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數》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平均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均數》教學反思1
一、與老教材的區別
1、人教版老教材出現在第十冊,五年級下第一單元《簡單的統計》中。蘇教版老教材出現在第九冊,五年級上第七單元《簡單的統計》中。
2、雖然兩個版本老教材中平均數的教學都是在統計這一單元出現,但是在教學中都以相對獨立的板塊出現,不管是例題還是習題的設計都是以訓練學生會求平均數為主,而且在計算上都有一定的難度。平均數的意義、價值、與統計學的關系在老教材中不能充分的體現,老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也是更注重解題能力的訓練。
二、在課堂中滲透統計思想。
數學課程標準在學習內容制訂中就十分強調要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本節課對于平均數這一統計量的教學不能只關注如何求平均數,那只能是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技能的訓練,而更應該讓學生感受平均數作為一個統計特征數的意義及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我們知道統計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當然一種觀念的建立光靠講是不行的,而是要讓學生有數據意識,需要讓其真實經歷數據統計的全過程。具體在課堂中,我做了以下幾點:(1)統計意識的培養不能僅僅靠課堂教學,老師在課前就讓學生進行了一些統計活動,將課內外學習結合起來。(2)指導孩子收集了一些平均數應用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讓學生經歷、感受統計的一般步驟。
統計的一般步驟是:先明確統計目的,接著收集資料、整理數據,最后分析研究數據,求出所需特征數,通過特征數找出調查對象的特征和發展變化的趨勢。課堂上我試圖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因此設計了“如果想知道我們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怎么辦?”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先明確統計目的,接著收集資料整理數據,最后分析研究數據,得出平均數,讓學生感受班級同學身高的一般水平,整個過程學生都真實經歷了。
3、課堂中一直在滲透統計思想。
課堂中老師統計思想的滲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調查思想的滲透。調查是整個統計的基礎,所有的統計計算及研究都是在原始資料收集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只有搞好統計調查,并確保調查資料的真實性,才能保證統計工作的科學性及其價值。(2)比較思想的滲透。統計工作不能孤立地進行,每個結論都在比較中得出。另外,沒有比較就沒有豐富的統計方法,就沒有統計科學及其研究,就沒有統計的價值,也就沒有統計。(3)要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思想。統計作為一門應用科學,與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從老師、學生收集的例子中也能感受到這一點,如老師出示了孩子科學課中應用折線統計圖的例子,學生自己統計了各單元考試成績。
《平均數》教學反思2
平均數是統計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讓學生在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平均數的本質內涵,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基于以上認識,我在設計中創設了具體情境讓學生感悟平均數的產生過程,注重引導學生在統計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分析、比較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征,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它的價值。我在這節課的設計和教學上力求體現出以下特點:
一、創造性改編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教師教學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節課在設計上作了兩點改動:一是不采用教材中的例題1,主要考慮到例1的數據較大,難以把所有的礦泉水瓶在黑板上呈現出來,另外礦泉水瓶移多補少后也很難再找回原來每個人的個數,不容易實現平均數與原來每個數進行比較。因此,上課伊始,創設四個同學擺的珠子數量不等,顏色也不相同,引發學生思考:“在總數不變的基礎下,你們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樣多嗎?”,旨在讓學生過一把“移多補少”癮,感悟“移多補少”的思想,經歷從“不相等”到“同樣多”的過程,構建平均數的概念。正如預設所想,由于每人珠子的顏色不同,學生很快就能找到原來每人珠子的個數,并清晰地意識到平均數5個并不是每人珠子的實際個數,而是他們珠子個數的平均數量,這個平均數比這組數中最大的數大,比最小的數小,處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的之間。這不僅沒有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同時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豐富學習素材,有助于學生構建平均數的概念,理解平均數的本質特征。
二是教學例2時,創設兩個籃球隊比身高的問題情景。教材呈現兩隊隊員的身高數據主要是考慮學生計算時能進行簡便計算,但不利于學生把兩隊所有隊員的身高進行比較。所以這個教學環節,我有意識地把書本上歡樂隊和開心隊的隊員身高分別按從高到矮的順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減低學生看表格的難度,大部分學生能又快又準地準確抓住兩隊的身高信息,如“王強雖然是兩隊中身高最高的一個,但是開心隊的其他三個隊員都比歡樂隊員的另三個隊員高”,“王強只比周小杰高2厘米,其他三個隊員都比歡樂隊的另三個隊員高3厘米”等,有利于學生判斷哪個觀眾的說法是正確的,為后面求兩隊的平均身高打下了基礎。
二、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使重、難點能得以較好地突破。
建構“平均數”的概念,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是學習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所以這兩個教學環節中,我特意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展示“移多補少“的過程,引出平均數的概念,再利用課件把平均數與原來每個數進行大小比較,凸顯平均數的本質特征。由于課件形象生動,清晰明了,能較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再次把學生的思維指向這組數據從“不相等”到“同樣多”,強化認識到“原來大的數移出一部分補給小的數,變小了;原來小的數補上一部分,變大了。”深化了學生對平均數內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解決現實問題,讓學生在辨析中內化知識。
這節課只設計了兩道練習題,但結合一題多變,多練的方式,其實解決了“求平均分數”、“全年平均每月(每季度、每天)的用水量”等多個數學問題。通過練習題一,讓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意識到兩人考試次數不同,這樣比總分數不合理,從而凸顯平均數的“代表性”,使學生理解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水平,解開學生心中“為什么用平均數來代表他們的成績,不用總數來代表他們的成績?”的疑惑。通過練習題二“求出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提供3個算式供你選擇。”,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數是由總數除以對應的份數,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接著讓學生思考“如果使(1)、(3)成為正確的話,可以將問題怎樣改變?”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在反復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技能。
當然,綜觀整節課,感覺原先的預設基本成為了現實,而且,一些超乎預設的現場生成更讓全課充滿了自主的色彩。但是靜下心細想,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一些問題:
1、“兩個球隊的隊員高一些?”這問題的提出很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是老師還沒有完全挑起學生爭論的高潮,這個環節還可以慢一些,相信學生思維碰撞會多一些。
2、隨著備課及思考的不斷深入,我越來越感受到在凸顯平均數作為“數據的代表”意義時,還不夠充分、豐富、飽滿,如果能在“練習題一”中引導學生感受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易受這組數據中每一個數據的影響,即敏感性,就更能豐富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了。
3、評價時,激勵語言的運用還不太豐富,自己的教學視野還需開闊,教學行為還需大度。
《平均數》教學反思3
《新課標》強調“數學應用于現實生活,要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這就向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挑戰:必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題材。 本課教學中,我一上課就再現“神六”成功發射的輝煌場面,一下子拉近了數學與生活、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數學、對教師產生親近感。而最后的總結可謂“經典”,將學生從課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跡,這樣與開頭相互照應,真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體地位,創造了自然和諧的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給他們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使教學活動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人人得到發展。
本課中,在創設問題情景、呈現例題的表格之后,我讓學生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自己提出數學問題。提問題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主動發現,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的過程。同時,學生通過提出數學問題,也復習了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有關問題。在復習的過程中,由學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內容:“兩次平均每分鐘拍攝多少張?”這樣學生感到:今天學習的問題是由我提出來的,心里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尊重個體差異,設計了滿足不同需求的練習
家庭環境、特定的生活與社會文化氛圍,形成了學生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應持一種客觀的態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對有特殊數學才能和愛好的學生可以為他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本課整個練習設計分為四個層次,既有鞏固性的只列式不計算、列式計算的.例題原型的還原,又有較高層次的拓展練習,層層遞進,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練習的方式上,既有筆算題、又有估算題,更符合《新課標》提出的培養學生估算能力這一宗旨,可謂匠心獨具,令人流連。
思維深度延伸,激活了學生內在的發展潛能
在求平均數應用題中,學生常常將兩個平均數相加除以2,這是平均數應用題中極易出錯的典型問題。一般情況下,學生能認識錯誤,選擇出正確答案就行了,但我對題目進行了深度挖掘,引導討論:
1.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數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數比141大還是小?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數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數比141大還是小?為什么?4.再讓學生比眼力,猜測五年級四個班哪個班學生的平均身高最高?
這樣深入挖掘,有意識地對學生思維進行深度引領,將一條簡單的選擇題進行多次討論,讓學生享受到數學思維帶來的樂趣。《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自!
《平均數》教學反思4
學情分析:
數學學習必須確立在學生欲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生學習內容應該是實際的、風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首要體現。學生對平均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應以引導法為主,以直觀演示法、設疑激趣法、討論法為輔,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教法與學法:
(1)教法:運用多媒體采用創設情景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2)學法:本節課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觀察、思考、操作、分析、決策等途徑,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以此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
現結合本課授課情況,反思優點和不足如下:
1.導入環節,采用速算比賽,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問題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這節課的呈現方式上,我注重了讓孩子們在數學活動中學習。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能直觀主動展示物體的變化,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例1時,首先讓孩子們產生對平均數的強烈需求,在經歷了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求平均數的'方法,然后再去解決問題,以此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合理運用網絡及多媒體信息技術,就可以具體形象地演示知識的推導過程,化“難”為“易”,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識的內容。
3.運用多媒體課后鞏固,增加練習訓練密度。利用多媒體技術編寫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層次的自主性練習,練習時間不少于10分鐘。這些大容量帶有娛樂性的練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興趣,還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使學生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在獲取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及解決數本節課我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應用數學知識要靈活。
4.板書設計,突出重點,有利于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并有利于對整堂課內容的梳理和回顧。
整堂課借助多媒體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和富有人性化的氣氛中積極探索,讓抽象性的東西形象化,讓枯燥的數學生動起來,從而創設良好的數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在數學活動中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比起老師枯燥的說教,學生更樂意這樣去接受新知識。
不足之處:
從內容自身特點來看,離開教師講解,僅憑多媒體提供交互式學習方式以及聲音、動畫等新鮮刺激的東西是遠不能把學生全身吸引到學習中去的。過多過濫會使學生無法跟上講課的進度,只能被動地接受授課內容,缺乏思維的過程。
改進方法:
1.不能過多依賴于多媒體課件,應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2、把握教學過程的難度突出重點,使多媒體輔助教學被合理運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使每一節課都越上越精彩。
《平均數》教學反思5
教學片段:
師:你有什么方法求出這四位同學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自身試一試,并在四人小組中交流一下。
(師出示要求:獨立試一試,再在小組里交流,說說自身這種方法的過程,并比較自身與同組同學方法之間的不同之處。)
(同學獨立考慮,進行交流后反饋。)
生1:我們以前學過求“2+3+4+5+6+7+8”這樣的加法,就是把大與小分一分,使每個數一樣多,所以,我就想到把這些數分一分,多的給少的幾個,把小紅的1個給小蘭,小明給小亮2個,他們四人就一樣多了,都是13個。
師: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生:有道理。
師:剛才小A說得非常好,還聯系了我們以前學過的求幾個數和的簡便方法,真不錯!他的方法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移多補少(電腦演示移多補少的過程)。誰來解釋一下,移多補少這個詞的意思?
生2:把多的移出來補給少的,使大家一樣多。
師:解釋得真好!求平均數還有跟剛才這個同學不一樣的方法?
生3:我把他們四人收集的個數都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四份。(14+12+11+15)÷4=13(個)
師:(板書:(14+12+11+15)÷4=13(個))哪些同學也是這樣算的?你能再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生4:要使每個人一樣多,只要平均分就可以了,所以我先把四個人收集的合在一起,再除以4。
師:這樣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先合再分。“先合”就是剛才兩位同學說的:把四人收集的合在一起,求四人總數;“再分”就是再平均分。這樣也能使四人一樣多。
生5:我還有一種方法:因為四個人收集的都在10瓶以上,我就把10先不看,多出來的局部: 4+2+1+5=12(個),再把多的平均分成四份:12÷4=3(個)所以平均每人就是:10+3=13(個)。
師:哦。老師還是不怎么明白。誰能再說一遍?
生6:就是找一個數10,四個人收集的數都減去這個數,多出來數平均分,再加原來這個數,這樣計算的話,數字比較,計算的時候比較方便。他取的是10,我也可以取11,算出來是一樣的。
師:解釋得真不錯!這種方法我們也給他取個名:找基準數。找到一個基準數,大家都以這個數為規范,多出來的局部平均分,再加上基準數。就象小B說的,基準數可以是多個的,但一般我們取整十整百……數時計算會更簡便一些。
生7:我算過了,取了12,算出來結果也是13個,而且比我剛才用的先合后分的方法更簡單。
師:我們有這么多求出平均數的方法。你覺得哪一種你比較喜歡?
生8:我覺得都好的。但是,移多補少的方法會看不出來要移多少個。
生9:我覺得計算大數的平均數時,找基數的方法會簡單一點,但是不要忘了加到基準數上去。
師:老師也同意這些同學的說法。移多補少的方法與找基準數的方法是相通的,找好一個基準數后,就是把多的局部拿出來補給少的,兩種方法是相輔相成的'。在運用時,你可以選擇合適的方法。
(練習:基礎練習與拓展。)
(其中的一道拓展題:三(5)班圖書角有書86本,三(6)班圖書角有書104本,現在學校要將50本新書分給這兩個班,怎樣分能使兩個班的圖書一樣多?)
生1:我把所有的書都加起來,再平均分給兩個班。(86+104+50)÷2=120(本)。這樣,五班就分到了:120-86=34(本),六班就得到了:120-104=16(本)。
生2:我把(6)班比(5)班多的書與50本合在一起,再平均分給兩個班。
(104-86+50)÷2=34(本),因此,六班就分得34本,而五班實際上只分得了:34-18=16(本)。
生3:我想: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從50本中拿出18本給了五班,再把剩下的平均分。104-86=18(本),(50-18)÷2=16(本),所以,五班實際得到了16+18=34(本)。
生4:我把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一份給五班,使兩班同樣多。再把50本平均分,這樣,六得到:25-9=16(本),五班得到:25+9=34(本)。
生5:我跟生3差不多,先把50本給少的五班,這時五班比六班多:86+50-104=32(本),再把多的平均分成2份,每班一份,六班就只得了:32÷2=16(本),五班得了:50-16=34(本)。
生6:我先把五班和六班原有的書平均分:(104+86)÷2=95(本),再把50本平均分:50÷2=25(本),95+25=120(本),120-104=16(本)就是六班分得的書的數量。
師:(方法一到方法六板書。)這六位同學說的方法都很不錯,都有自身不同的見解。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五種方法,哪幾種是同類型的?
生1:我覺得第一種方法與其它方法不是很一樣,他是先合再分的。
生2:我也覺得,方法一是先合再分,而其它好象是移多補少。
生3:我覺得第六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是差不多的,先合起來求平均數,再平均分。
師:方法一與方法六有相通之處,先合在一起,再求平均數。方法二到方法五,其實都找了一個基數,再移多補少。如:方法二(畫線段圖),把六班看得和五班一樣多,即找了基準數86,再把多的平均分,就是把多的移給少的。同樣道理,方法三……
反思:
在做這道拓展題之前,我有點擔心同學會遇到困難,想提示同學怎么來考慮這個問題,轉念一想,我應該充沛相信同學的能力,同學可能會有比我更好的方法,讓他們自身去嘗試一下也未必不可,于是就出現了上面這些解法。假如在解題前我作一些提示,或許方法會少一些,先不論這些方法的優與劣,同學的思維是發散的、積極的。在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時,充沛暴露同學的思維,讓同學在獨立考慮后交流討論自身的思路,并比較不同。同學理解了求平均不同方法的內涵與算理,在解決這個問題時能有如此多的想法。因此,數學教學活動建立在同學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是必要的。教師應激發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向同學提供充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協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讓同學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平均數》教學反思6
平均數是統計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教材注重讓學生在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平均數的本質內涵,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基于以上認識,我在設計中創設了具體情境讓學生感悟平均數的產生過程,注重引導學生在統計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分析、比較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征,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它的價值。在這節課的設計和教學體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上課伊始,創設四個同學擺的珠子數量不等,顏色也不相同,引發學生思考:“在總數不變的基礎下,你們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樣多嗎?”,旨在讓學生過一把“移多補少”癮,感悟“移多補少”的思想,經歷從“不相等”到“同樣多”的過程,構建平均數的概念。正如預設所想,由于每人珠子的顏色不同,學生很快就能找到原來每人珠子的個數,并清晰地意識到平均數5個并不是每人珠子的實際個數,而是他們珠子個數的平均數量,這個平均數比這組數中最大的數小,比最小的數大,處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的.之間。這不僅沒有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同時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豐富學習素材,有助于學生構建平均數的概念,理解平均數的本質特征。
二是建構“平均數” 的概念,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是學習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所以這兩個教學環節中,我特意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展示“移多補少“的過程,引出平均數的概念,再利用課件把平均數與原來每個數進行大小比較,凸顯平均數的本質特征。由于課件形象生動,清晰明了,能較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再次把學生的思維指向這組數據從“不相等”到“同樣多”,強化認識到“原來大的數移出一部分補給小的數,變小了;原來小的數補上一部分,變大了。”深化了學生對平均數內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是這節課只設計了兩道練習題,但結合一題多變,多練的方式,其實解決了 “求平均分數”、“全年平均每月(每季度、每天)的用水量”等多個數學問題。通過練習題一,讓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意識到兩人考試次數不同,這樣比總分數不合理,從而凸顯平均數的“代表性”,使學生理解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水平,解開學生心中“為什么用平均數來代表他們的成績,不用總數來代表他們的成績?”的疑惑。通過練習題二“求出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提供3個算式供你選擇。”,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數是由總數除以對應的份數,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接著讓學生思考“如果使(1)、(3)成為正確的話,可以將問題怎樣改變?”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在反復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技能。
當然,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一些問題:
1.我感受到在凸顯平均數作為“數據的代表”意義時,還不夠充分、豐富、飽滿,如果能在“練習題一”中引導學生感受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易受這組數據中每一個數據的影響,即敏感性,就更能豐富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了。
2.評價時,激勵語言的運用還不太豐富,自己的教學視野還需開闊,教學行為還需大度。
《平均數》教學反思7
6月12日我執教三年級“平均數”第二課時。在教學時,我首先多媒體“麗麗分糖果”讓學生覺得用移多補少的方法來分比較方便。在新課時,讓學生計算開心隊和歡樂隊的平均身高時,我讓學生分成7個小組,讓他們選擇用哪種方法來計算。其中有6個小組用“移多補少”的方法進行,在計算時,他們都覺得很困難,我提議他們可用另一種方法計算。只有一個小組用“總數÷份數﹦平均數”的方法計算,而且能正確地計算出來。我因此向學生說明:兩種方法的特點,移多補少的方法只宜數據相差不大,而且份數不多。用“總數÷份數﹦平均數”的方法比較方便,計算結果也準確,這個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和以后的.學習中也經常用到。
之后我出了兩道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大部分學生都能運用求平均數的方法進行計算,效果也很好。整個教學可能時間控制得不夠好,使學生練習的機會少一些。
《平均數》教學反思8
“中學數學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結構體系及其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初中第四次課題會上,山西省陽泉市趙軍才老師承擔了人教版“20.1.1平均數”第一課時研究課。結合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的授課情況,現寫出幾點反思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問題引導學習,揭示概念本質
數學概念是從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抽象出來的客觀對象的本質特征。課堂教學中,要全面理解數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緊抓概念的核心,通過適當的情景設計,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用數學形式體會概念的特征,揭示數學概念的本質屬性。
在“平均數”的教學中,核心概念是“加權平均數”,概念的核心是學生對“權”的意義的理解。權即權數或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而言。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權重表示在評價過程中,是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對各評價因子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別對待。
本節課的導入部分出示了兩幅山西、北京兩個班級的全體學生在班內學習的.情景照片,通過這兩幅照片,教師設計了計算這兩個班的平均人數和平均成績的問題,激發學生動手活動的熱情,從而引入平均數的學習。當學生在計算兩個班級的平均分數的問題上出現不同的解法分歧時,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討論,學生經過充分的思考之后,認為在兩個班級人數不等的情況下,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式能更好地反映這兩個班級學生成績的平均水平。
《平均數》教學反思9
本節課的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可能存在的問題:
(1)就本論本,不能很恰當地列舉典型的、貼近學生生活 的現實例子,以具體的實際問題為載體,創設問題情景,提示概念:
(2)不能設計有效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通過有思維含量的數學引導學生對“權”的意義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
(3)過分強調知識人獲得,忽略了統計思想的提示和統計觀念的建立;
(4)對前兩個學段中學生已經具的的相關平均數的知識經驗了解不足,致使引入的問題太過簡單或難度要求過高,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2、學生學習中可能出現蝗問題:
(1)由于生活經驗不足,同時受認知水平的影響,對抽象的“權”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 會有困難;
(2)盡管在第一、二學段已經學習了統計的簡單知識,但對統計的意義和統計思想的理解尚處在比較粗淺的認識層面,另之對“權”理解 的困難,所以可能會感到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比較抽象,缺少學習的激情。
《平均數》教學反思10
《新課標》強調“數學應用于實際生活,要使同學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這就向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挑戰:必需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題材。本課教學中,我一上課就再現“神六”勝利發射的輝煌局面,一下子拉近了數學與生活、同學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同學對數學、對教師發生親近感。而最后的總結可謂“經典”,將同學從課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跡,這樣與開頭相互照應,真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一、突出主體地位,發明了自然和諧的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沛尊重同學,給他們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使教學活動真正面向全體同學,使同學人人得到發展。
本課中,在創設問題情景、出現例題的表格之后,我讓同學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自身提出數學問題。提問題的過程,就是培養同學的主動考慮、主動發現,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的過程。同時,同學通過提出數學問題,也復習了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有關問題。在復習的'過程中,由同學自身提出今天研究的內容:“兩次平均每分鐘拍攝多少張?”這樣同學感到:今天學習的問題是由我提出來的,心里充溢了驕傲和自豪。
二、尊重個體差別,設計了滿足不同需求的練習
家庭環境、特定的生活與社會文化氛圍,形成了同學的差別。教師在教學中應持一種客觀的態度,使不同的同學得到不同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同學的發展需求,對有特殊數學才干和喜好的同學可以為他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本課整個練習設計分為四個層次,既有鞏固性的只列式不計算、列式計算的例題原型的還原,又有較高層次的拓展練習,層層遞進,滿足了不同層次同學的學習需求。在練習的方式上,既有筆算題、又有估算題,更符合《新課標》提出的培養同學估算能力這一宗旨,可謂匠心獨具,令人流連。
三、思維深度延伸,激活了同學內在的發展潛能
在求平均數應用題中,同學經常將兩個平均數相加除以2,這是平均數應用題中極易出錯的典型問題。一般情況下,同學能認識錯誤,選擇出正確答案就行了,但我對題目進行了深度挖掘,引導討論:
1。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數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數比141大還是小?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數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數比141大還是小?為什么?4。再讓同學比眼力,猜想五年級四個班哪個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最高?
這樣深入挖掘,有意識地對同學思維進行深度引領,將一條簡單的選擇題進行多次討論,讓同學享受到數學思維帶來的樂趣。
《平均數》教學反思11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代表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很廣泛的,因而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主動參與中學會數學思考,在獲取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及解決數學問題等方面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要想比較中國人和韓國人誰的身高更高一些,應該怎么辦?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發現、經歷、感悟到了求平均數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認識到了平均數的本質意義,這一點我深感欣慰,孩子們在自學的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比起以前單純地教給孩子們解題方法,更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
其次,這節課與以往教學平均數的呈現方式不同。在這節課上我注重了讓孩子們在數學活動中學習,首先讓孩子們產生對平均數的強烈需求,在經歷了平均數產生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數的本質意義,學會了求平均數的方法,然后再去解決問題。
再次,關注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改提出:“數學要體現生活性”“學有用的數學”。本節課我在設計練習時設計了判斷“李強所在的小學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所以李強的身高一定是160厘米。”使孩子們在討論中加深了對“平均身高”的理解,從中體會到了應用數學知識要靈活;在判斷健康隊和幸福隊,哪個隊會贏?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體會數學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本節課的遺憾:課堂上未能對每個學生舉出的平均數實例進行探索、拓展應用,課結束時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時只是泛談體會和收獲,鼓勵性的語言還少些,以后在這方面多多努力。
學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平均數》教學反思12
這節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積極,分組計算平均身高和年齡學生們有興趣,很快就能算出來,并且會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學還能把不同意見發表出來,師生在課堂上的交流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在這種前提下,簡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教學設計也努力體現新課改的新理念,如培養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教會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課內外結合等等。
但有的學生基礎并不好,對數學沒興趣,上課時不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被動地學習,收效一定不高。有的學生沒有帶計算器,在課堂上的計算時間增加了,教學用時出現了不應有的浪費。在加權平均數的定義講解上,教師顯得較為匆忙,定義講解怕基礎差的學生并不能完全接受。新課改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在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可如果課堂學習我們只顧少數基礎好的同學,那就與新課改理念相背了。所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我們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平均數》教學反思13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課后我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合理并充分地創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首先通過創設老猴子給小猴子分桃子讓學生讓學生看到平均分和求平均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接著接著是對主題圖的觀察、討論,在學生說出“移多補少”方法的時候,我緊接著提出13是他們實際收集的結果么,進一步強化求平均數和平均分的區別與聯系。讓學生清楚的看到并得出平均每人收集的3個相當于把我們組收集的礦泉水平均份,在用計算的方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教學中適當的情境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做到更好!創設合適情境對教學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只要有合適的情境對于學生參與學習,獲得知識和促進思維的發展,的確是個很關鍵的。
二、口算、估算、筆算相結合
教學例1時,我忽略了“估算"這一部分,因此我認為在學生從統計圖中獲得信息后,我直接引入了新的教學,應該在這里要學生們想一想:平均數會大于15嗎?會小于11嗎?那應該在什么范圍內呢?先確定平均數的范圍,再計算,更突出了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這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就可以自己算完后進行簡單的檢驗,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在后面的練習中雖然也讓學生先估一估,但重視不夠,因此在后來的作業中學生出現了求出的平均數計算超出所給的最大數和最小數時也不知道是錯了。因此強化估算能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可以自己算完后進行簡單的檢查。!
現在《課標》越來越注重口算、估算、筆算三者的結合,口算能力時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是學生應當具備的一種重要的計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動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具有促進發展。所以我們教學時,要重視學生口算和估算技能的發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或選擇學生身邊的實際例子,給學生創設運用口算和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多次經歷口算和估算的過程,形成相關的技能。教學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口算、估算的習慣和意識,這樣更有助于筆算的`教學。口算和估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也是口算和估算的一種應用。
三、在生活中體驗平均數,并從平均數的數量中得到信息
讓學生經歷求平均體重的活動,經歷測量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數據----獲得信息這個過程。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數據求3人平均體重,求2人平均體重,再求5人平均體重,這樣可以在活動中加強鞏固練習。我十分注意在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概念的基礎上,正確理解求平均數的方法,練習的設計注意了現實性,聯系了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現了數學的工具性。根據求出的各項平均數和標準體重進行比較,既強化了本課的新知和統計的知識,再現了"求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又使師生的關系更加融洽,同時又使老師得到真實的信息反映。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把平均數引進平時的日常生活,運用求平均數的方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真正理解數學就在來源于生活,數學問題就在身邊,我讓學生在課下搜集了很多關于平均數的信息,使學生感受到原來平均數用途這么大,國家大事中也離不了它。
《平均數》教學反思14
平均數是數學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了學生在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平均數的本質內涵,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一定收集和整理數據能力基礎上,從生活實例出發,讓學生充分產生求平均數的需要,進而自主探究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基本方法,并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實際問題,體驗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這節課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中引入概念,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在例題教學前,我先讓學生談談“套圈比賽”,學生注意力特別集中,興趣盎然。我將例題分為兩個層次:(一)套圈人數相同,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學生通過觀察直接得出:人數相同比總數,總數大的誰就準一些。(二)套圈人數不同時,是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認為男生組,有的認為女生組,學生各抒己見,各自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然后進行全班交流:有的學生用最多個體進行比較,有的學生用最少個體進行比較,有的用總數進行比較,還有的用求平均數的方法進行比較。讓他們充分地爭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用求平均數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合理性。在人數不同的情況下,比總數顯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數能代表他們的整體情況,因此產生了“平均數”, 感受平均數是實際生活的需要,也產生了學習“平均數”的需求。通過這兩個層次教學,學生對平均數的統計意義以及作用才有初步的理解,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去進行比較和分析。
二、創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學會平均數的算法
“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一種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另一種是移多補少。從由條形統計圖呈現數據,由于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學生中有一部分已經知道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數,為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提供了感性支撐,然后,在學生已經學過“總數÷份數=每份數”的基礎上得出求平均數的方法是“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數的方法,再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將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達到共識。
三、練習具有坡度,體現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選取的四個練習,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所選的內容都與學生生活貼近的題材,如:第一題是對平均數的理解,運用移多補少方法;第二題是對平均數的應用,培養學生根據數據特點選擇方法,靈活解題的能力,第三題是對平均數的深化認識。這三道鞏固練習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數學,生活之中處處用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極大的興趣,主動地去學數學,用數學。
不足: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不簡練而且講的太多,有的地方語言不夠嚴謹。平均數的意義理解上,“7”與原數據的對比:這里的平均數“7”真的是每個男生套中7個嗎?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使學生理解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是代表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這一點沒有講到位。還有學生未通過多組數據的比較時很難發現平均數是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在探究平均數的意義時進行合作討論、探究,更深層次地理解概念,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有流于過場的傾向,怎樣實現這一學習方式優化及發揮其最大功用,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踐和研究。
《平均數》教學反思15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也很廣泛。它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整體情況,代表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其內涵要點有兩個:一是代表一組數據的水平,二是虛擬性。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理解意義和掌握算法,而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教學時先通過對淘氣5次記數字情況的分析,引導學生經歷尋找代表數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平均數雖然沒有出現但是“不多不少”,可以是這一組數據平均水平的代表,從而理解平均數的這兩個內涵要點。然后教學平均數的算法,兩種算法中“求和平均”是學生已經掌握的方法,所以一帶而過,側重點放在“移多補少”的操作中,讓學生理解平均數是“平”出來的一個數字。再通過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練習,鞏固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同時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這節課雖然經過精心設計,但我在教育機智方面還有欠缺,只顧按照教學流程走,忽視課堂上預設之外的生成,沒能加以很好的'利用。另外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后面的練習環節有些倉促,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探索,力爭讓自己的課堂有更多的精彩呈現,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平均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平均數教學反思11-07
平均數的教學反思09-08
《平均數》教學反思范文10-06
《統計與平均數》教學反思09-21
《求平均數》的教學反思09-22
《求平均數》教學反思(一)10-29
《求平均數》的教學反思范文10-06
平均數問題數學教學反思10-09
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范文09-06
《平均數》教學反思(通用20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