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心得體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驗稿)》所規定的必修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與其他課程具有互補性和同等重要的價值和地位。
設置綜合實踐活動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其宗旨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它是最能體現學校特色、地域文化,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有助于克服片面的書本教育的弊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它為學生的發展開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會的廣闊空間。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探索,有助于構建符合《綱要》精神并具有地方特點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激發學校在課程開發與實施上的主動性,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多樣化,體現地方特色、學校特色,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
一、深刻了解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等三條線索進行。具體內容由地方和學校根據實際確定,確定的基本原則是: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體現每一所學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學校所在社區的特色;善于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探究課題或問題。范圍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教育等四個方面。
除指定領域外,綜合實踐活動還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等),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等。指定領域與非指定領域互為補充,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二、根據學校實際,科學確定活動內容
1、自主化,在設計綜合實踐課時,班主任及其他指導教師是具體實施者。在計劃制定方面,他們注重全員參與,自主制定。即校領導、教師、學生都參加到學校計劃制定的活動中來,它經過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兩個輪次。由上而下,即由學校領導、教導處將確定的我校綜合實踐的課程理念、目標向下傳達,組織教師學習領悟,讓每一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充分了解本課程的性質、任務、本校的活動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內容的制定全員參與,由學生到指導教師最后再匯總到主管的教導處。
2、多角度,在確定本學年的活動內容時,首先在學生中展開廣泛的討論,讓他們圍繞書上的課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再由指導教師根據匯總的情況進行梳理、篩選、歸類,上報科學的、可行的課題,最后由教導處做通盤搭配,根據各年級確定的研究主題進行統一的規劃安排,制定計劃。
3、系列化,同一個內容,不同的做法,由此體現課題的層次性與新穎性,形成一個序列,這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創新。
【學習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課程心得體會10-11
綜合實踐課程心得體會05-28
中小學綜合學習課程開發和教學設計04-30
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關系》心得05-04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03-23
課程綜合實踐心得體會(精選16篇)08-21
課程綜合實踐心得體會11篇02-28
綜合實踐課程心得體會11篇03-14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中的誤區論文05-03
地方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