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類教學反思(通用11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角的分類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1
《角的分類》是小學數學第七冊的教材內容。它的知識基礎是角的認識與量角器的使用,新舊知識的發生點是對角分類的初步經驗。本節課教學內容有兩項:
1、直角、平角、銳角、鈍角與周角等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平角和周角形成過程,并根據角的度數加以區分。本課以學生主體探究展開,利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來探索新知,體驗數學知識再創造的過程。結合課件動態地演示了直角、銳角、鈍角,讓學生感知一條射線圍繞它的端點旋轉也可以得到角,為后續的平角與周角的學習,為溝通角的聯系埋下伏筆。
學生在二年級就認識了直角、銳角、和鈍角,已經對角的分類有所了解。因此課的著眼點定位在角的一邊旋轉變化,形成各類不同的角。在角邊的運動變化過程中逐步認識各類角的度數或度數范圍的確定(包括平角、周角這兩種特殊角的認識),滲透無限微分的數學思想。為了達成預設目標,教學過程以課件演示及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實現課堂教學動靜結合、手腦結合,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相依存、互相促進。
在小組合作旋轉操作中,探究“我們還發現了新的.角”。學生很快的發現了平角與周角,并能準確的描述出它們的特點。這說明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較好,知識面較寬。在這個活動順利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但學生的思維有些拘束,沒能發現0度角、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角(優角),如果讓學生自主討論思考的時間再充足一些,可能學生能得到更多的發展。同時平角、周角是兩類新學的角,對學生而言是新知識,對它們的特殊性應該強調說明,可以著眼比較平角、周角與直線、射線的區別,幫助學生對新角的理解與認識。
本課教學中可供學生操作的學具有限,老師僅給同學們準備的活動角。如果能準備一些模型角、手工紙,課堂中學生進行擺、折等動手操作活動,則能體驗更多角相關的經驗,發現更多角的知識。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2
我覺得整節課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能夠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另外,焦老師還在這節課中創設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角的分類》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度量》中的第三課時的內容。關于角,學生在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觸,對于直角已經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屬于直觀的描述。本課時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地概括出圖形的`特征,系統地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角的畫法等等,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區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學生通過觀察、動手實踐、探究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內容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從而體會“學數學”、“做數學”的樂趣。
盡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于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的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注重讓學生體驗數學分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的過程,突出探究活動,重視合作學習,通過師生互動,探究科學分類法,提升學生的認知與思維層次。鞏固練習這一環節,教師把鞏固知識融于游戲創造性地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運用掌握,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真正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這一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本節課的難點是讓學生明白直線和平角的區別,周角和射線的區別,可能由于設計教學時只是簡單的考慮根據它們各自的特點就可以區別,而沒有更深入的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如果再在學生出現平角與周角分得不十分清楚時,抓住一學生說的周角時進行強調教學就更好了。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3
關于“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于直觀的描述,現在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抽象出圖形的特征,系統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等等。角的分類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角、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分類,區分直角、平角、銳角、鈍角和周角。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而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從實際操作出發,讓學生自己探索平角和周角,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
這節課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兩個知識點:什么是平角和周角以及他們之間的度數;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平角、銳角、鈍角和周角,能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這節課,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們把這節課分為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1、讓學生自己動手折平角和周角,說說什么是直角和周角?在操作中領會平角和周角形成的過程,讓后用我做的活動角
展示平角和周角的形成過程,平角、周角的概念和度數就被學生掌握了。
2、讓學生畫一個銳角、直角、鈍角,畫好的`三種角為接下來的角的特征做好了鋪墊。
3、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的特征,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通過自學、對學、群學,展示這樣的過程,孩子們弄清楚了直角、銳角、平角、鈍角、周角的特征和他們之間的關系,為了很好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我給同學們展示了平角和周角的折紙。同學們較好的完成了這個課教學任務。
縱觀整節課,教學目標還是很好的完成了,但是還是存在很多不足:
1、應該讓學生質疑題目問學生想學到角的分類的哪些知識,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2、導學案自學的內容較多,做一個平角和周角比較難,用的時間較多,以致后面時間不夠。在預設學生的能力不夠。
3、未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舉手的聊聊無幾,這與四年級的課堂氛圍有關,也與我自己的能力有關。
4、自學、對學、群學,是一個連貫的過程,群學里,組長沒有充分發揮他的作用,討論過程流與形式。展示時,孩子們對整個流程不夠熟,這也與我們平時的訓練有關。
通過這次賽課活動,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也從別的老師身上收獲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4
這節課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兩個知識點:認識直角、平角、周角,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明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角分為銳角、直角鈍角,會根據圖形或度數判斷是哪一類角。周角的認識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
這節課,我們把“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作為判斷平角和周角的依據,是對學生用角的組成來判斷角的`一個知識提升,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們把這節課分為三個環節進行:
1、學生小組分工合作量角,根據角的讀數把角分為銳角、直角、鈍角并說出各類角的特征。
2、認識平角,這個環節我又分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質疑——引出平角——學生用活動角擺出平角——學生用量角器量出平角的讀數——探索平角和直角之間的關系——教師小結。
3、認識周角,這個環節我們也采用了和第2環節相似的教學方法。為了突破認識周角這個教學難點,我們除了設計以上教學步驟還很好的運用了多媒體展示動態的角,和活動角操作來幫助學生認識周角。 疑問:在認識周
角這個環節,我們為了讓學生感受隨著邊的張開角是由小到大變化的,在用動畫展示的時候,在180度和360度之間稍作停留,讓學生判斷這時的圖形是不是角,猜想一下它大于180度還是小于180度,通過判斷想加強學生對“兩條邊叉開的越大,角越大”這句話的理解,為周角的認識作鋪墊,讓學生知道周角是360度,而不是0度,也讓學生知道180度和360度之間還有別的的角存在(因為在另外一個班上課時,有很多學生認為180度之后就是360度,中間沒有別的角存在)。在評課時,有老師指出:增加這個環節有點超綱,給學生增加負擔,到底有沒必要增加這個環節是這節課的一個疑問。
不足:縱觀整節課,教學目標還是很好的完成了,但是還是存在很多不足:
1、四人小組活動還是流于形勢,沒有實質性的訓練,學生不能很好的分配工作量,只是自己做自己的,不能很好的配合,這一點需要向生本教育的老師學習。
2、時間控制不好,練習時間不足,量角的那個環節不應該在課堂上完成,應該提前要求學生回家完成,然后課堂上再小組活動按照角的度數分類即可,這樣就會節省很多時間。
3、在判斷180度和360度之間的圖形是不是角時,教師沒有指著角的符號來提問學生,指向不明,導致部分學生出錯,這里浪費了一點時間。
4、我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一年的新教師,在語言的組織方面還要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加鍛煉,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謝謝!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5
學生在之前三年級時已經直觀認識了直角、銳角、鈍角,本課是在角的度量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用活動角做角、用紙折角、用量角器畫角等各種活動,認識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大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會用三角尺畫出一定度數的角,能初步的估計角的大小。
本課內容分為兩個環節,第一環節是認識各種角,第二環節是畫角。對于第一部分的學習,我讓學生帶了學具盒中的活動角,通過邊操作邊觀察,感受角是可以活動的,之后慢慢展開,得到由小到大的五種角,學生很快發現1周角=2平角=4直角,還列舉了一種活動的學生尺展開是平角、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6時的夾角為平角,12時的夾角為周角等等,接著我又讓學生通過折正方形紙,再次感受這3個角之間的大小關系,沒想到學生還折出了30°角(把90°角平均折成3份)和45°角(把90°角再次對折),還展開根據3個45°角指出了135°的鈍角,真是在我的預料之外,沒想到給他們一張小小的紙,他們竟折出了5種認識的角。這部分的教學比較順利,學生也掌握的較好。第二部分畫角,先是根據上節課記住的三角板上的三個角來畫90°、30°、60°和45°的角,比較簡單,主要問題是部分學生的三角尺頭上磨圓了,所以畫出的角的頂點不夠尖。接下來用量角器畫角,我先讓學生嘗試畫75°的角,沒想到大部分同學根據量角的方法都能畫出來,有的同學還覺得畫角比量角簡單,于是一起總結了畫角的步驟“點點對齊,邊邊對齊,找刻度,連線”,畫角這一環節也算是順利的。
新課的內容就這樣結束了,可隨之而來的課后一大堆練習,又讓我們頭疼。《補充習題》上,要求用量角器量出2時、3時、4時、5時、11時30分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由于要求是用量角器量,由于角的邊比較的短,需要延長后再量,結果學生量出的角度是五花八門,而且誤差都在5°左右(平時量角我們允許的誤差是1——2度),5時很多學生量出是145°、155°,11時30分的答案更多,有160°、150°、155°、170°各種各樣都有。于是只能和學生一起來尋找最佳的方法,聯系學生之前舉的例子,12時可以看作是周角,而鐘面上有12個大格,3時和9時正好是直角90°,學生馬上想出可以計算每個大格的度數,用360°÷12=30°,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量,只要數一下時針和分針之間是幾大格就可以了,半大格是15°,所以11時30分應該是165°。練習四中,要求學生用兩塊三角板拼角,并且說說能拼出哪些度數的角?就這道題目足足用了半節課,先是用兩個角合起來,先拼再交流,得到可以拼出180°、150°、135°、120°、105°、75°的'角,接著再讓學生思考,還能用三角板畫出幾度的角,得到可以用60°-45°=15°或45°-30°=15°的角,雖然花了很多的時間來研究,可是練習上出現用三角板畫角時,發現好多同學還是習慣在拿量角器畫角,真不知道該怎么要求他們。
《補充習題》上還出現了由兩條交叉的直線引出的4個角,知道了一個角的度數,求出另外3個角的度數,還要說說發現了什么?解決這道題目,要根據一直線上的兩個角的度數和是180°,來求出另外的一個角,在全部算出來后,學生會發現4個角的度數合起來正好是一個周角,還發現對對面的角的度數是相同的,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6
角的分類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角、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分類,分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由于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我根據學生們已有的鐘表的認識,首先讓學生看鐘表說出在幾時整,時針和分針成90度的角?在幾時整,時針和分針成180度的角?在幾時整,時針和分針成360度的角?學生很快得出3時或9時成90度,6時整成180度,12時整成360度。然后我讓學生說出2時整,時針和分針成多少度角?當時只有少數幾個同學說出來了,并且說出了不同的想法。有個同學說3點整,時針和分針成90度,而3點時,分針走了3格,即3格是90度,那么1格就是30度,因此2時整的時候,時針和分針成60度的角;還有個同學說時針從12點再走到12點,走了360度,而鐘面上有12格,因此每一格就是30度,所以2時整的時候,時針和分針成60度角。接下來我又問9∶30時成多少度角?結果好多同學上當了,都以為是形成了直角,最后全班只有一個同學答對了,他的小結讓許多同學頓悟,原來,時針與分針都是在運動的`,只是時針走得慢,分針走得快而已。在探究活動中,同學們形成了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并切身體會到自己探究成果的樂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大千世界的欲望。在本課的結束部分,我與學生一起尋找生活中的角,將課本的知識有效地進行了延伸。
總之,關于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7
本課是《角的度量》這一章中的第三課時,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角、學會了如何度量一個角,基于此,我將這兩部分內容作為復習內容放在了本節課的講授之中,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回憶舊知。本節課我是分為了三部分來進行講解的。
課程開始,我出示了扇子吸引了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行猜測扇子的變化,引出本節課我們的課題,角的分類。
學習新知由直角引入,引導學生認識了平角、周角,并探索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特征,以及平角、周角、直角之間的等量關系,由學生總結各角如何從小到大的排列以及其特征。這個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參照書本做了一個折扇,讓學生跟我一起動手參與。同時,復習前兩節課學過的認識角以及測量角的方法。在學生總結完各角的特征之后,我加入了一個小游戲,活躍氣氛,學生們被帶動起來。最后,介紹了一點課外知識給學生,即優角和劣角的相關知識。
這個環節基本上是我引導學生去做的,給學生自己探究的機會比較少,我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充分的相信學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應該注意的。
鞏固練習環節我共設置了四種類型題,所給出的角屬于什么角、鐘面上形成的是什么角、判斷題、利用平角來求角的'度數。這個環節我注重習題的梯度,由易到難且形式多樣,但是第一題中一上來我所給出的圖形容易讓學生和直角混淆,應該更明顯的給出這是個什么角。
這節課我存在了一些不足之處:
1、應該注意課件上字的顏色、大小、位置。
2、學生主體性不夠強,應讓學生多參與。
3、學具中,讓學生做扇子不如做活動角更直觀,且扇子吸引了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
4、重難點強調的欠缺,應注重語言的精準。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反思,向老師們學習請教,爭取進步!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8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并理解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之間的關系。對于認識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學生比較好掌握。但如何使學生深入理解這些角之間的關系則是這節課需要突破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在設計時力求在“大問題”的設計、學生的開放以及知識的系統化三方面有所突破。整節課圍繞“昨天大家都進行了預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和“你能在坐標圖上分別找出其它各個角的位置嗎?”兩個“大問題”展開,使學生在回顧、思考、交流、討論、匯報等開放性的學習形式中完成對知識的探索。同時通過在坐標圖中找相應角的位置完成對知識的系統化。
上課前一天,我布置了預習的作業。第二天上課,我主要圍繞兩個“大問題”展開了本課的學習:一是“昨天大家進行了預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二是“你能從坐標圖中找到各個相應角的位置嗎?”先讓學生交流課前預習情況,主要突破平角和周角的認識。接著圍繞從圖中找到各個相應角的位置這個問題,在坐標圖上使學生系統理解掌握各個角之間的關系。最后,通過一系列有層次的練習,使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課后反思,第一個“大問題”的設計沒有任何問題,可是第二個“大問題”就需要進一步商榷了。這個問題第一次設計的是“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可是,這樣的提問范圍太大,學生的思考沒有針對性,所以交流時學生說什么的都有。因此,在第二次設計時把問題改成了“你能在這幅坐標圖中找到這些角相應的位置嗎?”可是,問題又出來了:學生因為對這幅坐標圖不熟悉或者不明白,理解成了在“圖”中找到相應的角。有的孩子說這幅圖上有四個直角,有兩個平角。本來設計的理解各個角之間的`關系變成了在圖上找角。所以,第三次設計時把問題“你能從圖中找到各個相應角的位置嗎?”放在了引領學生找到銳角在坐標圖中的位置之后。這樣對學生理解題意就有了一個切實的指導,學生明白了是在坐標圖上找各種角的范圍,省掉了一些多余的旁枝末節,直接切中了對問題本質的研究,也便于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掌握。
反思本節課對于設計“大問題”的嘗試,我逐漸明確:設計“大問題”時,一要盡量指向性強,有針對性,使學生知道思考的大方向;二是在問題的設計上,要對一些不好理解或是可能對學生造成誤導的問題進行切實的指導,避免使學生偏離對問題本質的思考。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9
在這節課當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就是通過光盤課件的教學,結合大屏幕打出思考題:什么叫做角的分類,你會怎樣思考或怎樣做?設計這樣一個討論題的目的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對角的分類學習感悟能力,在同學們發言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親身體驗與感受的權利。
從課堂的效果看,學生的發言開始有點出乎我的預料,反面的意見一度占了上風,很多同學都認為角的分類的不值得學習,太難學了。并將不值得的原因從各個角度進行了說明,有的是從畫角的重要性來說不會畫,有的提到不想畫角,只想筆算等等。通過學生的回答,這也可以看出現在的孩子在思想感情認識方面的確存在比較自私,自我意識比較嚴重的弊端。也有一些同學從另外一個角度提到了,特別有一個男同學和一個女同學提到這樣一個觀點,人生的價值不是按角的分類來學習角的種類。還有一個同學提到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的問題而學習。這達到了我最初設計的目的,就是通過對角的分類來學習數學,掌握數學本領而學習,去感受和體驗數學,進而提高學生對人生價值觀的認識。
從整體看有一個學生不特別滿意,由于現在的孩子在思想認識方面,自我意識很強,所以對一少部分同學感到不可理解,這種觀念的存在也比較正常,所以在課堂上,我真正做到了充分尊重學生體驗與感受的權利,沒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將自己的.觀點融入到學生的發言中加以引導。最后給了學生課后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在課后完成怎樣去體會畫角的感受,,并通過課后的反思將怎樣的思路去完成,這樣大部分同學會通過自己動手畫角有了一個認識。通過這個環節的設計達到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客觀的理解,去感悟角的分類和怎樣去體會畫角,進而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起到課改當中所提倡的思想教育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10
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關于“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于直觀的描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
我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關于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
在角的分類教學中,平角和周角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容易把它們和射線、直線混為一談。所以在教學時,我緊緊抓住角的特點講解平角和周角的特殊性。并注重和射線、直線的對比區別。在角的畫法教學中,我采取的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畫,在畫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體會和歸納畫法。學生因為有用量角器量角的經驗,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學生可以達到目標要求。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篇11
在《角的分類和畫角》這節練習課上,我努力突出這樣幾個特點。
一、內容的設計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尊重學生的選擇。
二、突出每一板塊的主體。做到分層練習,層層遞進。
三、注重學生的拓展。不單是復習各類角的.特點,也拓展各類角的順序和特殊角的關系,重點是注重估算和估算方法的滲透,象銳角和鈍角,不僅估出度數,還教會學生正確使用三角板的直角作為參照去驗證估的是否接近或準確。
四、使學生會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畫角。象10度、45度、105度,明確象三角尺上的角或拼成的角可以用三角尺畫,非常簡便、準確。象10度這樣的角只能用量角器畫。
五、努力體現算法多樣化。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因為時間分配沒掌握好,導致課堂小結比較匆忙。等下次練習課,我會注意這樣小結:
1、總結學習方法。
2、總結技能技巧。
3、總結注意事項。
及時總結使學生不僅參與學習,更從中知道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遺憾,真正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02-01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04-16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04-28
“畫角”教學反思 角的分類畫角教學反思10-20
數學角的分類教學反思04-21
角的分類和畫角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10-18
角的分類數學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0篇)10-19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0篇)10-18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04-25