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交往的禮儀
在商務交往中,對商務人員的口才有很高的要求。商務人員不一定要伶牙俐齒,妙語連珠,但必須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在克己敬人、“寸土必爭”的前提下,在談話之中保持自己應有的風度,始終以禮待人。有道是,“有‘禮’走遍天下”,在談話之中也是如此。
平心而論,要符合上面那些要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過不要緊,系統地學習掌握一些談話的技巧,對商務人員在商務交往之中搞好人際關系,定然大有幫助。
談話的技巧,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而且需要針對不同的人與事,來加以靈活地運用。
例如,當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貿然闖進了您的寫字間,而您實在難用很長的時間與之周旋時,如果直接告之對方“來的不是時候”,或對之愛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實,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語言,一樣可以暗示對方應盡早離去,而且還不至于使其難堪。可以在見面之初,一面真誠地對其表示歡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來要去參加公司的例會,可您這位稀客駕到,我豈敢怠慢。所以專門告假五分鐘,特來跟您敘一敘。”這句話的“話外音”,乃是暗示對方:“只能談五分鐘時間”,但因說得不失敬意,在對方的耳中就要中聽多了。
又如,一位來企業參觀的外商,若突然向您問起了我方的產量,產值一類原本不宜問到的問題,告之以“無可奉告”固然能行,卻也有可能使對方無地自容。
此時此刻,完全可以運用適當的談話技巧,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無可奉告”之意。比方說:“董事會讓我們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有多大生產能力,就生產多少”。“能賣出去多少產品,就能創造多大產值”。 “一年和另一年創造的產值,往往不盡相同”。面對這種照顧對方情緒的“所答非所問”,對方但凡識相,定會知難而退。
下面,就介紹一些商界人士皆應運用自如的說話技巧。
其一,寒暄與問候。
寒暄者,應酬之語是也。問候,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問的安好。在多數情況下,二者應用的情景都比較相似,都是作為交談的“開場白”來被使用的。從這個意義講,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難以確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際交往中打破僵局,縮短人際距離,向交談對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對方表示樂于與之結交之意。所以說,在與他人見面之時,若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為雙方進一步的交談,做好良好的鋪墊。
反之,在本該與對方寒暄幾句的時刻,反而一言不發,則是極其無禮的。
『 5 』『 6 』『 7 』『 8 』『 9 』
當被介紹給他人之后,應當跟對方寒暄。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為不想與之深談,不愿與之結交。
碰上熟人,也應當跟他寒暄一兩句。若視若不見,不置一辭,難免顯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時候,適用的寒暄語各有特點。
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您好!”“很高興能認識你”。“見到您非常榮幸”。
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者說:“幸會”。
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人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可以說“好久沒見了”、“又見面了”,也可以講:“您氣色不錯”、“您的發型真棒”,“您的小孫女好可愛呀”、“今天的風真大”、“上班去嗎?”
寒暄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它卻不能不具備簡潔、友好與尊重的特征。
寒暄語應當刪繁就簡,不要過于程式化,像寫八股文。例如,兩人初次見面,一個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另一個則道:“豈敢,豈敢廣搞得像演出古裝戲一樣,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許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戲弄對方。“來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長膘了”,等等,自然均應禁用。
問候,多見于熟人之間打招呼。西方人愛說:“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么”、“身體怎么樣”、“家人都好吧?”
在商務活動中,也有人為了節省時間,而將寒暄與問候合二為一,以一句“您好”,來一了百了。
問候語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老北京人愛問別人:“吃過飯了嗎?”其實質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還沒吃”,意思就不大對勁了。若以之間候南方人或外國人,常會被理解為:“要請我吃飯”、“諷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閑事”、“沒話找話”,從而引起誤會。
在阿拉伯人中間,也有一句與“吃過飯沒有”異曲同工的問候語:“牲口好嗎?”您可別生氣,人家這樣問候您,絕不是拿您當牲口,而是關心您的經濟狀況如何。在以游牧為生的阿拉伯人中間,還有什么比牲口更重要的呢?問您“牲口好嗎?”的確是關心您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1><2><3><4><5><6><7><8><9>
為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范,商界人士應以“您好”、 “忙嗎”為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說。
牽涉到個人私生活、個人禁忌等方面的話語,最好別拿出來“獻丑”。例如,一見面就問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沒有”,或是“現在還吃不吃中藥”,都會令對方反感至極。
其二,稱贊與感謝。
什么樣的人最招人喜歡?答案是有的:懂得贊美別人的人,最是招人喜歡。
什么樣的人最有禮貌?答案也是有的:得到他人幫助后,知道及時表示感謝的人最有禮貌。
稱贊與感謝,都有一定的技巧。如下加遵守,自行其事,不但可能會顯得虛偽,而且還可能會詞不達意,招致誤解。
比如,贊美旁人:“您今天穿的這件衣服,比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好看多了”,或是“去年您拍的那張照片,看上去您多么年輕呀”,都是用“詞”不當的典型例子。前者有可能被理解為指責對方“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太差勁,不會穿衣服;后者則有可能被理解為是在向對方暗示:您老得真快!您現在看上去可一點兒也不年輕了。您說,講這種廢話是不是還不如免開尊口呢?
贊美別人,應有感而發,誠摯中肯。因為它與拍馬屁,阿諛奉承,終究是有所區別的。
贊美別人的第一要則,就是要實事求是,力戒虛情假意,亂給別人戴高帽子。夸獎一位不到40歲的女士“顯得真年輕”,還說得過去;要用它來恭維一位氣色不佳的80歲的老太太,就過于做作了。離開真誠二字,贊美將毫無意義。
有位西方學者說:面對一位真正美麗的姑娘,才能夸她“漂亮”。面對相貌平平的姑娘,稱道她“氣質甚好”,方為得體。而“很有教養”一類的贊語,則只能用來對長相實在無可稱道的姑娘講。
他的話講得雖然有些率直,但卻道出贊美別人的第二要則:需要因人而異。男士喜歡別人稱道他幽默風趣,很有風度。女士渴望別人注意自己年輕、漂亮。老年人樂于別人欣賞自己知識豐富,身體保養好。孩子們愛聽別人表揚自己聰明,懂事。適當地道出他人內心之中渴望獲得的贊賞,適得其所,善莫大焉。這種“理解”,最受歡迎。
贊美別人的第三要則,是話要說得自自然然,不露痕跡,不要聽起來過于生硬,更不能“一視同仁,千篇一律”。
當著一位先生的夫人之面,突然對后者來上一句:“您很有教養”,會讓人摸不清頭腦。可要是明明知道這位先生的領帶是其夫人“欽定”的,再夸上一句:“某先生,您這條領帶真棒!”那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收益”。 (5)(6)(7)(8)(9)
在商務交往中,對商務人員的口才有很高的要求。商務人員不一定要伶牙俐齒,妙語連珠,但必須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在克己敬人、“寸土必爭”的前提下,在談話之中保持自己應有的風度,始終以禮待人。有道是,“有‘禮’走遍天下”,在談話之中也是如此。
平心而論,要符合上面那些要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過不要緊,系統地學習掌握一些談話的技巧,對商務人員在商務交往之中搞好人際關系,定然大有幫助。
談話的技巧,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而且需要針對不同的人與事,來加以靈活地運用。
例如,當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貿然闖進了您的寫字間,而您實在難用很長的時間與之周旋時,如果直接告之對方“來的不是時候”,或對之愛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實,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語言,一樣可以暗示對方應盡早離去,而且還不至于使其難堪。可以在見面之初,一面真誠地對其表示歡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來要去參加公司的例會,可您這位稀客駕到,我豈敢怠慢。所以專門告假五分鐘,特來跟您敘一敘。”這句話的“話外音”,乃是暗示對方:“只能談五分鐘時間”,但因說得不失敬意,在對方的耳中就要中聽多了。
又如,一位來企業參觀的外商,若突然向您問起了我方的產量,產值一類原本不宜問到的問題,告之以“無可奉告”固然能行,卻也有可能使對方無地自容。
此時此刻,完全可以運用適當的談話技巧,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無可奉告”之意。比方說:“董事會讓我們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有多大生產能力,就生產多少”。“能賣出去多少產品,就能創造多大產值”。 “一年和另一年創造的產值,往往不盡相同”。面對這種照顧對方情緒的“所答非所問”,對方但凡識相,定會知難而退。
下面,就介紹一些商界人士皆應運用自如的說話技巧。
其一,寒暄與問候。
寒暄者,應酬之語是也。問候,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問的安好。在多數情況下,二者應用的情景都比較相似,都是作為交談的“開場白”來被使用的。從這個意義講,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難以確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際交往中打破僵局,縮短人際距離,向交談對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對方表示樂于與之結交之意。所以說,在與他人見面之時,若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為雙方進一步的交談,做好良好的鋪墊。
反之,在本該與對方寒暄幾句的時刻,反而一言不發,則是極其無禮的。 【5】【6】【7】【8】【9】
當被介紹給他人之后,應當跟對方寒暄。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為不想與之深談,不愿與之結交。
碰上熟人,也應當跟他寒暄一兩句。若視若不見,不置一辭,難免顯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時候,適用的寒暄語各有特點。
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您好!”“很高興能認識你”。“見到您非常榮幸”。
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者說:“幸會”。
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人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可以說“好久沒見了”、“又見面了”,也可以講:“您氣色不錯”、“您的發型真棒”,“您的小孫女好可愛呀”、“今天的風真大”、“上班去嗎?”
寒暄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它卻不能不具備簡潔、友好與尊重的特征。
寒暄語應當刪繁就簡,不要過于程式化,像寫八股文。例如,兩人初次見面,一個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另一個則道:“豈敢,豈敢廣搞得像演出古裝戲一樣,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許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戲弄對方。“來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長膘了”,等等,自然均應禁用。
問候,多見于熟人之間打招呼。西方人愛說:“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么”、“身體怎么樣”、“家人都好吧?”
在商務活動中,也有人為了節省時間,而將寒暄與問候合二為一,以一句“您好”,來一了百了。
問候語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老北京人愛問別人:“吃過飯了嗎?”其實質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還沒吃”,意思就不大對勁了。若以之間候南方人或外國人,常會被理解為:“要請我吃飯”、“諷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閑事”、“沒話找話”,從而引起誤會。
在阿拉伯人中間,也有一句與“吃過飯沒有”異曲同工的問候語:“牲口好嗎?”您可別生氣,人家這樣問候您,絕不是拿您當牲口,而是關心您的經濟狀況如何。在以游牧為生的阿拉伯人中間,還有什么比牲口更重要的呢?問您“牲口好嗎?”的確是關心您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 5 』『 6 』『 7 』『 8 』『 9 』
為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范,商界人士應以“您好”、 “忙嗎”為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說。
牽涉到個人私生活、個人禁忌等方面的話語,最好別拿出來“獻丑”。例如,一見面就問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沒有”,或是“現在還吃不吃中藥”,都會令對方反感至極。
其二,稱贊與感謝。
什么樣的人最招人喜歡?答案是有的:懂得贊美別人的人,最是招人喜歡。
什么樣的人最有禮貌?答案也是有的:得到他人幫助后,知道及時表示感謝的人最有禮貌。
稱贊與感謝,都有一定的技巧。如下加遵守,自行其事,不但可能會顯得虛偽,而且還可能會詞不達意,招致誤解。
比如,贊美旁人:“您今天穿的這件衣服,比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好看多了”,或是“去年您拍的那張照片,看上去您多么年輕呀”,都是用“詞”不當的典型例子。前者有可能被理解為指責對方“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太差勁,不會穿衣服;后者則有可能被理解為是在向對方暗示:您老得真快!您現在看上去可一點兒也不年輕了。您說,講這種廢話是不是還不如免開尊口呢?
贊美別人,應有感而發,誠摯中肯。因為它與拍馬屁,阿諛奉承,終究是有所區別的。
贊美別人的第一要則,就是要實事求是,力戒虛情假意,亂給別人戴高帽子。夸獎一位不到40歲的女士“顯得真年輕”,還說得過去;要用它來恭維一位氣色不佳的80歲的老太太,就過于做作了。離開真誠二字,贊美將毫無意義。
有位西方學者說:面對一位真正美麗的姑娘,才能夸她“漂亮”。面對相貌平平的姑娘,稱道她“氣質甚好”,方為得體。而“很有教養”一類的贊語,則只能用來對長相實在無可稱道的姑娘講。
他的話講得雖然有些率直,但卻道出贊美別人的第二要則:需要因人而異。男士喜歡別人稱道他幽默風趣,很有風度。女士渴望別人注意自己年輕、漂亮。老年人樂于別人欣賞自己知識豐富,身體保養好。孩子們愛聽別人表揚自己聰明,懂事。適當地道出他人內心之中渴望獲得的贊賞,適得其所,善莫大焉。這種“理解”,最受歡迎。
贊美別人的第三要則,是話要說得自自然然,不露痕跡,不要聽起來過于生硬,更不能“一視同仁,千篇一律”。
當著一位先生的夫人之面,突然對后者來上一句:“您很有教養”,會讓人摸不清頭腦。可要是明明知道這位先生的領帶是其夫人“欽定”的,再夸上一句:“某先生,您這條領帶真棒!”那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收益”。
3 4 5 6 7 8 9在商務交往中,對商務人員的口才有很高的要求。商務人員不一定要伶牙俐齒,妙語連珠,但必須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在克己敬人、“寸土必爭”的前提下,在談話之中保持自己應有的風度,始終以禮待人。有道是,“有‘禮’走遍天下”,在談話之中也是如此。
平心而論,要符合上面那些要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過不要緊,系統地學習掌握一些談話的技巧,對商務人員在商務交往之中搞好人際關系,定然大有幫助。
談話的技巧,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而且需要針對不同的人與事,來加以靈活地運用。
例如,當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貿然闖進了您的寫字間,而您實在難用很長的時間與之周旋時,如果直接告之對方“來的不是時候”,或對之愛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實,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語言,一樣可以暗示對方應盡早離去,而且還不至于使其難堪。可以在見面之初,一面真誠地對其表示歡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來要去參加公司的例會,可您這位稀客駕到,我豈敢怠慢。所以專門告假五分鐘,特來跟您敘一敘。”這句話的“話外音”,乃是暗示對方:“只能談五分鐘時間”,但因說得不失敬意,在對方的耳中就要中聽多了。
又如,一位來企業參觀的外商,若突然向您問起了我方的產量,產值一類原本不宜問到的問題,告之以“無可奉告”固然能行,卻也有可能使對方無地自容。
此時此刻,完全可以運用適當的談話技巧,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無可奉告”之意。比方說:“董事會讓我們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有多大生產能力,就生產多少”。“能賣出去多少產品,就能創造多大產值”。 “一年和另一年創造的產值,往往不盡相同”。面對這種照顧對方情緒的“所答非所問”,對方但凡識相,定會知難而退。
下面,就介紹一些商界人士皆應運用自如的說話技巧。
其一,寒暄與問候。
寒暄者,應酬之語是也。問候,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問的安好。在多數情況下,二者應用的情景都比較相似,都是作為交談的“開場白”來被使用的。從這個意義講,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難以確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際交往中打破僵局,縮短人際距離,向交談對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對方表示樂于與之結交之意。所以說,在與他人見面之時,若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為雙方進一步的交談,做好良好的鋪墊。
反之,在本該與對方寒暄幾句的時刻,反而一言不發,則是極其無禮的。
當被介紹給他人之后,應當跟對方寒暄。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為不想與之深談,不愿與之結交。
碰上熟人,也應當跟他寒暄一兩句。若視若不見,不置一辭,難免顯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時候,適用的寒暄語各有特點。
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您好!”“很高興能認識你”。“見到您非常榮幸”。
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者說:“幸會”。
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人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可以說“好久沒見了”、“又見面了”,也可以講:“您氣色不錯”、“您的發型真棒”,“您的小孫女好可愛呀”、“今天的風真大”、“上班去嗎?”
寒暄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它卻不能不具備簡潔、友好與尊重的特征。
寒暄語應當刪繁就簡,不要過于程式化,像寫八股文。例如,兩人初次見面,一個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另一個則道:“豈敢,豈敢廣搞得像演出古裝戲一樣,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許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戲弄對方。“來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長膘了”,等等,自然均應禁用。
問候,多見于熟人之間打招呼。西方人愛說:“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么”、“身體怎么樣”、“家人都好吧?”
在商務活動中,也有人為了節省時間,而將寒暄與問候合二為一,以一句“您好”,來一了百了。
問候語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老北京人愛問別人:“吃過飯了嗎?”其實質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還沒吃”,意思就不大對勁了。若以之間候南方人或外國人,常會被理解為:“要請我吃飯”、“諷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閑事”、“沒話找話”,從而引起誤會。
在阿拉伯人中間,也有一句與“吃過飯沒有”異曲同工的問候語:“牲口好嗎?”您可別生氣,人家這樣問候您,絕不是拿您當牲口,而是關心您的經濟狀況如何。在以游牧為生的阿拉伯人中間,還有什么比牲口更重要的呢?問您“牲口好嗎?”的確是關心您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5〗〖6〗〖7〗〖8〗〖9〗
為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范,商界人士應以“您好”、 “忙嗎”為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說。
牽涉到個人私生活、個人禁忌等方面的話語,最好別拿出來“獻丑”。例如,一見面就問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沒有”,或是“現在還吃不吃中藥”,都會令對方反感至極。
其二,稱贊與感謝。
什么樣的人最招人喜歡?答案是有的:懂得贊美別人的人,最是招人喜歡。
什么樣的人最有禮貌?答案也是有的:得到他人幫助后,知道及時表示感謝的人最有禮貌。
稱贊與感謝,都有一定的技巧。如下加遵守,自行其事,不但可能會顯得虛偽,而且還可能會詞不達意,招致誤解。
比如,贊美旁人:“您今天穿的這件衣服,比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好看多了”,或是“去年您拍的那張照片,看上去您多么年輕呀”,都是用“詞”不當的典型例子。前者有可能被理解為指責對方“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太差勁,不會穿衣服;后者則有可能被理解為是在向對方暗示:您老得真快!您現在看上去可一點兒也不年輕了。您說,講這種廢話是不是還不如免開尊口呢?
贊美別人,應有感而發,誠摯中肯。因為它與拍馬屁,阿諛奉承,終究是有所區別的。
贊美別人的第一要則,就是要實事求是,力戒虛情假意,亂給別人戴高帽子。夸獎一位不到40歲的女士“顯得真年輕”,還說得過去;要用它來恭維一位氣色不佳的80歲的老太太,就過于做作了。離開真誠二字,贊美將毫無意義。
有位西方學者說:面對一位真正美麗的姑娘,才能夸她“漂亮”。面對相貌平平的姑娘,稱道她“氣質甚好”,方為得體。而“很有教養”一類的贊語,則只能用來對長相實在無可稱道的姑娘講。
他的話講得雖然有些率直,但卻道出贊美別人的第二要則:需要因人而異。男士喜歡別人稱道他幽默風趣,很有風度。女士渴望別人注意自己年輕、漂亮。老年人樂于別人欣賞自己知識豐富,身體保養好。孩子們愛聽別人表揚自己聰明,懂事。適當地道出他人內心之中渴望獲得的贊賞,適得其所,善莫大焉。這種“理解”,最受歡迎。
贊美別人的第三要則,是話要說得自自然然,不露痕跡,不要聽起來過于生硬,更不能“一視同仁,千篇一律”。
當著一位先生的夫人之面,突然對后者來上一句:“您很有教養”,會讓人摸不清頭腦。可要是明明知道這位先生的領帶是其夫人“欽定”的,再夸上一句:“某先生,您這條領帶真棒!”那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收益”。
『 5 』『 6 』『 7 』『 8 』『 9 』
【談話交往的禮儀】相關文章:
談話禮儀匯集01-01
員工的談話禮儀01-01
職場談話禮儀規范01-17
簡析談話禮儀01-01
員工談話禮儀規范01-01
國際交往的禮儀03-07
個人交往沙龍禮儀01-01
《基本的交往禮儀》教案06-28
日常交往禮儀的心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