻刻站在學生的身邊,與他們同甘共苦,成為他們學習的好朋友、好伙伴,這樣,我們就能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在教學過程中體驗到無限的樂趣。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2
首先,教學過程形式設計多樣。課前的5分鐘師生都進行了不同形式的交流,或談心、或故事、或猜字謎、或看詩猜名、或組織教學等等。都努力創設了學生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一定的環境中進入到課堂習作氛圍中,例如:王婷老師親切有趣的自我介紹、李華老師深情款款的詩朗誦、李運春老師組織的吹氣球比賽、廖小平老師帶來的“神奇的書”以及湯瀅老師帶來的趣味故事——《大衛,不可以》。各位老師靈活的運用了范文引路、讀寫聯動、活動體驗等方式方法,讓學生進入到習作情境中,打破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和神秘感,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作文能力。
其次,都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一。教師掌握著整個教學流程的布控,是個精明的舵手。學生深入思考,積極參與,大膽的進行交流反饋,是真正推動大船行駛的無限動力。
再者,在教學準備上,各位老師對教具、學具都作了充分的準備;對課堂練習都進行了精心細致的挑選。在教學實踐中,老師聲情并茂,指導多角度的寫作;學生妙語連珠,積極拓寬自己的寫作思維。每到精彩紛呈時,臺下便是一陣陣自發而激烈的`掌聲。
最后,幾位老師的寫作教學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愛作文的情感。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感悟生活,豐富習作內容,多觀察多思考,從不同角度去真實記錄。同時,培養學生勤于動筆的習慣,用筆書寫自己的心情,用筆書寫自己的見聞,用筆書寫自己的感悟。
總而言之,這次學習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而且也加深了我對小語習作教學的進一步了解:現在的習作指導在創新、在瘦身、要求巧引會導。通過外出學習使我深刻理解了“學無止境”,在當今知識更新頻繁的社會,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們更應該有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意識,這于老師于學生都是有利的。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努力工作。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3
20xx年6月20號,我參加了廣饒縣集體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很榮幸聽取了公開課展示,本次活動為期一天,一共6節教學活動,本次活動采取了“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其中藝術領域3節,健康領域3節,每位老師的教學方法、活動設計都新穎獨特,使我收獲很多,每節課老師都用盡心思,精心的備課和準備教具,在課堂上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已的潛能,盡可能做到師生互動,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讓孩子們在歡快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掌握教學目標。 通過這次聽課學習,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感觸很深:
一、教育觀念的轉變。
本次活動每位教師都突破了老三段式教學法,對教學領域的綱要有了和大的領悟,教育觀念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整節課都會把幼兒作為主體,使孩子主動探索、主動體驗,既讓孩子對教學目標很好的掌握,又讓孩子對所學內容有所創新。每位老師在活動中都很注重幼兒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和幼兒之間的'合作、創作精神,注重激發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和參與性。比如在三位老師執教的音樂活動課《毛毛蟲》中教師都注重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創造動作和相互合作完成教學任務,使幼兒在輕松愉快地課堂氣氛中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特別是實驗幼兒園的張倩老師在組織活動時首先讓幼兒完整欣賞接著以提問的方式引出課題比如說:聽到音樂你覺得可能講了一件什么事?接著利用繪本故事《好餓的毛毛蟲》引導幼兒一步步感知音樂、傾聽音樂大膽活動效果,過程簡單明確,幼兒接受容易,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們從不同的課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綱要的引領下,老師們教學觀念的更新,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幼兒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二、形式的多樣化。
這次的優質課很多老師的教學內容都十分新穎,如大班體育課《信號燈》,將進場時的打招呼和準備活動相貫穿設計新穎獨特,很值得我學習。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激發幼兒學習和鍛煉的興趣,活躍幼兒的思維,培養其主動性、創造性、發展其能力。在活動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法和重復練習法,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組織幼兒活動。整個活動首先是熱身運動接著是分組探索:嘗試易拉罐的玩法,個別交流展示玩法。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自始至終只是一個引導者,幼兒在自由的空間里探索嘗試,還鍛煉了他們與同伴進行協商、合作的能力。介紹并演示玩法,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為自己的玩法而得意,同時也為同伴的新奇創意叫好。最后是練習按規則游戲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部分,要求幼兒做各種活動時,只要聽到教師的哨聲,都要聽從信號燈的指示,紅燈就立即停止,綠燈繼續活動。針對重難點,設計了接力棒、跳障礙、走小橋三個游戲,在游戲中發展幼兒跑、跳、平衡的能力。
三、專業老師點評到位。
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蔣園長針對藝術領域的三節活動課,進行了專業點評,她首先從音樂欣賞和音樂游戲的不同之處入手,講解了他們的不同之處;接著從圖譜和道具的利用上進行了點評;最后從教師語言的引導語上作了講解,使我們這些聽課的老師也感觸頗深,學到了很多。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各位老師都采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伙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盡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感謝各位老師,上的活動課非常值得我學習借鑒,也感謝教育局的領導給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多多請教、不恥下問,課后及時反思總結經驗,更要刻苦鉆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4
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研活動。這些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各類豐富的專題講座、課例觀摩,使本來枯燥的學習、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易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學習的空間,而實時視頻教學更是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課堂的藝術。教研的活動學習,是對教育思想的洗禮和升華,也是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提升。通過與同行們的討論、交流,思維的碰撞,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教師不僅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更是不斷充電的“長明燈”。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擺正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形象,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還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創造者,是課程實施中問題的協商者、解決者,改變了傳統的授業、解惑的角色,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不能滿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長流常新,永無止境,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新知的過程.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社會道德品質也在一并的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他還要為培養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貢獻。因此,我們要認清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為祖國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石。我們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學生,應給予他們同等的發揮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二、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教研學習,真正體會到課堂教學其實也是一種藝術,它要我們教師用心去澆灌,才會開出美好的藝術之花,同時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距離名優教師還有很大差別。我雖然教過不同的年級,對所教教材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但體會尚淺。因此在以后執教的過程中著重加強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學生在課堂四十分鐘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減少課業負擔,多一些時間去體會. 由此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價值,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乃至優秀的教師,讓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三、重新認識到語文教學應重視交流與溝通,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重要性,尤其對課堂導人這一方面加強努力。
古話說得好:“學而無友,孤陋寡聞”。在學習過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無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遠程網絡教育為學生提供了多種網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自學之外,盡可以與同學、教師自由溝通,探討與學習生活有關的各種問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當你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時,應正確分析它們產生的原因,盡可能獲得家人、朋友和教師的關心、支持和鼓勵,多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互相鼓舞學習信心,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消除不良心理影響,有助于激發學習動機,增強學習信心。
四、學習
“今天教師的學習狀態,就是明天學生的學習環境。”把學習提高到政治的角度說,對于構建學習型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放低到教師的專業發展層面,教師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小學新課程的全面推行,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只有不斷地學習新課程的理念與方法,在思想上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在不斷的學習中成就自己。學習,不僅僅關涉著教師專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教師所面對的是不斷成長中的學生,面對的是渴求學習的學習者,他們不斷成長的心態,不斷變化的學習環境。教師不能一本黃歷翻到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方式,才能談得上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五、反思
也許眾多的教師認為,這節課我已經講完了,我的教學任務完成了,我大可放心地去休息了。但是,我們的教師有沒有想過,你的教學中還存不存在問題,還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哪些細節問題還沒有處理好,哪些知識還沒有給學生交代清楚,哪些地方做的還不夠好當這些問題擺在教師們面前的時候,正是我們的教師需要反思的時候。反思,有沒有必要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從教學目標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抑或是從知識與理解、技能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從學生是人、是需要學習的人、是正在成長中的人的角度,反思自己對學生成長的幫助是否足夠,對于學生的評價是否合理;從教師自身專業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學資源是否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等等。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器。
六、嘗試
當教師學習到了足夠或者還不足夠的新課程教學理念與方法的時候,當教師滿懷信心走出教師培訓的教室的時候,當教師面對著自己的學習者的時候,是教師需要將自己學習到的教學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的時候。也許,我們的教師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顧慮:擔心因自己運用這樣的新的教學方法而影響了學生的學業成績,擔心自己所教班級的成績下滑,害怕在實施新的教學方法出現失敗……也許正是這些擔心,讓我們的教師內心充滿了矛盾,躊躇觀望,日益失去了在教學中進行嘗試的信心,也就失去了教學創新的精神。何必呢嘗試,哪怕是在你的日常教學中嘗試一點點,哪怕你失敗了,不要緊,在反思中去進行教學設計,再去嘗試,總有你成功的一次,總會讓你嘗到成功的甜頭。嘗試,不是拿著你的學生當作你的試驗品,而是你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必由之路。在你反復的嘗試中,創新思維的火花逐漸點燃。
創新型教育是充滿愛的教育。愛,不僅是教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修養,而且是兒童身心發展,生命成長的原動力,是生命中一種創造性的整合力量。創造性正是誘發兒童創造的潛能。這種愛,在教育上也應是一種“活”的教育,應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兒童暢想、暢言,精神上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在這種氛圍中,任想象馳騁,任感情激蕩,任思路縱橫,多種想法涌動交匯,學生也就能插上奮飛的翅膀,盡情翱翔。
通過這些教研活動,讓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在與同行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交流中,新課程的氣息如一股暖流,沖擊著教師心頭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困惑和疑云,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陽光燦爛的春天……在這里,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一種帶著現代技術投身于教育事業的信念,“教師的一天,學生的一生”這句話道出了教師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巨大影響。因此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力爭成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善于捕捉教育的機會,發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讓學生領悟教師言行中傳遞的真誠、情感、智慧,并將教師的理解、期待、鼓勵內化為努力學習的內驅力。在關愛每一個學生的前提下注重在教學活動中呵護學生學習興趣的萌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從而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精彩!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5
20××年6月18日,“國培計劃20××”貧困地區“一對一”精準幫扶項目貴州省金崇俊、馬家莉小學名校長工作室聯合到我校開展“讀物管理”專題活動非常榮幸的在我校舉辦。非常感謝上級給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使我這樣一個“教學新人”走近名師,讓我聆聽名師的教誨,一睹名師的風彩。雖然只是短短一個上午的培訓,卻讓我收獲頗多。
首先是都勻市第三完全小學朱玉華老師二年級的'繪本展示課《黑貓警長·痛殲搬倉鼠》,朱老師首先以繪本封面,引導學生觀察提取關鍵信息、想象、猜讀等去激發孩子的興趣與注意力,并引發學生思考,大膽的去猜測故事情節。帶給我們一節生動、有趣的繪本閱讀課,為我們低年級閱讀課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接著是都勻市第三完全小學石藝主任帶來三年級的導讀展示課《時代廣場的蟋蟀》,石主任的閱讀指導,從引導孩子觀察書的封面、插圖、封底、作者、目錄等層層遞進指導孩子如何進行整本閱讀,為我們撥開了對單元串聯教學和整本閱讀教學的“迷霧”。讓我們知道從哪個方面去開展整本閱讀,如何去培養孩子閱讀……
接著在金崇俊校長與馬家莉校長的閱讀指導講座,馬家莉校長從國家層面、學校方面、制度管理、學生層面等一一為學校“讀物管理”工作解析,并分享了平塘實驗小學的管理經驗。金崇俊校長從閱讀方法的指導,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哪些閱讀教學法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等。
最后,在專家團隊對我們省級課題《培養農村小學自主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進行指導培訓。金崇俊校長深入淺出的為我們課題閱讀工作的開展,如何有效運用整本閱讀、串聯閱讀教學,科學的開展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等一一解答。讓我們如沐春風豁然開朗,相信我們課題組的每一位老師聽了指導,能更加明確目標去實踐探索閱讀教學,抓好課題工作,并推動閱讀工程,讓我們書香滿校園,讓孩子成為終身的閱讀者。
很感謝為這次培訓付出的每一位老師。不知道下次學習的機會離今天有多遠,我會抓住更多的學習、交流機會,使自身不斷得到提高,真正實現一位優秀教師的價值所在!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研討活動心得體會09-14
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1-23
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范文09-13
研討課活動總結03-04
課題研討活動總結09-05
研究、研討活動總結12-13
拼音研討活動方案09-09
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心得體會12-13
語文線上研討活動簡報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