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講計劃”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1
學校組織了對《學講計劃》的學習,對這一次教改行動的認識:“‘學講方式’是以學生自主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學進去’、‘講出來’作為學生學習方式的導向和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
呈現在具體教學活動中要體現這些原則:
(1)掌握學情原則。著力創新學情調研方式,增強教學的針對性、預見性,加強課堂師生活動的策劃和設計。
(2)自主學習原則。著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開發微課、學案等‘學習資源包’,借助‘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泛在學習的條件,激發學生‘學進去’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實現課內外學習的有機整合。
(3)合作學習原則。著力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個別輔導和小組合作學習。在分組方式、組內分工、研討程序和方式、研討成果匯報展示,組內激勵和組際競賽等問題上開展深度研究,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小組合作教學方式。
(4)學生‘教’學原則。著力學習實踐‘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以及‘學習金字塔’理論,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鼓勵和支持學生在課堂中、小組內、黑板前、白板上‘講出來’‘教別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5)當堂鞏固原則。運用‘遺忘曲線’和‘記憶規律’,在課堂上加強記憶方法的訓練,適時復習,不斷強化,并通過當堂檢測診斷學習效果。
(6)指導學法原則。注重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特點,系統地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習習慣培養,形成學生個性化的較為穩定的行為模式和學習風格。”而在教學實踐中則如此操作:
“⑴教學設計:‘以學定教’,在充分掌握學情的基礎上設計課堂上討論的問題、學習程序、環節,以及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要設計符合學生知識基礎的學習任務,提供有難度、有梯度、有情境的學習資源;要對自主學習目標、內容、程序、方法及評價提出明確的指導意見,根據學習基礎,對學生分類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教師要依據課程目標和學情,深加工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⑵教學環節: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一般為:‘自主先學、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小結反思’。基本環節不是固定不變的'流程、模式,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段、學科、課型自主變通、組合形成教學流程。
‘自主先學’:是后續學習的基礎。由學生在課前或剛開始上課的時間段內自主學習,發現疑難,提出問題,經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梳理后提取出課堂學習的主要問題(即知識點、重難點)。學生帶著思考和質疑進入討論,達到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的目的;同時,給予一定限度的學習時間和進度安排的自主性,保證不同學習速度學生‘異步’學習的公平機會。‘小組討論’:是貫穿課堂教學過程的教學組織形式。通過‘兵教兵’實現‘一對一’的教學。在自學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生生交互可以解決的問題。‘交流展示’:是固化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諸媒體,由學生報告學習成果,引導其他學生整理學習內容,理清問題解決思路,培養學生觀點概括、問題表述和問題解決以及表達、交流等綜合能力。‘質疑拓展’:是深化學習的環節。在小組研討的基礎上,把共性的問題、組內尚未解決的問題、需要拓展探究的問題,通過、互教互議教師指導、組際競賽等方式,進一步加以解決,發展學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維。
‘檢測反饋’:是評價、反饋、矯正的環節。通過提問、觀察、測試等手段,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成就,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反饋,指導學生查漏補缺,提高當堂目標達成度。‘小結反思’:是建立知識聯系,領悟學習成果的環節。引導學生概括、小結學習內容,繪制知識結構圖、思維導圖,領悟學習方法、思維模式,增強學習習慣養成的自覺性。
(3)教學行為:‘五學’與‘五步’。
①學生行為的‘五學’。學生要變被動學習者為主動學習者,變知識的接受者為知識的探索者,不僅學會,還要會學、樂學,真正能夠‘學進去’、‘講出來’。對應上述各個教學環節,學生全程自主學習體現在“五學”的學習要求上,即‘自學、互學、問學、教學、悟學’。
自學:在教師指導下的課前預習、課中的自主學習。
互學:以“小組討論”、“交流展示”為學習形式,通過生生互助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問學:以提問、質疑的方式,探討學習問題,拓展學習內容,達成舉一反三。
‘教’學:以‘講出來’、‘教別人’的方式,深化和鞏固學習成果。
悟學:以自主總結、交流體會的形式,感悟學習成果。
②教師行為的‘五步’。教師要變課堂教學的‘主宰者’為學習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協助者。教師對教學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學情的掌握、對教學的設計、對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對深化學習問題適當點撥、有針對性地指導上。
教師要做‘站在學生后面的’參與者,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逐漸從講臺上‘走下來’,要更多地‘參與’到小組學習中,駐足在學生的課桌旁。要強調教學方式轉變中‘生進師退’、‘學進教退’的理念,具體體現在‘五步’的要求上。
‘讓一步’:在指導學習預習時,不要‘嚼爛再喂’,要‘讓一步’空間,由學生自主發現、感知,提出問題;
‘慢一步’:在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問題、學習中的基本問題時,不要忙于指出問題、給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給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講出來’的‘話題’;
‘退一步’:在交流展示、質疑拓展中,不要變成‘教師秀’,要‘退一步’,把黑板和講臺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講出來’;
‘停一步’: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動,要‘停一步’,在需要幫助和指導的學生課桌旁駐足觀察,發現問題,‘一對一’教學;
‘緩一步’:在教學任務即將完成時,不要急于總結、概括,要‘緩一步’,給學生想一想、悟一悟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講出來’學習成果。”
結合語文教學比如以《鴻門宴》為例設計教學:(一)導入
始皇出巡,見此壯大場面,項羽出語率真無忌:“彼可取而代之也。”劉邦卻含而不露:“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二人都有覬覦帝位之心,但性格差異卻由此可見一斑。那么楚漢之爭到底誰勝誰負,《鴻門宴》將為此揭開序幕。
(二)分組匯報自主預習成果
1、課前布置學生通過網絡搜集有關鴻門宴故事發生的背景,了解項羽和劉邦其人其事,并借助教材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積累重要實詞和虛詞。
2、學生分組展示預習成果
一組:朗讀課文或角色朗讀,其他組提出要注意的字詞讀音,教師做適當提示和補充。
二組:根據搜集資料,介紹作者司馬遷生平及《史記》相關知識,生動講述背景故事,如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劉邦約法三章,項劉楚漢之爭,垓下之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
三組:學生復述“鴻門宴”故事經過,并給每個情節擬一個標題。
如:無傷告密、范增說羽、項伯夜訪、張良獻計、項王留飲、范增舉玦、項莊舞劍、樊噲闖帳、沛公出逃、張良入謝、項王受璧、亞父破斗、沛公除奸。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
3、分組比賽:文言知識競答。如“找一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比比哪組找的多;“問一問”(文中難理解的字詞);“詞性大變身”(詞類活用);“翻一翻”(特殊句式)
(三)分組合作探究
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進行討論,可以辯論。
1、劉邦在“鴻門宴”中為什么能夠死里逃生?借此問題的探討理解劉邦、項羽的性格特點。教師播放多媒體鏡頭,在陰冷肅殺的畫面背景之中,傳來沉悶雄渾的陣陣戰鼓聲之后,推出身著戎裝的項羽和身著飄逸文士服裝的劉邦,膘悍的霸氣與聰慧的儒雅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給人以感官上的極大刺激,然后,在悲壯的音樂襯托下,打出一幀霸王別姬的照片,最后,再打出《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引發學生對這兩位歷史上風流人物的品評。
2、辯論:項羽是“婦人之仁”還是“君子之度”。
(四)學生自主質疑問難
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疑問,先小組內交流,然后小組間交流。
(五)遷移拓展
利用多媒體,播放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影視片段和背景資料,要求同學就此歷史事件類比鴻門宴,見仁見智。
(六)布置作業
學生可通過網絡搜集資料,在學習本文的基礎上寫一篇關于人物的評論性文章。
學生得出的觀點有:“錚錚鐵骨,浩氣凌云的青史英雄(項羽)”,“渾灑自如的至尊王者(劉邦)”,“赳赳武夫,意氣霸王(項羽)”,“無顏江東的悲劇英雄(項羽)”,“天下最恨小人心(劉邦)”,“悲情絕唱,西楚霸王(項羽)”,“同是英雄,各有云天(寫項羽與劉邦)”,“納得人間苦言,自有英雄偉業(劉邦)”,“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張良、范增)”,“大廈之巍覆于蟻螻(項伯)”。
個人的思考:
(一)、切實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模式中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區別于傳統: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強調“協作學習”;強調對學習環境(而非教學環境)的設計。所有這些都是為實現一個目標: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迸發創造潛力的源泉。
(二)、明確目標,找準自主學習方向。
首先要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立足于整個教學單元,讓學生對學習的目標、方法和過程及課文的重點難點有大概的初步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參與指導,幫助學生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獲得什么。而學生可以借助教師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關的資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過程中逐步明確目標。如對《鴻門宴》,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將文言知識、文化常識的識記作為學習重點,也可以將人物形象分析作為學習重點,還可以將寫作方法或觀察角度等作為學習重點。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這既是自主學習的需要,也是教學民主的體現。
(三)、激發興趣,引發學生的自學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他的自學欲望自然會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使之樂于學習,就要想方設法來調動他們的自學興趣。我們可以設計與課本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四)、尊重和理解學生,發展師生教學相長關系。
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唐詩宋詞選讀》時,對李清照作品的分期,通常是以南渡為界,分前期與后期,我們班的一個同學卻認識獨到,他根據李清照的《清平樂·年年雪里》一詞,大膽地將其作品分為三類,早期的天真無邪,婚后的相思之苦,南渡后的寂寞孤獨。更準確,也更具體化。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2
我校在開學后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了教育局下發的《學講計劃》,我在深入學習之后感觸頗深。
“講學計劃”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自主、生動、活潑地“學進去”和自信、正確、個性地“講出來”教師充當助手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是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新的教學手段,改變了教師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
實施“學講計劃”,必須在教學實踐中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這正是數學課堂所需要的。因為數學的教學每一步都需要學生積極的進行思考,學講計劃啟動了學生的思維,積極為學生創造了思維的空間,這樣的教學改革是適應教學發展規律的。
教學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創新,創新才有進步才有發展。填鴨式的教學早已經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阻礙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失去了鍛煉的機會。
在開始學習學講計劃的時候,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因為膚淺的認識到老師真正的可以解放了,不要滿堂灌了,可以輕松了。但真的要在課堂上開展起來,還真的不知道如何下手,感到一頭霧水。還需要認真的研究學講計劃,領悟其內涵。
在反復學習“學講計劃”的過程中,我對五步教學法深有感觸。即教師行為的“五步”——“讓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緩一步”和學生行為的'“五步”——“自學”、“互學”、“問學”、“‘教’學”、“‘悟’學”。
在“五步”教學方式的指導下,我開始嘗試學講計劃的教學法。逐步把課堂還給學生,從講臺上走下來,參與到同學們的小組學習中。和他們一同討論、研究、學習,做他們的引導者,而不是主講者。我發現當我們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時候,學生的主動性還真的發揮的很好。
教師行為的“五步”教學法提醒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自主發現、感知,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去自學思考、討論、交流。要學會“等待”,等待學生學會思考;等待學生進行反思與感悟;等待學生學有所得,并與他人分享……;做個“慢性子”的老師。
學生行為的“五步”強調學生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使他們成為知識的探索者。通過學生的“學”和“講”,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真正能夠“學進去,講出來”。
沒有信任,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講計劃要求我們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交給學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前進,教師要“退一步”,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有機會“學進去”。 “學”是“講”的基礎,“講”是“學”的鞏固。“教”是“學”和“講”的升華。我們要鼓勵學生主動去“學”、“講”、“教”。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學講計劃”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收獲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為了更好的用好學講計劃的教學模式,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揣摩和思考,還需要通過不斷地反復研究和實踐,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實質,更好地將其落實到教學中去。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3
今年我市在全市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大力實施“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簡稱“學講方式”)。其目的在于改善課堂教學生態,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加主動、有趣、活潑,使教學活動更有目的性、針對性、實效性,使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義,實現教育本質的回歸。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在《學講計劃》的學習中深有感觸,下面我來談一談體會。
一、相信學生的能力
我們大多數老師的課堂還是傳統課堂,一節課下來,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昏昏欲睡,學習效果還很差。原因都歸根于我們教師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讓他們自己學,總是把自己認為的重點、難點灌輸給學生。有時發現許多學生還不會,就卷土重來,再多講幾遍。幾輪下來,會的學生早就厭倦了,不會的學生還是聽不懂。問題一點也沒有解決。我們總是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學講計劃》中提出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我很是贊同。我們教師“陷得太深”,總是把自己當主角,認為一堂課的好壞就是自己是不是按照教案講完了,難點是不是得到突破。往往忽略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一節課的成功與否應該看學生在這節課中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是否習得一些新的知識。
那么怎樣才能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呢?
首先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對他們有信心,要尊重學生的意愿,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有話敢說,有困難愿意請教老師。
其次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我們應該解放學生的雙眼,要學生不要只盯著課本,應該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培養學生多思考的習慣,教學過程中多提出一些自主學習的題目,讓學生自己探討、尋找問題的答案。讓學生敢說,敢于說給老師、同學聽,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最后要善于鼓勵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應進行貼切的點評,指出不足,及時鼓勵。
二、課堂要有創新
1、啟發激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為活潑、最為現實的成分。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2、質疑交流,讓課堂變得有理有趣。
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覺學習是講理的心智活動而不是硬“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要學,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3、提倡“合作”,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悅。
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群體這種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當好導師,及時起點撥導向的作用。合作學習很有好處:第一,拓寬思維,深化學生的`認識。第二,培養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第三,可以培養合作精神。
4、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課堂變得豐富直觀。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5、體現現代課堂結構,讓課堂變得熱烈主動。
要把課上活,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獨占式和教師主講式而學生則單向靜聽式的課堂結構,代之以多向立體式現代課堂結構。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結構其教學方式方法是填鴨式、注入式,教師積極性高,學生主動性差,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體式結構的教學方式方法是現代啟發式,學生自學,老師進行針對性精講,師生之間互相質疑問題,探討真理。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上。課堂教學活而不空,實而不死。
我在學習《學講計劃》精神后,也試著上過幾次實驗課,每次上課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我都及時把教后的反思整理好,我想,善于總結、改革肯定是成長的途徑之一。所以我們還應在課堂實踐中及時總結、反思,不斷改進自己的課堂。
教育是理論+實踐+改革,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學中只要心中有《學講計劃》的內涵和精神,善于總結反思,我會有大的進步。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4
回顧近年來的“學講”計劃教學,寒假中又翻閱了我們學校下發的《學進去,講出來》一書,我對現在推進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學講“模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學講”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的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創新精神。
“學講計劃”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而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講計劃”中的課堂教學環節“自主先學、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小結反思”,步步都體現著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適應現代新的教學方式。
貫徹學講計劃,教師對課堂教學要在教學中不斷創新。
一、教師要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環境的變化日新月異,教師與學生自然會產生代溝。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了解他們的知識儲備和需求,了解他們的方方面面。這樣,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義,實現教育本質的回歸。
二、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對課的導入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熱情。制作的導學案不應過難或過易,要讓學生通過努力或與同學合作能夠學有收獲,取得進步。設計的問題要在知識與趣味、難度與層次方面調動學生參與思考探究。
三、組織好學生小組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培養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也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拓寬思維,深化認識。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人人為生,個個為師,。他們在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同時,還明白人人都有為師的潛能。在學生群體這種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當好導師,及時起點撥導向的作用,并對學生獨特的觀點、正確的解答、出彩的表現給予欣賞、夸獎、鼓勵。
貫徹學講計劃的過程中,也遇到些挫折,存在一些困惑。一是班級學生人數多,不可能在課堂上照顧到每個學生,有些英語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參加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依然不高。二是課堂中學生小組討論和學生到講臺講解花費時間多,有時會造成教學任務不能按計劃完成。還有其他的問題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去探討解決。
教育教學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教學之道,任重道遠,教學之道,貴在專心。我們教師要從實際出發,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也會不斷提高。我們在激發培養學生潛能的同時,更要堅持學習探究,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素質,為學校的發展,為學生素質的提升,開創教育事業的嶄新局面。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5
本學期開始,在全市中小學開展“學進去,講出來”行動計劃,結合這一階段的學習和自身的工作,感受如下。
“學講”計劃要求,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改變學與教的方式,改善課堂教學生態,使教學活動更有目的性、針對性、時效性,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義,實現教育本質的回歸。從備課方式及課堂教學上來說,每一節課都需要我們進行更精心的準備,首先,我們需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或課時準備濃縮簡練的、或針對具體內容的微課,布置預習工作時,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和課本來完成導學單上的內容,我們同時需要準備恰當的、結合具體課時內容的導學單,配以教師希望學生預習和提前了解的內容,這種方式與之前的預習要求相比,有了更為明確和具體的'要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預習能力的鍛煉很有幫助,通過微課和導學案對知識的提前滲透,教師在上課時面對的都是一個個腦海里有具體知識或腦海里有很多為什么的學生,學生帶著自身的收貨來進行驗證,或學生帶著疑問和興趣來進行上課,這些都能夠保證學生在進行上課時能夠盡可能的集中注意力,使學習氣氛更為濃厚。
在課堂教學上,我們要盡可能的將更多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跟過的話語權和想象空間,要盡可能的讓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緩一步,從“讓學生學”轉變為“學生要學”,通過:“掌握學情原則、自主學習原則、合作學習原則、學生“教”學原則、當堂鞏固原則、指導學習原則”,通過這六步原則結合具體課時進行合理
設計安排,這六個原則當中,只需要教師掌握學情原則和指導學法原則,且在這兩項中,教師也都是“站在學生后面的參與者”,課堂上的真正主角還是學生。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教學時生怕學生學不會,講不出,稍有一點差錯就喧賓奪主,直接指出標準答案,這樣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都大大減少;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自己比較喜歡對學生說過的話進行重復和強調,使得老師的“說”,占得比重更多了;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盡可能涉及一些多動嘴、多動手的具有多種學習方式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對于我們來說,讓學生“學進去”,應該不是大問題,但是如何讓學生“說出來”“說得好”“記得深”,就是一個相對較難得問題,由于教師長期以來教學觀念的根深蒂固,長期以來教學方法的按部就班、學生的得到的鍛煉機會的欠缺以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不足等,都使得“說出來”變成一個難題,困擾著我,因此,我請教了很多有經驗的教師,得出結論:一定要在教學中深層挖掘,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層次,將每一課的內容細化、深化,多多創設學生動嘴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情境,使得“說出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對于“學進去,講出來”行動計劃的理解還是很膚淺和片面的,但是從教育要回歸本質、教育要更具教育和生活的目的、使得學生更積極主動、樂于學習這幾個方面來說,“學講計劃”是符合時情的。自己一定要進一步學習和領會,使得自己的課堂更加民主、活潑、歡樂。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6
自主學習實施以來,在課堂執行過程中,高三語文組體會到了讓學生自主投入學習的重要性。
一、自主學習能保護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無意識地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扼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會問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和鼓勵,不要害怕和阻止學生的“好問”,不要諷刺和貶低學生的“怪問”;教師要培養和表揚學生的勤于提問,不要限制和壓抑學生的“多問”;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而且問得頗有見地、切中要害,從根本上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還應深入學科知識,創造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深奧道理,激發、培養他們的好奇心。
二、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興趣是一種學習動力,學習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越高,學習的效果越好。但如能把學習的興趣培養成一種學習的需要,就能使學生由原來的“要我學”轉為“我要學”,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在初學時都會感到新奇,因而對學習有一定的興趣,但學生缺乏意志和毅力,興趣容易因困難和乏味而轉移和中斷,只有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維持他們學習的動機。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目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不斷的調動學生的興趣。而自主學習,小組打分的方式,恰恰能激發學生的“成功欲”“競爭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自主學習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主動掌握整個學習過程,自發、自覺地投身學習,自己對自己負責,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比他們在教師的強迫下學知識都更可貴。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保障進一步的自主學習,二者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使學生受益無窮。在學習過程中,明確目標,開闊思路,豐富想象;需要不斷克服困難,不怕挫折,具有敢于懷疑,敢于成功的`精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培養了良好的學習品質。
四、自主學習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
“親其師,信其道”,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老師產生恐懼,那么,對其所教的課也不會產生興趣,反之,學生喜歡的老師一走進教室,課堂的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容易調動。因此,教師摒棄傳統的師道尊嚴,注重溝通師生情感,及時進行角色轉換,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人文環境。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單純地教給學生各類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教會他們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自我發展。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7
學講方式是學習方式和教學行為的變革,以學生自主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學進去”、“講出來”、“教別人”作為學生學習方式的導向和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
首先,要幫助學生明確目標,做好學習任務導引。導入的形式可靈活多樣,老師的語言要盡可能地精煉、精辟;揭示學習目標時要明確、精要、可操作,要使大部分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
其次,在學生自學環節,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各學科要于課前布置預習作業,在學生使用的教學案的導學任務單中明確布置,預習作業務必簡明扼要,承上啟下。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發現疑難,提出問題,上課時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先自主學習,再交流合作。
第三,演練展示環節是固化學習成果的重要一環。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布置學生演練任務,學生首先獨立完成。然后請若干小組選出一名代表上臺展示本組的預習成果。展示的形式倡導多樣化,或講述、或提問、或辯論、或表演,教師要作出及時評價,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諸媒體,由學生報告學習成果,引導其他學生整理學習內容,理清問題解決思路,培養學生觀點概括、問題表述和問題解決以及表達、交流等綜合能力。
最后,質疑拓展是深化學習的環節。在小組研討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習內容的核心知識、共性的問題、組內尚未解決的問題、需要拓展探究的.問題,通過組際競賽、互教互議、教師指導等方式,進一步加以解決,發展學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維。
通過學習,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學講方式”的理念,我們在教學中也要嘗試更新自己的觀點,變單一模式為分層組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變冰冷評價為溫情對話,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學講計劃心得體會02-05
學憲法講憲法作文02-25
學憲法講憲法心得05-10
參加學講計劃展示課活動心得體會11-10
學憲法講憲法活動方案(精選6篇)03-01
全省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方案03-03
學憲法講憲法主題總結(通用16篇)12-06
學講普通話倡議書(精選18篇)12-05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