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社會行為的教師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社會行為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行為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行為的教學反思1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層層設疑,使知識不斷深入,并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是本課的一個亮點。如:講螞蟻群體戰勝熊熊大火的故事,使學生感悟到群體力量大于個體,要將團結協助精神融入到學習生活中,這樣通過一系列的情感教育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
在《探究螞蟻的通訊》的教學設計中,通過設計探究方案培養學生形成探究問題的意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并討論設計出不同的.探究方案,其中有些同學不拘于書中“放小紙片”的探究方案,大膽創新,設計出比教材的探究方案更簡便易行的實驗方案,改用在螞蟻行程上噴香水或醋等方案,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學生對知識記得扎實,難以忘懷。
本節課另一比較成功之處是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在感受和體驗中獲得感悟。如請各小組用一句話概括成功的秘訣,其中有一組同學說“興趣+汗水=成功”。學生感悟到科學的探究除了需要掌握知識和方法,同時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
學生提出實驗后應該把螞蟻放回到大自然,還有幾個同學提出為在實驗中死去的螞蟻默哀,學生在體驗中感情得到了升華.接下來談如何對待動物,學生發自內心地說應該熱愛動物,保護動物。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有些同學觀察很仔細,能觀察到螞蟻觸角相碰的情況,很多同學則觀察不到,我還要在學生閱讀課文發現問題的時候,應多給予指導,同時這也是我不斷努力的地方。
另外,本課在教學設計上還存在不妥之處,如課的開篇再多讓學生舉一些他們所知道的群體生活的動物就好了,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再如:設計螞蟻通訊探究方案時,學生討論出許多不同的方案,這時如能選有代表性的,讓設計方案的學生上前講解或板畫圖解自己的方案,會給本課添上有色彩的一筆。另外,語言還要仔細推敲,力爭精練,今后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還要真正做到放得開。
社會行為的教學反思2
結合所教班級學生情況,我把生物人教版第五單元第三章第三節《社會行為》的教學目標定為:掌握動物社會行為的概念與判斷,動物信息交流方式與判斷。教學重點是如何判斷某些動物是否具有社會行為和一些動物的“語言”方式是什么。難點是社會行為與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的區別,動物動作“語言”的理解,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備課寫教案時,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一些問題,如: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螞蟻和蜜蜂相關問題引入,從而引出社會行為的概念,又根據這些動物的行為特點理解社會行為的特點。然后讓學生舉寫例子說明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并說出他們的生活習性。隨后,教師列出一些動物的行為,讓學生判斷他們是否具有是行為。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活動并很好地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
在教學動物信息交流方式時,教師從最高等動物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引入,如:人類豐富的語言,打手機來傳遞信息是靠聲音方式傳遞,還有各種體態和手勢。引出問題:其他動物也有他們的語言嗎?這時讓學生舉例靠聲音來傳遞信息的動物,如:鳥,雞等。靠動作傳遞信息的動物有哪些。而一些動物不是用聲音和動作,他們是靠什么來傳遞信息呢,如螞蟻。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又完成了另一個學習目標,另一個環節是教師小結,考評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整個課堂活動,共安排了三個環節,由教師提出問題和追問,都是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學習目標。這是在這課堂教學中取得成功的方面。
在這節教學活動中,不足之處需要改進的是:教學語言不是精練生動,對課堂節奏調控不好,沒有留出時間關注個別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沒有很好運用表情、等體態語學生信息傳遞的效果,時有口頭禪。在以后教學工作中,要是這些不足之處能得到改進,相信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社會行為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利用對動物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引導其把握社會行為的主要特征,即群體中的分工與合作,從而認識群體的力量大于個體,認識到合作的必要性。
2、雖然在初一就接觸了探究實驗的相關類容,但幾乎都是半選擇性地給學生答案了,而真正獨立地提探究出問題、進行方案的設計并貫穿實施,對一部分學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第二課時的設計中,注意到創設情景,從而啟發、引導學生能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3、本節整個課教學過程突出培養學生形成探究問題的.意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在問題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結論。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獲得知識,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4、在學習動物群體中的信息交流知識時,設計了兩個方案,可以根據教學情況作出選擇,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不足之處:
1、在個別教學中,忽視了某些學生,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
2、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有些同學觀察很仔細,能觀察到螞蟻觸角相碰的清況,很多同學觀察不到,教師沒有及時給予指導和說明。
社會行為的教學反思4
1.成功經驗
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都離不開信息交流,動物的信息是什么,怎么交流?對于這些問題進行單純的講解,學生也能記住,但是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對生物學知識的掌握,很容易處于機械的記憶狀態。
本節課較成功的是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在感受和體驗中獲得感悟。分組進行課外實驗,并把實驗過程寫出來。還請各小組概括成功的秘訣,其中有一組同學集中在一個小花園進行研究和觀察,這組同學說“興趣+汗水=成功”。學生感悟到科學的探究除了需要掌握知識和方法,同時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再如: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一只小螞蟻,有何感想?學生說:“請還我觸角?”“我想回家!”“求求你,別傷害我。”學生提出實驗后應該把螞蟻放回到大自然,還有幾個同學提出要為在實驗中死去的螞蟻默哀,學生在體驗中感情得到了升華。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不但對生物學知識掌握較好,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探究氣味是螞蟻的通訊方式之一時,學生認為書中用紙片搭一條通道,在移動紙片的過程中,螞蟻很容易受到驚擾,影響螞蟻的行為,不容易觀察,因此他們大膽創新,設計出比教材的實驗更簡單、效果更明顯的實驗方案。
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突出培養學生形成探究問題的意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在問題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結論。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獲得知識,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學生對知識記得扎實,難以忘懷。
積極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注重落實與學生認知規律相吻合的教學環節。如收集整理不同動物真實生活的'精選錄像片;設計不同梯度的啟發性問題;適時地借助豐富多彩的視頻資源,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自然界中各種動物的社會行為。
2.改進措施
這節課中探究“螞蟻的通訊”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這個活動由于實驗材料較難準備和處理,我是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課外實驗的,并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記錄。其實回去能夠認真觀察的學生大概只有一半,其他的回去根本沒有觀察,所以對探究實驗還是一點都不了解。這個實驗還是要想想怎樣改良,盡量在課堂上進行,相信效果會更好。
3、建議
螞蟻群體是保何分工合作以及各種螞蟻的具體任務的可詳細描述,螞蟻是學生非常熟悉又令人好奇的動物,又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可以課文中加入分析人的社會行為與其他動物社會行為之間的異同點,以幫助學生明白人與動物之間的差異。
【社會行為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生物社會行為的教師教學反思11-08
《社會行為》教案12-17
社會行為教案12-16
心境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12-11
生活物理教學行為研究的反思與思考09-09
聽《反思教學行為,實施有效教學》學習心得10-20
小班社會教學反思04-18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09-12
《社會呼喚誠信》教學反思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