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年王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
《少年王冕》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人物故事為主,所以在授課時,我也抓住了王冕這個關鍵人物,就他孝敬母親,勤奮好學這兩點優秀品質進行了具體的闡述。然而,對于我這個剛剛踏上講臺的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學習與反思,教學方法是否適合五年級學生,是否適合這個班級的學生;教學方向是否正確,教學理念是否如我所說的那樣,使課堂變得活躍,變得生動,變成學生的課堂。顯然,我并沒有完全做到,但是,這本身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因為有思考,所以學習。
在對本課的教學中,我深刻的感知到了學生身上的靈活多變,他們不會向老師設定的那樣,對每一個問題乖乖回答,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維,自己能夠表述的詞語。我最為一位新老師,在這一點上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在上課之前幾乎設定了關于每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學生并不一定會按照我的理解來回答每一個問題,他們有他們的表達方式,而我,則硬是強調學生一定要回答到我設定的那個點上。看似我讓學生主導了課堂的整個方向,其實,我連他們的答案都要精確到每一個詞,這就是我這節課的硬傷。
以前,我的老師曾經對我說過,做老師的就是要把自己設定為那個年齡的孩子,真正從孩子的角度思考課本,設定問題。而不是將老師處在高位在課堂上講述,這樣的課堂,老師是與學生脫節的。我一直記得這些,然而,在這節課上,我才真正覺得,哦,原來我只是將這些停留在我的論文上了。我的`課堂上,我只給予了學生些許自由的時間,作為一個新老師的我,還是習慣于掌控整個課堂。課堂本就該充滿學生的聲音,可是,現在想來,滿紙的教案上,幾乎都是滿滿的師說,師說。
認識問題的下一步,就是解決問題,很遺憾,關于如何解決課堂上以教師為主這一問題,我還沒與想好,但于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我倒是有所反省。就我個人而言,我以后會注意,不在使課堂上充斥著滿滿的問題,更多的可能,我應該知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然后,引導他們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再然后,我會試著多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設定教學思路。當然,想把成年人的思路轉換到小學生的思路當然會有一定的難度,這絕不像兩種模式直接的切換如此簡單。作為老師,我們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可以與學生近距離的交流,或許從她們的行為舉止中,我可以感受的到他們的想法,這不僅對教學有所幫助,這也是幫助學生成長的重要部分。
老師都不是完人,但這不是我們可以懶惰的理由,除去工作,除去工資,我想我還有著陪伴孩子的熱忱,這,就是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的理由。 篇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2
《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如何孝敬母親、學畫荷花的故事,表現了王冕刻苦學習的頑強意志和好學精神。通過學習課文,要讓學生體會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要孝順自己的父母的道理。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圍繞王冕的“勤奮刻苦”和“孝敬母親”這兩個方面與文本對話,抓住課文重要語句來體會。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覺得人物語言最能體現出人物性格和心理,因此我主要是緊扣語言文字從讀到議、到填、再到讀,這樣層層深入,幫助學生理解母親無可奈何的心理,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學中抓住“舍不得”、“積攢”等重點詞語,讓學生認真細致地“咬文嚼字”,從語言文字中感悟王冕買書的不易,從而認識到王冕是個好學的少年。抓住重點段落,緊扣關鍵詞句,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揣摩中,領悟人物性格特點。這樣既是提高了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主人公的優良品質的熏陶。推敲詞語,是感悟的有效策略。王冕不僅孝敬母親,而且勤奮好學,在引導學生體會王冕的勤奮好學時,我抓住重點句:“起初畫得不好,三個月后,便大有長進,那荷花的精神、形態、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推敲重點詞,感受了王冕學畫勤奮刻苦,我根據學情設計了一項想象說話:三個月里,王冕學畫歷盡了千辛萬苦……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放飛思緒,感受王冕學畫的`艱辛。
由語言文字材料構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從古到今,“讀”一直是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因為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領悟,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表達。所以在本課教學中,突出“讀”的訓練,把“讀”貫穿全文。采取了齊讀、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堅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自讀自悟”,做到與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希望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學習王冕的一些高貴品質。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受啟發:語文課上,能夠感動學生的是真摯的感情,高尚的情操,優美的意境,率真的童趣,當然,教師的情感投入是至關重要的,當老師全情投入,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學生。教師只有細心研讀文本才能使學生學得輕松,讓教師教得應手。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3
《少年王冕》這篇課文出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全書的第一回的前半部分。王冕完全符合儒家君子的標準,他的形象意義還在于他是作者言明主旨的一個依托。課文描述了王冕少年時代自學成才的經歷,字里行間還透露出孝順母親的濃濃深情。課文語言經過編者的加工后淺顯易懂。在進入今天的課堂時,學生的起始閱讀狀態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粗淺地讀出他愛學習和孝順母親。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將課文的重點定在:
1、進一步感知人物形象:王冕是一個怎樣的人。
2、激發學生閱讀名著《儒林外史》的興趣,簡單了解閱讀這類作品要能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等入手。難點在于對景色描寫的理解、感受。
從課堂的實際來看,有這樣幾點收獲:
1.用“高手”提綱挈領,作為展開本課學習的切入點,激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在自己初步感知的基礎上,能結合具體內容潛心會文,加工提煉,用自己的.認識和感受在自己心中豐富王冕的形象。同時,在了解了王冕從放牛娃到高手的原因后,勤奮學習等價值觀的引導也就在潛移默化了。最后的遷移欣賞,不是非要學生對范進的形象有多深刻的把握,主要還是一個學法的指導和興趣的激發。
2.正入方教授所言,對于環境描寫,還沒有進入品位文字的階段。現在,我們時常重視了“知其然”,而忽視了“知其所以然”。這個環節就存在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學生讀了這么多東西仍不會寫作文,不進行“知其所以然”的寫法方面的指導也是一個問題。
3.這次上課對于我個人來說,也有很大的收獲。我深深懂得了,課堂要尊重學生!要緊緊圍繞如何讓他們獲得提升展開各個環節。此外,這次備課可以說是幾易其稿,每當卡殼時,專家和領導的指點都讓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4
《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如何孝敬寡母、學畫荷花的故事,表心了王冕刻苦學習的頑強意志和好學精神。通過學習課文,要讓學生體會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本課按時間線索記敘了王冕七歲父親去世靠母親讀書,家境貧寒,十歲替人放牛,卻仍不忘讀書學習;十三四歲邊放牛邊學畫;十七八歲終成“畫荷花的高手”,離開秦家,在家繪畫讀書,仍不忘孝敬母親的故事。贊美了王冕勤奮學習,孝敬母親的美好品質。
但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并沒有按照常態按時間順序來進行教學,而是進行了一次智力挑戰,采取了大膽地靈活地教學方式——按人物品質的歸類進行理解和分析,讓學生先通過“快速默讀”先初步體會人物“勤奮學習,孝敬母親”的美好品質。然后就出示了自學提示“用‘——’劃出表現王冕孝敬母親的句子;用‘~~~’劃出表現王冕勤奮好學的句子”,這次要求學生大聲地準確地流利地邊讀邊畫。最后是交流和傾聽。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朗讀、感悟、想像、再有感情讀這樣一些方法,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1、捕捉文章的空白,引導學生想像人物的內心世界,引領學生與其心靈對話,感悟王冕的懂事、孝順,感悟母親的無奈、難受,體驗母子情深。
如:在體會“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這句話時,先引導學生去體會母親的“無奈”,接著體會王冕的“懂事”,然后感受秦家人的感動,再次感受母親的無奈與不舍,最后通過“一一答應”來讓學生體會到王冕說的話是“善意的謊言”,是“含蓄的理解”更深刻感受王冕的“孝”。
2、讓學生自主探究,討論,感悟。如:體會“王冕真的是厭倦學堂的生活而愿意去放牛嗎?”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體會了王冕的懂事和孝順,學生明白他是為了寬慰母親才這樣說的。課堂上,只有讓學生走近王冕,嘗試讓學生與王冕對話,與文本對話,才能真切的`探究人物的內心。
3、抓重點字詞進行理解。如:抓住“舍不得”、“積攢”等重點詞語,讓學生認真細致地“咬文嚼字”,從語言文字中感悟王冕買書的不易,從而認識到王冕是個好學的少年。緊扣關鍵詞
句,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揣摩中,領悟人物性格特點。這樣既是提高了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主人公的優良品質的熏陶。
但一節課下來,感覺自己還是不夠大膽,老師的“引”還是占了大部分時間,對于學生表述的不信任,使得學生在對王冕美好品質的理解還是只局限在“孝”與“勤”上,對于文本詞金大中的深挖,缺乏自己的理解。如果能大膽的相信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想像和理解的空間,相信可以讓這節課更加生動。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5
《少年王冕》節選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這是一篇人物故事。 這篇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貧寒,從小替人家放牛,但是仍不忘讀書學習。他善于觀察大自然的美好事 物,刻苦學畫,終于成為“畫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漸好轉。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圍繞王冕的“勤奮刻苦”和“孝敬母親”這兩個方面,抓住課文重要語句,或 提出問題,讓他們聯系全文解決,這樣既是提高了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 中受到主人公的優良品質的熏陶。
人物語言最能體現出人物性格和心理。第二自然段是母親與王冕的一段對話。我引導學生緊扣語言文 字從讀到議,再到讀,這樣層層深入,幫助學生體會母子情深,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人物形象。 由語言文字材料構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從古到今,“讀”一直是最基礎 的學習方法, 因為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領悟, 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表達。 所以在本課教學中, “讀” 突出 的訓練,把“讀”貫穿全文。采取了齊讀、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堅持讓學生在“讀中 理解,理解中讀,自讀自悟”,做到與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最后學生知道了王冕的“勤奮刻苦”和“孝敬母親”是他成才的'重要基礎。王冕和他母親過著溫馨而 幸福的日子,這都是王冕的勤奮好學的結果。學生從而懂得了人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可能是有的地方交流得太多,所以兩課時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花了三課時。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 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的調控。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6
《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如何孝敬寡母、學畫荷花的故事,表心了王冕刻苦學習的頑強意志和好學精神。通過學習課文,要讓學生體會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本課按時間線索記敘了王冕七歲父親去世*母親讀書,家境貧寒,十歲替人放牛,卻仍不忘讀書學習;十三四歲邊放牛邊學畫;十七八歲終成“畫荷花的高手”,離開秦家,在家繪畫讀書,仍不忘小徑母親的故事。贊美了王冕勤奮學習,孝敬母親的美好品質。
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設計理念是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味語言本身所包含的預期、節奏、句式、格調領會其布局謀篇、遣詞造句之精妙,感悟文字所蘊涵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內在意韻。在反復的朗讀中,獲得深刻的感悟。
課文的五六自然段是全問的重點,這樣設計意在培養學生語感。語感的.培養離不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學生在讀書時腦海里浮現出生動活潑的形象畫面,可以深刻領會語言所表達的意境學生有了良好的再現語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讀中有較好的語感。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感知語言文字、準確而迅速地在腦海里呈現有關畫面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聯想和想像,達到對課文直覺感悟的目的。
拓展練習設計理念基于: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作業的設計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應用語言,內化語言,形成良好的語感。
因本人課堂駕馭能力有限,時間沒有掌握好,結果沒能在一課時內完成,成了殘缺的一課,讓聽課老師覺得無趣,自己覺得無顏,空留遺憾!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7
在上課前,總覺得這一篇課文沒什么可講的,只不過簡單地介紹了一個人而已。但看到課后第4題,內容是“母親讓王冕放棄讀書,去給人家放牛,王冕卻說: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題目要求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在教學第一課時中,我便將這一問題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提了出來,作為引入全文并帶領學生品味人物性格的話題,結果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大致過程如下:
1、出示問題,在課文中找出王冕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這句話。
2、讀母親的話。讀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母親什么樣的心情?學生抓住了“只靠、實在、只好”等詞,突出家境貧寒與無奈之情。再從文中找出哪些地方還能看出他們家的困難。
3、討論王冕所講的“快活”是真快活,還是假“快活”。學生有大部分認為假快活,因為大家都知道他這樣說是為了安慰母親。按理說,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已經達到了理解文本的目的。但也有部分學生認為是“假快活”,對自己不能讀書表示惋惜,此時,我再讓學生來讀,看用什么樣的`語氣能表達得更貼切,結果學生讀出了表面上的“快活”,從而領悟到這種“快樂”是建立在失去讀書機會的遺憾之上、是建立在能充分體諒母親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概括出王冕的懂事、善解人意,對母親十分孝敬的個性特點。
一個小問題,卻能伸出這么多的話題來,我想這個問題應作為引導學生領悟全文、感受人物特點的切入點。說得當否,請大家批評指正。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8
當我上完王冕這課的第三課時時,我深深的體會到:只要用心去教,定會收到好的教學結果。
一、在上課文第6自然段,講了王冕用了三個月時間學畫荷花,但沒有具體寫王冕是怎樣學畫,于是我安排了一次小練筆,要求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想象王冕在這三個月中是怎樣學畫的,一陣沙沙的寫字聲后,學生交流了:“白天,王冕仔細觀察荷花,把荷花的形態熟記于心,晚上回家就在油燈下回憶荷花的樣子,然后畫下來。母親讓他早點休息,但王冕依然沒有在油燈下刻苦的構線,涂色……”有的同學寫到:“王冕開始畫得很不好,他想放棄,但他又想,天下哪有學不會事情,我一定要堅持。經過努力,他畫的荷花越來越好。”……通過練筆,學生更深刻地體悟到王冕的刻苦好學。
二、學完了課文,我說:“同學們,王冕的孝敬母親、刻苦好學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同學們內心肯定有很多感觸,你能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嗎?”同學們發言踴躍。最后我總結道:“同學們,王冕的家境如此貧困,但他在逆境中刻苦勤學,最后成為一位大畫家,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非常懂事,對母親非常孝順。我想,當我們還在抱怨父母對自己照顧不周的時候,還在對父母挑三揀四的時候,當我們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時候,當我們作業沒有認真完成的時候,當我們成績大踏步地退步的時候,當我們每天捧起父母為我們準備的豐盛的晚餐的時候,當我們穿起漂亮衣服的時候,當我們拿著父母給我們的零花錢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的心里在想什么?……當在坐的每一位同學想到我們優越的生活條件是由父母創造的時候,想到我們擁有如此優越的學習條件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聽完我的話,教室里一片沉寂,我想,我的話至少在孩子們的心中激起了一片漣漪,或許會對他們今后的行動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吧?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9
20xx年10月13日,我進行了《少年王冕》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讀文中學習生字,生詞,在用中落實字詞的教學目標(如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文本,力爭上出語文課濃濃的語文味兒。教學之后,與同事進行了研討交流,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方面需改進:
一、課堂上,我作為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我還不夠沉穩、大氣。在面對五年級的學生,我在注重自身親和力的同時,應加強沉穩,這需要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多鍛煉!
二、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當有學生用“牽掛”說話時,說出了“我很牽掛在外打工的父母”時,我沒有抓住這個生成點,這個感情點,引起學生與文本的深刻共鳴,引起學生與王冕的內心共鳴,與這個生成失之交臂,我感覺很遺憾,這也提醒我在平時應加強自身素養,提高自我駕馭課堂的`能力!!
三、“語文姓語,小語姓小”,課堂除了上出語文味兒,我還更應該關注細節!!
教無定法,我想在語文教學上我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探索,相信用心、用情,一定會讓我的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最留戀的動感地帶!!!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0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在教學《少年王冕》一課時,我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據,在閱讀教學上進行了一些嘗試,我認為比較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1、為了提高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我在設計本課時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出示第5自然段)這是一幅畫嗎?因為出示的文字,學生都搖頭說是不是。接著,我說這是一幅畫,就藏在文字的后面,你信嗎?自己讀讀看。利用這個閱讀期待的環節,一下子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充分閱讀,教師適當點撥:“第一次讀就把輪廓讀出來了”、“再次讀,把圖讀得活起來”……在不同的要求下進行閱讀,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閱讀,學生自然而然地讀懂了課文的內涵,感受了語言的美。在朗讀中,我還善于利用批判。如在朗讀“山上青一塊,紫一塊”時,我說“聽起來不夠青,不夠紫”。很多同學都舉起了手,躍躍欲試,一個比一個進步。這樣,通過多層次的閱讀,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還培養了學生欣賞、評價的能力。長期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肯定會提高。
2、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學過程應當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精彩的課堂緣于“生成”。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巧妙地“預設”——“這是一幅畫嗎?這是一幅畫,就藏在文字的后面。”引導學生深入地感悟、品析、朗讀重點詞句,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逐步體會了雨后荷塘的美。真正體現了“預設”是為了更好地“生成”。因此,在備課時,要深刻鉆研教材,預設巧妙,為學生的及時“生成”培育更多的“土壤”。
3、語文教學要在人文的溫床上,扎扎實實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沒有體現人文意識的`工具性是枯燥的,沒有體現工具性的人文性是沒有生命力的。在教學中,在引領學生和文本的交流對話,對語言的品味和細節的琢磨中,我抓住文中王冕想的一句話:“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組織教學。這句話共出現了四次:第一次是初讀王冕的心理,第二次是透過王冕的畫看到了什么?師生共同總結出。第三次是王冕終于成功了。他為什么會成功?引讀因為他在遇到困難時,心里想的是——。第四次是讓同學真誠地告訴同學,信心十足地告訴自己這句話。在這樣的環環相扣中,學生真正走進了少年王冕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了他勤奮好學的品質,提高了思想認識。力求做到人文和工具同生共依。
但在教學時,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我思考:
1、朗讀要具有層次性,該如何進行針對性地訓練,使每位學生都有所進步。
2、教育是由細節構成的,教學細節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含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深刻。在教學中,我還應該處理好更多的細節,將每個訓練落到實處。力求“主線簡明,細節飽滿”的成功課堂。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1
《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如何孝敬寡母、學畫荷花的故事,表現了王冕刻苦學習的頑強意志和好學精神。通過學習課文,要讓學生體會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本課按時間線索記敘了王冕七歲父親去世靠母親讀書,家境貧寒,十歲替人放牛,卻仍不忘讀書學習;十三四歲邊放牛邊學畫;十七八歲終成“畫荷花的高手”,離開秦家,在家繪畫讀書,仍不忘孝敬母親的故事。贊美了王冕勤奮學習,孝敬母親的`美好品質。
課文的幾個時間段把課文很好地串聯了起來,并且,“孝敬母親”和“勤奮好學”蘊含于每一個時間段中,由此看來,文章的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學習本文,就是學習王冕的孝敬母親和勤奮好學。教學中,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幫助理解,并配以有感情地朗讀。
課文的五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這樣設計意在培養學生語感。語感的培養離不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學生在讀書時腦海里浮現出生動活潑的形象畫面,可以深刻領會語言所表達的意境。學生有了良好的再現語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讀中有較好的語感。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感知語言文字、準確而迅速地在腦海里呈現有關畫面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聯想和想像,達到對課文直覺感悟的目的。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2
《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輟學放牛、學畫荷花的故事,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認識到少年時期的王冕,感受并學習王冕的孝敬長輩和勤奮學習的品質。
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了抓課文重點段落(第2,4,5自然段)的教學方法,對課文進行了適當的.取舍。教學中塊面比較清晰,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由語言文字材料構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從古到今,“讀”一直是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因為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領悟,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表達。所以在本課教學中,突出“讀”的訓練,把“讀”貫穿全文。采取了齊讀、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堅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自讀自悟”,做到與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感受:
1.學生能力很強,想象力很豐富,也很會表達,課上得比較輕松。
2.課上有些緊張,居然最重要的教學內容遺漏了,感到非常遺憾。
3.在教學“荷花的精神、形態、顏色中精神指什么?”時,學生已經理解的很到位(出淤泥而不染等),甚至比老師理解的還要深,我卻還硬著頭皮灌輸給學生“精神是指王冕把荷花畫得跟真的一樣”。其實還是被教學設計所禁錮,被教學設學設計牽著鼻子走。
4.對朗讀的指導過于形式化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好,課上沒能真正的去指導朗讀,當學生朗讀并不到位時,就用設計好的評價語去評價了。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3
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看老師寫課題“冕”字的上半部分是個帽子頭,而不是“日”,要寫得扁一些,里面的一橫不要靠左右的筆畫,請同學們書空兩遍,感受感受
師:了解王冕這個人嗎?
生:我讀過王冕的《墨梅》,他是一個大詩人
生:王冕擅長畫荷花,畫梅花
生:王冕品行高潔
師:說得好!這篇課文選自《儒林外史》這是一部反映讀書人、知識界的諷刺小說,王冕就是這部名著中第一個出場的正面人物讓我們先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出示:1.悶熱的天氣,讓人感覺悶得慌2.春光明媚的時候,王冕就用一輛牛車載著母親,到村上湖邊走走指名讀)
師:“載”字讀zǎi的時候,有兩種意思,一是記錄的意思,二是年的意思,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體會體會(出示:①【記錄】記載、載入史冊;②【年】三年五載、千載難逢)
師:同學們,把你覺得難讀的地方、重要的地方,再多讀幾遍
整體把握,揣摩表達順序
師:細細閱讀課文的同學會發現,其實這篇課文是由幾個數字串起來的,快速瀏覽課文,你發現了嗎?
生:我發現了這幾個數字:7、10、13、14、17、18
生:我發現了這篇課文是根據王冕的年齡來寫的,寫了他的成長過程
師:看,用王冕的年齡來做線索,故事的情節發展就特別的清晰,特別的自然,讀起來也特別的舒服將王冕從7歲到17、18歲這十年間成長的故事,用一篇文章寫出來,難度可想而知,可是,作者是怎樣做到的呢?
生:重要的事情詳細寫,這叫詳略得當
師:重點寫了幾件事?
生:重點寫了“放牛”和“畫荷花”這兩件事
師:一定是這兩件事對王冕的成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要用心去品悟
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形象
師:請閱讀直接描寫王冕的語句,將帶給你強烈感受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所畫的語句,選擇一處,在旁邊寫寫自己的心里話待會一起來交流交流
●聚焦人物語言(所說)
生:我關注的是第二小節中王冕對母親所說的那句話我覺得王冕是個懂事的孩子,他聽到母親的一番話后,便說自己在學堂悶得慌,其實他很愛讀書
生:我覺得王冕是個懂事的孩子,那么小,就懂得為母親著想
生:我也覺得,他是很愛讀書的,你聽他說“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但他卻要答應母親去放牛
師:你們透過王冕的話語,讀懂了王冕的心(出示王冕的話)同學們,將結尾的“呢”字去掉,可以嗎?讀一讀,體會體會
生:不能去掉,有了這個“呢”,讓母親感覺他是發自內心的
師:王冕講的是假話,兒子怎么能對母親講假話呢?
生:這是善意的謊言,這是對母親的愛
生:不能去掉,有了這個“呢”字,更能讓我們感受到王冕為母親著想,隱藏著自己的難受
師:好一個愛,好一個隱藏!讀書就要這樣,關注一詞一句,去體會文字背后的意思
●聚焦“舍不得”(所做)
師:讀一讀第四小節,你又見到了怎樣的王冕?
生:我從“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讀懂了王冕十分愛母親,十分孝順
生:我從“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這句話讀懂了王冕的好學,勤奮刻苦
師:再讀一讀這一段話,作者在描寫王冕孝順母親、勤奮好學的語句中,你有沒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作者用了兩個“舍不得”,一個是舍不得吃,一個是舍不得花
師:透過這兩個“舍不得”,我們來問問王冕:腌魚臘肉,你是不喜歡吃嗎?
生:我非常喜歡吃
師:既然喜歡吃卻舍不得吃,那你舍得的是什么?
生:我舍得給母親吃,母親為了我那么辛苦,我要孝敬她
師:好一個孝順懂事的王冕!點心錢,你也舍不得花,難道你放牛一點都不餓嗎?你要知道,你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呀
生:我也餓但是一想到讀書,我就咽咽口水,忍下去了
師:真是個能吃苦、愛讀書的好孩子放牛,孝敬母親,刻苦讀書,這就是王冕的快樂生活
●聚焦心理刻畫(所想)
師:作者為了展現王冕的人物形象,從他的所說、所做進行細致刻畫,讓我們感受到了王冕對母親的孝順和對讀書的喜愛作者還著重刻畫了王冕的所想讀一讀這兩處心理刻畫,你又見到了一個怎樣的王冕?
生:善于思考
生:不怕困難
生:敢于嘗試
生:這是王冕在給自己打氣,給自己鼓勁,一個渴求上進、敢于嘗試的少年王冕清晰地走到我們的面前再讀一讀,感受感受,體會體會
觸摸內核,體悟表達精妙
師:課文的第五小節對景色的描寫,作者花了不少筆墨,老師給這段景色描寫配上音樂,大家美美地讀一讀(學生伴著音樂,美美地讀書)
師:自由談談你的閱讀感受吧
生:太美了,要是真能見到這樣的美景,我肯定會陶醉的
生:這仿佛就是世外桃源呀!誰到了這里,都會舍不得離開的
師:這樣的美景,我們或許也曾見過,但是未必能像作者這樣準確生動地描繪出來再讀一讀,把你覺得寫得特別好的詞句圈畫下來(學生邊讀邊圈畫)
師:圍繞你所圈畫的語句談一談吧
生:我覺得“鑲”“透”這兩個動詞用得好,感覺很有動感,就像真的似的
生:我覺得“黑、白、青、紫”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使用得好,這就像一幅圖畫一樣,五彩繽紛,惟妙惟肖
師:你這是在用美的眼睛欣賞著美,我佩服
師:同學們,再看看這幾個詞語“天空中、山上、山下、湖里”,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寫的
師:是的',這段美景能清晰形象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那是因為作者關注到了色彩的絢麗、動態的活力和方位的轉換呀讀著這樣的文字,感覺自己也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之中了再讀一讀,爭取背出來
(學生練習背誦,抽查)
師: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可是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的筆墨來寫荷花呢?
生:因為這是王冕親眼見到的
師:親眼見到的景物一定不止這些,為什么要重點寫這段美景呢?
生:因為王冕是見到這段美景之后才決定去畫荷花的,寫這段美景,就是為了寫后面的“學畫荷花”這件事,所以需要重點寫
生:這是埋下伏筆,為下文做鋪墊
師:你們懂得還真不少同學們讀一讀作者在這段景色描寫之前的那句話,也就是第五小節的第一句話,或許你的感受會更深
生:因為王冕讀了許多書,懂得了許多道理,所以遇到這樣的美景,他才會入迷,才會去思考,產生畫荷花的想法
師:同學們,這叫靈感,王冕的靈感正是見到這幅美景才產生的,也正是畫畫才改變了王冕的人生命運多讀書,多積累,你就會產生很多的靈感,擁有很多的機會,你的人生就會豐富多彩相信隨著你們的年齡增長,會有更深刻的感悟
【思考】
1.以“體認語言”為軸心
呂叔湘先生曾經一再呼吁語文教學要輕裝前進“課標”對于教學目標的規定是明確而又集中的,核心在于使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按照常理,作為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標之中介的教學內容也應當是明確而又集中的,但是實際上,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卻極其模糊、異常繁雜語文教學要“輕裝前進”,解決教學內容問題是當務之急閱讀教學到底應該教什么?文本內容與教學內容是一個概念嗎?文本承載和表現的內容,屬于文本內容本身范疇,而非“教學內容”的全部對于教學內容的確定,要用語文學科的獨特視角加以觀照、甄別、濾選、重組言語實踐教學的觸角應該指向“語用”的層面,更多地去關注“怎么寫”,而非“寫什么”只有教“語言”,才是最符合語文本體特質的
全課教學,將教學內容聚焦于“透過王冕的所說、所做、所想,去感受文章如何組織材料刻畫人物形象”“透過景色描寫,體悟其獨特的表達秘妙”,堅定不移地以“語言”為核心的教學內容(即教語言、學語言、用語言)鋪展教學畫面,將教學推向縱深之處,從而引導學生親歷探尋言語秘妙的快樂之旅
2.以“體悟意蘊”為旨趣
任何言語作品所表達的對象都不可能自動地進入言語作品,它之所以能夠進入言語作品完全是由于言語主體說或寫的緣故,而言語主體所說所寫的也不可能是表述對象自身,而只能是言語主體對它的感知、認識言語主體只要一開口說、一下筆寫,他就已經觀念地介入了表述對象,盡管他主觀上是何等真誠、何等努力地試圖客觀地加以表述,也仍然不能不受到他感知、認識水平的支配,不能不受到他情感、態度的左右抓住了言語形式這個語文教學內容的“綱”,就有可能將語感教學、語言知識教學和思想情感教育熔于一爐語言之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性,它不僅是一套符號系統,更重要的它也是一套價值系統和文化系統這也就意味著,在語言這個和諧的整體中,不僅有其“語面”,而且還有“語里”,“語里”積淀著深幽的文化意蘊,是需要我們透過“語面”去細細探尋和開掘的
觸摸兩個“舍不得”,不但厘清了一種外在的矛盾沖突,更親歷了內在的掛念母親、勤奮好學的獨特體驗;品析一個不起眼的語氣詞“呢”,“一字未宜乎,語語悟其神”,催生的是一種發現,是對言語創造的精神意蘊的驚喜發現
3.以“體察形式”為取向
言語實踐理念下的語文教學,以“體察形式”為取向,引導學生透過“語表”深入至“語里”,準確、深刻、豐富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精神意蘊,再回望“語表”,品賞其對于表現“語里”的獨特價值感性的觸摸與理性的品析交融,引領學生得言、得意、得法,從而走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窠臼
言語形式是言語作品外部的呈現,表現為有形的線性結構,直接訴諸人們的感覺、知覺,屬于物質的范疇;而言語內容則是一個言語作品內部的方面,是人們的認識和情感,本身無形無色無臭無聲,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言語形式之中王尚文先生認為,所謂對語言文字的正確理解,必然基于確切地把握具體獨特的言語形式,而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就是根據情境和需要,盡可能完美地組織言語形式的能力言語形式和言語內容雖然不可分割地統一于言語作品之中,但學習者卻可以有不同的側重語文之外的其他學科所教學的是教材的言語內容,而語文學科則主要以教材的言語形式為教學內容歌德說過:“內容人人看得見,含義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對于大多數人是一個秘密”“形式”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秘密”,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人是看不見的每一篇優秀的作品,它的言語表現都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即使表現與他人相似的內容,使用的是同樣的文體,寫出來的文字也是各不相同的,這便是“言語形式”的獨特魅力,文本的價值在于此,閱讀教學的價值更在于此因此,語文教學旨在利用他人成熟而又獨特的言語作品和言語經驗,指導學生的言語行為,使他們的言語表達從幼稚走向成熟
教學中,以一串數字為線索,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揣摩文本的整體表達順序;順水推舟,感受詳略得當之表達手法;品賞景色描寫,體悟借景蓄勢、以景寫人的精妙表達……凡此種種,皆是設法將學生的閱讀視角牽引到關注文本獨特的表達形式上來。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4
1.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根據文中的語言文字來了解王冕,更要以此為訓練的契機,給學生想象的空間,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來豐富課文中對王冕的描述。我在教學王冕“勤奮學畫”部分時,出示一個口頭填空,給學生一個范例,降低表達的難度。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和腦中出現的畫面,將王冕勤奮學畫的細節一一呈現。這樣,王冕的勤奮就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內心,而不局限于教師空洞的說教。有感情朗讀和體會王冕的優秀品質也落到了實處。
2.課堂教學過程中能結合小班的特點,盡量多的'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盡量給每個學生或讀或說展現自己的機會。尤其是部分學困生,能用恰當的鼓勵語言讓他們不再有畏難情緒,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但還是有一小部分學生課堂上還不夠積極主動,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多給他們留足空間。
3.教師過多的幫扶,沒能盡量多的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總體來說,學習的環節設計學生都較易完成,沒有能在提升學生上多花心思,也是需要改進的。
4.教學時間控制還有欠缺,如果能安排好課堂上的鞏固練習,學生的學習就不僅僅停留在說上,還可以用筆進行鞏固和反饋。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5
我在教學這課前,先給學生講了關于《儒林外史》的幾個故事,介紹了文章作者,這樣,對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取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具體事例的學習,對王冕的'敬佩感情都迫不及待想于表達,那么,此時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鼓勵學生說說對王冕這個人物的認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其影響,情感上達到一個頂峰。
像這樣的課文的教學,要緊緊圍繞著自由度開展。因為課文淺顯易懂,容易明白。課后,我建議學生閱讀《儒林外史》的一些故事,增加閱讀量,擴大知識面。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04-17
少年王冕 教學反思10-02
小小少年教學反思04-19
中華少年教學反思04-22
《中華少年》教學反思08-12
《渡河少年》的教學反思12-13
渡河少年教學反思10-10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04-11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