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通用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1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發,由點及面,很快波及全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醫護人員和疾控工作者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前赴后繼、視死如歸,投入到了與病毒搶奪時間、挽救人民生命的偉大斗爭中。同志們立下了神圣的誓言:無論生死,不計報酬!
在這千千萬萬名抗疫戰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許蓉蓉。
24歲的許蓉蓉2019年9月剛剛入職到儀征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平時工作刻苦、勤奮,深得大家的贊許。
2019年11月,許蓉蓉被派往揚州市疾控中心進修學習PCR技術(生物學的聚合酶鏈反應)。2020年1月30日,當她接到去揚州市疾控中心協助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時,沒有絲毫遲疑,收拾行裝,立刻趕往揚州市疾控中心報到。
在長達26天的.時間里,她全程參與了揚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檢測任務,包括樣本的前期處理、核酸檢測體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護設備,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4、5個小時,最長6個多小時,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飯。悶熱、疼痛、饑渴,但她始終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兢兢業業地完成所有工作。
許蓉蓉的父母也是醫務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線,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時,給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時候,他們一邊擔心女兒的安全,一邊又怕打擾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進了家門才會回房休息。雖然家在臨近的邗江區,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飯的次數卻屈指可數。
作為檢驗隊伍中最年輕的一員,許蓉蓉積極主動地承擔各項工作。“能干,吃苦耐勞,認真負責”是揚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老師們對她最多的評價。
在結束了揚州市疾控中心的調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儀征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的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當中,開展疑似新冠肺炎樣本采集、送檢單匯總、樣本的核對等工作。
當前,新冠肺炎還在肆虐之中,任重道遠。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有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斗,有無數個象許蓉蓉一樣優秀的醫護人員、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們必將取得最后的勝利!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2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荊州一醫醫護戰士輪番上陣,不畏風險,逆風而行,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經外科副護士長王麗娜,2月21日,進入隔離三區負責護理工作。隔離三區分為三個樓層,有25名護士,都是從各個護理單元抽調出來的護理骨干,王麗娜團結帶領這群兄弟姐妹們,用仁愛之心與患者一道共同抗擊疫情。
因為病毒的傳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發病。21日,父女兩人,想住在一間病房里,可是根據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規范,患者一個陽性,一個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間病房,面對這種情況,護士長王麗娜反復給患者做工作,耐心對患者講解分開收治的重要性,最終患者表示理解,并接受分開在兩個單間病房里。
一天,患者劉大姐反饋病房電視不能正常觀看,王麗娜在后勤人員的電話遙控下,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調好了電視。這一刻,聽著患者小孩似的歡呼,看著患者歡笑的面龐,王麗娜也開心的笑了。在與劉大姐的交流過程中,王麗娜了解到劉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親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離,母親在醫院重癥監護室治療,在重重的打擊下,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劉大姐心理負擔太重了,在掌握了這一情況后,王麗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劉大姐,跟她聊上幾句,了解一下她的心理動態,樹立了她戰勝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于食堂提供的飲食不合習俗,后來,護士們為他點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還是“吃不飽”,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為他送來了愛心午餐,此時正是中午12點多鐘,支助工友、隔離區外勤人員都是最忙的時候,還沒吃午飯的王麗娜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決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遞員,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來他們為丁先生準備的愛心午餐,送到隔離病區丁先生的手中,王麗娜了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會給他送一次愛心餐,為此,專門預定了志愿者,使這份特殊的愛心能夠每天按時到達丁先生的手中。
王麗娜說:“我們每天的工作雖然很繁瑣、很勞累,但對患者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希望。除了給患者最好的醫療護理,還要和他們一起互動,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從而增強抗疫心勝的信心。”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3
在這個不尋常的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來勢迅猛。在沙洋濱江新區疫情防控的戰場上,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志愿者們主動擔當、積極作為,處處留心、默默堅守,切實保障了所在長林社區服務點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月2日大年初九以來,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先后共計三批12名志愿者到濱江新區長林社區報到。除一名同志因交通管制隔離在外地,其他11名志愿者堅守崗位、認真履職,先后圓滿完成了社區交辦的入戶走訪、網格組建、再次摸排、重點跟蹤、日常監測、分發臨時通行證等工作,同時還積極協助物業開展巡查、清潔、消毒等工作,化身“店小二”“外賣員”,為業主代購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和藥品等,以實際行動踐初心、贏民心。
——“班子成員不帶頭,誰帶頭?”
副局長陳鵬身先士卒,第一批到崗,第一個對接社區干部,第一個認領包聯網格。2月2日到崗以來,他率先在包聯網格建立業主微信群,主動將私人新購的車報備到社區,用于接送同一個網格的社區干部、志愿者,經常幫助社區拖運接收捐贈的防疫、生活物資。
2月8日元宵節,當天下午全縣城區各社區統一制印下發居民臨時通行證,第二天開始實行“211”政策限制居民外出購物頻次。為了不耽誤居民第二天出門買菜,陳鵬帶領小組成員王會敏、賈中平迅速分工、加班加點發放通行證。從5點36分做完當天網格“大摸底大調查”開始,一家一戶打電話,不到一個小時,三人包保的發改局、電信兩個小區共計41戶的居民代表全部領到了臨時通行證。天色慢慢暗了,時間滑向了6點半,他們才在家人電話的催促里踏上歸家的路。
——急事及時報,返崗不耽擱!
“王局長,這么晚打擾您!有個急事跟您匯報!”2月6日晚上10點52分,土地整治局的志愿者王夢君第一時間上報疫情。原來,當天早上上班路上同車十分鐘的一名干部被隔離了。該同志屬于密切接觸者,10點多剛被通知隔離觀察。得知這個消息,她和丈夫迅速上報所在社區、單位負責同志,開始兩人居家隔離。
第二天一早,王夢君自覺居家隔離的同時,積極配合濱江新區長林社區工作人員迅速摸清那名密切接觸者相關情況,交接包聯網格入戶走訪調查數據資料。之后,她每天兩次對社區、單位和包聯人報備個人身體狀況,及時了解、轉達那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觀察情況。
終于,2月11日晚上6點33分,王夢君第一時間傳達了好消息:那名密切接觸者隔離檢查無虞后回家了,警報解除,她和丈夫安全過關了。原本單位和社區都勸她繼續在家休息,以便好好照顧家中老人和小孩,她卻義無反顧重返志愿者崗位。“這幾天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不能把事都推給社區包聯人和其他一個小區的志愿者,明天我就到崗!”
自覺落了幾天的工作,2月12日一大早,王夢君先到包聯的龍湖灣小區與其他志愿者碰頭分工,再迅速找到社區包聯人,連續兩天加班加點核查龍湖灣小區“大走訪大排查”的臺賬資料。“一絲不茍、認真負責”,是社區包聯人對她的中肯評價。面對肯定和褒獎,她只淡淡微笑,“我就是做了一名普通志愿者該做的`事、能做的事”。
——人心齊,泰山移!
11名志愿者把使命記在心頭,將責任擔在肩上。
截止目前,前期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臺賬均已順利完成,三類人員臺賬得到進一步完善。他們持續深入長林社區各個包聯小區,常態化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引導,一日雙報、密切跟蹤武漢返沙人員,現場督導、嚴格落實防控措施,排查不漏一戶、宣傳不漏一人。他們響應指令迅速,總是第一時間轉發防疫信息、《通告》、《公開信》等;他們管理服務主動,積極參與包聯小區卡口值守管控、樓道垃圾清理、樓棟電梯消毒;他們服務群眾貼心,及時為包聯網格居民代購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和蔬菜、水果、糧油等生活用品。
他們的付出,群眾看在眼里,網格微信群、業主的朋友圈處處可見對他們的贊揚;戰友記在心上,濱江新區、長林社區的干部職工常常表達對他們的肯定。他們無愧于志愿者的名字,必將與社區工作者攜手并肩,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4
2020年2月1日下午,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走進一名自稱退役軍人的年輕人,向醫護人員捐贈醫用口罩1500個。醫院工作人員反復詢問捐贈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這樣一份感謝信:“親愛的退役軍人: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戰斗中,您向我院捐贈醫用口罩1500個。我院將嚴格管理捐贈物資,確保每一份愛心捐贈物資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們為您在特殊時期對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誠摯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一個偶然的機會,蘭州戰役紀念館的同事們不經意發現了這份感謝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邊有這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抗擊新冠疫情關鍵時刻默默捐贈醫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齊樂。
齊樂同志2014年部隊退役后應聘到蘭州戰役紀念館擔任講解員。工作以來,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軍人,始終保持退伍軍人困難面前不退縮、沖在前的精神,在抗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責,主動作為。
“一念起,天涯咫尺”。2020年1月24日,齊樂同志已經準備與家人利用春節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島旅游度假。當天晚上,當他在臨出發時得知新冠疫情惡化的消息,心就懸了起來,轉機時看到機場軍隊醫護人員整裝出發的場面,他意識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1月25日是農歷大年初一,全國人民都處在新冠疫情帶來的慌亂中,疫情蔓延、武漢封城、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醫護人員馳援、醫護用具缺乏等讓人揪心的信息不斷傳來,人們的心越來越緊張。
此時,身在國外的齊樂從網上看到了醫護人員防護用具不足,影響抗擊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腦海里浮現出醫護人員緊張忙碌搶救感染患者的身影,浮現出親人、朋友、同事購買不到醫用口罩焦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單位沒有應急用的防護口罩影響工作的現實,心想能為抗擊疫情做點什么。
身在異國他鄉的齊樂已經無心享受與家人一起度假的歡樂,時刻想著為家鄉的抗擊疫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想著千方百計能多籌集一些口罩。接下來的幾天,他幾經周折,在當地多家藥店購得醫用防護口罩5000個。為將這些口罩隨機運回國內,他放棄最初確定的購物計劃,盡量減輕攜帶的行李。
1月31日晚上,齊樂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國的旅程,當得知隨行的旅行社有需要運回國內的醫療物資時,他沖在最前面積極協助旅行社在機場搬運同機回國的醫療物資,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機場幫忙搬運大量的防疫物資。
回國后,想到抗擊疫情一線醫護物資緊缺,齊樂顧不上休息,立即驅車趕往省市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將價值1000余元1500個醫用口罩,以一名退役軍人的名義捐贈給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齊樂始終牽掛著單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將500個醫用口罩及時運到單位,第一時間查看單位還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設施,當看到單位消毒防護器材缺乏,他默默的開上自己的私家車四處打聽尋找,墊資購買440斤消毒液和噴霧器等洗消器械,為單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充足保障。他主動擔負起每天為單位辦公場所進行“全覆蓋”消毒的任務,從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對單位辦公場所徹底進行消毒,努力為同事提供安全衛生的辦公環境。
“涓涓如流,匯聚成海”。抗擊新冠疫情需要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抗擊,需要每一個平凡的人在危難面前不畏艱險、積極行動、默默付出。“我在部隊參加過生化洗消和防護訓練,這種時候我就應當發揮作用”,齊樂這樣想更是這樣做,在他的車里,消毒液、洗消服、噴霧器成了必備車載裝備,不管是在單位還是社區,他都能夠隨時進行消毒防疫工作。
齊樂看到社區抗擊疫情一線消毒液緊缺,他就多方聯系購買消毒液,為城關區火車站街道紅山二村社區捐贈100斤消毒液;當看到社區一線防疫工作人員緊張辛苦,就主動聯系社區,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社區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來,齊樂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險、連續作戰,每天下班后協助社區開展噴灑消毒液、人員車輛登記勸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戰場上始終義無反顧,默默奉獻,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獻有我。”齊樂同志在抗擊新冠疫情戰場上的突出表現,是他長期以來始終保持和發揚的軍人本色、弘揚志愿者精神在特殊困難面前的又一次閃光。服役期間,他苦練專業技能,是部隊訓練尖子和骨干,2019年已經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隊征召復訓命令后,克服家庭困難,按時歸隊受訓,因訓練成績突出受到部隊好評,完美詮釋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
作為一名紀念館的紅色講解員,他對本職工作充滿熱情,對講解工作精益求精,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大量戰史書,充實知識儲備;他悉心揣摩講解技巧,努力為觀眾提供更好講解服務和參觀體驗,多次受到參觀群眾留言表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后,為向社會提供服務,蘭州戰役紀念館開展線上觀“戰”,線下抗“疫”,齊樂同志積極協助整理匯總蘭州戰役線上展館資料,發揮計算機技術特長,蘭州戰役紀念館網上數字化展廳進入全國全國網上展廳。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的同時,他愛護守護紀念館這個“大家庭”,苦活累活搶著干、干在先;看到紀念館屋頂的紅旗被風吹歪了,他會第一時間爬上屋頂扶正更換;紀念館內電器出現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話不說認真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裝卸展板、展架他總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務活動,他第一個報名參加,充分體現了愛崗敬業的高尚情操,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委蘭州戰役紀念館“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為他長期以來始終保持的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作風,養成的困難面前不低頭、迎難而上習慣,使得齊樂同志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重要關頭,展現出胸懷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默默奉獻的精神。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齊樂仍然在努力前行,以一個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為戰勝疫情做著應有的貢獻。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5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愿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沖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區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并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區社區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愿加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唇干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于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并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后,主動去查找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為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匯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為一名志愿者,感到無比自豪!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6
“嗯,挺好,體溫都正常,呆在家里千萬不要出門,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聯系就好,我們都會盡量滿足你們的需求。”1月31日一早,萬載縣白水鄉衛生院醫生丁某給小浩量完體溫做好登記后,拎著醫藥箱又繼續趕往下一戶人家。
“這些返鄉人員全都安排在家自我隔離,我們每天派專人上戶給他們量體溫,確保過了觀察期再解除隔離。有些還住的挺遠的,走路都要走半小時。”丁某笑著說道。
當前,疫情來勢洶洶,席卷全國,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式,萬載縣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放棄假期,堅守崗位,守護百姓的平安。
丁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35歲的他已有6年黨齡。在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除了在醫院接診、消毒以外,每天早晚還要和同事一起上戶,為武漢等地返鄉的村民測量體溫、登記備案,還不定期到鄉主干道上的疫情監測點輪值。從大年三十至今,他一直堅守在崗位上,還沒回過一趟家,跟家人吃一頓團圓飯。
“某最近真挺累的,每天忙的暈頭轉向,又要接診又要下鄉,還要輪值,消殺也靠他,家里的事都顧不上了,他老婆都快要生了好像。”說起丁某,同事們都點頭稱贊。
說起妻子,丁某內心有些愧疚。妻子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名黨員,現今9月身孕有余,即將臨盆。雙腳有些水腫的她,行動多有不便,剛滿三歲的兒子也只能由父母照顧。但父母年紀也大了,加上身體又不太好。母親血壓高,父親左腎有結石、積水,年前做檢查還發現腎臟內長了一顆95x72mm大小的囊腫。本打算趁著春節假期帶父親去大醫院動手術,哪知計劃趕不上變化,突然的疫情,讓丁某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照顧家人了。聽說母親的降壓藥吃完了,他也只是在上戶途中路過家門口時,把藥扔進家里的院子后就轉身回醫院繼續工作,連家門都沒進。“我父親是名老黨員,從小他就教育我,要聽黨話,感黨恩。我是兒子,是丈夫,但我更是醫生。家人需要我,但白水的.群眾更需要我。國難當前,我必須舍小家,顧大家。”丁某態度堅定。
疫情就是集結號,自全縣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后,全縣廣大黨員爭當表率,沖鋒在前,像丁某一樣的黨員還有很多,他們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重返工作崗位,為生命站崗,讓鮮艷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戰“疫”第一線。舍身忘我的背后,是齊心協力對抗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堅信:我們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7
37年間,山西靜樂縣雙路鄉衛生防疫員王元林為全鄉15個村的孩子接種疫苗20萬人次,實現了規范接種、安全接種,100%完成國家強制免疫。其間,沒發生一起基礎免疫傳染病、一起接種糾紛。
王元林說,針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馬虎不得。
見到王元林那天,是6月30日。呂梁山東麓的雙路鄉迎來一場久違的細雨,靜謐山鄉透著陣陣涼意。
王元林正準備出門,張亮杰的孩子3歲了,該加強接種流腦疫苗了,半月前娃兒發燒不能注射,今兒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塊從冰箱移入隨身背的疫苗箱,邊穿那件出門才穿的中山裝邊說,針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里外的蘭家山,從河灘下去,再沿著陡坡爬上去。
61歲的王元林已經這樣走了37年。37年中,他為全鄉15個村的孩子接種疫苗,接種疫苗達20萬人次,實現了規范接種、安全接種,100%完成國家強制免疫。其間,沒發生一起基礎免疫傳染病,沒發生一起接種糾紛。
王元林先后獲得省級計劃免疫先進個人、法定傳染病報告先進個人、免疫規劃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日前,山西省衛生廳授予他衛生防疫楷模榮譽稱號。
苦點累點不怕,就怕誤了娃娃。
山西省靜樂縣是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縣,在王元林童年記憶里,就有天花、脊髓灰質炎、流腦等疾病流行。他親眼看到這些傳染病奪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初中畢業后,王元林選擇了在縣衛校讀書。1973年畢業返鄉后,他成了全縣第一代鄉村防疫員,那時候,因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里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沒病,為啥要挨那一針,還吃那些紅紅綠綠的藥丸丸?王元林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門,一家家地做工作。蘭家山村的趙桃娥是個聾啞人,家里3個孩子都到了接種疫苗的年齡。王元林幾次上門,任憑怎么說、怎么比劃都不行。好不容易請人幫忙用啞語把道理說清了,可趙家又拿不出錢來接種。王元林二話沒說,自己墊錢給3個孩子打上了疫苗。
王元林每到一村,總要打聽誰家快生孩子了,誰家剛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兒的消息,他就立即上門,為孩子建起健康檔案。春去秋來,看著王元林一趟趟地跑,聽著王元林一回回地說,鄉親們明白了:這疫苗,誰打上,對誰好。
為了不漏掉一個孩子,王元林走遍山鄉,風雨無阻。去年春節剛過,大雪紛飛,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兒到了接種期。王元林背起藥箱,深一腳淺一腳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黃葦村。兩個多小時后,當滿身是雪的王元林撩開李家土窯洞的門簾時,李天亮驚詫地說:這么大的雪你還來?王元林卻答:這么大的事,我怎能不來?
一次出診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蓋重重磕在石頭上。他掙扎著爬起來,一瘸一拐堅持走到大山深處完成接種。他的左腿從此落下毛病,不能彎、蹲不下,天一涼就疼。跑山路最費的是鞋,王元林每年要穿壞老伴親手做的七八雙布鞋,布膠鞋一年也得兩三雙。他說:苦點累點不怕,就怕誤了娃娃。
為了娃,多跑幾個來回算個啥?
那天,在張亮杰家,王元林仔細給孩子測過體溫后,才給孩子接種了流腦A+C疫苗。張亮杰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針害你跑兩趟,還下著雨!王元林認真地說:發燒是典型的接種禁忌,帶病接種是害了娃。為了娃,多跑幾個來回算個啥?
如今,雙路鄉的許多老鄉都能說出接種疫苗的禁忌常識:感冒、發燒不能打;吃雞蛋過敏不能打;糖丸必須用涼開水調成糊狀服下,水溫千萬不能高這都是王元林走家串戶宣傳的結果。
為保證疫苗安全有效,王元林常年養成兩個習慣:不管多遠的路,他從不在外過夜,以保證便攜式疫苗箱維持正常的低溫;一進家門,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燈開關,看是否停電。一旦停電,他就立即將冰模板一個個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確保疫苗質量。王元林說:一個細節把握不好,就會出大事。
王元林出門喜歡穿4個兜的中山裝,兜里總裝著幾個64開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個紙箱里,這樣的小本本有幾十個。小本本上詳細記錄著孩子的名字、所在村莊、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經接種的時間、疫苗名稱,還有每次疫苗的批號、日期、產地和生產日期。每個月,王元林都要根據小本本自行設計一張疫苗接種行程表,哪天去哪幾個村、哪個村有幾個孩子需要接種,都做了標注,一個都不漏。
王元林生活中,一切都圍著疫苗轉。一次,王元林高燒39攝氏度,人躺在床上,心里卻想著10里外的硯灣村,那里有個孩子等著接種。接種疫苗有規程,不能錯過周期,他給自己打了退燒針,就頭頂烈日出門了。今年春節,狼兒溝村老趙帶著1歲多的孫子回鄉過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王元林冒著刺骨的寒風來到18里外的狼兒溝村。看到王元林凍得發僵,老趙心疼地說,晚打一針不要緊!王元林卻說:接種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們了!
鄉親們待見咱,比啥都強!
王元林生活的神家村,是雙路鄉政府所在地。這些年,村里蓋新房、建小樓的人越來越多,有的還開回了小汽車,王元林的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兩間老屋漏雨走風,老伴說,要翻修得四五萬元,修不起呵!現在老兩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兒家,家里除了公家配給的電冰箱和一個文件柜外,沒什么值錢的家什。
在王元林心里,覺得最虧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兩個女兒。王元林的工資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紀80年代,漲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資也只有370元。30多年,王元林沒給家里掙回什么家當,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里的6畝責任田。因經濟拮據,大女兒只上到小學六年級就輟學,二女兒初中沒讀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于王元林常年奔走在山鄉,家里的農活全靠老伴一個人操持。提到老伴,王元林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謝她!
王元林也有不少開心事。我管的轄區,我管的事,娃娃們沒一個耽誤,都健健康康的。還有許多事,也讓王元林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兒、女婿回村蓋房。動工那天,沒有打招呼,前村后鄰的鄉親們都來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錢;地里的農活老伴一個人忙不過來,總有鄉親過來幫把手;走在山間,誰開車或騎車碰上了,都會毫不猶豫地停下車,捎他一程
想想這些溫馨事,王元林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鄉親們待見咱,比啥都強!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8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愿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余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區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系,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區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范防護措施……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9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道亮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后,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道亮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道亮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王道亮毫不猶豫地沖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著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道亮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后,“光想著怎么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道亮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道亮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癥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道亮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癥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醫療團隊采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后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回歸家庭和社會。”王道亮說,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并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于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托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王道亮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愛人在安排。
王道亮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后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道亮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里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10
周淑陽同學寒假返鄉期間報名成為了社區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區內,她對出入的居民和車輛進行體溫測量記錄,對返鄉人員進行上門詢問登記,幫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節期間,她積極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電動車入單元樓的通知,為社區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輔助社區居民過上一個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來,寒假期間的志愿服務活動不僅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還有利于自身實現自身價值,疫情期間,大學生更應當義不容辭地為家鄉抗疫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獻青春力量,我義不容辭。”做好安全防護的黃思嶸同學隨居委會挨家挨戶宣傳病毒知識,貼宣傳標語,發病毒防護宣傳單,告誡居民盡量不要外出。她還在春節期間參與送春聯的暖心活動,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樂。“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我們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靈也得到了滿足。志愿服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參與”黃同學這樣說道。
假期里,陳淼同學作為新城社區的志愿者服務活躍在幫扶群眾、奉獻社會的一線,用自己平凡的行動溫暖著需要幫助的人。她參加了社區組織的溫暖鄰里志愿服務,年前參與了印刷版畫、寫對聯等活動,在活動的參與中,她深刻認識理解到了黨對于人民群眾的關心愛護,并感覺到自身的文化內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奮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懷精衛之心,不難填海。”面對疫情,但黃學婷深知功薄蟬翼也好過無動于衷。因此她決定成為蘇州圖書館雛鷹志愿者的一份子,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為期一周的志愿者活動中,她的主要任務是管理閱覽室。在學習了排架的相關知識后,她認真檢查每本書的編號并將其按序排放整齊,同時協助工作人員掃描、整理、擺放圖書資料,為讀者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維持圖書館的秩序。黃同學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青年的責任,把小我融入大我當中,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抗疫事跡材料04-25
社區抗疫事跡材料11-15
抗洪抗疫事跡材料04-26
抗疫宣傳事跡材料04-29
抗疫期間事跡材料04-29
優秀抗疫事跡材料12-24
抗疫先進人物事跡300字(精選16篇)10-26
防疫抗疫先進人物事跡(通用20篇)10-13
抗疫事跡材料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