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扶貧工作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扶貧工作心得 篇1
縣是一個農村人口多、農業比重大的貧困山區,如何把中央的大政方針與××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走出一條貧困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路子,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XX年以來,××縣以整村推進的形式,分批組織實施了47個整村推進脫貧奔小康及溫飽示范村項目。這些項目的建成,已經成為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載體。今年5月,我縣又在馬白鎮壩尾、南撈鄉塘房和都龍鎮茅坪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就此問題,我們先后開展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在執行中存在著一些不恰當的做法,主要根源還在認識和方法上,這些問題不解決,新農村建設就有走偏方向的危險。由此,對于我縣這樣的貧困山區,在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的情況下,如何充分利用國家的良好政策機遇,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長期從事扶貧工作的我,下面談談個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科學合理規劃,做到規劃先行
當前我縣農村發展的一大突出問題是:村莊布局散、建設亂、規模小,村鎮規劃滯后于建設;農村交通、通訊、人畜飲水、農田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農村產業發展層次明顯偏低,農民增收難度偏大。這些問題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必須盡快加以解決。為避免走彎路、造成浪費,規劃先行應當成為一個重要原則。從過去的實踐情況看,一個好的規劃應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前瞻性。規劃要充分考慮到今后發展的長遠趨勢和村鎮布局的長遠變化。今后要撤并的邊遠村莊和人口稀少的居民點,現在不必要花很大代價搞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具有和諧性。要從村鎮的山形地勢出發,依山順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園農莊、農村社區,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以人為本。要考慮農村生產生活特點,便利農民生產生活。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不一樣,不能雷同于城鎮,不能簡單地抄襲城市,搞“小區化”,防止“貼瓷磚、住洋樓、扛著糧食上高樓”的現象出現。但也要注意改變傳統的陋習和不文明、不衛生的習慣,與改水、改廁、改圈、改院結合起來,使民居上一個層次。要考慮群眾經濟實力,新的村莊規劃建設搞到什么程度,實際上是由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對農村的支持程度決定的。城郊村、公路沿線村的實力強,可以搞得好一些、快一點;偏僻村、薄弱村實力差,不要大拆大建,可在規劃一次到位的基礎上,量力而行,逐步實施到位。在農村村莊和人口比較分散的情況下,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到今后發展的長遠趨勢、村鎮布局的長遠變化以及其他因素,防止選址不準、預留不足或“空殼化”。總之,要堅持規劃先行,基礎設施先行,優惠政策先行,試點先行,從農民最積極、干部最主動、條件最成熟的村實施起。
二、新村莊建設不等于新農村建設
新村莊建設主要是村容村貌建設;新農村不只是新在村容村貌,它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黨建五位一體的系統工程,具有綜合性、長期性和復雜性。但是,從目前全州各縣組織參觀的重點和經驗介紹看,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都把目光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實這只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方面。從整體和長遠看,經濟建設是基礎,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實現這五句話提出的要求,就是農村各方面實現協調、全面發展的過程。
三、要把發展農村經濟
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只有生產發展了,才有能力建設新村鎮,才有條件過上新生活。只有富民產業才能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因此,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一定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農民在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承受能力的條件下,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才有可靠的基礎。過去把主要精力用在對現有房屋、道路改造和建設上,忽視產業發展,忽視生產發展這一根本性問題的做法必須糾正。就我縣的實際情況來看,新農村建設要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和產業化經營,培育龍頭企業,組織起更多的分散經營的農戶開發優質糧、茶、林果、畜禽等資源,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竭力拉長育種、育苗、肥料、種植、收獲、加工、養殖、制沼、沼氣液化等產業鏈,通過構建流通鏈、結成利益鏈、培植要素鏈,力爭在全縣形成以草果、八角、板栗、核桃、碰柑、楊梅、櫻桃、大棗、梨、藥材、瓜菜等集中連片的優質農產品產業帶。扶貧思想匯報
四、積極探索建設模式,努力創新建設方式
扶貧工作心得 篇2
經全市啟動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以來,xx鄉政府高度重視,xx村分管領導、掛村干部村委支書、主任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全面完成貧困村識別、貧困戶識別及貧困人口信息錄入工作,下面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村,11個村,1100戶,3020人。鄉、村、組三級聯動,嚴格按照“三審兩公示一公告”全部錄入扶貧對象建檔立卡信息采集系統。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組織,精心組織。
一是組建機構。鄉政府高度重視,及時調整充實了以鄉委書記王慧明任組長,班子成員、各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xx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扶貧辦,由扶貧辦主任負責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及今后的精準扶貧精準管理的領導、組織、協調、檢查、督查等工作,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駐村干部為具體責任人,切實做好入戶調查,表冊填報,結對幫扶、政策解釋、矛盾化解,夯實基礎,助推發展等工作。二是制定方案。按照上級要求,結合xx村本地實際,廣泛征求黨政機關,村組和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最后經鄉領導小組認真研究制定了《xx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三是精心部署。鄉領導、各村委支書、主任召開了精準扶貧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會議,全鄉上下達成了共識,統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確了責任。四是認真培訓。方案印發,規模控制后,我村支書主任與各村委支書、主任、扶貧辦干部及各駐村工作組組長參加了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培訓會,會上傳達學習了中央和省、市、縣對開展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并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認真的講解和說明,統一了思想,明確了職責,細化了程序。對“三審兩公示一公告”識別程序,對入戶調查登記表的填寫,特別是針對識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登記表名詞解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培訓,讓每一名干部把政策吃準、吃透,吃深,提升了工作質量和水平。
(二)廣泛動員,營造氛圍。
為了扎實做好貧困戶識別工作,宣傳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相關政策。宣傳建檔立卡政策規定,把政策講清、把程序講透,把要求講明,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調動了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參與熱情,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在民主評議開始前,各村將申請表發放到每一戶群眾手中,重點告知申請條件和程序,通知召開群眾會的時間和地點,召開群眾會時,我村干部反復宣講相關政策。
(三)試點先行,創新機制。
按照省辦確定的“農戶自愿申請——村民小組民主評議——村委會和駐村工作組審查公示——鄉鎮(街道)審核公示——縣政府審定公告”5個步驟進行,我村干部與全鄉各駐村干部、各村黨組織書記和主任到現場觀摩,并提出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了識別程序和步驟。民主評議會按照“宣傳政策——解釋評議辦法——通過評議辦法——貧困申請戶發言(自訴貧困原因)——群眾投票——監票、計票——當場公布票數”的程序進行,最后根據群眾投票結果,按得票多少的順序,結合控制規模,確定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我村嚴格按照“三審兩公示一公告”的要求,結合規模控制全面完成了貧困村識別和貧困戶識別。
(四)嚴格程序、化解矛盾
我村嚴格按照省、市、縣、鄉要求,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嚴格工作流程,認真完成了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同時,對因個別家族勢力明顯或其他原因選出的不符合條件的農戶,駐村工作組深入群眾,進行調查核實,堅決取締;對民主評議結果持有異議的個別群眾,負責做好調查核實和解釋工作;對弄虛作假、優親厚友等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規行為,嚴肅查處并全縣通報。由于政策宣傳到位、程序執行嚴格、群眾工作做細,杜絕了以權謀私、優親厚友行為的發生。整個過程中,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未收到一起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上訪或信訪。
(五)搶抓時間,錄入微機。
參加完“全國扶貧對象建檔立卡信息采集系統”錄入培訓會后,我村高度重視信息錄入工作,一是及時召集xx村掛村干部召開了信息錄入工作培訓會,并有針對性的對系統錄入容易出現的錯誤和問題,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培訓。二是要求“兩有三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工作能力強、協調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干部專門從事錄入工作。三是在信息錄入改為網上更新后及時通知扶貧站干部蹲點縣辦修改更新,利用中午和晚上系統空閑時間加班錄入。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的更新了xx村貧困戶信息數據,較好的完成了我縣貧困戶的信息錄入,確保了貧困戶信息的正確率和完整率。
三、存在的困難和下步工作打算
我村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還面臨一些較為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我村現有貧困人口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結構單一,交通條件惡劣,是扶貧攻堅的硬骨頭。縣、鄉兩級財政困難,又無村級集體經濟,導致部分邊遠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幾乎是空白,從而造成了越貧窮,越落后的現狀;二是在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中,外出務工人員流動性太多,經常失聯無法核定其務工生活情況;受農村低保的影響,被調查農戶也存在瞞報收入的現象;同時,由于部分貧困戶因自身懶惰導致貧困,其他因病因災致貧群眾意見較大;三是受規模控制的限制,非貧困村的貧困人口不能實現全覆蓋;同時,低保人口在個別村多于貧困人口;四是由于發改、住建、農業等干部職工較多的'部門幫扶公路沿線的非貧困村,殘聯、婦聯、科協等干部職工較少的單位幫扶兩山偏遠的貧困村,但貧困村的貧困戶又遠遠多于非貧困村,導致無法達到“一幫一”結對幫扶的要求。
下步,我們將在繼續完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基礎上,認真做好結對幫扶,制訂幫扶措施,探索建立扶貧信息化系統。一是及時調整貧困村的聯建部門,按照大單位大部門幫扶貧困村,小單位小部門幫扶非貧困村的方式,結合識別出的貧困戶情況按照縣級干部“一幫六”,科級干部“一幫五”,股級干部“一幫四”,一般干部“一幫三”的方式明確結對幫扶干部;二是嚴格按照“六個到村到戶”的要求認真制定完善貧困村脫貧計劃,結合新一輪扶貧工作規劃,科學制定各貧困村的幫扶規劃,特別是要做好做細做實精準扶貧試點村的發展規劃。
扶貧工作心得 篇3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要力戒搞形式、走過場,不能給基層增加負擔”“要總結推廣一批勇于擔當、一心為民、真抓實干的好經驗好典型”。
誠然,想讓基層真正減負,就是需要有更多的“走心”干部。“走心”干部多“走心”、不“走形”,以“心”戰“形”、用“心”拒“形”,唯有如此,方能為人民群眾創造出更多實實在在的幸福感。那么,“走心”干部“心”又該落在何處呢?
“走心”干部不“走樣”,讓“心”落在擔當中。《通知》指出,“要進一步把廣大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對基層干部而言,實現減負就是要從形式主義中解脫出來,但是切記不能減掉干部的擔當和作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新時代黨招呼的、人民期待的都是敢于擔當的“走心”干部,“在其位、謀其政”“知其難而為之”,這些都是擔當的具體表現。但是,當前卻仍然有一些“走樣”干部,走走形式、擺擺樣子,遇到問題就躲、碰見挑戰就閃、接到任務就推,只注重表面、不重視內在,這樣一來事情不成還會壞了大事。勇于擔當,切實“走心”,不喊口號,但求實效,只有這樣,人民群眾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走心”干部不“走場”,讓“心”落在為民中。這個時代為我們所有的黨員干部出了卷子,如何答題?主動權在每個干部手中,是“用心思考”還是“隨意作答”,人民在閱卷的過程中便能一眼看出。我們要牢牢記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只有一切為民,才能讓民向往之。做好“走心”式干部,我們就要將人民群眾放在心間,做到真正地“為人民服務”。走進田間、拍拍照片,走進家門、填填表格,做個樣子、留個痕跡,這是我們必須摒棄的。相反,深入基層、面向群眾,撲下身子、沉下心來,多問問百姓需求、多聽聽群眾呼聲,敢于吃苦、不怕流汗,埋頭苦干,只為民事……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也唯有這樣的真心和付出,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點贊。
“走心”干部不“走形”,讓“心”落在實干中。“為政之道,貴在實干”,講實干、重落實,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干部干事創業的基礎。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在實干中不斷淬煉、要在實干中不斷成長,以想干事之態干成事,用能干事之力干好事,如此之行爭做實干型的“走心”干部。倘若干部光說不練、只想不做,弄虛作假、浮于表面,那便是最明顯的“走形”,這樣的“空想型”干部永遠不會有所收獲,更不會有所長進。“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想做當今時代的“走心”干部,就要全力破除形式主義弊病,要以“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將“心”落在實處、把事干在實處。
“走心”干部“心”落擔當,“走心”干部“心”落為民,“走心”干部“心”落實干,如此的“走心”干部,沒有“形式”、不做“樣子”、更不會“擺場子”,也只有如此的“走心”干部,才能真正讓人民暖心、讓群眾安心、讓百姓放心!
扶貧工作心得 篇4
今年四月以來,我鎮緊緊圍繞上級精準扶貧工作部署,按照“科學規劃,統籌協調,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工作原則,大膽創新工作舉措、精心組織強化落實,全鎮建檔立卡的2380戶貧困戶、5231名貧困人員脫貧計劃得到了順利有效實施,全鎮上下呈現出良好的精準扶貧工作新常態。
一、強化組織領導,做到責任精準。一是夯實工作隊伍,成立**鎮精準扶貧工作組,嚴格執行“工作到村、扶貧到戶、責任到人”和“月走訪、季登記、年匯總”的工作機制,督促各級幫扶干部與貧困戶“結對認親”,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二是健全機制保障,結合我鎮扶貧工作實際,制定了《**鎮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鎮20xx-20xx年總體脫貧>工作計劃》等制度措施,層層落實目標任務,推動精準扶貧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三是逗硬績效考核,加大對駐村工作組的`考核力度,切實做到扶貧工作周匯報、月總結。不定期開展走訪督查,將精準扶貧工作納入各村(社區)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把扶貧成效與干部績效考核相結合,進一步激活了扶貧干部工作的內在活力。
二、強化宣傳引導,做到意識精準。一是落實扶貧政策宣傳,加大扶貧工作宣傳力度,通過入戶走訪、召開村(社)扶貧工作會、發放扶貧工作手冊和懸掛橫幅標語等方式,向廣大群眾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政策,確保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貧困群眾不等不靠、不依賴,自主尋找脫貧途徑、增添脫貧措施;二是著重致富理念引導,加強村民責任心和感恩教育,積極灌輸“自己的家園自己建”的脫貧理念,呼吁各村(社區)率先致富的村民回鄉投資創業,助推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村民共同致富;三是注重脫貧技能提升,實施“扶貧先扶智”工程,先后聘請縣、鎮農業技術骨干為群眾上技術培訓課,共舉辦油橄欖、核桃、青脆李等種養殖培訓18期,培訓村民1200余人,極大地增強了村民的創業能力和致富本領。
三、強化工作舉措,做到目標精準。一是變生活扶貧為產業扶貧。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廣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羅山槽村建成1500畝油橄欖產業基地,閑置山地發展青脆李300余畝。勝利村大力發展牲畜養殖,新培育養殖戶14家,年出欄山羊1200余只、生豬1400余頭。水口廟村依托紅花山生態園,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蔬菜產業,流轉土地40畝,20余人實現本地就業;二是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實施公路戶戶通工程,新建村道4.5km,籌資硬化16.8km村道和14km人行便道。實施天然氣、自來水入戶工程,20xx年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完成天然氣安裝856戶,自來水入戶572戶。實施灌溉溝渠、人畜飲水工程,新建**32口、水池25口、水井6口,實現新增灌溉面積700畝,惠利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200余人;三是變粗放扶貧為精準扶貧。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戶的扶持力度,**鎮抽調9名精干力量組成3個扶貧工作調查核實組,與扶貧幫扶工作組一道,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召開村民代表座談會等方式,對全鎮4個貧困村貧困人員進行摸底排查,建立了《**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基本信息核查表》。進一步完善數據臺賬,細化脫貧措施,按照國家“3211”計劃要求,幫助貧困戶精準脫貧。
扶貧工作心得 篇5
參加扶貧攻堅“掛包幫”和“轉走訪”工作,每到一處,總能看到再窮的地方也有富裕的人家。在走訪調查的具體工作中,要登記人口和聯系電話,總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拿出一個很舊的戶口本或身份證和一張用煙殼紙記錄下的電話號碼,字總是寫得歪歪扭扭的。這種家庭大多家里擺放凌亂,衛生狀況不好,有的人家是臟亂差,家境貧寒。另一種情況是:拿出來的戶口本或身份證保管得好,比較干凈,至于電話號碼隨口就說得出來。遇到這種情況,村干部有時會說一句,這家問題不大。這種人家的家里東西擺放有序,干凈整潔,家庭條件就好得多。詳細了解,這種人家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要么有人在單位上、要么有人在打工、要么有人在做生意。同一個村民小組,有的甚至房舍相連,土地、水源、林地、用電、交通都一樣,為什么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呢?仔細分析,才發現貧困人家的根本原因是沒文化。
沒有文化知識,導致思維有限,點子不多,方法單一,不懂經營。長年累月只會守著那點包產地,種點包谷、麥子、蕎子、豆子以及一些瓜瓜菜菜之類的東西,養幾只雞鴨鵝,喂幾頭豬。一家人的年收入不過萬,一年的人親往來和看病都成困難。
缺乏文化知識,接受新事物困難,不懂技術,缺乏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本領。普遍不會水泥工,鋼筋工,更不會駕駛技術或開挖掘機。出外打工只有干重活、臟活、又苦又累還拿錢不多的活,而且在社會還多遭人冷眼。安全不保,報酬不高,有時還被坑或被騙,打工成了畏途。
這些地方文化落后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于教育。現在教育普及了,但是這些地方的學校可以修得像城里的一樣漂亮,然而這些地方的教師卻是最差的。有的學校無法有公辦教師,就請代課教師,知識不具備,專業不熟,課程開不齊,上課隨意,教育質量自然不好,讀書自然不熱。教育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能力最差的教師到最邊遠的地方去教,讓這些地方的教育雪上加霜,長年無望。
一個三十多歲年輕力壯的男人成了那個村民小組的最貧困戶。房屋低矮而破破爛爛,鍋碗瓢盆一地,滿地狼藉。政府給他解決的一小間地震安居房,無法蓋頂,只好用石棉瓦隨便蓋上,也沒有搬進去住。為啥如此?就是懶惰不想動,隨時還喝點小酒,僅靠低保維持生活。這樣的人家,能脫貧嗎?
精準扶貧如果不注重教育和人的思想扶貧,要整體脫貧比較困難。
扶貧工作心得 篇6
近年來,國家在貧困地區進行了多種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創新模式,這些扶貧措施,極大地加強了貧困地區群眾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和改善了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面貌,受到了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擁護和支持。為了進一步認識扶貧開發千村推進和其它幾種扶貧模式的關系,現簡要概述如下:
一、扶貧攻堅:
扶貧攻堅是上世紀未國家在貧困地區采取的一項大規模的扶貧開發模式,也就是當時所稱的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具體地說就是用七年的時間在全國解決8千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時間從1993年開始到1999年底全面結束。當時我縣被列入全省506個攻堅鄉的是雙澗、富恒、瓦廠、順濞、雞街五個鄉,每年每鄉國家投入無償資金50萬元。
二、重點扶持村:
進入新世紀,國家取消了當時稱的“國家級貧困縣”帽子,重新劃定國家“重點扶持縣”。也就是從20xx年開始,重新制定了“扶貧開發五年行動綱要”。我縣當時規劃了28個重點扶持村,以行政村為單位,到20xx年止共實施完成了10個村的項目建設。每個村國家無償投入獎金分別是80萬元、60萬元、40萬元不等,以行政村為單位的“重點扶持村”項目建設截止到20xx年結束。
三、溫飽村:
溫飽村全稱為“扶貧安居溫飽村”,在建設重點村的同時,為了進一步扶貧到村、到戶,國家采取了以村民小組或50戶左右的`自然村為單元的扶貧項目建設模式,與當時的重點扶持村一并規劃實施,我縣共規劃溫飽村建設項目42個村。截止20xx年,共爭取實施了28個溫飽村項目建設,以村民小組或50戶左右的自然村為單位,每個村投入無償資金15萬元。
四、整村推進項目:
從20xx年開始,國家取消了以行政村為單位的重點扶持村項目和扶貧安居溫飽村項目建設,全面調整為以整村推進為主的扶貧開發模式。整村推進的重點村項目建設其實也就是和溫飽村的建設規模是一樣的,也就是現在我們通常所稱的小重點村,它同樣以村民小組或50戶左右的自然村為單元,每村國家無償投入建設資金15萬元。目前,國家及省扶貧辦都是以這種模式下達計劃的。
五、扶貧開發千村推進:
扶貧開發千村推進是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對扶貧開發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我州的的一項全新扶貧創新模式。泛指用10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州內解決一千個行政村的貧困問題,時間從20xx年開始,每年在全州內建設100個村,項目資金除了整村推進的扶貧資金外,同時整合各部門、各行業的項目資金,要求全部投入到年度實施的100個村內,每年每個行政村投入的無償資金不得低于150萬元。我縣20xx年規劃的9個行政村,目前正處于全面建設階段。
六、小康村項目:
為了鞏固重點村和扶貧安居溫飽村項目建設成果,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明新村的需要,從20xx年起,國家在貧困地區建設重點村和溫飽村的基礎上,提出了小康示范村項目建設。要求在原建重點村或溫飽村的范圍內,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群眾積極性高、建設愿望強、素質較高的一至二個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小康示范村,國家每村投入無償資金10萬元。20xx年我縣共爭取建設了光明村雞茨坪和石鐘村松家院兩個村民小組為小康示范村,目前,兩個村項目建設任務均已完成,進入掃尾驗收階段。
扶貧工作心得 篇7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帶領人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奮力拼搏,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尤其是,30年來我國農村改革與發展,極大地解放和民展了農村社會生產力,有力促進了農業產業、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使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為全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條件,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通過學習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于推進農村扶貧開發的戰略地位以及重大意義,進一步明確了農村扶貧工作的具體要求,并將作為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持之以恒,抓緊抓好。作為一級政府的扶貧機關的工作者,對此既感到是工作動力又是工作的壓力。
一方面,扶貧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下,工作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貧工作成效更加突顯,十七屆三中全會給扶貧工作提供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另一方面,機遇與挑戰并存,要抓住機遇謀發展,就必須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辦法,是一個扶貧工作不可推卸的責任。
抓住機遇謀發展,關鍵在人的素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做好扶貧工作,就必須提高扶貧工作者的自身素質。一是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切實領會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尤其是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理論聯系實際,用黨的最新理論知識指導扶貧工作的實踐。二是強化業務能力與素質的鍛煉,不斷深入農村工作的第一線,掌握扶貧工作的第一手資料,為扶貧工作決策者提供可靠信息,為確實貧困者提供最合理的扶持。三是培養扎實的工作作風,扶貧工作者的作風尤其要踏實,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走村串戶,把好事做好、做實。
扶貧工作面對的是最困難、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是要清政廉潔,克己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從政之德,常知貪腐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貧不易志。從平時抓起,從點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扶貧工作心得 篇8
一、扶貧目的
為了能夠盡快實現全面小康的宏偉目標,為了能夠動員和引導貧困群眾以積極的態度來迎接新生活,為了讓群眾切實感受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幸福,。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踐行我縣扶貧會議的`相關精神,傳承和發揚“勤儉持家”的脫貧精神。
三、主要任務
1、解決不愿退出貧困戶的問題。很多貧困村不愿退出、貧困戶自身不想脫貧,從思想上就排斥“脫貧”,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思想上進行“脫貧”,為群眾樹立榜樣、為貧困戶設立模范,真正激發群眾“脫貧”的動力,牢固樹立艱苦奮斗、自立自強的思想觀念,以扶貧實效,增強奔康致富信心
2、解決不愿做事的問題。解決貧困群眾不想做事,不愿做事,遇困難不積極主動想辦法,只想找政府幫助的問題,引導貧困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展現老區人民苦干實干的精神風貌。
3、解決占小便宜的問題。解決農村群眾中為分得扶貧政策“羹”,滋生“越窮越得實惠”的錯誤思想,逢人就夸自己“有本事”、炫耀貧困戶,不主動想辦法努力脫貧、賴當貧困戶等不正之風。
四、工作舉措
1、強化宣傳引導,打消貧困群眾脫貧顧慮。加強勵志扶貧工作輿論引導,全面展示脫貧攻堅成效。
2、強化項目建設,增強貧困群眾脫貧信心。圍繞我縣的脫貧標準,扎實推進硬件建設,改善貧困群眾居住環境,為群眾樹立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進而樹立脫貧信心。
3、強化生產就業,激勵貧困群眾自己脫貧。充分發揮行業部門資源優勢,推進扶貧專項項目實施和政策兌現,提供全方位服務,鼓勵、支持貧困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鼓勵貧困群眾通過自力更生解決貧困問題。
4、強化干部幫扶,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認可。深入開展干部幫扶工作,沉下去、貼著幫。改變直接送錢、送物的幫扶方式,降低貧困群眾的依賴性。
5、強化風尚引領,凝聚貧困群眾脫貧活力。采取群眾自述、干部幫述、媒體講述等多種方式,重點梳理精準扶貧對村組發展環境帶來的變化、貧困群眾家庭發展變化、致富產業的發展變化,讓群眾認可扶貧成效。
6、強化矛盾化解,消除貧困群眾脫貧障礙。扎實開展民情民意走訪全覆蓋,深入了解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狀況,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聽取意見建議,化解矛盾糾紛。
7、強化表揚激勵,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動力。表揚文明新風典型,扎實開展評優選先活動,比致富興業、比敬老孝親、比戶容院貌。
五、工作要求
1、強化統籌安排:密切溝通配合,逐項梳理任務,分項制定方案
2、壓實工作責任:明確目標任務、時間節點、責任單位、責任人員
3、加強能力培訓:逗硬督查考核
4、適時跟蹤督辦,定期通報
扶貧工作心得 篇9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系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持,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斗。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群眾路線,最應持之以恒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一是加強動態管理。廣大農村基層,是扶貧工作的基礎,扶貧檔案的管理,科學的統計,精準的識別。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管理的具體體現。所以,有一個好的`統計管理體系,是我們扶貧攻堅的重要資料。
二是加強扶貧工作隊員的管理。現目前,扶貧工作開展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駐村工作隊員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農村缺少的是發展的意識和路徑,農村不是沒有好的東西,可是因為缺少對外溝通的橋梁,導致越來越落后,所以,僅有加強對扶貧工作隊員的動態管理,讓他們發揮出橋梁作用,那么扶貧才能更成功。
三是加強督促貧困戶動起來。經過近幾年的扶貧,各項優惠政策涌入基層農村,農戶受益頗豐,但也產生了負面性,貧困戶越來越懶了,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僅有加強排查,加強督促,讓貧困戶動起來,真正做到貧困戶有事可干,“逼”著他們干,最終實現自我也能干,這樣我們才能把扶貧做好,做成功。
四是讓主體貧困對象動起來,做得再好的工作,如果貧困戶不參與,不行動,都只能成為表面現象,僅有讓貧困戶參與進來才是重中之重,所以關于扶貧我們是牽線人,主體是貧困主體,讓他們真的參與了,動起來了,那么我們就成功了。
扶貧工作心得 篇10
扶貧三年,從3戶到5戶再到8戶,從不識路到遍布足跡,從旭日烈陽到星光點點,不過扶貧大部隊一小縮影、歷史一小片段,與我而言,卻是踏入基層生活的最好起點,亦是成長的最佳見證。
皮膚“黑度”提升扶貧“亮度”。
接手貧困戶時正是8月艷陽天,烈日當頭,刺痛感總會從外露的皮膚傳來,但就是在這樣的天氣下,也仍會看到田野里時隱時現的身影。才接觸工作的我手持太陽傘、背著小書包,皮膚白皙,幫扶對象同我交流時,客套而疏離,與村上同志熟悉交談的`模樣形成了“雙標”。或許是緊皺的眉頭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小姐姐笑著說:“等你黑點了工作就不難開展了。”是啊,3年下來,確實黑點了,可談的話題也從公事公辦到了家長里短,從不甚了解到耳熟能詳,從半日遍訪到整日未結。時光是公正的,即便皮膚黑了點,但看著給匡奶奶家辦理好的“雨露計劃”、匡叔叔修好的房子以及所有人的體檢情況,我的扶貧工作總算提亮了許多。
夜色“暗度”見證未來“亮度”。
夏日月夜,星光閃爍,蟬鳴蛙叫,村子一派祥和,而母親卻在家中暗自著急。初來乍到的我沒車,對村子還談不上熟悉,算好最后一戶的帳時已日月交替。作為村子最遠的“吊散戶”,到最近的車場需步行一個小時,而與我住處更有3個村的距離,這讓我母親很是擔心。匡叔叔發現了我的難題,拿起手電筒和拐棍說:“小曾,別怕,我喊人送你回去。”回家的路上很黑,僅有暗暗的摩托車燈照著,但心卻很明亮,對未來充滿了期望。有時,工作任務重了,白天來不及去看望他們,夜里便亮著車燈,在外面一聲喇叭響,厚著臉皮喊道:“段奶奶,我又來歇涼了。”夜色漸濃,但未來的光呀,是擋不住的。
鞋子“泥度”喜獲笑容“亮度”。
雨水激起了泥土的芬芳,同樣也“化開”了這些“染料”,涂上“染料”的路滑溜溜的,很是考驗平衡水平。明顯,我是不達標的,在匡叔叔面前摔了一跤被嘲笑后,我委屈巴巴地決定暫時“不理”他了。第二天,雨更大,想著匡叔叔并不牢固的豬圈,還是決定“全副武裝”再去一趟。“小曾又來了,不生氣啦?”匡叔叔也不嫌我滿是泥的鞋,把我拉進了屋。“你又沒有手機,又惦記著豬仔,那個房子不安全才給你新修了嘛!”匡叔叔不反駁卻一直笑。這一天,鞋子是黑了點,但匡叔叔的笑容卻也更勝以往,昏黃的燈光下,屋子也仿若明亮了許多。
扶貧路上,黑夜似乎也越來越亮了。
扶貧工作心得 篇11
黨的先進性是黨的生命線;是黨的建設的根基。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積極探索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的新機制,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處處顯示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從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基礎工程。因此,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是我們當前必須認真思考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也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政治任務。
當前,農村黨員教育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突出表現是:(一)農村基層組織對黨員進行先進性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到位,平時對一般黨員同志漠不關心,放松了對黨員的管理教育。(二)市場經濟的趨利性,使黨員宗旨意識淡化,增加了對黨員進行先進性教育的難度。(三)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內容、形式沒有新的突破,沒有形成真正長效的制約激勵機制,沒有一個好的活動平臺。因此,在全黨即將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時候,我們必須創新思路,認真探索研究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新形式、新辦法、新機制。
那么,如何經常性使黨員受到教育、如何建立動態的黨員教育新體系、如何使黨員的先進性受到群眾監督、如何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如何增強黨員的自我教育能力、如何激活組織中的每個“細胞”、如何使黨員有一種新的榮譽感、責任感和壓力感、如何使黨員先進性教育和黨的組織生活及農村聯席例會緊密結合、如何使黨員先進性教育和支部班子建設緊密結合、如何通過黨員先進性教育,使廣大群眾有一種“向心力”,使黨組織有一種吸引力,這便是我們探索研究黨員先進性教育應該緊扣的主題。按照這個思路,經常性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年終給黨員掛牌活動不失是一種新辦法、新機制。封丘縣城關鄉黨委根據當前新形勢,結合農村實際情況,開展了民主評議黨員給黨員分格次掛牌的活動,制訂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其主要做法是:
一、民主評議黨員和每月的農村“兩委”聯席例會緊密結合起來
每季末的聯席例會為黨員評議日,即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的28日為民主評議黨員日,其中前三次為小評,在前3次的基礎上,12月28日為總評日。這樣確保了黨員教育的制度化,確保了黨員經常性受到教育,建立了動態的黨員教育新體系。
二、流動黨員必須每半年給支部寄一次政治思想、工作業績的匯報材料
每年的6月20日、12月20日前必須將材料寄到村支部,否則,年終不得評為“優秀黨員”;一年未寄一次材料的,年終視為“不合格黨員”,這樣加強了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
三、每次評議前,先由黨員陳述自己的政治思想、政治學習情況、雙帶情況(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工作業績及存在不足等
由全體黨員結合每位同志的平時表現,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按照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具體標準進行測評、每次測評結果要張榜公布,使黨員的先進性接受群眾監督。通過一年四次的測評,激活組織中的每個“細胞”,增強黨員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年終,鄉黨委組織大規模的掛牌儀式
被評出的優秀黨員,由鄉黨委敲鑼打鼓到戶在其家門口懸掛“優秀黨員家庭”牌,合格黨員、基本合格黨員由村支部舉行儀式分別在黨員家門口懸掛“合格黨員家庭”牌、“黨員家庭”牌,不合格黨員不掛牌。另外,掛牌實行年度管理,一年一換,如在年度內出現重大問題,立即撤換。這樣使黨員的先進性展現在廣大群眾面前。
五、黨員掛牌活動和支部建設結合起來
即年度沒有優秀黨員的村,支部不得評為“五好支部”或“先進支部”,支部書記不得評先。連續兩年沒有優秀黨員的村,追究支部書記的責任,調整支部班子。
這項活動的開展,給進行黨員先進性教育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探索了一條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新路子,使廣大黨員深受教育,增強了黨員的榮譽感、使命感和壓力感,增強了黨性觀念,提高了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增強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扶貧工作心得 篇12
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當前正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要嚴格落實上級關于貧困地區的教育政策、經費落實情況,著力解決貧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不讓貧困子女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確保教育資源公正公開。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保障青少年兒童的教育權利,確保未來一代是富于思想文化、身懷科學技術的一代,才能在奔向貧困致富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二、精準扶貧,改善基礎設施。
當前我區的道路基礎設施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但仍有部分偏遠山區的.村屯之間存在道路不通、通信不暢等問題。近幾次下鄉到山區農村發現,道路不通、通信不暢嚴重加劇了貧困的程度,偏遠山區的群眾當前迫切希望道路通村、信號全覆蓋,讓本地特色產業產品運出去,讓外面的新興科技進得來,雙向融合促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不是一招一式就能解決,要創新脫貧新思路新方法,立足當地人文旅游、特色產業、特定環境資源等各種因素,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強化產業和就業扶貧,讓群眾既能在家門口就業又可兼顧家庭照看老人兒童,既穩定了家庭又保證了收入,有效調動就業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政策兜底,精準脫貧。
要保證人人脫貧,還需關注老弱病殘等特殊群眾的貧困,這些群體的脫貧需要政策來保障,當前著力構建的低保、住房、醫療、教育等保障體系,保證了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確保脫貧路上人人有保障。
又是一年春正濃,在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作為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聚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注重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增強脫貧內生動力,有信心有實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早日實現小康生活。
扶貧工作心得 篇13
脫貧攻堅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更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戰斗中,廣大基層干部無論是從精神層面還是從體能方面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作出了不可磨滅和彪炳史冊的貢獻。多少個廢寢忘食,多少個通宵達旦,三過家門而不入,兒子病了沒人管,須發瘋長無空理,撒泡尿也得憋半天,哪管妻兒老人怨,皆因扶貧大如天這,恐怕是對全體扶貧一線戰斗人員最真實的寫照。
鄉里某領導干部兒子年幼患病,不得已回了趟家,為了不耽誤扶貧工作,在家沒待上幾天,兒子的病沒好完,便眼含淚水匆匆忙忙趕到單位投入到繁忙的扶貧工作中去;某駐村第一書記工作夜以繼日,以至于積勞成疾,患上重感冒和腸胃炎,村里負責人勸他回去休息一下,但他說輕傷不下火線,硬是帶病工作,從沒離開過崗位半步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扶貧,犧牲了太多的個人利益,但廣大干部毫無怨言,從不叫屈,表現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奉獻精神。每一個人的'面孔都寫滿倦意,但又掩飾不住成功的喜悅。這是一副多么美好的畫卷,美的不忍直視,不忍觸碰,不忍翻閱。此時此刻,我只想輕輕的告訴我的兄弟姐妹,我最親密的戰友,今晚你可以回去陪陪老婆,看看孩子,瞧瞧父母,洗個熱水澡,趕緊睡個好覺了!因為明天我們還要再出發。
向奮戰在扶貧一線的戰友們致敬!
扶貧工作心得 篇14
我見過高樓林立的城市,參觀過干凈整潔的新農村,卻從未來過如此貧瘠的山村。20xx年2月-3月,經過組織安排,我有幸成為了城關鎮善喇嘛行政村的一名扶貧工作隊隊員,20xx年2月26日,我第一次跟隨隊長去村里,驅車20公里,雖是初春時節,目之所及,滿是荒涼。
下車的一瞬間,黃土就沒了鞋面,隨后我們逐一走訪了貧困戶。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衣衫襤褸的大娘,在簡陋的院子里做著農活,鞋和褲子沾滿了灰塵,隊長和她介紹我是新來的扶貧隊員,大娘親切的牽起了我的手,那一刻,溫暖潮濕卻也澀的扎人,我感觸到了她滿手僵硬的老繭,不禁有些哽咽,如果在城市里,這個年紀的女人,一定是在安享天倫之樂,而在這里的農村,大娘最大的快樂不過是聽說卡里打上了這個月的最低保障生活費,也從沒出過遠門,只有采辦年貨的時候才去一次縣里,除了交通不便還有來回幾十塊錢路費對于她來說真的很昂貴,因為家里還有一個神經受到刺激的中年兒子和兩個未成年的孫女需要供養。聽完大娘的講述,我深刻的體會到在中國農村,扶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體會到了為什么脫貧是一場攻堅克難的戰役,像這樣的家庭不勝枚舉喪失勞動能力、毫無經濟來源、看病和教育成為生活的障礙,如果想讓這樣的家庭走出困境,除了社會兜底保障之外,更應該聚焦健康扶貧和教育扶貧兩個重點,才能在20xx年真正實現中央提出的兩不愁,三保障。
【扶貧工作心得】相關文章:
教育扶貧工作心得體會04-04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范文08-31
扶貧工作總結02-04
扶貧工作簡報03-28
扶貧工作總結02-08
扶貧工作個人總結11-03
精準扶貧工作總結03-10
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06-24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